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带下病处方用药浅析

合集下载

浅析《傅青主女科》治疗产后缺乳

浅析《傅青主女科》治疗产后缺乳

浅析《傅青主女科》治疗产后缺乳
黄亦曼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3(032)029
【摘要】产后缺乳是产后常见病,西医在这方面缺乏有效的措施,而祖国医学却有着独特的优势.《傅青主女科》中对产后缺乳有着深入分析,笔者以其方结合临床,灵活运用,效果显著.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两方面分析傅青主治疗产后缺乳的经验,并结合临床谈谈自己的用药体会.
【总页数】2页(P119-120)
【作者】黄亦曼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226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43
【相关文献】
1.《傅青主女科》方治疗产后缺乳体会
2.《傅青主女科》产后缺乳浅析及感悟
3.傅青主女科二方加减治疗产后缺乳临床疗效观察
4.《傅青主女科·调经篇》治疗思想浅析
5.从傅青主女科治疗未老经水断浅析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治疗思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浅探

《傅青主女科·带下》篇浅探

带下 一病历 代医家 论述甚 多 ,然 《 傅青 主 女科 ・ 下 》 带 篇 ( 以下简称《 带下》 别具一格 , ) 论简 药效 , 而不繁 , 要 颇切 实 用, 素为临床 医者推崇。下面谈谈笔者学 习《 带下》 的几点 体
会。
1 病因: 带下 皆湿病 。 湿热居 多
带下的病 因在《 带下》 中提 出了许 多 , “ 闪挫气 ” “ 如 跌 、 行房 而放纵 ” “ 、饮酒而颠狂 ” 。其 中, 氏认为最主要 的湿邪 , 等 傅 他在 本篇开首第一句就明确指 出“ 带下俱 是湿症 ” 夫 。五种带下无一 不与湿邪有关。原文 中日 :夫 白带乃湿盛而火衰 ” “ “ ;夫青带乃肝 经之湿热 ” “ ;夫黄 带乃任脉湿热也 ” “ ;夫黑带 乃火 热之极也” 其 , 主治方剂利火汤 中运用了茯苓 、 车前 子等大量的利水药 , 可见黑 带矣为“ 火热 之极之变 ”然亦不 离其湿 ,夫赤 带亦为湿 病… … , “ 火热故也” 五带之 中除 白带属湿盛火 衰者外 , , 其余 四带 皆为湿
接 除 湿热 之 邪 ,另一 方 面调 理 脏 腑根 治 产 生 湿热 之 源 。
关键词 : 《 博青主女年》 十 - ;带下病
中图 分 类 号 : R 2 . 文 献 标 识 码 : 2 31 A 文 章 编 号 :0 0 8 3 (080 - 19 0 10 — 162 0 ) 05 - 2 4
3 . 补 脾 以除 湿 .1 2
2 病 机 : 失调 生湿热 , 腑 带脉 受损成 带 下
傅 氏论带下 , 其病机可概括为根源 于脏腑 失调 , 键在带脉 关 受损 , 致使 “ 气不化经水而 反变为带下矣 ” 。脏腑 之中 , 主升清 脾 而运 化 水 湿 , 主疏 泄 , 经络 过 阴 器抵 小 腹 , 主 水 而 司 二 阴 , 肝 其 肾 “ 脉通 于 肾 ”此 三 脏 、 能失 调 与 带 下 关 系 最 密 切 。脾 病 者 主 带 , 功 要在脾虚不运 。如 白带条下所 言 :脾 土受伤 , “ 湿土之气下陷 , 是 以脾精 不守 , 能化营 咂以为经水 , 不 反变 为 白滑之 物 , 由阴门直 下 ……” 脾虚不运则 清气不升 , 水湿不行 , 随气 陷 , 湿 自然成 带 。 间亦 有 “ 气 之侵 ” , 总 属脾 不 健 运 之 疾 。肝 病 者 主 要 在 疏 泄 湿 者 然 失常 , 由情志失调或湿 留于肝引起 。肝之疏泄失常就其本脏而 多 言 则 郁 逆化 火 生 热 。如 青 带 条下 所 言 :不 知水 为肝 木 之 所 喜 , “ 而 湿实肝木之所恶 ……以所恶合之所喜必有违者矣 。肝之性既违 , 则肝之气必逆。气 欲上升 , 而湿欲下 降……逆轻 者 , 热必轻 …… 逆重者热必重……” 赤带条下亦 t “ 3:郁怒伤肝 , 于是肝经之 火内 炽 …… ”就其脏腑 之间相互影 响而言 , , 肝失疏 泄必然横 逆克伐 脾土 , 导致脾虚不运湿邪内生。如 白带条下所言 :肝郁 而气弱 , “ 则脾土受伤……” 青带条下 日:郁怒伤肝 ……下克脾土 , “ 脾土不 能运化 , 致湿热 之气蕴于带脉 之问。” 肾病者多 由房 劳所伤 , 下焦 相火妄动 。如黄带条下 日:……真水真炎合成丹 邪 、 邪 , 于 “ 元 绕 任 脉 , 胎之 间……” “ 胞 , 唯有 热邪存于下焦 之问 , 则津 液不 能化 精, 而反化湿也。” 黑带条下 t “ 3:火结 于下 ……” 。下焦邪热影响 气化功能 , 液既不能转化 为精 , 津 又不 能 由膀胱排 出 , 则潴 留成 湿, 与热相合为湿热 。 此外 , 氏还到了 胃火 , 傅 膀胱之火 , 三焦之 火等 皆可“ 熬煎 ”

傅青主女科之带下病

傅青主女科之带下病
积极治疗
一旦确诊为带下病,应积极配合医 生进行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傅青主女科之带下病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 带下病概述 • 傅青主女科治疗特色 • 常见证型及方剂介绍 • 现代医学对带下病认识与治疗进展 • 傅青主女科在现代临床中应用体会 • 预防与调护建议
01
带下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带下病是指妇女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 症状者,是妇科常见病证之一。
肾阳虚衰型
症状表现
带下量多,色白清冷,质稀如水,淋漓不断,头晕耳鸣,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夜尿多, 大便溏薄,面色晦黯,舌淡润,苔薄白,脉沉细而迟。
功效
温肾助阳,涩精止带。
阴虚夹湿型
症状表现
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 有气味,阴部灼热感,或阴部瘙痒, 头晕目眩,腰酸肢软,五心烦热,咽 干口燥,或失眠多梦,舌质红,苔少 或黄腻,脉细数。
情志护理也是傅青主女科治疗带下病的重要方面,通过心理疏导、情志调节等方 法,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改善情绪,从而促进病情好转。
03
常见证型及方剂介绍
脾虚湿困型
症状表现
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稠无臭味,绵绵不断,面色萎黄,四肢不温,神倦乏力,足跗时肿,舌淡,苔白或腻 ,脉缓而弱。
功效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中医对带下病认识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带下病的发生与脾肾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脾虚则运化失职,水湿内停, 下注胞宫而致带下增多;肾虚则封藏失司,精液滑脱而下致带下绵绵。湿热、热 毒之邪侵袭胞宫,与血搏结,损伤任带二脉,也可导致带下病。
治则治法
中医治疗带下病以健脾益气、补肾固涩、清热利湿、解毒杀虫为基本原则。根据 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辨证施治,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同时 ,还可配合针灸、艾灸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洪秀珍:《傅青主女科》完带汤】

【洪秀珍:《傅青主女科》完带汤】

【洪秀珍:《傅青主女科》完带汤】洪秀珍,女,陕西洛南人,师承于商洛郭氏经方流派第四代传人郭池,从医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治疗效果显著,深受广大患者推崇。

笔者有幸随其临证学习,获益良多,见其将完带汤加味治疗内、妇、皮肤、男科等多种疾病,遂留意收集其所治验案,加以总结分析。

《傅青主女科》完带汤,方由:土炒白术一两,炒山药一两,人参二钱,酒炒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制苍术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组成。

(注:一两约合今30克,一钱约合今3克,一分约合今0.3克)。

主治妇人带下病。

后世医家多以本方作为妇人带下病主方,无论寒热虚实,均可加减运用。

若带下清稀偏寒者,可加鹿角霜、巴戟天、仙茅、仙灵脾等以温固;若带下量大者,加白果、海螵蛸、芡实、金樱子等以收涩;若色黄偏热者,加土茯苓、金刚藤、黄柏、苦参等以清利湿热。

带下病黄褐斑李某,女,32岁,职员。

2019年1月23日初诊,主诉带下色淡黄量多3月余,伴经前少腹胀痛,经来淋漓难尽,腰痛,手足逆冷,夜寐梦多,观其面色萎黄,两颊黄褐斑散发,舌暗苔白,脉细缓。

诊断:带下病,证属肝郁脾虚,浊湿下注;治宜健脾祛湿,疏肝行气,方选完带汤加味。

处方: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甘草6克,陈皮6克,苍术10克,山药15克,车前子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荆芥6克,鹿角霜10克,海螵蛸15克。

14剂,颗粒剂,日两次,开水冲服。

2月23日复诊,诉上症略缓,带下量减,但两颊色斑未淡,于上方去海螵蛸,加玫瑰花10克、白芷10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两次温服。

3月13日复诊诉,经前腹痛减轻,手足逆冷亦有改善,舌脉同前,于上方去玫瑰花、白芷,加牡蛎15克、肉桂5克、牛膝10克、防风10克。

14剂,煎服法同上。

后以完带汤增损2月,带下止,面色红润有光泽,经来通畅。

按:黄带一证,《诸病源候论》谓:“脾脏之色黄,带下黄者,是脾脏虚损,故带下而挟黄色。

”验于病家,面色萎黄,带下色淡而量大,当属脾虚无疑。

基于《傅青主女科·带下》“治未病”思想探讨带下病的中医防治

基于《傅青主女科·带下》“治未病”思想探讨带下病的中医防治

·中医中药·基于《傅青主女科·带下》“治未病”思想探讨带下病的中医防治孙薇丽郭彩霞毛宇楠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20.21.03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81774356);山西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019036)作者单位:030024太原,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带下病临床表现为带下的量、色、质、气味发生异常(如增多、有味;或呈豆腐渣样、或呈黄色水样等),并伴随局部或全身症状(如外阴瘙痒、腰酸、乏力、下腹酸胀等不适感)。

带下病可见于现代医学中的阴道炎、盆腔炎、宫颈炎、卵巢早衰、闭经、不孕、妇科肿瘤等病[1]。

带下一证,在临床极为常见多发,古人有“十女九带”之说。

现代流行病学发现,已婚育龄妇女带下病患病率为30.69%,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完全,反复发作,缠绵或加重,则可能导致不孕等,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2]。

《傅青主女科》是清代傅山所著的一部妇科经典,是中医妇科辨证论治的重要思想来源。

傅山在《女科》中列带下5类,制方5首,傅氏以五色论带,将带下病分为白、青、黄、黑、赤五种类型,详论病因病机、五色带证候以及治法,同时将五行、经络和脏腑等学说应用于带下病的辨证。

其带下病方剂中的所有理法方药,不拘于古,辨证施治独具一格,其用药随证多变但精简,为带下病的现代治疗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辨治思想。

《女科》中包含诸多经典的中医理念,傅青主在讨论疾病证治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疾病的预防,其“治未病”理论贯穿经、带、胎、产、乳各病[3]。

“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素问》,其中提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后世诸多医家又对这一思想做出较大的继承与发展[4]。

本文就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来探析《傅青主女科·带下》辨治特色中的治未病思想,给带下病的现代防治以启发。

员未病先防未病先防,是指人体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疾病的发生。

《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特点浅析

《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特点浅析

《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特点浅析
南淑玲
【期刊名称】《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7(48)12
【摘要】《傅青主女科》为明末清初傅山所著,是一部颇有临床价值的妇产科专书。

该书论述简要,说理透彻,选药组方平中见奇。

《傅青主女科》方药在清代广为流传,对妇科临床的影响,迄今不衰。

恰如祁尔诚所云:“谈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峻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

”岳美中教授也曾说:“读傅氏书须知最大创造发明处就在他的方剂。

这是他几十年研究医学,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万勿忽略。


【总页数】2页(P1140-1141)
【关键词】《傅青主女科》;用药特点;明末清初;产科专书;临床价值;选药组方;妇科临床;岳美中
【作者】南淑玲
【作者单位】安徽中医学院方剂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1;R969.3
【相关文献】
1.《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规律探析 [J], 杨文斌;姚宪民;马世民
2.《傅青主女科》调经用药规律探析 [J], 李庆忠
3.《傅青主女科》治疗不孕症的用药特点浅析 [J], 王艳;尤昭玲
4.基于系统论浅析《傅青主女科》调经方剂用药配伍规律 [J], 吴晓丹;张林;白晶;孙丽英;杨勇
5.浅析《傅青主女科》中黄芪的组方用药特点 [J], 姚丽娜;张建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傅青主女科》带下

《傅青主女科》带下

《傅青主女科》带下白带下(一)夫带下俱是湿症。

而以“带”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

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

带脉者,所以约束胞胎之系也。

带脉无力,则难以提系,必然胎胞不固,故曰带弱则胎易坠,带伤则胎不牢。

然而带脉之伤,非独跌闪挫气已也,或行房而放纵,或饮酒而颠狂,虽无疼痛之苦,而有暗耗之害,则气不能化经水,而反变为带病矣。

故病带着,惟尼僧,寡妇,出嫁之女多有之,而在室女则少也。

况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

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

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於地中,则地气自升腾於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方用完带汤。

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制)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水煎服。

二剂轻,四剂止,六剂则白带全愈。

此方脾、胃、肝三经同治之法,寓补於散之中,寄消於升之内,开提肝木之气,则肝血不燥,何至下克脾土;补益脾土之元,则脾气不湿,何难分消水气。

至於补脾而兼以补胃者,由里以及表也。

脾非胃气之强,则脾之弱不能旺,是补胃正所以补脾耳。

青带下(二)妇人有带下而色青者,甚则绿如绿豆汁,稠粘不断,其气腥臭,所谓青带也。

夫青带乃肝经之湿热。

肝属木,木色属青,带下流如绿豆汁,明明是肝木之病矣。

但肝木最喜水润,湿亦水之积,似湿非肝木之所恶,何以竟成青带之症?不知水为肝木之所喜,而湿实肝木之所恶,以湿为土之气故也。

以所恶者合之所喜必有违者矣。

肝之性既违,则肝之气必逆。

气欲上升,而湿下带青欲下降,两相牵掣,以停住于中焦之间,而走于带脉,遂从阴器而出。

其色青绿者,正以其乘肝木之气化也。

浅析《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之尤重脾肾

浅析《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之尤重脾肾

浅析《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之尤重脾肾
《傅青主女科种子篇》是明代傅青主所撰的一本专门讲述妇科疾病的医学著作。

其中的“种子篇”主要讲述了妇女生育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如不孕、流产、难产等,以及如何通过中药治疗来调理女性生殖系统。

在《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中,可以看到傅青主对虚寒症候和脾肾的重视。

他认为如果女性出现了虚寒症候,往往会直接影响到生殖系统的正常功能。

因此,对于这种情况,他主张要通过中药来滋养脾肾,从而调节女性内分泌平衡,促使生殖系统的功能得到恢复。

具体来说,傅青主认为,脾主运化,肾主生殖,两者密切相关。

如果脾肾功能不够健康,必然会影响到女性的生殖健康。

因此,他提出了一些滋补脾肾的中药方剂。

比如,他推荐了桂枝茯苓丸、六君子丸、归脾大丸等方剂,这些方剂包括了多种滋补脾肾的药材,可以有效改善女性的虚寒症候,使生殖系统得到调理。

除了脾肾之外,傅青主还特别重视女性的气血调理。

他认为,气血不足也是导致女性不孕的原因之一。

因此,他提出了一些调理气血的方剂,如四物汤、人参归脾汤等。

这些方剂可以有效促进女性的气血流通,从而达到调节女性内分泌的效果。

可以看出,《傅青主女科种子篇》重视的是调理女性内分泌平衡,从而通过中药来调节生殖系统的功能。

而其中的关键在于滋补脾肾,保证脾肾能够健康地运转,为女性的生殖健康提供支持。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重脾肾的健康,通过合理的膳食和生活习惯来保障身体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 日 2次 。另用 外 洗方 : 参 、 苦 蛇床 子 各 1 g艾 叶 、 5, 枳壳 、 白芷 、 紫草 、 紫花 地丁 各 1g 0 。5剂 , 煎 , 浴 水 坐
选用柴胡、 陈皮 、 白芍 、 附等疏理气机轻剂 , 香 意在 调 畅 肝气 , 充 分 兼 顾 脾 胃 肾 的生 理 功 能 、 理 特 并 病 点 。清 热 药使 用 了 栀子 、 连 、 柏 、 黄 黄 知母 、 丹皮 等 , 除栀 子 外 均是 清 热 益 阴药 , 清 热利 湿 过程 中时 时 在 注 意保 护 肾阴 。各 方药 味 精炼 ,每方 不 超 过 1 0味
旺 , 平肝 正所 以扶脾 耳 , 何 必加 入参 、 是 又 白术之 品 以致 累事哉 ?带 下病 虽 总 的病 机是 以 “ ” 主 , ” 湿 为 但 在 治法 上 不是 一 味用 辛 、 、 之 品燥湿 祛 湿 利 湿 , 苦 燥 而 是 辨证 使 用 了润 心 济 肾 , 肾脉 之 虚 , 清 肾火 补 而 之 炎等方 法 。并 说 :易 黄汤 不 独治 黄带 , 有带 病 “ 凡
兼顾 任 带 二 脉 。 除湿 药选 用 了茯 苓 、 前 子 、 车 芡实 、
茵 陈 等 淡 渗 利 湿 之 品 , 峻下 逐 水 剂 , 其 祛 湿 而 无 取 不 伤 阴 , 胃健 运 即达 利 湿之 目的。疏 肝解 郁 剂则 脾
下病 ( 带 , 属脾 虚 湿郁 化热 , 黄 证 任脉 不 固 ) 。治 则 : 健脾 除湿 、 清热 止 带 , 选 易黄 汤 加 减 : 方 山药 、 实 芡 各 3 g黄 连 、 柏 各 6 , 前 子 ( 煎 )g龙 胆 草 0, 黄 g车 包 9, 1g柴胡 1g 白果 1 。5剂 , 煎 服 , 日 1 。 2, 0, O枚 水 每 剂
药, 药性 清淡 , 无 质 重厚 味 贵重 之 补 品 , 无 苦燥 既 亦
峻利 伤 阴之 重 剂 , 无 偏 涩 生 僻 难 寻 之 药 , 是 能 更 全 信 手 拈 来 的 寻常 药 。可 见傅 氏用 药平 实 , 性稳 健 药
之 心火 , 误矣 。” 而 为赤 带确立 了清肝火 、 脾气 , 从 健
而 非清 心火利 湿 的治则 。在 用药 上 , 巧用 清火 滋 阴 、 补 血止 血 之剂 , 取 “ 妙 ……治 血 少加 清火 之 味 , 功 奏 独 奇 ……补其 肝木 之血 , 何也 不知 用芍 药 ? 以平 肝则 肝 气得 舒 , 肝气 舒 自不克 土脾 , 脾不 受 克 , 脾 土 自 则
者均 可治 之 。” 3 典型 病例
例 1曾女 ,6岁 , 2产 1 自诉 3月前 行人 工 , 3 孕 , 流产 术后 , 将养 失 宜 , 2月 又 因家 庭琐 事 烦 扰 , 近 出 现 带下 量 增 多 , 黄 夹 杂 血 丝 , 粘 稠 , 味腥 臭 , 色 质 气 外 阴痒 痛 , 心烦 易 怒 , 胁胀 痛 , 伴 两 口苦 咽 干 , 便 小 短赤 , 大便 干结 。舌 质 红 、 黄 腻 , 苔 脉滑 数 。辅 助 检
21 0 0年

2 1 V k 8 o 0 0 o2 N . 5
第 2 8卷
第 5期
X ni gJu a o T a io a C iee M dc e i a o r l f rdt n l hn s e i n jn n i i"
新疆 中医药

《 傅青主女科 》 带下病处方用药浅析
其 中 白芍 、 前子 用 3次 ; 车 茯苓 、 陈皮 、 药 、 胡 、 山 柴 黄柏 、 子 、 草用 2次 。其余 各 药散 在各 方 中用 1 栀 甘
次 。傅 青 主在处 方 前 后对 各 色 带下 病病 因病 机 、 处 方 用药 及 预 后 均做 了详尽 分 析 , 由此可 归 纳 总结 出 傅青 主 治疗 各类 带下 病用 药处 方 的经验 和特 点 。 1 用药 平实 。 性 稳健 药
查, 白带涂 片示 : 细胞 一级 、 少量 炎性 细胞 。诊断 : 带
《 科 》 用补益药 时 , 用 了人参 、 女 在 使 山药 、 白 术 。三 药均 为甘 温平 补之 剂 , 取其 健脾 益气 、 温和 甘 中之 意 , 而未 用 桂 附 等辛 热 之 品 , 注重 调理 肝 脾 肾 ,
《 青 主女 科 》 ( 傅 中 以下 简 称《 女科 》 。本 文 试对 《 ) 女
科 》 下 病用药 特 点加 以探 讨 。 带
《 女科 》 :夫带 下病俱 是湿 邪”湿 邪又有 内 说 “ , 外 之分 , 邪 为 患 , 脾 肾 功 能失 常是 发 病 的 内在 湿 肝 条 件 ; 位 在 前 阴 、 宫 ; 脉 损 伤 , 脉 失 约是 带 病 胞 任 带 下 病 的核 心病 机 。将带 下病 分为 : 自带 、 带 、 青 黄带 、 黑 带 、 带 5种 , 据此 予 以相应 辨证 治疗 。综 观带 赤 并 下 病 篇 中共 使 用 方 剂 5首 : 带 汤 、 遥 散 、 黄 完 逍 易 汤、 利火 汤 、 肝止 淋 汤 。5方 中共使 用 中药 3 清 O味 ,
无 生 搬硬 套 之嫌 。如 治 赤带 选 用 了清 肝 止 淋 汤 , 选
方 前 即辨证 赤 带是 因脾 虚 肝 郁 , 失 运 化 , 热 下 脾 湿 陷 , 不藏 血 , 者 “ 肝 两 同血 俱 下 , 以似 血 非 血 之形 所 象 于其 色 也 。其 实血 与 湿不 能 两分 , 人 以赤 带属 世
胡 守萍 , 王 娟
( . 吉 市第 二人 民 医 院 , 新 疆 1 昌 昌吉 8 10 ; 2呼 图 壁 人 民 医 院 , 新 疆 3 0 . 1 呼 图壁 8 10 ) 32 0
傅青主 , 清时期医学家 、 晚 思想 家 。擅 长 于妇
科、 内科 杂 症 。其 医学 思想 主要 体 现在后 人 辑成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