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
浅析班主任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浅析班主任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作者:卓异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04期现代领导学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就是权力性的影响力,其次为非权力性的影响力。
作为学校“特殊”的领导,学校授予班主任的权力非常有限,只靠职位赋予的权力性影响力来进行班级管理和影响学生肯定是极其有限的,因此班主任务必培养非权力性影响力。
班主任的非权力性的影响力指的是班主任凭借行为、品格、才能等要素来影响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能力。
在长期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可以形成这种影响力,它建立在学生对班主任信服和崇敬的基础上。
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非权力性的影响力远比权力性的影响力大,所产生的效果是权力性的影响力所达不到的。
所以班主任必须利用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独特作用来更好地管理班级。
一、品格影响力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讲道:“要使学生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工作中,班主任个人品格的影响力肯定能起到很大作用。
高尚的品格意味着无形感召的力量,学生感到有必要尊敬那些具有高尚品格的班主任,他们足以信赖,非常喜欢聆听他的教诲,相反,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同时可以看到因为教育者的品格不一样,因此同样的教育手段会产生差异很大的教育效果。
班主任务必要强化自身修养,形成品格影响力。
二、提高业务本领,成为教学能手在担任班主任的同时,教师通常还进行着某学科的专业教学,如果教学水平低下,班主任就不会得到学生应有的尊重。
所以班主任一直强调所带班的所有学生都务必努力学习,每个人的具体科目都需要一直进步,假如班主任的专业水平很差,知识面非常狭窄,教学能力极其低下,在教学的工作中不求上进,上课时间得过且过,他肯定得不到学生的信服。
所以,在管理好班集体、督促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班主任务必认真备课和上课,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成为精通专业的能手,同时扩大视野,博闻强识,尽力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知识、新颖的方法、敏捷的思维的学者型教师。
刍议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
,
。
所 以 在工 作 中把思 想教育 与
, ,
,
一
、
、
知识性 巧 妙地 融合在
。
起 有利 于开 展工 作 也会收到 好
,
的效果 思想 教 育工 作 者 只有 刻苦 学 习 努 力 实践 自觉适 应 时 代需要 使 自己成为 博学多识 的通 才和真正 的 内行德情操 和达到 的境界
,
思 想教
、
,
、
育工 作者是共产 主义 新人 的教 育者 和 培养 者 是塑造人
,
类 灵魂 的工程师 它决 定 了思 想教 育工 作者 应具 备高层
次的 道德 品 质 事实证 明 厂 个品 德高尚 真诚 正 直 廉洁 自律 淡 泊名 利的思 想教 育工作者 本身就形 成一种 向心 对你产生 由衷 的敬 佩和 信 服 力 这种 人格 力量会使州 门 这对提高 川 门 的道德修养起到 了潜移默化 的 作用
,
.
联 著名 教 育家乌申斯基 曾说过 教 育者个 人的 品 质 对受 教 育者 的心 灵 影响构成 了一股 教育 的 力量 这是 任何 教
崇 高 的 品德 与 良好 知 识修 养结 合起 来 才 能赢得 人们 的
信服 爱戴和 支持
、
、
。
科 书的 道德 格言 奖惩 制度代替不 了的 因此 而 言 道 德 境界 越高尚 道 德行 为的 感染力 就越强 它 是 思想 教育工 作者具有较高威信 的 重要原 因 也是具有较 强号 召力 的
。
,
,
,
、
、
实 践 证明 思想 教育工 作者情感丰富 人们 就乐意接
, , ,
,
,
高校辅导员威信与影响力探究

高校辅导员威信与影响力探究本文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为基点,讨论了政治辅导员的威信在思想工作中的影響与作用,并就其威信的发挥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主要表现为:强化威信意识、磨研技巧、完善素质政治辅导员的威信直接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而影响其威信的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
强调为了发挥政治辅导员威信的影响力,必须不断强化威信意识、讲究技巧、完善素质。
【关键词】辅导员;威信;影响力学生政治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组成部分,还是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学校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校园稳定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治辅导员的威信影响是建立在其特殊的教师身份、工作地位与职责上的,其不但影响着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也制约着“育人”的发挥。
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高校政治辅导员应不断地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不断分析新问题、研究新情况,切实提高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威信及其影响力,以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一、高校政治辅导员的威信构成及其作用威信即威望与信誉。
对高校政治辅导员而言,它通常表现为学生对其尊敬、信赖与服从,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同时也是最好的切入点,表现出一种巨大的精神感召力。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教育者有无较高的威信,成为其教育接受性与否的关键。
高校政治辅导员威信的构成通常包括三类:一是专业性因素,它包括学术能力与水平,知识积淀程度、生活经验及理论素养;二是可信性因素,它包括人格、个性、人品、友爱程度及公正之心;三是智能因素,它包括决策、判断、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以及果敢、坚定、敏捷等意志品质。
三者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形成统一的整体,其中前二者更为重要威信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它直接制约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威信。
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线组织者和实施者,政治辅导员威信高,效果必然好,反之,效果就差。
提升校园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初探

提升校园管理者非权力影响力初探发布时间:2021-07-05T03:44:52.19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29期作者:周正祥[导读] 是由管理者的品格、能力、知识、感情等素质决定的,它可以让人更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
江苏省射阳县高级中学224300所谓领导者的影响力,说的是领导者社会活动中的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或力量,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学校管理者的权力影响力是社会赋予学校管理者的行政管理能力,更多的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作用是有限的。
而非权力影响力是管理者特有的,是由管理者的品格、能力、知识、感情等素质决定的,它可以让人更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学校,任何一个单位中,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校长内在的影响力就是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师生内在的发展力,就是个人内心的、主动的、能动的成长能力。
“当这种自我成长能力与校长权力的或非权力的影响力达到共鸣、彼此认同并相互折服之后,一个校长的管理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力量推动学校发展、实现学校里每一个人更快地自我成长。
”非权力影响力作用重大,那么,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呢?一、管理者要加强道德修养,以德立威如果学校管理者能够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甘当师生员工的公仆,为师生员工掌好权、用好权,学校就会安宁祥和。
这就需要管理者有较高的德育素养。
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管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起着带头作用,要有责任意识明确自己所扮演的是领头羊的角色。
管理者以自己的优秀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成为师生员工的榜样,切实尊重和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特别是生存权、发展权,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才会和谐共进。
同时,管理者要切实把握时代脉搏,联系员工的生活实际,充分地考虑他们的自身利益需要,尊重员工、理解与宽容员工,从而引起员工的共鸣以及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还应注意时代要求、紧跟着时代的簇新管理内容体系,使管理方式更加合理化、时代化。
浅谈学校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浅谈学校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作者:周正祥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7年第02期所谓领导者的影响力,说的是领导者社会活动中的影响和改变被领导者心理和行为的能力或力量,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
学校管理者的权力影响力是社会赋予学校管理者的行政管理能力而产生的,更多的带有强迫性和不可抗拒性,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激励作用更是有限的。
而非权力影响力是管理者特有的,是由管理者的品格、能力、知识、感情等素质决定的,它可以让人更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
孔子曾说:“君子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从?”孔子的这个观点讲的就是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这已经在不少君王身上都得到了验证,比如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他一直居安思危、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约束家人。
一次赵匡胤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了一件由翠鸟羽毛作装饰的短上衣入宫,他见到后十分气愤,要求女儿不再穿着此类衣服,长公主不以为意,赵匡胤便告诉她此举易开奢华之风。
赵匡胤这种节俭的做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士大夫纷纷以节俭自勉,州县官上任时奢华的迎来送往的礼节也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北宋国力愈加强盛。
只是北宋后期的君主无法保持赵匡胤的作风,尤其是宋徽宗,追求奢侈达到了极致,很快国破家亡,沦为阶下之囚。
宋太祖赵匡胤节俭兴国,宋徽宗赵佶奢靡亡国,一正一反不同结局的事例告诉我们,领导者的身体力行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中讲:“君子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民之速服也者,莫若以道御之也。
”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火车跑得快,全靠車头带”。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学校,任何一个单位中,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北京十一中的李军校长评价他们学校的管理特色是“用校长内在的影响力去影响师生内在的发展力”,校长内在的影响力就是管理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师生内在的发展力,就是个人内心的、主动地、能动地成长能力。
“当这种自我成长能力与校长权力的或非权力的影响力达到共鸣、彼此认同并相互折服之后,一个校长的管理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力量推动学校发展、实现学校里每一个人更快的自我成长速度与质量。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的作用及形成要素浅议

之 间心灵 和情感 的 桥梁 , 学 生 在辅 导员 人格 魅 大
断提 高 自身 素质和 能力 的途 径 。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人格魅力; 要素 ; 作用
C 3 99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号 10 —0 8 2 1 ) 6160 0 38 7 (0 0 0 —0 -3
中图分类 号
高 等院 校辅 导 员 ( 以下 简 称 辅 导员 ) 大学 是 生成长 的直接 引导者 , 承担着 大学生 E常教育 、 l 管
行政管理 主要 功能为 计划 、 组织 、 调 、 协 控制 ; 而公
力 的感 召下 , 理健 康 , 心 情感 愉 悦 , 际关 系 协调 人 和谐 , 习激情长 盛不衰 , 学 集体 活动有 声有 色 。那 么辅 导员 的人 格魅力 从何 而来 ?本 文 作者根 据 自 身经历 和体 会谈谈 看 法 , 从 事 高校 辅 导 员工 作 供 的 同仁参 考 。
第6 期
唐文杰, : 等 高校辅导员人格魅 力的作用及形成要素浅议
・O 17・
操、 风范 、 情 、 动 去 影 响和带 动 自己工作 的对 感 行 象—— 大学 生 。辅 导员 的亲 和力 , 质 上 是 指 辅 实 导员 自己所特 有 的 品质 , 由此生 发 出 在辅 导 员工 作 中所产 生 的一 种 亲近 、 谐 的力量 , 种 感染 、 和 一 凝聚 的力 量 J 。通 过 亲 和 力 的形 成 , 说 理 、 使 教 育 、 召产 生 良好 的效 果 , 号 使工 作 的对 象真 正感到 心悦诚服 。然 而 , 形成 “ 和力 ” 亲 的过程 是 一个 循
班级管理中非权力影响力重视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

班级管理中非权力影响力重视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思考作者:广少奎魏潘红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年第11期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非权力影响力不是由职位派生,更不是靠行政命令发生作用,而是其自身的各种因素,诸如品格、知识、才能、情感等主体素质决定和产生的。
这是为班级其他成员所认可,以潜隐的形式影响和改变学生心理与行为的一种力量。
非权力影响力作为一种内在感召力,是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施加影响的强有力的手段,也是衡量管理者水平高低、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
它比权力影响力更持久、更有力,能够使管理者的整体影响力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一、非权力影响力重视不足的原因分析毋庸讳言,当前,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非权力影响力重视不足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我们认为,班级管理者之所以对非权力影响力重视不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1. 效用认识的不足在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实践中,有些班主任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以“权”为重,认为班级管理就是面向学生用“权”的,只要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这些班主任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如何提高学生成绩、引导学生如何应付考试和提高升学率上,对非权力因素所能够发挥的效用认识不足。
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家长制作风相对严重,班级管理方法简单,习惯于发号施令、唯我独尊,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
此类班主任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固然守纪、顺从,但也亦步亦趋、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缺乏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具备时代所要求的创新精神。
2. 传统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人治传统、官僚主义和大一统等思想的影响,人们对“管理”往往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管理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活动;管理者不同于普通人,他们有权威、有地位、有才干、强于普通人。
这种观念常常不仅为管理者所认同,不假思索地应用于管理实践中,而且也为被管理者所接受,从而逐渐产生对管理者的服从感。
在此背景下,加之受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有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相信“严师出高徒”,信奉“爱之深,责之切”,过于注重权力因素的使用,向学生生硬地、不讲求方式方法地推行统一的理念和行为方式。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在90后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高校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在90后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及实现
途径
田婧妤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随着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发展,在90后大学生即将成为高校德育客体主体的今天,高校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愈加深远.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道德现状,深入分析高校辅导员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与时俱进地探求其实现途径,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扎实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田婧妤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试论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非权力影响力
2.新疆高校辅导员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研究
3.浅析高校辅导员人格魅力在大学生德育中的作用
4.高校辅导员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5.民办高校辅导员在90后大学生中树立威信的途径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的直接承担者,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对于学生思想、行为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辅导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教育管理效果的影响是显著的,运用得当将会提升教育管理效果,相反,则会对学生教育培养产生反效应。
文章就如何善用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及辅导员如何提升有效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辅导员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运用及提升非权力性影响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非权力性影响力;辅导员;教育管理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作为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主力军,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为频繁,因此,辅导员对于学生成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这种影响力可以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个人行为选择等产生作用。
辅导员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又可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前者主要来源于辅导员一职本身所拥有的权力,后者主要来源于辅导员自身素质及个人魅力。
长期的实践证明,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刻,在实际的教育管理中也更富实效性。
因此应加强辅导员日常教育管理中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运用。
一、“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及其运用的理论基础
(一)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内涵
影响力是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行为的能力。
影响力又分为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是由观念、传统、职位、资历等社会因素赋予的,带有强制性和不可抗拒性的改变他人的能力。
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指来自于个人品格、能力、知识结构、个性、情感等的一种带动、改变的力量。
非权力性影响力对于他人思想、行为的改变是不具有强制约束力的,但由于它是建立在信任、崇敬、榜样等基础之上的,因此它对于被影响个体的影响力量要深刻和长久。
辅导员教育管理中的非权力性影响力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个人道德修养。
辅导员自身道德水平不仅影响到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对学生为人处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2.个人专业素养。
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等专业素养是使学生对其信服的前提,即使在教育中不直接运用这些知识,但是一定的专业背景让学生对辅导员更容易产生敬佩感,较为雄厚的专业素养也可以使辅导员在学习引导等过程更具说服力,使辅导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得更顺畅。
3.工作的艺术性。
辅导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是否注意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是否具备较好的洞察力和变通性等等,都会影响教育管理的效果,同时在进行这些工作的时候个人魅力的展现,也是形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3.联系情感的能
力。
主要包括认知、管理情绪的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爱心、耐心等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出来的亲和力等,都是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形成和展现的重要方面。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非权力性影响力能更深入学生内心,更贴近学生情感,使教育管理效果更佳,因此,在学生教育管理中,应多善用非权力性影响力,以使教育管理效果更持久,同时这也是构建教育管理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理论基础
关于非权力性影响力运用的研究,主要基于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认为能引起人们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
保健因素(如公司政策、工作条件、薪水、福利等)可以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能带来满足感;只有激励因素(如自我实现的需求、发展机会、领导赏识等)才能给人们带来满意感。
当保健因素达到人们要求时,人们不会对工作产生不满或反感,但并不会让人们对工作产生很积极的态度,只有当激励因素出现时,才会使人们对工作的积极性增加。
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辅导员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运用,会对学生产生类似的效果:权力性影响力可以保证日常教育管理的正常秩序,若运用得当,学生不会产生反感情绪,但也不会因此对老师的教育和管理产生拥护或从心理上主动接纳的状态。
这相当于双因素理论的保健因素。
非权力性影响力可以使学生从内心产生更大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教育管理过程中来,可以使教育管理的效果更深入学生心中,使效果更为良好。
这就类似于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素。
二、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在大学生日常管理中的运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的时代,大学生对于学校、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大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增强对辅导员进行日常教育管理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在新形势下,要求辅导员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引导学生真正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及学校的管理。
在其中辅导员的非权力性影响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了。
但目前,许多辅导员还是习惯于只运用传统的权力影响力,而忽视了非权力影响力的运用,使得教育管理效果欠佳。
因此,辅导员在日常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要注意非权力性影响力的运用,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升和完善个人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打下形成个人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础
辅导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形成,最主要来自于个人魅力。
个人魅力的形成又有赖于知识、技能、组织、协调、沟通等综合素质来体现。
要运用非权力性影响力,首先要有形成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基础,因此,必须先从自身素质的完善开始。
在平时不要只陷入繁杂的工作之中,要抽出时间不断完善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另外,要通过各种渠道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只有自己拥有良好的能力和素质,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
(二)积极融入学生群体,形成个人非权力性影响力
辅导员只有融入进学生群体之中,多参加各种学生活动,并在其中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现个人魅力,才能形成自己的非权力性影响力。
要时刻关心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新的动向,及时了解他们所需所想,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或者陪伴,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的同时,也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更具亲和力,更容易和学生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