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研究进展
从瘀血论治顽固性定期发作的咳嗽验案_20200407183630

从瘀血论治顽固性定期发作的咳嗽验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内科/廖华君医师梁某男25岁2019.12.6十一月十一大雪前1天周五咳嗽1月余。
患者自诉4年前感冒后,在操场进行长跑运动,后来导致咳嗽难愈。
近几年每年到12月份,咳嗽都会发作1次,屡服中西药,疗效都不佳,需要拖延2-3个月左右咳嗽方能止住。
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现症:咳嗽晚间较剧,无痰,无恶寒发热,无咽痒咽干,无口干口渴,纳可,入睡较为困难,二便可,舌淡胖有齿痕,色偏红,苔可,脉滑,双尺有根。
华盖散麻黄5g杏仁10g炙甘草3g陈皮12g紫苏叶10g竹茹30g茯苓30g瓜蒌皮20g百部10g法半夏9g5剂颗粒剂2019.12.10十一月十五大雪后3天周二服药后未见明显好转。
现症:咳嗽黄昏时较剧,无痰,察其舌下络脉曲张,舌淡胖有齿痕,苔水滑,脉软力欠,左尺浮劲有力。
血府逐瘀汤地黄10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12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2g枳壳12g炙甘草3g怀牛膝10g桔梗10g6剂颗粒剂2019.12.17十一月二十二冬至前5天周二服药后明显好转,现症:夜间仍有干咳,舌下络脉曲张,舌淡胖有齿痕,脉左细软少力,右略滑实弦。
效不更方,继服血府逐瘀汤6剂随访:咳嗽愈。
2020年12月宜再次随访,以确定咳嗽的症状是否会再次复发。
按语:咳嗽之症,最为复杂。
有外感,有内伤,有外邪引动内伤等等,不一而足,对于复杂性的咳嗽,临床往往难以一开始则辨证准确。
因此,需要随访,需要临床医生反复推求病因病机,如此对于顽固性咳嗽、复杂性咳嗽以及定期发作的咳嗽等等,医者才能有更为准确的判断,临床才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本案患者梁某,初起咳嗽,用常规方法治疗,无效,后细询疾病起因,佐以舌下淤曲的络脉,断为瘀血咳嗽。
考虑乃为4年前落下病根,外邪闭肺之时又加剧烈运动,导致气血上冲,肺内小络脉发生血外溢,诚如《黄帝内经》云:“卒然多食饮,则肠满,起居不节,用力过度,则络脉伤,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咳嗽165例

124 肺阴不足(2 ) 咳嗽 , .. 6例 无痰或痰沫少略 出不 爽 , 或偶 带血 丝 , 闷 , 胸 口干咽燥 , 音 嘶 哑 , 声 大便于结 , 舌质红 , 少苔 , 脉细数 。
125 肺 胃 阴虚 (9 ) 咳嗽 , 痰 或少 痰 , .. 4倒 无 口
顽 固性 咳嗽 , 以干 咳无 痰 者 居 多 , 即使 有 痰 ,
维普资讯
河北 中医 20 02年 3 月第 2 卷第 3 4 期
}
J 删 , n. O ,o 2 ,o3 M w 2 2 V l 4 N . hO
17 7
中医辨证 治疗 顽 固性 咳嗽 15例 6
蒋吉 林 李承珍 ( 江省 湖州市 中医 院 浙 湖州 330 ) 100
海蛤壳, 了哥王 片 . 日 3次 , 次 3片 。 每 每
道感染继发而来 . 虽经长期抗感染治疗无效 , 其原 因有二 : ①较黏稠的分泌物阻塞支气管特别 是细 支气管; ②细菌蛋 白的过敏 引起支气 管黏膜的炎 症反应。二者均可引起支气 管分泌黏液 , 不断刺
维普资讯
不爽, 恶心 , 闷或头 眩 , 细滑 , 薄 白或薄腻 。 胸 , 但未消失 ; 无效 : 治疗
前后症 状无 明显改变 。
2 结 果
本组 15 , 6 例 治愈 12 + 4 例 好转 2 , 有效率 3例 总 为 10 0 %。疗程最短 7日, 最长 2 8日, 一般 1 4日。
12 辨证 分型 .
12 1 肺失宣降(7 . 1 例) 咳嗽 , 痰少色 白, 黏腻 不爽 , 喉痒 , 胸微闷 , 脉细稍浮滑, 舌苔薄白。 122 肺热 阴虚(8 .. 1 例) 咳嗽, 喉中有痰声 , 痰 少色黄 , 黏厚 不易略出 , 口干多饮 , 咽痛 , 胸胁胀 满, 便秘 , 脉细滑数 , 舌苔黄少津。 123 痰气上逆 (9 .. 1 例) 咳嗽, 痰少色 白, 黏滞
浅谈顽固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

如 双寸 脉 浮 , 舌 苔 厚腻 , 患 者 经 常诉 喉 咙 发痒 、 畏 寒 “ 人 身无 倒 上之 痰 , 天下 无 逆流 之水 。 故善 治 痰者 , 不 等症 状 则 可 能 有 邪 气 留恋 。 治疗 上 以祛 邪 ( 风) 止 咳 治痰而治气 , 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 。 《 金 为 大法 。 药 物选 择方 面 以止嗽 散 为 主加 减 。 止 嗽散 临 匮要略》 谓治痰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 。 要相互参印才能
治, 导致邪气 留恋脏腑所致 。 诚如经 日 : “ 微寒微 咳 , 的一 种 。 《 活 法机 要 ・ 咳嗽》 : “ 咳谓无 痰 而 有声 ,肺 气 寒之感也 , 若小寇然 , 启 门逐之 即去矣 。 医者不审 , 妄 伤而 不 清 也 , 嗽 为无 声 而 有 痰 , 脾湿动而为痰也 。 咳 用 清 凉酸 涩 之 剂 , 未 免 闭 门 留寇 , 寇 欲 出 而无 门 。 足 嗽是 有痰 而有 声 。 盖 因伤于 肺气 而 咳 , 动 于脾 湿 因 咳
当前 是 否有 外 邪及 其成 分 的 多少 ,这 于 整 体治 疗 效 饮 在 咳 嗽 的产生 中扮 演 着 重要 角 色 。痰 饮 的产 生 涉 果 尤 为重 要 。 咳嗽 的发 生机 制无 论 外感 还 是 内伤 , 肺 及 多个 脏 腑 , 但 和脾 肺 肾三脏 最 为 紧 密 。 李 中梓 谓肺 脏 的功能 失 调 占了很 大 一部 分 原 因 。 中医认 为 , 肺 为 为贮 痰 之 器 , 脾 为生 痰 之 源 , 肾 为 生痰 之 本 。 痰 为作 娇脏 , 上 为华 盖 。 不 耐寒 热 , 外感 六 淫 ( 风、 寒、 暑、 湿、 为一 种 病 理 产 物 ,又 可 以 引化 出多 种 疾 病 和 症 候 。 燥、 火) , 内伤饮 食情 志 均可 以导致 肺 之 升 降失 调 , 气 《 杂病 ・ 源流 犀烛 》 : “ 人 自初 生 , 以至临 死 。 皆有痰 。 而 机不 利 , 从 而 出现 咳嗽 等一 系列 临床 症状 。 特别 是 反 其 为 物 , 则流动不测 , 故其 为害 , 上 至巅顶 , 下 至 涌
疏肝宁肺治顽咳

疏肝宁肺治顽咳关键词顽固性咳嗽疏肝宁肺法中医药疗法顽固性咳嗽多见于成年人的慢性咳嗽,与“久咳”类似,以咳嗽长期不愈,迁延日久,常规治疗难以奏效为特点。
成人慢性咳嗽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呼吸道病症之一。
咳嗽持续在8周以上,常规X线检查阴性,肺通气功能测定正常,无吸烟史。
因其病程较长,病因病机也较复杂。
中医临床常见的症状有:阵发性咳嗽,或持续性咳嗽,干咳无痰,或略有粘痰不易咯出,遇油烟等刺激性气味、或气候骤变、粉尘等咳嗽往往加剧,或有咽干喉痒、鼻塞流涕,或有胸闷,甚至气窒,或咳引胸胁疼痛,烦躁不宁,舌边尖红、苔薄黄或薄黄微腻,脉弦、或弦数、或弦滑、或弦细。
1 病理机制认识顽固性咳嗽责其根本在于肺气失于宣降,肺气不利之故,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中指出,咳是“伤于肺气”;而沈金鳌又在《杂病源流犀浊·咳嗽哮喘源流》中指出:“盖肺气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
”笔者临床实践中发现成人慢性顽固性咳嗽,仅从肺论治,或从脾论治,或从肾论治,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是肝失疏泄,肝木失于条达是成人慢性顽固性咳嗽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古人所云的“肝咳”。
肝主疏泄,肝气郁结或升动太过,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伤及肺气;而肺气已伤,又会使肝气升动太过,以至木叩金鸣。
同样肝失疏泄,可致脾胃失和,气机升降不利;而脾胃已伤,又可致使木乘土壅。
肝郁日久,阴水暗耗,累及肾水,水不济火,以至火邪郁于肺中而不能发散,终致咳嗽经久难愈。
2 辨证论治探讨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加快,压力增大,情志不遂时有发生,成人慢性咳嗽病程长,简单服用抗生素或一些止咳类药物又罔效,以致于来中医就诊的患者中十有七八有肝气郁结的表现,且肝气郁结贯穿于病程的始终。
所以笔者以为在治疗上应采取疏肝解郁之法,方能使肺宁、脾健、水火相济。
临证常以自拟疏肝宁肺汤加减治疗,药用:柴胡、绿萼梅、焦山栀各6g,赤芍、三叶青、玄参、茯苓各12g,薄荷(后下)3g,丹皮、黄芩、桔梗各10g,木蝴蝶5g,浙贝、海蛤壳、枳壳各9g,生甘草4g。
九子宣肺汤治疗顽固性咳嗽136例

2 结
果
治 疗 组 16例 , 治 愈 9 3 0例 (6 1% ) 好 转 4 6.8 , 4例
(2 3% )无 效 2例 (. 7 )总 有 效 率 9 . 3 。对 照组 16 3.5 , 14 % , 85 % 3
例中, 治愈 5 6例 (1 1% ) 好转 3 4.8 , 4例 (50 %) 无效 4 例 2. 0 , 6 (3 8 % )总有效率 6 . 8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 3.2 , 6 1%。 P
临 床 资料 相 近 ( >0 0 )具 有 可 比性 。 P .5 ,
益气化痰方治疗单纯收缩期 高血压病 4 例 7
李 晓
中 图分 类 号 :5 4 1 文 献标 识 码 : R 4 . B
文 章编 号 :0 4— 4 X(0 00 — 14— 2 10 7 5 2 1) 1 0 2 0
13 治疗 方 法 .
治疗 组 内服 九 子宣 肺 汤 。 成 : 苏 子 1g 白 组 炒 2,
芥 子 9 , 莱 菔 子 、 蒡 子 、 味 子 、 苈 子 、 耳 子 、 荆 子 各 g炒 牛 五 葶 苍 蔓
1g 瓦楞子 3 g 苦杏仁 、 5, 0, 川贝母 、 桔梗 、 前胡各 1g 法半夏 1g 2, 0,
标准》 选择外感咳嗽病例做为观察对象 。所有病例均系呼吸道 ,
感染 , 以咳 嗽 为主 , 或经 西 药 治 疗后 , 感症 状 减 轻 或 消除 , 咳 外 而 嗽 迁延 不 愈 。胸 部 正 位 片示 肺 纹 理 增粗 、 乱 , 白细 胞 计数 正 紊 血 常 或偏 高 ,排 除肺 部 及 支 气 管其 它 病 变 。诊 断 为 急 性支 气 管 炎 15例 , 7 喉源 性 咳嗽 9 例 ; 中风 寒 犯 肺 型 19例 , 包 热 型 4 7 其 1 寒 7 例 , 热犯 肺 型 16 。 风 0型 12 临床 资料 . 按就 诊 顺 序将 患者 随 机 分成 两 组 。 疗组 16 治 3
顽固性咳嗽诊治的某些进展

顽固性咳嗽诊治的某些进展
王泽民
【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
【年(卷),期】1994(000)003
【摘要】咳嗽是临床常见症状,尤其是呼吸系统疾病最普通的临床表现之一。
仔细询问病史有助于对约80%的咳嗽患者的诊断。
但有些慢牲顽固性咳嗽却以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不伴有肺部其他症状和体征,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传统的止咳治疗常常无效。
近年来,对顽固性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有一些新认识。
兹扼要综述如下。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王泽民
【作者单位】江津长风机器厂职工医院 63226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
【相关文献】
1.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研究进展 [J], 高国青
2.顽固性咳嗽的诊治体会 [J], 温生福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新进展——房建珍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诊治新进展 [J], 房建珍;毕丽岩
4.肺癌患者合并顽固性咳嗽的治疗进展 [J], 马薇;李晶
5.“晶状体疾病的诊治及进展”与“眼表疾病的诊治及进展”学习班通知 [J], 陆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牟重临从脏腑论治顽固性咳嗽经验

服用 1周 ,咳 嗽 消 失 , 口渴 便 于 ,烦 躁 眠 差 诸 症 若 失 ,病 愈 ,追访 5 个 月未 复发 。 按 :咳嗽气 喘 大都 发 于肺 脏 ,若 治 肺无 效 ,则 可 从他脏 论 治 。五 脏六 腑所 致 咳 嗽者 ,除肺 病 之 外 ,以 肝病 致 咳 最 为 多 见 。有 些 干 咳 无 痰 ,久 咳不 已 ,宣
痰 ,久久 不愈 ,非 肺 本病 ,乃 肝 木撞 肺 也 。此 为 平肝
安肺 法 。临床 常见 肝病所 致 咳嗽 者 ,有 肝 火犯 肺 ,肝
气 伤 肺 ,肝 阴 不 足 之 不 同 , 须 辨 证 选 用 方 药 ,如 加 味
逍遥 散 、小柴 胡汤 及一 贯煎 等 皆可 选用 。
2 实 脾 法
病例 2 :程 某 ,男 ,6 3岁 。初诊 日期 :2 0 1 2年 3
月1 7日。咳嗽 反 复 4个 月 余 。患者 于 去 年 发 现肺 部
肿 块 ,诊 为 肺 癌 ,因 肿 块 接 近 纵 膈 ,手术 无 法 切 除 , 故 选择放 疗 ,后 出现放 射性 肺 炎 ,久 咳不 止 ,其 间 屡 经 西 医药治 疗效果 不 明显 ,转 中 医治 疗 ,用 过 多种 宣 肺 止 咳 、润肺 降 气药 ,亦无 大 效 果 。刻诊 :患者 咳 嗽
甚则 咳涎 。 ”六腑 咳 证 : “ 五 脏 之久 咳 ,乃 移 于六 腑 。 ”
胃咳 :咳而 呕 ,呕甚 则 长 虫 出 ;胆 咳 :呕胆 汁 ;大肠 咳 :咳而遗 矢 ;小 肠 咳 :咳 而失 气 ,气 与 咳俱 失 ;膀
胱 咳 :遗 溺 ;三 焦 咳 : 咳 而 腹 满 嗽 , 虽 为 肺 之 病 变 , 但 其 他 脏 腑 病
岳美中治疗慢性顽固咳嗽经验

5 0
新疆 中医药
20 0 8年 第 2 卷 6
第6 ( 期 总第 18 ) 1期
良。本方既能滋 阴润肺 , 又能疏瀹壅塞。肺润则 咳
止, 气展 则痰 豁 。
后, 右乳房肿势略轻 , 但皮色暗红 , 右乳内上象限一 处皮肤变软 , 它处 尚硬 , 排出乳汁不清 , 左乳房肿势 已清 , 色渐 轻 , 出乳 汁较 清 , 红 排 口干 , 便正 常 , 大 脉
弦苔 薄质 正 。热 毒 内盛 , 恐有 化脓 之势 , 拟清 热解 再
痈。” 此例患者为新产妇 , 由于产后护理不当, 产后2 个月 即感染乳腺炎 , 证延 1天 , O 双乳房红肿热痛 , 高 烧 又起 , 口渴欲饮 , 大便 不利 , 一派实热之象 , 我师 急投清热解毒 、 活血 通络之法 , 大剂银花 、 用 蒲公
乳痈是乳房部最 常见 的外科 急性化脓性感染 疾病 , 临床上外吹乳痈 比较常见 , 常见发病原因是
消肿力量更强 , 药后收到红退肿消的效果 , 外敷金 黄膏 , 内外 同治收效满意 。
( 稿 日期 :0 8 0 — 7 收 20—4 1 )
乳 汁蓄积致使气血乖违 , 乳络失宣 , 乳汁郁久化热 酿毒 , 进而腐肉成脓 。《 圣济总录》 : 说 “ 新产之人 , 乳
英、 半枝 莲清热解毒 , 膏 、 石 黄芩退热 , 生米 仁 、 枳 实、 厚朴 通 腑 利 湿 , 王不 留行 、 路 通 活 血 通 络 , 路 服
药 5 即见效 应 。二诊 时见 红肿 之势 有 消退趋 向 , 剂 用
毒活血消肿。银花3 g连翘 1g蒲公英3g败酱草 0, 5,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临床研究进展高国青(天津市中医医院急诊科天津300140)【关键词】咳嗽;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中图分类号】R -05;R 4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06)07-557-03作者简介:高国青(1965-),男,主治医师,学士。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顽固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病程持续超过3周之咳嗽。
引起顽固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有:鼻后滴漏综合征(PNDS )、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GER )、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1]。
因引起顽固性咳嗽的病因诸多,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故其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中医药对其治疗有较好的疗效,特别是一些用抗生素久治不愈的久咳、顽咳,往往能收奇效。
现将近年来顽固性咳嗽的中医药治疗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顽固性咳嗽也称久咳、久嗽,因病程较长,故病机也复杂。
蒋吉林等[2]认为顽固性咳嗽病机为外感风热、风寒之邪,经治疗寒热之邪已去,肺气肺阴已伤,故咳嗽缠绵难解。
顽固性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但与胃、肾、肝、脾、心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素问·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胃失通降,气逆不顺,可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咳。
胃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性呛咳(即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咳嗽),其治疗的关键在胃。
肾虚不纳气,肝气犯肺,土不生金,阳气、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均可影响肺的宣降功能,引起咳嗽。
此外,久病入络,长期治疗不愈的久咳,多夹有瘀血,故多数学者主张治疗慢性咳嗽时加活血化瘀药。
2辨证论治顽固性咳嗽病程较长,病机复杂,辨证常为虚实夹杂,因此不能见咳治咳,当详辨病机,审因论治。
辨证总以脏腑为纲,结合不同的病因进行分型,治疗或在辨证的基础上施以不同的方药,或以一方为基本方,结合不同的兼证加减,或结合现代医学的病因进行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
2.1从脏腑论治2.1.1从肺论治2.1.1.1风热犯肺宋春霞等[4]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顽固性咳嗽35例。
组方:石膏18g ,杏仁9g ,甘草6g ,麻黄5g 。
咽干烦咳加金银花、板蓝根;咳痰加瓜蒌。
每日1剂,连服5日。
结果:治愈22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100 。
邱志济等[3]运用朱氏清肺定金汤治疗风热犯肺久咳。
药用:金荞麦20g ,鱼腥草(后下)15g ,白花蛇舌草20g ,天浆壳12g ,橘红6g ,苍耳子、枇杷叶(去毛包)各10g ,生甘草5g 。
此方对夹有痰热、痰多或痰黏阻滞、咳唾不爽之证最为合适。
2.1.1.2风寒犯肺邱志济等[3]运用朱氏旋复夏麻芍草汤治疗风寒犯肺久咳。
药用:旋复花8g ,生半夏6~10g ,生麻黄1.5g ,茯苓6g 。
生姜3片,生白芍药、生甘草各3g 。
凡因中西医误治之外感风寒久咳不愈者,毋论新久虚实或寒热夹杂,甚至缠绵数月或半年未见化火化燥者,或通用中西诸药未效者,投此方效验如神。
2.1.1.3肺燥久咳曹世宏运用辛润宁肺汤治疗寒燥久咳。
药用:麻黄3g ,杏仁、旋复花、枇杷叶、白僵蚕、桔梗、橘红各10g ,当归15g ,甘草6g 。
温燥咳嗽,以清燥宁肺汤加减:桔梗、麦门冬、黄芩、马兜铃、杏仁、白僵蚕、当归、紫菀各10g ,炙麻黄5g ,甘草6g[5]。
2.1.1.4痰湿蕴肺方用二陈汤合四君子汤加减治疗痰湿蕴肺久咳。
基本方:党参、陈皮、苍术、白术各12g ,姜半夏9g ,五味子、大贝母、杏仁、薏苡仁各10g 。
[5]2.1.1.5痰热郁肺治宜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可用冯庆莲[7]自拟三拗蝉蜕百部汤(麻黄绒10g ,杏仁15g ,甘草6g ,射干12g ,金银花18g ,蝉蜕12g ,炙百部25g ,赤芍药15g ,地骨皮25g ,桔梗10g ,枳壳12g )随症加减。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7日为1个疗程。
未愈者连续治疗2~3个疗程。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抗感染药及止咳化痰药物,忌食辛辣、温燥食物。
治愈102例,好转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5.3 。
或用清金化痰汤、苇茎汤合桔梗汤加减[6];或用肃宣解毒汤(桑白皮、金银花、连翘、黄芩、葶苈子、苏子、浙贝母、地龙、紫菀、桔梗、杏仁、陈皮、牡丹皮、甘草)[8]。
2.1.1.6气郁痰结杨秀仙[9]治以行气化痰、顺气降逆之半夏厚朴汤为基础方(半夏15g ,厚朴15g ,陈皮15g ,甘草10g ,桔梗15g ,郁金15g ,瓜蒌皮15g ,苏子30g ,浙贝母15g )加减。
用法:上药每次用冷水煎20min ,取汁200ml ,每日3次口服。
每日1剂。
79例中,治愈65例,好转8例,无效6例。
总有效率92.4 。
或用梁文华等[10]止嗽散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 为基础方,痰多者加浙贝母、茯苓;有热酌加石膏、知母;兼风寒酌加麻黄;咳甚酌加厚朴、杏仁;气虚酌加党参。
每日1剂,7日为1个疗程。
2.1.1.7肺阴亏耗利春红[11]主要从治疗小儿迁延性肺炎入手,予沙参麦门冬汤合贝母瓜蒌散、养阴清肺汤加减:瓜蒌6g ,天花粉5g ,沙参6g ,浙贝母(冲服)5g ,百合6g ,桔梗6g ,甘草6g 。
水煎服,每日1剂。
2.1.1.8气阴两伤赵淑萍等[12]运用补气滋阴法治疗老年顽固性咳嗽。
基本方:黄芪30g,沙参20g,麦门冬、五味子各10g,山药、茯苓各15g,生地黄、熟地黄各12g,百部、桔梗、杏仁、炙甘草各10g。
随证加减。
2.1.2从肝论治王步青等[13]对慢性咳嗽病程较长者重视肝气虚和肝阴不足,同时酌加活血化瘀药物。
具体治法方药:①疏肝解郁法,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②清肝泻火法,常以小柴胡汤加减。
③调肝活血法。
④补肝益气法,认为有肝气虚导致咳嗽者,治以补肝益气、敛肺止咳。
⑤滋养肝阴法。
2.1.3从脾论治中医学认为,脾气虚则聚湿为痰。
对痰多湿重者,邵长荣[14]药用半夏、陈皮、白术、厚朴、陈葫芦、黄芪等,尤其注意在方中加用车前草等凉性药与半夏、陈皮温性药相配,清热而不寒,化痰而不燥。
李爱芳[15]自拟培土润肺汤(生黄芪、炒白术、茯苓、阿胶、南沙参、杏仁、浙贝母、陈皮、半夏、苏子、鱼腥草、甘草)化裁治疗久咳。
2.1.4从肾论治肺病咳嗽,日久及肾而致久咳劳嗽,甚至虚喘动甚,治宜益肾补肺。
曹世宏拟方益肾养血汤(太子参、黄芪、当归、款冬花、熟地黄、紫石英、沉香)治疗[5];邵长荣[14]对久咳喘息,肾不纳气者治以肺肾同治法。
咳、喘、肿并作者治以宣通三焦法,药用黄荆子、射干、川芎、石菖蒲。
肾阳不足者加补骨脂、淫羊藿;阳虚畏寒者加用附子、肉桂;肾阴不足者常选用桑椹子、桑寄生、杜仲、牛膝、女贞子。
2.2结合现代医学病因论治2.2.1喉源性咳嗽属外感咳嗽范畴。
特征为咽痒即咳,或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咽部充血或咽后壁有淋巴滤泡增生。
周和平[16]用自拟银蝉牛蒡汤治疗。
药物组成:金银花20g,连翘15g,薄荷15g,白僵蚕15g,蝉蜕12g,牛蒡子15g,射干10g,山豆根10g,苏子15g,枳壳15g,桔梗12g,甘草6g。
咽部有异物感加浙贝母,海浮石;咽后壁滤泡色黯者加丹参;咽部黏膜充血加生地黄、牡丹皮;咽喉干、口干加麦门冬、天花粉。
每日1剂,水煎3次混合后分3次服。
总有效率为91%。
2.2.2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咳嗽李冬[17]认为应从肺胃论治,在药物选择上可选用紫苏子、紫苏梗或紫苏子、紫苏梗同用,重症可用旋复花、代赭石类。
3用药经验沈莉萍[18]认为顽固性咳嗽其病机较复杂,临床要辨证治疗。
分别采用:①疏和少阳法。
代表方剂为小柴胡汤加味。
②调和营卫法。
代表方剂为桂枝汤加味。
③双理金水法。
其代表方剂为金水六君煎加味。
黄吉庚运用蝉蜕合白僵蚕治咽痒久咳,方药组成:蝉蜕6g,白僵蚕、前胡、苦杏仁、竹沥、半夏各10g,紫菀、白前、秦皮各15g,甘草、桔梗、枳壳各9g[19]。
周汉青[20]治疗因慢性咽炎引起的顽固性咳嗽,用浙贝母、法半夏按2I1比例研为细末备用。
临床使用每次10g,每日2次,饭后温开水送服,疗程为30日;刘丽娜[21]治以养阴利咽,活血散瘀。
方药组成:生地黄、麦门冬、玄参、桃仁、丹参、乌梅、生甘草、桔梗、半夏、浙贝母、白僵蚕。
4展望中医学对顽固性咳嗽、久咳等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尤其对经西医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但顽固性咳嗽没有明确的定义和范围,与现代医学“慢性咳嗽”的概念不完全相同,故要总结和推广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经验,当应明确临床病例的纳入标准。
然而,从现有的文献报道资料来看,大部分仍停留在经验总结阶段,少部分临床实验论文也无严格的纳入标准,随机对照研究(RCT)实验几乎没有。
经验的东西推广起来往往很难,因此在严格的纳入标准下收集临床病例,进行RCT临床实验,总结临床确实有效的方药并进行推广运用,是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的必经阶段。
对临床确实有效的方药,可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明确其作用机制,以便更好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1林色奇,薛汉荣.慢性咳嗽中医证治研究进展.江西中医药,2004,35(10):61-632蒋吉林,李承珍.中医辨证治疗顽固性咳嗽165例.河北中医,2002,24(3):177-1783邱志济,朱建平,马璇卿.朱良春治疗外感久咳的经验和特色选析.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8-94宋春霞,潘焱,周秋平.加味麻杏石甘汤治疗顽固性咳嗽35例.陕西中医,2005,26(12):1275-12765李素云.曹世宏教授辨治久咳的经验.四川中医,2003,21(4):3-46杨银良.桑杏苏桔汤治疗顽固性咳嗽70例.四川中医,2003,21(5):367冯庆莲.自拟三拗蝉蜕百部汤治疗感冒后久咳不愈126例.四川中医,2005,23(10):63-648林雁,宋春合.“肃宣解毒汤”治疗顽固性咳嗽180例.江苏中医药,2002,23(1):199杨秀仙.自拟清咽汤治疗慢性喉痹79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5):1610梁文华,武维屏.止嗽散加龙骨、牡蛎治疗久咳55例.浙江中医杂志,2005,40(8):3511利春红.养阴润肺法治疗肺阴虚型咳嗽举隅.广西中医药,2005,28(4):33-3412赵淑萍,周凤银,田朝霞.补气滋阴法治疗老年顽固性咳嗽45例.陕西中医,2005,26(8):742-74313王步青,薛勤梅.从肝论治顽固性咳嗽.光明中医,2003,18(6):20-2114邵长荣.久咳论治.江苏中医药,2002,23(10):1-315李爱芳.自拟培土润肺汤治疗久咳34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4):32916周和平.银蝉牛蒡汤治疗喉源性咳嗽.四川中医,2005,23(2):8317李冬.从肺胃论治胃食管反流.中医杂志,2005,46(11):81318沈莉萍.顽固性咳嗽治疗心得.江苏中医药,2004,25(3):13-1419杜永岩.黄吉庚教授应用虫类药治疗咳喘经验介绍.新中医,2005,37(12):1920周汉青.贝母散治疗慢性咽喉炎效好.中医杂志,2004,45(7):49121刘丽娜.慢性咽炎从虚从瘀论治探讨.天津中医药,2004,21(6):449(收稿日期:200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