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易安──李清照其人、其词初探课件

合集下载

走近易安——李清照人生经历及词作特点PPT文档37页

走近易安——李清照人生经历及词作特点PPT文档37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Hale Waihona Puke 境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走近易安——李清照人生经历及词作特点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走近李清照ppt课件作品

走近李清照ppt课件作品
词可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前期 的词,主要描写少女、少妇的生活,多写闺 情,流露了她对爱情生活的向往和别离相思 的痛苦。她后期的词,多悲叹身世,有时也 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以表达她的爱国思想。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 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 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如 何 写 愁 ?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佳节又 重阳,玉枕纱厨,半 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莫道不 销魂,帘卷西风,人
薄雾 瑞脑 玉枕 西风
浓云 金兽 纱厨 黄花
似黄花瘦。
方法归纳二:要抓住意象分析情感,体会意境; 抓住重点的修饰词进行分析。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 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如 妻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 思冥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 照的这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 陆德夫细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 明诚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 三句。请结合全篇,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 之笔的佳妙之处。
比较这两首《如 梦令》,一个天真活 泼的少女转变成了一 个敏感而细腻的女子, 她的情窦初开了。此 时的李清照,不光是 在用眼睛看这个世界, 而是调动了自己的五 官去感受它,用自己 的心去接近它。
课堂小结
前期多写:闺情相思,清丽爽朗;

李清照的词PPT课件

李清照的词PPT课件
第5页/共55页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 左的南宋初年。
第6页/共55页
二、李清照的创作及词论
1.创作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
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
“词家一大宗”。 词作以靖康之难为界分前期和后期。
第7页/共55页
第19页/共55页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 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 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 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 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 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 了得!
第20页/共55页
鉴赏探讨
记得汴京繁盛的岁月,闺中有许多闲暇, 特别看重这正月十五。帽子镶嵌着翡翠宝珠, 身上带着金捻成的雪柳,个个打扮得俊丽翘楚。 如今容颜憔悴,头发蓬松也无心梳理,更怕在 夜间出去。不如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 欢声笑语。
第53页/共55页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幽怨, 相思。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自然生活,美好风光。 《如梦令 尝记溪亭日暮》、《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第17页/共55页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只女儿花。” 形 容的便是李清照。
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 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 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
第18页/共55页
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第36页/共55页

《走进李清照》PPT课件

《走进李清照》PPT课件

许轻泪日
多舟先晚
愁。流倦

只 恐
。 闻
梳 头 。
.
16
又凝流烟则也悲瘦事生奁起香
添眸水锁难,秋,、怕尘来冷
, 一 段 新 愁 。
。 凝 眸 处 , 从 今
, 应 念 我 、 终 日
秦 楼 。 惟 有 楼 前
留 。 念 武 陵 人 远 ,
千 万 遍 阳 关 , 也
。 休 休 ! 这 回 去
非 干 病 酒 , 不 是
其此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期。 前期主要是伤春怨别和闺阁题 材,后期则主要表现对故国往 事的深情眷恋以及孤苦无依的 愁苦。
.
4
李清照的《词论》
李清照曾写过一篇文章,对词和 北宋词坛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人 题为《李易安词论》,通称《词 论》。这是宋人最早的一篇专门论 词的文章,影响颇大。其核心论点 是认为词“别是一家”。
.
7
李清照词
少女时期
执笔为文 展卷吟诗 锦心绣口 吐露风流
.
8
嗅首羞铲见薄手起

, 却 把 青 梅
走 。 倚 门 回
金 钗 溜 , 和
有 人 来 , 袜
汗 轻 衣 透 。
。 露 浓 花 瘦 ,
来 慵 整 纤 纤
蹴 罢 秋 千 ,
点 绛 唇
.
9
肥知棠帘残骤
红 瘦 。
否 ? 应
依 旧 。
人 , 却
.
1
教学目标: 1、掌握李清照基础知识。 2、理解李清照的词学观。 3、理解李清照词风变化。 4、了解李清照诗歌风格。 5、了解李清照历史地位。
.
2
词极
家是
三当男
李行中
----

走近李清照课件

走近李清照课件
▪ 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 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 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李词的特殊 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 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 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 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 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 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
清丽婉转--闲愁、离愁 沉郁凄苦--国恨家愁、浓愁、哀愁
最试 自 是问 古 宋天 文 代下 人 李谁 皆 易第 多 安一 忧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中国文学史上极富盛名,后人对她评价:
★ 沈去矜曾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
极是当行本色……”
★《四库提要》中也写到:“清照以一妇人,
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帙无多,故不得不宝而 存之,为词家一大宗矣。”
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 闺情相思,明快妍丽;后期则多 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沉哀入 骨,词情凄黯。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走近李清照》PPT课件

《走近李清照》PPT课件


❖ 李清照的《声声慢》以明白如话的语言
风格和错落和谐的韵律节奏营造了一种
化不开、驱不散的孤独失落氛围。读着
它,我们似乎听得见阶前滴雨,长天孤
雁,看得见梧桐落叶,昏黄孤灯。无疑,
这是一种凄厉的美。
2021/7/22
18
❖ 小结李清照词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风格。
明确:语言特色(清丽典雅) 艺术风格(委婉细腻)
13
1、《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
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
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你能说出它好在
哪里吗?

红藕香残,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 句
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 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
赏 析
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
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
2021/7/22
4
❖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 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 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 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 活泼秀丽,清新明快。《一剪 梅》、《醉花阴》等词,通过 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 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宛转曲折,清俊疏朗。
2021/7/22
5
❖ 李清照后期的词: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 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 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 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 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2021/7/22
9
2004首届CCTV朗诵艺术大奖赛录音
朗诵:中国传媒大学 陈冰晶 (女) 作品:《李清照》
2021/7/22
10
2021/7/22
11
2021/7/22

李清照词两首ppt5 人教课标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李清照词两首ppt5 人教课标版最新公开课优选PPT课件
为全词定下愁苦、哀怨的情感 基调。造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节 奏感。
叠字
• 寻寻觅觅:像是失去了什么,又像寻找什么, 形容心神无主。
• 冷冷清清:环境依旧冷清寂寞,内心依然空 虚,恍然若失。
• 凄凄惨惨戚戚:此六字属齿音,一字一泪, 咬着牙根咽下去,写出无可奈何的凄惨心情。
• 点点滴滴:写尽词人在黄昏雨滴梧桐声中如 泣如诉的天涯沦落之悲。
李清照词两首
走近李清 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 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 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 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 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 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当时的国画大师金智勇对他的行为也不理解,并亲自到杭州看他。而他的问答却是:“我能做到最好,所以我就选择了。”此后的他一心钻研佛法,足不出户,终于成了佛学专家,被人们尊称为弘一法师。
这是一次世俗与心灵的交战,这也是一次“心”和“形”的较量。
人定时分,独自侧倚栏杆,回看历史长河,人生只不过是转瞬而逝的浪花。自己的一生应由自己掌握,无需受世俗左右。在短暂的一生中,让自己的灵魂做主,即使在风烛残年之时也不会有悔恨一生的虚度。正如公元4世纪时的荷马,他处在一个迷茫的时代,当时没有人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社会。人们纵酒欢歌,而荷马却在人声的喧闹中跟随自己的灵魂,独自寒窗沥血,青灯走笔,为自己奔跑,用灵魂铸造了《荷马史诗》,同时也铸就了自己不朽的名声。
走近李清 照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
的琼楼玉苑,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 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 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 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其人其词其情——走近李清照ppt

其人其词其情——走近李清照ppt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 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 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 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 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 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 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 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 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 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 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 界.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为幼安称首。 ——王士祯)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 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著有《漱 玉词》。 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在词坛中独 树一帜,称为“易安体”。 李清照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 人称“婉约词宗”。提出词“别是一家” 之说。
西风 黄花
方法归纳一:
1、意象在分析鉴赏诗歌时的重要作用。 要抓住意象分析情感,体会意境;抓住重 点的修饰词进行分析。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借长日、半夜、 黄昏时自己独自在 家空虚、无聊的生 活,表达对丈夫的 思念之情。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方法归纳二:
2、必须结合词人的生活经历来谈,也就 是所谓的“知人论世”;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
江苏海门市三厂中学
探究阅 读 据说李清照将这首词寄给在外做官的丈夫
赵明诚后,赵明诚赞赏不已,自愧写词不知妻 子,却又想要胜过她,于是杜门谢客,苦思冥 想,三日三夜,作词五十首,并将李清照的这 首词夹杂其中,请友人陆德夫评论。陆德夫细 加玩味后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哪三 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 瘦 比黄花瘦。”正是本词的最后三句。请结合全 篇,说说李清照这三句神来之笔的佳妙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公元1084~1151?),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明水镇人,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出 生于书香门弟,父李格非官至礼部员外郞、京 东路提点刑狱,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 氏是状元王拱辰孙女,知书善文。在家庭的熏 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对诗、词、 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 成就为最高。
……
1.如梦令
(33字、深夏、早期、闺情词)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如梦令
(33字、春季、早期、春怨词)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拨:1.擅长白描,取口语入词,以自然清新闻名; 2.炼字造句,严谨认真,“词无一首不工”; 3.叠字之法非常自然,不露痕迹。
7.武陵春
(49字、春季、后期、凄苦词)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点拨:“只恐”二句,设喻新颖,将抽象的愁思化为 可装载的东西,舟轻愁重、初春、后期、悲世词)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弟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捻)金雪柳,簇带 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 笑语。 点拨:这首词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 和身世之悲。 除运用了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外,还有意将浅显平易而富表 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造成一种雅俗共济、俗中见 雅、雅不避俗的特殊语言风格。
家庭背景: 1.李清照外公是状元王拱辰; 2.公公是尚书右丞(丞相)赵挺之; 3.父亲李格非中过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郞, 是苏门弟子; 4.丈夫赵明诚太学生,曾任鸿胪少卿; 5.堂姐夫是陷害岳飞的大奸臣秦桧。秦桧的 老丈人是李清照的伯父。
易安简历:
1.宋神宗元丰六年(1084年)出生山东章丘。 2.早年随父住汴京、洛阳,接受较好的文化教养; 3.元符三年(16岁)写《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被人称道; 4.靖国元年(18岁)与丞相第三子赵明诚结婚; 5.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5月,徽、钦二帝被俘,北宋亡, 李清照南迁,时年43岁; 6.建炎三年(1129年)8月,丈夫因病去世,李清照时年46岁; 7.绍兴二年(1132年)51岁的李清照改嫁张汝舟,遇人不淑, 旋即离异。 8.1151年,一生无儿女的她寄人篱下,孤寂而死,时年67岁。
3.点绛唇
(41字、春天、前期、闺情词)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拨:这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寥41个字,刻画了一个天真 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下片的几个动作层 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的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 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名家点评:
1.纪昀修《四库全书》为李清照的作品集《漱玉词》作提要时赞: “抗佚周柳”“为词家一大宗”; 2.王士桢“婉约以易安为宗”; 3. 赵明诚“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 4.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她是独创一格,她是独立于 一群词人之中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 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这一 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5.“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6.郭沫若:“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5.一剪梅 (60字、秋季、前期、相思词)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离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点拨:“一种相思,两处离愁”句,在写词人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的同时,由已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 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走近易安
——李清照其人、其词初探
玉树临风空前绝后 的李清照
《 如 梦 令 》 兴 尽 晚 回 舟 , 误 入 藕 花 深 处 ”

学习目标
1.品读李清照词数首,概括其词的特点;
2.从李词的题材、内容和风格解读其人; 3.以“走近易安”或“清照,我想悄悄告诉你”为题, 作一定深度的探究。
名家名片: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 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 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 丧夫之痛,改适之苦。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 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 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 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 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 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 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 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 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 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流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选自《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
探究: 1.“易安体”“别是一家”,在语言风格上有哪些特别之处?
2.李清照南渡前后词中大都以“愁”情为基调,这愁情一样吗? 试举例说明。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 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 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恨,对于她来说,这时的 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 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么?不, 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 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谁知道李清照在铭记与忘却之间穿行,繁华的风景与似真似幻 的光线汇成一种孤寂,旧日的欢乐光阴沉淀成一缕轻烟,多少日子, 李清照走在贴满伤感诗意的屋子里,一个人,拖着长长的影子,寂 静地游荡。仿佛一条美丽孤独的鱼, 红藕香残!花自飘零水自流! 凄凄惨惨戚戚! 我多想对她说,忘了吧!找一个新的李清照!你为什么不可以 忘记一切,只记得你喜欢荷下划船!却把香梅嗅?是的,记忆消失, 灵魂也会消失。李清照如恋恋风尘中迷离的蝴蝶,在铭记与遗忘的 夹隙中寻找着爱的自由,她的爱没有明天可以停留。
6.声声慢
(97字、初秋、后期、哀情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 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弟,怎一个愁字了得!
点拨:叠字运用,铺叙蓄势,强化渲染。
9.渔家傲
(62字、春天、后期、心志词)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点拨:这首词把起初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把屈原的《离骚》、 庄子《逍遥游》及神话传说引入词中,使梦幻与生活、历史与 现实融为一体,构成气度恢宏、格调雄奇的意境。近代梁启超 评说:“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词》中语”真是一语破的, 指出了此词的豪放浪漫的风格。
前期词为逸兴、遣怀、相思之作,此时的“愁”是闲愁,如《一剪梅》;
后期词为哀伤、凄楚、愤懑之作,此时的“愁”是悲愁,如《声声慢》。
前期愁:一往情深传千古,两处闲愁结同心 后期愁:千古绝唱凄苦情,万世愁心美女神
前期愁:生离之愁、暂别之愁、个人之愁、相思之愁、闺怨之愁 后期愁: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家国之愁、遭遇之愁、悲世之愁
3.“读易安词,解清照心”,请你说说李清照的人格魅力。 生成: 1.以“走近易安”或“清照,让我悄悄地告诉你”为题,即兴口头作文。
探究1.语言风格:
1.巧用叠字,音韵和谐,富有节奏——呈现音乐美
2.善用口语,浅俗清新,推陈出新——显现本色美 3.炼字炼句,巧用修辞,描绘意境——体现意蕴美
探究2.南渡前后“愁”不同
读易安
鞠九兵
才女易安照千秋,归雁黄花写离愁。 清丽婉约溢芳馨,自是词家第一流。



4.醉花阴(52字、深秋、前期、相思词)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点拨:巧用比喻,结尾句以“黄花纤瘦”之态比喻人的相思憔悴, 帘外黄花与帘内佳人相互映衬,花与人相似,同病相怜,营造出 物我交融的凄清境界,是刻骨铭心的情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