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人为本聚名师,创新机制育人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衰,系于人才。承担着全区10多万学子培养任务的崆峒教育人,近年来,牢固树立了人才兴教、人才强校的思想,大力实施“三名工程”,建立了多元的用才机制、长效的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了一批具有教育意识超前,教学思路创新、办学理念先进的教育人才队伍,为崆峒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以机制创新为灵魂,优化育人环境

初步建立了人才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人员能进能出的人才运行机制,实现了人才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2003年以来,区教育局先后在上寺台小学、平凉七中、紫金城小学实行了以教师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全员聘用制、岗位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竞争机制的形成。2004年,启动了教育专家制和“三名”(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发挥了高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专家的骨干示范作用,首批17名知名教师被评为崆峒区首届教育专家。建立了多层次、多渠道人才的奖励机制,为人才发展创设了良好环境。近年来,共奖励各类优秀人才国家级4名、省级77 名、市级 800名。强化校长考核机制,对中小学校长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了《崆峒区中小学校长考核管理试行办

法》和《崆峒区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评估指标体系》,实行诫免制和淘汰制。加大校长培训经费投入,通过外出学习、举办校长论坛等途径,为校长搭建了对话、研讨、交流的场所和探讨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的舞台,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培训,提高了中小学校长的素质和管理水平,建立了一支符合实施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中小学校长队伍。近年来,先后有17位校长被评为市级知名校长、优秀校长,8名校长获得了省部级奖励。

以政策、制度做保障,广泛吸纳引进高层次人才。近年来,针对全区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骨干教师紧缺的现状。区教育局先后从区外引进34名优秀教师,招聘178名师范类优秀应届毕业生来我区任教。采取竞争上岗、择优录用方式,录用182名师范类中专毕业生充实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师队伍。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大大改善了我区教师队伍结构,提升了教师学历层次整体不高,缓解了我区教师短缺的局面。

深入扎实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工作全面加强。区教育局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关注和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成长教育体系。实施科研兴校、科研强教工程,制定和实

施《教师发展评价方案》和《学生成长评价方案》,举办了崆峒区“教育专家论坛”,创办了区级教研期刊《崆峒教育》。建立了以校为本教研为主的教育科研机制,营造了重业务、重合作、重反思的教改研究氛围,创新了教育科研工作机制。近年内,共承担省、市、区课题35个。实现科研强师目标,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打造了坚实的平台。涌现出了“全国优秀教师”吴淑玲等400多名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省“园丁奖”获得者。

以培训提高为主线,建强师资队伍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区教育局建立起了以校本培训为主,国家、省、市、区培训相结合的四级师资培训体系,通过组织实施全区中小学教师的全员培训计划,“中小学骨干教师成长计划”,“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绿色行动计划”,“中小学教师学历学位提升计划”, 加强教师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2006年,教育系统共组织及参加各类培训1462人次,其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培训3次286人次,省、市、区级高考研讨会及培训230人次,省级新课改培训120人次,市级英特尔培训120人次,省级骨干教师培训6人,参加市、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700人次。采取暑期培训、在职进修、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强化了教师继续教育,构建了教师终身学习体系。通过开展校际间的教学联谊、手拉手、送教下乡等形式,充分发挥不同学校的资源优势,共建立区内

结对帮扶校14个,平凉三中、平凉五中、新民路小学等7所学校与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知名学校建成了跨地区联谊学校,为全区开展教研交流搭建了广阔平台。

以完善制度为重点,搭建施展平台

以制度创新为抓手,积极做好教育人才开发与服务工作,加强人才环境建设。全系统广泛开展人才工作“一争一创”活动。即:争当人才培养先进单位,创造人才工作一流环境;争当优秀人才,创造一流业绩。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在培养专业骨干人才队伍上走以合格教师—→校级名师—→区级名师—→市级名师—→省级和全国名师的成才之路,积极实施教育人才工程,2006年,全区评选出省园丁奖3名,省级优秀幼儿教师1名,市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及优秀教师13名,区级优秀校长、优秀教师70名,区级拔尖人才3名。大力推进农村教师队伍与城市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师交流制度,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创新制度,为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优化人才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学术环境和人际环境,为人才成长与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构建促进人才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机制,搭建人才创新创业的制度平台。探索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深化职称改革,实行职务与岗位相结合的聘任机制,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激励和导

向作用,严格高级级教师职务任职资格的推荐、评审条件,使职称评聘有助于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有助于优秀人才的成长。发挥了教师职称评聘的杠杆作用,近三年有30多名业务精、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取得了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建立了教师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实现了农村教师工资区财政直发,提高了教师待遇,投入100万元开展了各类教师培训,投资数千万元改善了教师的学习、工作条件,做到了重才、爱才。与此同时,对优秀人才,我们积极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不断提高人才的社会知名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