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将有效的数学.交流作为数学思维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想实现有效的数学交流,必须要求学生了解、掌握一定的数学语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各种概念、公式、规律等知识都是靠数学语言来表述的,因此,数学语言既是数学知识的载体,又是数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数学知识没有数学语言的表述,就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而一个不能理解数学语言的学生更谈不上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数学语言,数学语言对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至关重要。

一、重阅读,强体验,针对数学学科特征引导小学生培养数学语言

数学学科的学习相对其他学科而言,有着高度的抽象性,因此,数学学习必须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有根据数学原理进行逻辑性分析,才能准确地理解数学符号和术语.从而掌握数学知识。而且数学知识具有精确的特性,每个数学符号、概念、术语都有着精确的含义,结论清晰条理,对错分明。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数学内容,将每个符号、术语、概念的含义细致理解,避免含糊不清及歧义情况的产生。如在行程问题中经常出现的“相向而行、相对而行、相背而行”等词,教师可以结合图例帮助学生理解“相向”、“相对”、“相背”的真正含义,图文结合,学生才不易被迷惑。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想勤思,加强数学内容

及理论的表述,从而使其体会数学语言,准确地理解并掌握教学知识。

二、重示范。强感染,结合学生学段特征影响小学生培养数学语言

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学习。因此,教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力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词汇严谨,从而通过教师的示范达到学生模仿的有效培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首先复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以及商不变性质的知识点,然后提出问题“3.22÷o.14=?在商不变的情况下,怎样将除数0.14变成整数进行解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各抒己见,通过思考得出可以将除数与被除数同时扩大100倍来计算。教师的这一引导序列分明、指向明确,学生可以顺利地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三、重技巧,强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1、组织小组讨论的方法

小组间的讨论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之一。以小组为单位,在每一个小组中选出组长、记录员等,而对学习中的疑点难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要求各个小组成员间进行交流,讨论结束

后选一名代表交流该组意见。这样做既增加了每一个同学的发言机会,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也发展自己的数学语言。另外,当某组在发表见解的时候,其他成员便会主动地倾听、思考、交流,学生参与了这些活动,数学语言也就潜移默化地得到了锻炼。

2、同桌互动交流的方法

由于同桌间交流非常方便、及时,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发表己见、培养数学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教学时,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来时,可以要求同桌之间相互说说,以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如在教学两位数口算加法48+25=()时,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整十数加整十数以及一位数加法的知识步步推导,40+20=60,8+5=13,60+13=73。简短的几句话,同桌间通过简单的交流,便可轻松掌握解题思路,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在班级中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可在同桌的带动下逐步提高,正确计算。

3、学生自主总结的方法

学生自主总结就是要求学生对课堂的某个环节或一节课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小结,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的又一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做总结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由条理地记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鉴于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限,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从而进行相对准确的概括。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总结的方式主要是提问式,如“通过这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今天你有什

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应该注意的是什么?”“通过这堂课,我们学习到了什么?”等等,学生在小结的同时,清晰地回忆本节课的内容,加深了对知识的简要理解;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表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从而进行互动。

四、重操作,强思考。注重动手实践巩固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

操作是学生在学习中动手和动脑的一项协调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基本表达形式,知识的内化过程就是相应的智力活动伴随着语言表达而内化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丰富感性认识,条理清晰地说明操作过程,把外部事物通过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方式,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小学生的数学语言不断强化。

例如在进行圆周长的教学时,当学生对圆周长的意义理解之后,对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这样引导:从古到今,数学家们在进行圆的实验时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也来做个实验。然后将学生引导到实验中来,让学生将直径不同的圆放在直尺上滚动,然后记录每个圆的周长,发现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点。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动手实验、观察,进而自主总结,条理清晰的说明操作过程,这样的方式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致,还能够使学生更加形象的理解掌握直

径与圆周长的关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而且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引发思维,强化了自身的数学语言。

总而言之,小学生数学语言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是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基本渠道,是学生参与数学交流的重要基础,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必要手段。数学语言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