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防腐剂doc资料
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肉制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之一,由于其高蛋白质和水分含量,易受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的侵害,导致变质和腐败。
为了延长肉制品的保鲜期,减少食品浪费,研究人员开始探索使用天然防腐剂作为替代传统防腐剂的方法。
本文将探讨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天然防腐剂一般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自然资源中提取得到的具有抑菌、抑制氧化等功效的物质。
相比传统化学防腐剂,天然防腐剂更受欢迎,因为它们具有较低的毒性和潜在的功效。
许多植物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的保鲜中。
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如儿茶素、黄酮类物质等被发现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
这些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来延长肉制品的保鲜期。
一些植物中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如花青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可以抑制肉制品中脂质氧化的过程,延缓品质变化。
除了植物提取物,动物源天然防腐剂也被用于肉制品的保鲜中。
鱼类中含有丰富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抑制微生物生长,延长采购肉制品的保质期。
蜜蜂产生的蜂蜜也具有抗菌和抗氧化的特性,可用作肉制品的天然防腐剂。
研究表明,蜂蜜中的酶和酚类化合物对肉制品的抗菌和抗氧化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一些微生物也可用作肉制品的天然防腐剂。
乳酸菌和酸芽孢杆菌等益生菌被发现具有抑菌和抗氧化能力。
研究人员将这些益生菌应用于肉制品的制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抑制各类致病菌和变质菌的生长,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还面临着一些挑 challenges 。
与传统化学防腐剂相比,天然防腐剂的使用成本较高。
天然防腐剂的稳定性较差,易受光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抗菌和抗氧化能力下降。
天然防腐剂的添加量和添加时间需要进一步研究和优化,以确保其在肉制品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研究和优化天然防腐剂的配方和应用条件,可以更有效地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减少食品浪费,提高食品供应链的可持续性。
学年论文-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从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概念和分类出发,介绍它的特性和作用机理,从而体现天然食品防腐剂相对于人工合成的食品防腐剂所具备的优势。
随着人们对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日益关注,天然食品防腐剂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定会取代那些具有毒副作用的人工合成的防腐剂。
关键词:概念;分类;特性;作用机理;发展前景0 引言食品防腐剂是食品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食品添加剂,根据其来源的不同,可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食品防腐剂两类。
由于人工合成的食品防腐剂成本低,而天然食品防腐剂成本高。
因此,长期以来在食品工业生产中以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为主要的人工合成食品防腐剂一直占主导地位,而天然食品防腐剂却未能得到广泛应用。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加上合成食品防腐剂其不可忽略的毒副作用,人们越来越注重天然的食品防腐剂[1]。
1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概念天然食品防腐剂一般是指从植物、动物、微生物中直接分离提取的,具有防腐作用的一类物质。
它以资源丰富、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抗菌谱广等优点在食品工业上越来越引起关注和重视。
2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分类天然食品防腐剂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3种类型:(1)动物源天然防腐剂,指从与动物相关的物质中提取得到的防腐剂,如溶菌酶、昆虫抗菌肽、蜂胶、鱼精蛋白等;(2)植物源天然防腐剂,指天然存在于植物体内,通过人工修饰、分解、蒸馏等方法制得的具有防腐作用产品,如果胶分解物、香料提取物、茶多酚、海藻提取物等;(3)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指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抗菌、抑菌物质,是近年来食品防腐剂开发的一个热点,如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曲酸等[2]。
天然食品防腐剂主要的抑菌或杀菌机理: (1)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干扰其生长和繁殖; (2)破坏或损伤细胞壁,干扰细胞壁合成,致使胞内物质外泄,影响与细胞膜有关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3)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4)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酶系统,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3]。
天然防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

天然防腐剂的应用研究进展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度不断提高,天然防腐剂逐渐成为了食品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天然防腐剂是指从天然资源中提取或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生的具有防腐作用的物质,相较于化学防腐剂,天然防腐剂具有更加安全、有效的优点。
本文将就天然防腐剂的重要性和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化学防腐剂虽然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但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产生副作用,甚至诱发癌症。
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防腐剂成为了食品科学领域的当务之急。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度提高,食品企业也在积极寻找更安全的替代品,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竞争力。
目前,天然防腐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源和微生物源两个方面。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主要包括香辛料、有机酸、酚类等物质,而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则是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抗菌物质。
植物源天然防腐剂中,香辛料是最常用的防腐剂之一,如生姜、大蒜、丁香等。
这些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食品中的微生物生长。
有机酸如柠檬酸、醋酸等也具有较好的防腐效果,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食品pH值,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些酚类物质如茶多酚、蜂胶等也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酸菌、霉菌等微生物的发酵产物上。
这些微生物的发酵产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如乳酸链球菌素、溶菌酶等。
这些物质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导致微生物死亡或抑制其生长。
然而,天然防腐剂的研究和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天然防腐剂的提取和纯化过程较为复杂,导致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应用。
一些天然防腐剂的抗菌谱较窄,仅对某几种微生物有效,对于其他微生物效果不佳。
一些天然防腐剂的稳定性较差,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易失去活性。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度不断提高,以及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天然防腐剂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天然防腐剂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更多高效、稳定、低成本的天然防腐剂将被开发出来。
对于植物源天然防腐剂,研究方向主要是寻找新的抗菌物质和优化提取工艺,以提高其抗菌效果和稳定性。
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食品富含营养物质,易受到各种微生物的感染而腐败变质,所以为满足预期储存期限,需在食品加工和储存中采用防腐措施。
然而,物理性的措施如干制、腌制、罐藏、无菌包装、冷冻等方法不能保证所有易腐烂食品的安全;加热、高压灭菌、辐照灭菌、微波杀菌等作为防腐剂替代技术已经在使用,但无法应用到所有食品中。
所以要抑制微生物繁殖、稳定食品化学性质,就要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使用食品防腐剂来延长保存期。
目前,食品中使用的防腐剂有两种,一种为化学合成防腐剂,另一种为天然防腐剂,前者应用范围较广,但存在的一定毒副作用,如易中毒、有致癌性和致畸性[1]。
因此,开发安全、高效、稳定的天然防腐剂,研究一种无添加、无毒害,绿色环保的防腐方法,成为食品制造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2],对人类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概念和分类1.1 天然食品防腐剂概述防腐剂主要是通过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或抑制脂类的过氧化反应来延缓或避免食品腐烂变质。
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水溶性好、热稳定性好、作用范围广等特点。
1.2 天然食品防腐剂主要分类天然防腐剂来源较广,其中包括植物源、动物源以及生物源。
常见的植物源天然防腐剂有茶多酚、功能性低聚糖、果蔬提取物、香辛料及其提取物、中草药及其提取物等。
动物源天然防腐剂有溶菌酶、抗菌肽、壳聚糖和蜂胶等。
微生物源天然防腐剂包括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ε-聚赖氨酸和食品级噬菌体等。
2 天然食品防腐剂研究现状研究表明,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长时间使用传统化学合成防腐剂,会存在致癌、致畸、食物中毒等一系列风险隐患。
国外曾有报道指出:由于化学合成防腐剂能形成诱变化合物,所以在肉制品中,尽量不要同时使用亚硝酸盐和山梨酸盐。
在食品保鲜过程中添加化学合成防腐剂,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污染生产环境。
相对于传统化学合成防腐剂而言,天然食品防腐剂具有先天优势,安全高效,无异味,将其应用到食品加工中,既能保证人体健康,还能提高食品营养价值,无论从人类发展还是环境保护角度,都具有安全、稳定的特点。
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肉制品是人们日常食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易于腐败而需要添加防腐剂来延长其保质期。
传统的化学防腐剂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保鲜作用,但由于其毒性和致癌性,被认为对人体健康不利。
而天然防腐剂由于其无毒性和无毒副作用的特点,已逐渐成为肉制品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
1. 抗菌性能研究:天然防腐剂中的活性成分往往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对肉制品腐败菌的抑制能力被广泛研究。
一些植物提取物如蒲公英、金银花等被发现具有抗菌活性,可以抑制肉制品中致病菌和腐败菌的繁殖,延长其保质期。
2. 保鲜机理研究:天然防腐剂起到保鲜作用的机理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部分研究表明,天然防腐剂可以通过抑制肉制品中的微生物活动、抑制氧化反应、调控酶的活性等方面,延缓肉制品的腐败程度,保持其新鲜度和口感。
3. 添加方式研究:天然防腐剂的添加方式也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人员根据不同的肉制品种类和不同的添加需求,探索了一系列添加方式。
可以将天然防腐剂通过浸渍、喷涂、混合等方式添加到肉制品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保鲜效果。
4. 安全性评估研究: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需要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
研究人员对天然防腐剂的毒性、致敏性、致突变性等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对其在肉制品中的安全使用量进行了探讨,以保证人们食用时的安全性。
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研究前景。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和研究的不断进步,天然防腐剂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味肉制品的需求。
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

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研究天然防腐剂是指从天然植物或动物中提取的具有抑制微生物活性的物质,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的食品防腐剂多是化学合成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风险。
而天然防腐剂则具有相对较低的风险,且对肉制品的保鲜效果较好。
本文将就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天然防腐剂具有广泛的来源,包括天然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等,常见的天然防腐剂有茶多酚、大蒜素、胡萝卜素、维生素C、酵素等。
这些天然防腐剂在食品加工中可以起到抑制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生长繁殖,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天然防腐剂虽然对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会对肉制品的味道和质地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比之下,某些化学合成防腐剂可能会导致维生素丧失、色泽变化、质地变硬等问题。
使用天然防腐剂可有效保持肉制品的原有风味和质地,更符合消费者对食品的口感要求。
天然防腐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较小。
传统的化学合成防腐剂如硫磺、亚硝酸盐等,长期摄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如致癌、致敏等。
而天然防腐剂多是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的成分,相对安全且对人体无害。
使用天然防腐剂能够保障肉制品的安全性,降低对人体健康的风险。
天然防腐剂的应用技术不断提高,已经能够满足不同类型肉制品的保鲜需求。
比如在鲜肉、腌制肉制品中,通过添加天然防腐剂可以延长其保质期,减少食品浪费。
且天然防腐剂的使用方法也比较简便,能够方便地应用在各类肉制品生产过程中。
天然防腐剂在肉制品保鲜中的应用具有一定优势。
它不但对肉制品的保质期有明显的延长效果,同时对肉制品的风味、质地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较小,而且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较低。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不同天然防腐剂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从而推动肉制品保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天然防腐剂研究进展

食品科技食物会在氧气、酶、微生物及金属离子的作用下腐败降解。
世界范围内,有近40%的食物变质来源于微生物污染[1]。
细菌及霉菌是主要的导致腐败的微生物。
微生物污染食物后能够导致食物腐败甚至发生食用中毒。
这个问题为人类健康和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影响[2]。
1 常见的导致食品腐败的微生物1.1 引起腐败的细菌类沙门菌(Salmonella)含有2 000多种不同的菌株,部分菌株会导致食物腐败引起人类中毒。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位居榜首。
沙门菌主要污染肉类食品,奶和蛋类食品也可能受其污染[3]。
单增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对大部分物理或化学处理具有抗性。
单增李斯特氏菌能使人感染李氏菌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败血症、脑膜炎等。
单增李斯特氏菌在4 ℃环境中仍可增长繁殖,因此是冷藏食品中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3]。
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是另一种导致食品腐败的致病菌。
食物中污染的蜡样芽胞杆菌能释放肠毒素,肠毒素具有致病性。
家庭常用的烹调温度不足以杀死蜡样芽胞杆菌的孢子。
因此食用未妥善冷藏保存或未经过充分加热处理的食物可能为健康带来威胁[3]。
1.2 引起腐败的真菌类常见的能引起食品变质的霉菌有灰绿曲霉(Aspergullus glaucus)、匍匐曲霉(Aspergillus repens)、芽枝霉属(Blastocladia pringsheimii)、青霉属(Penicillium)。
霉菌污染食物后,会通过分解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获取繁殖底物进行大量增殖,产生肉眼可见的菌丝体[4]。
2 化学合成防腐剂及其副作用为有效抑制食品中微生物活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必须采取一定措施来防止微生物感染和增殖。
采用添加防腐剂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方式。
其中化学防腐剂由于高效、价廉、方便等特性,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
天然食品防腐剂综述

天然食品防腐剂综述天然食品防腐剂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分类、抗菌谱及使用条件等。
天然食品防腐剂抗菌效果强,不但安全无毒,还有水溶性好、作用范围广等优点。
【Abstract】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lassification、antimicrobial spectrum and using conditions of natural preservatives. Natural preservatives have great antibiotic aciton ,they are not only safe ,but have excellent water-solubility and large funciton scope.【Key words】natural preservatives.; classification; antimicrobial spectrum食品防腐剂分为天然防腐剂及和化学合成防腐剂。
由于人工化学合成防腐剂成本比天然食品防腐剂低很多,加上天然防腐剂存在效价低、用量大和抗菌实效短等缺点,导致长期以来在食品生产中合成防腐剂的使用占主导地位。
但合成防腐剂存在一定的毒性,对人体有害,甚至有致癌的危险,而天然防腐剂具有抗菌性强、安全无毒、水溶性好及作用范围广等合成防腐剂没有的优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天然食品防腐剂。
天然食品防腐剂按来源可分源于植物、源于动物和源于微生物三类,下面就就这三类天然防腐剂做一综述。
1 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防腐剂1.1 果胶分解物果胶主要存在于苹果、葡萄、柑桔等水果和蔬菜中。
果胶的酶分解产物有很强的抗菌作用,特别适用于大肠杆菌的抑制。
果胶分解物在酸性条件下有效,在PH小于6时抗菌性最强。
目前,国外将其配合其他天然防腐剂,广泛用于酸菜、咸鱼等食品的防腐[1]。
1.2 琼脂低聚糖从海藻中提取的琼脂,主要成分是琼脂糖,其酶分解物即为琼脂低聚糖,它具有较强的抑菌和防止淀粉回生老化的作用,在浓度达3.11%时,能有效地减少菌落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然防腐剂一、食品防腐剂(一)概述食品防腐剂是即对代谢底物为腐败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
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腐败作用的发生,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
对纤维和木材的防腐用矿油、煤焦油、丹宁,对生物标本用甲醛、升汞、甲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硝基糠腙衍生物或香脂类树脂。
在食品中使用防腐剂受到限制,因此多靠干燥、腌制等一些物理的方法。
特殊的防腐剂有乙酸等有机酸、以油酸脂为成分的植物油、芥子等特殊的精油成分。
对于生物体的局部(如人体表面或消化道),可以根据具体条件采用各种防腐剂(如碘仿、水杨酸苯酯、苯胺染料或吖啶类色素等)。
食品防腐剂是抑制物质腐败的药剂。
即对以腐败物质为代谢底物的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持续的抑制作用。
重要的是它能在不同情况下抑制最易发生的腐败作用,特别是在一般灭菌作用不充分时仍具有持续性的效果。
世界各国应用的种类不同,美国有50种,日本约40种,杀菌剂不同,基本上没有杀菌作用,只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毒性较低,对食品的风味基本没有损伤;使用方法比较容易掌握。
我国规定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丙酸钙等30种。
(二)应具备的条件1)性质较稳定:加入到食品中后在一定的时期内有效,在食品中有很好的稳定性;2)低浓度下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3)本身不应具有刺激气味;4)不应阻碍消化酶的作用,不应影响肠道内有益菌的作用;5)价格合理,使用较方便。
(三)作用机理①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凝固或变性,从而干扰其生长和繁殖。
②防腐剂对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产生作用。
由于能破坏或损伤细胞壁,或能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机理,致使胞内物质外泄,或影响与膜有关的呼吸链电子传递系统,从而具有抗微生物的作用。
③作用于遗传物质或遗传微粒结构,进而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翻译等。
④作用于微生物体内的酶系,抑制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代谢。
(四)种类食品防腐剂按作用分为杀菌剂和抑菌剂。
二者常因浓度、作用时间和微生物性质等的不同而不易区分。
按性质也可分为有机化学防腐剂和无机化学防腐剂两类。
此外还有乳酸链球菌素,是一种由乳链球菌产生、含34个氨基酸的肽类抗菌素。
有28个品种。
防腐剂按来源分,有化学防腐剂和天然防腐剂两大类。
化学防腐剂又分为有机防腐剂与无机防腐剂。
前者主要包括苯甲酸、山梨酸等,后者主要包括亚硫酸盐和亚硝酸盐等。
天然防腐剂,通常是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提取。
如乳酸链球菌素是从乳酸链球菌的代谢产物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多肽物质,多肽可在机体内降解为各种氨基酸,世界各国对这种防腐剂的规定也不相同,我国对乳酸链球菌素有使用范围和最大许可用量的规定。
食品防腐剂种类使用范围:苯甲酸及盐:碳酸饮料、低盐酱菜、蜜饯、葡萄酒、果酒、软糖、酱油、食醋、果酱、果汁饮料、食品工业用桶装浓果蔬汁.山梨酸钾:除同上外,还有鱼、肉、蛋、禽类制品、果蔬保鲜、胶原蛋白肠衣、果冻、乳酸菌饮料、糕点、馅、面包、月饼等.脱氢乙酸钠:腐竹、酱菜、原汁桔浆.对羟基苯甲酸丙酯:果蔬保鲜、果汁饮料、果酱,糕点陷、蛋黄陷、碳酸饮料、食醋、酱油丙酸钙:生湿面制品(切面、馄饨皮)、面包、食醋、酱油、糕点、豆制食品.双乙酸钠:各种酱菜、面粉和面团中。
乳酸钠:烤肉、火腿、香肠、鸡鸭类产品和酱卤制品等。
乳酸链球菌:素罐头食品、植物蛋白饮料、乳制品、肉制品等.纳他霉素:奶酪、肉制品、葡萄酒、果汁饮料、茶饮料等。
过氧化氢:生牛乳保鲜,袋装豆腐干有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苯甲酸及其盐类、山梨酸及其盐类、对羟基苯甲酸的酯类等。
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等均是通过未解离的分子起抗菌作用。
它们均需转变成相应的酸后才有效,故称酸型防腐剂。
它们在酸性条件下对霉菌、酵母及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能力,常用于果汁、饮料、罐头、酱油、醋等食品的防腐。
此外,丙酸及其盐类对抑制使面包生成丝状粘质的细菌特别有效,且安全性高。
无机化学防腐剂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亚硫酸盐及亚硝酸盐等。
亚硝酸盐能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防止肉毒中毒,但它主要作为发色剂用。
亚硫酸盐等可抑制某些微生物活动所需的酶,并具有酸型防腐剂的特性,但主要作为漂白剂用。
杀菌剂很少直接加入食品。
(五)使用注意事项防腐剂的效果并不是绝对了,它只对某些食品具有在一定限度内延长储藏期的作用,并且其防腐效果根据环境pH的变化有所差别;另外,防腐剂必须按添加标准使用,不得任意滥用。
与各类食品添加剂一样,防腐剂必须严格按中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添加,不能超标使用。
防腐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达不到防腐效果,影响食品的风味和品质等,例如茶多酚作为防腐剂使用时,浓度过高会使人感到苦涩味,还会由于氧化而使食品变色。
在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由于防腐剂在种类、性质、使用范围、价格和毒性等不同的情况下,应注意以下几点后再合理的使用。
1、在添加防腐剂之前,应保证食品灭菌完全,不应有大量的生物存在,否则防腐剂的加入将不会起到理想的效果。
如山梨酸钾,不但不会起到防腐的作用,反而会成为微生物繁殖的营养源。
2、应了解各类防腐剂的毒性和使用范围,按照安全使用量和使用范围进行添加。
如苯甲酸钠,因其毒性较强,在有些国家已被禁用,而中国也严格确定了其只能在酱类、果酱类、酱菜类、罐头类和一些酒类中使用。
3、应了解各类防腐剂的有效使用环境,酸性防腐剂只能在酸性环境中使用有强有效的防腐作用,但用在中性或偏碱性的环境中却没有多少作用,如山梨酸钾、苯甲酸钠等;而酯型防腐剂中的尼泊金酯类却也能在pH4─8之间使用,且效果也还不错。
4、应了解各类防腐剂所能抑制的微生物种类,有些防腐剂对霉菌有效果,有的对酵母有效果,只有掌握好防腐剂的这一特性,就可对症下药,一般已复配形式来进行综合防腐保鲜的较多,如健鹰抗腐王和防霉保鲜剂等产品。
5、根据各类食品加工工艺的不同,应考虑到防腐剂的价格和溶解性,以及对食品风味是否有影响等因素,综合其优缺点,再灵活添加使用。
现状其实,国家法律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都是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的。
老百姓在正确的使用范围、正确的使用量内合理食用,其安全性是完全可以保障的。
至于曾经发生过的那些引起公众关注的大型食品安全问题,都是因为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标准没有得到有效执行,或者没有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而不是防腐剂本身的“罪过”。
禁忌最后须特别提及一点:儿童、孕妇等处于身体发育特殊时期的敏感人群,不宜食用那些过多使用防腐剂的食品。
(六)认识误区不要刻意追捧不含防腐剂的产品消费者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很多标注“不含防腐剂”的食品,其中有果汁饮料、茶饮料、罐头制品、调味品、蜜饯干果制品、方便面等,大多数品牌都在外包装上标注了“本品不含防腐剂”、“本产品不添加任何食品防腐剂”等字样。
大多数消费者也认为标有“不含防腐剂”字样的食品更安全,要优先选购“不含防腐剂”的食品。
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很多食品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因为没有按规定添加防腐剂造成的。
同时,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有关人员介绍。
按照国家标准来使用防腐剂是对食品安全的一种保证,对于列入《食品原料和添加剂目录》的防腐剂,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对身体是没有危害的,消费者不要过分迷信“不含防腐剂”。
(七)发展趋势趋势一一是由毒性较高向毒性更低、更安全方向发展。
人类进步的核心是健康、和谐。
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食品的安全标准也越来越严。
各国政府在快速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和国民健康水平的同时,也通过“绿色壁垒”来保护本国食品工业,减少国外食品对本国食品业的冲击。
趋势二二是由化学合成食品防腐剂向天然食品防腐剂方向发展。
鉴于化学合成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性和其他缺陷,人类正在探索更安全、更方便使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剂。
如微生物源的乳酸链球菌素、那他霉素、红曲米素等;动物源的溶菌酶、壳聚糖、鱼精蛋白、蜂胶等;植物源的琼脂低聚糖、杜仲素、辛香料、丁香、乌梅提取物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复合源的R-多糖等。
趋势三三是由单项防腐向广谱防腐方向发展。
它们的抑菌范围相对都比较狭小。
有的对真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无效;有的仅对少数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所以,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添加多种防腐剂以达到防腐目的。
人们渴望单一使用既能杀菌又能抑菌的广泛意义上的食品防腐剂。
广谱防腐剂将成为业界的研究方向之一。
趋势四四是由苛刻的使用环境向方便使用方向发展。
如有的对食品的pH值、加热温度等敏感;有的水溶性差;有的异味太重;有的导致食品褪色等等。
发展趋势应该是对食品生产环境没有苛刻要求的食品防腐剂。
趋势五五是较高价格的天然食品防腐剂向较低价格方向发展。
天然食品防腐剂无毒无害,价格较贵。
大多数食品生产企业难以承受,如溶菌酶、乳酸链球菌素、那他霉素、鱼精蛋白等等。
大幅度降低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成本是大范围推广应用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先决条件之一。
二、天然防腐剂天然防腐剂也称天然有机防腐剂,是由生物体分泌或者体内存在的具有抑菌作用的物质,经人工提取或者加工而成为食品防腐剂。
此类防腐剂为天然物质,有的本身就是食品的组分,故对人体无毒害,并能增进食品的风味品质,因而是一类有发展前景的食品防腐剂。
如酒精、有机酸、甲壳素和壳聚糖、某些细菌分泌的抗菌素等都能对食品起到一定的防腐保藏作用。
(一)种类(二)各种天然防腐剂介绍1、微生物源(1)乳球菌肽乳球菌肽(Nisin),又称乳酸链球菌肽或尼生素。
是由属于N血清型的某些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在代谢过程中合成和分泌的具有很强杀菌作用的小肽。
它的成熟分子仅由3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3510。
天然的nisin主要以nisinA和nisinZ形式存在,同浓度下,nisinZ的溶解度和抗菌力一般强于nisin A。
乳球菌肽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是由于乳球菌肽对细胞膜的吸附,然后在细胞膜上形成孔洞。
Nisin是一个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分子,在缺乏阴离子膜磷脂的情况下,Nisin起阴离子选择载体作用,当存在阴离子膜磷脂时,Nisin吸附在膜上,利用离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分子的C末端、N末端对膜结构产生作用形成穿尾"孔道",从而引起胞内物质泄漏,胞外水分子进入等,引起细胞自溶。
nisin 不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酵母和霉菌,专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细菌芽孢。
nisin 能抑制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小球菌属和乳杆菌属的某些菌种,抑制大部分梭菌属和芽孢杆菌属的芽孢。
例如,能有效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利斯特氏菌、枯草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等所引起的食品腐败。
这一特性使它被广泛地应用在经热处理的包装食品中作为防腐剂。
Nisin 还可和某些络合剂(如EDTA或柠檬酸)等一起作用,可使部分G-菌对之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