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周珩
油气储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油气储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石油作為我国重要的常用能源之一,关系着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的进行油气生产、供应,需要重视尤其储运技术的发展。
当今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对油气储备的需求愈来愈高,这对于油气储运技术来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也是一场挑战。
文章针对油气储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标签:油气储运技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探讨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推进实施,我国在能源产业方面进行跨境交流的需求量扩大了,能源产业的储运与输运技术成为当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特别重视的一项技术领域。
为了提高我国石油与天然气的储运技术水平,打造安全节能的油气储运系统,使得能源可以得到高效的输运与利用,在油气储运技术方面改革工艺,研发创新,通过自主研发提高我国油气储运的技术水平,就成为当前我国发展能源产业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 油气储运技术研究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油气储运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海上油气储运技术我国海上资源非常丰富,且开发程度较低,是近年来勘探开发的重点。
海洋储运技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引进国外技术,核心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
技术难点包括:①由于地质、地貌条件的复杂性,海底管线的建设难道较大;②海上建造储存设施比较困难;③海上油气储运涉及技术多、专业性强,除常规的储运技术外,还需解决处理设备、水下增压、自动化技术、输变电等多种配套技术。
目前在配套技术上仍存在较大问题。
1.2 油气混输储运技术该技术较好的解决了无平台的深水油气田开发问题,可较好的节约开采成本和避免环境污染,其关键技术在于长距离管道混输和海底混输增压技术。
长距离管道混输技术主要用于水下多相流油气开发系统的构建,主要指水下自动化、水下变配电、自压混输海底管道、水下井口基台模块以及水合物抑制等系统;海底混输增压则指的是对海底的多相混输泵进行深水长距离增压,并用于输送油气。
油气储运技术分析和发展方向概述

能源几乎在每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第一的重要位置。
从世界近几年的能源大战中我们可以看出能源在一个国家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是一个能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是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所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成为我国能源行业的发展重点。
科学的油气储运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这不仅能减少了储运过程中油气的损耗还大大节省了运输时间。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进行油气储运技术分析的重大意义。
一、特殊区域油气储运技术1.海洋油气储运技术我国海洋石油开发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海洋油气储运技术经历了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到吸收消化和掌握创新的发展过程。
在海底管道等油气储运设施的设计和建设方面,中国海洋石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中国石油在前些年获得南海10×104km2的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矿权之后,也开始向海洋石油开发领域进军,但至今,在海洋油气储运工程的设计和建设能力方面,尚未达到成熟完善的技术水平。
2.多年冻土地带长输管道敷设技术在我国的西部高原和东北高纬度地区存在着多年冻土地理环境。
与青藏铁路的建设类似,在这类地区建设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同样遇到如何解决冻土危害的问题。
我国的格-拉输油管道曾经因为埋设处的冰椎、冰丘作用出现过多处管道弓状拱出地面的严重变形,加拿大的Norman Wells输油管道也出现过冻胀翘曲现象,这些都给管道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危害。
调研结果表明,国外已有技术难以适用于我国的情况。
目前,我国尚缺少有关解决多年冻土区域管道勘查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的一整套技术,需要在输油管道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与预报技术、管道地基长期稳定性及工程应用技术、地温与管道位移监测技术等方面尽快开展研究,以解决我国多年冻土地带长输管道敷设技术的难题。
二、油气混输技术长距离油气混输技术目前仍是国际石油工业领域里的一项热门技术。
前些年,该项技术陆续在海内外陆上油气田工程中实际应用,先后在哈萨克斯坦、我国的塔里木油气田和大庆油田自行设计、建成了5条长度为23-75km、输送压力为1.5-11MPa的长距离油气混输管道。
油气储运技术的当今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气储运技术的当今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油气储运工程可以完成油气运输任务,向工厂以及各个单位输送油气资源,保证工业活动从社会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
近年来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意识也有所增加,因此油气储运工程的建设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但是在油气储运工程的管道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管道在工程应用的过程中出现更多的安全问题,影响了工程的安全性。
本文从提高油气储运工程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油气储运工程油气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阐述了管道施工方法。
关键词:油气储运;现状;发展趋势引言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经济、地缘政治博弈等多重影响,全球油气需求增速放缓,石油和天然气供大于求,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低油价时代的到来是中国增加油气战略储备、降低能源成本的好时机。
油气储运能力是国家实施油气战略储备的重要保障,油气储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应用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甚至会直接影响油气储运设施设备的安全问题。
近年来,在油气储运过程中用以保障管道完整性与可靠性的安全管理系统、缺陷检测、维护与储存等技术快速发展并逐步得到科学应用。
本文在分析2020年油气储运领域发展动向的基础上,对油气管道安全管理技术、管道检测与维护技术、智能化管道技术及天然气存储技术进展分别进行阐述,并对未来油气储运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制定油气储备计划及提高储运能力技术研究水平提供参考。
1油气储运技术的当今现状首先是标准技术水平方面与国际上的先进水平依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由于自身技术水平与国际上存在一些差距而且在基础研究方面有限,我国的油气储运行业目前大部分的高标准方面是直接引用国际上的先进标准,通过自主研究开发出来的成果方面的技术上的标准较少,一些独立编制部分的标准技术水平也与国际先进标准有差距。
而且一些部分标准还没有经过充分的基础研究和实践验证,可能存在着不合理的技术和过于保守的情况。
探究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我 国 的油 气 储 量 从 总 体 生 来 说 是 比 较 丰 富 的 ,但 是 由 于 油 气 储 运 开 发 技 术 的 局 限 ,这 就 导 致 很 多 资 源 无 法 得 到 有 效 利 用 , 产 生 大 量 的浪 费 。 因此 , 油 气 储 运 技 术 是 我 国 油 气 开 发 过 程 中必 须 解 决 的 重 点 问题 ,直 接 关 系 到油 气 资源 的利 用 。 1我 国油气存储技术概述 目前,我 国在石油进 口上 已经逐渐超过 了石油总消耗量, 因 此 , 为 了 有 效 保 障 我 国 油 气 能 源 的 长 期 供 应 以及 安 全 储 备 ,我 国必 须 不 断 提 高 油 气 储 备 技 术 水 平 。 目前 ,我 国 的 油 气 储 运 技 术 得 到 了 一 定 的 发 展 。 在 油 气 管道运输 上,我 国主要建 成的油气 输送 管道主要是 以西 部管 道 、兰一 成一 渝管道 以及西气 东输管道为代表,这 些油气管道是 属于长距离 的输送管道 ,它们体现 了我 国在原油 、成 品油 以及 天然气管道输送技术上的成就。在 油气储备库 的建设上 ,我 国 主要 在 大 连 、青 岛 、镇 海 以及 岙 山 这 四个 地 方 建 立 了一 期 石 油 战略储备库 ,从而使我 国的 以1 0 ×1 0 立方米 的储罐为主 体的 大 型地 面 原 油 储 库 工 程 技 术 达 到 了一 个 新 的 高 度 …。 2 油气 存 储 技 术 的挑 战 2 . 1海 洋 油 气储 运 技 术 的 挑 战 目前 , 我 国 在海 洋 油气 储 运 技 术上 还 存 在 着 很 大 的不 足 , 特 别 是 核 心 技 术 还 未 完 全 成 熟 。 其 不 足 主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个 方面 :其一 ,技术上 不够成熟 。 由于深 水海底 的地貌 比较复 杂 ,其地质情 况也难 以把握 ,因此 ,在 比较恶 劣的环 境下进
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前景展望

、
油气储运技术 面I 临的问题和挑战
.
术 缺陷 , 包括管道 、 仓储 、 运输等 环节的 问题 , 这些都 给油气储运 的 会 保 持 在 合 理 的 范 围 内 , 无 论是夏季还是冬季 , 都 有 妥 善 存 储 油 气 安全 性和生态环 境的保护带 来了负面 的作 用,主要 体现在 以下 几 资源 的 方 式 , 因此 管道 的 管 理 和 养 护 工 作 就 不 受 时 间和 地 域 的 限 点: 制, 油气资源 的储运质量也得 到了大幅度 的提 升。此外 管道质量 的
资源的节约化发展 。本文 结合 实际经验 , 论述 了当前油气储 运技 术 面临的挑 战及其发展前景 , 以供相关 实践参考借鉴 。 对于 山区环境复杂 的区域则 尚且缺 乏大规模 的布局 。另外虽然 吸 附技术 的经济价值 高,但是天然气吸 附剂 与脱附剂 的使用会产 生
【 关键词 】 油 气储运技 础上提 高技术水平 , 才 能提 高资源 的利 用 术水平 的高低 决定着其发展空间 的大小 。 效 率。 今后 油气资源储运 技术发展方面要 大范围地推广 和使用 马惠 宁油气管道 ,该种 管道 的可 以通过添 加剂的作用来适 当调节管 道 当外界环境 的温度 比较高 的情况 下, 管道 内的温度依 然 现 阶段我 国油气储运技术 中仍然存在着 急需解 决的 问题和 技 内的温度 ,
油气 储运 技术 面临的挑 战及其发展前 景展 望
熊 鹏程
【 摘 要 】油气 资源在 国民经 济的稳 定与发展 中起 着举足 轻重 的作 气储 存上 , 我 国常用 的技术有 地下水 封洞库 技术 、 油气 吸 附技 术 , 用, 尤其在 能 源资源 日益 紧缺 的今 天 , 提 高油气资 源的储 存技 术水 并且在成 本的投入上和 环境 的保护方 面具有一定 的优 势 。然而 我 平等于 为资源的安全性设 置 了有效屏 障 ,也有助 于实现我 国油气 国的地形条件非常 的复杂 , 这 两种技术在喀斯特 地貌 中应用广 泛 ,
浅谈油气储运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方向

整 的管道信息模型 。是将真实管道以地理位置及其相关关系 为基础而组成数字化 的信 息框架 ,并在该框架内嵌我们所能 获得 的信息体 系 , 提供 快速 、 准确 、 分和 完整地了解及 利用 充 管道各方面信息 的手段 。 它把有关管道 上每一点的所有信 息, 按地理坐标加 以整理 , 然后构成整条管道的信息模型 。 通过它 可以快速 、 形象 、 完整地 了解管道 E任何一点及任何方面的信 息 。为 了保证管道能够安全 、 可靠 、 平稳 、 高效地运行 , 国在 我 新近建设 的长输管道 中,都采 用了以工业计算机为核心 的监 控和数据采集系统 , 进行 全线 自动 监控 。S A C DA自动化控制 系统 , 是数字管道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步骤 , 它是管道数字化 在管道站控室 的应用和具体体现 。但数 字管道 的含义还远不 止 SA C DA系统在管道上 的应 用。现在 中国的管 网建设 已经 粗具规模 ,对全 国的管 网设置 一个 调度 控制中心 已成 为建设 数字化管道的一个必然要求 。 中石化集 团第一条真正意 义上的数 字化管道是塘燕原油 管道 , 20 年建成投产 。 于 07 该管道干线全长 28 2 公里 , 设计年 输量 为 20 万吨 , 00 计划每 年分别 向燕 山石化 、 天津石 化各输 送 10 00万吨原油。塘燕原油管道工程 的建成投用为燕山石化 原 油供应提供 了有力保障 。管道储运分公 司立足于管道发展 和 生产建设 实际 ,围绕确保管道安全环保运行 ,提高经济效 益, 建设节约型企业 的要求 , 大科技投入 , 加 建立了以 EK 、 1P 原 油信息系统 、C DA. SA S AP财务系统 、H1 e K等信息系统平 台, 初 步实现管道运营和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 。 ( ) 二 管道完整 陛技术 管 道完整性 管理技术在发 达国家已经广泛应用 ,管道 完 整 性管理体 系的建立需要依赖管道俭测技术 、适用性 评价技 术、 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 、 管道维抢修技术等的支撑。同时也 需要建 立相 应的标准和法律。国内油气管道完整性评 价技 术 刚 刚起 步 ,对 于 现 役 老管 道 懈 价 主要 采 用 无损 检 测技 术 ( o在定量 测量 的基础上结合定性 分析 , NDo, 确定各种缺 陷的 形状 、 尺寸及位置 , 并在此基础 上进行管道的剩余寿命预a (J I ̄ UF 管道安全陛评价) 。油气管道 的风险评 估技 术 , 利用管道 运 是 行的现场及历史统计资料 , 采取 专家 系统 分解评分 的方法 , 确 定整个管道 系统或某段管道的相对风险 系数 , 风险 系数越大 , 风险越小。管道的风险分析可以对管道风险做 出评估 , 找到为 减 少风险需要投 资金和改进运行管理 的方 向 ,把管道 的风 险限定在一个可 以接受 的水平上 。但风险分析对实际运行管 道 的各种缺 陷无法做 出定量 的描述 , 评分的人为主观性较大 。 存在一定 的计算误差 , 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 应该
油气储运领域面临的技术难题及研究方向

在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
我国本土的油气储备量相对比较丰富,但由于油气储运技术落后,我国的油气开采能力还比较有限,所拥有的本土油气资源无法充分利用,境外的油气资源开采权也无法真正的使用。
因此,油气储运技术的完善与优化、技术问题的攻关克难迫在眉睫。
提高油气储运技术的研究水平,准确把握领域内重点研究方向至关重要。
1 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1.1 海洋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21世纪的中国发展迅速,油气缺口依旧呈现扩大态势。
面对近些年极不稳定的国际油气市场,尤其在中东地区混乱的状态下,我国早已着手摆脱对油气进口的依赖。
近些年,我国在近海浅海区的海洋油气开采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对于如南海等许多油气更加富集的深海地区却只能望洋兴叹。
发达国家对深海油气开发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经有能力对深海油气进行开发和储运。
许多沿海国家已经走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逐渐在公海深海区建立了油气开采平台。
但由于我国在深海区油气开发技术方面起步较晚,很多技术问题尚不成熟,很多工程难点尚需攻克,我国所拥有的多海域的油气资源依然无法充分利用。
因此,面对世界各国对深海油气资源的争夺局面,我国在深海油气开发储运领域的研究更加迫在眉睫。
相对于浅海区油气开采及储运,深海油气开发及储运领域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深海地区海底的地貌更加复杂,条件更加恶劣,勘察及施工检修等方面要求极高。
(2)深海海洋环境对管道的耐腐蚀性及安全性要求更高。
(3)深海油气储运对工艺设备要求极高,我国在某些设备的制造和使用上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4)深海地区的油气开采及储运工艺复杂,涉及环节多且相互关联,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工程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1.2 多年冻土地带长输管道敷设技术面临的挑战我国的油气分布有一部分存在于常年冻土地区,这一恶劣的环境给我国的油气储运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国外许多国家由于对冻土地区油气开发较早,对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而我国的发展相对落后,面对多年冻土地带管道敷设并没有太多的经验。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摘要:油气是国家的主要发展能源之一,油气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密切关系,想要使用油气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储存和运输,目前世界上最常用油气运输方法为管道运输,这也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油气运输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式油气技术应运而生,这些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油气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趋势引言随着国家改革进程的加快,各行业对化工原料及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上升。
然而很多化工原料和油气都属于甲类危险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极易发生危险性事故。
因此,需加强技术研究。
1化工油气储运技术分析在化工油气储运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方面主要从三大方面来不断优化和提升的。
(1)因化学品、石油和天然气具有毒性或易燃易爆等危险性,因此化工油气储运技术主要是基于油气储运的安全性来展开的(。
2)随着社会变化速度的加快,化工油气的储运技术在运输质量和运输效率上不断提高。
(3)化工油气储运的设备更加优异,使用的材料性能更加优化。
2油气储运的现状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工业大国,所以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油气能源,并且我国的能源消耗还在不断上涨,在没有办法迅速开发出新能源的情况下,对于老能源的利用效率决定了我国的发展速度,对于油气能源的利用效率就是其一。
我国的油气储运大都采用管道运输,但是由于我国发展油气储运时间较晚,所以在油气管道储运方面我国一直以来就存在着较大缺陷,这也就造成了在储运油气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巨大浪费。
3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究3.1数字化油气储运技术油气储运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技术的科学规范应用,保障油气储运的工作顺利开展,只有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注重技术的应用安全可靠,才能保障油气储运工作的整体质量提高。
未来我国的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大的进步,主要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支持下,就能保障油气储运工作的效率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周珩
发表时间:
2019-03-28T14:23:27.16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作者: 周珩
[导读]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走上了持续稳健发展的道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也提高了对油气资源的需求
量。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 江苏徐州 22110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走上了持续稳健发展的道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也提高了对油气资源的需求量。
在石油行业的生产运营过程中,油气储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油气生产、油气销售的中间环节。基于此,我国大力研发油气储运技
术,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在油气储运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突破。但现阶段,油气储运技术还面临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难题,需要加
大、深入研究。
关键词:油气储运技术;挑战;发展方向
引言
近几年来,虽然我国在油气储存及运输的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但还是存在诸多不足。我国的油气储运技
术在某些方面仍然面临非常大的风险与挑战,例如海洋的油气储运技术、多年冻土地带长输管道敷设技术等。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我
国油气储运领域面临的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1
现阶段油气储运工程概述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能源与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我国的能源
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对于能源和生态环境并不是很友好。因此,石油天然气的推广成为了解决我国能源与环境问题的一个焦点。要想进
行石油天然气的推广,首先就需要对石油天然气的储运工作进行保障。我国目前常用的天然气储运技术有:管道储运(
PNG)、水合物储
运(
NGH)等。
2
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
2.1
海洋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
相对于浅海区油气开采及储运,深海油气开发及储运领域的难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深海地区海底的地貌更加复杂,条件更
加恶劣,勘察及施工检修等方面要求极高。(
2)深海海洋环境对管道的耐腐蚀性及安全性要求更高。(3)深海油气储运对工艺设备要求
极高,我国在某些设备的制造和使用上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4)深海地区的油气开采及储运工艺复杂,涉及环节多且相互关联,
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工程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2.2
冻土地带油气储运管道敷设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架空敷设和热管敷设是两种最常见的技术形式。但在实施上,这两种方法都有着极大的难度。首先来说架空敷设,工作人员
需要将冻土地带分为几部分,取中间点架设木板,通过上方平铺的方式将油气管道输送出去。而热管技术是指在地下管道加设电流,通过
电力发热的方法解决冻土等问题,实现油气的敷设。但在这一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挑战。例如:长距离是油气管道敷设的最主要特点之
一。目前的施工技术虽然在不断的完善,但仍然无法满足当前的敷设要求。一方面,人们的生活环境受到全球变暖的影响,冻土面积也逐
渐缩小。而冻土环境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也阻碍了管道敷设工程的发展。另一方面,油气管道敷设工程不是单一的,它具有整体性。工作人
员在实施之前应该进行勘测设计,其中包括整合施工方法、转变运行管理制度等等。
2.3
地下水封洞库面临的挑战
在储存油气资源的过程中使用地下水封洞库是一种全新的手段和措施,在当前的时期,不少发达国家已经能够建立出属于自己的地下
水封洞库,并且已经投入到了油气的储存工作之中,反观我国,原油水封洞库的数量则是十分的稀少,并且相关的技术手段和发达国家进
行比较,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施工技术和设计技术都处于全面落后的阶段。经过科学的实地考察,可以得出结论,我国的不少地区都能
够建立自己的地下水封洞库,并且建设地下水封洞库还具有地上水库所不具备的突出优势,对环境的影响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下降到最低,
另一方面,还能让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得到有力的保障和提升,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发展地下水封洞库的前景十分良好,急需一批具有
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和进展,但是仍然
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
2.4
地下盐穴窟面临的挑战
地下盐穴窟这种模式是现如今最流行的一种对天然气和石油进行储存的方式,它具有造价低的特点,并且由于盐矿资源十分的丰富,
使得这种方式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在发达国家十分的流行,一些先进的国外发达国家,地下盐穴窟已经建立了
2000多种,虽然我国的盐
矿资源也十分的富足,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导致我国的地下盐穴窟规模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所以,
我国的科研人员还应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行科研和实验,争取早日弥补与国外的差距。
3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方向
3.1
管道仿真技术
管道仿真技术是当前油气储运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工作人员应该优化组织系统,运用非线性计算的原理,结合数字化仿真平台,推
动管道运输的全面发展。首先,该技术是建立在数据信息收集基础上,系统会将油气储运分为三个不同的时间段,计算出储运高峰,并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其次,仿真系统也会模仿管道的运行方式,将数据统一反馈到信息平台,管理人员利用监控软件进行查看,检查在
不同的模块中是否良好运行。如果出现数据混乱或者信号弱化等情况,则说明原油量的供给不稳定,安全性也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应该重
新设计系统程序,并完善数字编程过程。近两年,管道仿真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也是现代油气储运技术的象征。
3.2
管道消磁
磁偏吹问题是油气管道在焊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情况。一般来讲,带磁量应该控制在85~100Gs之间,一些地区也会受到地形的影
响,出现电磁量激增的现象,使管道作业的危险概率提升。因此,解决以上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升温法将绕线管道进
行杀菌,以平衡法对管道中的剩磁进行处理,实现油气输运管道的正常焊接和应用。其次,智能化清管也是目前最主要的技术之一。它是
指将两个单电焊机联结在一起,通过消磁感应来做出有效规划。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它能够使油气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得到缓解,促进储
运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此技术的完善也要求工作人员要突破储运中的瓶颈,在对问题仔细研究的基础上提升效率,争取取得更高的成
就。
3.3
吸附储气技术
油气储运行业的不断进步,推动着油气储运技术的改进与优化。近年来,我国大力研发油气储运新技术,从而出现了诸多新兴技术,
吸附储气技术便是其中的一种。吸附储气技术是天然气资源的一种新型存储技术,原理为,采取特殊方法,在储气容器中放置活性炭,将
其当作吸附剂,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使得吸附剂的气体分子浓度远远高于储气容器中的相对气体浓度
[3]。吸附储气技术,可以对
同样体积的天然气进行存储,也可以回收零散的天然气,已经成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结束语
总上所述,我国的油气储运技术还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依旧不能松懈,广大的工作人员要认
清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难题,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尽早改善油气储运技术的现状,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
参考文献:
[1]
郭岩.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6(12):72-73.
[2]
牟楠,刘海涛.浅谈油气储运技术面临挑战与发展方向[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0):70-71.
[3]
肖博元,陆学同.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J].当代化工研究,2016(04):85-86.
[4]
王鑫.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探微[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5(12):242-243.
[5]
姚刚,宫凌麒.油气储运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探究[J].化工管理,2014(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