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学生Access数据库实验3_窗体及报表设计

合集下载

使用access建立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案

使用access建立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案

使用access建立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案目录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结构概述1.3 目的2. 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概述2.1 数据库系统的定义与作用2.2 Access数据库介绍2.3 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的需求与挑战3. 设计阶段3.1 数据库需求分析与设计原则3.2 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的设计3.3 数据表设计与字段定义4. 开发阶段4.1 Access数据库创建与数据导入4.2 表格、查询、报告和表单的设计与使用4.3 安全性和权限设置的考虑5. 结论与展望5.1 总结主要内容和贡献5.2 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信息管理在现代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学校、大学和其他教育机构需要有效地管理和维护每个学生的信息,包括个人资料、课程成绩、出勤记录等。

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量和复杂的处理需求,因此建立一个高效、可靠的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使用Access软件作为开发工具,提出一种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案,以满足学校和教育机构对于高质量数据管理的需求。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查询、统计和分析学生相关信息,并能进行灵活且安全地权限控制。

1.2 结构概述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第一章),我们将介绍本篇文章的背景意义以及整体结构概述。

接着,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简要概述学生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并介绍数据库系统的定义与作用、Access数据库的特点以及建立该系统所面临的需求与挑战。

然后,在第三部分中,我们将探讨设计阶段的重要内容,包括数据库需求分析与设计原则、实体关系模型(ER模型)的设计以及数据表设计与字段定义。

随后,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详细描述开发阶段的步骤和方法,包括Access数据库创建与数据导入、表格、查询、报告和表单的设计与使用,以及安全性和权限设置的考虑。

Access数据库表单和报表设计教程

Access数据库表单和报表设计教程

Access数据库表单和报表设计教程第一章:引言Acces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数据管理。

在Access中,表单和报表作为用户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和展示的主要工具,其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和数据管理效率。

本教程将介绍Access数据库表单和报表的设计原则和技巧,帮助读者提高数据库管理的能力和效率。

第二章:表单设计2.1 表单的作用和概念数据表单是用户与数据库之间的桥梁,通过表单用户可以方便地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表单设计需要考虑数据录入的便捷性和界面的美观性。

2.2 表单的设计原则表单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清晰的布局、适当的字段分组和显示格式、合理的导航和提示等。

合理的表单设计可以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和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2.3 表单设计的步骤表单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设计目标、选择表单类型、设计表单布局、添加和调整控件、设置数据验证和规则、优化表单性能等。

每个步骤都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数据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三章:报表设计3.1 报表的作用和概念报表是用于展示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可视化工具,通过图表、图形和文字等方式呈现数据,方便用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

报表设计需要考虑数据的可读性、可视化效果和打印输出的适应性。

3.2 报表的设计原则报表设计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例如明确的数据展示目标、合适的报表类型选择、合理的数据排序和分组、准确的数据计算和汇总等。

合理的报表设计可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3.3 报表设计的步骤报表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设计目标、选择报表类型、设计报表布局、添加和调整报表对象、设置数据筛选和排序、美化报表样式等。

每个步骤都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数据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第四章:表单和报表设计的高级技巧4.1 数据控件的应用在表单和报表设计中,数据控件的应用可以增加用户与数据的交互性和数据展示的灵活性。

例如,复选框、下拉列表和日期选择器等控件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数据录入和查看的效率。

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

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

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通过对数据库的创建、数据输入、查询和报表生成等操作,深入了解了Access数据库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实验结果表明,Access数据库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性,能够满足各种数据管理需求。

1. 引言Access数据库是微软公司开发的一款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和丰富的功能。

在现代信息化时代,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各种组织和企业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对数据库的操作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包括数据库的创建、数据输入、查询和报表生成等。

3. 实验过程3.1 数据库的创建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

在Access中,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文件,并设置相应的表结构和字段属性。

3.2 数据的输入一旦数据库创建完成,我们需要输入数据。

通过Access提供的表格视图,可以方便地输入和编辑数据,同时也可以设置数据的验证规则和关联性。

3.3 数据的查询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是非常庞大的,因此需要进行查询来获取所需的信息。

在Access中,可以通过查询设计工具来创建各种复杂的查询,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3.4 报表的生成最后,我们可以利用Access的报表生成工具,将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图表或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以便于数据分析和决策。

4.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Access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我们发现Access 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操作性,能够满足各种数据管理需求。

同时,Access还具有丰富的功能,如数据验证、关联查询、报表生成等,可以帮助用户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分析数据。

5. 结论本实验报告通过对Access数据库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能。

Access数据库作为一款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用户友好的界面和丰富的功能,能够满足各种数据管理需求。

Access实验3

Access实验3

Access实验三打开“教学管理”数据库,执行如下操作:一、创建数据表在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名为“部门”的表,内容如下:二、建立表间关系1. 定义每个表的主键2. 建立合适的表间关系三、通过设计视图创建如下查询,要求用“题号”作为查询对象的名称即第1题的查询名称为“1”:1. 查询所有教师的部门名称、工号、姓名、职称和联系电话,结果如下:2. 查询所有教师的部门名称、姓名、职称、课程名称和课程性质,结果如下:3. 查询选课学生的学号、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结果如下:4. 复制编辑查询:将查询“3”复制粘贴为查询“4”,然后打开查询“4”进行修改操作:在课程名称的左侧添加教师姓名,结果如下:5. 单表条件查询:在“学生信息”表中查询所有具有文体特长女生的全部信息,结果如下:6. 条件查询:查询成绩在95分及以上的女生和不及格男生的姓名、性别、课程名称和成绩,结果如下:7. 查询的有序输出:将查询“6”复制粘贴为查询“7”,然后打开查询“7”进行修改操作:删除原先设定的条件,按性别升序、成绩降序进行显示,结果如下:8. 使用通配符查询:在“学生信息”表中查询所有姓“李”的学生信息(可参考教材【例3-14】)),结果如下:9. 使用计算字段:在“教师信息”表中查询所有教师的工号、姓名、出生年月和年龄(提示:年龄需要计算,可参考教材【例3-16】),结果如下:四、通过SQL命令创建如下查询,要求用“SQL+题号”作为查询对象的名称即第1题的查询名称为“SQL1”:注意:(1)不要在设计视图中选择,要在SQL视图中写代码;(2)选做内容教师还未讲到,需要学生自学1. 查询“教师信息”表中所有女教师的工号、姓名、职称和联系电话(结果有5条记录)。

2. 将查询“SQL1”复制粘贴为查询“SQL2”,然后选择“SQL2”,单击工具栏上的“设计”按钮,根据下述要求修改SQL语句:查询“选课信息”表中授课编号为“A04”的不及格学生的学号和成绩(结果有1条记录)。

ACCESS实验三

ACCESS实验三

实验三数据访问页与宏一、目的和要求(1)熟练掌握利用数据访问页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的方法(2)熟练掌握在设计视图创建数据访问页的方法(3)掌握创建宏对象的方法(4)学会使用常用的宏操作(5)了解窗体及其控件的常用属性(6)掌握在窗体中应用宏对象的方法二、内容与主要步骤在提供的数据库“教学管理.mdb”中操作。

1、在“教学管理.mdb”数据库中,使用向导创建一数据访问页,如下图所示,浏览学生基本情况。

(1)、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页”选项卡,然后双击窗口右侧的“使用向导创建数据访问页”选项。

(2)在“数据页向导”的第一个对话框的“表/查询”组合框中选择“表:学生”指定全部字段为可用字段,单击“下一步”按钮。

(3)在“数据页向导”的第二个对话框中,添加“性别”字段为分组级别(注默认系统以“专业名称”字段为分组,应修改),单击“下一步”按钮。

(4)在“数据页向导”的第三个对话框中,指定“学号”字段按“降序”记录排序,单击“下一步”按钮。

(5)在“数据页向导”的第四个对话框中,指定数据页的标题为“学生基本情况浏览”,单击“完成”按钮。

2、在“教学管理.mdb”数据库中,使用设计视图创建一数据访问页,如下图所示,浏览所开课程的学生成绩。

如下图所示。

(1)、在“数据库”窗口中选择“页”选项卡,然后双击窗口右侧的“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数据访问页”选项。

(2)、在数据访问页视图中,在“单击此处并键入标题文字”标题栏中键入“课程成绩浏览”。

(3)、在“视图”菜单中选择“字段列表”命令(默认已经打开了),在“字段列表”中打开表“课程”,选择“课名”字段单击右键选择“添加到页”按钮。

同样方法添加“学分”字段。

(4)选择“字段列表”中的“成绩”表,单击右键选择“添加到页”按钮,在弹出来对话框中选择“数据透视列表”单选项,单击“确定”。

还选择“学生”表中“姓名”字段拖动到设计视图透视表中来。

(5)参照图调整页的布局,保存该页。

使用Access创建表单和报告的步骤

使用Access创建表单和报告的步骤

使用Access创建表单和报告的步骤Acces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具备方便易用的可视化界面,使得创建表单和报告变得简单快捷。

下面将详细介绍使用Access创建表单和报告的步骤。

步骤一:打开Access并选择数据库首先,双击打开Access应用程序。

在Access启动界面,点击“新建空白数据库”或选择已有的数据库。

如果是新建数据库,请为其命名并选择保存位置。

步骤二:创建表格在Access的工具栏上,点击“创建”选项卡,然后选择“表格设计”来创建一个新的表格。

在表格设计视图中,您可以定义表的结构。

例如,可以在第一列创建一个唯一的ID字段,并在后续列中添加其他需要的字段。

选择字段名和数据类型之后,点击保存表格并为其命名。

步骤三:创建表单在Access的工具栏上,点击“创建”选项卡,然后选择“表单设计”来创建一个新的表单。

在表单设计视图中,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添加字段、标签、按钮等。

可以拖动字段到表单上并调整它们的位置和大小。

您还可以设置字段的属性,例如数据验证规则、默认值等。

设计完成后,保存表单并为其命名。

步骤四:表单数据输入创建完表单后,您可以通过双击表单打开并开始输入数据。

在表单中,可以逐个字段输入数据,然后按下Enter键或点击下一个输入字段来保存数据并继续输入下一个字段的值。

步骤五:创建报告在Access的工具栏上,点击“创建”选项卡,然后选择“报告设计”来创建一个新的报告。

在报告设计视图中,您可以选择需要显示的字段以及其排列格式。

可以拖动字段到报告中并调整它们的位置和大小。

还可以设置报告的页眉、页脚和分组等属性。

设计完成后,保存报告并为其命名。

步骤六:报告预览和打印创建完报告后,您可以点击“预览”按钮来查看报告的显示效果。

在预览视图中,您可以浏览整个报告并检查格式是否符合预期。

如果需要打印报告,可以点击打印按钮,并按照打印向导上的提示进行设置和打印。

通过上述步骤,您可以轻松地使用Access创建表单和报告。

access实验报告

access实验报告Access实验报告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数据的管理和处理成为了各个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许多数据库管理系统被开发出来。

其中,Access作为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具有简单易用、功能强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Access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其功能和应用。

一、Access的安装与配置首先,我们需要下载并安装Access软件。

在安装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语言、安装路径等选项,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配置。

安装完成后,我们可以通过桌面上的快捷方式或者开始菜单中的Access图标来启动软件。

二、创建数据库在Access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

点击“新建”按钮,选择“空白数据库”,并为数据库命名。

接下来,我们可以选择数据库的存储位置,并点击“创建”按钮完成数据库的创建。

三、创建数据表在数据库中,数据表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

我们可以通过在Access中创建数据表,定义数据的结构和属性。

点击“创建”选项卡中的“表格设计”按钮,即可打开表格设计视图。

在该视图中,我们可以定义表格的字段、数据类型、长度、约束等属性。

通过拖拽字段到表格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完整的数据表。

四、数据录入与编辑在创建好数据表后,我们可以开始录入和编辑数据。

在表格视图中,我们可以直接在表格中输入数据,或者通过导入外部数据的方式将数据导入到表格中。

在录入数据时,我们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错误和遗漏。

五、数据查询与过滤Access提供了丰富的查询功能,可以帮助我们从数据表中提取所需的数据。

通过点击“创建”选项卡中的“查询设计”按钮,我们可以打开查询设计视图。

在该视图中,我们可以选择需要查询的字段,并设置查询的条件和排序方式。

通过运行查询,我们可以得到符合条件的数据结果。

六、数据报表与图表Access还提供了数据报表和图表的功能,可以将数据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

[Word]数据库基础实验二 Access数据库中查询、窗体和报表的创建

[Word]数据库基础实验二 Access数据库中查询、窗体和报表的创建实验二 Access数据库中查询、窗体和报表的创建一、实验目的1. 掌握INSERT、DELETE和UPDATE命令。

2. 掌握SELECT命令。

二、实验内容1. 在Access中,执行SQL命令只能查询视图中进行。

操作如下:(1)打开数据库管理器,选中“查询”对象,如图6.1所示:图6.1查询设计器(2)在查询设计器中,在“设计视图创建查询”的设计器中,在菜单“视图”中选择“SQL视图”。

如图6.3 、图6.3 所示。

在SQL编辑器中,可以输入各种设计好的SQL语句,执行得到结果。

图6.2查询设计视图图6.3查询设计视图2. 用SQL中的数据更新命令对Test1.mdb数据库中表Teachers2进行操作。

(1)用INSERT命令插入一条新的记录。

600001 杨梦女 59 66/04/22 YES 1660 210 (2)用INSERT命令插入一条新的记录。

600002 罗贤兴 52(3) 用DELETE命令删除姓名为关红梅的记录。

(4)用DELETE命令删除年龄小于36且性别为“女”的记录。

(5)用对表中工龄超过25年的职工加20%元工资。

说明:下面所有的实验都是针对Test1.mdb数据库中的表Teachers和Students。

3. 直接写出下列SELECT语句,并在一空查询的SQL视图中逐一输入这些命令运行。

(1)查询所有教师的基本信息。

(2)查询教师的教师号、姓名、性别和年龄 (3)查询教师的教师号、姓名和实发工资。

(4)查询教师的人数和平均实发工资。

(5)查询华成的基本情况。

(6)查询所有男教师的基本信息。

(7)查询90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所有教师的教师号、姓名和实发工资。

(8)查询所有不姓高的学生的基本情况。

(9)查询男女生的最低分、最高分和平均分数 (10)查询男女职工的最低工资、最高工资和平均工资(工资是指实发工资)。

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_0

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年12月日实验名称:Access数据库建立与管理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Access数据库表的建立和维护。

2.熟练掌握Access查询、窗体和报表设计。

3.熟练掌握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实验内容与步骤:(简述第12周到第15周实验的主要内容,自己掌握的主要方法)实验15Access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了解Access数据库;了解表;了解数据的录入和维护;了解数据表间关联;了解数据表对象的复制、删除与更名,学会创建“教务管理”数据库;学会利用表设计视图创建表;学会导入表;学会建立表间联系;学会修改表结构;学会操作表记录实验16Access查询、窗体和报表:了解查询及创建方法;了解窗体及创建方法;了解报表及创建方法;学会选择查询、参数查询、总计查询;学会窗体设计;学会报表设计实验17结构化查询语言(SQL):了解SQL语言;理解数据定义语言,掌握数据库对象的建立(CREATE)、删除(DROP)和修改(ALTER)等操作;理解数据操纵语言,掌握数据操作的命令由插入(INSERT)、删除(DELETE)、更新(UPDATE)、检索(SELECT)等组成;掌握SQL语言的核心SELECT语言;学会使用SQL查询;使用报表向导创建基于SQL查询数据源的报表;学会SQL语句创建表;学会使用SQL语句修改表结构、表记录;学会使用SQL语句创建查询实验结果:1.实验15,筛选出的1992年以后出生或者姓“李”的同学。

(将实验结果保存为JPEG文件后,以嵌入方式插入图片)2.实验16,给出“成绩大于85”查询的SQL语句:SELECT学生.学号,学生.姓名,班级.班级名,课程.课程名,选课.成绩,教师.教师名FROM(班级INNERJOIN学生ON班级.班级号=学生.班级号)INNERJOIN((教师INNERJOIN课程ON教师.教师号=课程.教师号)INNERJOIN选课ON课程.课程号=选课.课程号)ON学生.学号=选课.学号WHERE(((选课.成绩)>85))ORDERBY学生.学号;3.实验16,给出图1-6-31的报表预览结果。

大学Access数据库实验报告参考模板

实验题目:Access 查询和SQL查询
授课教师
上机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1.理解查询的概念与功能。
2.掌握查询条件的表示方法。
3.掌握创建各种查询的方法。
4.理解SQL的概念与作用。
5.掌握应用SELECT语句进行数据查询的方法及各种子句的用法。
6.掌握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定义和数据操作的方法。
实验的操作步骤:
4.创建一个名为“平均价格”的查询,统计各种出版社图书价格的平均值,查询结果中包括“出版社名称”和“平均定价”两项信息,并按“平均定价”降序排列
5.创建一个名为“查询部门借书情况”的生成表查询,将“经济学院”和“法学院”两个单位的借书情况保持到一个新表中,新表的名称为“部门借书登记”。
SQL查询
1.使用SQL语句定义reader表,其结构与“读者”表相同。
姓名
学号
班级
实验题目:Access 窗体以及窗体控件
授课教师
上机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1.理解窗体的概念、作用和组成。
2.掌握创建access窗体的方法。
3.掌握窗体样式和属性的设置方法。
4.理解控件的类型及各种控件的作用。
5.掌握控件的添加呵呵控件的编辑方法。
6.掌握窗体控件的属性设置方法及控件排列布局的方法。
5.在“图书信息”窗体页眉左上角插入图片,形成一个徽标,徽标会呈现在窗体标题之上 。
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解决方法:查看步骤,视图。检查步骤是否正确。
在实验1、2的基础上
1.利用“查找重复项查询向导”查找同一本书的借阅情况,包括图书编号、读编号和借阅日期,查找对象保存为“同一本书的借阅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开课学院及实验室:计算机楼407室 2016年 12 月 2 日 学院 年级、专业、班 姓名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II 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 窗体及报表设计 指导老师 汤泳山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在Access 2007数据库中创建窗体及报表的各种方法; 2、 掌握使用设计视图编辑窗体及报表; 3、 掌握常用控件的设计方法; 4、 掌握创建分组报表、汇总报表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原理 实验01. 快速创建窗体。通过“窗体”工具创建“管理员”窗体。 实验02. 快速创建分割窗体。创建数据来自于“读者”表的“分割窗体”窗体。 实验03. 快速创建多个项目窗体。通过“多个项目”工具创建“图书”窗体。 实验04. 通过另存为快速创建窗体。通过文件另存的方法创建“读者类型权限”窗体。 实验05. 使用窗体向导创建窗体。通过窗体向导创建“读者借阅明细”窗体,按读者显示借阅图书的历史明细情况。 实验06. 使用窗体设计器创建窗体。通过窗体设计器创建窗体“图书的馆藏信息”。窗体上包括“图书馆藏信息”表的以下字段:图书编号、状态、馆藏地点;以及“图书”表的以下字段:索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藏书量。 实验07. 窗体和命令按钮控件的设计。通过窗体向导快速创建“读者管理”窗体后,把“性别”字段的控件类型改为文本框。并且,通过控件向导添加5个命令按钮:首记录、上一记录、下一记录、末记录、关闭。窗体不显示记录选择器、导航按钮和滚动条(选做)。 实验08. 组合框和文本框控件的设计。创建“登录窗体”,在窗体上创建未绑定组合框和文本框:显示用户名的未绑定组合框,其行来源为“管理员”表中的“姓名”字段;显示密码的未绑定文本框,其输入掩码为“密码”。在窗体上再创建一个命令按钮,用于退出应用程序。 实验09. 子窗体控件的设计。创建“按索取号查询图书馆藏情况”主子窗体。主窗体的数据源为“图书”表;子窗体的数据源为“图书馆藏信息”表。 实验10. 快速创建报表。使用报表工具创建“图书馆管理员”报表。该报表的数据来源是“管理员”表。 实验11. 使用向导快速创建递阶式报表。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按馆藏地点分类统计图书信息”递阶式报表。该报表的数据来源是“图书馆藏信息”表,报表按照“馆藏地点”字段进行分组,组内各条记录按照“索取号”字段升序排列,报表中输出如下信息:馆藏地点、图书编号、索取号、状态。 实验12. 使用向导快速创建表格式报表。使用报表向导创建“图书借阅明细”表格式报表。该报表的数据来源是“图书借阅”表、“图书”表和“读者”表,报表按照“借阅日期”字段升序排列,报表中输出如下信息:图书借阅.借阅日期、图书借阅.图书编号、图书.索取号、图书.书名、读者.姓名、读者.学院、读者.类型。 实验13. 使用向导快速创建标签报表。使用标签向导创建“图书标签”报表。该报表的数据来源是“图书”表,报表按照“索取号”字段升序排列,报表中输出如下信息:“索取号”、“书名”,标签大小为:3.2cm*5.0cm。 实验14. 分组报表的设计。在布局视图中,将“图书借阅明细”设置分组级别为根据“借阅日期”字段值“按月”分组,组内按照“图书编号”字段升序输出。结果另存为“按月分组图书借阅明细”。

三、使用仪器、器材 微机一台 操作系统:Win XP 编程软件: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7

四、实验步骤 实验01 (1) 在导航窗格中选择“管理员”表。 (2) 单击“创建”选项卡“窗体”组中“窗体”图标。 (3) 保存窗体。

实验02 (1) 在导航窗格中选定“读者”表。 (2) 单击“创建”选项卡“窗体”组中“分割窗体”图标。 (3) 保存窗体。

实验03 (1) 在导航窗格中选定“图书”表。 (2) 单击“创建”选项卡“窗体”组中“多个项目”图标。 (3) 保存窗体。

实验04 (1) 在导航窗格中选择“读者类型权限”表。 (2) 单击“Office按钮”|“另存为”|“对象另存为”选项。 (3) 在“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保存类型为窗体,输入窗体名称为“读者类型权限”,单击“确定”按钮。 实验05 (1) 单击“创建”选项卡“窗体”组中“其他窗体”列表中的“窗体向导”图标。 (2) 在向导中选择所需要的数据来源为“读者”表“姓名”字段,“图书借阅”表“借阅编号”、“读者号”、“图书编号”、“借阅日期”、“还书日期”字段,“图书”表“书名”字段。 (3) 选择带子窗体结构的布局,以“读者.姓名”查阅“图书借阅”表的明细记录。 (4) 输入主窗体标题为“读者借阅明细”,子窗体标题为“图书借阅”。

实验06 (1) 单击“创建”选项卡“窗体”组中“窗体设计”图标,打开新窗体的设计视图。 (2) 若没有显示“字段列表”窗格,则单击“设计”选项卡“工具”组中“添加现有字段”图标。 (3) 单击“字段列表”中数据源“图书馆藏信息”表左侧的“+”号把表中的所有字段展开,然后依次用鼠标双击“图书编号”、“状态”、“馆藏地点”字段,可在窗体上创建相应的控件。 (4) 单击“相关表中的可用字段”中数据源“图书”表左侧的“+”号把表中的所有字段展开,然后依次用鼠标双击“索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藏书量”字段。 (5) 保存窗体,并命名为“图书的馆藏信息”。

实验07 (1) 通过窗体向导建立包括“读者”表所有字段、纵栏式窗体“读者管理”,进入窗体的设计视图,编辑窗体及其控件。 (2) 删除控件布局。选定主体上所有的控件,单击“排列”选项卡“控件布局”组中“删除”图标。 (3) 更改控件类型。右击“性别”字段的组合框控件,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更改为”子菜单的“文本框”。 (4) 打开“控件向导”。 (5) 向窗体添加“命令按钮”。选择“设计”选项卡“控件”组中“按钮”工具,在窗体上要添加控件的位置单击鼠标,在“向导”对话框中选择“记录导航”类别,在操作中选“转至第一项记录”,按钮显示的文本内容为:首记录。 (6) 分别添加“上一记录”、“下一记录”、“末记录”命令按钮,分别选择以下操作:“转至前一项记录”、“转至下一项记录”、“转至最后一项记录”。 (7) 添加“关闭”命令按钮,选择类别为“窗体操作”,选择操作为“关闭窗体”。 (8) 优化命令按钮的布局。选定需要调整布局的多个命令按钮,单击“排列”选项卡中“控件对齐方式”组的“靠左”图标,单击“排列”选项卡“大小”组中“至最宽”图标、“位置”组中“垂直相等”图标(选做)。 (9) 优化窗体的布局。设置窗体“属性表”中“格式”属性:记录选择器为“否”,导航按钮为“否”,无滚动条(选做)。

实验08 (1) 通过“窗体设计”创建一个空白窗体。 (2) 打开控件向导。 (3) 添加未绑定组合框。 ① 选择“设计”选项卡“控件”组中“组合框”工具,添加组合框控件。 ② 在向导中选择组合框获取数值的方式为:使用组合框查阅表或查询中的值。 ③ 选择为组合框提供数值的表或查询:“管理员”表。 ④ 确定显示在组合框列中的字段:职工编号。 ⑤ 确定列表框中的排序字段:职工编号,升序。 ⑥ 输入组合框附加标签的显示内容“职工编号:”。 (4) 添加文本框。选择“设计”选项卡“控件”组中“文本框”工具,单击窗体上要设置文本框的位置,文本框名称为“密码”。设置文本框的输入掩码为“密码”(Password)。 (5) 添加“退出”命令按钮。选择“设计”选项卡“控件”组中“按钮”工具,在窗体上要添加控件的位置单击鼠标,在“向导”对话框中选择“应用程序”类别,在操作中选“退出应用程序”,按钮上显示的文本内容“退出”。 (6) 保存窗体。

实验09 (1) 通过窗体向导创建纵栏式、包含“图书”表全部字段的主窗体“按索取号查询图书的馆藏情况”。 (2) 开启“控件向导”,在窗体的设计视图中添加子窗体。 ① 单击“设计”选项卡“控件”组中“子窗体/子报表”工具,单击要在窗体添加子窗体控件的位置,弹出“子窗体向导”对话框。 ② 选择子窗体的数据来源为使用现有的“图书馆藏信息”表所有字段。 ③ 选定主窗体和子窗体链接的字段为“索取号”。 ④ 输入子窗体的名称为“图书馆藏信息”。

实验10 (1) 在导航窗格中单击选中“管理员”表。 (2) 单击“创建”选项卡“报表”组中“报表”图标。 (3) Access 2007将在布局视图中生成和显示报表。 (4) 保存并命名报表为“图书馆管理员”。

实验11 (1) 单击“创建”选项卡“报表”组中“报表向导”图标。 (2) 选择报表的数据来源为“图书馆藏信息”表,并依次选择报表输出所需要的字段:馆藏地点、图书编号、索取号、状态。 (3) 定义报表的分组级别。如果向导中提示的分组字段不是“馆藏地点”字段,则通过向导窗体中间的图标重新设置。 (4) 确定记录使用的排序次序为“索取号”、升序。 (5) 确定报表的布局方式和样式分别为“递阶”、“跋涉”。 (6) 输入标题为“按馆藏地点分类统计图书信息”。

实验12 (1) 单击“创建”选项卡“报表”组中“报表向导”图标。 (2) 选择报表的数据来源为“图书借阅”表,并依次选择报表输出所需要的字段。(具体字段请查看上面“实验内容及原理”对应部分) (3) 重复步骤(2),直至所有的数据来源表及其字段均被选择。 (4) 由于数据来自于多个表/查询,在向导中必须确定报表查看数据的方式,在本实验中,选择“通过图书借阅”。 (5) 确定记录使用的排序次序为“借阅日期”升序。 (6) 确定报表的布局方式和样式为“表格”、“跋涉”。 (7) 输入报表标题为“图书借阅明细”。

实验13 (1) 在导航窗格中选择“图书”表。 (2) 单击“创建”选项卡“报表”组中“标签”图标。 (3) 定义标签大小。单击向导中的“自定义”按钮,并按照如下要求新建名为“图书标签”的规格。

(4) 选择文字的字体和颜色为黑体、12号。 (5) 确定标签的显示内容。 (6) 确定记录使用的排序字段为“索取号”。 (7) 输入报表标题为“图书标签”。

实验14 (1) 打开“图书借阅明细”报表的布局视图。 (2) 如果未打开“分组、排序和汇总”编辑框,单击“格式”选项卡“分组和汇总”组中“分组和排序”图标激活该编辑框。 (3) 单击图标,从展开的选项中单击选择“按整个值”并修改为“按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