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概论期末论文浅析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浅析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一、文学形象与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形象”一词古而有之,开始时仅指人的面貌形状,后来“象”“形”“形象”(又作“形相”“形像”)具有了文学、绘画上的含义,如陆机《文赋》所说的“期穷形而尽相”,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所说的“神用象通”等,开始接近了现代的广义文学形象的概念。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广义的文学形象泛指文学作品中整个的形象性表现、形象体系及生活图景,按此标准,场面、情节等也属于文学形象;狭义的文学形象是指人物形象,与人物、主人公等含义相近。从接受者角度看,文学形象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语言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①

模糊概念是相对于精确概念而言的。从哲学上讲,模糊性是事物的亦此亦彼性,包括事物类属的不清晰性与事物性态的不确定性。严格说来,一切事物都具有模糊性,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文学无法像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那样对自然、社会现象做出精确的解释和概念式的描摹,文学是用一种模糊式的思维进行艺术创作,这些文学作品、文学形象的模糊性给观赏者提供了感受、认识的多义性和灵活性。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包括形象画面的模糊性与形象画面内涵的模糊性。文学形象的模糊性,与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文学语言、文学表现手法等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导致文学形象模糊性的原因

1.文学形象的间接性

文学形象是由抽象的语言符号建构而成的,是以语言为媒介的间接形象,不是直接可见、可闻、可触的,而是通过语言作为中介表现出来的。这种形象的间接性是语言艺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和其他艺术形式的最大的不同。画家、雕塑家、影视创作者运用的是具体可感的感性材料,由这些感性材料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形象运用的则是观念性的媒介材料——语言符号,这就决定了文学形象不能由人的感官直接接受,读者只能在理解这些语言符号的基础上,掌握了它们的意义,借助联想和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想象,才能在大脑中浮现出相应的形象。因此,读者是借助语言符号才能感受到文学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即文学形象本身无法显示客观存在的直接性,无法像画像、雕塑和影视作品的艺术形象那样直观、清晰,它表现出来的是间接性、意象性、模糊性。

我们在看影视作品时,影片中的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直接的感受到色彩的明亮艳丽,人物形象的生动鲜明;在欣赏图画时,画面中的形象会立即进入我们视线的范围,使得形象一览无余;但是在阅读小说时,对里面形象的把握就不能做出迅速及时的判断。比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用几张图片就可以看到大观园的全貌,而阅读文字却要一段文字、一段文字的去理解,还需要很好的记忆力及理解力,我们想象的是否与作者的意图相一致也不得而知。总之,语言符号造成了文学形象的间接性,文学形象的间接性又导致了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2.文学语言的模糊性

文学形象是通过文学语言来表现的,文学语言不同于科学语言,它在展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时本身就是不精确的,这种不精确导致了文学语言往往呈多义性和不确定性,用这样的语言来表现形象,也往往使形象具有模糊性。

童庆炳先生将语言的模糊性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表现为语言的不确定性: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在乡下人那里,“妈的”这个词,往往一词多义,它可以表达遗憾、敬佩、愤怒等多种情感。“不错啊”这样的语句也会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出不同的意思。二是语言的不精确性:“老大娘”“小姑娘”等词充分的表现了文学语言在描述身份、年龄上的不精确,再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对东家之女的描写“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太长”“太短”都是一种感觉上的近似,给人一种模糊感。三是语言的相对性:“高”与“低”,“大”与“小”,“远”与“近”都是相对的,因而在读者的脑海中,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语言的不确定、不精确和相对性造就了语言塑造的形象本身的模糊性。

3.文学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文学创作有多种表现手法,比如各种叙述、描写以及讽刺、夸张、象征等,这些各异的表现手法使得文学形象具有了多层意义,具有模糊性。下面以象征和侧面描写为例来说明表现手法导致了文学形象的模糊性。

在文学创作中,象征指用具体可感的感性形态来暗示、表现某种抽象的、不

可感知的思想观念。象征这种表现手法本身就有某种飘逸性、模糊性,它为读者建构出了新的审美空间,而这个新的审美空间往往是不好把握的。比如戴望舒的《雨巷》,就用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希望,作者建构的那个形象既明了又模糊,既确定又不确定,造就了模糊的文学形象。再如舒婷的《双栀船》,诗人致力于寻找精神状态的对应物,通过建构“船与岸”的象征来表现主观心灵状态,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船与岸”的象征意义,也就使得“船与岸”这一形象具有了模糊性。

作家避免从正面直接描写对象,而采取从侧面烘托、暗示对象的间接描写手法,从而使得创造的形象虚实相生,这种形象在感性形态上是不确定的、不完整的,是模糊的。《陌上桑》中写罗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鬚。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这段文字从写了罗敷的美,但作者并没有具体描写,而是采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较大的想象余地,罗敷的形象也就因而变得更为朦胧和模糊了。

三、文学形象模糊性与艺术美

较之其他艺术形象,文学形象的模糊性是其无法回避的缺点,它以抽象的语言符号来表现鲜活的文学形象,这无疑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认识文学形象的障碍。但这个缺点,从另一角度考虑却是文学形象优于其它艺术形象的一大优势,这种优势是其他艺术形象所无法具备的,即文学形象的模糊性孕育了艺术美。唯有不确定的,才有无限性,才能给读者以广阔的艺术想象的空间。而且,即使是精确的美,也需要靠模糊性来把握;确定性的美,也要以不确定的感受去领会。文学形象的模糊性还可以把音乐的旋律美、美术的色彩美等都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展示出一种文艺综合的美。

文学中的朦胧美就需要用模糊性来表现,当形象画面及其内涵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时,读者在欣赏中便会产生一种朦胧感,而越朦胧,就越产生美感。戴望舒的《雨巷》,就是用模糊的形象来创造出朦胧美的典型。模糊的文学形象能创造出绘影美,对罗敷的侧面描写表现了她的惊人之美,至于她是怎样的美,作者是模糊的,读者也不得而知,需要自己去想象。模糊的文学形象还可以表达生命里难以模拟的气韵和动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里用模糊的形象塑造了模糊的意境,极写宇宙和人生的浩渺,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