土壤砷_铬污染的控制技术
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报告

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报告一、引言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它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和支撑。
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农业生产中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来源和危害,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1、了解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水平和分布特征。
2、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包括自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3、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风险。
4、提出针对性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
三、调查区域概况本次调查选择了具体区域名称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地理位置,面积约为具体面积。
该区域具有多样化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田、工业用地、居民区和林地等。
区域内的气候条件为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为具体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为具体气温。
四、调查方法1、土壤样品采集根据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地貌特征,采用网格布点法和随机布点法相结合的方式,共采集了具体数量个土壤样品。
每个采样点采集表层土壤(0 20 cm),使用不锈钢土钻采集,将多个子样混合为一个样品。
2、样品处理与分析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后,经过自然风干、去除杂质、研磨过筛等预处理步骤。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等方法测定土壤中重金属(如铅、镉、汞、铬、砷等)的含量。
3、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等。
采用地统计分析方法(如克里金插值法)绘制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分布图。
五、调查结果1、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研究区域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铅、镉、汞、铬、砷等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具体含量。
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相比,部分采样点的镉、汞等重金属含量超过了标准限值。
2、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空间分布上,土壤重金属含量呈现出明显的不均匀性。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研究作者:王慧芳李辕成杨雪吕东蓬来源:《种子科技》2021年第20期摘要:土壤以多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文章主要从近些年国内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常见土壤重金属,如镉(Cd)、砷(As)、汞(Hg)、铅(Pb)等对人体的危害,介绍了相关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生物3种修复方式。
其中,物理法包括电修法、空气浸提技术等,化学法包括氧化还原技术、添加天然无机矿物材料等,生物法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联合修复技术,而生物修复技术由于成本低、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重金属污染;联合修复文章編号:1005-2690(2021)20-0081-02 中国图书分类号:X53 文献标志码:B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基本上都来源于土壤。
据国土资源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被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已达到了1 000 hm2,约占我国耕地面积的10%[1]。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
污染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会随地下水进入到食物链中,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土壤重金属污染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并提出许多相应的解决措施。
科技虽然带给了人们很多便利之处,但也给环境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1 重金属土壤现状1.1 国内现状中国土壤环境质量全国调查报告(2014年)显示,我国土壤污染已达16.1%,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及轻微污染的占比分别为1.1%、1.5%、2.3%、11.2%。
土壤污染的种类主要有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污染、放射性元素污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由于具有累积性、隐蔽性、不可降解性等特点,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危害[2]。
1.2 国外现状人们每天使用数千种不同的化学物质,据环境污染期刊-特刊全球土壤污染状况报道,到2030年,全球非药物化学物质的使用将激增,导致环境污染负担不断增加[3]。
20世纪中叶,美国、荷兰、日本等国家随意倾倒化学试剂,当地土壤被严重污染[4],截至目前,土壤污染已遍布各大洲各大洋,但是这些发达国家实施管理措施较早,比如荷兰从1985年开始对土壤污染采取有效措施,国土面积45 000 km2的荷兰每年用于修复受污染土地的费用折合人民币达到31亿元以上[5]。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

— 30 —
议;12 月 29 日,环境保护部部长专题会审议了《农用地土 壤环境质量标准(送审稿)》,要求第三次征求意见。2016 年 3 月 10 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印发《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 准(三次征求意见稿)》(环办科技函〔2016〕455 号)第三 次征求意见。
2016 年 5 月 28 日,国务院发布《土十条》。环境保护部 土壤环境管理司根据《土十条》的要求,进一步对《农用地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修订完善。经反复 研究讨论,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听取意见,形成《农用地筛 选值和管制值》。
二是风险管制值。其基本内涵是土壤中污染物高于该值 时,农产品超标风险很高,且难以通过农艺调控、替代种植 等措施降低超标风险,该农用地原则上可以划为严格管控 类。介于筛选值和管制值之间的,农产品存在超标风险,具 体需要通过结合农产品质量协同调查确定,一般可通过农艺 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达到安全利用。
四、标准的主要内容 《农用地筛选值和管制值》共量已显著降低,基本不会成 为影响稻米和小麦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污染物。鉴于全国土 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六六六和滴滴涕在部分地区土壤 中仍有一定的检出率,保留上述两种污染物作为选测指标, 根据实际情况监控其含量变化及风险。
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3篇)

重金属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根据___转发的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___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及省、市《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__五”规划》,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障环境安全和保护群众健康为目的,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努力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重金属污染问题。
二、目标任务全面排查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污染企业,基本摸清区内产生、使用、排放重金属企业的底数、排放种类和数量,确定重点防治的行业和企业,预防重金属污染事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使重金属污染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现象基本得到遏制。
三、区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现状目前我区涉重企业主要是海恩电池有限公司、市电镀厂、市柯林固废处置有限公司、市蓄电池厂、___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五家企业,分别涉及重金属元素是:铅、锌,铬、汞、铅、铜,其中市蓄电池厂已于___年___月自行停产。
四、___年重金属污染削减目标按照省、市环保部门要求,各县(区)___年度实施方案中重点重金属目标削减率在的基础上削减___%以上。
经调查,我区环境统计数据库中无涉重企业,污染源普查库中有两家涉重企业:市蓄电池厂(铅污染物排放量为___千克/年);经济开发区好友矿产品加工厂(铅污染物排放量为___千克/年),其中市蓄电池厂已于___年___月自行停产。
经济开发区好友矿产品加工厂位于原楚州区南马厂乡境内,后因区域调整,南马厂乡划归市经济开发区(该企业已不属于我区管理)。
综上所述,我区的重点重金属目标削减率在的基础上削减___%。
五、___年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为了控制重金属污染物的新增量,___年我区将进一步优化涉重产业结构,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和控制,力争重金属产生和排放强度明显下降,重金属环境监控能力明显提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
1、严格环评制度。
严格“涉重”项目环评审批。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溯源与修复技术研究

土壤重金属污染源溯源与修复技术研究 摘要: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通过综合分析土壤样品,追溯污染源,并探索有效的修复技术。采用ICP-MS技术对土壤中铅(Pb)、镉(Cd)、铬(Cr)等重金属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确定污染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活动是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技术显示出良好的修复潜力。本研究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源溯源;修复技术;环境治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重金属如铅、镉、铬等,因其难以降解且具有生物累积性,一旦进入土壤,便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健康造成长期影响。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的溯源工作,探索有效的修复技术,对于保护环境、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实验室分析和GIS技术应用,旨在揭示污染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修复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危害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它不仅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功能,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重金属如铅(Pb)、镉(Cd)、铬(Cr)等,因其不易被生物降解且具有高度的生物累积性,一旦进入土壤环境,便可能通过食物链累积在人体中,引发各种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因重金属污染导致的疾病而死亡。在中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据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占1.1%,而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污染问题尤为严重。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重金属可以通过作物根系吸收,累积在作物体内,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土壤重金属污染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破坏土壤的生物功能,降低土壤的生产力。重金属污染还可能导致地下水污染,影响水资源的安全。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研究人员通常会采用土壤样品采集和分析的方法。例如,通过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可以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精确测定。根据2018年的一项研究,某工业区土壤中铅的含量高达320 mg/kg,远超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中规定的二级标准限值(铅含量不超过70 mg/kg)。
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文章编号:10002694X (2009)0520859207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8210207;改回日期:2008210223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2009CB4213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195,4077100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林业项目(2006BAD26B0820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46B08)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刘小宁,男(1984—),河南安阳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态及干旱环境变化。
Email :liuxn___601@ 3通讯作者:马剑英(Email :jyma @ )刘小宁1,马剑英13,张慧文2,崔永琴1,段争虎1(1.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敦煌戈壁荒漠生态与环境研究站,甘肃兰州730000;2.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00)摘 要:当前,土壤受重金属污染状况在国内外都很严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植物修复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用于处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态技术,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某些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积累和转化,达到减轻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目的。
与传统的处理土壤污染方法相比,植物修复技术具有经济、简单和高效等优点。
简要介绍了植物修复的几种类型,论述了当前国内外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重点涉及了其中的植物提取和植物稳定两种修复类型,当它们与其他诸如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相结合时,可以提高植物的修复效果。
而超积累植物由于其独有的生理特性非常适用于大规模应用。
最后探讨了植物修复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中的一些不足、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
关键词:植物修复;重金属;土壤;超积累植物;基因工程中图分类号:X53文献标识码:A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随着各国工业化的深入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加剧,多种含重金属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造成土壤中相应重金属的富集。
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铅、铬、汞有效态浸提剂的研究

土壤中重金属砷、镉、铅、铬、汞有效态浸提剂的研究随着对土壤重金属元素研究的深入,以全量土壤重金属评价土壤污染在实际应用中已显露出不足之处,而以“有效态”作为评价污染的强度指标能更好地反映土壤实际污染状况及其对植物的危害,所以重金属有效态的研究愈加重要。
本文在对砷、镉、铅、铬、汞五种元素的地球化学性质和有效态分析技术的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采用三种较为常用的浸提剂盐酸、DTPA、氯化钙对安徽铜陵矿山地区,安徽长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区,安徽皖南丘陵山区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及其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与茶叶两类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
研究了三种浸提剂对黄棕壤、黄壤两种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效果;两种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盐酸浸提剂提取的黄棕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三种浸提剂对酸碱度不同的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效果;盐酸浸提剂在不同提取条件下对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Hg的提取效果;三种浸提剂对土壤中重金属镉、铅、铬、砷、汞五种元素的提取效果比较。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盐酸浸提剂适合酸性土壤中大多数重金属有效态元素的提取。
0.1mol/L盐酸浸提剂对酸性黄棕壤、黄壤中重金属有效态As、Hg、Cd、Pb 提取的量与其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中重金属含量均呈现显著相关性,特别是黄棕壤和黄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Cd与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Pb与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中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关系。
2氯化钙浸提剂对酸性黄棕壤、黄壤中的重金属有效态Cr的提取的量与其土壤上生长的禾本科草类植物均呈现显著相关性,特别是对黄棕壤的重金属有效态Cr的提取效果达到极显著关系。
说明氯化钙浸提剂适合对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Cr的提取。
3浸提剂对土壤中各种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效果与其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种类有关:以盐酸、氯化钙为浸提剂分别对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的提取的量与其土壤上生长着的两类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的相关性研究,以0.1mol/L盐酸为浸提剂对黄棕壤中重金属有效态Hg、Cd的提取的量与两类植物这重金属的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均是禾本科草类植物略大于茶叶,;而0.1mol/L盐酸浸提剂对土壤中提取的有效态Pb、As与氯化钙提取的Cr的量与茶叶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均呈现显著相关性,但这三种元素的提取效果均是茶叶的相关性要大于禾本科草类植物。
重金属对土壤污染以及修复

重金属对土壤污染以及修复-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重金属对土壤污染以及修复摘要:本文综述了多种金属污染土壤的途径,存在形式,和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危害,并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修复。
关键词:土壤金属污染治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问题,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要加强环境治理与污染预防。
土壤是生存之本,必须提高对土壤污染的监测与治理。
土壤污染主要是指由于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微量元素)进入土壤,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
土壤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界和生物界的中心,不仅在本系统内进行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而且与水域、大气和生物之间也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一旦发生污染,三者之间就会有污染物一、污染物类型土壤污染物有下列4 类1.化学污染物包括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
前者如汞、镉、铅、砷等重金属,过量的氮、磷植物营养元素以及氧化物和硫化物等;后者如各种化学农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以及其他各类有机合成产物等。
2.物理污染物指来自工厂、矿山的固体废弃物如尾矿、废石、粉煤灰和工业垃圾等。
3.生物污染物指带有各种病菌的城市垃圾和由卫生设施(包括医院)排出的废水、废物以及厩肥等。
4.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存在于核原料开采和大气层核爆炸地区,以锶和铯等在土壤中生存期长的放射性元素为主。
土壤染物中以重金属比较突出,主要是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重金属不能为土壤微生物所分解,而易于积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化合物,甚至有的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蓄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二、重金属进入土壤的途径主要有:1.污水灌溉。
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
2.冶金工业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则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
3.汽车尾气,汽油中废气排出污染土壤,行车频率高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