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兴业县第二初级中学黄丽明

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兴起了一股“打工潮”,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教育状况上暴露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亟待引起政府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反映出此基本权利的部分缺失。能否解决好留守儿童的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将会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否长期地、持续地开展下去。

【关键词】;留守儿童;问题;家庭教育;对策;农村。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所在地以外

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般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重视。留守儿童家庭的缺失是个不可忽略的现实,我们必须加大力度进行监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相当惊人,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得不令人重视。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就从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分析

(一)成长环境及教育现状

父母的关爱,享受家庭温暖和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儿童最基本的权利。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时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处在特殊的成长时期,他们的生活学习,思想品德,心理健康以及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亟待引起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1)、“缺失”的家庭教育

农村家庭收入低下,父母家庭教育观念淡薄。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中小学时期,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他们以其启蒙性、长期性、个体性、灵活性、感染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弥补着学校教育的不足。家庭教育通常是以父母的言传身教给孩子施加影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品格的培养以及理想抱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

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关爱,有心理障碍,人际交往能力差,心理压力较大,他们像迷途的羔羊一样,沉默无助,心生怨恨,甚至产生对社会的报复心理。正如一些心理专家所说,“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渴”的孩子,情感的饥渴使他们在人格上发生了很大的扭曲和变形,这些潜在的因素为日后埋下了诸多无法预料的祸根。主要表现为:一是抚养人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普遍采取溺爱型的家庭教养方式,导致他们道德情感的缺失。他们只是单向的接受爱,不去施爱,对家长、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二是行为习惯上易发生消极变化,主要表现在放任自流,不服管教,违反校纪,小偷小摸,看不良录像,同学之间拉帮结派,与社会上的混混搅在一起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有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家庭教育的不合理和“错位”的隔代教育

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形成"隔代教育"。他们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都很低,多采用溺爱的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上的满足,对孩子宽容、放任。有些代理监护人往往根据孩子父母寄款的多少来决定孩子的生活,或者有些代理监护人偏心于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生活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其中有不少年老体弱的监护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办法去管教。

同时,这些留守儿童也难以与其临时监护人形成情感,语言上的沟通,从而造成性格孤僻。一是在学校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很少有人问津。二是由于父母亲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基本失去了接受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机。当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或遇到失败时,父母亲很少有机会采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给予他们鼓励、奖赏或正确引导。三是,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取向产生偏离社会的正常尺度。三是家庭缺少良好的文化氛围: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读书学习的认识不够,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也是漠不关心,顺其自然,这样的环境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上进心。

(3)、“到不了位”的学校教育

由于“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特殊的社会群体,教学环境差、教育资源匮乏等因素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家庭背景、心理状况没有能全面的、深层次的分析,对他们的认识不能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很少甚至从来不主动与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同时,部分老师很少对孩子进行家访,不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真实情况,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有些调皮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不少监护人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学校的事、老师的事,家庭把孩子送到学校,学校就应该完全负责,这也表明监护人教育观念存在偏差、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存在脱节。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教学任务重,心有余力不足。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事半功倍。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学习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同时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