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名词解释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1.地貌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态及其成因、形成年代、分布和演变规律的学科。又称地形学。 2.地貌: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3.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岩)体,在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及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桌整体下滑的现象。

4.泥流:斜坡上的碎屑物质,被水浸湿饱和水分,在重力作用下呈碎屑流状顺斜坡向下流动的现象。 5.风化作用:出露地表的岩石和矿物受温度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影响所发生的一切物理状态和化学成分变化的过程。

6.球状风化:在具有等粒结构的厚层砂岩或岩浆岩地区,风化过程常由节理先把岩石分割成块撞,而后的物理风化特别集中在节理的棱角部位因这些部位岩石的温差变化最大且最迅速,所以最易受剥落。棱角的逐渐剥落使石块圆化而形成石蛋地形。而岩浆岩地区由于物理与化学风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使岩块呈同心圆状薄层脱落,这种现象称之为球状风化。

7.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到接近某一水平面以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侵蚀到该面以下,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侵蚀基准面又可分为终极侵蚀基准面和局部(地方)侵蚀基准面。控制河流下切侵蚀的最低基面称为终极侵蚀基准面

9.岩溶地貌:岩溶作用所造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叫岩溶地貌。

10.羊背石:羊背石是冰川基床上的一种侵蚀地形,它是由基岩组成的小丘,远望犹如伏地的羊群,故称这些小丘为羊背石。

11.风化壳:在地壳表层的不同深度,由于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气候、地形、岩性等)、方式(物理的、化学的)及强度的不同,导致风化物在垂直方向上形成了具有不同成分和结构的残积物。14.山麓面: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17.猪背脊:如果岩层倾角较大,倾角通常>40°,则山岭形成两坡大致对称的猪背脊,也称“猪背山”。19.河流袭夺:分水岭迁移的结果,侵蚀能力强的河流夺取了侵蚀能力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水系的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

21.雅丹地貌:极干旱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缩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鳍形垄脊和宽浅沟槽,这种支离破碎的地面称为雅丹。

22.背斜谷:向斜山和背斜谷是逆构造的,称为逆地形,或倒置地形。倒置地形的形成是由于背斜轴部张节理比较发育,侵蚀作用进行得比较快,背斜山逐渐发展成背斜谷。 23.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平面形状如新月,故称新月形沙丘大样中脊:分布在大样中心部位,是地球上最长的海底山系。 24.流域:分水岭围限并有径流流入干流及其支流的集水区域。

25.向斜山:褶曲构造受外力作用在张节理发育的背斜轴部,侵蚀作用较强,发育成谷地,即背斜谷,向斜处形成山地,即向斜山。

26.岩溶丘:熔融岩流冲出地面后,迅速在原地冷凝而形成的原形、椭圆形小丘。

27.潮汐作用: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发生的周期性运动,它包括海面周期性的垂直升降流动。 28.横向环流:水流的运动受到河槽边界的限制,因此,水流的平均方向,决定于槽线的方向。槽线的曲折和断面形态的改变,会使水流内部形成一种规模较大的旋转运动。在弯曲河道中,从凸岸由水面流向凹岸的表层流和从凹岸由河底流向凸岸的底流构成一个连续的螺旋形向前移动的水流,称为横向环流。横向环流的形成主要是由弯道离心力和地球偏转力的影响所产生的。

30.倒石堆:崩塌下落的大量石块、碎屑物或土体堆积在陡崖的坡脚或较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石堆。倒石堆的形态规模不等。结构松散、杂乱、多孔隙、大小混杂无层理

31.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特

34.槽谷:冰川作用大部分仍袭冰覆以前的河流切割的V形谷地,但与河谷却显然不同,冰川谷平直,宽阔谷地平缓,横剖面呈U型或槽型,故冰川谷又称U形谷和槽谷。

35.冻融作用:冻土层中的地下冰和地下水,由于温度周期性的正负变化,不断发生相变和迁移,于是土层经受反复的冻融并发生应力变形,产生冻涨、融陷、流变等一系列不同于非冻土区的力学表现。冻融反复交替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43.山麓面:在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坡面洪流不断搬运风化碎屑而致山坡大体保持原有坡度平行后退,山体逐渐缩小时在山麓形成的大片基岩夷平地面。 44.逆向河:岩层倾向相反而汇入次成河的叫逆向河。

46.河漫滩: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地部分,它具有河漫滩相冲积物和河床相冲积物的二元结构。

50.季候泥:由冰水湖泊所形成的沉积,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天冰融水增多,携大颗粒碎屑入湖沉积,颜色较淡;秋季冰融水剧减,长久悬浮湖水中的粘土胶粒开始沉淀,颜色较深。这样就形成了季候泥,也叫纹泥。

51.崩塌: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崩落、翻转和滚落),在坡角形成倒石堆或岩屑堆,这种现象称为崩塌。

54.冻土:凡处于零温或负温,并含有冰的各种土(岩),统称冻土。冻土按其冻结时间的长短,可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两类。

55.风蚀蘑菇:孤立突起的岩石,或水平节理和裂隙发育的岩石,特别是下部岩性软于上部的岩石,受到长期的风蚀,易形成顶部大、基部小的形似蘑菇的岩石,称风蚀蘑菇。

60.蠕动:是指颗粒本身由于冷热、干湿变化引起体积膨胀、收缩,同时又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包括土层蠕动和岩屑蠕动。

61.溶蚀洼地:是指颗粒本身由于冷热、干湿变化引起体积膨胀、收缩,同时又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的,包括土层蠕动和岩屑蠕动。

63.层流.层流的水质点有一定的轨迹,与邻近的质点作平行运动,彼此互不混乱。这种流动仅在水库及高含沙量的浑水中或坡面薄层缓流中可能存在。而在沟槽中很少发生。由于层流没有垂直于水量方向的向上分力作用,所以一般不能卷起泥沙。

64.准平原:当地貌发育达到阶段4以后,残余分水岭的侵蚀和河谷的下蚀都进行得非常缓慢,地势起伏非常和缓,形成一个微微高出海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