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学研究概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1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

跨文化交际学之所以诞生于美国,是和当时的国际国内背景分不开的。首先,因种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流动性大,美国又被称为“大熔炉”。此外,美国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冲突也时有发生。也就是说,美国人不管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跨文化交际愈来愈频繁。为了适应这种形势,一些美国有识之士意识到,要使美国人在跨文化交际中获得成功,就有必要开展跨文化交际研究。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该学科产生的背景。

1.5.1.1 学科产生的背景

首先,从国际背景来看,其根本原因是在于随着科技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广泛的移民潮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的发展,邦国概念日益模糊,整个世界成为一个越来越相互依赖的“地球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越来越频繁,跨文化冲突也时有发生。比如,曾有一批美国和平队队员前往菲律宾,两年后,4人辞职,26人被送回国,据分析是因为无法忍受文化隔阂造成的心理负担(胡文仲,1985:45)。其次从国内背景来看,为了帮助训练美国人在国外能更有效地从事国际交往,帮助外国留学生适应美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处理好各种族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跨文化交际学这门学科就应孕而生。总的说来,面对全新的国际形势,美国政府和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研究跨文化交际活动,让美国的多元社会会更加和谐地发展,让美国人能够与其他

文化的人更好地进行交往,是美国实现其雄心抱负的前提条件。

1.5.1.2发展历程

根据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的内容来看,美国的跨文化交际学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草创期(1959年之前),基础期(1960-1969年),巩固期(1970-1979年)以及开花期(1980至今)(陈国明,2009:6-9)。

1)萌芽阶段(或草创期):20世纪50年代是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萌芽阶段。1959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出版的The Silent Language 首次使用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这个概念,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Hall把传统人类学单一文化研究拓展为文化的比较研究,尤其是着重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互动的关系,并认为全盘了解互动对方文化不是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条件,而分析和比较不同文化的异同仍是目前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此外,他还把文化的概念,从宏观分析的角度转移到微观分析,并延伸到传播的研究(Leeds-Hurwitz,1990,参阅陈国明,2009:6-7)。

2)初步发展阶段(或称为“基础期”):20世纪60年代,跨文化交际研究得到了初步发展,更为直接探讨文化与交际的关系的跨文化交际著作陆续出现,如:Oliver的《文化传播》(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和Smith的《传播与文化》(Communication and Culture)。此外,美国一些大学相继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课程,相应的教材也随之出现。1966年,匹兹堡大学开始开设跨文化

交际学课程,并成为美国第一所开设跨文化交际学课程的学校。

3)巩固期:20世纪70年代是跨文化交际研究飞速发展的时期。在此阶段,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发行。如:Samovar & Porter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 A Reader, Prosser 的Intercommunication among Nations and People, Dodd的Perspectives o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等。除此之外,一些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织也相继成立(见林大津,1996:39)。1970年,对于跨文化交际研究来说是个转折点。这一年,“国际交际协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正式承认跨文化交际学这一研究领域,并在协会下面成立了跨文化交际分支(Divis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每年该分支的主要成果都发表于Communication Yearbook。同年,“言语交际协会”(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也在协会之下成立了“跨国与跨文化交际委员会”(The Commission for 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并确定1970年为“跨文化与跨国言语交际年”,从1974年开始,该委员会每年都会出版年刊Internation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nual。1972年,第一届国际跨文化交际研讨会在日本东京召开。1974年,“跨文化教育训练和研究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Training and Research,简称SIETAR)于美国成立。1977年由该学会创办的季刊——跨文化交际学最主要的期刊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IJIR)发行。此

外,此阶段美国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校越来越多,教材建设也迅速发展。

4)飞速发展阶段(或开花期):理论的建立和方法的探索是这个时期的特色,跨文化交际学也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陈国明,2009:8-9)。Leeds-Hurwitz (1998)认为1983年Gudyknust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Current perspectives 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立,从此,跨文化交际学成为争相趋鹜的热门学科,进入全面深入的研究阶段(见张红玲,2007:21)。在这一阶段的头十年,即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研究大多是对原有交际理论的检验和扩展,集中探讨抽象的文化和交际理论,属于“理论与研究学派的跨文化研究”(Bennett, 1998: Preface)。焦虑/不确定性协调理论、跨文化调适理论是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两种理论。之所以称之为“抽象”,是因为研究者采取的是以理论构建为目的的Etic 和普遍文化(Culture-general)的研究方法(张红玲,2007:22),然而研究者并没有对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化以及各个亚文化群体进行实证研究,因此这些理论只能是抽象的,可靠性性也令人怀疑。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采取Emic和Culture-specific研究方法(张红玲,2007:23),开始重视对不同文化(既包括美洲和欧洲发达国家的文化,也包括拉丁美洲、非洲、亚洲和中东地区的文化)进行具体、客观、描述性的实证研究,属于“理论到实践学派”的跨文化交际研究(Bennett, 19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