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
钢结构螺栓连接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钢结构强 度高、 质量轻 、 塑性 和韧性好 、 抗 震性 能
s t e e l s t r u c t u r e s , i t i s a d o p t e d t h a t i f n i t e e l e me n t a n a l y s i s m e h t o d a n d he t s o f t w a r e A B A Q U S t o a n a l y s e
王
智: 钢结 构螺栓连接的有限元数值模拟
6 1
钢 结构 螺栓 连 接 的有 限元 数值 模 拟
王 智
3 0 0 0 7 2) ( 天津大 学建筑工程学院 。 天津
【 摘 要】 螺栓连接是钢结构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 具有施工简单、 拆装方便等优点。现行钢结构规范中对
螺栓连接的计算都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 进行 的。本 文 以钢 结构规 范 中的计算 公式为基 础 , 运 用有 限元 数值 分 析的方法 , 采用 A B A Q U S来分析普通螺栓群在受 剪和受拉条件 下的各个 螺栓 的受力情况 。将 有限元软 件模拟 的 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进行 比较 , 证明规范公式 的正确性 。文 中分别 模拟分 析 了普 通螺栓群在 受剪 的情 况下 承受 轴心力 、 扭矩 , 和普通螺栓群在受拉 的情况下承受拉力 、 弯矩 的受力情况 。
W ANG Zhi
( S c h o o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 T i a n j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T i a n j i n 3 0 0 0 7 2 , C h i n a )
螺栓连接节点的探讨

的厚度增加 ,刚度增大 ,受 钢筋混凝土柱 的受压更均匀 ,有 利于节点核心区的抗剪;
图1 计算结果和 试验结果对比( 柱顶荷载一位 线) 移曲
以上从屈服位移和初始刚度表 明有 限元 的计算结 果与 试
z ’ 一 t譬 摹 e 7 0 O
霎5 . 0 。
3 O
/
: :
—一2 一 — 1 —2
m
2 O
验 据 本 合, 以 用 限 模 对 点 理 型 行 数 基 吻 所 利 有 元 型 节 物 模 进
2 m,再次进行 了有 限元分 析计算 ,计算得到 的力一位移 5m
I
,
l
l ∞
10 0
嚣:
柚
= 玎兰 _ # 蠹
.
I
l
关 曲 如图2 系 线 。
9 0
2 f o
l
0O 80O / 6oO 位1 20 120 40 I60 I4移 18 0 m
因。因此 ,以下将 主要从节 点破坏 模式 、柱端力 一位移 关 系 、整个节点的极 限承载力 来对节点进行分析比较 ,并对节
有限 元分析曲线的前面一段斜率要大于 试验数据拟 和曲
线的斜率 ,这表明有限元模型的初始刚度要比试 验数据 曲线 的初 始刚度要大 ,其原 因主要是因为在有限元分析 中假定角 钢与混凝土是协同工作 ,无滑移。而实际试 验中角钢 与混凝 土之 间产生了少量的滑移 。从而导致了有限元分析 中节点的 初始刚度较试 验中离 。 同时 图中表 明试验模 型比有 限元模 型的极 限承 载力 要 大 ,分析原 因主要是有限元计算 中材料的屈服应力是按标 准 值输入 的 ,而实际材料的应力要大于标准值所致 。相对 于有
螺栓角钢钢节点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螺栓角钢钢节点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顾正维;孙炳楠;童根树;徐和财
【期刊名称】《钢结构》
【年(卷),期】2003(018)002
【摘要】对螺栓角钢钢节点半刚性连接采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连接中的主要构件的顶部、底部、腹板角钢、高强螺栓、梁翼缘、柱翼缘和柱翼缘加劲肋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精细模拟,针对有无柱加劲肋、有无腹板角钢等几种连接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螺栓角钢半刚性连接的受力性能.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顾正维;孙炳楠;童根树;徐和财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杭州,310027;浙江大学,杭州,310027;浙江大学,杭
州,310027;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杭州,31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31
【相关文献】
1.高强螺栓T型钢连接节点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J], 韩敏;熊军辉;郑玉莹;龙谋识
2.螺栓端板连接节点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J], 匡祯斌;孙炳楠;顾正维
3.考虑螺栓间隙的窄基角钢塔节点强度分析 [J], 盛金马; 朱晓峰; 张壮; 常江; 牛忠荣; 肖俊俊
4.输电铁塔大角钢节点螺栓排布方案优化分析 [J], 武韩青
5.输电铁塔大角钢节点螺栓排布方案优化分析 [J], 武韩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ANSYS Workbench螺栓连接不同建模方法的有限元分析

基于ANSYS Workbench螺栓连接不同建模方法的有限元分析王丽【摘要】螺栓连接是机械工程中常见的连接方式,然而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研究问题以及不同的工况下处理螺栓连接所使用的建模方法也有所不同.不同建模方法是否会对机械组件的计算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不同建模方法的特点、不同建模方法的适用场合、目前最主要的螺栓连接的建模方法等等问题,文章将以一个简单的例子予以回答,旨在为实际工程中螺栓连接问题的处理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汽车实用技术》【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4页(P126-129)【关键词】螺栓连接;建模方法;有限元分析;ANSYS Workbench软件【作者】王丽【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71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3.3螺栓连接是机械设计及工程问题中常见的紧固连接方式,几乎所有的设备上都能用到螺栓连接。
通常,在连接螺栓的强度设计和校核中,根据螺栓受到的外载,计算螺栓预紧力,再根据不同工况下的计算公式进行强度计算,如静载荷与动载荷的分析计算。
有限元分析方法是通过分析螺栓连接的整体装配模型,获得螺栓外载,再通过手工计算进行螺栓连接的设计。
然而,螺栓连接的行为相当复杂。
典型的螺栓连接受限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从初始预紧到最后的螺栓变化载荷,需要考虑的参数组合相当令人困惑,尤其是还要考虑螺栓连接的失效。
因此准确地构造螺栓连接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1-2]。
基于不同的螺栓连接设计需求,有限元分析中对分析模型的处理方式也不同。
下面给出了螺栓连接4种建模方法的数值模拟过程,并加以讨论。
(1)螺栓不参与建模,零件之间的连接使用绑定接触,无螺栓预紧力。
(2)螺栓连接采用梁单元建模,此处采用两种方式:梁连接无螺栓预紧力;线体模型的梁单元包含螺栓预紧力及连接面之间的摩擦接触。
(3)螺栓连接使用实体单元,不包含螺纹接触,包含螺栓预紧力及摩擦接触。
(4)螺栓连接使用实体单元,包含螺纹接触、螺栓预紧力及摩擦接触。
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

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摘要: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施工是提升建筑抗震性的主要工序,因此应优化梁柱节点的质量。
本文通过概述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内容,围绕有限元模型、载荷等方面研究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分析多种要素对于节点性能的影响,为优化节点质量提供参考意见,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突出项目结构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前言:钢结构具有韧性塑性强、重量轻、制造简便的优势,该模式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可以缩短施工周期、提升抗震性能。
其中梁、柱节点是框架关键连接位置,其性能会决定框架结构在载荷基础下的整体性。
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的实际性能,实现构件和节点的标准化设计,优化节点性能。
1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概述1.1刚性连接模式其一,全焊连接。
借助融透的方式焊接梁上下翼,通过双面胶焊接腹板。
上述连接模式对于焊接技术要求较高,若操作失误会导致应力集中,对施工结构受到影响。
其二,全栓焊接。
借助T型钢,使用高强螺栓连接梁翼和柱翼,不会产生三向应力和残余应力。
其三,混合连接。
该模式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利用融透焊接梁上下翼,并通过大刚度角钢连接高强螺栓,借助剪力板连接柱翼和高强螺栓。
多层钢结构中主要利用刚性连接梁柱,通过柱贯通方式连接框架柱和梁。
针对抗震部分,应确保梁翼缘厚度和加劲肋相同。
若属于非抗震区域,加劲肋的厚度应≥梁翼缘厚度的1/2,满足板件的实际宽厚比值,防止连接节点受到破坏。
1.2柔性连接模式柔性连接又称为铰接连接,在梁侧无线位移,不过可以进行自由的转动。
该模式包含承托、端板以及角钢三方面。
其中,角钢主要连接柱和梁腹板,可以借助连接板替代角钢。
端板连接模式和角钢相同,但不可替代。
利用承托连接模式连接柱的腹板时,主要将厚板当作承托构件,防止柱腹板弯矩较大,确保偏心力矩传输至柱翼位置。
2钢结构框架梁柱节点性能研究2.1构建有限元模型本课题主要借助有限元软件,依据相关学者关于连接节点的研究内容,构建建筑工程中钢框架梁的非线性节点有限元模型,分析其中力学性能的差异性,为后续工程梁柱节点连接模式提供新思路[1]。
钢结构有限元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对某煤矿地面生产系统,一次破碎站钢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
破碎站由受料仓与给料机和破碎平台与控制室两部分组成。
对两部分的钢结构分别进行有限元分析。
在结果中找到危险的部位进行具体的分析。
首先,建立受料仓与给料机的有限元实体模型。
计算等效的载荷,计算出钢结构在载荷下的应力和变形并分析它们的分布情况。
其次,破碎平台与控制室求解过程和上边的一样,但是破碎平台和控制室的连接是铰接,所以在建模的过程中采用耦合的方法进行处理。
最后,对两个有限元实体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分别求解出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图。
关键词有限元;钢结构;模态分析ABSTRACT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to an open coalmine ground production system, one broken to stand steel construc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tore -give material machine and broken platform- control room two parts make up the crush statio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o the steel construction of two parts comparatively. Find the dangerous part to carry on concrete analysis of the result.First of all, set up the finite element of Store -give material machine’s entity mo del. Calculate the equivalent load; solve out the stress and strain of the steel construction under the load and analysis their distribution situation.The next place, the course of solving is the same as above. But the connections of the broken platform and control room are the hinged joint, so deal with by coupling in the course of modeling.Finally, carry on mode analysis to two finite element entity models; it is solve the intrinsic frequencies and mode picture of shaking, respectively.Keyword finite element;steel construction;mode analysis目录中文摘要 (Ⅰ)英文摘要 (Ⅱ)1 前言 (1)1.1有限元分析方法介绍 (1)1.2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介绍 (2)1.3主要工作 (3)2 受料仓与给料机的钢结构有限元分析 (4)2.1建立有限元模型 (4)2.2载荷等效计算 (6)2.2.1主要结构截面几何参数 (6)2.2.2实际载荷情况 (7)2.2.3实际等效计算结果 (7)2.3有限元分析结果 (10)2.3.1受料仓与给料机整体位移 (10)2.3.2分析部位图 (12)2.3.3支撑立柱结果 (13)2.2.4两根纵梁结果 (17)3 破碎平台与控制室的钢结构有限元分析 (19)3.1建立有限元模型 (19)3.2载荷等效计算 (22)3.2.1主要结构截面几何参数 (22)3.2.2破碎平台实际载荷情况 (23)3.2.3破碎平台实际等效计算结果 (24)3.3有限元分析结果 (26)3.3.1破碎平台与控制室整体位移 (26)3.3.2顶层横梁结果 (27)3.2.3破碎机支撑梁结果 (26)3.2.4破碎机立柱结果 (29)4 破碎站钢结构模态分析 (31)4.1受料仓与给料机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图 (31)4.2破碎平台与控制室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图 (32)参考文献 (35)致谢 (36)英文资料原文英文资料翻译1 前言1.1有限元分析方法介绍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是用较简单的问题代替复杂问题后再求解。
钢结构节点设计浅析

钢结构节点设计浅析摘要:钢结构节点的设计与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介绍了钢结构接点设计的一般措施并提出了优化改进的途径。
关键词:钢结构;节点设计;梁柱引言钢结构生产具备成批大件生产和高度准确性的特点,可以采用工厂制作、工地安装的施工方法,使其生产作业面多,可缩短施工周期,进而为降低造价、提高效益创造了条件,再加上钢结构在大跨度上优势明显且轻质高强,因此,现代建筑中,钢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一、钢结构梁柱节点的基本特征在钢结构设计时,对于钢结构的连接形式在计算模型中的确定是钢结构计算、设计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其次要明确传力途径,然后才能将整个结构受力模型简化出来用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按照传力特征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性连接。
1、铰接连接节点,具有很大的柔性。
钢梁仅在腹板处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上、下翼缘无需进行现场焊接。
采用铰接时构造简单,使现场安装程序大为简化,现场作业量大大减小,现场安装可以不受天气及季节的影响,钢结构的安装速度大大提高。
但是,铰接连接刚度和耗能性能差,对于结构抗风、抗震不利。
2、刚性连接节点,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其特点是受力性能好,但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
设计中梁柱节点一般是做刚接,这是由于梁柱节点承受的荷载一般较大而且还要抵御风荷载和水平地震引起的位移。
3、半刚性连接节点,刚度和强度介于铰接和刚接之间。
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没有给出半刚性连接的具体计算和设计方案,而且节点转动刚度很难确定。
这样的节点形式在工程设计中一般很少采用。
结构设计中习惯的做法是把连接当成理想刚接或者铰接,这样做能够使计算大大简化,得到的计算结果必然与实际存在偏差。
目前,主要通过采用调整系数来减少这种偏差。
二、钢结构梁柱节点的一般设计目前抗侧力框架和梁柱的抗弯连接均采用刚性方案。
梁柱刚性连接的主要构造形式有3种:全焊节点、高强螺栓连接节点、栓焊混合节点。
1、全焊节点1.1全焊节点连接形式全焊节点连接:梁的上下翼缘用全熔透坡口对接焊缝,腹板用角焊缝与柱翼缘连接。
钢轨接头螺栓的有限元应力集中分析_薛强

(5)施工第一批锚索时,应首先选择3孔锚索进行检测试验,以确定锚索锚固力与设计锚固力是否相等,每孔8束锚索试验荷载为1400kN ,试验采用的锚具均为工具锚,试验合格后,应按设计初始预应力重新张拉锁定。
(6)锚索施工完成后,应随机抽选3孔锚索进行张拉试验,每孔8束锚索张拉力不小于1200kN 。
(7)锚索张拉完成前,严禁下一分层桩前岩土体开挖。
5 体会(1)压力注浆对锚索的抗拔力起很大的作用,注浆时在锚索孔口安装止浆塞,注浆压力将增大很多,使水泥砂浆渗入到周围岩土层中,增加了锚固段锚固体与岩土层的摩擦力,从而增加了锚索的抗拔力。
(2)锚索的抗拔力又取决于水泥砂浆对锚索的握裹力,这就要求有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及确保钢绞线的清洁度。
(3)锚索自由段水泥砂浆也参加了抗拔工作,在进行3号桩1号锚索张拉试验,第一次张拉到1400kN 时(自由段没补注浆)的伸长量比第二次张拉到1400kN 时(自由段已补注浆)大,这说明自由段水泥砂浆与孔壁岩土层摩擦力阻止了锚固体的位移。
(4)锚固段处土层中从锚索测力计上反映出预应力损失比处于岩层中的大得多,从施工实践中证明处于土层中的锚索加大压力注浆,能大大提高锚索的抗拔力,必要时应进行二次压力注浆。
(5)锚索结构轻便美观,造价低。
收稿日期:20030929基金项目: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23650511)第一作者简介:薛 强(1962—),男,副教授,199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
钢轨接头螺栓的有限元应力集中分析薛 强,苗德华(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 300222) 摘 要:应用有限元接触分析方法,研究钢轨螺栓螺纹根部的应力集中。
通过优化螺栓螺纹根部圆角半径和螺母结构、改变螺纹根部直径的方法,缓解螺纹根部的应力集中,改善应力分布,实现提高螺栓疲劳强度的目的。
关键词:钢轨螺栓;有限元分析;应力集中 中图分类号:TH13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954(2004)04007003 铁路机车能否安全行驶取决于钢轨的强度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方法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兴起,针对钢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模拟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针对民用高层钢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计算基本满足。然而对于复杂的结构形式尤其是重型钢结构中螺栓连接节点,寻常的分析方法及软件可能达不到精细有限元分析的要求或者分析出的结果并不符合力学常识。本文从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的模拟方法、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中螺栓的模拟方法及性能、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的形式及性能等三方面研究探讨了国内外现有研究的优缺点,为后来者研究这类复杂结构提供帮助。
关键词:钢结构;有限元方法;螺栓连接节点;螺栓模拟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钢结构建设逐渐兴起。尤其是沿海一带经济发达地区钢结构发展更是迅猛先后建成了上海金茂大厦(88层、高365米)、环球金融中心(95层、高460米)、深圳地王大厦(384米)等超高层建筑[1]。我国钢结构建设不仅在高层建筑中发展势头良好更是得到了工业建筑的“青睐”。钢结构凭借着轻质高强、结构高效、建筑美观等优点,使结构的适用性和美观性充分的结合在一起,故而成为近几年工业建筑首选的结构模式[2]。随着钢结构设计的发展为了优化结构设计,减少结构建造成本,确保结构的安全稳定,在工业建筑钢结构尤其是重型钢结构中需对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 从所周知有限元模拟分析在钢结构设计中运用广泛,但对于复杂的结构形式尤其是重型钢结构中螺栓连接节点,由于其连接位置内力较大,所需高强螺栓少则几十多则数百,而螺栓群连接处两块被连接的板件和螺栓自身的内力都十分复杂。为揭示重型钢结构中螺栓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通常需要对这种复杂连接进行精细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由于模型本身及其约束条件的复杂化,寻常的分析方法及软件可能达不到精细有限元分析的要求或者分析出的结果并不符合力学常识。 本文针对这种情况,从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的模拟方法研究、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中螺栓的模拟方法及性能研究、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的形式及性能的研究,这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已做出的研究,希望对后来者研究这类复杂结构提供帮助。 2.螺栓连接节点的模拟方法研究及应用概况 实际工程中螺栓连接节点受力复杂,常常通过对节点所处位置、约束等限定进行定性的分析。即使如此,螺栓连接节点的受力依然很复杂。为了能够合理的模拟螺栓连接节点预紧力、摩擦、滑移、接触、线性和非线性等特性,国内外不少学者基于大量研究及试验,不断开发和创新了很多模拟方法。 学者Gray PJ及其合作者提出了一种螺栓连接的模拟方法[3],首次利用壳单元来模拟两块被螺栓连接以及螺栓,并对其施加实际边界条件。把通过这种方法建立的单个螺栓连接和多个螺栓连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运用旧方法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相对比,并和实验进行验证。对比证明这种新方法比用传统方法对螺栓连接进行三维有限元模拟更强大、更准确,并且节省了计算时间但和试验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误差。这种方法的开发也为研究螺栓群节点连接的实用数值模拟方法提供了思路。学者Gang Shi,Yongjiu、Shi,Yuanqing等对如何运用ANSYS软件模拟螺栓端板连接为主的钢结构节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其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施加螺栓预紧力并如何选定单元形式进行模型的网格划分[4~7]。这对以后建立类似有限元模型提供了方法和指导。学者Bursi和Jaspart提出了一种与学者Gray PJ差不多的螺栓模拟方法即用一种刚性梁单元通过自旋一周来表示螺栓[8]。通过这种方法模拟螺栓可以避免螺栓因本构关系、运动描述、单元类型、螺栓的类型和螺栓的预紧力而造成的复杂的内力,从而起到简化模型提高计算效率的目的。但是这种方法是以牺牲局部螺栓的精确性来确保螺栓连接节点可以进行计算,这就造成了其分析结果与实际试验相比存在较大误差。学者陈宏,施龙杰等研究了两类螺栓端板连接节点的承载力性能和刚度特性,得到了节点的弯矩-转角曲线,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从而为这种节点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9]。 3.螺栓连接节点中螺栓的分析与模拟研究 由于,螺栓节点的模拟首要解决螺栓模拟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为了更好的模拟螺栓,发展和完善了各种螺栓模拟方法并对螺栓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并进行试验对比,为螺栓节点设计和节点的螺栓合理模拟提供了大量文献。 学者Hadi Razavi,Ali Abolmaali等人首次提出“隐形螺栓”的模拟方法[10],这种模拟方法主要是以通过对螺栓接触性能的分析得出螺栓在接触中的全过程受力行为,并把这种行为归纳为螺栓接触的算法并把这种新的算法带入已有的螺栓耦合算法使其可代替螺栓的受力特性。这种模拟方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螺栓接触部位的复杂性导致螺栓接触面处网格单元计算的单调收敛性的破坏。并且用这种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时不需要再对螺栓进行模拟,大大减少了单元数简化了模型提高了计算效率。为以后螺栓和螺栓节点的模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学者周焕廷等人对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高强螺栓群偏心受剪全过程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结合实际工程,与规范进行了比较,得出:工程中设计的缺陷或施工误差所引起节点连接的强度不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时,试图利用高强螺栓在摩擦力被克服后的剩余强度的做法是不安全的结论[11]。这为以后的螺栓连接节点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郑悦,赵伟等人采用三维实体单元承受轴心剪力的高强螺栓连接的性能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各螺栓的剪力大致成两边大中间小分布,并非是按照按螺栓群中心进行对称分布;摩擦型螺栓群,剪力分布不均匀程度较大,但是在滑移发生时各螺栓分担剪力基本相等滑移发生后螺栓群剪力分布又向不均匀发展,但是不均匀程度下降;螺栓内预拉力在外拉力作用下会因板件泊松比效应和栓杆承压后的挤压效应发生松弛而减小[12]。这对以后依据螺栓受力性能进行螺栓的简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徐建设等人通过数值方法对螺栓孔壁变形、滑移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到螺栓孔壁变形和总滑移量的发生规律,据此给出了螺栓孔壁变形及其连接滑移量的计算公式[13],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另外,太原理工大学的周欣茹在其硕士论文中以40Cr高强螺栓的常幅、变幅疲劳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适于螺栓球节点网架的疲劳设计方法,并对高强螺栓疲劳性能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修订规范,补充条文提供重要依据。 4.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的形式及性能的研究 1994年的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的日本Kobe地震[14、15]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很多钢结构梁柱节点处发生了脆性破坏,破坏位置一般都发生在梁下翼缘和柱的连接焊缝处。其主要原因是梁端焊缝部位及其周围应力大,在地震作用下容易造成变形集中从而产生破坏。人们针对这些破坏原因提出了许多改进措施这为地震后节点检查评估和震后修复加固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持。并且根据这种防止脆性破坏的理念,人们着重研究新的节点形式,为抗震设计提供了依据。在这些方面我国不少学者走在了世界前列,如李国强等人[16、17]通过研究地震中建筑物的破坏形式,指出许多建筑的破坏是因为焊接梁柱节点的脆性破坏引起得,并对节点脆性断裂机理方面进行了研究,发现焊接梁柱节点的失效破坏往往源于应力集中地区。而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除了构造不合理、设计方案欠妥等结构方面,而且与焊接缺陷等紧密相关,特别是梁柱焊接连接发生脆性断裂对节点承载力造成极大影响。不少学者如赵大伟等人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18]。还有学者杨尉彪针对“狗骨头”型节点认为对该类节点附近梁的上下翼缘进行合理的消弱,可以达到增加节点延性的效果,同时对其节点刚度、强度影响较小,并且进行了试验研究说明,提出了一种“狗骨头”节点的设计方法[19] 。王燕等人基于外伸端板螺栓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的分析研究,认为初始连接刚度仅仅和节点构造形式相关,文中还总结了梁外伸端板厚度计算方法中未考虑钢材的非线性性质和几何非线性的缺点[20]。李少甫介绍了工字型截面的螺栓端板连接,按弹性状态力的平衡来推导了螺栓受力、端板厚度的实用计算表达式 [21]。 5.对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的展望 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出通过三维实体单元对钢结构螺栓连接节点进行数值模拟时其准确度最高,但是在这种准确度极高的模拟方法中为准确反映螺栓的预紧力、滑移、接触、摩擦、屈服等线性和非线性特性需要对其进行精细的单元网格划分。这种精细的网格划分会造成大量的单元和节点个数在加上复杂的接触及边界条件这会为计算带来极大的困难有的时候甚至计算不下去。许多研究人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不少螺栓连接节点及螺栓模拟的新方法,其中以上文的学者Gray PJ提出的以壳单元来代替实体单元对螺栓连接节点进行数值模拟和学者Hadi Razavi,Ali Abolmaali等人提出“隐形螺栓”的模拟方法效果最好。从上文所诉中可知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有效的减少模型的单元和节点个数,大大的提高了计算效率。但是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Gray PJ的方法需要牺牲螺栓的精度而Hadi Razavi的方法则对两块被连接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种方法互有优缺点,若是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以“隐形螺栓”来取代Gray PJ方法中壳单元建立的螺栓是不是可以做到在不增加模型单元数的前提下提高螺栓模拟的精确度,并且使用这种新方法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能不能在不过多增加计算负担的前提下,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