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燕歌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歌有感

首先,我们来看整首诗的理解。汉朝的东北军事活动频繁,将卒离家奔前线。男儿驰骋沙场上,帝王礼遇恩待之。敲金击鼓飞越榆关,战旗飘扬直奔碣石。在沙漠和狼山之间,急令飞传,烽烟四起。山川萧条,胡骑仗势欺人,敌军凶猛如风雨交加之势。大半战士死于军前,而将领耽于歌舞。大漠的秋天,草木枯黄,落日下的孤城,城关上站立的士兵也很少了,受到恩遇常轻敌的将领,并没有解去关山之围。远戍边塞的士兵长久的征战,思妇的眼泪诉说着离别难见。少妇城南百结愁肠断,北疆战士空望归。边疆遥远,归期无望。在渺无人烟的边远地方,什么都没有。白天战场上杀气腾腾,烟尘滚滚,晚上打更的声音在寒夜传来。看战士的刃上染上了鲜血,为国捐躯又哪顾什么功名。你难道没看见战场上打仗的辛苦?至今士兵们还在想念李将军。

序也不可忽视,从中可以看出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高适因开元二十六年那位“客”所作的《燕歌行》,而有感于自己在塞外的所见所闻和长期的征戍,又结合了自己大半生的坎坷遭遇,来描写唐军将士戍边的艰辛,赞扬了战士们勇往直前、为国捐躯的精神。

下面我们来对整首诗进行内容上的分析,全诗使用的都是汉朝的典故,起首的“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还有最后“至今犹忆李将军”,虽说唐朝诗人写诗喜欢用汉朝的典故,但是纵观全诗,应该不仅仅只是赞美与歌颂士兵,还是可以让人很明显的感觉到是在借古讽今,如“战士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这一鲜明而又冷酷的对比,揭示了官兵之间的矛盾和苦乐悬殊的事实,但是只是这样吗?不止如此,征人远戍边塞辛勤日久,思妇以泪洗面艰难度日,更令人心痛的是,士兵看到的只是辽远渺茫的边塞和没有胜利希望的战斗,但又归期无望。白天所见,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是“寒声一夜传刁斗”,此番境地,又是谁造成的呢?最后血染白仞,视死如归,但不计功名。到这里,突然想起辛弃疾的一首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些士兵,为了国家和民族,不顾个人的生死,不管是在生前还是在身后,他们都没有得到名声和礼遇,反之是天子对将领的格外恩遇,导致他们“常轻敌”,致使关山之围未解。其实,将军帐下,美人歌舞、纵情享乐的景象,已经暗示了战争的失败和士兵们血洗沙场、归期无望的结局。基于此,极大地讽刺了将士不得其人。最后深发出感慨和希望,希望将军们像李广一样能征善战、爱惜士卒。

再结合高适的生平和个人经历来看这首诗的主题和思想。高适早期家境贫寒,曾随军到东北塞外征讨过契丹,有亲身的边塞生活的体验,壮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旧唐书》说一度“求丐自给”,但仍不放弃自己的报国之志,曾与李白杜甫交游。虽然他的前半生潦倒贫困,但后半生官运亨通。《旧唐书》本传称:“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高适命运的转机,是入哥舒幕府,所以“入幕”是一条希望之路。

作为高适前期的作品,《燕歌行》形象鲜明,内容深广,气势磅礴,极具批判精神。诗人将在塞外长期生活的感受,当时的民族矛盾、将卒矛盾、人民苦难和战场惨景、诗人美刺等内容熔于一炉,令人不忍卒读。高适出塞蓟北,亲见将帅无能,边患严重,所以能深刻剖析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军中黑暗,他反对及强烈的抨击了将领们的腐败无能和轻敌贸进,这种批判精神,如匕首投枪,入木三分,放射出耀眼的思想光芒。诗人热情的歌颂战士们舍生忘死、不图功名的崇高气节和情操。高适爱憎分明,一方面,痛恨无能的将军;另一方

面,他赞美歌颂士兵们的爱国精神,同情并关注士兵们的悲惨遭遇。

接着,我们从艺术特点来分析这首诗。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运用了对比手法,如将领和战士,唐军和胡骑,征人和思妇,古李将军与今将军。其次是平仄换韵。这首诗,大部分是四句一换韵。诗人一段段地换韵,同时也就一段段地转变场面、景物和情绪,也就是所说的情随声转,使诗节奏顿挫有力,语调响亮优美。环境渲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烘托了战争的气氛,还有就是情节起伏,多方描述了征戍之事。

如此,奠定了这首诗在七言古诗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高适个人的代表作,也是唐代边塞诗中现实主义的杰作。

然后,我们来谈谈与高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其它诗人。要说边塞诗派,高适与岑参密不可分,岑参一生两赴西域,五佐戎幕,是唐代边塞生活经验最丰富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意境新奇,连杜甫都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就是爱好新奇事物,他的诗充满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他们诗的特点和不同之处,从他们的出生和经历之中就可以更加清楚的明白。两人的生活背景相似,孤贫受冷,但都不甘寂寞,积极入仕;生活经历类同,都曾亲历边塞,参加幕府,因此两人诗歌都具有悲壮的风格特点。但是岑参“国家六叶,吾门三相”的家世,连他自己都自豪地以“相门子”自称,因此他对士卒的同情,对战争的认识和反映人民的疾苦方面,没有高适来得深刻。这是客观原因造成的他认识的不足,但是岑参对边塞的景物有很深的体会和认识,因为有过长期的边塞生活经历。所以岑参善于写景,又想象丰富,最后形成了自己具有浓厚浪漫色彩的悲壮奇峭的艺术风格。同为悲壮,岑参的诗悲壮奇峭,高适的诗悲壮质实。风格不同,高下之分难辨。

再来看王昌龄,从诗体来说,王昌龄的边塞诗多采用乐府旧题或七言绝句的形式,高适和岑参多用七言古诗。他的诗有表现战士们在战场上勇敢杀敌的,如《从军行》其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和其五“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被称为“七绝圣手”,七绝的成就最高,他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王昌龄善于捕捉典型情景,进行概括和想象,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和谐宛转,民族气息浓厚。总的来说,王昌龄是以情韵取胜,高适是以气骨,就是诗中的磅礴气势而引起令人感发的力量来打动人心。

好了,我们已经说过三位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了,其它诗人就不详细说了,那么再来看看边塞诗人的共同点吧。

他们都具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爱国爱民,并对士兵有深切的同情,对战争的认识也正确;他们的作品色彩浓烈,情调高昂,显示出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感染力量,风格豪放悲壮,振奋人心;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和战争气氛,表现征人思妇的离愁别绪;缺点是个人功名思想较重,有时混淆了战争性质的界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