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

合集下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 材料三:近几年,在国家和其他兄弟省份的大力 帮助和支援下,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结合本民族、 会主义民族关系
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加快了经济增长速度,大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 大超过全国平均增长率。
发展。
上述材料分别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有何优越性?
合作探究
①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 院。 错 ②凡是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都设立自治机关错 ③自治权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对
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少数民族高度独立 的自治。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
然选择.
(1)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传统) (2)由现实情况决定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 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阳谷二中
高一政治
学习目标
1.识记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 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 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了解自 治机关和自治权。 3.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阅读课本
把握基础
请同学们大声阅读课本P75—78相关内容,找出下列 知识点标出来,然后展示。
1、根本上是由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 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①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②现实情况: “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及 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其显著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过关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西藏自治区的领导干部中,近八成是藏族和 其他少数民族;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 自治县、自治乡人大代表中分别约占88.4%、 92.6%和99%。这体现了我国( A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C.少数民族享受比汉族更多的权利 D.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政策 Nhomakorabea 过关训练
11.新中国建立初期,党中央决定在少数民族聚
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C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过关训练
1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 族团结的是( A)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国家机关统一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民族大团结
知识要点
历史图片
第12课
目标导航
难点释疑
解题技巧 历史
过关训练
首页 末页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考纲要求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 度,认识各民族共同 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团结奋斗、共同繁荣
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页
末页
知识要点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 国共产党将民族 区域自治 国民族问题的 基本政策 制度确立为解决我 。
2.在自治区域内,由 当地民族 当家做主,管理 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 自治权 。
首页
末页
知识要点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
本 政治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自治区 自治州 、 自治县 、 宁夏 。 、 。 、 西藏 4.我国已经建立的民族自治区有 内蒙古 新疆 、 广西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教学课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教学课件
③有材料利三于:发近展几平年等,、在团国家结和、其互他助兄、弟和省谐份的社 会主大力义帮民助族和关支系援下,全国民族自治地方结合
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加快了经济
④有增长利速于度促,进大社大会超主过义全国现平代均化增建长设率事。业蓬勃 发展问。题:上述材料分别体现出民族区域自治有
何优越性?
【误区警示】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 Laughing and talking, they went into the room.
用法7: 为强调与谓语动词的动作同时发生,在-ing形式 短语前可用连词when, while等;为强调在谓语动 词的动作之前或之后发生,在-ing形式短语前可 用连词before或after
e.g. 1) Be careful when crossing the road.
②自治权的内容是广泛而真实的
广泛: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 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真实:有法律的保证(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
2.地位: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的民族政策。
A.全国法定周工作时间是40小
时,西藏自治区将职工的周工 作时间规定为35小时。
B.新疆地区的学校除了教授汉
语外,还要开设民族语言课
snowstorm, and as a result it caused the delay.)
用ough/although表示让步 e.g. Though working very hard, he
couldn’t make enough money to pay off his debt. = Though he worked very hard, he couldn’t make enough money to pay off his debt.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7. 为什么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 国国情的必然选择?﹙必然性﹚
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 ( 1 )从历史特点看,我国具有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历史传统。 ( 2 )从现实情况看,一方面,“大杂居、小 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 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 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另 一方面,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 展不平衡,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业蓬勃发展。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2、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 家作主的权利; 3、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合族 中 区央 域统 自一 治领 有导 机和 结民
补充: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必然性+优越性
宪法规定,民族自治 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中应当由实行 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 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 ⑵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 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 作主的权利 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 担任。西藏自治区成立 以来,先后6任(含现任 在内)自治区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和7 任(含现任在内)自治 区人民政府主席均为藏 族公民。
内蒙古自治区正成为中国当前及今后重要的能源基地。能 源开发不仅成就了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谋求快速发展的梦想, 经济增长速度连年名列前茅,而且以煤电为主的能源输出给国 家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 内蒙古发挥资源优
势,发展壮大特色优势 产业,培育大集团,实 施品牌战略,如伊利、 蒙牛成为中国乳业的领 头羊。
据统计,自1965年以来,西藏自 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共制 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规和单性条例。 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 理条例》《西藏自治区环境管理条 例》《西藏自治区对外国人来藏登 山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信访条 例》《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 展藏语言的决定》《关于维护祖国 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活 动的决议》《关于严厉打击“赔命 金”违法犯罪行心内容 :

高中政治必修三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三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精品课件
自治权(体现民主)
①含义:自治权是自治机关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 族自治地方内部事物的权力。 ②权限: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议题二:方针政策,促和谐——怎样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
探究与分享
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
63年前,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波澜
成果分享
民族格 局特点
表现
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多元 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 各 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各族人 民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 家。
开拓辽阔疆 域
书写悠久历 史
创造灿烂文 化
探究与分享
全过程人民民主 的乐章中人民始终是 主旋律,56个民族是 一家,一个民族也不 能少。
请同学们说说我 国是一个怎样的国 家?民族格局呈现 出怎样的特点,各民 族对国家的贡献?
基于这一特色国 情,我国行政区域设 置有何独特之处?
议题一:多元一体,一家亲——我国的民族格局有何特点?
1.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持”“对口支援民族地区”。
民族平等
政 治 基 础
民族团结
前提条件 物质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
议题二:方针政策,促和谐——怎样促进各民族和谐发展?
厘清认识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提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
族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繁荣。
2.提我示国:的我民国族各差民别族在正政逐治渐、消经失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但各民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1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共18张PPT)

三.我国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历史特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2)现实情况: ①“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社会基础) ②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政治基础)
1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优越性
2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 做主
3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安排和管 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有管理地方财政 的自治权。
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 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 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事业。
自治机关根据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有权组织 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有权根据 法律制定管理流动人口办法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新疆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 原则,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促进了新疆的发展。 ③党和政府实施的西部大开发等方针政策,其他发达地 区对新疆的支持,促进了新疆的快速发展。
④新疆人民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充分发挥本民族本 地区的优势,是新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上新台阶的根本原因。
神奇的天路
为 一带那
雪 域 高 原 送 来
条 条 巨 龙 翻 山
我 们 走 进 人 间

一 条 神 奇
《 天 路
的》
安 越天天
康 岭堂路
7.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七课 第二框
学习目标
01 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02 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及自治权 0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05 其他自治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国家规定,可以开展对外经 济贸易活动,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 易口岸;与外国接壤的民族自治地方经国务院 批准,开展边境贸易。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 关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在有些方面享受国 家的优待。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一政治导学案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自学提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下,各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设立,行使的制度。

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级。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和。

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的和决定的。

的历史传统,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的民族关系,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1.有利于;2.有利于;3.有利于;4.有利于。

【课堂检测】1.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②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③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国情④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我国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A、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③④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前提是()A.让少数民族人民自己行使自治权B.坚持国家的统一领导C.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D.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3.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的基本理论同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这里所说的“我国民族的具体实际”是指()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特点②“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③我国人口、资源分布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④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实际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50年来,在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下,广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见右图)。

这充分体现了A.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B.我国是一个团结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我国各民族在经济建设上实现了同步发展5.民族区域自治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3册 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第3册 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重点难点
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 1.理解处理民族关系方针的注意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拓展: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1)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 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国家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是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 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2)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①权义统一: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 约束 。宗教界
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在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时,
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 义务 。 ②遵守法律:宗教活动必须在 宪法和法律 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③依法管理: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 政和司法。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 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我国的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 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建立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坚持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 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2.科学精神:明确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明确我国的行政区域 类型,理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3.法治意识:依法维护良好民族关系,促进宗教活动依法进行。
持他们努力对宗教教义作出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阐释;支持他们与各族人民 一道反对一切利用宗教进行危害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动,为民 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多作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