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运技术现状与发展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的缺口越来越大,而我国是世界上第二耗能大国,在经济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之下,能源消耗也在逐渐的增加。
但是油气则是我国使用的重要能源之一,它的储运技术也得到了较大进步。
本文主要简要叙述了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以及分析,希望可以对于我国的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油气储运;现状;分析引言油气资源的安全贮存和运输,是油气资源的有效利用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石油的能源需求保持持续增长,进步和发展,加上石油的储存和运输技术,石油的储存和运输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为了建立一个安全保护环境,石油的储存和运输系统,实现油气资源的安全有效使用,有必要在现有的石油的储存和运输技术基础上,不断整合,利用和改进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的能力,独立研究运输实践相结合的技术创新的方向发展,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石油的储存和运输。
1、我国石油储运技术存在的问题核心的石油的储存和运输业务,主要包括海洋石油的储存和运输、储存于地下的油库等。
目前,中国的石油储运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纯依靠进口逐步独立研发的自主创新,但从实践的角度研究,仍然需要克服以下问题。
1.1、特殊区域的石油的储存和运输我国地理位置复杂,尤其是有些区域,地理环境更是十分恶劣。
所以,石油储运时常因为这些地理因素,而受到制约,例如温度的提高,环境的变化,都会影响石油储运,因此,石油储运技术必须得到提高。
海洋石油储运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的海洋,有着丰富是石油资源。
为了海洋石油的深化发展,目前,虽然我国的石油储运技术有了突破,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当仍然要不断改善,不断创新。
对于冻土地区,长距离管道铺设技术。
冻土地带分部于我国西部高原和东北高纬度地区。
所以,在这些区域进行管道铺设,石油储运,必须面临冻土这个问题。
冻土会引起管道冻结,弯曲,拱出地面都有可能出现。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在石油储运技术的难点就是,如何科学地评价和预测地质条件,提高管道基础的长期稳定,如何监控运输过程的地面温度和管道位移等。
油气储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1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的现状
1.1天然气水合物的储运
天然气水合物具备十分独特的性质,特别容易挥发且很难存储,那么同样的这也会给油气储运工作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怎么科学、合理、高效的不间断的取得天然气水合物和天然气水合物的释放与存放。只有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有效的保障天然气水合物储运工作的顺利实施。
1.2特殊环境下的油气储运
我国疆土面积辽阔,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形式多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油气储运的难度。例如在冻土地区的油气储运中,由于气温比较低,地面多为冻土形式,油气管线很容易因气温低而冻裂,所以在油气储运前需要先解决冻土问题,避免因油气管线泄漏而造成经济损失。
1.3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储运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第一,储运中的押运人员、装卸人员和驾驶人员大都缺乏专业的安全培训,在日常工作中时有操作失误的情况出现,比如说由于疲劳驾驶、违规装卸造成的翻车事故、石油泄漏事故等。第二,在运输过程中,缺乏道路安全的监管体制,混载、超载的违法行为泛滥。同时由于石油的装卸工作通常在清晨或者傍晚进行,给监管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需要相关部门通过有效的协商后联合进行管理。第三,对运输设备缺乏定期的检查,由于地理环境的不断变化,储运设备会出现老化的现象,相关部门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更新更换。
1.4地下储库技术
地下储库技术包括地下储油库和储气库,国外很多国家由于国土面积的受限,已建立不同库容的地下水封岩洞储油库,发展速度较快。地下储气库是将长输管道输送的天然气重新注入地下空间形成的一种人工气田或气藏,国内地下储气库建设相对滞后,天然气库储量占消耗量的5%,难以起到调峰作用。我国计划在2020年前将以地下储备为主的石油储备量提升到三个月的用量,但是在工程建设设计方面,技术还不够成熟,经验还不够丰厚,关键的技术还需要与国外的公司合作完成。
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保障技术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保障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1. 安全监测技术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监测技术包括远程监测、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和无人机巡检技术等。
远程监测技术能够实现对管道设施的长距离、实时监测,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借助传感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通过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分析数据,对管道设施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和预警。
而无人机巡检技术则可以实现对管道及设施的高效巡检,既提高了巡检效率,又减少了巡检人员的安全风险。
在安全监测技术的发展中,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成为了发展的主流趋势。
2. 泄漏检测技术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泄漏检测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检测技术和化学检测技术。
物理检测技术通过监测管道及设施的振动、温度、压力等参数,来实现泄漏的自动检测。
而化学检测技术则是通过分析管道及设施周围的空气中的化学成分来实现泄漏的检测。
这些技术为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保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3. 防护技术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防护技术是其安全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防雷技术、爆破防护技术、封堵技术等。
防雷技术能有效减少雷击对管道设施的损害,爆破防护技术能在发生爆炸事故时,减少事故损失,封堵技术能在管道爆裂或泄漏时,快速进行封堵,控制事故损失。
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管理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和应急预案管理系统等。
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对管道设施的运行状态、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安全风险评估系统能够对管道设施进行综合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系统能够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案制定和应急处理。
1. 技术智能化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保障技术将更加智能化。
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已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些设施面临的安全风险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高风险。
因此,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加强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保障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其中,主要的技术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无损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是当前保障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使用声波、超声波、X射线等无损检测技术对管道或设施进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管道或设施中的缺陷、裂纹等异常情况,避免事故发生。
二、智能监控技术:智能监控技术是当前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的新趋势之一。
这种技术利用了无线传感器、卫星定位和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将数据实时传输回监控中心并进行分析,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和处理,提高管道或设施的安全性能。
三、防范技术:为了避免管道或设施发生事故,预防措施也是至关重要的。
当前防范技术主要包括管道沉降预测、遗留障碍物处理等方面。
这些技术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一、智能化:未来将会增加更多的智能设备和传感器,这将使得管道和储运设施的监控更加智能和精细。
例如,能够检测管道中的粒子、流速、压力波等信息的传感器将被广泛应用。
二、数据分析:随着数据分析技术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数据分析方法被应用于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的安全保障中。
这些数据分析方法将对监控系统的预警、故障诊断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三、预测保养:未来管道和储运设施的保养将从事后处理向预测保养方向发展。
预测保养将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来预测设施或管道的健康状况,有利于提前处理存在的问题,避免事故发生。
总之,油气管道及储运设施安全保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为保障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技术的发展将使得管道和设施更加安全稳定,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油气储运工程是指对油气资源进行生产、加工和储存的工程系统,它是石油和天然气产业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我国能源消费和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储运工程也在不断发展与改进。
本文将从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和关键技术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1、国内外油气资源的开发与需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主要能源资源被广泛应用,对其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作为石油大国,石油和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老油田产量下降、新油气田开发难度增加等问题,这使得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压力。
在国内外,油气储运工程的设施已经相对完备,主要包括储气库、管道输送系统、LNG接收终端、油气加工厂等。
这些设施通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实现了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到运输、加工和储存的全过程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油气储运设施也不断涌现,为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内外,油气储运工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国际上,液化天然气(LNG)储运技术、油气管道输送技术、油气储存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在国内,我国油气储运工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油气储运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1、管道输送技术管道输送是目前油气长途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它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的特点。
国内外在管道输送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主要包括管道材料的研发、管道工程施工技术、管道运行管理技术等方面。
近年来,由于对环境保护和安全要求的提高,新型管道材料和管道监测技术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2、液化天然气(LNG)储运技术LNG是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其储运技术对于促进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LNG储运技术已经成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储存、输送、再气化等环节仍有待改进。
油气储运现状与发展趋势

油气储运现状与发展趋势咱今儿个就来好好唠唠这油气储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有个老同学,在油气储运行业干了好些年了。
那家伙,一见面就跟我倒苦水,说这活儿可不容易。
他头发都掉了不少,脑门儿锃亮锃亮的,看着比实际年龄老了好几岁。
他说呀,现在这油气储运,就像个大摊子,事儿多着呢。
先说这现状吧。
现在的油气储运,规模是越来越大了,到处都在建管道、储库啥的。
就说那管道吧,跟个大长虫似的,在地下、地上到处爬。
我有次去一个施工现场,那场面,可热闹了。
机器轰鸣声不断,工人师傅们忙得热火朝天的。
有个师傅,脸上黑乎乎的,全是汗水和灰尘,眼睛却瞪得老大,紧紧盯着手里的活儿,那认真劲儿,就怕出一点儿差错。
不过呢,咱也得承认,现在虽然发展得快,但跟那些发达国家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
比如说这管道输送技术吧,人家发达国家那技术,能把各种油品顺顺当当、妥妥帖帖地送出去,咱呢,有时候还得费好大劲儿。
我那老同学就说:“哎呀,咱这技术啊,还得加把劲儿追呀,不然老是落后人家一大截。
”还有这管道设计,也是个问题。
咱国内在高压力、大口径的长输油气管线施工建设方面,经验还是不够。
我听说有个工程,设计的时候就出了不少岔子,闹得大家头疼不已。
那设计师,愁得眉头都皱成了个疙瘩,天天在那儿琢磨怎么改。
再说说这地下储库技术。
国外那地下水封岩洞储油库,建得那叫一个漂亮,库容还大,解决了不少问题。
咱这儿呢,地下储气库的储量占比才那么点儿,连天然气消耗量的5%都不到,调峰作用根本发挥不出来,你说愁人不愁人。
可话说回来,咱也不能光愁啊,还得看看这发展趋势不是。
现在科技发展这么快,油气储运也得跟上趟儿。
比如说,现在不是提倡智能化嘛,油气储运也在往这方面使劲儿。
我听说有些地方的管道,都开始用上智能监测设备了,能实时监测管道的情况,哪儿有个风吹草动,立马就能知道,就像给管道安上了眼睛和耳朵一样。
还有就是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了,油气储运也得讲究绿色环保。
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粗放式地发展。
油气管道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油气管道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油气管道储运技术一直以来都是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石油天然气资源的获取、输送和利用。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油气管道储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从技术、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对油气管道储运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技术发展趋势1.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技术在油气管道储运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管道运营企业实现管道运输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 管道材料的创新:管道材料一直是制约油气管道储运技术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未来,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创新,如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等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能、抗压性能和使用寿命,实现管道输送的安全可靠。
3. 管道探测技术的提升:管道泄漏是管道运输中的一大隐患,而传统的巡检方法效率低并且难以发现隐蔽的泄漏点。
未来管道探测技术的发展将成为重点方向,包括声波、红外、超声波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将有望提高管道泄漏的检测精度和效率。
1. 绿色环保理念的贯彻: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国政府和能源企业都在加大环保力度,致力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减少环境污染。
在油气管道储运技术的发展中,绿色环保理念将逐渐贯彻到整个技术流程中,加大对环保设施和技术的投入,以提高管道运输的环保性能。
2. 节能减排技术的推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一直是油气管道运输的重要问题。
未来,随着节能减排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如提高管道输送效率、采用绿色环保燃料等措施将有望减少油气管道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三、市场需求发展趋势1. 国际能源合作的深化:全球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分布不均,远距离输送成本高,因此国际能源合作将继续深化,以实现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在这一趋势下,油气管道储运技术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2. 区域一体化需求的增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个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一体化需求也日益增加。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油气储运工程现状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油气储运工程是指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工程技术和设备。
随着国内外能源需求的增加和资源的日益稀缺,油气储运工程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探讨油气储运工程的现状以及关键技术研究。
1.储油工程目前储油工程主要分为地面和地下两种形式。
地面储油一般采用储罐,其类型包括固定式、浮顶式、移动式等。
而地下储油则多采用岩层储气库、盐穴储气库以及井下储层等形式。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新型储油方式,如地下鼓式储油和非常规储油。
输油工程可分为陆上输油和海上输油两类。
陆上输油主要采用输油管道和铁路运输等方式。
而海上输油则主要以油轮和管道输送为主。
目前,中国正着手建设一系列重大能源基础设施,如中国-缅甸油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
3.燃气储运工程燃气储运主要采用管道输送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两种方式。
目前,我国燃气储运领域正面临着可靠性、安全性、节能性、智能化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1.输油管道防腐蚀技术输油管道的防腐蚀是保证管道运行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防腐蚀技术上,涂层技术、阴极保护技术、表面处理技术等已经得到了广泛运用。
未来,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道材料和防腐蚀技术,以提高管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储油罐安全技术固定式储油罐已经被广泛运用于油气储运工程中。
为了保障储油罐的安全性,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了防震、防爆、防洪等多个方面的技术。
未来,保障储油罐安全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储油罐材料的环保性和寿命。
3.LNG储运技术LNG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其储运技术对于石油替代能源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LNG主要通过船舶和汽车运输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普及。
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LNG储存技术和运输技术,以提高其安全性和经济性。
4.油气储运智能化技术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油气储运中的物流与信息流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
未来,智能化技术将会在油气储运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储运技术可较好的满足不同区域人们的生产、生活要求,对油气资源匮乏的区域尤为重要。
由于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油气资源的需求极大,进口资源已超过50%。
因此,加快油气开发步伐、增加资源储备和供应非常关键,同时也对油气储运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1 油气储运技术研究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油气储运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冻土油气储运技术
由于冻土地带环境异常恶劣,若施工不到位,往往会导致管道胀翘甚至拱出地面,安全性难以保证。
目前国内对冻土地区缺乏系统的勘察、设计及运行等技术,对冻土地质条件和预报缺乏研究。
如何加强冻土条件下的油气储运技术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1.2 海上油气储运技术
我国海上资源非常丰富,且开发程度较低,是近年来勘探开发的重点。
海洋储运技术由于起步较晚,目前主要引进国外技术,核心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
技术难点包括:1)由于地质、地貌条件的复杂性,海底管线的建设难道较大;2)海上建造储存设施比较困难;3)海上油气储运涉及技术多、专业性强,除常规的储运技术外,还需解决处理设备、水下增压、自动化技术、输变电等多种配套技术。
目前在配套技术上仍存在较大问题。
1.3 油气混输储运技术
该技术较好的解决了无平台的深水油气田开发问题,可较好的节约开采成本和避免环境污染,其关键技术在于长距离管道混输和海底混输增压技术。
长距离管道混输技术主要用于水下多相流油气开发系统的构建,主要指水下自动化、水下变配电、自压混输海底管道、水下井口基台模块以及水合物抑制等系统;海底混输增压则指的是对海底的多相混输泵进行深水长距离增压,并用于输送油气。
我国在长距离油气混输技术上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困难:1)国内多相流动态计算软件较少且实用性不强;2)多相混输泵功率较低,远低于国际水平;3)段塞流捕集器容积与国际上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1.4 天然气水合物技术
该技术由于储运成本较低(低于LNG),同时具有安全、储存体积小、气化易调节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应用前景广阔。
然而,目前在使用天然气水合物技术过程中,易造成管线堵塞,如何防治合成水合物是关键问题。
1.5 油气存储技术
由于油气消耗以及国际油价的变化,有必要发展油气储存技术。
目前主要有地下盐穴库、地下水封洞库等。
如何选择合适的地下储存空间是研究的重点。
目前我国还不具备建造大型地下油库的关键技术;此外,盐穴油气储的设计、改造还不够实用,在溶腔运行模拟以及稳定性分析、卤水平衡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2 油气储运技术发展方向
2.1 吸附储气技术
该技术通过使用吸附剂对气体进行吸附来储气,目前虽存在较大困难,但由于其可较好的降低储运的压力,减少能量损耗,且储存量大等,发展前景广阔。
2.2 油气混输技术
该技术可以对石油和天然气进行同时储运,具有储运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我国在该技术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针对长距离运输、海底运输增压等还存在问题。
今后将持续推广油气混输技术。
2.3 地下盐穴和地下水封洞库
该技术主要用于油气储存,是国家发展油气储备的重要设施。
工程地质勘察表明,我国具有较好的地质条件,今后地下盐穴和地下水封洞库发展将不可估量。
3 结束语
我国在油气储运技术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有海洋储运、冻土地带储运、油气混输、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油气储存技术等。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发展油气储运技术,才能对我国油气资源进行更好的利用。
参考文献
[1] 郭岩.油气储运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6(12):72-73.
[2] 黄维和.我国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J].油气储运,2012,31(6):411-415.
油气储运技术现状与发展
叶阳1 谢毅2
1.中石油西南管道分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41
2.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 四川 成都 601213
摘 要:油气的不断开发给储运技术提出更高要求,分析了当前主要储运技术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储运技术 研究现状 发展 油气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Ye Yang1,Xie Yi2
1. PetroChina Southwest Pipeline Branch Company,Chengdu 610041
Abstract: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oil and gas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f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the current major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are studied,then put forward the future direction
Keywords: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status; development; oil and ga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