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情环流及通风设备技术参数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粮油储藏的术语和定义、粮食与油料储藏的基本要求、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粮油进出仓、粮油储藏期间的粮情与质量检测、粮食与油料储藏技术、储粮有害生物控制技术以及油脂储藏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油料和植物油的储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5524 动植物油脂扦样GB/T 8115 粮食包装麻袋GB/T 8946 塑料编织袋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GB 17440 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GB/T 17913 粮食仓库磷化氢环流熏蒸装备GB/T 18835 谷物冷却机GB 19641 植物油料卫生标准GB/T 20569 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0 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71 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2497 粮油储藏熏蒸剂使用准则GB/T 22498 粮油储藏防护剂使用准则GB/T 24534 谷物与豆类隐蔽性昆虫感染的测定GB/T 24905 粮食包装小麦粉袋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77 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GB 50320 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GB 50322 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LS/T 1201 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LS/T 1202 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LS/T 1203 粮情测控系统LS/T 1204 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LS/T 1205 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LS 1206 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LS 1207 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规程LS 1212 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LS/T 1213 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LS 8001 粮食立筒库设计规范LS 8004 粮食仓房维修改造技术规程建标118 植物油库建设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粮食烘干机技术参数

粮食烘干机技术参数
第一篇:粮食烘干机技术参数
粮食烘干机是一种关键的农业机械,用于将新收获的粮
食干燥至适合存储的水分含量。
以下是粮食烘干机的技术参数:
1. 热风温度:60°C~160°C,可根据不同的粮食种类进
行调整。
2. 风量:500m³/h~10000m³/h,也可根据不同的粮食产量进行调整。
3. 干燥时间:一般在4~6小时之间,具体时间取决于粮食的
水分含量和干燥机的设定温度和风量。
4. 干燥效率:一般在95%以上,也取决于干燥机的质量和使
用情况。
5. 功率:一般在5kw~50kw之间,取决于干燥机的大小和粮食产量。
6. 可调节的干燥速度,以适应湿度变化。
7. 可靠的操纵系统,方便易用。
烘干过程中,各项参数都要得到严格控制,以确保粮食
干燥质量。
因此,在选择粮食烘干机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型号和规格,以确保干燥效果和经济效益。
储粮熏蒸作业操作规程

储粮熏蒸作业操作规程一、常规熏蒸1 熏蒸准备1.1粮情检查,查清粮食种类、数量、体积、“三温”、“三湿”等情况;1.2查清害虫种类、密度、虫害部位、范围等情况;1.3 密闭仓房,在仓房密闭性能较差时,要对粮堆进行密闭;1.4 准备熏蒸用具和器材。
2 制定熏蒸方案2.1根据储粮、害虫、仓房等情况,按照“安全、卫生、经济、有效”的原则制定方案,确定人员组织、施药方式、用药量、熏蒸密闭时间、浓度检测、散气、残渣处理等内容;2.2在粮堆低于2.5米时,采用粮面施药;粮堆高于2.5米时采用粮面施药与埋包施药相结合;粮堆高于4米时,采用粮面施药与、探管施药相结合。
2.3用药量应符合LS/T 1211《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要求;2.4 方案审批,将方案报部门负责人及主管领导审批。
3 施药前准备3.1检查仓房气密性能等情况;3.2 设置气体采样点,在粮堆中心及4个角各设1个气体采样点;3.3 对熏蒸人员进行培训;3.4 布置施药点(粮面施药点、埋藏施药点、探管施药点等部位的确定及布盘、插管);3.4 指挥人员给熏蒸人员进行分工。
4 药剂准备4.1熏蒸用药剂为符合国家《农药管理条例》规定的磷化铝药剂。
4.2根据制定熏蒸方案的总用药量备足药剂。
5 安全防护准备5.1 准备安全有效的防毒面具;5.2 现成准备灭火器具和中毒急救用品;5.3 设置警戒线或警戒标志。
6 熏蒸施药6.1 施药时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毒面具;6.2粮面施药时,磷化铝片、丸剂每点不超过150g,粉剂时每点不超过100g;埋包施药时,应在仓外分装药剂,片、丸每包不超过30g,粉剂每包不超过20g;探管施药时磷化铝片、丸剂每根探管不超过20g;6.3 采取粮面施药与埋藏或探管施药相结合时,一般将总施药量的2/3 施于粮面,1/3通过埋藏或探管施药;6.4 施药时要由熏蒸指挥人员指挥统一施药,仓外应有专人负责清点人员;6.5采用粮面施药与埋藏施药或探管施药相结合时,应先进行埋藏或探管施药,然后进行粮面施药;6.6施药应从仓房最里边开始,向仓门方向移动;6.6 施药结束后要及时密封仓门。
高大平房仓智能膜下环流及开放环流控温试验

哈尔滨
150069)
Shi Gangqiang
( State grain reseres, ha’er bin deport ,ha’
er bin 150069,China)
摘
要:经过在高大平房仓两个试验仓一个储粮周期的膜下环流控温试验,效果非常理想,最
高粮温控制在 20 ℃以下,表层 30 cm 粮温在 22 ℃以下,底层粮温没有超过 10 ℃。由于试验仓可同
非常明显。粮食在长期的通风过程中,上层粮食
水分偏低,底层水分偏高,整体粮温和水分趋向
均匀,这种效果正好抵消了秋冬季补冷的通风,
补冷通风恰好将下层的水分向上层转移。
每天定时环流比一个月集中几天连续环流
效果要好,如果长期不环流,等上层温度和粮间
湿度上升或导致发热后再环流,效果就很难保
证。
2013 年将环流系统并入了智能通风系统,
house a cycle under the membrane of circulation temperature control experiment, the ef⁃
fect is very ideal, the highest grain temperature control at 20 ℃ below, the surface temper⁃
中图分类号:
S229+.2,
TU249.2
16 / 现代食品 XIANDAISHIPIN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Modern Food 工程技术
哈尔滨直属库于 2012 年 2 月开始在 39 库
东仓和 38 库西仓开始安装膜下环流系统,并于
简易平房仓通风、环流一体化系统强力环流准低温储粮度夏试验

仓储技术简易平房仓通风、环流一体化系统强力环流准低温储粮度夏试验・15・简易平房仓通风、环流一体化系统强力环流准低温储粮度夏试验高永波王文峥安文彬史钢强(中央储备粮哈尔滨直属库有限公司150069)摘要由于简易平房仓保温隔热性能差,加之小麦耐高温的特点,试验仓储存最高温度设置为25C。
因粮堆高度不足,只有3.75/$粮堆冷资源储存不足,因此只采用压入式强力环流模式进行控温$该模式消耗粮堆冷资源少,非常适合简易仓%6月〜8月$仅环流两次$就达到控温目标。
经检测,压入式环流通风的总风量达到了20358/3/h$单位通风量达到5.9/Vh・t$已经达到通风降温单位通风量的50%以上,可以克服粮堆内的60C温差而不结露。
关键词通风环流双向混流风机一体化1简易平房仓通风、环流一体化系统简易平房仓通风、环流一体化系统主要由双向混流风机、通风环流转换箱、环流管及风机自置组成。
该系统应用非常简捷,打开通风窗户即通风降粮温;关闭通风窗户即 流控粮温%系统有三种通风模式:一是降粮温通风模式$关流管$打开通风$流风入或吸岀完成降粮温通风。
二是环流模式$关闭通风$打开环流管$流风入或下行吸岀式$通风见图1%三是“尾气”回收增湿模式通风$打开通风笼口环流管$流风机进入式通风$流风机的端$通过环流管会吸部分粮排岀的高温高湿气体混合湿空气$压入粮堆$达到部分湿通风作用%2试验方法2.1采用连续压入式环流通风$风机采用人工%图1压入式环流控温通风模式2.2试验仓条件择我库简易平房仓9—1仓%该试验仓新增覆贴式岩棉吊顶保温改造$门窗和通风笼口均没有保温层改造%试验仓粮堆长39.68/$宽29.45/$装粮线高3.75/。
储存小麦3455t$生产年限为2019年$等级1等,水分11.6%$杂质0.6%。
2.3双向混流风机配置试验仓采用4台双向混流式管道风机$电机功率5.5kW$风机型号SWF—"型$流量9876//h 〜13110/3/h$全压801Pa〜1316Pa。
高大平房仓膜下环流均衡粮温技术的应用效果浅析

表1 ) 。
的环流通风网络系统。 安装完毕后平 整粮面 , 并进行薄膜
密闭。 8 号仓为普通 的仓内散积储粮 , 除仓房本身的密 闭保 无任何新安装设施设备 。 供试粮食均为2 0 1 2 年入库 的同年产的东北黄玉米( 见 温及通风系统外 ,
. 2 . 2 粮 情检 测
第3 2卷第 1 8 期
Vo l _ 3 2 No . 1 8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 E CHNOL 0 GI C AL DE VEL OP ME NT OF E NT E RP RI S E
2 0 1 3 年 6月
J u n . 2 01 3
高大 平房仓膜’ 下 环 流均衡 粮 温技 术 的应 用效果 浅析
表 l供试粮食入库基本情况
表 2 供 试仓 房 粮 情 检 测 结 Fra bibliotek 单位 : ℃
1 . 3 膜 下环 流 通风 管 网材 料
通风前 , 利用 电子粮情检测系统及人工定点辅助检测
直径为 1 6 0 m m P V C 钙装 圆管 , 具 有耐腐蚀 、 耐高温 、 粮情 , 结 果见 表2 。 抗压性强。 在直径为 1 6 0 m m圆管 表 面钻 孔 , 孑 L 径 为3 m m, 2 . 3 膜 下环流 均衡 粮 温通 风 方法
开孔率为1 0 %, 圆管两端5 e m 处不钻孔 。
1 . 4 机 械 通风 机
① 白2 0 1 3 年6 月2 0 日开始至2 2 日结束 , 1 2 号试验仓利
用膜 下环流通风管 网, 累计通风时间6 0 h , 进行 间歇式环 离心式通风机3 台, 风机型号4 — 7 2 — 3 . 2 A 一 5 , 主要参数 流通风操作。 在通风的过程中 , 气流运动途径分别为 : 粮堆 低温处冷气一粮堆表层高温 区域一膜下通风管 网一 环流
粮库工程设计合理化建议

1 粮库工程设计合理化建议1.1粮库工艺设计建议1.1.1机械通风(1)仓底通风a. 仓底通风分地上笼和地槽两种形式,地上笼或地槽的通风口应满足保温、气密、防腐、防锈、防潮和风道投药等要求,与通风机等设备连接方便。
b. 平房仓地上笼的布置形式,常采用“圭”字形,均匀布置。
主风道、支风道截面形式和尺寸依据仓容、风量、风速通过设计确定。
风道应做防腐防锈处理,应有足够强度刚度。
支风道开孔率不小于30%。
c. 地槽通风截面积、通风盖板(空气分配器)表面积应符合风速要求,通风盖板上开孔率不小于30%。
d. 平房仓跨度<21m时,宜采用单面通风,平房仓跨度≥21m时,应采用双面通风。
e. 采用单面通风的仓房,通风口尽可能设置在仓房的背阴面,仓外温度较低,对于谷物冷却和熏蒸作业,有利于维持粮温,降低能耗。
通风机的风量、压力应满足规范要求,单位通风量一般取6~8m3/h.t。
仓底轴流风机可取6~8m3/h.t,如果有降湿需要,风机单位通风量可取10 m3/h.t。
f. 主风道、支风道及空气分配器通风面积应满足规范中的风速要求,主风道风速一般在12m/s以下,最大不超过15m/s;支风道风速一般在6m/s以下,最大不超过9m/s;空气分配器表观风速推荐在0.1m/s~0.15m/s。
(2)仓上通风平房仓上部通风,一般采用轴流风机,风机宜安装在山墙或檐墙上,位置尽可能高。
对于拱板平房仓,要注意仓顶空腔内积热的排除。
a. 粮堆的局部处理:库里可根据需要配置粮堆局部处理机,主要用于局部通风降温,解决粮堆内局部发热问题。
b. 有条件的粮库可采用智能化通风,可自动检测粮情和判断通风条件,自动控制通风设备与设施的开启和关停,实现机械通风作业自动化。
1.1.2环流熏蒸(1)环流装置由专用环流风机、环流管道、阀门等组成。
环流熏蒸风机应具有防爆功能。
当平房仓通风风道为双面时,熏蒸环流装置也应双面布置。
一般25m直径以上的浅圆仓设2套环流装置。
制氮设备、氮气储粮系统相关参数

5.8制氮设备、氮气管道敷设及气调储量系统5.8.1制氮设备5.8.1.1空气压缩机技术参数表5.8.1.2制氮机(15.8.1.3设备功能及要求1、碳分子筛:采用优质碳分子筛,正常使用可达8-10年。
2、吸附塔扩散装置:合理、可靠、安全、独特的内部气流扩散装置。
3、气动角座阀:制氮机气动阀正常使用寿命大于200万次以上。
4、吸附塔采用的自力式气缸压紧技术,延长分子筛的使用寿命。
压紧装置中配备了沉降报警系统。
5、碳分子筛填充密度要保证碳分子筛在吸附过程中不产生松动和粉化现象。
6、氮气出口放空系统为自动放空系统,且氮气纯度下限设定要求在触摸屏上以及远程可设置,通过比较纯度下限设定值氮气分析仪实时与监测到的氮气纯度,来切换放空/成品用气状态,使用户不合格的废气及时有效的排放,保证产品氮气质量。
为方便用户切换供气状态,放空装置成品气出口阀需实现远程控制开关功能。
7、制氮机组控制系统应采用触摸屏和PLC程序控制系统,以实现装置的时序控制和连续运行。
控制方式要求:冷干机、制氮机及空压机能够在同一面板上进行启停操作。
既能实现冷干机、制氮机、空压机的手动单独启停,也能实现空压机、冷干机、制氮机的自动一键启停。
控制系统具有本地、远程两种控制模式,在本地状态下可单独或者一键启停冷干机、制氮机、以及空压机。
远程状态也可实现一键启停冷干机、制氮机、以及空压机。
8、制氮机控制系统,能实现全自动运行,有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触摸屏),能对有关工况(包括空压机、冷干机、制氮机组的运行状态、气流走向、阀门开关状态),氮气的流量、纯度、压力、温度、运行时间等数据自动记录曲线并可实时显示,能自动提示系统维护,能对各种故障进行报警提示并记录(空压机故障、冷干机故障、制氮机气缸报警、参数设置错误、传感器故障等故障),制氮机运行参数可在正常范围内设定并有密码保护。
9、制氮机控制系统预留与智能气调充氮控制系统对接的RS485通讯接口,采用MODBUS 通讯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包:环流控温系统技术需求书一、系统概述环流控温系统具有仓内温度自动采集、通风自动控制等多种功能。
内环流控温时系统自动检测粮面温度,当粮面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系统自动开启环流风机,将粮堆中央“冷芯”带到粮堆表面,从而降低粮面以上仓房空间温度和上层粮食温度。
二、系统作用环流控温控制系统可通过设备的部署与运行为储粮单位实现以下功能:降温:在夏季炎热季节利用粮堆“冷芯”的内部环流,能够有效降低仓温和上层粮食温度,有效防止了结露、粮面结顶现象的发生,实现了准低温储粮。
防虫: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的降低,能够有效控制储粮害虫,尤其是书虱、螨类害虫的繁殖,从而减少熏蒸次数和虫害损失。
减损:降温采用粮仓内循环方式,有效防止了夏季粮仓内外的湿热交换,减少了夏季储粮水分的损失。
增效:系统可根据气候条件进行各运行参数的设置及修改。
系统自动采集温度,根据设置条件自动控制风机,不需要人工判断,快捷高效,降低了保管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善了工作环境,并且能够让保管员管理更多的仓房提供了条件。
三、系统工作原理系统默认工作模式为控温模式。
系统在粮面部署测温传感器,实时检测粮面温度,当检测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系统自动开启环流风机将粮堆中央“冷芯”的低温空气带到粮堆表层,以降低仓房温度和上层粮食的温度。
当检测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系统停止运行。
四、系统组成环流控温控制系统以厫间为单位进行部署,根据厫间通风口部署方式、数量确定单厫间内环流控温系统组成。
每套内环流控温系统、数套管路系统、循环风机系统和通风口保温改造以及可选远程上位软件组成。
五、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粮情测控系统技术需求书一、总体要求粮情测控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对粮情进行检测、数据存储与分析,对储粮技术设施进行适时控制的系统。
粮情测控系统包括粮情测控硬件和测控软件两大部分。
测控硬件通常由计算机、测控主机、测控分机、测温电缆、传感器、无线传输模块等构成。
测控软件应能实现粮食储藏过程中对影响粮情变化因素,如温度、湿度、主要气体浓度和害虫等的实时检测,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对储粮设备进行操作控制等功能。
总公司系统内粮库新建仓房选用数字式粮情测控系统。
系统具有粮情检测、粮情分析、粮情数据存储与打印温湿度等基本功能,并可扩展智能通风、氮气气调等储粮新技术的相关功能,满足中储粮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粮情监控系统的各项要求。
二、系统功能要求1、粮情检测系统应具有检测温度和湿度检测的基本功能,同时能够扩展气体浓度、虫害、粮食水分、磷化氢和被控设备状态等参数的检测功能。
2、巡检巡测功能可实现对各被测参数以定时巡测和适时检测两种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及分类检索。
3、粮情分析应有自动分析、判断粮食粮情状态,找出粮情异常部位和异常值的功能。
可根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氮气储粮技术规程等储粮技术要求进行功能模块拓展。
4、数据存储与检索应具有粮情数据存储、历史数据查询和网络共享功能。
5、数据显示应具有粮情数据表格与图形等多种方式的显示功能。
6、数据打印应具有粮情数据表格与图形等方式的打印功能。
7、粮情控制应有根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等储粮技术要求和相应的智能分析结果,对储粮技术设施进行控制模块的可拓展功能。
8、网络功能仓房现场测控分机应具有与用户局域网络和国家有关粮食管理网络联网运行的功能。
三、系统性能要求1、系统运行环境(计算机、测控主机除外):电源电压:交流220V(-20%~+15%);电源频率:50Hz±10%;环境温度:-40℃~+85℃;环境湿度:5%RH~99%RH(包括凝露);磷化氢气体浓度≤2500ml/m3(仓内测控装置)。
2、系统容量粮温检测点数量≥10000点;湿度检测点数量≥500点。
3、系统主要参数检测范围:温度:-40℃~+60℃;湿度:10%RH~99%RH。
4、系统主要参数检测误差:温度≤±0.5℃;湿度≤±3%RH。
5、检测速度:从发出检测指令到显示结果输出的速度≥50 点/s。
6、通信距离无线方式:直线距离大于≥5km。
7、系统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20000h。
8、抗干扰要求:具备防静电、防电磁场、防雷击的能力。
符合GB/T 26882.1—2011 对电磁兼容性的要求。
9、防护要求:具备防潮、防水、防尘能力,仓内测控装置具备抗磷化氢熏蒸腐蚀性能。
仓内设备(中间设备、测温电缆、仓内电缆连接密封插件、仓内通讯电缆等)要求保护等级达到IP66以上,测控分机IP65以上。
10、安全要求:测控系统的标识、电源、熔断器、漏电流、保护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电源线固定应符合GB4793.1相关条款的规定。
11、防爆要求:安装于浅圆仓、立筒仓粉尘区内的测控装置,应满足GB17440《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的要求。
四、软件技术要求操作系统采用流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采用关系型数据库。
数据传输接口和数据通信协议应采用中储粮总公司制定的《粮油储藏粮情测控系统第4部分:信息交换接口协议》标准,采用统一的“中央储备粮粮情测控开放式”,满足中储粮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和粮情监控系统的各项要求。
五、硬件技术要求1、计算机配备符合系统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较流行的品牌商用计算机。
建议最低配置CPU为E5400,硬盘为300G,内存为2G,显示器为19英寸液晶显示器。
2、打印机配备符合系统要求和国家相关标准较流行的品牌A4激光打印机。
3、测控主机测控主机实现仓房现场测控分机与测控室计算机的数据传输与交换,采用zigbee自组网通信,方便快捷,检测完毕自动掉电。
测控主机使粮情检测系统同计算机及库内局域网相互隔离,防止外部干扰和雷击损坏计算机及网络。
4、测控分机测控分机接收测控主机指令,采用zigbee自组网通信,通过现场传感器采集粮情数据及粮情控制设备状态,并将所采集数据返回给上位机,完成对粮情控制设备的控制。
测控分机应具有自动检测传感器ID码的功能,自动对点位数量、位置进行检测、存储。
测控分机应预留测水、测虫、测气、自动通风接口。
测控分机要采必须独立工作,采用无线传输,不能与测控主机连接,也不能与测温电缆连接,测控分机的ID编号可以更改,以保证随意更换使用;分机应采用低功耗设计,能长时加电工作。
5、中间设备间设备应能将库房数字电缆分成相互隔离的若干组,减少相互影响,便于测温电缆的仓内位置确定和故障诊断。
中间设备应能自动判别传感器数量、状态(开路、短路、损坏)等故障。
中间设备要求独立存在,数字测温部分、数字无线发送部分以及单元电池组成,可同时完成多达15个测温点的数据采集,电缆长度视具体要求而定。
电路板及电池封装于ABS材料的防水密封盒内,并在盒内灌注适量的石蜡,确保在熏蒸时保护器件不会被熏蒸气体腐蚀。
电缆连接紧固,壳体坚实抗击打。
6、测温电缆测温电缆总成(包括粮面下的测温电缆及粮面上的引线),所用的外绝缘和护套材料、内线芯绝缘和护套材料、连接部件、接插件,均采用100%原生料,禁用再生材料。
导线均应采用符合GB/T 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 5023 -2008《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标准的(无杂质)全铜镀锡线;芯线绝缘和护套材料,应符合GB/T 2951-2008《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连续完整,无缺陷,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均匀;抗拉钢丝绳应符合YB/T5197-2005《航空用钢丝绳》标准;为了防止熏蒸腐蚀,连接件、接插件应符合GB/T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中的IP66,仓内电缆及设备均需通过防熏蒸测试;整体测温电缆工作温度范围:-40℃~ +85℃(包括引线,在户外安装操作无脆裂、无熔化),根据地域情况或(区别)适当提高要求;线芯颜色应GB/T 699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的规定,各线芯采用不同颜色区分。
测温电缆采用采用zigbee自组网通信,测温电缆要采必须独立工作,采用无线传输,不能与测温分机连接,测温电缆的ID编号可以更改,以保证随意更换使用以保证测温电缆可以随意互换。
测温电缆应符合抗拉、抗压、抗老化、抗腐蚀、耐低温的使用要求,测温电缆正常情况下使用寿命≥ 10年。
7、温度传感器建议采用美国MAXIM公司一线总线式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一致性好,寿命长,准确度高,精度高,重复性好。
测量范围:-55℃ - +125℃;测量精度:≤±0.5℃;重复误差:≤±0.2℃。
8、仓温、仓湿传感器仓温、仓湿传感器建议采用温、湿度一体化的形式,必须独立工作,采用无线传输,不能与测温分机连接,用于测量仓房内的环境温、湿度值。
要求具有较强的防尘、防腐蚀和抗熏蒸能力。
9、主机—分机间无线通讯设备主机与分机之间若采用无线通讯,应采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工业级 2.4G 无线传输频段。
具有良好散热设计,适合于长期不间断工作,具有低功耗待机功能,工作温度范围:-40℃~+85℃, 电磁兼容性好,抗干扰能力强。
发射功率可根据现场通讯距离选择。
要求能够自动控制现场测控分机和中间设备的电源通断,使现场设备不测量时,处于不带电状态。
机械通风设备清制作地上笼所用的钢板厚2.0mm。
规格为半圆直径500mm,高350mm。
长度1000mm,展开面积1000mm,采用碳钢钢板,风箱钢板采用3.0的热轧钢板,角棱采用4.0角铁支撑;进风口采用3.0的热轧钢板;配套用品按相应标准制作。
制作工艺按国家粮库建设有关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