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复习(课堂PPT)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 PPT课件

一段距离;一次离别,一份伤感。
•
13、回忆在无数次的发酵中膨胀成了苦涩,这苦涩滴穿着温柔,蛰伏在每个长夜的背后,惊醒了隐藏的疼痛,变成了雨在外面的天空飘洒着!一滴滴的泪,一阵阵地雨凝结成了张望,慌乱着,流淌着!
•
14、抬起了自己粗糙厚大的手掌,捂住了渐渐变红的眼睛,在悲痛欲绝的痛楚传来之前,爆发了一阵撕心裂肺的哭泣声。
•
3、经常听一支支寂寥的曲子,让我那孤单的灵魂与影子和你一起舞蹈,精疲力竭,不知所措,却又心甘情愿。
•
4、爱上你,缘于那一滴泪。晶莹剔透中饱含着凄美,轻轻滑落的瞬间,为我种下了今生刻骨的相思。
•
5、将爱深深地埋在心底,曾经认为真正的爱不用说出来,但是我错了,其实爱要说出来,让她明白让她知道你的爱,但我却错过了。
创新视角下的中国古代科
一、另辟蹊径 独创新意的造纸术
“自古书籍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 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 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 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创新
一、另辟蹊径 独创新意的造纸术
疑比问较::“西蔡汉侯的纸植”物究纤竟维是纸不是PK最早“的蔡纸侯呢纸?”
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
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李约瑟著《中国科学
思考:是什么使中国近代科技落伍?
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传统儒家思想;重农 策、科举制度;实行闭关锁国等等.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创新要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
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专题四复习ppt 人教课标版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 命指⑷都(的针都是任,实是党意反践把和答马 人 出对之克民两任统思的点何一主实即教的义践可条思同和,主想中集2分国体义—)的智或—实慧经毛际的验泽和结主东时晶义思代;特其。想征核,相心作结都为合是一的实产事切物求工;是作。的
⑸伟大的抱负;创—新—的中精共神七;领大袖通的过气的魄《;中顽强国的共意产志党;章忧程国 》
材忧料民四的情怀在。社(会言主之义有改理即革可开,放1分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
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
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邓小平理论是
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
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 林则徐
近代中国第 个睁眼看 的人
《 》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 》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 魏源
《
》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
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
了“
”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
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代 表
主
张
共同点
资 产 阶 级 维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 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而奋斗。(3分)
⑴根据材料一,指出“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是指什么? (3分) ⑵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分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3分)
材⑷料根二据材我料已三嘱、四国,民简党要进指行出民毛泽族东革和命邓运小动平之创立工的作思,想俾中国 可理免思论想帝成上国果:主有把义什旧加么三共诸民同主中点义国(发的2展分半为)殖新民三民地主状义况(之1分羁)缚;。行为为达上:到此 目⑸人的实结有行起合哪联见所些俄,学共、我知同联已识的共,精命、你神扶国认品助民为质农党孙?工长中(—三此山1大—分、继政《)毛策续致泽(与苏东2你分俄、)们邓遗。提小书平携》三。位伟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课PPT

2.(2015年·浙江文综卷)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解析: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唐代制瓷业已经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唐宋以来,瓷器成为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 商品,才被称为“瓷路”。
——王欣《丝绸之路与古代东西文明交往》
天水麦积山石窟宗教文化传播之路 敦煌莫高窟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四:胡旋女 ,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白居易《胡旋女》
乐舞融汇之路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五:仅隔一两代,这些胡人的子孙就开始以诗书为业, 胡
倾心科第,甚至以礼教自居了,其文化取向和心理认同已完 人
际上已经开通。
——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
二者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通”途
——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
思考:获取视频信息,宋代丝路有何变化? 有意的外交,无意的“凿空”
之路开通》
而靠海路运输,则不虞路途之遥。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才被称为“瓷路”。
3漠、北文草化原问((科南技题西)伯:利:造亚船)丝和航海绸技术和发达茶; 叶在中西贸易中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
原因是什么? ——水丽淑《西汉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启示和原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茶叶
贵族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才被称为“瓷路”。
丝绸
A.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B.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 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 D.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
解析: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唐代制瓷业已经 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唐宋以来,瓷器成为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 商品,才被称为“瓷路”。
——王欣《丝绸之路与古代东西文明交往》
天水麦积山石窟宗教文化传播之路 敦煌莫高窟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四:胡旋女 ,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 ——白居易《胡旋女》
乐舞融汇之路
三、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
材料五:仅隔一两代,这些胡人的子孙就开始以诗书为业, 胡
倾心科第,甚至以礼教自居了,其文化取向和心理认同已完 人
际上已经开通。
——郭卫东《丝绸、茶叶、棉花:中国外贸商品的历史性易代》
二者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交流的“通”途
——杨巨平《亚历山大东征与丝绸
思考:获取视频信息,宋代丝路有何变化? 有意的外交,无意的“凿空”
之路开通》
而靠海路运输,则不虞路途之遥。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才被称为“瓷路”。
3漠、北文草化原问((科南技题西)伯:利:造亚船)丝和航海绸技术和发达茶; 叶在中西贸易中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的
原因是什么? ——水丽淑《西汉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启示和原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茶叶
贵族
唐宋以来,瓷器成为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才被称为“瓷路”。
丝绸
【高中历史】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梳理ppt

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1)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 系的基础。(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 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进取精神,成为历代进 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志的理论武器。) (2)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 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鞭挞程朱理学,反对 “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万物皆生于两”“穿衣吃饭,即是人伦 物理”,认为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共同思想主张: ①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治经济天崩 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③学术上,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 3、影响:这些就是中国早期的民主思想,早期的民主思想的出现本 身就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他们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对封建制度以强 有力的冲击,而且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 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儒家思想。孔子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战国时期经过孟子、 荀子的总结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4、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观点 老子 ① “道”是世界的根本(哲学思想) ② 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③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韩非 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 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第: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鞭挞程朱理学,反对 “存天理,灭人欲”,提出“万物皆生于两”“穿衣吃饭,即是人伦 物理”,认为理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 2、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共同思想主张: ①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治经济天崩 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②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③学术上,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经世致用”; 3、影响:这些就是中国早期的民主思想,早期的民主思想的出现本 身就预示着封建制度的衰落。他们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对封建制度以强 有力的冲击,而且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给后 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儒家思想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儒家思想。孔子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奠定了儒家思想的基础。战国时期经过孟子、 荀子的总结改造,其体系更加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4、道家、法家、墨家代表人物及观点 老子 ① “道”是世界的根本(哲学思想) ② 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 ③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韩非 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厉行赏罚、奖励耕战 ②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 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独罢 尊黜 儒百 术家
河南长葛一高 苗田莉
,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地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儒学产生的社会 背景;新儒学的内 容
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 张的理解及其对 后世的影响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重要概念君权 神授、天人合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等
3、讨论题:
网上有人评价董仲舒是“儒学大师”, 也有人说他是“千古罪人”。 根据我们对董仲舒思想及其影响 等的了解,今天我们应当怎样重新评 价他?在他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 的东西?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儒 学 成 为 正 统 特点: 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入儒家思想中 内容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三纲五常” 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解读目标 合作探究 情境描述 导入新课 课前预习 探究
课前预习探究
孟 子
荀 况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情境描述 导入新课
解读目标 合作探究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影响:儒学成为正统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 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 乃令民得卖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趁热打铁 当堂检测 1、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 根本在于: A .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 盾 B .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 .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 的要求 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
独罢 尊黜 儒百 术家
河南长葛一高 苗田莉
,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地位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新儒学产生的社会 背景;新儒学的内 容
难点:
对新儒学思想主 张的理解及其对 后世的影响
教材地位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掌握重要概念君权 神授、天人合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等
3、讨论题:
网上有人评价董仲舒是“儒学大师”, 也有人说他是“千古罪人”。 根据我们对董仲舒思想及其影响 等的了解,今天我们应当怎样重新评 价他?在他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 的东西?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儒 学 成 为 正 统 特点: 把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一些思想糅入儒家思想中 内容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 “君权神授”和“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 “三纲五常” 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解读目标 合作探究 情境描述 导入新课 课前预习 探究
课前预习探究
孟 子
荀 况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情境描述 导入新课
解读目标 合作探究
一.背景:从“无为”到“有为”
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影响:儒学成为正统
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 而大饥谨。……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 乃令民得卖子,……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趁热打铁 当堂检测 1、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 根本在于: A .其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 盾 B .它适应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的需要 C .它吸收了各派学说,适应了不同阶层 的要求 D.汉武帝对原先的儒家思想不满
高中历史人教课标版必修3单元综合三 课件PPT

阶级矛盾激化,人民起义不断。 • (3)思想:新思想的启迪,早期维新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 • (4)洋务运动的开展和失败
二、维新思想
• (二)维新思想的发展 • 2.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主张P43 • (1)康有为——维新变法运动领导人。 • 《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借用进化论的
单元综合三
2019年9月5日星期四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知识构建
1、器物层面(学习技术)——地主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主要活动 结果及其影响
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 以制夷”
编译书籍介
绍西方、仿 制新式武器
揭开了近代中国
人向西方学习的 序幕
洋务派
曾国藩、李鸿章 “师夷长技
等
以自强”
掀起“洋务 运动”
• (1)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成为先进 的中国人改造旧社会建设新国家强大的思想武器。
• (2)提高了中国工人的政治觉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 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产物。
• (4)严复 • 宣传维新理论,《天演论》宣传进化论 • 物竞天泽,适者生存 变法图强。
(三)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 1.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提倡新 学、兴民权,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 的觉醒。
•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 3.激发了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热情。 • 4.直接推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后改《新青年》
•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和蔡元培 等;
• 3.活动中心:北大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二、维新思想
• (二)维新思想的发展 • 2.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主张P43 • (1)康有为——维新变法运动领导人。 • 《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借用进化论的
单元综合三
2019年9月5日星期四
知识结构思维导图
知识构建
1、器物层面(学习技术)——地主阶级
派别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主要活动 结果及其影响
抵抗派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 以制夷”
编译书籍介
绍西方、仿 制新式武器
揭开了近代中国
人向西方学习的 序幕
洋务派
曾国藩、李鸿章 “师夷长技
等
以自强”
掀起“洋务 运动”
• (1)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理论。成为先进 的中国人改造旧社会建设新国家强大的思想武器。
• (2)提高了中国工人的政治觉悟,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 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的产物。
• (4)严复 • 宣传维新理论,《天演论》宣传进化论 • 物竞天泽,适者生存 变法图强。
(三)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 1.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提倡新 学、兴民权,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 的觉醒。
• 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 3.激发了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热情。 • 4.直接推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后改《新青年》
• 2.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和蔡元培 等;
• 3.活动中心:北大 (蔡元培的“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共26张ppt)
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神庙柱子上方的莎草纸图案 莎草纸用尼罗河的一种特产植物莎草制作。从埃及文明发端 起,埃及人就用莎草制作纸张。他们把莎草的茎破成薄片, 将多张薄片交叉放置,再敲打成纸张。若干纸张放在一起形 成一卷,一般每卷20张,纸张晾干之后,人们就可以在上面 书写了。
历史意义:统一了古巴比伦王国 的法令,便于司法审讯;有利于 维护新兴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有 利于加强君主专制;限制了贵族 豪强随意解释法律和滥用司法权 的特权,在一定程度上利于保护 下层人民的利益,缓和社会矛盾。
二、古代埃及文化 1.文字:使用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的特点、发展历程。 (1)特点:由表音符号、表意符号和限定符号 组成。 (2)历程:约形成于公元前4千纪末,一直使 用到公元4世纪。 (3)发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象形文字经历了多种变化。
史料价值:史诗等文学作品是研究古代历 史的重要史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 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是由于其属 于历史研究的二手资料,要和考古及其他 史料相互印证。
文学特征:世俗性;价值观念:悲观主义的情感
一、古代西亚文化
3.建筑和艺术: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亚述帝国的王宫、波斯王宫等。
4.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乌尔王陵竖琴嵌板画 这幅画表现了动物宴会的情景。在最下层的 画面中,一个长着蝎子尾巴的男人手持书卷。 在他的身后,公羊双手举杯,好像正向蝎子 男敬酒。
一、古代西亚文化
4.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①前言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 ②正文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个人 内容 道德,兵役和劳役,租赁、借贷、债务,以及奴隶地位等方面 ③结语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教学课件)——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2.迁徙概况 (2)3—8世纪
③西亚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思之窗:阿图尔夫最初对罗马帝国是什么态度?后来为什么会发生转变? 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 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阿图尔夫这样说道: 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使罗马的全部土地成为哥特帝国的领土;我 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我阿图尔夫应成为凯撒奥古斯都。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 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 为安全的道路,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在无法改变帝国形式 的情况下,我希望能作为复兴罗马的发起者传诸后世。
印欧人
波斯人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3.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
印欧人
(1)形成:公元前2000年左右
希腊人
(2)成就: 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等问题,在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取得成 就。
(3)地位: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印 伊朗高原的波斯人 欧 人 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
印度河、恒河流域的 雅利安人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小亚细亚的赫梯人
(1)建立: 公元前17世纪,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 (2)鼎盛: 公元前14世纪 (3)衰落: 公元前13世纪末
印欧人
赫梯人
赫梯人战车想象图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迁徙原因
在公元第二个千年中,无论是中东、印度还是遥远的中国,所有的古代文明纷纷崩 溃……铜和青铜既昂贵又稀少,因而不能广泛地用来制造武器……也使农民得不到金属 工具……这就大大降低了生产率。
③西亚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学思之窗:阿图尔夫最初对罗马帝国是什么态度?后来为什么会发生转变? 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 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阿图尔夫这样说道: 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使罗马的全部土地成为哥特帝国的领土;我 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我阿图尔夫应成为凯撒奥古斯都。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 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 为安全的道路,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在无法改变帝国形式 的情况下,我希望能作为复兴罗马的发起者传诸后世。
印欧人
波斯人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3.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
印欧人
(1)形成:公元前2000年左右
希腊人
(2)成就: 他们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等问题,在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取得成 就。
(3)地位: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印 伊朗高原的波斯人 欧 人 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
印度河、恒河流域的 雅利安人
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小亚细亚的赫梯人
(1)建立: 公元前17世纪,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 (2)鼎盛: 公元前14世纪 (3)衰落: 公元前13世纪末
印欧人
赫梯人
赫梯人战车想象图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1.迁徙原因
在公元第二个千年中,无论是中东、印度还是遥远的中国,所有的古代文明纷纷崩 溃……铜和青铜既昂贵又稀少,因而不能广泛地用来制造武器……也使农民得不到金属 工具……这就大大降低了生产率。
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思想史复习最新PPT课件
理性主义+浪漫主义 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天朝上国”
“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地主阶级 “师夷长技以自强”
民族资产阶级
“改良、维新” 君主立宪制
“民族、民权、民生” 民主共和制
“民主”“科学”
无产阶级 孙中山伟大转变 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
“马克思主义传入” “毛泽东思想”形成 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
并有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实质:
新兴资产阶级借助古典文化,反对封建神权的资产阶级思 想解放运动
国家 人物
思想主张
英 霍布斯
天赋人权说;社会契约论
英 洛克
主权在民说;分权说
法
孟德斯鸠
三权分立说(立法—人民代表、行政—民选 临时机构、司法独立;三者相独立又监督)
法
伏尔泰
自然权利说(不反对财产不平等); 反君主专制(但赞成“开明君主专制”)
文艺复兴的概况:
时间 国别
人物
14
文学
薄伽丘
世 “前三杰” 但丁
纪 意大利
彼特拉克
代表作品
《十日谈》 《神曲》
开始: 肯定人的欲望, 歌颂自然人性
《歌集》
15 艺术
达·芬奇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世 “后三杰” 米开朗琪罗 《大卫》《摩西》
纪 意大利
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
辉典范.
《新民主主义 论》《中国革 命和中国共产 党》等
新民主主义思想
集中表现在革命性 质、对象、任务、 动力、前途等
中共七大确定为党的指 导思想,成为一切工作 的指针;为新民主主义 在全国胜利奠定思想和 政治基础。
高中历史必修三PPT课件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19世纪的雕塑和 工艺美术也是美 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 缺少发现 —— 罗丹
罗丹的雕塑《思想者》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17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自画像 1889
1888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15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后期印象派: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法国 塞尚
现代绘画之父
色彩反差强烈, 立体感强
《静物》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16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新 古 典 主 义 绘 画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法国画家 大卫(1748-1825)
马 拉 之 死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4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第四章 第五章
俄国 列宾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11
印象派绘画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法国 莫奈 《日出 印象》
课件制作:韶关市田家炳中学高二化学备课组 制作时间:2010-2-22 12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 第一 章 第二章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