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MRI
MRI对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附68例报告)

沈 纪林 , 吴金 兴 , 立 章 王
( 江 省 嘉 兴 市 第 一 医 院 放射 科 浙 江 浙 嘉兴 340) 10 0
【 键 词】 脊 髓 损 伤 ; 层 摄 影 术 , 线 计 算 机 关 体 x
中 图分 类 号 : 4 ; 8 4 4 ; 4 5 2 R7 4 R 1 . 2 R 4 . 文献标识码 : B
1, 图 1 。 ( )
1 1 一 般 资 料 . 20 0 6年 1月  ̄2 0 0 9年 1 选 择 在 我 院接 受 MRI 查 的 月 检
脊髓损伤患者 6 8例 , 选 患 者 的 主 要 临 床 症 状 有 : 肢 截 人 下 瘫 、 全瘫痪 、 完 下肢 麻 木 、 尿 困 难 、 腿 疼 痛 、 力 等 ] 其 排 腰 乏 。。 中男 4 8例 , 2 女 O例 ; 龄 2 ~ 7 年 1 6岁 , 均 3 . 士1 . 平 65 2 0岁 ; 损
[ 2 张 智 猷 , 德 安 . 6层 螺 旋 C 血 管 造 影 及 后 处 理 技 术 在 诊 13 郭 1 T 断主动脉瘤及 主动脉 夹层 中 的应用 I3 - .医 学 影 像 学 杂 志 , J
2 0 1 8 9 8 2. 0 8, 8: 6 — 7
set gat rame t f b o n l ot n u ym: t tn — rf tet n d mia a ria er s amea oa c 一a ayi o l i l tde J .B S r , 9 98 :8 — n lss f i c u is[] r ug 19 , 6 5 1 cn a s J
表 1 MRI 查 与 C 检 T检 查 结 果 比较 [ ( ) 例 ]
伤类 型美 国脊髓损 伤协会 ( I 分级 : ASA) A级 4 1例 , B级 2 7
退行性颈脊髓病MRI T2WI髓内高信号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退行性颈脊髓病MRI T2WI髓内高信号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窦一博;魏磊鑫;黄迟;王永立;曹鹏
【期刊名称】《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年(卷),期】2024(34)2
【摘要】退行性颈脊髓病(degenerative cervical myelopathy,DCM)是全球范围内成人发生慢性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的最主要原因[1、2],包括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等。
临床上,DCM患者常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T2加权像(T2-weighted image,T2WI)上出现髓内高信号(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表现,其发生率可高达58%至85%[3]。
ISI反映了脊髓组织的水肿、炎症、出血、缺血、坏死及胶质增生等一系列急慢性病理改变[4~7],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科研价值。
【总页数】5页(P196-200)
【作者】窦一博;魏磊鑫;黄迟;王永立;曹鹏
【作者单位】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1.5;R445.2
【相关文献】
1.颈椎MRI T2WI像颈髓高信号对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影响
2.颈脊髓MRI T2高信号变化与脊髓型颈椎病预后的关系
3.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髓内MRI T2WI高信号
强度比值分级与预后相关性分析4.髓内MRI T2WI信号强度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MRI表现

为,
11例患者的病灶以颈髓多见, 病 变脊髓在
TW 1
I像为低或等信号,
T 2
W
I像
为
高
信
号
,
病灶位于 脊髓两侧和
后部, 病灶活动期呈斑片状或边缘强化, 应用糖皮质激素试验性 治疗对脊髓 出现的可 疑脱髓鞘病 灶者有一定
的帮助。结论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有其 特征性 MR I表现, MR I有助于 脊髓型多发性硬化的 诊断, 是目前诊断
Abstr act! Ob jective To study the MR I appearances of the sp ina l cordmu ltiple sc lerosis (MS). M ethods E leven cases of sp ina lM S were confirmed by clin ic underwentMR I exam ination and the finding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 esu lts Of the 11 cases with spinalMS, the characteristic MR I showedMS lesion mostly developed in the cervica l cords and the plaques showed iso m ild and hypo intense signa ls on T1W I im age and hyper intense on T2W I im age, and they were located at the latera l or posterior part, the active stage of the nidus of the patients appedred in patchy or m argina l form s of enhancem en t. The effec t of glucocorticoidsm igh t also d id som e he lp for the suspec ted cases. C onc lu sion M u ltiple sc lerosis of sp inal cord has characteristic fea tures on MR I . So it is the m ost important and sensitive m ethod for diagnosing sp inalMS.
腰骶段脊髓室管膜瘤的MRI诊断及其鉴别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R imaging features of spinal cord ependymoma in the lumbar and sacral segments
所 有 患 者 均行 MRI平 扫 和 增 强检 查 。MRI扫 描使 用 GE公 司 生产 的 Signa 1.5T双 梯 度磁 共 振 扫描 仪 ,检 查 序 列包 括 平 扫 矢 状 位 T WI(TR/rE=360 ms/10.6 ms)、矢 状 位 T2WI(TR/TE=
Key words spinal cord;conus;f ilum ;ependymoma;m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1 引 言 腰 骶 段 为 椎管 内肿 瘤 好 发 部 位 .发生 于腰 骶 段 的脊 髓 圆
锥 及 终 丝 室 管 膜瘤 信 号 有 一 定 特 征 。本 文 回顾 性分 析 14例经 手 术 病 理 证 实 的腰 骶 段 脊 髓 室 管 膜 瘤 的 MRI平 扫 及 增 强 表 现 ,以 期加 强对 其 特 点 认 识 ,从 而 提 高 诊 断 准确 率 。 2 材 料 与 方 法
deposition,which are helpful to make correct diagnosis an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diagnosis_【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2011,33(3):60—61,71】
MRI新技术在脊髓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
综
述
・
MR 新 技 术 在脊 髓 病 变 中的研究 进 展 I
李 红双 综述, 史 浩 , 台飞 审校 于
山东 济南 202) 5 0 1
y e a in lv 1 e e d n B g n to e e p n e t( OL d D)a d m a n t e o a c y l g a h n g e i r s n n em eo r p y,o h r s ,t eM RIp r u i n c t e wie h e f so ,m y l g a h n eo r p y a d CT my lg a h o r a e eo me t h e e r h e o r p y g tg e td v l p n ,t e r s a c t e a o e me t n d s q e c s wi u h b v — n i e e u n e l s mm a ie i h s a t l. o l r n t i r i e z c
h v p l d i p n lc r n e o n i o t n e eo me td r c in o p n l o d M RI a e a p i n s i a o d a d b c me a mp ra td v l p n ie t fs i a r e o c .Th s e h i u si c u e e e t c n q e n l d s
dif i n we g e m a i g ( fuso — i ht d i g n DW I ),dif i —e o ma n ( fuson t ns ri gi g DTI ),m a ne i e o nc pe t o c py ( RS), b o g tc r s na es c r s o M l od OX
MRI主要检查的内容

MRI主要检查的内容
首先,MRI主要检查的内容包括脑部、脊柱、关节、胸部、腹
部和盆腔等部位的结构和病变。
在脑部MRI检查中,医生可以观察
大脑、小脑、脑干和脑室等结构,帮助诊断脑部肿瘤、脑出血、脑
梗死等疾病。
脊柱MRI检查可以显示椎间盘突出、脊柱畸形、脊髓
压迫等情况,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此外,MRI还可以用于关节的检查,例如膝关节、肩关节、髋
关节等部位的MRI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软骨、韧带、关节囊等结
构的情况,对于关节炎、韧带损伤等疾病的诊断有很高的准确性。
在胸部MRI检查中,医生可以观察肺部、心脏、食管等结构,帮助
诊断肺部肿瘤、心脏病变等疾病。
腹部和盆腔MRI检查可以显示肝脏、胰腺、肾脏、子宫、卵巢等腹部和盆腔器官的结构,对于肿瘤、囊肿、炎症等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除了结构和病变的检查,MRI还可以进行功能性检查,例如脑
功能MRI(fMRI)可以观察脑部活动的情况,对于研究认知、情绪、运动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心脏MRI可以评估心脏的功能和血流情况,对于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在进行MRI检查时,患者需要躺在狭窄的磁共振机中,保持静止不动,听从医生和技师的指导。
在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注射造影剂来增强某些组织的对比度,这样可以更清晰地显示出病变和异常情况。
整个检查过程通常需要30分钟到1小时不等,具体时间取决于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
总的来说,MRI主要检查的内容涵盖了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和病变,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对MRI的应用和意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表 2 脊 髓 信 号 变化 与 改 善 率 的 关 系
3 0 , E 1 2 ms 视 野 2 5 0ms T 1 , 4× 2 , 阵 2 6× 2 4 层 厚 4 矩 5 2,
4lm, 问距 0 5mm, X一4。 n 层 . NE
表 1 3 0例 C M 脊髓 受压 程 度 与 J A 得 分 及 术后 改 善 率 问 关 系 ¥ O
P IP HI IS公 司 生 产 的 Aci a15 超 导 MR 扫 描 仪 。患 者 he .T v I
取仰卧位 , 椎表面线圈( 颈 QD C— S ie , 行 常 规 颈 部 MRI pn ) 进
后的栩关性。 1 资料 与 方 法
率 的 关 系 采 用 方 差分 析 。
2 结 果
3 O例 患者 MR 均 显 示 出 不 同 程 度 的 慢 性 脊 髓 受 压 、 I 变
1 1 病 例 资 料 收集 观 察 2 0 . 0 9年 1 ~ 2 1 月 0 0年 5月 在 我 院 住 院 手术 治 疗 的脊 髓 型 颈 椎 病 患 者 并行 颈 前 路 间 盘 切 除 植 骨
呈 “ 葫 芦 ” 改 变 。依 照 MR 测 量 脊 髓 受 压 程 度 分 为 : 糖 状 I I度
均 5. , 程 5 3 5 3岁 病 ~ 6个 月 , 均 1 . 平 3 6个 月 。 大 多 缓 慢 起
病 , 行 性 或 突 然 加 重 其 中 1 进 O例 有 头 颈 部 轻 微 外 伤 史 , 6 例有 近 期 持 续 不 良 姿 势 病 史 。 3 o例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脊 髓 及 脊 髓 神 经 根 受 损 的 临 床 症状 。
脑脊髓病变MRI检查5例分析

22 通过: 5倒 MRI . 挺 硷矗 , 合文献报 导我 们觉得有 结 下儿点怍会 : ①利 用磁场强度 和 电磁 涟诊断疾病 , 对肌体 无
拟伤。 由于骨组织 和空气显示为无信号 , 9 不存在于扰影像 , 故 呵清晰显示后颅 凹及靠近枕骨大 孔的脊髓肿瘤 @能 在不 改变病人 件位 时取得不 同位置 断层图像 。包括冠 状、 矢状和 横 断 三种仇 赶。④ 分 辨率 高 , 可清楚分 辨 瞒 白质 和 灰质及 l mm左右 的病灶 , 特别是 C T难 分辨 的脑 膜宿 , 神经鞘瘤 对蛛网膜囊肿 的鉴别更有意 义。⑤ 对闭塞性脑血管 病 , 能在
最太范 啊F c ,8m×Dc I am×4】 包括水肿 医) 侧脑室 变化 穆 c 叭 , 位. 蔗侧宝后加 "状高 倍 . 其它无 异常发现 。诊断 虑 :
院后作 C T检查 发现右侧 颞司 可 见 状 低密度 阴 影, T 值 5 C
为 2 HL, 占位效应 , 2 -无 脑室 系统 监示好 , 无变形和移位 , 中线
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期 (4小时 ) 出梗 塞灶 , x 线 , 2 检 对 CT难 以在 出的脑干梗
精 例 3 女 ,5岁 , , 4 病案 号 :1 9 1 , 0 4 3 3 双下肢无 力一年 余 , 5 加重伴下 肢浮 小便 失禁 4月余 , 既往患食 管癌行 钴 ∞ 放 疗 二年 食管钡 餐检查 照片见食管中段癌 一个月前照片有
3 1
¨ 4
1 s
淆愈
J 轿
七敢
d 7
刊
7
8 8
2 8
3 0
2 2
8 0
暴露 , 牙本婚小管 开放 . 以对冷热刺激箍魑 格 竹码脱敏刑 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脊髓
脊髓在T1WI和T2WI均呈现中等信号,T1WI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低于脑脊液信号,
呈现带状,上端起自颅底水平,圆锥部成人止于L1水平,婴儿止于L2水平,T11---12水平
脊髓逐渐变细,连接终丝。止于盲囊,其移行处为脊髓圆锥部,脊髓周围覆以软脊膜,软脊
膜外为蛛网膜,二者之间为蛛网膜下腔,内有脑脊液,蛛网膜外有硬脊膜,二者之间为硬膜
下腔,为一潜在性腔隙,和其下方的脑脊液区别不开,脊髓中央有中央管,一般不易显示,
有时显示在矢状面呈长T1长T2很细的带状信号。
正常脊髓走行,粗细移行自然,在T1WI和T2WI呈现中等信号,圆锥末端位于L1--2,
观察时应注意脊髓的走行,局限性增粗和变细,脊髓是否左右前后偏移和下端的位置,脊髓
内有无异常高低信号,还应注意蛛网膜下腔的大小及有无信号异常,注意硬膜外有无异常信
号及引起的相应占位效应,都是应该注意的。
脊髓肿瘤
髓内肿瘤
⑴室管膜瘤 本病占髓内肿瘤的55%---65%,常见于20--60岁,男性居多,发生于脊
髓中央管和终丝室管膜细胞,由于生长缓慢,症状相对较轻,故发现时均较大,室管膜瘤病
程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易发生脊髓空洞,二是因为肿瘤多发生于脊髓薄弱的后部,易向后侵
犯周围组织。
室管膜瘤虽然可发生于脊髓任何节段,但60%位于圆锥,终丝,马尾部,肿瘤中心囊变
部明显的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有明显的强化,诊断时应注意肿瘤易发生于圆锥,终丝,
马尾部位,肿瘤范围较大,一般呈数个椎体节段,肿瘤由囊实变两部分构成,多合并脊髓空
洞,种植转移及合并出血等特点。
⑵星形细胞瘤 本病约占脊髓内胶质瘤的30%,为儿童最常见的肿瘤,肿瘤可累及任何
年龄,但以10---25岁好发,性别无明显差异,多为良性。
肿瘤易发生于颈胸段脊髓,常为多节段侵犯,常为多节段分布,可同时累及颈胸段,肿
瘤呈浸润性,界限不清,脊髓增粗,常有中心坏死和其上方脊髓空洞,实性部分增强时有强
化,书写时要强调肿瘤生长于颈胸段,引起脊髓增粗,呈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境界不清,
多有坏死囊变和脊髓空洞形成。
髓外硬膜内肿瘤
⑴神经鞘瘤 本病是最常见的髓外硬膜下肿瘤,占髓外硬膜下肿瘤的25%---30%。神
经鞘瘤多为单发,多位于椎管后外侧,多生长于上中颈段脊髓,有17%位于硬膜内外呈哑铃
型,7%完全位于硬膜外,67%位于硬膜下。肿瘤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一般为数厘米大
小,易发生囊性变,主要的症状为神经根痛。
在MRI上肿瘤呈长T1长T2信号,囊变部分信号异常及明显,增强扫描实质部分有强化,
报告要强调肿瘤由于位于髓外多引起同侧蛛网膜下腔扩大,脊髓移位,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
境界清楚,有包膜包绕,可向椎间孔生长呈哑铃型。
⑵脊膜瘤 本病发生于胸段脊髓,L1以下少见。呈长T1长T2均等信号,大的脊
膜瘤可以有囊变,导致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均匀强化,由于瘤体浸润硬脊膜,故硬脊膜也
有强化,由于肿瘤位于硬脊膜下方,产生硬膜下征,患侧蛛网膜下腔扩大,,特别要注意肿瘤
发生的位置,硬膜下征,硬膜尾征。
硬膜外肿瘤
硬膜外肿瘤是指肿瘤位于椎管内硬膜外,转移瘤,淋巴瘤多见。此外还有恶性组织细胞
瘤,脂肪瘤等。
硬膜外脂肪瘤多见于胸段硬脊膜后方,典型表现为呈和皮下脂肪相似的短T1长T2信号,
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T2WI时可见脂肪瘤和蛛网膜下腔脑脊液高信号间有硬脊膜之低信
号,蛛网膜下腔可见狭窄,脊髓向前移位,大的脂肪瘤可以压迫骨骺而使骨变形,应在报告
时特别描述肿瘤的短T1和长T2脂肪信号的特点,及和蛛网膜下腔脑脊液长T2信号间的线样
低信号,相邻蛛网膜下腔变窄等脂肪,硬膜外的特点。
脊髓空洞
指髓内出现囊腔,包括脊髓中央管扩张和脊髓内囊腔两类,二者MRI不能区别。
T1WI时可见脊髓增粗,其内有条状或串珠状低信号,T2WI时,此低信号明显增高,和
脑脊液相似,在水抑制像呈低信号,报告时应注意空洞的形状和信号特点,有的空洞和髓内
肿瘤并发,故可同时看到肿瘤的表现。
脊髓炎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常见于自体其他部位的病毒感染后,多发性硬化也可引起横贯性脊髓
炎。
横贯性脊髓炎脊髓增粗,在T1WI患病脊髓呈弥漫性低信号,境界不清,T2WI呈较长条
状,单发斑片状或多发条状,斑片状高信号,使原来低信号的脊髓和高信号的脑脊液分界不
清。
先天性畸形
脊膜膨出
本病为硬脊膜和蛛网膜通过脊椎缺损处向中线突出,突出部位有皮肤覆盖,男女发病率
近似,虽可发生于鼻腔到骶尾部的任何部位,但以腰部最为常见。
MRI表现为在脊椎缺损处有蛛网膜疝出于皮肤下,表面有皮肤覆盖,疝囊呈现长T1长
T2脑脊液信号,中无神经组织。注意要强调疝囊中无神经组织,病变时部位和范围,和周围
结构的关系。
脊髓脊膜膨出
本病与单纯脊膜膨出不同之处为疝囊内会有脊髓或神经根,膨出到皮肤表面,是最为常
见的一种神经管闭合不全。,MRI对诊断哟非常重要的价值。
MRI表现除疝囊内含神经组织外,其他基本和脊膜膨出相同,应重点描写疝囊内有无脊
髓和神经根及是否合并其他畸形,如脊髓栓系和脊髓纵裂等。
脊髓纵裂
本病是指脊髓,圆锥,终丝被纤维组织,骨或软骨分割为两条脊髓,每个半脊髓各有背
腹角与他们各自的神经根相对应,约50%的纵裂脊髓有一个硬膜囊,纵裂脊髓无完整的分隔。
另50%纵裂脊髓间有完整的上述结构分隔,纵裂的脊髓各有一个独立的硬膜囊。一般多位于
下胸椎及腰骶椎。一般在下端分裂的脊髓又合成一个脊髓,脊髓纵裂常合并其他发育异常,
如脊髓栓系,脂肪瘤等。
MRI可以显示脊髓纵裂的位置,范围及分隔的性质和情况,特别应强调纵裂的起止点,
分隔的性质,合并的其他异常以便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