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絮凝剂处理含三种重金属选矿废水
废水中的重金属处理方法(一)2024

废水中的重金属处理方法(一)引言概述:废水中的重金属处理是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废水中的重金属处理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正文:一、物理处理方法1. 浮选法:通过物料密度的差异使重金属离子与其他物质分离。
2. 离心沉淀法:通过离心作用将重金属离子与废水分离,然后进行沉淀处理。
3. 吸附法:利用各类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将其从废水中去除。
4. 膜分离法:利用特殊膜对重金属离子进行筛选分离。
二、化学处理方法1. 氧化还原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难溶于水的氧化物沉淀,然后分离处理。
2. 沉淀法:通过添加化学沉淀剂使重金属离子与废水中的杂质反应生成沉淀,然后进行分离。
3. 配位沉淀法:利用配位反应将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与沉淀剂结合生成不溶性配合物,从而实现分离。
三、生物处理方法1. 微生物还原法:利用具有还原能力的微生物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难溶于水的沉淀物。
2. 植物吸收法:利用植物的吸收能力吸附和富集重金属离子,然后割取植物进行处理。
3. 微生物交互转化法: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四、电化学处理方法1. 电沉积法:通过电流将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沉积在电极上,实现分离处理。
2. 电吸附法:利用电吸附作用将重金属离子从废水中吸附到带电电极表面上。
五、高级氧化处理方法1. 光催化氧化法:利用特定的光催化剂在光照下将重金属离子氧化为无害的物质。
2. 高级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将重金属离子氧化为沉淀或无害化合物。
总结:废水中的重金属处理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电化学处理方法和高级氧化处理方法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情况和优劣势,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需要考虑废水的性质、处理成本和净化效果等因素。
通过有效的重金属处理方法,可以降低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选矿废水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介绍

选矿废水各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介绍1.水玻璃的去除水玻璃(硅酸钠)在废水中起到分散剂的作用,硅酸钠使废水中的悬浮物以细小颗粒状态悬浮在水中难以沉降。
去除硅酸钠一般要加入脱稳剂,使悬浮物的稳定分散体系脱稳,从而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采用脱稳—絮凝工艺处理高悬浮物选矿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水玻璃、悬浮物及砷等污染物。
结果表明:往废水中加入脱稳剂石灰乳,使反应pH值控制在大于11的条件下,再加入最佳絮凝剂,反应后上清液中的重金属含量和悬浮物均能到达国家排放标准。
往废水中加入脱稳剂石灰乳,然后再进行絮凝沉淀,不但能去除废水中的水玻璃,而且还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及重金属离子等。
采用酸碱联用工艺,在快速搅拌状态下,向废水中缓慢滴加浓硫酸,直至pH为6,然后继续搅拌6min,加入石灰乳,调节pH为9左右,静置30分钟,此时废水中的水玻璃得以混凝沉淀,可消除其中大部分的悬浮物和重金属离子;然后再采用加压溶气气浮法进一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处理后的废水可直接回用到磨矿、选矿中,真正实现了“零排放”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的目的。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技术成熟,经济可行。
利用电解法也可去除废水中的残留水玻璃。
首先用电解法去除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和水玻璃,然后加入混凝剂进一步去除剩下的有机物和水玻璃,最后进行氧化,除去剩余的有机物。
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有机物和水玻璃的去除率分别在96 %、93%以上。
该工艺虽然对选矿药剂水玻璃等有较好的去除率,但电解耗能较高,且电解时需要通入二氧化碳,不易操作和控制,故应用性不强。
2混凝沉淀法去除难降解有机物该污染物大部分为选矿废水中残留的有机药剂,是造成选矿废水中COD超标的主要原因。
国内外去除该污染物的方法有很多,如混凝沉淀法、化学氧化法、吸附法、生物降解法等。
混凝沉淀法一般主要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及重金属离子,与此同时也可去除部分COD,用此方法可处理COD浓度较低的选矿废水。
其基本原理是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析物网捕等一系列物理化学过程,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物质脱稳并形成可沉降大颗粒絮体。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详解

重金属废水处理方法详解在环境与人类健康领域,重金属主要指汞(Hg)、镉(Cd)、铅(Pb)、铬(cr)、砷(As)、铜(Cu)、锌(Zn)、钴(Co)、镍(Ni)等重金属。
他们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环境之中,并在环境中迁移、积累。
采矿、冶金、化工等行业是水体中主要的人为污染源。
重金属在食物链中的过量富集会对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1、沉淀法(1)氢氧化物沉淀法往重金属废水中加入碱性溶液,利用OH一与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氢氧化物沉淀,通过过滤予以分离。
氢氧化物沉淀法包括分步沉淀法和一次沉淀法两种。
分步沉淀法是分段加入石灰乳,利用不同的金属氢氧化物在不同的pH值下沉淀析出的特性,依次回收各金属氢氧化物。
一次沉淀法则是一次性投加石灰乳,使溶液达到额定的pH值,从而使废水中的各种重金属离子同时以氢氧化物沉淀的形式析出。
(2)硫化物沉淀法将重金属废水pH值凋节为一定碱性后,再通过向重金属废水中投加硫化钠或硫化钾等硫化物,或者直接通人硫化氢气体,使重金属离子同硫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的金属硫化物沉淀,然后被过滤分。
由于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比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小得多,因此。
硫化物沉淀法比氢氧化物沉淀法具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沉渣量少,容易脱水,沉渣金属品位高,有利于金属的回收。
可是硫化物沉淀法也有不足之处,比方说硫化物结晶比较细小,难以沉降,因而应用也不是很广。
(3)还原一沉淀法这种方法的原理是,用还原剂将重金属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或者价态较低的金属离子,先将金属过滤收集,然后再往处理液中加入石灰乳,使得还原态的重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收集。
铜和汞等的回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
该法也常用于含铬废水的处理。
较常使用的还原剂有硫酸亚铁、亚硫酸氢钠、铁粉等。
(4)絮凝浮选沉淀法通过添加絮凝剂使得重金属废水中的小胶体颗粒稳定性变差,聚集形成大颗粒胶体物质,最终通过重力作用沉淀下来。
为增大胶体颗粒的尺寸,采用浮选的办法,用于将不稳定的胶体粒子变为固相絮凝物。
污水重金属离子去除的三种方法

污水重金属离子去除的三种方法
重金属离子去除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
一、物理法
在不改变重金属离子化学形态的条件下,通过吸附、浓缩而分离的方法,包括吸附法、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等。
1)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独特结构去除重金属离子的一种方法。
2)溶剂萃取法:是分离和净化物质常用的方法。
由于液——液接触,可连续操作。
3)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剂分离废水中有害物质的方法,应用的离子交换剂有离子交换树脂、沸石等。
4)膜分离:利用高分子所具有的选择性来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包括电渗析、反渗透、膜萃取、超过滤等。
二、生物法
该重金属离子去除方法主要是借助微生物或植物的絮凝、吸收、积累、富集等作用去除重金属的方法,包括生物絮凝、植物修复和生物吸附。
1)生物絮凝: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
2)植物修复:指利用高等植物通过吸收、沉淀、富集等作用降低已有污染的土壤或地表水的重金属含量,以达到治理污染、修复环境的目的
3)生物吸附:利用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方法。
三、化学法
借助化学反应将重金属离子去除的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化学沉淀法等。
1)化学还原法:一般适用于含铬废水处理,通过还原剂,将废水中的六价铬还原为三价铬。
2)化学沉淀法: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的方法。
以下是对上述重金属离子去除方法的小结:
>化学沉淀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方法,直接投加在废水中即可,适用于各个行业。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常见处理方法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常见处理方法摘要:本文针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性质,对化学沉淀法、生物絮凝法、浮选法、离子交换法和膜过滤法处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不同物理化学生物方法进行了阐述,并比较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与操作条件对比。
关键词: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工业废水的治理是水污染控制的主要任务之一。
工业废水中通常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这些离子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很容易被有机体吸收,当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就将对人体造成健康损害。
因此,对这些废水在排放前进行适当的处理尤为重要。
因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种类不同,在溶液中存在的形念各异,所以处理方法也不一样。
一、化学沉淀法化学沉淀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溶解的金属离子在pH值调整到11后,与沉淀剂(如石灰)转化为不溶的固体,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氢氧化物。
用石灰分别处理初始浓度为450mg/L与1085mg/L的Zn(II),Mn(II)离子。
Zn(II)与Mn(II)虽然初始浓度不同,但当pH值为11时,它们均可降低至5 mg/L 以下(这仍然不能满足苛刻的环境排放要求,还需要进一步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处理)。
虽然试验的结果不尽相同,但都表明pH值调节到碱性(pH=11)是化学沉淀法有效去除重金属离子的重要参数,因此,石灰和氢氧化钙是最普遍使用的沉淀剂。
化学沉淀法的突出优点是过程简单、设备投资少、操作方便安全等。
缺点是不仅需要大量的沉淀剂,还必须对其反应所产生的废浆作进一步处理。
二、生物絮凝法生物絮凝法是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
微生物絮凝剂是由微生物自身构成的,具有絮凝作用的天然高分子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糖蛋白、粘多糖、纤维素和核酸等。
通常情况,线性结构的大分子絮凝效果较好,而支链或交链结构的大分子效果较差。
由于多种微生物具有一定线性结构,有的表面具较高的电荷和较强亲水性,能与颗粒通过各种作用(如离子键、吸附等)相结合,象高分子聚合物一样起絮凝剂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絮凝剂处理含三种重金属选矿废水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有色金属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使对金属矿山的开采量也逐渐增多。
由于选矿工艺需要使用大量的水和多种化学药剂,一旦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就会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
因此,对选矿废水的研究已经成为改善矿区污染状况的重点方向。
选矿废水普遍具有水量大、有害物质种类多、含有多种重金属等特点。
其含有的重金属毒性强、浓度低、易迁移和转化且不能被生物降解,能长期以一种或多种形态存留与环境中,不断通过生物体富集作用进入到人体,最终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根据矿产种类或选矿工艺的不同,选矿废水中含有的重金属种类也不尽相同。
主要含有Cu、Pb、Zn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
目前主要采用絮凝沉淀法对选矿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进行去除。
絮凝沉淀法具有去除效果好、方法简便、易操作、价格低廉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去除选矿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方法之一。
但是,工况条件对絮凝剂絮凝效果影响较大,如溶液pH和絮凝剂的种类等,不同反应条件下絮凝处理效果也不相同。
因此,根据选矿废水的种类,选择最适的工况条件,不仅可以节约资源,提高处理效率,还可以避免因絮凝剂投加不当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保护矿区周边生态环境的安全。
一、实验
1.1 实验材料
分别采用Cu、Pb、Zn的硝酸盐配制的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模拟选矿废水,选用聚合氯化铝(PAC,分子量174.45)、聚合硫酸铁(PFS)、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分子量71.07)作为实验用絮凝剂,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实验方法
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
室温下(20±5)℃,通过单因素控制实验对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的模拟选矿废水在不同pH值和不同絮凝剂种类等变量条件下,溶液中各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进行实验研究,分析各重金属离子去除效果最适的实验条件。
1.3 实验测试因素及分析方法
以模拟废水中剩余重金属离子的含量为测试因素。
将反应后的滤液稀释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TAS系列)测定,得到模拟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剩余浓度,计算得出模拟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
式中:C0为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初始浓度,mg/L,C1为反应后重金属离子浓度,mg/L。
二、结果与讨论
2.1 絮凝剂处理含两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
取初始浓度为100mg/L的含两种重金属离子的模拟选矿废水100mL置于烧杯中,用1mol/L的HCl和NaOH溶液调节废水pH值为4~9后,分别加入1g/L的单一絮凝剂,先以300r/min快速搅拌2min,再以150r/min慢速搅拌10min,最后静置沉淀10min,取上清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分析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剩余浓度。
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在各组模拟废水中,pH为7是去除废水中铜离子的最佳pH值,当pH小于7时,加入PAM后的去除率较高,pH为6是去除废水中铅离子的最佳pH值,当pH小于6时,无絮凝剂条件下的去除率较高,pH为8是去除废水中锌离子的最佳pH值,当pH 小于8时,先是加入不同絮凝剂条件下的去除效果相近,然后随着pH值的增高,空白絮凝剂和加入PAM后的去除率逐渐增大,是因为锌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易生成沉淀物。
因此,pH为7是能同时去除模拟铜铅废水中铜离子和铅离子的最佳pH值,当溶液pH大于等于7时,大部分铜离子和铅离子以氢氧化物沉淀的形式出现,当溶液pH小于7时,加入PAM 对同时去除铜离子和铅离子的效果最好,pH为8是能同时去除模拟铜锌废水中铜离子和锌离子的最佳pH值,当溶液pH大于等于8时,大部分铜离子和锌离子以氢氧化物沉淀的形式出现,当溶液pH小于8时,加入PAM对同时去除铜离子和锌离子的效果最好,pH为9是能同时去除模拟铜废水中铜离子的最佳pH值,当溶液pH小于9时,空白絮凝剂对同时去除铜离子的效果最好,pH为8是能同时去除模拟铅锌废水中铅离子和锌离子的最佳pH 值,当溶液pH大于等于8时,大部分铅离子和锌离子以氢氧化物沉淀的形式出现,当溶液pH小于8时,无絮凝剂下对同时去除铅离子和锌离子的效果最好,pH为9是能同时去除模拟铅废水中铅离子的最佳pH值,当溶液pH小于9时,空白絮凝剂对同时去除铅离子的效果最好,pH为9是能去除模拟锌废水中锌离子的最佳pH值,当溶液pH小于9时,无絮凝剂下对去除锌离子的效果最好。
2.2 絮凝剂处理含三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
取初始浓度为100mg/L的含三种重金属离子的模拟选矿废水100mL置于烧杯中,用1mol/L的HCl和NaOH溶液调节废水pH值为4~9后,分别加入1g/L的单一絮凝剂,先以300r/min快速搅拌2min,再以150r/min慢速搅拌10min,最后静置沉淀10min,取上清液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分析滤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剩余浓度。
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模拟废水中,pH≤8,加入PAM是能同时去除模拟铜铅锌废水中铜离子、铅离子和锌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
pH为7是去除废水中铜离子的最佳pH值,当pH小于7时,加入PAM后的去除率较高,pH为6是去除废水中铅离子的最佳pH值,当pH小于6时,加入PAM后的去除率较高,pH为8是去除废水中锌离子的最佳pH值,当pH小于8时,先是加入不同絮凝剂条件下的去除效果相近,然后随着pH值的增高,空白絮凝剂和加入PAM后的去除率逐渐增大,是因为锌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不易生成沉淀。
三、结论
(1)通过对絮凝剂处理含两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可知:pH≤7,加入PAM是能同时去除模拟铜铅废水中铜离子和铅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pH≤8,加入PAM是能同时去除模拟铜锌废水中铜离子和锌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pH≤9,无絮凝剂时能去除模拟铜废水中铜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pH≤8,无絮凝剂时能同时去除模拟铅锌废水中铅离子和锌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pH≤9,无絮凝剂时能去除模拟铅废水中铅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pH≤9,无絮凝剂时能去除模拟锌废水中锌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
(2)通过对絮凝剂处理含三种重金属离子废水研究可知:pH≤8,加入PAM是能同时去除模拟铜铅锌废水中铜离子、铅离子和锌离子的最佳实验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