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的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医学影像的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医学影像的融合技术及其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的融合技术已逐渐成为医学领域中的热门话题。

医学影像的融合技术是指将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进行整合,从而产生更全面和准确的诊断结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学影像的融合技术及其应用。

一、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医学影像的融合技术是建立在不同类型的影像信息上,通过计算机分析和整合来获取一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的。

融合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研究对象的数字图像信息库中寻找有效的、相关的、准确的特征,将它们相互匹配、整合,达到最终结果的目的。

医学影像的融合技术可以根据其影像类型分为多模态影像融合和多视角影像融合两类。

多模态影像融合是将不同的医学影像信息融合在一起,如CT和MRI影像融合等。

多模态影像融合能够获得更全面的影像信息,从而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性。

多视角影像融合是将来自不同视角的影像信息进行融合,如CT、MRI、微波成像、超声成像等。

多视角影像融合技术能够为医生提供不同方向、不同视野的立体图像,从而更好地展现病变情况。

二、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与优势1.辅助临床诊断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一个主要应用就是辅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

融合技术可以将多个不同类型或来源的医学影像信息融合在一起,提供更全面、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变的性质和范围,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例如,CT和MRI影像融合技术可以准确地识别肿瘤、炎症和感染等,从而帮助医生制定更准确、全面的治疗方案。

2.引导手术操作医学影像融合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就是为手术操作提供指导。

多模态影像融合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影像信息,帮助其更好地进行手术规划和操作。

多视角影像融合技术可以提供多个角度的影像,为医生提供手术方向和操作场景,从而更好地执行精密手术。

3.疾病预测和监测医学影像融合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疾病的预测和监测,尤其是对于慢性疾病的预测和监测更为重要。

应用融合技术来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测,可以监测病变的演变和影响,并在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从而预防病情的恶化发展。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背景介绍医学图像是指通过医疗设备获取的人体内部信息的图像数据。

医学图像具有不同的模态,例如X光、CT、MRI、PET等。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是将多幅不同模态或者同一模态但不同位置的医学图像的空间位置对应起来,在三维空间内的重叠区域进行像素级别的比较和分析,进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提供更准确和可靠的依据。

二、技术原理和方法图像配准技术包含两个基本步骤:对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几何或者形态变换以使它们在某种度量下相同,并将它们的像素值对齐。

如图1所示,左侧为MRI图像,右侧为PET图像,需要进行配准。

简单的图像配准技术包括:刚性配准、仿射配准和非刚性配准。

1. 刚性配准刚性配准是指图像经过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变换后相互匹配。

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同时解决多种问题的情况。

在医学领域,临床医生可以将不同的模态图像,如MRI和CT,进行刚性配准以实现完整的诊断。

2. 仿射配准仿射配准是指图像的变换被限制在缩放、旋转和平移这三种变换上。

该方法可以对图像进行透视变换,同时实现对医学影像的重建。

这种方法也常常被用来对不同部位的医学影像进行配准。

3. 非刚性配准非刚性配准是指对图像进行弹性变换,使得各部分的空间位置均相匹配。

可以通过非刚性配准技术将MRI和PET图像进行配准,实现对人体细胞分布的更为详尽的观察和分析。

非刚性配准技术在肺、脑、心脏等部位的图像配准中被广泛应用。

三、技术应用医学图像配准技术已经成为临床医疗中重要的工具。

以下是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1.临床医学在生物医学领域,医学影像配准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从而提供更加全面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学影像配准技术在眼科、神经学、心血管学、肿瘤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2.手术辅助医学影像配准技术可以在手术之前通过预测患者的病情帮助医师制定更好的决策,使患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中,医学影像配准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定位病变组织,为手术提供更准确的操作。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在核素骨显像中的应用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在核素骨显像中的应用

弓根 。 肋 骨病 变沿 肋 骨走 行 , 骨盆 及 其他 部位 病 变在
骨松质 内。 ② 良性病变 : 异常放射性浓聚区 , C T上有
明确 的骨 质 增 生 、 硬化的改变 , 或 该 部 位 为 手 术 部
均 年龄 7 0 . 6岁 , 均行全身骨显像 。 并 对 性 质 待 定 病 灶进 行 S P E C T / C T融合 断层显像 。 。
1 2 7个 性 质 待定 病 灶 均 行 局 部 S P E C T / C T断 层
扫描及 同机 图形融合 .其 中能明确诊 断 的病灶 为 1 0 6
个( 8 3 . 4 6 %) , 仍 不 能 确 定 的病 灶 为 2 1 个( 1 6 . 5 4 %) 。
骨 转 移瘤 是 骨 骼 最 常见 的恶 性 肿 瘤 , 全 身骨 显 像 是早 期诊 断恶 性肿 瘤 骨转 移 的重 要方 法 。骨 显像 能 显 示 全 身骨 骼 , 敏感性高 , 但 特 异性 低 , 对 单 发病 于做 出 准确诊 断 。C T拥 有 良好 的解 剖分 辨 率 , 特 异 C T同 机 图 像 融 合 技 术 , 将 S P E C T的功 能 特 异 性 和
成角 , 或是 骨 岛等 。 1 . 2检 查 方 法 静 脉 注 射 9 9  ̄ T c 一 亚 甲基 二 磷 酸 盐 续 、
( MD P ) 7 4 0 ~ 9 2 5 MB q ( 2 0 ~ 2 5 mC i 。 北 京 森 科 医 药 有 限 公 司提供) , 嘱 患者 多饮 水多 排尿 , 2 ~ 3 h后 开始 显 像 。 所用仪器为 S i e me n s s y m b i a T双 探 头 S P E C T / C T显 准 直 器 ,双 探 头 行 前 后 位 同 时 采 集 ,采 集 能 峰

肿瘤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肿瘤医学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肿瘤医学论文题目一、最新肿瘤医学论文选题参考1、国内八种肿瘤医学期刊1989年—1990年文献分析2、肿瘤毒理学在肿瘤医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3、《现代肿瘤医学》杂志网站在线投稿系统正式开通4、生物信息学在肿瘤医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5、个体化肿瘤医学与精准肿瘤学的现状与未来6、肿瘤医学微小RNA与子宫颈癌7、肿瘤医学咨询网站运营方式探究8、当医学遇到肿瘤——肿瘤医学人文路径探索9、运动营养平衡在肿瘤医学及运动养生中的临床意义10、运动营养平衡在肿瘤医学及运动养生中的临床意义11、基于IDL肺部肿瘤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2、中国现代肿瘤医学创始人——金显宅(上)13、为周总理治病的肿瘤医学奠基人吴桓兴14、嵌入式肿瘤医学图像分析仪的研究15、石智:肿瘤医学追梦人16、现代肿瘤医学诊疗与护理17、人源移植性肿瘤动物模型(PDX)--一种能够用于个性化治疗和具有良好预测性的转化肿瘤医学平台18、激光在肿瘤医学中的应用与前景19、卟啉化合物在肿瘤医学方面的应用20、肿瘤医学专业图书馆馆藏文献利用情况调查分析二、肿瘤医学论文题目大全1、量子点在肿瘤医学中的应用2、RNA干扰及其在肿瘤医学中的应用3、走出防治癌症的误区—对肿瘤医学科学研究与实践的思考4、立足国情充分利用因特网肿瘤医学资源5、社区肿瘤医学预防和康复的重点——话疗6、血卟啉衍生物在肿瘤医学上的应用7、肿瘤医学信息的网络检索与利用8、肿瘤医学新高峰——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9、SPES(施贝生)轰动美国肿瘤医学界10、著名肿瘤医学专家为网友释疑11、第二次北京中日肿瘤医学研讨会12、马寅初与肿瘤医学泰斗金显宅13、医院肿瘤医学期刊的信息报道工作14、人参皂苷Rg3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15、中药抗恶性肿瘤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16、VEGF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17、肿瘤热疗机制的研究进展·现代肿瘤医学18、浅析整合医学在肿瘤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19、崇尚医术精益求精——记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广西医科大学肿瘤医学院副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20、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瘤科湖北省肿瘤医学临床研究中心肿瘤生物学行为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三、热门肿瘤医学专业论文题目推荐1、实体瘤治疗又辟新途径——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著名肿瘤医学专家郝希山院士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碘肿瘤细胞核人鼠嵌合单抗(I-chTNT)治疗肺肿瘤医学辐射吸收剂量估算3、对放射肿瘤医学科技的发展及展望4、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和展望5、浅析放射肿瘤医学的诊断与治疗6、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和展望7、放射肿瘤医学科技发展和展望8、美国放射肿瘤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放射医学专业教育的启示9、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法医学尸检13例分析10、2015年湖南省肿瘤医学论坛在长沙召开11、2015年湘雅——M.D.安德森国际肿瘤医学论坛暨M.D.安德森癌症中心放射肿瘤协会/G.H.Fletcher学会年会(第一轮通知)12、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肿瘤医学影像专业教育的启示13、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14、转化医学在胃肠道肿瘤临床诊疗中的实践与发展15、以社区为基础的群体医学在恶性肿瘤预防和控制中的重要意义16、医学美学原则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17、我国医学肿瘤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18、高等医学院校肿瘤教学调查与分析19、核医学显像在肿瘤诊断中的现状与进展20、中医学关于肿瘤病因病机的认识四、关于肿瘤医学毕业论文题目1、建立全国肿瘤防治网络数据库的意义与实践——肿瘤医学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2、肿瘤医学期刊被引半衰期及其与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计量指标的关系3、肿瘤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精神4、肿瘤医学的教学体会5、纳米技术与肿瘤医学6、纳米材料与技术在肿瘤医学中的应用7、当前急需培养研究型临床肿瘤医学科学家8、福建省肿瘤医学发展报告9、肿瘤医学CD_(15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10、肿瘤外科学、肿瘤医学期刊编辑学专家舒味冰11、《现代肿瘤医学》期刊主要指标12、知识经济是肿瘤医学期刊的活力之源13、’2000第2次北京中日肿瘤医学研讨会召开14、’99中国肿瘤医学界摄影作品展作品选登:如逢亲人15、肿瘤医学专家义务咨询在沪举行16、国际肿瘤医学期刊状况及我国肿瘤医学论文产出17、现代肿瘤医学知识普及大型报告会在沪举行18、杨大望教授在林县──读中国肿瘤医学界摄影作品有感19、肿瘤医学期刊刊名之刍议20、1993年吉林省肿瘤医学科研成果五、比较好写的肿瘤医学论文题目1、中国肿瘤科/老年科大夫对姑息医学的态度2、基于医学教育改革环境下的肿瘤学临床教学探索3、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的随访及医学处理4、形神医学与恶性肿瘤疗效评价标准5、现代远程医学会诊在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6、肿瘤标志物与前列腺癌的转化医学研究7、中医医学模式对恶性肿瘤防治的启示8、基于偏微分方程的图像分割和肿瘤生物医学建模研究9、临床医学要求有证据的治疗学——论循证医学与头颈部肿瘤学10、略论祖国传统医学对肿瘤的治疗特点11、浅谈医学本科生的肿瘤放射治疗学教学12、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与辨证施治13、用整合医学理念提高肿瘤内科临床带教质量14、循证医学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5、光动力医学在骨肿瘤诊断和治疗基础研究中的应用16、肿瘤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培训模式17、现代医学新技术(1) 肿瘤放射治疗新技术18、肿瘤学教学中应加强转化医学教育19、检验医学与肿瘤个体化治疗20、论提高肿瘤专业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及其有效途径。

医学影像处理中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

医学影像处理中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

医学影像处理中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在医学影像处理领域,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技术,用于结合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数据,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通过将来自不同模态的图像数据相结合,达到克服单一模态图像的缺点、提取更多有用信息的目的。

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来自不同模态的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得到一个融合图像,融合后的图像能够更全面地呈现病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包括图像对齐、特征提取和融合三个步骤。

首先,图像对齐是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由于不同模态的医学影像数据可能来自不同的扫描设备或不同的时间点,存在位置和姿态的差异。

因此,将这些图像数据进行精确对齐非常关键。

图像对齐的目标是将不同模态的图像数据转换到相同的坐标系中,使得它们具有一致的位置和方向。

常用的图像对齐方法包括基于特征点的对齐和基于图像内容的对齐。

接下来,特征提取是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中的另一个必要步骤。

通过提取不同模态图像数据中的特征信息,可以获得更全面和丰富的数据。

对于医学影像处理而言,常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纹理特征提取、形状特征提取和灰度级特征提取等。

这些特征能够反映不同组织或病变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性,为后续的融合提供有用的信息。

最后,融合是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的核心环节。

通过将来自不同模态的图像数据融合在一起,可以达到增强影像信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效果。

在融合过程中,可以采用像素级融合、特征级融合或决策级融合等方法。

像素级融合是将来自不同模态的图像像素逐像素地融合,形成一个新的融合图像。

特征级融合是基于提取的特征信息对图像进行融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特征进行融合。

决策级融合是将不同模态图像数据经过处理和特征提取后,融合在决策层面上,通过各种算法进行分类或分析。

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在医学影像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在肿瘤诊断中,多模态图像融合方法可以将来自CT、MRI和PET等不同模态的图像数据进行融合,以提供更准确和详尽的肿瘤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应用4DCT观察呼吸运动中肺部肿瘤位移和体积变化

应用4DCT观察呼吸运动中肺部肿瘤位移和体积变化

应用4DCT观察呼吸运动中肺部肿瘤位移和体积变化4DCT是一种融合了时间和空间信息的CT成像技术,在肺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4DCT技术可以实时观察呼吸运动中肺部肿瘤的位移和体积变化,为放疗计划和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本文将介绍4DCT技术的原理、应用及其在肺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一、4DCT技术的原理4DCT技术是在普通CT技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间因素,实现了对呼吸运动中的肺部肿瘤进行立体图像重建。

其原理包括两个方面:呼吸门控和图像重建。

1. 呼吸门控:4DCT技术通过呼吸门控装置实现对呼吸运动的控制。

患者在进行扫描前需要接受特定的训练,以保持呼吸的平稳和规律。

在扫描过程中,呼吸信号被监测和记录,以便后续的图像重建。

2. 图像重建:通过呼吸门控装置获得的呼吸信号,可以根据呼吸相的不同将图像数据分为多个时间相位。

然后,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得到不同呼吸相的肺部肿瘤立体图像。

这样一来,就可以实时观察肿瘤在呼吸运动中的位置变化和体积变化。

二、4DCT技术在肺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1. 放疗计划:传统的CT图像无法准确反映呼吸运动对肿瘤位置的影响,而4DCT技术可以实时观察肿瘤在呼吸过程中的位置变化,为放疗计划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4DCT 技术,放射肿瘤学家可以确定肿瘤在各个呼吸相的位置,并据此进行放疗计划的设计,以确保辐射剂量准确到达肿瘤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2. 治疗效果评估:4DCT技术还可以用于治疗效果的评估。

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通过多次4DCT扫描,可以观察肿瘤体积的变化,并据此评估治疗的有效性。

如果肿瘤的体积明显减小,说明治疗效果良好;反之,则需要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3. 靶区追踪:由于肺部肿瘤受呼吸运动的影响,传统的CT图像无法准确勾画肿瘤的边界,容易出现勾画偏差。

而4DCT技术可以实时观察肿瘤在呼吸运动中的运动轨迹,提高了靶区的定位精度,减小了放疗误差。

医学图像处理中的肿瘤定位技巧

医学图像处理中的肿瘤定位技巧

医学图像处理中的肿瘤定位技巧近年来,随着医学图像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肿瘤定位技巧在医学诊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肿瘤定位是指在医学影像中精确定位和划定肿瘤的位置和范围,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计划制定以及手术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医学图像处理中的肿瘤定位技巧。

一、图像预处理在进行肿瘤定位之前,首先需要对医学图像进行预处理。

图像预处理的目的是降低噪声、增强图像边缘以及提取目标区域。

常见的图像预处理技术包括滤波、平滑、增强、边缘检测等。

滤波是一个常用的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降低图像中的噪声。

常见的滤波方法包括中值滤波、均值滤波、高斯滤波等。

平滑技术用于减少图像的细节和噪声,它通过对图像进行平均或者加权平均,使图像变得更加平滑。

增强技术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边缘,提高肿瘤的可视性。

边缘检测技术用于检测图像中的边缘,对于肿瘤的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肿瘤定位的关键步骤之一,它能够从医学图像中提取出与肿瘤相关的信息。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形态学运算、纹理特征提取和形状特征提取。

形态学运算是一种基于形状和结构的图像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肿瘤的形态学特征提取。

例如,膨胀运算和腐蚀运算可以提取出肿瘤的边缘信息。

纹理特征提取是提取图像中的纹理特征,通过纹理特征可以看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差异。

形状特征提取主要用于提取肿瘤的形状特征,例如肿瘤的大小、形状等。

三、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将医学图像中的肿瘤区域从背景中分离的过程,是实现肿瘤定位的重要步骤。

常见的图像分割方法包括阈值分割、边缘分割和区域生长算法。

阈值分割是根据图像中像素灰度值的阈值将图像分成不同的区域,肿瘤区域与背景灰度差异较大,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阈值来分割出肿瘤。

边缘分割是根据图像中边缘的特点将图像分割成不同的区域,肿瘤区域与周围组织之间存在明显的边界。

区域生长算法是根据一组生长准则将图像中的像素逐渐生长成相同的区域,利用肿瘤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区域灰度差异进行生长。

CT/MRI融合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研究

CT/MRI融合技术在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研究

M I c R 和 T
融合 图像 提供 了互补 的信 息,有助 于 医师确 定肿 瘤边界 , 勾画 出更精确 的靶 区,为精 确放 疗 的实施
鼻 咽肿瘤 放射 疗 法
调强放 疗
CI aI e e r h f a g t o t u i N C I R U n C / RI i i n R s a c o T r e C n o r c n P T Si g T M M
c nt u of P I T.Me ho We h s a PC o or N C MR t ds c o e N pa e w o re t d y MR i t S t d ti nt h t a e b I T n hi s u y.
T e d a i g t e n s p a y g a n o l s s n o o C i a e (T c a d C / R f s o h n r w n h a o h r n e l e p a m i s l — T m g s G V T n T M I u i n ) i a e ( T f i ) b 5 l e r d a i n n o o y o t r T e a i b l t o G V T w s m g s G Vuo s y e d r a i t o o c l g d c o . h v r a i i y f T c a
比 G VT T c 大,单 一 c T图像状 态下的肿瘤靶 区 ( T G V)在 不 同医生 间存 在较 大的差异 ,而 C / R T M I融合
能显著缩 小 不 同医师 间靶 区 勾画 的差异性 ,从 而提 高靶 区 勾画 的一致性 和可 靠性 。结论 奠 定基 础 。 关键 词 C / R 图像 融合技 术 T M 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8-03-01T13:32:50.5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3期作者:李超[导读] 在勾画放疗靶细胞的过程中,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明显要比常规方法更加准确,同时也可减少放疗剂量的使用。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德阳 618000)【摘要】目的:将医学图像融合技术运用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从而分析出医学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价值。

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需要接受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共62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CT、MRI扫描)来进行肿瘤放射治疗,对观察组则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之上应用肿瘤放射进行治疗,并最终确定CT图像与融合图像来确定靶区体积以及照射剂量。

结果:在CT的照射下,靶区肿瘤体积为72.45立方厘米,而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对靶区肿瘤进行照射,所勾画出的肿瘤体积为51.12立方厘米,由此可见,在肿瘤放射治疗过程中,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对靶区肿瘤进行照射比常规技术对靶区肿瘤进行照射的准确性要高。

同时对膀胱和资产的照射剂量机械计算,最终计算出,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所现实的最小照射剂量和最大照射剂量都小于常规图像(CT),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勾画放疗靶细胞的过程中,采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明显要比常规方法更加准确,同时也可减少放疗剂量的使用。

【关键词】医学图像融合技术;肿瘤放射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73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3-0036-03【Abstract】Objective To apply medical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in tumor radiotherapy, and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edical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Methods From April 2015 to April 2016 in our hospital to accept radiotherapy with a total of 62 cases, using the method of random number table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namely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of 31 cases, among them,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CT, MRI scan) for tumor radiotherapy on the basis,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using tumor radiation treatment,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CT image and fused image to determine the target volume and dose. Results In the CT under the irradiation of the tumor target volume is 72.45 cubic centimeters, and the use of medical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to irradiate the tumor of target area, drawing the tumor volume was 51.12 cm3,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tumor radiotherapy, the accuracy of medical image fusion based on target tumor than conventional irradiation the technology in the target area of tumors were irradiated to high. At the same time dose of bladder and mechanical assets calculation, finally calculate the minimum radiation dose, medical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and the maximum dose of reality i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image (CT), which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n the delineation of radiation target cells, the use of medical image fusion technology is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than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also can reduce the use of radiation dose.【Key words】Medical image fusion technique; Tumor radiotherapy; Application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并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提升,新型的疾病治疗方式和办法已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其中,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就是一种结合计算机信息以及医院影像的融合技术,在医学信息的获取上,为医学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方法。

而将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应用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则现今最为重要的应用举措,具体而言,不仅将多种模态的医学图像进行了融合,而且对肿瘤靶区轮廓进行了准确的勾勒,进而减少了放疗剂量,使肿瘤放射治疗更具有精准性和有效性。

因此,本文就通过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4月需要接受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共62例,在其接受肿瘤放射治疗的过程中,对其应用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探讨了最终的应用效果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需要接受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共62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在对照组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子,年龄在34岁至72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7.2)岁,其中鼻咽癌7例,食道癌3例,肺癌5例,脑瘤4例,盆腔癌6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6例;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为15例,女性患者为16例,年龄在35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8±7.5)岁,鼻咽癌8例,食道癌5例,肺癌7例,脑瘤3例,盆腔癌5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3例。

且均确认肿瘤为恶性肿瘤,具有放疗的条件[1]。

1.2 方法将全部患者都进行常规的放射治疗,并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用CT、MRI融合技术。

(1)图像的获取①CT图像的获取采用64排螺旋式的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结果参数如下:120kv、400mA,Tile0.0,层厚5mm,螺距1.375:1,窗位W300、L40。

而在此过程中,应先对患者进行平扫,然后再进行增强扫描,从而最终获得CT图像[2]。

②MRI图像的获取采用磁共振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并利用真空袋对患者进行固定,从而实现定位,在定位完成后,利用鱼油材料对标志点进行定位,其中,MRI扫描是一种序列扫描,进而最终获得MRI图像。

(2)图像的处理首先,在进行图像预处理的过程中,应该将CT扫描数据和MRI扫描数据进行取出,并运用专用电脑和相似图像重建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

其次,在对上述两项数据进行预处理完成后,则应该对图像进行融合,且在整个过程中采用刚性变换和放射性变换的形式来展开,在局部特殊情况下,则采用相似性图像非线性变换来完成。

再次,在图像进行融合后,则将相关的图像数据输入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以达到图像融合的目的以及实现肿瘤靶区勾画的最终目的。

最终,对实体体膜、CT图像上的体膜影像、MRI图像上的体膜图像进行测量,在误差小于1毫米的情况下,则不需要对融合图像进行修正,如果融合图像的误差大于1毫米,则应该对融合图像进行修正[3]。

(3)肿瘤靶区勾画和测量通常情况下,若要对肿瘤靶区进行勾画,一般在放疗治疗计划系统中来展开,同时,在肿瘤靶区的勾画过程中,应该依据单一的CT图像和MRI图像来进行,并依据CT和MRI融合图像。

而在勾画的过程中,一般将肿瘤的边缘作为基准。

1.3 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s来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来进行检验(P<0.05),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2.结果2.1 肿瘤体积与勾画体积相比较将对照组中的32例患者采用CT图像勾画,最终勾画出的肿瘤体积为(72.45±2.35)立方毫米,而对观察组采用CT-MRI融合图像对肿瘤的体积进行勾画,最终勾画出的肿瘤体积为(51.12±2.12)立方毫米,对两者的体积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对肿瘤靶细胞进行勾画时,CT-MRI融合图像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且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t=6.424,且P<0.05)[5]。

2.2 放疗照射计量比较在对膀胱或直肠等部分特殊部位进行放疗照射时,在采用CT图像技术的情况下,放疗照射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都比CT-MRI融合图像的放疗照射剂量要大,详情请见表1。

运用CT图像与CT-MRI融合技术,然后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可得出:膀胱最小照射剂量,具有差异性并具备统计学意义(t=5.456,P <0.05),膀胱最大照射剂量,具有差异性并具备统计学意义(t=5.583,P<0.05);直肠最小照射剂量,具有差异性并具备统计学意义(t=5.354,P<0.05),直肠最大照射剂量,具有差异性并具备统计学意义(t=5.556,P<0.05)。

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数据之间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在目前的临床医学中,医学图像融合技术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即:(1)CT与MRI的融合。

在放疗的过程中,CT起到的主要特点是对高密度的组织比较敏感且图形稳定不易发生变形,而缺点在于对软组织的边界却显示不清楚。

就MRI而言,其优点则主要体现在空间分辨度的体现上,并对清润性肿瘤软组织较为明显,可以清晰的现实图像的边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