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医资源-方剂学_邓中甲笔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姜大枣。生姜大枣在这里,认为生姜帮助桂枝是作用在卫气为主。大枣帮助芍药,是作用在营阴为主。调和营卫,生姜大枣。实际上本质来看,生姜能够振奋脾胃功能,大枣可以补益脾胃,既能益气,又能益阴,益阴养血。所以这两味药结合,在外调和营卫,在内调和脾胃。营卫是气血的浅层,所以又说它可以调和气血。所以后世很多方里都有姜枣。有的作为药引子有的加进去。而且它本身药食同源,本身都是食物,也是一种常用的基本结构。
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鼻塞声重,语声不出,咳嗽胸闷。
分析
三拗汤是个基础方。宣肺解表,用于表证较轻,风寒轻证,而以肺气不宣为主要表现。所以它反映出是一种肺系的症状为主。肺系重象。鼻塞声重,语声不出,咳嗽、胸闷,这个重像。它可以有风寒表证,恶寒,发热,无汗,但较轻,这前面我们讨论过了。因此它去掉桂枝。它没有明显的头身疼痛。加上风寒较轻,因此去掉桂枝了。
第三类:反佐药(病重邪甚可能拒药,用大队热药治疗寒极证候,或者用大队寒凉药治疗热极证候时,配伍与君药性味相反,而能起相成治疗作用的药物)--内奸角色(反间计)
使药
第一:引经(引领、带领方中诸药,到特定病所的药物)
太阳羌活,蒿本
阳明白芷,葛根
少阳柴胡,黄芩
太阴苍朮
少阴细辛
厥阴川芎,青皮
载药上行桔梗
引药下行牛膝
佐药
第一类:佐助药(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这种药物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像麻黄汤里的杏仁,以降肺气为主)
第二类:佐制药(消除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者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
半夏有毒,配生姜。这种结构像小半夏汤,这个生姜既是臣药,又是佐药,臣药角度,是增强它的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佐药是制约半夏的烈性,毒性)
芍药有两个作用,营阴外泄,营弱了,它可以有益阴养血的作用,能够补充已经外泄的
营阴;第二方面,芍药酸收,能够阻止营阴继续外泄之势,正在自汗,阻止营阴继续外泄之势。收敛,有止汗作用。
生姜在这里用它两个作用,一个帮助君药散邪,佐药、佐助药;第二方面,它可以和胃。它兼有和胃、降逆止呕的作用,这是治疗次要兼证。
它既擅长于降(肺)气止咳,同时它偏凉性润,也可以防止温燥药物过于温燥。它是比较润,有一定润肺作用。所以整个这个方,是以三拗汤为基础,治疗感冒轻证,兼痰气互结。降气化痰为其特点。针对痰气互结比较重的。在临床上,这种证是比较多的。特别是容易反覆感冒的病人。在发作时候,用华盖散来控制。一感冒,感冒并不重。一咳,咳嗽有痰,排痰不利,痰气互结。这个突出的,小孩也很多。所以发作时,有时用华盖散来治,这类治疗很重要是在平时治疗,控制了以后,我们临床观察很多小儿,吃几付华盖散,效果挺好,但是气候稍一变化又来了。内外相引,外邪引动内里的痰湿。关键在于治本,症状控制以后,像苓桂朮甘汤,如过偏阳虚的,这一类的基础方。或者是像特别参苓白朮散,兼气虚型脾运,脾胃气虚型居多,参苓白朮散,长期配丸药吃时间长,那才能治本。这是麻黄汤的常用的附方。
卫阳这个强,是强大吗?这是一个疑点。不是强大,是一种浮强、浮散、浮亢。向外浮散、浮亢。
出汗的原因:
1卫阳不能固护它,它要出
2风性疏泄,它要出
营弱:
它两个问题。一个已经由于自汗丧失的营阴,有不足,营弱。同时呢,卫阳不能固护营阴,那营卫两者不协调,这就是营卫不和,还继续存在着。
功用就要从两方面去考虑:对病邪要解肌发表,松动分肉,透邪外出。桂枝本身有发散风寒作用,力量比麻黄要弱,要和缓。它是个解肌发表。对正气来讲,要调和营卫。调和营卫是指,恢复卫阳和营阴的平衡协调。
功用和病机来看,跟麻黄汤证或者麻黄汤的病机,以及麻黄汤功用形成两种模型,麻黄汤是外邪当中是祛邪为主,对人体正气,它没有主要的治疗方法。因为它没有正气不协调的问题。而且它是基础方,从证候没有反映出一种表虚。桂枝汤,它还要调和营卫,调和营卫本质上是调和正气,所以我们概括讲麻黄汤证,是祛邪为主的,从功用来讲。桂枝汤是以祛邪调整相结合。这是两个在功用,或者说体现治法方面很大的一个区别。
臣桂枝2 (1)解肌发表(2)温经止痛
佐杏仁降利肺气
使炙甘草1调和诸药,缓核峻烈
喘急痰多,表证较轻:去桂枝,加苏子、半夏。
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辛荑
挟湿兼骨节疼痛,加苍朮、苡仁
兼里热烦躁、口干,加石膏、黄芩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剂学14讲麻黄汤(二)、桂枝汤(一)
大青龙汤:麻黄6桂枝2杏仁炙甘草2石膏生姜3大枣
芍药用于止痛的方里,都是芍药、甘草相配的。
桂枝汤证为何有汗出又要发汗?
卫强营弱,营卫失去协调,才出的汗。我们通过这个汗法,还要来恢复它营卫的协调平衡,通过汗法来祛邪,风邪得去,那卫强营弱的根源不存在了,然后结合全方的配伍里边,又有益阴收敛的芍药,又能调和正气了,这样通过发汗,所以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在桂枝汤后面那个服法里、用法里面,通过出汗,然后使得体表风邪得去,体表的气血就营卫调和,那祛邪调正都恢复了,那病就痊愈了。这是这个证当中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作为原因来说,两个汗的原因不一样。以第一个汗,本身出汗,我们下面讲它是病汗,因病导致营卫不和,卫阳不能固护营阴而出汗。第二个,用桂枝汤发的汗,这种汗叫药汗。这个药汗,它是用来调和体表营卫,又能够通过这个汗散风邪,祛除风邪,随汗而解,这个意义。
桂枝茯苓丸改为催生丸源自文库改变功效主治)
枳朮汤:治疗水饮
枳术丸:消食导滞
麻黄汤变为大青龙汤:
药味增加这种变化,加石膏,加姜枣
又有药量,麻黄加倍,而麻黄加倍,要注意没有改变主治,就是主证。君药没有改变。它是为了保持这种辛温发散的力量,你有了如鸡子大的石膏在这里,它会减弱它的发散力量,所以它加倍增加。所以这个主病、主证、君药没变。它仍然是属于药味增减变化为主的。
甘草在这里既是佐药又是使药,从它协助桂枝、生姜,辛甘化阳,补充阳气要辛散,温和补结合,那甘草之甘,桂枝之温,温补结合,可以补充阳气了。助桂枝、生姜辛甘化阳以实卫,充实卫气。和芍药、大枣相配,酸甘化阴以补充营阴,这是佐药的意义。第二个,它可以调和阴阳两组,调和诸药,佐使药。
发中有补,散中有收。它既祛邪又调正。
第十讲
君药
这条标准针对主病和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这里有个主病、主证,中医辨证论治为主,
当然还是主证为主,有很多疾病,很多药针对的疾病,这些药针对性,不仅针对证,还针对病。茵陈
蒿汤,茵陈既针对了湿热,又针对湿热黄疸这个病,所以大多数存在两个是统一的。这两点当中,当
然证,因为辨证,证是主要的,有些虽然不是说这个药专门用于这类病,在很多情况下,主要针对证
桂枝、芍药配伍的意义,桂枝得到芍药,散中有收,汗出有源,桂枝解表辛散,毕竟要出汗。辛散是要汗法了,要出汗了。本身营阴外泄了,已经营阴受损伤了,发汗要有源,所以芍药以及从芍药到大枣、到甘草这个系列,以芍药为主,它以芍药益阴养血,能够使汗出有源,供给发汗有资源。发汗,邪才随汗而解了。
芍药得到桂枝,滋而能化。因为这个有邪了,芍药阴柔了。在这种桂枝阳药,善于温化的药物同用,能够滋而能化,补不敛邪。所以这两味药,它既有分工合作,这种相辅相成,又有相互制约,扬长避短,相反相成。包括性味,一个散还有一个敛,性味,一个温,一个寒。它还有相反相成,相互制约的一面,又有分工合作、相互协同的一面。这是桂枝、芍药配伍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后来用在调整五脏阴阳方里,很多要有这种基本的思路格局了。
清代医家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徐灵胎医书全集》里有六篇关于方剂方面的文章,相当好。
第十一讲
1
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味加减变化要把握的一点,就是主病、主证、君药不变。如
果说主病、主证、君药变化了,那这个叫另组新方。
2
药量增减的变化
第十二讲
3
剂型更换变化
理中丸改为理中汤(改变药力)
九味羌活汤改为九味羌活丸(改变功效主治)
注意:小建中汤不属于桂枝汤方剂加减,应为他的主证和病机和桂枝汤完全不一样。
剂型:
汤剂(汤者,荡也,荡,形容它发挥作用快)
散剂(散者,散也)
丸剂(丸者,缓也)
第十三讲
为方解方面:要包括这样一些问题,首先简要的病机分析,同时归纳出治法。然后展开方剂基本结构分析,君、臣、佐、使基本结构分析。
麻黄汤
君麻黄3 (1)发散风寒(2)宣肺平喘
君桂枝
1.散风邪(风寒以风为主,也能散寒)
2.助卫阳
臣白芍
1.益营阴
2.歛汗出

生姜助君药散邪,兼和胃止呕
大枣益气补中,健脾生津
佐使甘草
1.助桂枝、生姜以辛甘化阳以实卫;助白芍、大枣以酸甘化阴以和胃
2.调和诸药
桂枝、白芍调和阴阳常用的基本结构。调和五脏阴阳,外可以解肌和营卫,内可以化气和阴阳,一种基本结构。
桂枝、甘草,《伤寒论》上有个桂枝甘草汤,有温通心阳的作用。桂枝之温,甘草之补,温补结合,温通阳气很好,不仅助阳,可以通阳,由桂枝这个,也就形成一种温通阳气,一种基本结构
芍药、甘草,是我们常用的酸甘配合以后,缓急止痛的基本结构。《伤寒论》有个芍药甘草汤。能治疗脚孪急,吃了以后其脚即伸。柔肝、舒筋、缓急,又能止痛。这又成为后世常用一种基本配伍结合。
桂枝汤--仲景群方之冠
卫阳浮强→恶风、发热、头痛、脉浮
营阴泄弱→汗出、脉缓
肺胃不和→鼻鸣、干呕
寒性是一种伤阳气,
寒性是收引凝滞特点;风邪呢,风性疏泄,风邪作用于体表的卫阳之气,会产生什么结果呢?由于它的疏泄,能使汗孔打开,能使他汗出。所以这里所指汗出有两个含义:一个含义,本身风性疏泄,能够出汗。第二个含义,由于你疏泄,体表卫阳之气,可以有一定的散失。
候,针对病机。这里提到一个观念,主病和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有主证,那就有兼证,兼证里面有主要兼证和次要兼证。
臣药
有两个含意:
第一臣是辅助君药的,加强治疗主病、主证的作用的药物。
(如麻黄汤里的桂枝助麻黄发汗)
第二个涵义,是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如三拗汤里的杏仁;麻黄汤里的桂枝的温通经脉、温经散寒止痛的作用就是治疗兼证)
防风风药之卒徒,走十二经
第二类:调和药性(调和方中诸药,调和不同性质的药物,如甘草)
君、臣、佐、使运用须知
第一:君药不可缺。
第二:作为臣药、佐药、使药不必俱备,有的药可兼多职。
第三:分析药味较多的大方,或者多个基础方组成的复方,不需要一味药、一味药分析,
只需要按照组成方药的基本作用,归类来分析,基础方可以作为整体来分析。
华盖散
组成
麻黄汤去桂枝,加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
麻黄杏仁甘草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
功用
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
素体痰多,肺感风寒证,咳嗽上气,呀呷有声,语音不出,咳嗽胸闷。
分析
华盖散是个常用方,它发散风寒,因为去掉桂枝,所以用于风寒表寒证较轻。其中反映在肺气不宣,兼有痰气互结。三拗汤里仅仅说到咳嗽有痰,引起一点胸闷,痰阻气机。这里痰气互结严重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类病人,平素就是痰湿之体。平素就有痰湿,加上外寒引动,那就痰多。外寒引动引起肺气不宣,那这个痰气互结就较重了。本身有痰就会平时阻滞气机了,所以内外两因素结合,就使得它在肺气不宣,痰气互结上非常突出。表现出咳嗽上气,上气喘,咳喘,咳嗽可以兼喘,呀呷有声,痰气互结产生的,咳喘的时候,产生一种临床上一些哧拉哧拉那个声音。语声不出,可以产生痰气互结,声音发生重浊,甚至于发音不利。咳嗽胸闷,这个程度,根据痰气互结程度不同,可以不同。所以这个方里的特点,它功用里很重要的特点,祛痰止咳,祛痰它包括降气,它都宣降肺气。这个方降气突出。像苏子,既能温化,化痰,又善于降肺气,降气平喘。陈皮是理气的,和茯苓相配,茯苓健脾渗湿,治疗生痰之源。和陈皮结合,加上理气化湿。这是治疗素有痰湿,治本的。桑皮配合苏子,
大枣可以益气补中,这一点和甘草结合,它可以有这个安中,益胃安中。因为安中的目的可有滋脾生津作用。大枣本身能够益气,也能够有养血作用,益气又可以滋脾生津,是和芍药相配,帮助补益营阴了。
辛甘化阳:桂枝、生姜、甘草
酸甘化阴:芍药、大枣、甘草
生姜和桂枝相配,既能散邪,和胃降逆,也能帮助卫阳,增加体表的卫阳,所以和甘草配合,古人把它归纳叫做桂枝、生姜、甘草一个系列,“辛甘化阳”,芍药、大枣、甘草这个系列,形成“酸甘化阴”这是一个标准的阴阳双向调节。因为作为甘草来讲,它调和寒热、调和阴阳,它能调和诸药。
寒热俱重,他这个外感风寒,内有郁热,他恶寒发热,特点是寒热都重。恶寒重发热也重。本身风寒是恶寒重发热轻,由于它有内热,所以在表邪正相争所发的热,以及寒邪入里所化的热,形成的这种状况,造成的寒热俱重。
加姜枣,对内调和脾胃,调和气血,对外可以调和营卫
三拗汤
组成
麻黄汤去桂枝:麻黄杏仁甘草
功用
宣肺解表。
主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