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1. 优化课堂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内容单一、互动性不足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往往不高。
而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通过将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在“雨课堂”上发布教学视频、课件、习题等资源,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并提前了解要学习的知识点,课堂时间可以更多地用于师生互动和问题解答。
教师可以在“雨课堂”上进行在线作业布置和批改,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2. 个性化学习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学习过程更加自主和灵活。
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针对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3. 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丰富,如视频、动画、图片等,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在“雨课堂”上设置学习任务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1. 提高教学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雨课堂”平台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促进师生互动“雨课堂”平台可以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供更多便利。
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提问、讨论和交流,教师可以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指导,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
1. 教师技能和素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熟练使用“雨课堂”平台进行教学设计和管理,同时需要具备更强的教学能力和素质,能够有效地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
2. 学生学习习惯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能够独立进行在线学习和任务完成。
基于长江雨课堂大数据的数字信号处理线上教学设计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150 科学与信息化2023年8月上基于长江雨课堂大数据的数字信号处理线上教学设计陆毅 潘玲佼 俞洋 罗印升 江苏理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系 江苏 常州 213001摘 要 课程数字信号处理线上教学以长江雨课堂为教学平台,通过雨课堂公众号和PPT插件建立基础安装,课前预习在微信端或网页端发布课件或公告,课中授课结合屏幕共享进行音视频直播,运用弹幕讨论和红包奖赏实现线上互动,课后练习发布试卷,实时批阅学生主客观作答,相关数据在网页端批量导出,直观清晰。
关键词 长江雨课堂;课前预习;课中授课;课后练习;直播录屏Online Teaching Design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Based on Changjiang Rain Classroom Big Data Lu Yi, Pan Ling-jiao, Yu Yang, Luo Yin-sheng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1, Jiangsu Province, ChinaAbstract The online teaching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course is based on Changjiang Rain Classroom as the teaching platform. The basic installation is established by Rain Classroom WeChat public account and PPT plug-in. For preview before class, the courseware or announcement are sent by WeChat or webpage terminal; for teaching in class, lectures are broadcast live by audio and video combined with screen sharing, barrage discussion and red packet rewards are used to achieve online interaction; for practice after class, test papers are distributed,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answers of students are reviewed in real-time manner, and the related data are exported in bulk on the webpage, which is intuitive and clear.Key words Changjiang Rain Classroom; preview before class; teaching in class; practice after class; live screen recording1 课程简介和目标《数字信号处理》[1]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数字信号处理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广泛应用于通信、成像和音视频压缩等领域,与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等有较强的关联性。
基于“学堂云+雨课堂+直播课堂”的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计算机教育
Computer Education
文章编号:1672-5913(2020)11-0066-06
中图分类号:G642
基于“学堂云 + 雨课堂 + 直播课堂”的在线翻转 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
苟 燕,赵希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上传至我校 SPOC 平台,并增加在线教学模式讲 解、在线教学评价方式讲解等多个视频,为在线
时空中,能够基于该阶段设计开发的学习材料有 效开展学习 [3]。
教学补充新的课程资源。
通过重新分析课程整体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1.3 了解学生学习环境
和教学重难点,需要重新设计 SPOC 平台课程内
组建班级微信群,保证每一位学生入群,保 容的组织呈现,将简单易学的内容提前开设,将
摘 要:为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顺利进行,提出基于“学堂云 + 雨课堂 + 直播课堂”的在线翻转课 堂教学模式。在对学习平台的选择、资源的准备、学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课前、课中、课后的 教学实施及多元化评价方式的设计过程,构建技术支撑下的实时互动教学环境,目的是保证在线学习 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关键词:在线翻转课堂;教学时空分离;雨课堂;学堂云
况和计算机状况,根据问卷了解学生居住在城市 习指南,保证学生在与教师时空分离情境下有效
人数 67 人,其余学生居住在牧区和农村,有 37 学习,如图 1 所示。
位学生家中没有计算机,有 48 位学
生没有无线网络,1 位学生家中没有
课前阶段
任何网络。
教学平台
学生
教师
从数据来看,现在农村和牧区也 大部分有 4G 网和无线网,具备学生
基于雨课堂的《维吾尔语精读》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雨课堂的《维吾尔语精读》课程教学设计作者:玛尔哈巴·艾赛提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20年第05期内容摘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英语和普通话教学中早已成为主要趋势,然而维吾尔语专业的教学模式仍然在沿用传统教学方法。
文章分析维吾尔语精读课程的教学现状,借助“雨课堂”数据量化、推送课程、实时互动等功能,构建了包含“课前预习+实时课堂+课后考卷”三个阶段的基于“雨课堂”的维吾尔语精读课程教学设计模式。
为“雨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对今后的维吾尔语教学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维吾尔语精读课程设计雨课堂随着社会对双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维吾尔语专业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
维吾尔语精读课程是高校维吾尔语专业(民汉双语翻译方向)的核心必修课程,是《听力》、《阅读》、《翻译》、《写作》等课程的基础。
该课程教学过程大致可分为:词汇讲解、语法点解釋、课文分析及课后练习等四部分。
精读课程一贯的授课模式是先讲词汇、词组,接着解释语法点,然后是翻译及分析课文、最后做课后练习。
维吾尔语专业的学生基本是零起点学习,在入门阶段因新鲜和好奇,多呈现出自主学习的状态,但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及复杂化,部分学生即会进入被动等待的学习状态。
1.维吾尔语精读课程教学现状1.1课程设置不完善从该专业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来看,专业基础课课时量不够,对听、说、读、写的专项技能及综合训练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1]。
语言学习指学习者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它包括词汇的学习、对语法规则的理解,以及培养相对应的思维模式。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所有学生参与到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及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方面效果不佳。
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于“雨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课堂教学中以讲解重点、难点为主,课下进行线上指导、示范及个别训练来达到精讲多练的效果。
1.2教学形式单一分析当前维语精读课程教学模式,教师习惯于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和技巧,这样无疑会降低学生对该门语言的学习兴趣,更严重的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或抵触的学习心理,这就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2]。
雨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

雨课堂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PPT只是辅佐教师上课展示教学内容的一个工具,学生上课也会走神,课堂便成了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学生参与度极低。
而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角,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
近些年,MOOC、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成为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关键词。
大家都在探讨如何将技术与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技术的最大功效以促进教学。
基于此,清华大学于2016年4月推出了一款混合式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旨在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将前沿的信息技术(如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数据挖掘等)融入到教学场景中,致力于为所有教学过程提供数据化、智能化的信息支持。
雨课堂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而这一切的实现,只基于老师和学生最熟悉的PowerPoint软件和微信。
雨课堂是应用于PowerPoint中的一个插件,使用者可以便捷地制作PPT和插入视频;在应答系统的设计上,雨课堂采用了基于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自带设备)的教学新模式,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智能手机,能够加入更多个性化的学习引导和充满情境性的教学设计。
为学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具体而言,雨课堂的功能涉及以下5个要点:1.灵活的课前学习教师可以将丰富的教学资源插入幻灯片,随时随地推送到学生微信,方便学生保存课件并回顾课程内容。
2.快捷的课上测验一键发送融入PPT的习题,可限时可续时,随时讲,随时测。
其课堂习题应答系统受到了师生们的欢迎,通过习题应答,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
教师讲完一个知识点,就可以及时发一道习题,查看同学们的掌握程度。
3.创新的师生互动弹幕、投稿、课堂红包、随机点名,大班教学也能人人都发言。
雨课堂将视频网站中的弹幕功能移植到了课堂环境中,能促使学生更为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课堂建设研究

图2 “雨课堂”课程、演示文稿、练习题界面
ELECTRONICS WORLD・探索与观察
2.3 课后复习 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仍可在“雨课堂”平台浏览演示文稿、
习题及各类资料,演示文稿内容仅可查看,无法下载或分享至其他 平台,保障了教师的知识产权。此种模式也帮助学生收集本课程的 教学资料,并按章节进行归纳。同样,教师也可以通过“雨课堂” 布置课后作业,或补充教学资料,在本课程中,共准备了5个网页 制作或网站开发的实践项目,供学生课后练习,完善知识体系。 2.4 教学数据统计
全国教育大会胜利召开后,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指出,本 科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石,应全面振兴本科教育, 积极深化“教”与“学”模式的变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力、创新能力,提升学习成效。“十三五”时期,随着“互 联网+教育”的提出与发展,信息化与教育协同发展,成为 教学改革的有力手段,智慧课堂在高校中逐步普及。
“雨课堂”提供了便捷的教学数据统计功能,通过推送,将 学生学习情况以图表的样式直观展示给教师,包含出勤情况、预习 情况、测试情况及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数据也可以发送至教师 的绑定邮箱,便于存储。通过这些统计信息,教师可以对“教”与 “学”情况进行整体把握。
3 教学效果分析 本学期首次在网页制作课中选择部分章节尝试智慧课堂教学,
网页制作是一门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近年 来,尝试采用翻转课堂及项目式教学等方式进行教学改革,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学环节中,教育信息化的使用仍 远远不够。当前,移动网络与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智 慧课堂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在课堂中运用多模态信息技 术,可促进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深化教 学效果。通过构建学生自主、协作、个性的学习环境,建设 网页制作课程的魅力课堂,是教学改革的有效切入点。
智慧教学工具在培训中的应用——以雨课堂为例

•教育培训研究•智慧教学工具在培训中的应用—以雨课堂为例■农银大学天津培训学院杨笑乐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飞速发展,雨课堂、微助教、课堂派、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基于移动端的智慧教学工具不断涌现,功能不断完善,为培训模式的改善带来了新思路、新模式,同时也对教师 的教学设计能力、现场组织能力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在对雨课堂基本功能和理论基础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智慧教学主具的教学设计思路,以及教师使用雨课堂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关键词:智慧教学工具;培训;雨课堂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817 (2019) 05-0077-04D O I:10.16678/ki.42-1864/f.2019.05.017成人培训中教师往往面临以下问题:授课时 长有限,课前、课后缺少便捷的学习资料推送途径,翻转课堂难以落地;教师难以精准分析学员的痛 点、兴趣点不能实时掌握情况,教学决策主要基 于主观经验;大班教学居多,课堂上师生和生生 之间缺乏充分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培训效果评估 主要依靠学员测评等单一形式,缺少对教学进行 过程性评估的途径等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解决 上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基于移 动端的智慧教学工具的开发,如雨课堂、微助教、课堂派、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等,在一定程 度上精准回应了教师的上述困扰。
农行天津培训 学院结合培训实践,对当前市场上的智慧教学工 具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选择雨课堂这一工具在培 训班中进行尝试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雨课堂的基本功能及理论基础(■一)基本功能雨课堂是清华大学研发的一款免费的智慧教 学工具,以P P T和微信为功能载体,实现了资料 推送、多屏互动、弹幕讨论、投稿互动、实时测试、社群学习、全周期教学数据记录等教学辅助功能,让培训也能享受数据时代的红利。
雨课堂自2016年发布以来,己经有几十万教师在课堂中使用。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

收稿日期:2020-3-16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雨课堂’对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探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结题论文(项目编号:183095)。
作者简介:赵娟(1982—),女,山东淄博人,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设计赵 娟(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重庆 401520) [摘 要]本文基于笔者所做的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雨课堂”对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性探究》,旨在通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论证采用“雨课堂”的辅助教学能大大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雨课堂;自主学习能力;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711X(2020)09-0162-02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0.09.073[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
”“对网民人群上网设备进行分析,其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08年的39.5%提升至2019年的99.1%。
对网民结构分析,截至2019年6月,上网主体人群年龄主要在10-39岁之间,占整体的65.1%,其中占比最高的为20岁到29岁年龄段的网民,达24.6%,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生群体分别占9.9%和9.7%。
”如此看来,手机上网受到“数字化原生代”(“digitallyn ative”students)的普遍欢迎,那么,社交媒体如QQ、微信、微博等能否成为一种当代大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呢?“雨课堂”这一新兴课程教学编辑软件应运而生,将微课和MOOC的优势吸收进来,同时很好地结合了传统课堂。
“雨课堂”是信息技术手段、PowerPoint和微信的融合,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雨课堂的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
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教育管理、
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其技术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
能化和多媒体化,基本特征是开放、共享、交互、协作、泛
在。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模
式。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
变革,促进教育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
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
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是实现教育
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
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
育形态和教育模式。智慧的教学模式是整个智慧教育系统的
核心组成。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
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
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
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雨课堂”具有独特的优势。利用“雨课堂”,师生之
间易于沟通;课堂上,实时回答问题,师生信息互动;课后
及时统计。“雨课堂”提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为师生
互动提供了平台,包括回答问题和灵活运用知识,以便达到
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大背景
下,促进学生个性解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已然成为教育
的大势所趋。然而,传统标准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个性
的发展。而“雨课堂”却能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构建
出不同的教学模式,满足和深化学生不同的兴趣,更好的促
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开启了“雨课堂”教学,教师能够很快掌握学生的学习
状况,调整策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学生可以
在规定的时间内扫描二维码进教室,实时登录,消除了点名
过程,实现随机点名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大大节约了点名时
间,并且统计便捷。其次,上课可以随时发布试题,学生们
的作答情况老师可以了解到,如有需要能及时做相应的讲授
内容调整。最后,课后练习题的发布也可以设置难易程度,
供学生选择学习,巩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雨
课堂”的交流、互评机制也非常激励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个人自信,从而使课堂更加寓教于乐,使学生的
学习质量更高。
教学的路上需要我们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的调整教学
的方法,教学的内容,让学生从课堂中获得更多所学知识,
并能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