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二)

一、选择题

1.(2014石家庄一模)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可见,梁启超认为 ( ) A.甲午战争战败促进了民族觉醒B.发动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

C.经济发展是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

D.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解析:A 从材料信息看,梁启超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都没有使国人觉醒,但甲午战争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促进了民族觉醒,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发动民众”,排除B项;

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2.(2014荆州一模)“及乎拳祸猝起,两宫蒙尘,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乃取戊己两年初举之而复废之政,陆续施行,以表明国家实有维新之意”。清廷发布这一上谕的意图是( ) A.完成百日维新的未竟之业

B.消弭社会矛盾以维护统治

C.下罪己诏以讨好西方列强

D.主动改革以重塑良好形象

解析:B 根据材料信息“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可知清廷改革的意图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为最佳答案;A、C两项都不是清廷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故排除;清廷改革是迫于内外压力被动进行的,故D项错误。

3.(2014盐城调研)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 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材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 ( ) 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B.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解析:B 从材料中时间、“民变”次数及发生地区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前阶级矛盾的尖锐,这是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故B项正确。“民变”无法说明民族矛盾尖锐,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湖北武汉,排除C项;D项材料无体现。

4.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史纲》一书中写道:“一战开始之后,日本对华输入额的比率自15%增至29%,商行的数目增加五倍。日本投资的钢铁生产量,占中国全国的94%。”这

表明当时 ( ) A.中国的钢铁业丝毫没有增长

B.日本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

C.中国工业未能获得发展机遇

D.日本乘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解析:D 材料反映了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故A、C两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其他列强在华势力受到完全排斥,故B项错误。

5.(2014年重庆文综,7)《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 ) A.康熙帝 B.乾隆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解析:C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以湔(洗)国耻”“师徒挠败”“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这符合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光绪帝起用维新志士进行变法的史实。故本题选C项。

6.民国初年,各地离婚率上升,《夏津县志》云:“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通都大邑时有所闻。”对上述材料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婚姻自由蔚然成风 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D.西式婚礼成为时尚

解析:C 由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

改革社会习俗的措施,社会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人们敢于冲破传统婚姻的束缚,追求个性自由,故C项符合题意。A 项夸大了民国初年婚姻风俗的变化,与材料中“通都大邑时有所闻”不符;B、D两项材料无体现。

二、非选择题

7.对于辛亥革命的意义,众说纷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后,士绅在城市的势力迅速式微,但在农村,“绅权”依然得以延续,不过,“绅”的构成、职责、权力来源、权力组织等以及官绅关系、军绅关系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也许,农民在辛亥革命中只是失去一条辫子,士绅失去的东西却要多得多。

——《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村与农民研究的新问题》材料二1915年6月,陈独秀从日本回国到了上海。他的朋友亚东图书馆经理汪孟邹为他设宴洗尘。在筵席上,他对汪孟邹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要了。“中国要进行政治革命须从思想革命开始,首先要革中国人思想的命”。

——《陈独秀传》

材料三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主要展示了当时农村的什么面貌?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独秀的主要观点及其理由。

(3)简析材料三对辛亥革命政治意义的看法。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们对辛亥革命形成不同认识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第(1)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是“农民在辛亥革命中只是失去一条辫子,士绅失去的东西却要多得多”,说明辛亥革命冲击了农村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对农民的思想启蒙不够,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第(2)问,据材料二中“辛亥革命后建立的中华民国不过是一块招牌而已”可知陈独秀认为辛亥革命是失败的,“理由”据“现在袁世凯连这块招牌也不要了”“首先要革中国人思

想的命”分析。第(3)问应看到林伯渠对辛亥革命政治意义的评价是比较客观的,因为他把辛亥革命放到了当时的环境中去进行评价。结合材料三及辛亥革命的意义回答,注意语言的逻辑性。第(4)问对历史事件的评价会受到内因(如个人立场、研究视角和方法等)和外因(如时代要求等)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1)面貌:辛亥革命对农村社会状况尤其是地主权益产生了一定冲击;农民得到的实际利益有限,封建思想未彻底清除。

(2)观点: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理由:民主共和成为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袁世凯甚至废共和而复辟帝制;国人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改造。

(3)简析:这一评价比较客观。该观点认为辛亥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这一历史意义不可低估;该观点认识到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帝王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同时分析了人们忽视这一意义的原因,即往往没有把辛亥革命放到历史长河中去进行评价。

(4)原因:研究者(评论者)的个人立场;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差异;时代要求的差异;等等。

从甲午战争到1990年中国大事年表

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1 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859年洪仁\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861年北京政变 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 1913年二次革命 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

甲午海战之后的东北亚局势 何金来 内容摘要甲午战争是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朝的惨败给中国社会带来空前严重的社会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而战胜国日本则国力日益强大,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甲午战争后,日本的崛起和扩张加剧了东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变化,给这一地区的国际关系带来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东亚国际秩序由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宗藩朝贡体系土崩瓦解。甲午战争不仅与中、日、朝等当事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也调动了英、俄、美、德、法等主在西方强国的神经、配置着这一地区政治、军事力量的组合,给20世纪东亚和世界的历史进程以直接影响。 关键词甲午战争中朝日关系东亚格局 甲午战争以前,在东亚事务中发挥作用的国家主要有四个,即:中国、日本、俄国和英国。而甲午战争的结局,导致了这四股力量的此消彼长,分化组合,因而直接影响着东亚地区战略格局的变化。 中国是东亚地区最大、最古老的国家。16世纪以前,它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后来开始衰落下去,到19世纪时,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进入19世纪后半期。清王圾正在搞洋务运动(或叫“同光新政”),这是统治集团中一部分人力图赶上世界的一次尝试,但由于本身不易克服的弊病失败了,从而失去了一次机遇。在标榜“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中,确实兴办了一些工厂,修了一些铁路,造了一些轮船,开设了电报,又创建了海军,引进了西放手科学技术,在经济上、军事上、文化教育上都出现了一些变化。可是洋务运动存在着一个致使的弱点,那就是在政治领域里依然是一潭死水,政治改革遥遥无期。在腐朽的封建主义体制下,生产力是很难冲破牢笼,迅速向前发展的。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一个衰朽的、暮气沉沉的政权在激烈的竞争中不会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富裕和强盛。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就是这场富强梦的破灭。 甲午战争对中国的打击最大,真是创痛深巨,割地之多,赔款之巨,条约之苛;屈辱之深是前所未有的。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虽说还是东亚最大的国家,但已被挤出东亚重要政治、军事力量的圈子之外。甲午惨败,使中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也使中国失去了一次赶上历史潮流的机会。但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刺激着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第8讲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列强侵华加剧与中国人民的探索

1.沉重的民族危机 (1)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列强趁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生存危机。 (2)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2.中国人民的抗争 (1)戊戌变法:1895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898年百日维新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 (2)义和团运动:一场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但也存在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3)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现了从帝制到共和制度的历史性巨变。此后,为维护共和制度,孙中山先后进行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屡遭挫折。 近代前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初步发展 (1)背景:甲午战后,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2)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短暂春天” (1)背景:辛亥革命扫除发展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1912~1919年,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 (3)结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近代前期的四大社会思潮 1.维新变法思想 甲午战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最强音,资产阶级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大力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掀起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甲午中日战争: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化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化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极其惨痛的战争,却也是一场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战争。它在民族意识、文化传承、现代化转型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中日战争中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现代化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这场战争的影响。 一、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所在。而甲午中日战争也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首先,它彰显了中国的爱国精神和抗争能力。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的社会体制已经开始走向衰落,而日本则正在发展壮大。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人没有屈服,通过团结起来抗争,成功抵御了外来侵略。这一点体现了中国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其次,传统文化在中日战争中还体现在两军对战时的武士精神上。武士精神是日本自古以来一直强调的精神,表现为忠诚、勇气、纪律、责任等方面。在战场上,日军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表现出惊人的战斗力。而中国的将士则表现出了另一种武士精神,那就是有勇无谋,并且视死亡如归。这种武士精神体现了中国将士对于国家、民族和荣誉的信仰,并且他们的牺牲精神也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 再次,传统文化还体现在中国人的国家意识上。中国人在生活中注重团结和凝聚力,“天下一家”在中国民间文化中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甲午战争中,中国人顶住了日本军队的攻击,全国上下一起进行抗战,体现了这种凝聚力和力量。

以上所说的传统文化,也许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它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却依然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这样的价值观念无疑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体现。 二、现代化发展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不断发展中的象征,是一种各方面的改革和进步,同时也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兴起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战争的失败,让中国人深刻认识到了自身的薄弱、落后,这也催生了一批人才和思想家,他们开始反思中国的国家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变革和发展的思路和计划。这样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打下了基础。 其次,这场战争也带来了政治、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变革。甲午战争后,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了中国需要进行近代化变革,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在技术方面,中国也逐渐引进了现代化的军火、设备、武器等武器,从而促进了国防实力的提高。同时,潮流变化也在文化领域中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中国逐渐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为自身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总体来看,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进程,这个进程不仅是政治上,也包括了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甲午战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保障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保障 甲午中日战争,在中国历史上是一场重要的战争,从1894年 开始,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当时,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外交关系非常紧张,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上发生了冲突,最终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战争期间,中国遭受了惨重的损失,领土也受到了侵占,这给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保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本获得了对台湾、澎湖群岛、榆林、烟台等地的控制权,这让中国的领土完整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此外,日本还在山东地区设立了租借地,继续扩张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这些措施导致了中国在领土上的丧失,更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国家安全。 在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保障方面,甲午战争不仅让中国失去了部分领土,更让中国的国际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战争中,中国的军事实力被日本彻底摧毁了,这对中国自身的国家安全保障产生了不良影响。中国自此成为了西方列强和日本不断掠夺的对象,国家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了保障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中国不断进行了改革和发展。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的国防建设一直是国家最为重 要的任务之一。在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在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保障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中国国防力量的建设不仅仅在于军队的数量和装备的先进性,更在于军人的素质和战斗精神。在中国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保

障方面,中国政府一直在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提升士兵的战斗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使中国军队在和平和战争时期都能够有效地保障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此外,中国还积极扩大海外利益,寻求外交和经济上的合作,以增强国家的外交和经济实力。在国际舞台上,中国以和平、公正、互利的原则与世界各国接触,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促进了地区和国际的稳定和发展,也进一步保障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 总之,中国在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保障方面一直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甲午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而长久的,但它也启示着中国政府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防能力,以保障国家的和平和发展。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防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已经逐渐走向一个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国家,并不断推进着国家利益和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及其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及其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争,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这场战争中,中国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国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同时它也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教训。 一,外部因素 1. 日本的军事实力:当时的日本,已经开始了西化运动,而其国家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尤其是在与中国作战时,日本的军队毫不退缩,配备国内最先进的武器,其自身的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视的。 2. 战争的前期准备:相对于日本的军事实力,当时的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法充分准备战前,而这种准备充分的差距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劣势之一。 3. 国际舆论:在当时的国际舆论中,中国被描绘成一个弱小、贫困和无力的国家。而相对于这种国际舆论的影响,中国的实际情况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认识。 二,内部因素 1. 政治体系不完善:在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的政治体系尚未 形成一个完善的国家领导体系,国家的政治稳定度显然较低,这使得在战争中作出有效决策变得相对困难。

2. 经济基础薄弱:在当时的战争中,日本能够以全力战斗的状态,而中国却因为经济基础薄弱而无法全力投入战斗。而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当时的经济几乎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很难涉及到国外市场的优势。 3. 内斗与割据:在战争中,中国一方面需要统一的指挥,而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却存在着内斗以及各种系割据,使得对抗强敌的目标难以达成。 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的失败原因不仅仅是以上因素,甚至也不能仅仅归咎于这些原因。中国的失败原因完全是从中国特定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以及文化因素中演绎出来的。它不仅是当时的现实需要,更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中国的失败,使得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和自己的问题。在经历一次彻底的失败之后,中国社会开始深入探索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发现自己修得的一些长处同时也限制了自己的进步。正因为如此,中国在战后开始改革,而这个改革的路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 三,名义上的胜利与实际的失败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名义上获得一次胜利,但实际上却是失败的。这份名义上的胜利,在当时让中国维持了一种自信心。但在考虑整个历史的长远发展时,这种实际上的失败并没有什么帮助,反而让中国在接下来20世纪的很长时间里面深陷内 部和外部的紧张状态中。

历史考前三个月第一部分专题二第8讲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5~1919)—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含解析)

第8讲甲午战争后的中国(1895~1919)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

考点一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抢占殖民地。 (2)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2.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影响 (1)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义和团运动 1.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概况: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山东发展到京津地区,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3.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三、辛亥革命 1.条件 (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2)思想基础: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指导思想。 (3)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广泛建立;1905年,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成立。 (4)实践:各地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 2.过程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 (3)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4)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宣统帝下诏退位;3月,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3.意义 (1)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中日甲午战争是1894年7月末~1895年4月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丰岛海战是战争爆发的标志。大清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继《南京条约》后,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又一次,把中华民族带入了灾难的深渊。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最终以中国的战败而告终,但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使中国洋务运动走向破产。在这以前的中法战争中,李鸿章创办的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已全军覆没,在威海卫战役中李鸿章创办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说明了洋务派以“自强”和“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没有成功。从而标志着其破产。 二、从政治上来看,《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开放新的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到了长江上游地域;巨额的赔款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总之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进程,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确立。 三、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关条约》允许列强在中国投资办厂,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资本输出,对中国的自然经济起到进一步瓦解的作用。再加上清政府为了偿还战争赔款,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都对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使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随着自己力量的壮大,在19世纪末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从而为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四从国际上来看,中国战败国际地位大大下降,从而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汗潮。使中国面临空前的亡国灭种的危机, 五、从军事上来看,清政府为挽救危机,首先进行了军事改革。1895年,清政府鉴于湘军和淮军在战争中一败涂地,先后派胡和袁世凯到天津小站采用西洋方式编练新军,即后来的北洋新军,这支军队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也是袁世凯篡夺辛亥

2019届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史版:近代篇 板块8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的中国教师用书

板块8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的中国 (对应学生用书第52页) (对应学生用书第52~53页) 一、民族危机加深与中国人民的探索 1.深重的民族危机 (1)甲午中日战争 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扩张。 ②过程:1894年,日本在丰岛海面挑起战争,黄海海战中国失去对黄海制海权。 ③结果: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八国联军侵华 ①原因:义和团运动危及列强在华利益。 ②结果: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探索 (1)戊戌变法:1898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化开始启动。 (2)义和团运动:19世纪末,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口号,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3)辛亥革命 ①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的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1911年10月10日,发起武昌起义,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③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⑤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传 播了民主共和理念。 二、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商办企业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大。 2.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背景 ①民国的建立和民国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 ②民族资产阶级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兴办实业的运动中。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等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力推动。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1912~1919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其中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代表人物有张謇、荣宗敬、荣德生等。 (3)特点:地域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部门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速);短暂。 (4)影响: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民主革命向新民主主义转变奠定了基础。 三、政治制度近代化的设计 1.维新思想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西方思想不断传入;民族危机的加深。 (2)内容:发展资本主义;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倡西学。 (3)代表人物 ①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维新变法纲领;出版《孔子改制考》,以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学习西方民主政治。 ②梁启超: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 ③严复:提倡进化论思想,成为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4)特点:将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儒家思想结合起来,利用进化论思想来宣传维新变法。 (5)意义 ①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提出:1905年,面对严重的民族危机,孙中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三民主义思想。 (2)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但未明确提出反帝,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新文化运动 (1)背景: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2)兴起: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3)代表人物 ①胡适:主张文学革命,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建设平易、新鲜、通俗的新文学。 ②陈独秀:宣扬民主与科学,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4)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5)意义 ①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宣传了民主与科学,起到了思想启蒙、文化革新的作用。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二)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二) 一、选择题 1.(2014石家庄一模)梁启超指出:“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中法战争),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可见,梁启超认为 ( ) A.甲午战争战败促进了民族觉醒B.发动民众进行变革迫在眉睫 C.经济发展是民族意识提升的关键 D.国民素质亟待提高 解析:A 从材料信息看,梁启超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都没有使国人觉醒,但甲午战争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促进了民族觉醒,故选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发动民众”,排除B项; C、D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2.(2014荆州一模)“及乎拳祸猝起,两宫蒙尘,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乃取戊己两年初举之而复废之政,陆续施行,以表明国家实有维新之意”。清廷发布这一上谕的意图是( ) A.完成百日维新的未竟之业 B.消弭社会矛盾以维护统治 C.下罪己诏以讨好西方列强 D.主动改革以重塑良好形象 解析:B 根据材料信息“既内恐舆论之反侧,又外惧强邻之责言”可知清廷改革的意图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故B项为最佳答案;A、C两项都不是清廷发布上谕的主要目的,故排除;清廷改革是迫于内外压力被动进行的,故D项错误。 3.(2014盐城调研)据统计,1902~1911年,各地反抗清政府勒索压迫的所谓“民变”多达1 300多次,发生地区遍布直隶、东北、山西、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全国各省份。材料充分说明当时中国 ( ) A.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 B.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

C.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解析:B 从材料中时间、“民变”次数及发生地区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前阶级矛盾的尖锐,这是清王朝灭亡的内在原因,故B项正确。“民变”无法说明民族矛盾尖锐,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湖北武汉,排除C项;D项材料无体现。 4.郭廷以先生在《近代中国史纲》一书中写道:“一战开始之后,日本对华输入额的比率自15%增至29%,商行的数目增加五倍。日本投资的钢铁生产量,占中国全国的94%。”这 表明当时 ( ) A.中国的钢铁业丝毫没有增长 B.日本形成了独占中国的局面 C.中国工业未能获得发展机遇 D.日本乘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 解析:D 材料反映了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紧对华经济侵略,故D项正确;一战期间,由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故A、C两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其他列强在华势力受到完全排斥,故B项错误。 5.(2014年重庆文综,7)《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 ) A.康熙帝 B.乾隆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解析:C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以湔(洗)国耻”“师徒挠败”“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这符合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光绪帝起用维新志士进行变法的史实。故本题选C项。 6.民国初年,各地离婚率上升,《夏津县志》云:“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通都大邑时有所闻。”对上述材料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婚姻自由蔚然成风 B.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D.西式婚礼成为时尚 解析:C 由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

甲午战争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影响重大,而且对日本、朝鲜以及远东政局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甲午战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从19世纪60年代起,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清政府内部出现了以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然而,甲午战争惨败,用事实证明了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也宣告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2.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中日双方签订了《日中媾和条约》通称《马关条约》,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社会的极其重要的步骤:首先在领土方面,日本割占了中国台湾,是继沙俄之后在中国割占领土最多的国家,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并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其次在赔款方面,巨额的赔款接近于清政府全年总收入的3倍,远远超过了中国财政的承受能力,迫使清政府不得不以主权作抵押大借外债,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再次在设厂方面,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满足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的需要。战前列强在中国设立工厂还不算“合法”,现在却援引“利益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先后享有这项新的特权。他们在中国“合法”地经营许多轻工业,利用中国廉价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增强了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压迫,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最后在开放口岸方面,《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个口岸的通商通航,又使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从江浙到四川全部向帝国主义开放。总之,《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甲午战败,促使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惨败引发的割地赔款和瓜分危机,将中国推向半殖民地的深渊。深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中国人民掀起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站在救亡图存前列的是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群体,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进行了一场以救亡为目的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进行了一场旨在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资产阶级民族革命;与此同时,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进行了一场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这些爱国救亡运动虽然都失败了,但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显示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国民族意识。 4.甲午战败,使清政府的“大国形象”扫地。17世纪中期以前的清王朝处在世界的前列,尤其是“康乾盛世”时更是显赫一时,从而使清朝统治者沉迷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从乾隆后期开始,清王朝经济落后,政治腐败,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潮流。鸦片战争英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在逐渐下降,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大清帝国竟被一个小小的日本打败,因此,清政府的“大国形象”扫地,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5.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有些爱国工商界人士,痛感战败之辱,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设立工厂以抵制“洋商洋厂”。同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 二、甲午中日战争对日本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取胜,使日本帝国主义势力迅速膨胀起来,它用中国的巨额赔款增加了资本的积累,发展军需工业和与此相关的工业,很快挤进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走上侵略中国和亚洲的军国主义道路。 三、甲午中日战争对朝鲜的影响

甲午中日战争:政治力量与社会变革

甲午中日战争:政治力量与社会变革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战争,其历史背景主要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的结果。本文将从政治力量和社会变革两个方面探讨甲午中日战争。 一、政治力量 1、朝廷决策 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是中国历史上自身落后,外部入侵,此时的朝廷被称为“清政府”,是一种相对官僚主义的政治力量。清政府通过“北洋海军”和其他改良政策,试图推进现代化和国家发展。然而,在政府内部,清政府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如腐败、贪污等。另外,在炮台这一事件中,清政府对内对外展现出的无能和被动性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新派将领 甲午战争基本上是一个官方战争,但新派将领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代表了近代化、国家独立的思想,奉行的宗旨是民族复兴,推崇的是进取、战斗、顽强的精神,如李鸿章、李如松等。这些将领虽然代表的是新派思潮,但却无力改变朝廷官僚主义政治的局面。 3、义和团 义和团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群众组织,它代表的是逆流而

上的民族意识。秉承着中国元素的传统,义和团主张抵制外国思想和文化入侵,反对帝国主义,提倡民族自尊。义和团虽然组织有力,但其反动性使得其在战争中表现平平。义和团起义失败后,官方便开始加强现代化政策的推行了。 二、社会变革 1、经济繁荣 19世纪,外商来华贸易活跃,世界贸易逐渐关注中国市场。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国内经济不断繁荣。康有为和章太炎等人的新文化运动激起了人们对文化改革的热情,从而促进了经济繁荣的大力推进。但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缺少现代化思想和产业基础,需要进行深度的现代化改革。 2、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冲突 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当中国经济、社会迈入现代时代之际,传统文化受到了新思想的挑战。这一新思想代表了新的文化、科技和现代产业理念。在中国近代化道路上,新思想扮演了重要角色,成为了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有力推手。但与传统文化的冲突和对新理念的适用性质疑也使中国近代化进程几经波折。 3、社会变革与政治变革的互动效应 19世纪末期,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变化开始呈现出来。至此,中国官方才开始认识到近代国家建设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但是,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困境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封建社会的困境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困境的一个缩影。这场战争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弱点和矛盾,也为中国走向现代化留下了思考和启示。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情况 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清朝末期,当时中国仍处于封建社会,封建制度实行了几千年。在封建社会中,皇帝掌握着绝对权力,官僚制度严密,土地所有制为封建地主土地制度,几乎全部土地归封建贵族或官僚所有,农民则失去土地、失去生存保障。由于官僚阶层贪污腐败,政治腐败严重,经济落后,民众经常饱受苦难,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困境 1. 社会矛盾显著 在封建社会里,官僚阶层权力最大,而农民则最为弱势。由于土地私有化严重,贫富悬殊加大。官僚们贪污腐败,民不聊生,农民经常被迫卖儿卖女、变卖家产,加之自然灾害和战争等多种因素影响,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矛盾。 2. 开放程度不够 当时的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对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开放程度非常有限。尽管外国文化在中国流传,但进步思想和技术

无法迅速传入,中国落后于世界各国,这种落后程度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得以体现。 3. 技术水平远远落后 当时的中国技术水平相对于外国来说,实在太差了。尤其在轻工业和重工业方面,与日本、欧美等国家相比,只能算是落后国家。这严重影响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中国军队难以与日本现代化装备的军队相抗衡。 4. 统治权威在国际上受损 甲午中日战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军事交锋,作为当时统治大陆的清朝,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让人失望。战败之后,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这不仅让国人感到羞耻,更让他们深思。 三、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启示 1. 加强国家自身建设 甲午中日战争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内部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的实力和地位。因此,中国必须加强自身内部建设,提升国家统一的力量,以应对未来任何挑战。 2. 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甲午中日战争: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中极为重要的事件之一,该战争不仅导致了中国的战败和领土割让,更是影响了当时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方向和走向。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进程正处于起步阶段,这 是一段中国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历程。在西方列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并努力学习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同时,兴起的民族意识也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甲午战争前,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拥有西方科学知识的知识分子,他们的出现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储备了智力资源。 二、甲午战争的爆发 1894年的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次战争,从而导致了中国的战败和领土割让。中国的战败,不仅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急剧下降,同时也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甲午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政治上的影响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执政能力受到严重质疑。在战争的过程

中,清政府指挥失误,士兵士气低落,战争的失败直接导致了清政府改革动力的削弱。这使得中国反抗帝国主义入侵的力量削弱,政治上的不稳定加重,甚至进一步恶化。 2.军事上的影响 甲午战争的战争经验表明,中国现代化军队与西方列强的军队相比有着重大的差距。清政府在军事上的惨败不但引起了国内严重的政治动荡,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道路。在清朝代的最后 20 年,清政府为改造军队的能力大打折扣。 后来,中国的现代化军队是在海外留学生的帮助下建立起来的。所以甲午战争的失败造成了明显的间歇期,同时也产生了失去领土和战斗经验的消极影响。 3.经济上的影响 面对甲午战争的挑战,中国经济受到了严重打击。财政富余被用于战争,削弱了国家的发展动力。战争期间,铁路、矿业和工业等重要经济部门的生产能力也受到了影响。因此,经济的发展动力被淡化,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了严重影响。 四、总结 作为中国的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甲午中日战争不仅影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也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历史走向。在甲午战争的背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然而,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始终在不断前行,也将继续前行。我们必

高考复习资料历史大二轮复习 上篇(二轮)第二编 第6讲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觉醒与探索

第二编第六讲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近代中国觉醒与探索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5·长春市高三质量监测)1895年4月以后,《申报》有关中日战争的报道中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这反映了( ) A.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管控B.国人对洋务运动的反思 C.民众开始关注日本文化D.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 解析:在1895年4月以后,之所以“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正面报道开始增加”是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这引发了国人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思考,开始意识到不能只学习技术,更要学习制度,故B项正确;《申报》报道的是“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说明国人不是关注日本的文化,故C项错误;材料只涉及《申报》一种媒体,不能说明“报刊等传媒业迅猛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 B 2.(2015·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第二学期综合练习)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 ) 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不符合材料“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故A项错误;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是新文化运动,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可以判断。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故D项正确。 答案: D 3.(2015·山东省临沂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历史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文中的“革命性和民主性”是指( ) A.规定“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B.形式上具备了现代宪法的雏形 C.规定了当时国家的根本任务 D.有利于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维护国家利益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维护国家利益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斗争中的一次伟大胜利。这场战争不仅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中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了一种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和维护国家利益的策略。 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是中国政府在国际关系上不断探索、实践的外交理念,是对当代国际政治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模式,强调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对等互利的国际合作,以增强文化自信,维护国家尊严和权益。 在现代中国历史中,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和侵略,长期处于弱势地位。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理念强调维护国家尊严、提升国家实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通过传统外交手段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维护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利益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针,是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根本目标。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从各个方面勇敢抵御了外敌的侵略,坚决维护了国家利益和尊严。这场战争也促使中国政府认识到了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维护国家利益。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通过多边合作、多极化等方式积极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中国在世界各地的建设项目、国际经济合作、多边主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认识到只有通过对外开放才能走向繁荣富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通过各种方式与世界各国加强了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对外开放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选择。中国通过提供更加便利的投资环境、独特的文化贡献等方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投资者,这不仅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中国在国际上传播自己的特色文化。 四、合作共赢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倡导合作共赢,旨在通过与全球各国建立更加紧密的关系来实现利益共享和多方共赢的局面。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中国一直孤军奋斗,缺乏有力的国际支持。而今天的中国,通过积极开展多边和双边伙伴关系,加强国际合作,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和支持。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强调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精神,在国际舞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觉醒 19世纪末,中国开始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深重。1894年,中国和日本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对于中国而言,这场战争是一个发人深思的事件,不仅引起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变革,更触发了中国人民对于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觉的觉醒,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的封闭和落后严重被暴露出来,社会局势十分动荡。战争失败后,慈禧太后和康有为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维新运动,试图振兴中国。其中,康有为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探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弊端,指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缺失。他提出中国需要变革,进一步提高民族意识的觉醒。这场战争成为了中国新思想的启示点,激发了人们对于变革的讨论和呼声。 1901年,义和团运动被西方列强侵略的深重印证。中国民众 和政府赶紧联合起来,抵制外国侵略。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觉开始大量涌现,各种爱国活动蓬勃发展。相继成立的新军和海军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文化上重要的新力量,中华民族的觉醒进入了能量充满的繁华时期。同时,中国市民也开始了新思想的探究,呼吁与西方列强势均力敌。他们试图探索具备民族意识的现代化道路,为中国的进化创造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从历史的视角看,甲午战争是中国新思想的重要转捩点。这场战争促使中国人重新认识到自身的民族性和文化特质,并为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铺平了道路。中

国社会开始带着一股强烈的反-Westernization 目标,纷纷进行反帝运动和扫清异味运动,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犯表示了强烈的反抗。同时,中国的现代化宝座开始崛起,这也是中国人民对民族意识觉醒的直接体现。 在百年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在思想觉醒和文化欣赏上,不断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我们也不须怀疑,一个在意识形态和原则上最清醒的中国,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风向标,也是我们和平和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必须通过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断弘扬民族精神,为民族复兴而奋斗。 综上所述,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一个重要事件。中国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封闭和落后之后,开始正视自身国家的不足之处,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觉。中国人民在这场战争中期待中国走向现代化,为中国的文化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年轻人,能够把中国的民族意识发扬光大,并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带来贡献。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将在未来的进程中不断地发展,为自身的价值和文化增添光彩,更能够构建一个和谐共存的世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