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电解液简介

合集下载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简介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简介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简介概述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常见的可充电电池,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设备以及电动汽车等领域。

在锂离子电池中,集流体(也称为电解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的组成、功能以及影响电池性能的因素。

组成锂离子电池的集流体主要由溶剂、锂盐和添加剂组成。

溶剂通常采用有机溶剂,如碳酸酯、碳酸醇酯、醚类等。

锂盐一般采用锂盐类化合物,如六氟磷酸锂(LiPF6)、六氟磺酸锂(LiFSI)等。

添加剂包括稳定剂、螯合剂、膨胀剂等,用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循环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功能集流体在锂离子电池中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电解质传导:集流体中的溶剂和锂盐能够形成离子导电通道,使得锂离子能够在正负极之间迅速传导,从而实现电池的充放电过程。

2. 电解液稳定性:集流体中的添加剂能够提高电解液的化学稳定性,抑制电解液的分解和氧化反应,从而延长电池的循环寿命。

3. 温度控制:集流体中的添加剂可以改变电解液的热学性质,提高电池的热稳定性,防止过热引发安全问题。

4. 电池安全:集流体中的添加剂能够形成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阻止电池内部材料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电池的安全风险。

影响因素集流体的组成和性能会直接影响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影响因素的简要介绍:1. 锂盐浓度:锂盐的浓度决定了电解液的离子传导性能,过高或过低的浓度都会对电池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2. 溶剂选择:不同的溶剂具有不同的溶解性、离子传导性能和热学性质,因此溶剂的选择对电池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3. 添加剂种类和含量:不同种类的添加剂在电池中具有不同的功能,添加剂的种类和含量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电池的性能需求。

4. 温度:集流体的性能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电池的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总结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了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还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充放电效率。

磷酸铁锂适合的电解液

磷酸铁锂适合的电解液

磷酸铁锂适合的电解液磷酸铁锂(LiFePO4)是一种新型的正极材料,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中。

而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对电池性能和安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适合磷酸铁锂的电解液。

磷酸铁锂适合的电解液应具备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由于磷酸铁锂具有较低的电导率,需要电解液能够有效溶解和传导锂离子,以提供足够的电解质。

此外,电解液还应具备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能够降低电池的自放电和安全风险。

磷酸铁锂适合的电解液应选择适当的溶剂和盐类。

常见的溶剂包括碳酸酯类、醚类和腈类等。

碳酸酯类溶剂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稳定性,但其蒸汽压较高,容易引起安全隐患。

醚类溶剂具有较低的蒸汽压和较高的电导率,但其化学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副反应。

腈类溶剂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电导率,但其极性较强,可能导致电池的安全性下降。

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来说,选择合适的溶剂是关键。

磷酸铁锂适合的电解液还需要添加适量的盐类,以提高电解液的离子浓度和电导率。

常见的盐类包括锂盐、钠盐和铵盐等。

锂盐是电解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常用的有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和六氯合锂(LiClO4)等。

不同的锂盐在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方面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磷酸铁锂适合的电解液还可以添加一些添加剂,以改善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氟化剂、稳定剂和抑制剂等。

氟化剂主要用于改善电池的界面稳定性和电池的动力性能,常用的有三氟乙酸(TFA)、氟丙酮(PFA)和氟丙酸酰胺(PAN)等。

稳定剂主要用于提高电解液的化学稳定性,常用的有亚硝酸盐和硫酸盐等。

抑制剂主要用于抑制电池的自放电和副反应,常用的有硫酸酯和硫脲等。

磷酸铁锂适合的电解液应具备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选择适当的溶剂和盐类,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以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

选择合适的电解液可以有效提高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推动其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和便携设备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锂电池电解液电导率

锂电池电解液电导率

锂电池电解液电导率锂电池是一种非常流行的电池,其存储能量的原理是通过正负极之间的电子转移来实现的。

在锂电池中,电解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正负极之间的电子导电,并且在正负极之间提供离子传输的通路。

在锂电池中,电解液的电导率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电池的性能和电能输出能力。

锂电池的电解质锂电池的电解质有三种类型:有机液体,聚合物固体和无机液体。

在这三种类型的电解质中,电导率最高的是无机液体电解质。

无机液体作为电解液时,通常由一种或多种的溶剂(比如常用的碳酸酯、乙醇、甲醇等)和一种或多种的盐组成。

这种电解液的电导率与其溶剂种类和盐的种类及浓度有关。

电解液的电导率电解液的电导率通常用S/cm(西门子/厘米)表示,S/cm是指单位距离内的电流密度与电场强度的比率。

在锂离子电池中,电解液的电导率越高,电池的功率输出越大,而电池内部化学反应就会更快。

因此,研究和优化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电导率非常重要。

影响电解液电导率的因素电解液电导率与一系列因素有关,例如:1.溶剂的种类和性质:溶剂具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其影响电解液的粘度和流动性。

2.盐类浓度和种类:在一定的组成条件下,携带离子的盐类浓度和种类直接影响电解液的电导率。

3.温度:温度是影响电解液电导率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在室温之下,温度越低,电解液电导率越小。

4.电解液的酸碱性:通常情况下,电解液是酸性或碱性的。

当电解液越酸或碱性越弱时,电解液电导率越小。

提高电解液电导率的方法为了改善电解液的电导率和提高电池的性能,有以下几个方法:1.选择合适的溶剂和盐类:选用具有适当粘度和流动性的溶剂,以及含有高浓度、易溶性和高离子导电性的盐类,可以大大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2.调整温度:温度是影响电解液电导率的重要因素。

通过调整温度,可以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从而提高锂电池的性能。

3.添加助溶剂:通常情况下,电解液中添加一定量的助溶剂,可以改变溶液的化学性质,从而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

锂电池电解液的种类和作用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锂电池电解液的种类和作用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锂电池电解液的种类和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锂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存储装置,在现代便携设备、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而锂电池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电解液,它具有提供离子传输通道、维持正负极催化反应进行以及控制锂离子交换速率和稳定性等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锂电池电解液的种类和作用进行深入探讨和解释。

首先,我们会介绍不同种类的锂电池电解液,包括无水溶液型电解液、聚合物电解质型电解液以及凝胶态聚合物电解质型电解液。

然后,我们将详细说明锂电池电解液在其中所扮演的三个重要作用:提供离子传输通道、维持正负极之间催化反应进行以及控制锂离子交换速率和稳定性。

最后,我们会对不同类型的锂电池电解液的优劣进行比较与分析,并给出相应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和掌握锂电池电解液的种类和作用,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锂电池技术并在实际应用中做出更准确的选择和决策。

通过对不同类型电解液的优劣进行比较与分析,读者也将对锂电池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2. 锂电池电解液的种类:锂电池电解液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一种组成部分,不同种类的电解液在锂电池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锂电池电解液。

2.1 无水溶液型电解液:无水溶液型电解液是最常见和传统的类型。

它通常由有机溶剂和锂盐组成。

有机溶剂可以是碳酸酯、腈类或醚类等,而最常用的锂盐是六氟磷酸锂(LiPF6)。

这种电解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稳定性,能够提供足够的离子传输通道,并能维持正负极之间催化反应进行。

然而,无水溶液型电解液存在一定危险性,因为其中含有易燃易爆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

2.2 聚合物电解质型电解液:聚合物电解质型电解液使用聚合物材料作为主要载体。

相比于无水溶液型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聚合物电解质型电解液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种类型的电解液通常由锂盐和聚合物溶剂或者固体聚合物混合物组成。

它能够提供良好的离子传导性能,并且不会因为蒸发而缩减容量。

锂电池碳酸酯电解液分解产物_概述及解释说明

锂电池碳酸酯电解液分解产物_概述及解释说明

锂电池碳酸酯电解液分解产物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锂电池作为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可充电电池之一,其电解液是其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锂离子电池中,碳酸酯电解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号的锂离子电池中,包括动力型和能量型。

然而,长时间使用后,碳酸酯电解液往往会发生分解,并产生一系列分解产物。

因此,对于锂电池碳酸酯电解液分解产物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介绍关于锂电池碳酸酯电解液分解产物的相关内容:首先,我们将介绍碳酸酯电解液的组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作用;接着,我们会详细描述常见的电解液分解产物以及它们的特性;然后,我们会讨论影响这些分解产物生成的因素;接下来,我们将探讨这些分解产物对锂金属负极、正极材料以及整体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之后,我们将解释说明锂电池碳酸酯电解液分解产物形成的机制,包括化学反应机理以及温度和充放电条件对反应机制的影响;最后,我们将总结已有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锂电池碳酸酯电解液分解产物的形成原因、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形成机制。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可以为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安全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对于碳酸酯电解液分解产物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有助于为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长循环寿命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技术提供指导。

2. 锂电池碳酸酯电解液分解产物的形成原因2.1 碳酸酯电解液的组成及作用锂离子电池中常使用碳酸酯类溶剂作为电解质,碳酸酯类溶剂通常由碳酸二甲脂、碳酸乙烯脂等有机溶剂组成。

这些有机溶剂在锂离子电池中起到导电和载体溶解锂盐的作用。

2.2 电解液分解产物的种类和特性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碳酸酯类溶剂往往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不同种类的分解产物。

常见的分解产物主要包括气体(如CO2 和CH4)、还原物(如硫化锌)以及其他有机化合物。

这些分解产物多是由于碳酸酯类溶剂在高温或高压条件下发生降解或重排反应而形成。

锂电池电解液配方

锂电池电解液配方

锂电池电解液配方
锂电池电解液配方是锂离子电池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是确保锂离子电池性能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锂电池电解液通常由溶剂、锂盐和添加剂三部分组成。

其中溶剂与锂盐是主要组成部分,添加剂的添加则能够进一步提高锂电池的性能。

首先,溶剂是锂电池电解液中的主要成分,其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用的溶剂有碳酸酯类、醚类、酯类、腈类等。

其中,碳酸酯类溶剂主要包括聚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等,该类溶剂具有清洁、不易挥发、电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是目前最为常用的锂电池溶剂。

其次,锂盐是锂电池电解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浓度也直接影响着锂电池的性能。

常用的锂盐则包括氟化锂(LiF)、六氟磷酸锂(LiPF6)、硫酸锂(Li2SO4)等,其中以LiPF6为主流。

其浓度通常为1M左右,过高的浓度会导致电解液浓度过高而损害锂电池的性能。

最后,添加剂则是锂电池电解液的重要成分,大多用于提高锂电池的特性。

例如,摩擦材料添加剂能够提高锂电池的热稳定性,抑制过充
和过放的现象;防爆添加剂能够提高锂电池的安全性,以减少电池的内部短路和产生的剧烈反应。

总的来说,锂电池电解液配方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实现最佳性能的实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电池应用场景的拓宽,人们对锂电池电解液配方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开展相关研究也将是未来锂电池领域发展的一大重点。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分析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分析

创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常用有机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乙酸乙酯(EA)
6.1 0.45 -84 77 0.902
创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创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化成过程:
化成电压小于2.5V下, 产生的气体主要为H2和CO2等
H2O+e→OH-+1/2H2 (g)
OH-+ Li+→ Li OH (s)
Li OH + Li+ + e→Li2O(s)+1/2H2 (g)微量水分的助膜效应
电解质锂盐
创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中所用的电解质盐是LiPF6, 但其热稳 定性能较差,热分解温度仅为30℃。
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PF6-存在如下的平衡反应:
LiPF6 = LiF+PF5。
PF5是一种很强的路易斯酸,易于与有机溶剂反应,使平衡向右 移动,高温下平衡会加速右移。同时易水解生成HF,破坏抗 Nhomakorabea充添加剂
创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CHB (环己基苯) ➢BP(联苯)
创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CHB (环己基苯)
自放电机理 当电池充电到一定电压时,添加剂单体发生聚合,在正
极表面生成导电聚合物膜使电池自放电至安全状态; 阻断机理
电池电压超过添加剂的电聚合电压时,添加剂单体发生 聚合反应,生成聚环己苯,在电极表面形成阻断层,使电池 内阻迅速增大,从而减缓或阻止电解液的进一步分解,防止 热失控,保持电池处于安全状态;
创明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VC 含有 C=C,其还原产物会发生聚合生成聚烷氧基碳酸 锂化合物,这种高分子网状物有韧性,在电极表面稳定性好 ,对电池性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磷酸铁锂电解液

磷酸铁锂电解液

磷酸铁锂电解液
磷酸铁锂电解液是一种梯度电解质溶液,由碳酸铁、磷酸锂、碳酸氢钠和水四种物质组成,电解质分子之间被稳定的水分子介质构成了电解质梯度系统。

磷酸铁锂电解液是电池制造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高浓度电解质溶液,可以提供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高容量。

磷酸铁锂电解液的组成分子非常复杂,其中碳酸铁和磷酸锂具有很强的共价键和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的活度损失,同时由于它们具有极大的电容量,可以在电池工作中提供较大的电能。

此外,碳酸氢钠和水可以溶解和加强热效应,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热稳定性,从而提高电池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磷酸铁锂电解液的特点是熔点低,相对密度高,热导率低,电导率高,极化潜力低,抗高温、高速、冲击能力好。

它具有高电容量、高电能、高安全性、长寿命等特点,可满足各种电池的开发要求。

磷酸铁锂电解液可用于制造铁锂电池,因为这种电池具有绝对的优势:非常高的电能密度,可以节能、节省成本;长寿命、低成本;抗冲击能力强,可以有效缓解工厂的冲击;安全性好,避免火灾等事故的发生;热稳定性好,可以节约生产空间;高温下电池的自净能力强,可以有效防止电池的污染;导电性能好,可以改善电池的质量;传导性强,仅需要很少的控制电极来完成电池制造。

由于磷酸铁锂电解液具有上述特点,该溶液在电池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电池的制造,还广泛应用于广播、电信、电力电子、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可以为各行各业提
供质量上乘的铁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解液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探索电池技术的未来,因此,它在于推动智能电池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今后,磷酸铁锂电池将更加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领域,为整个产业提供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推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图
碳酸乙烯酯
88.6
Ethylene carbonate
EC
37 248 160
-3.0 3.2
89.78 20/oC
1.321 1.9 16.4
丙稀碳酸酯
propylene PC
102
-49 242 128 -3.0
3.6
65
1.204 2.5 15.1 18.4
二甲基碳酸酯
90.1
3
90 21.7 -3.0 3.7
/g
/℃
在溶剂中的 分解温度/℃
是否腐蚀 铝箔
LiBF4 LiPF6
93.9 293
>100
N
151.9
200
~80 (EC/DMC)
N
LiAsF6
195.9 340
>100
N
LiClO4
106.4 236
>100
N
Li+CF3SO3简称LiTf
- 155.9 >300
>100
Y
Li+[N SO2CF3)2]简称LiTPSI
LiBOB 等
有毒
腐蚀集流体
合成困难或价 格昂贵 成膜性能好, 解度低
(1)在电极上,尤其是 碳负极上,形成适当
的SEI膜; (2)对正极集流体实现 有效的钝化,以阻止
其溶解; (3)有较宽广的电化学 稳定窗口; (4)在各种非水溶剂中 有适当的溶解度和较
高的电导率; (5)有相对较好的环境 友好性。
2. 电解液性质
2.1.1 相关名词解释
电化学窗口
在循环伏安曲 线上没有发生电化学 反应的那一段。对于 电解液来说,电化学 窗口指的是电解液不 发生电化学反应而分 解的那个电势范围, 这个电势范围越宽, 电化学窗口越宽,电 解液的稳定性就越好
Current density (/ cm2)
15 10
u 热稳定性 LiCF3SO3>LiN(SO2CF3)2>LiBOB>LiAsF6>LiBF4>LiPF6
u 离子间缔合作用(在PC/EC) LiCF3SO3>LiBF4>LiClO4>LiPF6>LiN(SO2CF3)2>LiAsF6
2. 电解液性质
2.2.1 锂盐的物理化学性能
名称
结构
分子量 溶点
1.2 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1. 电解液简介
1.3 电解液的种类
无机液体电解质 液体电解质
有机液体电解质
电解液
固体电解质 熔盐电解质
无机固体电解质
纯固体聚合物 有机固体电解质
凝胶聚合物
1. 电解液简介
1.4 电解液的组成
电解液
溶剂
锂盐
添加剂
新型溶剂
常规溶剂 新型锂盐 常规锂盐
环状碳酸酯
PC EC
链状 羧酸酯
3.104 1.073 0.59 15.1 3.6
DMC
二乙基碳酸酯 DEC
118.1 -43 127 25 -3.0 3.7
2.8 0.975 0.75 16 2.6
乙基甲基碳酸酯 104.1 -55 108 23 -3.0 3.7 EMC
2.957
1.0 0.65
2. 电解液性质
2.3.2电解液溶剂的条 件
Ø 具有较强溶解锂盐的能力,即需要极高的介 电常数
Ø 能完全浸润隔膜以及电极材料 Ø 具有满足实际应用的液程范围(凝固点到沸
点的温度差) Ø 较低的粘度,能够减弱对锂离子扩散的阻碍 Ø 具有较高的闪燃点并且环境友好、无污染
2. 电解液性质
2.4 添加剂的种类
Ø 成膜添加剂:改善SEI膜的性能FEC、PS,VC是用的最多的三种 Ø 导电添加剂 Ø 阻燃添加剂(多为含磷或氟的的有机物) Ø 过充保护添加剂:防止过充电、过放电 Ø 控制电解液中H2O和HF含量的添加剂:降低电解液中的微量
2. 电解液性质
2.2 锂盐在溶剂中的特性变化规律
u 氧化稳定性(在EC/DMC中) LiPF6>LiClO4>LiBF4>LiAsF6>LiN(SO2CF3)2>LiCF3SO3
u 电导率变化(在EC/DMC中) LiAsF6≈LiPF6>LiBOB>LiClO4≈LiN(SO2CF3)2>LiBF4>LiCF3SO3
目录 Content
01.
02. 03. 04. 05. 06.
电解液简介 电解液的性质 电解液的体系 电解液的注意事项 电解液的实际应用 电解液的生产厂家
1. 电解液简介
1.1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
提供锂 离子
离子传输的载 体(“血液”)
接受锂 离子
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 允许锂离子的传导
1. 电解液简介
2.1 锂盐的种类
分类
分子式
备注
无机阴离 子盐
LiPF6
LiBF4
LiClO4
应用最广
不稳定,电导 率低 高温或高电压 危险
有机阴离 子盐
LiAsF6
LiCF3SO3, LiN(C2F5SO2)2, LiC(CF3SO2)3 LiN(CF3SO2)2等
LiPF3(C2F5)3, Li(C4F9SO2)(CF3SO2)N等
DEC MF DMC MA EMC EA
MP
LiPF6
1. 电解液简介
1.5 电解液的性能
1. 电解液简介
1.6 电解液的性能要求
1、离子电导率高 2、电化学稳定的电位范围宽 3、热稳定性好,工作温度范围宽 4、化学稳定性好,与集流体及活性物质不反应 5、无毒,无环境污染 6、价格便宜
2. 电解液性质
4. 内脂:1,4-丁丙酯(GBL)
5. 缩酮 ketal
2. 电解液性质
2.3.1 常用碳酸酯有机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电解液成分 Composition
分子量 熔点 /oC
沸点 /oC
闪点 oC
氧化还原窗口 Vs. SCE
ɸred ɸox
介电常 密度 粘度 DN AN

g.cm-3 /cp
/F.m-1
5 0 -5 -10 -15 -20 -1.2 -0.8 -0.4 0.0 0.4 0.8 1.2
Potential (V vs SCE)
2. 电解液性质
2.1.1 相关名词解释
SEI膜
锂离子电池首次充 放电过程中在电极与电解 液界面上反应,形成覆盖 在电极表面上的钝化薄膜, 称为SEI膜。钝化膜主要 由Li2O、LiX、Li2CO3、 LiCO2-R、醇盐和非导电 聚合物组成,是多层结构, 靠近电解液的一面是多孔 的,靠近电极的一面是致 密的。该膜可自由通过锂 离子,防止溶剂共嵌入。
-
286.9 234b
>100
Y
2. 电解液性质
2.3 电解质溶剂
常用有机溶剂
1. 烷基碳酸酯 alkyl carbonate
碳酸乙烯酯 EC, 碳酸丙烯酯 PC, 碳酸二甲酯DMC, 碳酸二已酯 DEC, EMC等
2. 醚 ether
二甲醚DME, 四氢呋喃THF 等
3. 酯 ester
甲基已酸酯 MA 甲基丙酸酯 MP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