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心理学》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行为金融学读书笔记

行为金融学读书笔记

行为金融学读书笔记【篇一:行为金融学笔记】第一章1、有限理性:指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在一定限制下的理性。

有限理性概念的主要提倡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simon)。

2、行为金融学的概念:行为金融学就是将心理学尤其是行为科学的理论融入到金融学之中。

它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心理等动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金融市场的发展。

行为金融学在借鉴行为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金融活动当事人的心理因素为基本特征的理论体系。

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

行为金融学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情感、态度的心理特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

第二章1、心理账户的概念:心理账户就是人们在心里无意识地把财富划归不同的账户进行管理,不同的心理账户有不同的记帐方式和心理运算规则。

而这种心理记帐的方式和运算规则恰恰与经济学和数学运算方式都不相同,因此经常会以非预期的方式影响着决策,使个体的决策违背最简单的理性经济法则。

q: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对收入和支出的不同认识1.传统经济学的认识:在传统经济学中,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对各种收入和支出是等同视之的:工作的工资、股票的红利以及买彩票中的奖金,甚至包括赌钱得来的赌金,在人们心理上是完全相同的;在支出上,无论是买衣服、食品还是买车买房,不管用现金买还是刷信用卡,人们的消费行为也是基本一致的。

2.行为经济学的认识: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们在获得收入或进行消费时,总是会把各种不同的收入和支出列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去,而不是像现实的会计学那样将所有的收入和支出统筹管理;相应的,不同账户内收入的价值是不同的,不同账户的支出策略也是不同的。

2、心理账户与税收政策(分析)q:关于“减税”主要有以下三种具体的方式:第一种是调低税率,即直接减少人们上缴的税金金额,比如告诉普通纳税人,明年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将由现在的25%降低到20%。

金融学教程读书笔记

金融学教程读书笔记

《金融学教程》读书笔记第一章金融概论※中国教科书中最早的“金融”概念:南京中央政治大学赵兰坪教授所著大学用书《货币学》。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大学教科书中的金融概念相对经济而言,它描述的是资金流动的状况,表达的是财政、银行以及企业、家庭居民的货币收支活动。

所谓“金融恐慌”主要是指向银行提现挤兑风潮。

※当前普遍认同的“金融”概念:货币资金的融通。

※在特殊的制度背景下的货币资金融通不是建立在信用关系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政府行为”的基础上。

※“强调金融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有其合理性,也有其局限性。

局限性之一是缩小了融资主体,按经典作家的概括,货币资金只是存在于物质产品生产流通领域,这样需要融资的主体,便只是工商企业。

局限性之二是把金融的功能限于调剂货币资金的余缺,这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

局限性之三是淡化了市场的作用,特别是淡化了利息的作用。

※现代金融从表现形式来说,货币的借贷、兑换、买卖,款项的支持,票据的流通,证劵的买卖,衍生工具的交换,实物的租赁,事物的保险,贵金属的交换等,尽管不同的形式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都是一种资产,其价值都要以货币计量,其增值状况都以利息为尺度。

并且,它们的活动形成了一个市场,进入市场的主体,既有企业又有个人还有政府,活动的目的绝不仅是调剂货币资金的余缺,还要求得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余性的最佳组合。

所以,现代金融是以货币或货币索取权形式存在的资产的流通。

※“金融”的基本内容有五个方面,即有效率的市场,风险与收益,替代与套利,期权定价,公司金融。

但“金融”概念的中心点是资本市场的运营、资本资产的供给与定价。

这样给“金融“定义,它扬弃了货币和信用,舍掉了金融宏观管理与政策,它意味着金融是独立于货币和信用之外的范畴,其涵盖的不是政府行为活动,而是储蓄者与投资者的行为活动。

※金融的含义取决于金融活动的发展、运作以及人们对它的评价,而金融活动的发展又取决于金融活动的发展、运作以及人们对它的评价,而金融活动的发展又取决于经济金融化的程度。

金融类读书笔记

金融类读书笔记

金融类读书笔记【篇一:国际金融读书笔记】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读书笔记(2011 ~ 2012 学年第二学期)12说明:(1)此表请学生自行下载,钢笔填写。

(2)可加页,但“成绩”一页要放在最后一页。

(3)每本书籍的读书笔记要单独填写。

3【篇二:《会计与金融的道德问题》读书笔记】摘要本书为“会计职业道德丛书”之一,是一本讨论会计与金融的道德问题的论文集。

本书的编者匠心独运,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对金融市场至关重要,对会计职业至关重要,但长期又为人们所忽视的一个问题即会计与金融的道德问题。

本书围绕信任、责任和控制三个主题展讨论,其阐述和说明既专业又通俗、精辟。

本书的案例与分析部分也是一大亮点,分别讨论了国际信用与商业银行、荷兰会计职业和美国国防工业等有代表性的又截然不同的组织。

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有序运行需要财务会计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在我国这方面的问题正在不断突显,本书的出版对金融和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制定行业规则的相关部门都具有不可多得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会计舞弊、金融市场、职业道德、激励约束机制经典语句一条好的看门狗对所有的来者都会吠叫,不管他们是无害的访客还是罕见的入侵者。

审计人员也应当如此,对所有的客户保持警惕,因为违规者是不容易识别的。

审计委员会评价内部控制充分性的监督职责正获得不断的显著地位。

有效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系统中存在一种适当的公司行为道德规范。

内部控制系统的满意实施需要始终如一的高水平监督。

读书笔记制度比觉悟更重要——《会计与金融的道德问题》读后感中国儒家经典《论语》中有“人无信则不立”的说法,这里的“信”指的就是诚信。

诚信不仅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对于会计从业人员而言尤为重要。

他们作为会计信息的主要处理者有责任为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况且我们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资本、人才等都在全球流动,金融市场是维系这一切流动的一个重要枢纽。

众所周知,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又是虚拟的市场,维系金融市场稳定、有序运行的核心正是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开、透明。

金融方面读书笔记

金融方面读书笔记

金融方面的念书笔录【篇一:金融念书笔录】近来读了戴国强主编的《钱币金融学》,写了些念书笔录,与您交流一下,不足之处请责备指正。

邓小平指出:“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通盘皆活。

”这深刻地说了然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特别地位及举足轻重的作用。

金融是指与钱币资本金融通用相关的全部活动,它包含钱币制度设计、信誉管理、银行、证劵、保险等金融机构的经营、金融市场运作、钱币政策的拟订与贯彻、参加国际融资等。

在市场体制下,人们经过钱币资本的融通与配置优化,可提升其余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商品生产和互换。

各国经济发展史都雄辩地证明,一国金融活动的有效程度会直接对该国经济发展产生深刻地以致决定性的影响。

一国要成为经济强国,也一定拥有发达的金融系统,走开发达的金融系统支撑,是不行能成为真实的经济强国的。

能够说,今世经济实质上是金融经济。

现代金融制度发源于威尼斯,主要人员是罗马帝国及当时欧洲贵族的理财代理人,犹太人是这些人是重要构成部分。

当时欧洲的钱币是金属,有金和银,信誉钱币还没有出现。

此刻来解说一下信誉货币的形式和实质。

信誉钱币最早的形式是汇票和本票。

包含公司汇票、银行汇票,公司本票,银行本票。

因为中世纪的欧洲金、银的量长久不增添,整个社会中缺乏钱币供应,商品经济十分落伍。

拥有大量金、银的只好是一些贵族和皇族、教会高层。

一些擅长理财的人就代理这些贵族发高利贷。

利率高达20%--30%,谁会去借这些高利贷呢,自然商人们的利润率一定大于利率才会去借债,这就是从事东方贸易的商人,东方贸易的利润率可高达300-500%。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特别重要的发展期间。

跨入新世纪,加入wto对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我国金融业地发展来说,既提供了优异的机会,又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金融业固然有了想当大的规模,可是,同国际金融业地发展要求对比,不论是在实务操作水平上,仍是在管理经验上,我们都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有好多问题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解决。

金融书籍读书笔记

金融书籍读书笔记

金融书籍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金融的书籍,让我对金融这个看似高深莫测的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这本书涵盖了金融的多个方面,从基础的金融概念到复杂的金融市场运作,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书中首先介绍了金融的基本概念,包括货币、利率、信用等。

让我明白了货币不仅仅是我们日常使用的现金,它更是一种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经济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利率则是资金的价格,它的高低会影响到借贷行为和投资决策。

信用则是金融活动的基石,没有信用,很多金融交易都无法达成。

在金融市场这一部分,我了解到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的运作机制。

股票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也是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收益的场所。

但同时,股票市场的波动也是巨大的,受到宏观经济、行业发展、企业业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债券市场相对来说风险较低,是一种较为稳健的投资方式。

外汇市场则更加复杂,汇率的变动受到国际贸易、政治局势、货币政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金融工具也是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例如期货、期权、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

这些工具在风险管理和投资策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风险。

如果运用不当,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

书中还提到了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银行是金融体系的核心,承担着储蓄、贷款、结算等重要职能。

证券公司则为企业上市和投资者交易股票提供服务。

保险公司通过收取保费,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金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个人的储蓄、投资,还是企业的融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

而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对于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我也认识到金融领域存在着诸多风险。

市场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等都可能给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带来损失。

因此,在进行金融活动时,我们必须具备风险意识,做好风险管理。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有关金融书籍的读后感_有关金融书籍读书笔记五篇

有关金融书籍的读后感_有关金融书籍读书笔记五篇

有关金融书籍的读后感_有关金融书籍读书笔记五篇有关金融书籍的读后感_有关金融书籍读书笔记五篇从广义上说,政府、个人、组织等市场主体通过募集、配置和使用资金而产生的所有资本流动都可称之为金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有关金融的读后感,供大家参阅今年是河南银行业合规执行年,合规是银行的生命线,也是金融做作业人员职业生命的保护神,其教训是深刻的,可以说是用自由甚至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的。

近日看了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近日,工作之余阅读中国银行警示教育案例——《代价》一书,不禁对每个案例中的涉案者既痛恨、愤慨,又痛心、叹惋。

这30个鲜活的案例,无不让听者动容,闻者足戒。

透过这一桩桩犯罪事实的背后,我们不禁又看到了高悬在眼前的那盏令人刺目的红色警示信号。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当这一句千古名言又一次被我们用来进行反思和自省的时候,作为一名建行人,我们似乎没有理由不思考得更多更远些,自省得更深刻更透彻些,因为,沉痛的“代价”已经让建行,让员工,甚至让每一名涉案员工的亲情和家庭难以承重。

毋庸置疑,银行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已然成为我国经济案件的高发部位。

面对市场经济中强烈的诱-惑和严峻的考验,一些银行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金融职业道德严重缺失,有的未能经受住不法分子的拉拢、腐蚀和收买,成为里应外合骗娶盗用银行资金的可耻“帮凶”;有的则在处理公与私的问题上不能自持而走上犯罪的不归路……从“聪明反被聪明误,自毁前程悔莫及”的王健到“拿生命作赌注,自跳火坑”的刘伟峰,从沦为“金钱奴隶”的桂凯到商海覆舟、自种“恶果”的薛伟,从甘当“银鼠”作祟,终惹滔天大祸的邵进民之流到“走错一步入深渊”的李伟,如是等等,不一而足。

正是他们用反面的案,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例一次次诠释了“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一颠扑不破的醒世警语。

与此同时,在一些案件形成的背后,有一类人似乎既“冤”又值得“同情”,那就是由于工作责任心不强,仅仅因为一时的疏忽便酿成大案的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员工。

金融类书籍读书笔记1500字

金融类书籍读书笔记1500字

金融类书籍读书笔记1500字金融行业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

针对不同领域,要提高本行业专业人才的职业技能,需要深入了解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新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

经常需要参考专业的金融类书籍,以提高参与者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以《金融类书籍》为主题,运用本文所涉及的一些金融类书籍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来结合读书笔记,以便反思个人在金融行业发展的经历,积累金融投资技巧及知识储备。

首先,介绍一些经典金融类书籍,作为参考研究。

其中,《金融四大实务》是一本为金融投资人写的权威书籍,主要介绍金融行业的四大实务,包括经济学、会计学、财务学和银行学。

其次,《基金宝典》是一本关于基金投资的书籍,介绍了基金投资的历史、理论、行业现状及实践技巧,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基金投资。

此外,还有《资本市场投资》、《股票投资宝典》等重要著作,介绍了资本市场投资和股票投资的历史、理论、行业现状及实践技巧。

在系统学习这些书籍后,我开始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在金融投资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方案,并为保持其可操作性,将自己的解决方案作为读书笔记记录下来。

比如,在学习《基金宝典》时,发现传统的股票投资策略已经不适用新的金融市场秩序,相较于传统投资策略,以基金投资为主的长期性策略,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同时保持较高的收益率。

另外,还要注意金融市场中基金产品的多样性,以及对不同市场状况这种不同的投资策略、投资比例,以此构建自己的风险控制体系,以确保投资安全。

另外,在学习《资本市场投资》中,我发现金融投资有两个基本原则,即资本计划原则和财务投资原则。

资本计划原则强调了资本结构、资本负债结构、现金流状况以及资金管理等,但同时还要考虑财务投资原则,例如投资时间、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目标等,以获得高收益。

此外,在《股票投资宝典》的学习中,我熟悉了股票投资的三大步骤:市场研究、公司分析、价格选择,以及投资回报的模型(投资回报率、现金流量模型、财务报表模型等),以及投资组合管理。

金融书籍读书笔记

金融书籍读书笔记

金融书籍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关于金融的书,真给我带来了不少新的启发和思考。

这本书开篇就用了一个特别通俗易懂的例子,讲了金融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比如说,你去菜市场买菜,兜里有 100 块钱,这 100 块钱就是你的资金。

你怎么花这 100 块钱,买多少青菜、多少肉,这就是一种简单的资金配置。

而卖菜的摊主,他们每天计算成本、利润,这其实也是一种微观的金融活动。

书中还讲到了股票。

作者用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说买股票就像是你投资了一家公司,成为了这家公司的小股东。

比如说你买了某家食品公司的股票,那这家公司生意好,赚了大钱,给股东分红,你就能跟着沾光;要是公司经营不善,股价下跌,那你的投资也就缩水了。

这就好像你和一群人合伙开了个店,生意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你的钱包鼓不鼓。

还有债券这部分,作者说债券就像是你借钱给别人,别人给你打个借条,承诺到时候连本带利还给你。

只不过这个借条可以在市场上买卖,价格会根据借钱人的信用和市场利率的变化而波动。

我就想到了,假如我有一笔闲钱,借给一个特别靠谱的朋友,他给我承诺了利息和还款时间,这其实就是一种最简单的债券关系。

说到基金,书里说基金就像是一群人把钱凑在一起,交给一个专业的基金经理去投资。

这让我想起了小区里的大爷大妈们,他们不懂怎么投资股票,就把钱交给银行的理财经理,让人家帮忙打理,这其实就是一种基金的雏形。

基金经理就像是大家选出来的“管家”,得想方设法让大家的钱生钱。

保险这一块也特别有意思。

作者说保险就像是给生活加了一道防护栏。

比如说你买了车险,万一哪天不小心撞了车,保险公司就能帮你出一部分甚至全部的修理费用。

这就好像你在走钢丝的时候,下面有一张安全网,让你心里踏实不少。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金融知识其实并没有那么高深莫测。

它就像我们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无处不在。

比如说,我们每个月发了工资,怎么分配生活费、储蓄和投资,这就是一种简单的金融规划。

再比如,我们想买房子,要考虑贷款的利率、还款期限,这也是金融在起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把股市看成由水滴凝聚成的河流,水滴是资金,河流就是资金流。

每一笔资金都有意志,受到人性的驱动。

意志形成意志力,分力形成了合力的时候,趋势显现;合力化解成分力的时候,趋势瓦解;分力再次形成反方向合力的时候,趋势反转。

《金融心理学——掌握市场波动的真谛》对股市的分力与合力的变化做了细致的心理学解释,这正是我急需要了解的。

市面上将炒股技术的书太多了,什么经典图形,经典K线走势,这些东西学了也只会拿着到处乱套。

因为这些东西都缺乏根基,你不知道它们的原理。

打个物理上的比方,宇宙中行星的运行有多少种线路,答案是无限种,你能全部记下来吗?可用牛顿的一个力学公式来推导,呵呵,全都逃不出这个公式之外。

一个公式就涵盖了所有已经出现的和可能发现的行星运行线路,你说学什么来的划算?
所以我养成了个习惯,学什么都先学它的原理,《金融心理学》讲的就是股市运行的原理。

书中首先说到股票市场是一个混沌系统。

而混沌系统的特点就是无法完全预测,而部分的混沌系统是完全无法预测,幸亏股票市场不归入那部分。

学到了这第一的原理,就可以避免了一条弯路——精确预测市场走势。

这本书对我最大的启发是里面重点说到的人类的种种非理性行为。

人对亏损比盈利看重得多。

这是个有趣的事实,当你亏损
100块钱时,你会尽力把它赢回来;可当你盈利100块钱的时候,你其实不太把它当回事。

这可能会导致了两种不好的行为,当你亏钱的时候,你甘愿冒很大的风险,只要能赢回那些钱,谁都知道冒大险的结果通常是吃大亏;另一种情况是当你赢钱的时候,你对亏损的警惕性会降低,反正亏掉的也不是自己的钱。

还有一个比较有趣的心理现象是”态度的非理性“。

通常人对某个事物形成一种态度之后,人就用这种态度去对付这个事物,而不再经过理性思考。

这是人类在自然进化中为了节省脑力而形成的,但面对变化多端的股市,这却成了某种障碍。

当你之前判断股市会涨,并且股市涨了,于是你无意中形成了一种态度。

当股市开始跌的时候,你却无法一下转变自己已经形成的态度,结果你的反应总是慢一步,等到几天之后你的态度转变过来,你已经损失了很多。

但有一种情况会加速态度的转变,那就是巨大的刺激(股价急跌)导致肾上腺素分泌过度,这会让你原本要几天来改变的态度在一分钟内就调转方向,于是不理智的抛售出现了。

注意,这种态度的转变不是因为理智的思考,而是因为肾上腺素的刺激。

这些种种的人类非理性提示我,一个机械的交易系统是如此的总要。

为了对付自己的非理性,光靠自身心灵修练是不够的。

很多哲学家早就指出,理智是永远无法完全战胜本性的。

所以我们在自我限制自身那些非理性的时候,还要依靠一个机械的交易系统。

如果我们无法理智的判断买点和卖点,那就把它交给交易
系统来判断,那时你会顿感轻松。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内容,如此好书,大家还是应该亲自去读一遍才好。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一种技术的原理,那么他很难坚持下来。

你这种从根基来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的思路,我觉得非常的可取。

市场上的价格运动的本质,就是我们的心理的机制。

对于混沌,可以这样理解:微观不可以预测,宏观具有规律的秩序。

也可以说成是——无法精确预测。

市场无论微观还是宏观都是有规律的,这才能解释有的人能靠高成功率的短线交易盈利这个事实。

但即使是高成功率也的短线高手也无法精确预测每一笔交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