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绪论、第一章:植物的细胞

1、试述质膜的结构和功能

结构:磷脂双分子层

功能:1.)保护作用:使细胞内外环境隔开,造成稳定的内环境。

2.)选择透过性: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运输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内吞外排(胞吐)等形式。

3.)细胞代谢的重要部位:膜上有许多酶,例如膜上的球蛋白与多糖结合成糖蛋白,使细胞不致被周围的酶消化;有些糖蛋白是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

细胞膜还是一种通讯系统,与细胞识别、激素作用有关。此外对能量转换、免疫防御、细胞癌变等均有重要作用。

2、试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随细胞周期改变而变化,可分分裂期和间期。间期核可分为核膜、核仁和核质。

核膜:双层膜、上有核孔。核孔: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核仁:1-n个,是细胞内形成核蛋白亚体的部位。形状因不同部位而不同。

核质:分着色和不着色。染色体为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

2)功能:为生活细胞最显著的结构,DNA几乎都存在于核内,细胞控制中心。

3、植物细胞有哪些细胞器?有何功能?

1)质体:与碳水化合物合成与贮藏密切有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根据色素的不同,可分三类: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

线粒体:呼吸作用;双层单位膜体

核糖体:按照mRNA指令用氨基酸合成多肽链。

内质网:粗糙型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并运输和贮存蛋白质。(光滑型内质网:与脂类、激素合成有关。内质网是许多细胞器的来源。)

高尔基体:1. 蛋白质修饰与加工(糖基化等)

2. 蛋白质的分拣

3. 蛋白质和脂的运输

4. 蛋白质分泌等

液泡:1.液泡膜具有特殊的选择透性,能使许多物质大量积聚在液泡中。

溶酶体: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衰老的细胞器及衰老损伤和死亡的细胞,为新细胞的产生创造条件;防御功能

微体:过氧化物酶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所含酶可将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生过氧化氢。常和叶绿体,线粒体一起执行光呼吸。

乙醛酸循环体:存在于富含脂类的植物细胞中(油料种子),脂肪经含的几种酶逐步分解,以供植物早期生长需求。

微管和微丝:维持细胞的形状;细胞壁的形成和生长;细胞分裂时纺锤丝的构成、染色体的移动;细胞的运动、细胞器的运动和胞质流动。

第二章:植物的组织

1、简述分生组织的分类及各类特点:

分类:(1)按位置分:顶端分生组织、侧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特点:顶端分生组织:位于茎与根主轴的和侧枝的顶端。它们的分裂活动可以使根和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和叶,使植物体扩大营养面积。茎的顶端分生祖师最后还产生生殖器官。

(2)按来源的性质分: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特点: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尖和茎尖顶端,由一群胚性的原始细胞组成,能长期保持分裂能力。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细胞分裂而来,一方面该部位细胞可继续分裂,另一方面开始初步分化,逐渐向成熟组织过渡。

有原表皮、基本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三种。

次生分生组织:也就是侧分生组织,由已分化成熟的薄壁组织细胞恢复分裂能力转变而来,有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两类。

2、何为组织?植物组织有哪些类型?

概念:多细胞个体发育时,具有相同来源、形态结构相似,担负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类型:分生组织(同上)

成熟组织:保护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传递细胞

3、保护组织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初生保护组织-表皮: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无胞间隙,外壁增厚形成角质膜;气孔器由2个保卫细胞围成,禾本科植物有副卫细胞;表皮毛有多种类型,能增强保护作用;腺毛则有分泌作用。

次生保护组织-周皮:由次生分生组织形成。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木栓层无胞间隙,细胞壁较厚且高度栓化,不透水、绝缘、隔热,对植物有较强保护作用;周皮存在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双子叶植物中,这些植物能进行增粗生长。

4、薄壁组织有哪些结构特点?他有哪些类型?

特点:细胞间隙较大,细胞壁薄,有较大液泡,分化程度较浅,在一定条件下部分细胞可转化成其它组织。

根据功能分类:吸收组织、同化组织,储藏组织、通气组织、分泌结构。

5、机械组织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分布如何?

特点:其细胞壁局部或全部加厚。

功能:使植物体具备抗压、抗张和抗曲绕能力。

分类:根据细胞的形态及细胞壁加厚方式可分—厚角组织、厚壁组织

1)厚角组织

特点:细胞长,两端呈方形、斜形或尖形,彼此重叠连结成束。细胞壁成分主要是纤维素,也含有较多果胶质,既可支持器官直立,又适应于器官迅速生长。

分布:普遍存在于正在生长或经常摆动的器官之中。幼茎、花梗、叶柄和大叶脉的表皮内侧均有分布。有时成束纵向集中在器官边缘,使器官外表出现棱角,增强了支持力量,如芹菜、南瓜的茎。

2)厚壁组织

特点:细胞壁增厚是均匀的,次生壁性质。

细胞壁常常木质化。

细胞成熟时,原生质体死亡分解。

分类:石细胞分布:茎、叶、果实、种子。

纤维分布:成熟部位,相互重叠成束,增加组织强度。

6,、比较导管与管胞的异同点。

管胞导管

分布蕨类、裸子及少数

被子植物

(叶柄、叶脉)被子植物及少数裸子植物(麻黄)蕨类(蕨属)

形态单个细胞,长管

状、两端偏斜由导管分子纵向连接成的细胞行列,端壁消失成穿孔

长度

管径

2--5厘米,细数厘米不等,粗

运输方式端部重叠,通过纹

孔传输

穿孔直接沟通,侧壁

还有纹孔

功能输送水分和无机

盐,兼支持作用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其木质部纤维其支持作用

7、筛管有哪些特征?与筛胞有何不同?

A 筛管分子细胞特征:1.管状活细胞 2.端壁具筛板有筛孔 3.无细胞核 4.有伴胞

B 筛胞细胞特征:1.活细胞,细长 2 无筛板,有筛域

蕨类、裸子植物只有筛胞

营养器官部分

1、什么是芽?绘图说明枝芽的结构?

芽: 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2.绘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简图,说明其结构特点

1)表皮:保护组织,由一层细胞组成。

形状规则,一般呈砖形,长径与茎纵轴平行。活细胞,但不含有叶绿体。具有角质层、气孔、表皮毛。除气孔外,表皮细胞间无任何间隙与外界相通。表皮毛由表皮细胞分化而成,能加强保护功能,形状结构差异大。

2)皮层:多层薄壁细胞组成。

细胞排列疏松有胞间隙,近外方细胞常具有叶绿体,因而幼茎常呈绿色。茎皮层没有内皮层,在皮层的最内层含淀粉粒。

茎皮层常具厚角组织,多成束出现,使茎显出棱角。南瓜、蚕豆等皮层最内层细胞含淀粉粒而称淀粉层或淀粉鞘。

3).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组成。

1)维管束:由初生木质部、形成层、初生韧皮部组成。

韧皮部:筛管、伴胞、韧皮纤维和薄壁细胞组成,外始式。

木质部:导管、管胞、木纤维、木薄壁细胞组成,内始式。

束中形成层:位于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由原形成层保留下来的一层分生组织,是茎进行次生生长的基础。

葫芦科、茄科、夹竹桃科初生木质部内外都有韧皮部,称双韧维管束。(2)髓髓和髓射线:均来自基本分生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

髓位于幼茎中央,细胞体积较大,常含淀粉粒,有时也含有晶体等。有的形成髓腔,如伞形科、葫芦科植物。

髓射线位于维管束之间,细胞常径向伸长,连接皮层和髓,具横向运输作用。部分细胞还可恢复分裂能力构成束间形成层,参与次生结构形成。

3.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上有何特点?和双子叶植物茎有何不同?

少数具次生结构。(形成层由维管柱外薄壁细产生) 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⑴表皮由长细胞和短细胞(硅细胞和栓细胞)组成,外壁角化并硅化。

⑵机械组织是位于表皮内的厚壁组织。

⑶基本组织占茎的大部分体积的薄壁组织,其中常有气腔或气道。

⑷维管束分散在基本组织中,在实心茎中星散分布,在中空茎中排成疏松的两环。

双子叶植物有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之分

A.初生结构

⑴表皮是茎外表的初生保护组织,其最显著特征是细胞外壁角质化,并形成角质层。

⑵皮层由厚角组织和皮层薄壁组织构成。厚角组织及近外侧的薄壁细胞常含有叶绿体。皮层具有光合作用和贮藏作用,并可产生木栓形成层。

⑶中柱(维管柱)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构成。

①维管束多数双叶植物的维管束为无限外韧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束中形成层。初生韧皮部由筛管、伴胞、韧皮薄壁细胞和韧皮纤维组成;初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成熟方式为内始式。维管束起输导和支持作用。

②髓是茎中央的薄壁组织,起贮藏作用。

③髓射线是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连接皮层和髓的薄壁细胞,起贮藏和横向输导的作用,正对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可恢复分裂转变为束间形成层。

B.从外至内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周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构成。同皮上通常有皮孔,是老茎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2) 被挤压的皮层:有或无,是初生结构的皮层在次生生长过程中,被挤压破坏留下来的一些残余。

3) 次生韧皮部:由韧皮薄壁细胞、筛管、伴胞、韧皮纤维、韧皮射线组成。主要起输送有机养分和机械支持作用。在木本植物的老茎中,次生韧皮部还是木栓形成层发生的场所,一旦在此处形成周皮,其外方的部分韧皮部即死亡成为干树皮的一部分

4) 维管形成层: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组成。

5) 次生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木纤维、木射线组成。起输送水分、矿质营养和机械支持作用。

6) 初生木质部:是由初生结构中初生木质部保留下来,在次生木质部的内方。木射线通过形成层的射线原始细胞和韧皮射线相连,共同构成维管射线(vascular ray)。多年生木本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又称木材7) 髓:在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常含淀粉粒等贮藏物质。髓边缘常有环状的环髓带。4. 比较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结构的不同点

(1)共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和茎中也基本一致,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

(2)不同之处:a.表皮上有无根毛、气孔;b.内皮层、凯氏带、中柱鞘的有无;c.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d,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e.髓、髓射线存在与否。

6.简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1)表皮、皮层和微管柱三个部分界限明显。

2)表皮上具根毛,无气孔、毛绒、角质层、蜡

被等附属物。

3)皮层占横切面的大部分,内皮层明显,具有

木质化或木栓化加厚形成的凯氏带。

4)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为辐射

型维管束。

5)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分化成熟的顺序为

外始式。

6)绝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不具髓。

7、比较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不同点

内皮层:双子叶植物,凯氏带四面加厚;单子叶植物,细胞壁五面加厚,横切面上呈马蹄形,在木质部脊处有通道细胞;

(2)双子叶植物的根为2~多元型,而单子叶植物的根为多元型。

(3)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而单子叶植物根有很多髓。

(4)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根由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而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根无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8、以松针为例说明植物结构和环境的关系。

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摺叠,具树脂道,内表皮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树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是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

9、简述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1)表皮有上下表皮之分,一般上表皮角质较厚,气孔较少;下表皮角质较薄,气孔较多。(2)叶肉为上下表皮之间的同化组织,常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3)叶脉是分布在叶片中的维管束;主脉和较大的叶脉其结构主要是由木质部、束中形成层、韧皮部以及维管束的上下方有机械组织;细的叶脉构造简化。

10、为什么根和茎之间有过渡区?这发生在植物体的什么部位?试以2元型的根为例说明维管束转变的具体过程。

部位:一般发生在胚根以上的下轴的最基部,中部或上部,终止于子叶节点。

原因:根中部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是相互独立、交互排列的,初生木质部是外始式;茎内的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则化于同一半径上,成了内外排列,组成维管束,而初生木质部又往往是内始式,这样由根到茎的维管组织必然要有一个转变,才能相互连接。

11、比较根、茎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

被子植物

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具有真正的花具雌蕊具有双受精现象孢子体高度发达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2被子植物主要分哪两个纲?主要区别。6点

分为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分为双子叶植物纲(木

兰纲)

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1、胚具两片子叶(极少1、3或4)1、胚内仅含1片子叶(或有时胚不分化)

2、主根发达多为直根系2、主根不发达,由多数

不定根形成须根系

3、茎内维管束作环状排列,具形成层3、茎内维管束散生。无形成层,通常不能加粗

4、叶具网状脉4、叶常具平行脉或弧形

5、花部通常5或4基数,极少3基数5、花部常3基数,极少4基数,绝无5基数

6、花粉具3个萌发孔6、花粉具单个萌发孔

3、葫芦科植物的主要特征?常见瓜类有哪些?

蔓生草本,双韧维管束。叶柄基部上、下或侧方有卷须。叶互生掌状裂。花单性,5基数;聚药雄蕊,花丝两两结合一条分离,花药S型;子房下位3心皮,侧膜胎座。瓠果,果实突起。约113属,800种,广布热带和亚热带。我国32属254种,广布西南和南部地区。常见瓜类:黄瓜、南瓜、西瓜、甜瓜、冬瓜。

*4、比较杨柳属的不同点。

杨属(Populus L.)顶芽芽鳞多数,有树脂。叶片阔有长柄。柔荑花序,花有杯状花盘;雄蕊4至多数,苞片细裂。

柳属(Salix L.)顶芽退化,芽鳞1片。叶披针形,柔荑花序常直立;花有蜜腺,雄蕊2,苞片全缘。蒴果2裂

*5.十字花科有何特点,列举蔬菜、药用、观赏、油料植物各一种。

主要特征:

草本,有辛辣汁。花两性整齐,花序总状。萼片4,十字花冠;四强雄蕊;子房1室2个侧膜胎座,具假隔膜。角果。300属3000种,全球分布主产北温带,我国85属360种,引种7属20种。

蔬菜:卷心菜药用:菘蓝(板蓝根)观赏:衣甘蓝羽

油料:油菜

1、*6比较蔷薇四亚科的异同点。

绣线菊亚

蔷薇亚科苹果亚科李亚科

灌木,多

无托叶,花

筒微凹盘

状,心皮

5,分离,

子房上位,

蓇葖果。

灌木或

草本,多羽

状复叶或

深裂,互

生,托叶发

达,花托凸

起或花筒

壶状;心皮

多数离生,

子房上位,

聚合瘦果

或聚合小

核果。

乔木,单叶

互生有托

叶;萼片、

花瓣各5

数;雄蕊多

数;心皮

2~5,合

生,子房下

位,梨果。

灌木或小

乔木,单叶

互生,有托

叶;花筒杯

状,单雌

蕊,子房上

位,核果。

按侧芽

数、子房果

实是否被

毛、花叶同

放分属

*7、比较豆目三科的异同点。试述蝶形花科的经济作物。

蝶形花科的经济作物:大豆、碗豆、落花生、蚕豆。。

8、概述百合科的特点?说明有哪些重要的经济植物。特点:

单叶,花被片6片,排列成两轮,雄蕊6枚与之对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

花辐射对称,

花瓣镊合状排

列,基部常连

合,雄蕊常多

数。

多木本常偶数

羽状复叶,稀

单叶花两侧对

称花瓣常成上

升覆瓦状排

列,即最上一

瓣在内假蝶形

花冠;雄蕊10

或较少,多分

木本或草本,花两侧

对称,花瓣下向覆瓦

状排列(蝶形花冠)。

雄蕊10枚,常结合

成两体或单体。

生,子房3室;蒴果或浆果。

经济作物:藜芦、菝葜、萱草、芦笋。。。。。

9、概述禾本科的特点及经济价值,比较与莎草科的异同。

主要特点:

具禾草状或竹类的外表。花组成小穗(1枚小穗相当于1支花枝),有颖及内外稃(颖相当于叶片,稃具花叶片)。颖果。

经济价值:禾本科植物是人类粮的主要来源。稻、小麦、大麦、青稞、燕麦、小米(粟、谷子)、高梁、玉米、黍等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均属禾本科。其次,禾本科植物也为工农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许多种类是建筑(如毛竹)、造纸(如芦苇)、制药(如薏苡)、酿造(如高梁)、制糖(如甘蔗)、家俱和编织(竹类等)等的主要原料。在畜牧业方面,它又是动物饲料(如羊茅)的主要来源。禾本科的许多植物在美化环境、保护堤岸、水土保持等方面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科和莎草科(秆三棱形,实心无节,叶鞘闭合;有封闭的叶鞘,叶3列,坚果。

)相似,但本科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叶鞘开裂,叶2列,常有叶舌,叶耳,颖果,以此和莎草科区别。

水稻高粱和玉米;

内稃外稃雌蕊一;

浆片两个雄蕊三;

各种花序结颖果。

10、说明兰科的识别特征,为什么说它是单子叶植物最进化的科?

2、识别特征:草本。花两侧对称,有唇瓣、合蕊柱和,花粉块。

3、花葶顶生或侧生;单花或排列成总状、穗状或圆锥花序;花两性稀单性,两侧对称;花粉常结成块。柱头有两类--单雄蕊植物:3个柱头有2个发育,第3个不发育变成小凸体,称蕊喙;

4、两雄蕊植物:3个柱头合成单柱头,无蕊喙。

5、蒴果三棱状圆柱或纺锤形,开裂为顶部仍相连的3—6果爿。

6、兰科的花对虫媒非常适应:花大美丽,有香气11、我国重要的农作物分属哪些科?

7、禾本科、蔷薇科、豆科、十字花科、壳斗科、葫芦科、茄科、蝶形花科。。。。

12、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1、有真正的花

2、具雌蕊

3、有双受精及

胚乳组织 4、孢子体更加发达 5、配子

体进一步简化

13、木兰科的主要特征?与毛茛科的相似之处?

特征木本,有托叶环痕。花被花瓣状,分离;雄蕊多数,螺列于凸隆花托的下部;花药长于花丝,2室纵裂;心皮多数,螺旋排列于凸隆花托的上半部。聚合蓇葖果,背缝线开裂。种子胚小,胚乳丰富成熟时常挂在细丝上。

相似之处:花部离生、雌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于突起的花托上。

14、试述茄科特征。说出常见蔬菜。

常草本,单叶互生。花两性,整齐,5基数,花药孔裂;2心皮,2心室,位置偏斜;多数胚珠,浆果或硕果。

常见蔬菜:马铃薯、辣椒、番茄、茄子......

15、说明唇形科的识别特点。

常草本,含挥发性芳香油,茎四棱。单叶,对生或轮生。轮伞花序;唇形花冠;雄蕊为两强雄蕊或2枚,子房上位,四分子房,小坚果,易于识别。(筋骨草、益母草、薄荷、薰衣草、一串红.....)

繁殖器官

1、完全花由哪几部分组成?说明各部分的功能。

完全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萼作用:蕾期保护花,宿存萼保护幼果;吸引昆虫、协助果实传播.花柄:支持和疏导作用。

花托:使花的其他部分按一定方式排列在它上面。

花冠:可以吸引昆虫传粉(色、香、蜜),同时有保护雌蕊的作用。

雄蕊群:花药中产生花粉,进行生殖作用。(雄蕊:花药、花丝)

雌蕊群:珠心形成胚囊,进行生殖作用。(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2、胎座有哪些类型?回简图表明。

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底胎座、顶生胎座、片状胎座。

3.以小麦为例,说明禾本科植物花的形态结构

小麦的整个麦穗是一个复穗状花序,每个小穗是一穗状花序;每个小穗外面的2片结构为外颖和内颖,期内有3~5朵花,只有基部2~3朵是可育的;每朵可育花外面有外稃(相当于苞片)、内稃(一般认为是花被),在外稃的内侧有两个浆片(花被退化而来作用是开花时,吸水膨胀,是内外稃张开,露出花药和柱头),里面还有三枚雄蕊和一个具2条羽毛状柱头的雌蕊。不育花只有内外稃,无雌雄蕊。

4、花序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有限花序:.1单歧聚伞花序:勿忘我、委陵菜 2二歧聚伞花序:卷耳、繁缕、大叶黄杨 3多歧聚伞花序:泽漆、益母草。

无限花序:1.总状花序:油菜、刺槐 2.伞房花序:梨、苹果、樱花。

3.伞形花序:人参、五加。

4.穗状花序:车前,马鞭草。

5.肉穗花序:半夏、芋、马蹄莲等。

6.葇荑花序:杨柳、板栗。

7.头状花序:向日葵。

8.隐头花序:无花果、榕树。

简单花序:上述的各种花序的花轴都不分枝,称~。复合花序:花轴分枝,每一分枝呈现上述的一种花序,称~。

常见有----

.1.圆锥(复总状)花序;稻、丝兰、玉米雌花序。

2.复穗状花序:小麦、马唐。

3.复伞形花序:胡萝卜、小茴香

4.复伞房花序:花楸属。

5.复头状花序:合头菊。

5、简述花药结构,成熟的花粉粒具有那些结构?

花药:表皮、纤维层(原药室内壁)、中层(已消失)、绒毡层(已消失)、药室、成熟花粉粒(雄配子体)、药隔。

7、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意义。

过程:双受精过程:花粉管经珠孔进入珠心,最后进入胚囊,端壁形成小孔并喷出2精C、1个营养核及营养物,随后2精C转移到卵和中央C,一精C质膜与卵C质膜融合,精核入卵,两者核膜、核质、核仁融合形成受精卵(合子),受精卵进一步发育形成胚(2N)。另一精C的质膜与中央C质膜融合,两者的核膜、核质、核仁融合成初生胚乳核,进一步发育形成胚乳(3N)。

意义:

(1)产生二倍体合子,具父母本双重遗传性,恢复了各种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保持物种遗传稳定性。

(2)后代出现新遗传性状,利于选择优良变异的后代,培育成新的品种。

(3)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性,更适合作为胚发育的养料,使后代变异性得以充分体现,生活力、适应性更强。

9果实有哪些类型?它们是怎样分类的?说明苹果,凤梨,草莓,葵花籽,桔子,八角各有哪些称谓。

按果皮的性质分:肉果(有肥厚肉质)。干果(果实成熟后果皮干燥无汁)

肉果:浆果(葡萄、番茄)核果(桃、李、杏、椰子)梨果(梨、苹果)

干果:1)裂果类:荚果、蓇葖果(八角)、蒴果、角果。2)毕果类:瘦果、颖果、翅果、坚果、双悬果、胞果。按果皮是否单纯由子房壁发育分:真果(是)、假果。由许多离生雌蕊发育而来;聚合果(草莓、莲)

由整个花序发育,花序参与组成果实:聚花果或花序果、复果。(凤梨、桑、无花果)

苹果:梨果、假果。凤梨:聚花果、假果。草莓:聚合果、假果。葵花籽:瘦果、聚合果。桔子:浆果、假果。八角:蓇葖果、假果。

10、试述被子植物生活史的主要特征。

孢子体: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结构复杂完善,适应性强,在生活周期中占绝大部分时间。

配子体:结构简单,雄配子体仅有2~3个细胞组成(营养细胞、生殖细胞),极度退化;雌配子体有几个细胞组成(助细胞,反足细胞,中央细胞,卵细胞),必须依附在孢子体上,生活时间很短。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生活史上的一大特征,也是被子植物在地球上占优势的主要原因。

植物学doc

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1.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HYPERLINK "https://www.360docs.net/doc/f919238079.html,/view/1038 2.htm"|生态、系统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综合性科学,是生物学的分支。 2.植物界各大类群: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类植物、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_。 3.《植物名实图考》: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1848)记载了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共1714种。 4.《齐名要术》:公元第六世纪,北魏《齐名要术》概括了当时农、林、果树、野生植物的利用。 5.《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是闻名中外的要书,书中描述了藻、菌、苔藓、蕨类、和种子共1173种。 6.《诗经》:约在2000多年前,《诗经》就提到了200多种植物。 7.《植物种志》:18世纪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发表了《植物种志》(1753)建立了“双命名法”。 8.双名法:是用“属名”和“种加词”这两个词来对一个物种进行命名。 9.分化: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逐渐到细胞的分裂停止,细胞外形伸长,以至形成各种具有一定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 10.组织:是指凡是相同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近的细胞群构成的结构叫组织。 11.胚乳:一般是指被子植物在双受精过程中精子与极核融合后形成的滋养组织,也称内胚乳。 12.胚:由(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即原始体)。 13.种皮:指被覆于种子周围的皮。 14.壳斗:指植物坚果外面或下部呈杯状、碗状、盘状或球状的总苞,外面常有针刺或鳞片。为苞片聚集愈合而形成的碗状器官,通常包着果实。 15.柑果:是由复雄蕊具中轴胎座的上位子房发育而成的,为柑橘类植物特有的一类肉质果。 16.瘦果:是由1~~3心皮组成,上位子房或下位子房发育而来的,内含1粒种子的一种不裂干果。 17.梨果:是由复雄蕊的下位子房和花筒愈合发育而成的一类肉质假果。 18.花:被子植物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在茎上孕育着花原基并发育为花。它是一种不分枝且节间短缩的适于生殖的变态短枝。 19.繁殖方式 20.生殖:是指产生后代和繁衍种族的过程,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殖是由生物产生幼小的个体易繁殖后代。 21.胎座:着生的心皮壁部位,往往形成肉质突起,称为胎座 22.双受精:是指的雄配子体形成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融合形成的,另一个与中央细胞的(通常两个)融合形成初生核的现象。双受精后由合子发育成胚,初生胚乳核发育成胚乳。 23.叶绿体: 24.细胞壁: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是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物

植物学

植物学 植物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形态解剖、生长发育、生理生态、系统进化、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综合性科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 植物学 植物学botany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植物的形态、分类、生理、生态、分布、发生、遗传、进化的科学。它的主要分科有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学、植物解剖学、植物胚胎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病理学、植物地理学等。目的在于开发、利用、改造和保护植物资源,让植物为人类提供更多的食物、纤维、药物、建筑材料等。 分支 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以植物为研究对象。早期人类的食、住、衣、药、装饰物、工具等乃至巫术用品无不取自植物。绿色植物借助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养育了一切生物,而今日人类及许多生物所需的氧气全系35亿年以来植物借光合作用所产生。原始人先是采集植物,以后进而种植植物,自农业人口定居之後才出现了人类文明。人类在这些活动中积累的知识便构成今日植物科学的基础。今日常称亚里斯多德的弟子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300BC)为植物学创立者。西元1世纪,希腊的迪奥斯科里斯(Pedanius Dioscorides)将植物分为芳香、烹饪及药用3类。西元1世纪,老普林尼的《博物志》中也记载不少植物知识,但谬误甚多。中国的药草书出现甚早,但对西方植物学无直接贡献。印刷术流传後,西方的草药志(herbal)才於15~16 世纪逐渐出现。16世纪研制出光学镜头和复式显微镜,开创了一个新纪元。17世纪的植物学家不再偏重於研究药草,鲍欣(Gaspard Bauhin)提出许多至今有效的新概念。胡克(Robert Hooke)、格鲁(Nehemiah Grew)及马尔皮基(Marcello Malpighi)等人的工作创立了植物解剖学。胡克创「细胞」一词。18世纪,实验生理学初步证明,植物在阳光下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增加植株重量,并放出氧气。1753年林奈(Carolus Linnaeus)发表《植物种志》一书,确立了双名制,并将生殖性状(花)用为重要分类根据。19世纪达尔文和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的工作为植物进化观奠定了基础。至20世纪植物学进展更为迅速,这包括:光合作用机理的阐明;光敏色素的发现;植物激素的发现;微量元素作用的研究;遗传育种技术的进步;同位素计年法的建立;前寒武纪岩石中藻样及细菌样化石的发现;抗生物质的分离等。 研究领域 主要领域 植物学有下面4个主要领域: ⑴形态学研究植体(由细胞到器官各个层次)的结构及形状。分支学科有细胞学、解剖学、组织学、生殖形态学、实验形态学等。 ⑵生理学研究植物功能,与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密切相关。 ⑶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在某些方面与生理学相近。 ⑷系统学研究植物的鉴定和分类。 特别分支 此外,还有些特别分支,如细菌学、真菌学、藻类学、苔藓植物学、蕨类植物学、古植物学、孢粉学、植物病理学、经济植物学、人种植物学等。在形态研究方面,显微镜及相应的制片技术具决定性作用。相差显微镜使人们得以观察活组织,而电子显微镜则将人带进超微领域。组织培养法可用於研究植物的形态发生。在生理学领域,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技术大量应用,这包括超离心、电泳、层析、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各种电子仪器以及各种光谱波谱技术。X线衍射则有助於了解大分子的构造。生态学将许多生理学方法应用於户外研究,常需精确测量大量环境参数,而且可能需要电脑帮助来处理数据。群落生态学则采用统计方

植物学

11绪论 ?一、生物界的划分: ?二、植物界多样性的表现形式 ?一) 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植物界有50多万种,约占现存生物的1/4, 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二) 植物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单细胞-------群体-----多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 ?木本(乔木、灌木、半灌木) 和草本(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 ?三) 植物营养方式和生活周期的多样性 ?绿色植物(自养)、非绿色植物( 寄生、腐生、化学自养植物) ?四) 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个体水平的差异----细胞水平的差异----代谢水平的差异----分子水平的差异 ?五) 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 ?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 1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 ?绿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利用光能,将简单的无机物(即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 ?非绿色植物(如细菌;真菌等)对死的有机物的分解,即为矿化作用. ? 2 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碳循环 ?氮循环 ? 3 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净化作用(对大气净化;对水域的净化) ? 4 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四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 1 植物与人类的粮食和能源 ? 2 植物与人类的生存环境 ? 3 植物资源与国民经济 ?农业;工业; 药用植物;野生香料植物;野生果树; 化妆品; 日用品; 育种利用; ? 4 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意义 ?五植物科学发展历史 国外植物科学发展简史 ?公元前300年,Theophrastus在希腊雅典建立植物园,500种 ?罗马人Pliny Elder(公元23—79),手稿《植物历史》,参考473人研究;1469年出版,到1799年重印190次 ?1665年英国Hooke发明显微镜(1682《植物的新教程》;1686《植物史》;1694《植物学原理》;1694《植物的性别》;1700《植物学基础》;1717《关于花的结构》?1753年瑞典的Linnaeus双名法,《植物志属》新系统 ?1839年德国Schlenden和Schwann创立《细胞学说》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1909德国Engler;1926英国Hutchinson;1954俄国Takhtajian;1958美国Cronquist 各自分类系统

植物学

植物学 一、什么是植物 通俗地说一切不属于动物的生物都称为植物,目前没有一条独立的标准可以完全将它们划分开来,但是以下若干特征综合起来可以作为划分它们的基础: 1、植物一般固定生活,而动物多数具有移动能力; 2、植物细胞一般具有纤维素结构的细胞壁; 3、植物一般具有丰富、持久、活跃的胚性组织; 4、植物大多数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但是,有些低等生物则兼有植物和动物的特征,既不能专一的划归植物、也不能专一的划归动物,被称为“植物动物”(Plantimals)。例如:植物学中的黏菌、在动物学中称为黏虫。 第一章 一、细胞表面结构 (一)细胞壁具有一定弹性与硬度,包围于原生质体之外。 1、功能(1)使细胞维持一定形状、对器官具有支持作用;(2)保护原生质体、减少蒸腾,防止微生物入侵和机械损伤;(3)参与植物体吸收、分泌、蒸腾和细胞间运输等过程;(4)参与细胞生长调节、细胞识别等重要生理活动。 2、分层 (1)胞间层是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时形成的,是相邻细胞共有的一层较薄的膜质结构,其主要成分是果胶质,具有可塑性,在细胞间可以起到缓冲作用。(2)初生璧是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细胞壁的主要层次,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果胶质,通常较薄、柔软而有弹性,以“填充”的方式进行生长,能扩大细胞壁的面积。 (3)次生璧是细胞体积停止增大后加在初生壁内表面的璧层,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并常有木质素、木栓质等物质渗入。在植物体中,只是那些在生理上分化成熟后,甚至是原生质体消失的细胞才在分化过程中产生次生璧,以“附加”的生长方式增加细胞壁的厚度。如:导管分子、管胞、纤维细胞、石细胞等。 二胞间连丝是指穿过相邻活细胞间纹孔对的原生质细丝。 1、功能(1)使相邻细胞原生质体相互连结;(2)在细胞间起着物质运输、传递刺激、控制细胞分化的作用。 2、细胞间物质运输途径 (1)共质体运输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的物质运输。 ①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细胞质;②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细胞质后继续进入液泡。(2)质外体运输细胞间通过细胞壁和胞间隙的物质运输。 (二)细胞器是细胞质内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功能的亚细胞结构。根据各细胞器的构造特点,划分为三类。 1、双层单位膜结构的细胞器质体和线粒体 (1)质体为绿色植物特有的细胞器。是一类合成或积累碳水化合物的细胞器,根据所含色素以及具体担负的功能划分为3类。 ①叶绿体含有叶绿色(a、b),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使植物体呈现绿色。 ②有色体含有类胡萝卜素,使花瓣、果实等器官呈现黄色。

植物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

植物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方法植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遗传、发育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本文将介绍植物学的基本概念以及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植物学的基本概念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科学,它涉及到植物的多个方面。植物的形态学研究植物的外部形状、内部结构以及器官之间的关系。植物的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命周期、代谢过程、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植物的分类学通过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态等特征,将植物进行分类。植物的进化学研究植物的进化过程和演化历史。植物的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植物的遗传学研究植物的遗传特性和遗传变异。植物的发育生物学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植物的基因组、基因表达和调控。 二、植物学的研究方法 1. 形态学研究方法:通过观察和测量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如叶片形状、花的结构等,从而推测植物的分类关系和进化过程。 2. 细胞学研究方法: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器等,了解植物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生化功能。 3. 生理学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室和田间实地观测,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过程、环境适应策略等。常用的方法有测量植物的生长速度、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速率等。

4. 遗传学研究方法:通过育种实验、遗传变异分析、基因编辑技术 等方法,研究植物的遗传特性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5. 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通过提取植物的DNA、RNA等分子物质,采用PCR、测序、基因芯片等技术手段,研究植物的基因组结构、基 因表达和调控。 6. 生态学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研究植物在自然环境中 的种群组成、生态位、竞争关系、共生关系等。常用的方法有样方调查、种群动态监测等。 三、植物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植物学的研究成果在农业、园艺、林业、食品工业、药学等方面均 有广泛应用。 在农业方面,植物学可以为作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改良作物的品 质和抗逆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耐逆能力。 在园艺方面,植物学可以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提高花卉和果 树的栽培技术,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林业方面,植物学可以研究森林的恢复和保护策略,改良林木品种,提高木材的质量和产量。 在食品工业方面,植物学可以研究作物的营养成分和食品加工技术,开发新的食品资源和提高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引言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生长发育、分类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作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植物学对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植物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领域。 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植物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之一,起源于约47亿年前的地球上。植物的起 源和进化经历了原始海藻、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等阶段。在进化的过程中,植物逐渐适应了陆地环境,形成了多样化的植物类群。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体主要由根、茎和叶组成。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在地面上。茎起到支撑和传导物质的作用。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叶绿素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另外,植物还具有花、果实和种子等繁殖器官,通过花粉传播和种子传播来繁殖后代。 植物的生长发育 植物的生长发育包括萌发、生长和成熟三个阶段。萌发阶段是种子在适宜的环 境条件下发育成幼苗的过程。生长阶段是植物体积和大小增长的过程,包括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两个过程。成熟阶段是植物体发育到达一定阶段,能够繁殖繁衍后代的阶段。 植物的分类 植物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根据植物体的结构、生殖方式、生活史等特征, 植物学家将植物分为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以及被子植物等四大类。被子植物是最为常见的植物类群,包括了两子叶植物和一子叶植物。植物的分类研究对于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和进化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是植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 其能够生存和繁衍的基础。植物受光、温度、水分和营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的植物对这些环境因素的适应性也各不相同。植物还能够通过与其他生物的互动来适应环境,比如与昆虫、鸟类和哺乳动物等的共生关系。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植物学是生物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涵盖了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等多个方面。植物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为今后从事与植物学相关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简介 植物学课程是一门系统介绍植物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对植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生态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以及它们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植物的分类和鉴定 植物的分类学原理和方法,常见植物的分类和鉴定,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等。 3、植物生理

植物的光合作用、代谢过程、生长发育等生理生化过程,以及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 4、植物生态 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植物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植物遗传和进化 植物的遗传、变异和进化原理,以及植物的物种形成和演化过程。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 通过课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2、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等各方面的特征,掌握植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 3、野外实习 通过野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的生长状态、分布情况等,加深学生对植物学的理解。

4、课题研究 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植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考核方式 1、平时作业 布置适量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提高其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期中考试 在学期中段进行考试,检测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3、期末考试 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估。 五、教学特色 1、强调实践操作 植物学课程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野外实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植物学的知识和技能。

植物学重点科特征及代表植物

1.木兰科的主要形态特征: 木本。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在小枝上留下环状托叶痕。花单生,花被常成花瓣状,3基数。花药长,花丝短;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多为聚合蓇葖果。 代表植物及常见植物:玉兰(白玉兰) 紫玉兰鹅掌楸(马褂木)八角白兰(白兰花) 含笑花五味子 2。毛茛科主要形态特征: 草本或藤本。叶分裂或复叶。花两性,5基数,常有花瓣花萼的分化;雌雄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聚合瘦果或蓇葖果。代表植物: 牡丹芍药乌头毛茛白头翁飞燕草黄连 3.睡莲科的主要特征: 水生草本。有根状茎.叶心形、戟形到盾状。花单生与莲科相似,而心皮大多合生,无大而平顶、蜂窝状的花托(与莲科不同)。代表植物:莲(荷) 王莲睡莲芡实萍蓬草莼菜 4。桑科形态特征: 多木本,常有乳状液汁。单叶互生,托叶早落。花小,集成多种花序;花单性单被;雄蕊与花被同数且对生;2心皮合生子房。聚花果。代表植物:桑树构树无花果. 榕树拓树印度橡皮树 5。石竹科形态特征: 草本,茎节膨大;单叶对生;花单生或二歧聚伞花序,花两性;雄蕊为花瓣的2倍;子房上位,特立中央胎座。果实为蒴果. 代表植物: 繁缕蚤缀(鹅不食草)石竹什样锦康乃馨粘毛卷耳蔓樱草(矮雪轮) 满天星6。蓼科主要形态特征: 草本。单叶全缘,互生,膜质托叶鞘。花两性,单被。子房3心皮1室,1胚珠。瘦果三棱形或凸镜形,常包于 宿存花被内。代表植物及常见植物:荞麦酸模属蓼属大黄属竹节 7.锦葵科形态特征: 多草本,韧皮纤维发达,常具星状毛或粘液.单叶互生,常具掌状脉。花两性,常有副萼;单体雄蕊,花药1室。中轴胎座。蒴果或分果。代表植物:陆地棉锦葵蜀葵苘麻红麻。野西瓜苗黄秋葵木槿扶桑 8。葫芦科的形态特征: 攀援或蔓生草质藤本,卷须生叶腋。叶互生,常掌状分裂.单性花,5基数;花丝常两两连合,一枚独立;3心皮合生,下位子房.果为瓠果. 代表植物:南瓜笋瓜黄瓜甜瓜葫芦丝瓜冬瓜西瓜罗汉果苦瓜 9. 杨柳科形态特征: 木本。单叶互生。花单性异株,葇荑花序.每花有一苞片,无花被,有花盘或腺体。雄蕊2,雌蕊1,子房1 室上位. 蒴果,2~4瓣裂,种子小,多数,基部有长毛。代表植物:毛白杨山杨垂柳胡杨大叶柳10。十字花科主要形态特征: 草本,单叶互生,基生叶呈莲座状;花两性,总状花序,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 2心皮合生子房,被假隔膜分为2室,侧膜胎座。角果。代表植物:油菜青菜羽衣甘蓝大白菜甘蓝菜花和西兰花榨菜萝卜 11.山茶科的主要特征: 多常绿木本。单叶互生,常革质。花两性,辐射对称。雄蕊多数,外轮常集生为数束,着生花瓣基部。中轴胎座,蒴果。 代表植物:茶普洱茶油茶山茶南山茶金花茶厚皮香木荷 12.蔷薇科的形态特征: 木本或草本。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5基数。花托突起至凹陷。雄蕊多数,花被与雄蕊常在下部结合成托杯.果实为核果、梨果、聚合果、蓇葖果等。 代表植物:野蔷薇玫瑰月季金樱子桃李杏梅日本樱花苹果山楂枇杷垂丝海棠贴梗海棠 13. 豆科形态特征: 草本或木本,叶常为羽状复叶、三出复叶或单叶,互生,有托叶和小托叶,叶枕发达。花瓣镊合状,或成假蝶形花冠和蝶形花冠。雄蕊多数或10个,分离或呈二体雄蕊.单心皮雌蕊,边缘胎座。荚果。 代表植物:无刺含羞草合欢云实紫荆羊蹄甲皂荚大豆花生菜豆绿豆豇豆苜蓿苦参槐树甘草 14。芸香科的形态特征: 多为木本。羽状复叶或单身复叶,互生.叶、花、果皮上有发达油腺,含挥发油。花两性,有花盘。雄蕊为花瓣2倍或多数。上位子房。柑果、蒴果或核果。代表植物: 桔橙柠檬广柑柚佛手金桔花椒 15.伞形科的形态特征: 芳香性草本,叶柄鞘状抱茎。伞形花序,5基数花。下位子房,有上位花盘。2心皮合生. 双悬果。 代表植物: 胡萝卜野胡萝卜芹菜芫荽茴香窃衣当归 16.葡萄科的主要特征: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

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物种、产地、分布、结构、生活习 性和分类的一门学科。植物学主要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生长发育、生态和分布等方面的知识,并探究植物的系统发生、分类学、遗传学和微观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植物生命 活动的生理过程,包括植物对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和生长发育的调节机制,以及植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机制等。 植物生理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的营养代谢:植物从土壤和空气中吸收营养物质,经过光合作用转化为生物质和能量,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的吸收、转化、储存和利用养分的过程。 2. 植物生长的调节:植物生长是受到生理、生态及环境 等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的,植物生理学研究这些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包括内源激素的调节、光、温度、二氧化碳等环境因素的作用。 3. 植物的环境适应: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面临各种 逆境环境,如盐碱、干旱、低温、高渗、酸碱等,植物生理学探究这些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适应机制。 4. 植物的代谢途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光 呼吸等代谢途径来维持生命活动,植物生理学研究这些代谢途径及其相互作用。 5. 植物的信号传递:植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种反 应是通过植物体内一系列信号传递途径完成的,如钙离子信号、

激素信号、离子通道等,植物生理学研究这些信号传递途径及其调控机制。 在实际应用方面,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应用广泛,其中 最广泛的应用是在农业生产中。人们通过对植物营养、生长发育和适应机制的研究,发展出了各种农业技术,如优化施肥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利用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此外,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也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药物开发、食品加工等领域。例如,人们通过对植物药物的研究,发现并成功地提取出了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成为药物开发和食品保健的重要原材料。 总之,植物学与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世界中最基本的 科学,它们为探究植物的生命和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基础,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态立场。

植物学入门书单

植物学入门书单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生长、功能、分类和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初学者来说,了解植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帮助大家入门植物学,我整理了以下这些适合初学者阅读的书籍,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指导和启发。 1. 《植物学导论》- 阿尔贝特·R·贾纳斯卡 这本书是植物学的经典入门教材,全面介绍了植物的重要概念、进化、形态学、解剖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各个方面,语言易懂、条理清晰,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 2. 《植物分类学》- 彼得·哈肯克里夫 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该书详细介绍了植物分类的原则、方法和现代分类系统,同时列举了大量的真实实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分类学的基本概念。 3. 《植物生理学导论》- 李光华 植物生理学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如光合作用、呼吸、水分平衡等,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植物的生理机制和调节过程,对于理解植物的生长和适应能力有很大帮助。 4. 《植物生态学入门》- 迈克尔·沙特尔斯

植物生态学研究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该书涵盖了植物群落、 植物竞争、植物适应等重要的生态概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地观察,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5. 《植物的进化》- 克立夫·巴特勒 植物进化是研究植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的学科,该书系统介绍了 植物的进化历史、化石记录和植物进化的驱动因素,帮助读者理解植 物的多样性和演化过程。 6. 《植物解剖学入门》- 苏珊·埃斯文 植物解剖学研究植物的内部结构和组织构成,该书详细介绍了根、茎、叶等不同器官的解剖结构和功能,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帮助读 者理解植物的组织构造和生长方式。 以上这些书籍是植物学入门的精选书单,通过阅读这些教材,可 以系统地学习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植物 的世界。当然,除了读书,实地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植物学的重要途径,希望大家能够多方面地培养自己对植物世界的兴趣和热爱。

植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植物学常考名词解释 植物学是一种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真核植物,例如维管植物和裸子植物,以及这些植物的生物特性、形态、结构、分类、繁殖以及其他的相关的信息。植物学的发展起源于古希腊,植物学家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要更深入的了解植物它们的分类、结构、生长和发育。 植物学有许多关键术语,如果您是一个初学者,学习它们可能会有所困难,但是掌握这些术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将帮助您理解植物学更深层次的知识。接下来,我将阐述一些常见的植物学术语,请您仔细阅读: 细胞:细胞是植物的最小结构单位,它包括多种类型的小细胞,他们各自负责不同的生理功能,如细胞的运动和合成。 木质素:木质素是树木的重要结构成分,它们主要由木壳聚糖组成,提供高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根系:根系是植物通过吸收养分,从土壤中获取水和养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系也有助于植物稳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叶片:叶片是植物的类芽,一般由绿叶组成,它们可以吸收日光和气体,合成有机物,从而提供能量和养分给植物。 花:花是植物的性结构,它们由花萼、花冠、雄蕊和花柱组成,它们能够进行繁殖,它们是植物的重要机制。 果实:果实是花的结果,它们贮存种子,这些种子可以在最适宜的环境里繁殖下一代植物。 生长环:生长环是一种植物生长周期的重要机制,它可以促进植

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并帮助植物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植物利用太阳的光照来合成有机物,从而能够提供能量和养分给植物。 分支规律:分支规律是指植物枝条和叶片的分布规律,它决定了植物的形态特征,并有助于植物适应环境的变化。 以上就是我们了解植物学常考名词解释的一些简单介绍,总结起来,植物学是一个极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学科,掌握关键术语可以帮助您深入理解植物学的知识体系。植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了解植物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好植物,并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植物学名词解释

1、器官:由多种不同组织构成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结构单位。 2、营养器官:与植物的营养生长有关的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与植物的生殖生长和繁殖后代有关的器官。花、果实和种子。 3、主根:胚根直接生长而成的根。垂直向地下生长。 侧根:主根等产生的各级分支。 4、定根:主根和侧根称之为定根。主根来自于胚根,侧根来自中柱鞘一定部位的细胞恢复分裂发育而来。不定 根:由茎、叶、老根或胚轴上发生的根。不定根可产生各级侧根。 5、根尖:从根的顶端到着生有根毛的一段根,是根中生命活动最旺盛、最重要的部分。 6、根的伸长生长: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和根尖伸长区的细胞迅速伸长生长使根能够不断地伸长的过程。 7、初生生长:根尖的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生长、分化产生各类成熟组织的过程叫初生生长。初生结构:初 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组织构成。 8、次生生长:初生生长完成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称为次生生长。 次生结构:由次生生长产生的各种组织所构成的结构。 9、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横向壁和径向壁上有一条带状木质化和栓质化增厚的结构,环绕成一圈,称凯氏带。 10、维管柱;由初生分生组织和原形成层发育而成,包括内皮层以内的所有组织:中柱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和薄壁细胞四部分组成。 11、外始式: 内始式: 12、内起源:根的中柱鞘一定部位。由于中柱鞘位于根内部,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外起源: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或第二、第三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叶和芽的起源) 13、髓:有些植物根的中柱中央也有薄壁细胞,称为髓 14、苗:指除根系以外,植物地上器官—茎叶部分的总称。枝条:着生有叶和芽的茎称为枝条。 实生苗:指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植物体。年苗:一年中苗的生长量(芽发育和生长成一段新枝条)。 15、节:茎上着生叶的部位。 节间:相邻两节之间的茎段。 芽:位于叶腋或茎顶端。 叶痕:叶子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维管束痕:叶柄中的维管束断裂后留下的痕迹。皮孔:周皮上植物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种通道。芽鳞痕:顶芽鳞芽展开时,芽鳞片脱落留下的痕迹,辨别枝条的年龄。 16、芽:芽是未发育的枝条、花或花序的原始体。 17、定芽:生长在茎固定位置上的芽,有顶、侧芽(腋芽)。 不定芽:常是从老根、茎、叶上产生的芽,其位置不固定。 18、活动芽:在其生长季节中能开放的芽。 休眠芽:在其生长季节中不开放的芽。 14、生长锥:茎尖顶端的半圆形突起,由分生组织组成。生长锥基部周围有叶原基和腋芽原基。 15、顶端生长:由于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不断分裂,使茎的节数增加、节间伸长,茎不断伸长的生长方式。 居间生长:由于茎节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使节间伸长的生长方式。 增粗生长:由于侧生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活动,使茎不断增粗的生长方式。 16、年轮:由于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受气候因素影响,表现出有节奏的变化而形成的多个同心环结构。每一年轮由春材和秋材组成。

植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植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发生、结构、功能、分类、分布、演化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在研究植物的过程中,植物学家们提炼出了许多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而且对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学科都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介绍植物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 种 种是植物学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它是指一组相似的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能够繁殖出可育的后代。在自然界中,不同物种的植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和生理特性,因此它们在科学研究和保护利用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 种间杂交 种间杂交是指不同物种的植物之间进行的交配。这种交配可以产生杂种,即具有两种不同物种的遗传信息的后代。在植物育种中,种间杂交是一种重要的育种方法,能够增加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培育出更适应特定环境和用途的新品种。

3.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在一定环境下,生物个体因表现出的适应性而更有可能生存、繁殖和传递遗传信息的过程。在植物界中,自然选择是植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生理机制和形态特征的改变,提高其在特定环境下生存的竞争能力,从而适应和占领新的生态位。 4. 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处的特定环境和角色。植物具有不同的生态位,它们利用不同的生态资源,处于不同的传粉、传播等关系中。植物生态位的不同是导致它们不同适应特定环境的原因之一。 5.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以维持其生长、代谢等生命活动的过程。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

和其他色素将光能吸收,并将其转化为类似于ATP的物质,驱动细胞代谢和植物的生长发育。 6. 植物生理生态学 植物生理生态学是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机制和适应策略的学科。它旨在揭示植物如何调节自身的形态和功能以适应和占领不同的生态位。植物生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在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林业管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植物学的研究中,这些重要的概念贯穿始终,构成了植物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植物,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水平,同时也拓展了人类对生命及其多样性的认知。

植物学心得体会

植物学心得体会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起源、结构、生长、发育、代谢以及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在学习植物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并对植物的奇妙之处有了更深的理解。以下是我在植物学学习中所得到的心得体会。 首先,植物学让我认识到植物的多样性。在课程中,我学习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植物,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苔藓植物等。每一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环境的方式。一些植物以根、茎和叶的形式生长,而其他植物则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繁殖和生长。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植物,使我对植物世界的多样性感到惊叹和敬畏。 其次,植物学也让我了解了植物的重要性。人类与植物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不仅为我们提供饮食和药物,也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和水。它们也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并提供栖息地和庇护所。植物的存在与繁荣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这使我对保护和保育植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此外,植物学教会了我如何进行植物的分类和鉴定。学习植物的分类系统和标本鉴别技巧是植物学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观察和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花朵和果实等特征,我可以将植物归类到不同的科、属和种。这不仅增加了我的植物知识,也培养了我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田野调查或植物采集中,准确地分类和鉴定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它使我更加仔细和专注于细节。

此外,植物学还让我了解到植物的适应性与生存策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植物会产生各种适应性的特征。例如,沙漠地区的植物通常具有长长的根和厚厚的叶子来存储水分,并减少水分蒸腾。高山地区的植物通常具有小而厚的叶子,以减少水分的损失。学习这些适应性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是如何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存活和繁殖的。 最后,植物学还培养了我对大自然的欣赏和保护意识。学习植物的生长和生命周期,我开始更加关注身边的植物。每当我看到一棵树或一朵花,我会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它们的形态和特征,感受它们的生命力和美丽。我也开始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因为只有保护自然环境,我们才能保留和繁衍更多的植物物种。 总之,植物学是一门极其有趣和重要的科学。通过学习植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和分类,我不仅增加了知识,也培养了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我希望能继续深入学习植物学,并将这些知识和体会应用于实践,为保护植物多样性和维护地球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植物学课程标准

植物学课程标准 植物学是研究植物及其发展过程的科学。它包括从个体到种群和生态系统层面的范围。实际上它是生态学、遗传学、生理学、地球科学、化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领域。作为生态系统中的最大主导因素,植物对我们的生活有重要影响。因此,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为了确保植物学课程的高效性和广泛性,应制定一系列植物学课程标准。以下是一个包含主要组成部分的植物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目标 植物学课程的目标是: 1.了解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过程和分子基础; 2.理解植物系统发育、演化和遗传机制; 3.掌握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包括它们和非生物因素之间 的相互作用; 4.学会采用科学方法进行植物研究,例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 和结果解释; 5. 掌握一些植物相关的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核心知识 植物学课程应教授以下核心知识: 1.植物形态特征:种子、根、茎、叶、花、果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植物不同的植物组织、细胞结构和生长形态的差异。可以观察、描述和比较有机体的形态特征; 2.植物生理生化:光合作用、呼吸、物质运输、激素作用、水 分平衡以及基因表达等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可以描述植物的生理生化过程,包括相关的分子基础和调节机制; 3.植物分子生物学:包括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 达的调节、蛋白质合成和修饰、DNA修复和重组,以及涉及 转基因的相关内容。可以理解植物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4.植物系统发育和演化:了解常见植物分类、分类系统和进化 历史,个体发育和形态演化,以及基因进化和物种形成的机制。可以评估植物分类学和进化学的证据并探讨其重要性; 5.植物遗传学:包括基因传递与变异、基因型与表现型、遗传 连锁、重组、遗传变异和选择等基础知识,并且可以使用这些知识描述和解释不同特征的表现方式。可以应用遗传学原理来解释植物表现型和性状的差异; 6.植物生态学:包括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物种多样性、种群 动态、生态位和资源利用、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影响等。可以

植物学知识点(全册)

第一章 植物细胞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第三节 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三、植物细胞的结构 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1665年,英国人虎克(Hooke 1635—1703)第一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取名“cell ”。 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论植物的发生”中第一个指出“一切植物,如果它们不是单细胞的话,都完全是由细胞集合而成的。 细胞是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施旺在“显微研究”一文中指出动物及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他们的观点就是恩格斯称之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说”,即:细胞是生物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此后,细胞学说进一步发展,德国细胞学家Virchow (1858)指出“细胞来自于细胞”。Weismann 更进一步指出,现在所有细胞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一个共同祖先(1880)。 细胞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单位,但并不是唯一的构成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1.大小:一般细胞直径为10—100μm 。少数植物细胞 较大,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的细胞。 原因:①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的控制作用相关。 ②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有利于细胞与 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运。 2.形状:单细胞植物,细胞常呈球形。多细胞植物体,理想状态下,细胞呈正十四 面体(但是这种细胞很少见)细胞的形状与细胞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2.细胞质 ⑴质膜:(plasmalemma ) Ⅰ 单位膜:电子显微镜下,质膜显示出暗-明-暗的三层结构,中央明 带的主要成分是类脂,厚度为3.5nm ,两侧暗带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厚度为2nm ,这三层结构组成一个单位的膜,称单位膜。 Ⅱ 主要功能: ①使细胞与环境隔离,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细胞内环境;②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具有“选择透性”;③具有能量传递与信息传递的功能;④质膜上具有大量的酶,也是进行生化反应的重要场所。 ⑴质膜:(plasmalemma ) Ⅲ 生物膜的结构: ① 磷脂双分子层:两排磷脂分子在膜上形成双分子层,亲水的含磷酸的“头部”,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的脂肪酸的烃链“尾部”朝向膜的中间。 ② 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以各种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膜的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暗带,厚2nm,主要成分蛋白质。明带,厚3.5nm,主要成分类脂。暗带 ⑵细胞器(organelle):细胞质内具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亚细胞结构)。 ①质体(plastid):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1. 细胞核:(n u c l e u s ) ⑴形态:通常为1个,球形或半球形。 ⑵结构: ⑶功能: ①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遗传。 ② 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 核膜:双层膜(外膜和内膜),上有小孔,称核孔。 控制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核质: 核仁:1—多个,核内合成和储藏RNA 的场所。 碱性染料染色 核液(浅色) 染色质(深色) (一)原生质体

植物学名词解释

植物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细胞与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 1、细胞:生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的基本单位。 2、细胞学说:19世纪前期,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其主要内容为: 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 以分裂而形成组织。 3、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的总称,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细胞壁以内由原生质分化而来的有生命的结构部分,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是细胞各类代谢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4、真核细胞:有真正的细胞核,遗传物质被包被在核膜内,细胞器种类,数量相对较丰 富的一类细胞。 原核细胞:细胞中较原始的一类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器种类和数量较真核细胞较少。 5、细胞核:真核细胞中,位于细胞质以内由双层膜围成的结构,一般为球形,富含遗传 物质(DNA,RNA),是细胞遗传物质和信息的储藏所,也是遗传信息转录和核糖 体亚单位合成的场所。 6、质膜:又称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与细胞壁紧密相连,包在细胞质外 的一层薄膜,由磷脂双分子层和镶嵌在其上的蛋白质组成,具有保护,选择性透过, 吞噬,信息传递,识别等功能。

7、细胞质:指质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由半透明的胞基质和分布其中的多种细 胞器和细胞骨架系统组成。 8、胞基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是代谢的重要场所。(细 胞质中除细胞器以外的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9、细胞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悬浮于胞基质之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 亚细胞结构单位。 10、线粒体:细胞器的一种,具双层膜,呈颗粒状,动、植物细胞中广泛分布,主要进行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动力站”。 11、质体:细胞器的一种,是绿色植物独有的细胞器,具双层膜结构,成熟的质体具有合 成和积累同化产物的功能。根据所含色素的不同,将其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 色体。 白色体:质体的一种,不含色素,多存在于幼嫩组织、无色的贮藏组织或不见光的组 织中,具有贮藏物质的功能。根据贮藏物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种:贮藏淀粉 的称为造粉体;贮藏蛋白质的称为造蛋白体;贮藏脂类的称为造油体。 叶绿体:质体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主要分布于植物的绿色部位,进行光合作用。 有色体:质体的一种,因含大量的类胡萝卜素而呈黄色或橙黄色,分布于花瓣、果皮等呈现橙或黄色的部位。 12、内质网:细胞器的一种,由单层膜构成,外形呈扁平囊状或管状,具有合成、包装、

植物学知识点(全册)

欢迎阅读 第一章植物细胞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繁殖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一、细胞是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三、植物细胞的结构四、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五、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665名“cell 1838如果它 1839”,即: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1.大小:一般细胞直径为10—100μm 。少数植物细胞较大,如番茄果肉、西瓜瓤的细胞。 原因:①细胞的大小受细胞核的控制作用相关。

②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有利于细胞与 周围环境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和转运。 2.形状:单细胞植物,细胞常呈球形。多细胞植物体,理想状态下,细胞呈正十四 面体(但是这种细胞很少见)细胞的形状与细胞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2.细胞质 ⑴质膜:(Ⅰ单位膜: Ⅱ主要功能: ⑴质膜:(①磷脂双分子层:两排磷脂分子在膜上形成双分子层,亲水的含磷酸的“头部”,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的脂肪酸的烃链“尾部”朝向膜的中间。 ②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蛋白质以各种方式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构成膜的磷脂和蛋白质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暗带,厚2nm,主要成分蛋白质。明带,厚3.5nm,主要成分类脂。暗带 ⑵细胞器(organelle):细胞质内具特定结构和功能的微结构或微器官(亚细胞结构)。 ①质体(plastid):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Ⅰ质体的类型:根据所含色素不同,分为叶绿体(含叶绿素a 、b 和胡萝卜素、叶黄素)、有色体(只含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白色体(不含色素)。 Ⅱ叶绿体(chloroplast)的结构:光学显微镜下,高等植物的叶绿体为球形、卵形或凸透镜形。电子显微镜下,叶绿体具精细的结构。 Ⅲ叶绿体的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质体。 CO2+H2O[CH2O]+O2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Ⅳ有色体(chromoplast)和白色体(leucoplast): 1①②(一)原生质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