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中的陕北
陕北民歌(一)

陕北民歌(一)花心大萝卜2009-10-15 19:51188.★★★★《巧口口说下些哄人话》歌词★★★★(一)灶火不利烟囱上的过,三哥哥不来人挑的祸。
六月里黄瓜下了架,巧口口说下些哄人话。
一根干柴顶门了,三哥哥不来哄人了。
你初五走了十五来,一碗羊肉直放坏。
一碗羊肉直放坏,好良心就是变了个坏。
我把你当成朋友待,你嘴甜心苦把良心卖。
高崖上开花半崖上红,半路上哄人直挠心疼。
山里的石头海里的水,什么时候得罪你。
你吃烟来我点火,多会把你的心亏着。
一天的云彩风吹散,咱俩的婚姻人搞乱。
对面梁上种白菜,坏人把咱的名闹坏。
两疙瘩石头围大井,劝了你的言语劝不了你的心。
(二)三天刮了两场风,梦也不梦你出远门。
你出远门不给我说,卖良心主意谁给你捉。
半夜灯花落炕皮,黄风恶气二十几。
你把你的冤枉说出来,心上的疙瘩我给我解开。
你走那天有些阴,山河水发不放心。
你走那天刮了一场风,昏昏沉沉到五更。
起更二更打三更,你叫妹妹怎安生。
你走那天我不知道,你叫妹妹跑前跑后可好照。
你走不和妹妹说,你叫我舍脸剥皮问人家。
井里头蛤蟆照不见天,你叫我大人娃娃都问遍。
你走不和我商议,直直想了妹妹一春期。
大白兔来红耳朵,有了人家忘记我。
要和谁来只和谁,你不要乱挑糜穗一大堆。
你在外边要摆搭,叫我在这里受零落。
大雁回家咯咯叫,妹子的苦情谁知道。
再不要说亲亲不想你,不想亲亲再想谁。
大青山高来乌拉山低,站在跟前还想你。
你要吃烟这是火,你想要我这是我。
哥哥想妹妹往回转,妹妹想哥哥枉徒然。
说说笑笑枉徒然,解不开妹子心麻烦。
前三天想见哥哥的面,口含冰糖不想咽。
半山坡坡种豌豆,见了哥哥说不够。
(三)割罢了麦子收罢了秋,为了妹妹往回走。
听见哥哥马铃铃响,一头碰烂两眼窝。
哥哥的白马拴住啦,妹妹的清茶沏好啦。
叫一声妹妹快开门,西北风冻得哥哥脸蛋蛋痕。
新垛的炉子烧青柴,什么风刮得哥哥来。
黄瓜丝丝调杂面,不估划这几天又见面。
189.★★★★《亲不上口口笑一面》歌词★★★★你在脑畔我在院,亲不上口口笑一面。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

浅析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陕北民歌是陕西北部地区的一种特有的民间音乐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陕北民歌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情的情感表达,深受人们喜爱。
在陕北地区,从古至今,陕北民歌一直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它以其宽广的音域和高亢的音色,让人们陶醉其中。
而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也是其独特之处,下面就来浅析一下陕北民歌的唱法技巧。
一、吐字清晰、发音准确陕北民歌的唱法注重吐字清晰、发音准确。
由于陕北地区的方言特殊,陕北民歌在唱法上要求明亮清晰,字正腔圆。
在演唱时,要注意发音准确,不模糊不含糊,要注重每个字音的发音,不要把字音连在一起,更不能把字音读成另一个字音。
这种唱法给人一种非常真实和朴实的感觉。
二、音调的起伏变化陕北民歌的音调起伏变化较大,有的歌曲音调低沉、有的歌曲音调高昂、起伏跌宕。
在演唱时,要抓住音调的变化,要注重高低音的转换,尤其是在高音处要注意唱法技巧,使得高音振荡、响亮。
在低音处,要注重低音的抑扬和平稳,使得音调旋律更加动听。
三、情感的抒发陕北民歌的情感抒发非常重要,唱法要求深情款款、真挚感人。
在演唱时,要注重情感的抒发,要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融入到歌曲中,要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歌曲更加动人、令人感动。
这种唱法技巧可以让人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陕北民歌的情感魅力。
四、音色的运用陕北民歌的唱法还注重音色的运用。
不同的歌曲要求不同的音色,有的歌曲要求明亮悦耳的音色;有的歌曲要求低沉厚重的音色。
在演唱时,要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要求,灵活运用音色,使得音色更加贴合歌曲的情感,使得歌曲更加生动、鲜活。
五、节奏的掌控陕北民歌的唱法还要求节奏的掌控。
歌曲的节奏要求明确、稳健、有力,在演唱时,要注意把握好节奏,使得歌曲的节奏感更加强烈、更加明显。
节奏的掌控不仅可以让歌曲更加饱满、更加有力,还可以让情感更加深刻、更加感人。
六、表情的配合陕北民歌的唱法还需要表情的配合。
在演唱时,要注意表情的配合,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表情中,要使得表情能够与歌曲的情感相呼应,使得整个演唱更加生动、更加有力。
陕北民歌

《神仙挡不住人爱人》正月十五挂红灯黑夜里睡下实难盛云遮月芽天不明唱起那酸曲想情人高山唱曲圈不住音想起那干妹妹收不住心闲言碎语都不听站着说话不腰疼兰格莹莹天飘彩云看见干妹妹实在亲山挡不住风雪挡不住春神仙挡不住人爱人《五哥放羊》演唱:任慧民歌原词曲配器:尚建三歌词: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红灯那个挂在大门外,单等我五哥他上工来。
六月里,二十三,五哥放羊在草滩。
身披那个蓑衣他手里打着伞,怀中又抱着上那个放羊铲。
九月里,秋风凉,五哥放羊没有衣裳。
小妹妹有件小袄袄,改一改领那个口你里边儿穿上。
十一月,三九天,五哥放羊真是可怜,刮风那个下雪常在外,日落西山他才回来。
十二月,整一年,五哥年底转回还。
有朝那个一日天睁眼,我与我五哥你把婚完。
道情十字调《灵英降香》:三月三日天门开,灵英小姐降香来,祷告天间众神灵,保佑我丈夫早回门。
一炷香奴敬上,上天的玉皇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二炷香奴敬上,关公二郎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三炷香奴敬上,三圣母娘娘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四炷香奴敬上,四大天王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五炷香奴敬上,五帝五方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六炷香奴敬上,南斗七郎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七炷香奴敬上,北斗七星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八炷香奴敬上,八大金刚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九炷香奴敬上,九天玄女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十炷香奴敬上,十殿阎君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十殿阎君,九天玄女,八大金刚,北斗七星,南斗六郎,五帝五方;四大天王,三圣母娘娘,关公二郎,上天玉皇,你保佑奴丈夫哎,哎咳哟嗨,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来。
《看妹妹》头一回看妹妹呀你不在,你的妈妈给我一个长烟袋,亲亲爱。
二一回看妹妹呀你不在,你的妈妈给我吃的扁豆捞饭酸白菜,亲亲爱。
三一回看妹妹呀你不在,你的妈妈说你山里掏苦菜,亲亲爱。
漫谈陕北民歌艺术特征[论文]
![漫谈陕北民歌艺术特征[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36521876a26925c52cc5bffc.png)
漫谈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它受特殊地域环境及社会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其纯朴、高亢、热烈、随意、精巧等艺术特征。
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的形成,是东方文化大背景下黄土地及汉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艺术折射,也是陕北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生活哲理与情感意识的融合。
研究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对提高民众的艺术鉴赏力,促进发展区域性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陕北民歌艺术特征信天游一、引子陕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无论是高亢豪放的信天游还是铿锵有力的劳动号子;无论是抒情流畅的小调还是悠扬纯朴的酒歌,都以广泛深刻的内容,生动质朴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手法,高亢悠扬的曲调,豪放犷达的风格,由勤劳勇敢的人们一代一代创造和承载,口传心授,绵延不绝。
生活环境、生存方式及社会背景下的精神文化诸多因素,对陕北民歌的生成、演变、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而这些诸多因素都与这一区域的地理范围、文化特点和历史面貌有关。
因而,我们可以得出影响一个地区音乐文化形态的诸多因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的影响,一是社会条件的影响。
即来自自然条件的影响包括地理、气候、人种、生态等;来自社会条件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风俗、语言、民族等。
对于以上诸多因素影响并不是都能在音乐、文化方面一一得以论证,但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在这一区域的文化层面上直接地或间接地发生作用。
二、陕北民歌的艺术特征“民歌是诗歌的源头”,陕北民歌是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陕北民歌小调,一般为五言四句式,如《走西口》《搭伙计》等;也有七言四句式的,如《三十里铺》《送大哥》等;还有五言五句式的,如《刘志丹》《打开清涧城》《井岳秀》等。
陕北的风俗歌曲、酒曲等,大多为自由体式,根据其内容需要即兴创作演唱。
陕北的秧歌曲《拜年调》《跑旱船》《玩花灯》等,一般为七言四句式,也有五言六句式和多言四句式,如《黄河船夫曲》等。
陕北民歌的信天游,大多为七言双句式,如《你妈妈打你你给哥哥说》《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等。
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

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陕北民歌是流行于陕境北山(位于凤翔、耀县、韩城一线)以北广大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
它按体裁主要分号子、小调、山歌和儿歌四大类。
陕北民歌中最常见、最典型、最富有特色的典型音调,是在五声(或七声) 徵、商、羽调式基础上,由调式主音及其上、下方五度音构成的双四度叠置音调,即是 sol、do、re、sol、re、sol、la、re。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陕北民歌中常用的几种演唱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1.平腔唱法指用真嗓演唱,或用以真嗓为主的真假嗓结合的方法演唱,声调高亢、嘹亮。
陕北民歌以平腔演唱为主,根据歌曲音区的变化,真假声的比例也可适当调整。
①完全用真嗓演唱的陕北民歌陕北民歌中用这种唱法的有两种类型的歌,一类是速度不快,旋律起伏不大,比较婉转、柔美、忧伤的歌曲,如《揽工歌》等。
另一类是速度较快,音域不宽,铿锵有力,旋律线条较直的歌曲,如《天心顺》等。
②用真假嗓结合方法演唱的陕北民歌因陕北民歌旋法中四、五度音程及七、八度大跳音程较多,音域宽广,音乐中刚性因素较重的风格特点,完全用真嗓演唱往往不能胜任。
又因陕北地势山大沟深,要使声音唱得高、传得远,就必须借助假声。
优秀的陕北民歌演唱者在演唱信天游和山曲时,往往同时采用低腔、平腔和高腔演唱,但几乎听不出衔接的痕迹,发出的声音却高亢、悠扬,即使相隔两道山梁也能听得见。
特别是信天游的长音较多,而且长音一般都在高音区,借助假声使长音听起来更加结实而明亮。
例如大家熟悉的信天游《赶牲灵》这首歌,不仅在长音处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唱,而且在“上” 字和“ 哇” 字的第二个音“sol” 上也用这种方法来演唱。
有些音域偏高的歌曲,一开始就要用真假声结合的方法唱。
在《船夫曲》这首号子曲中,由于起音就在 e2、a2 而且全曲高度基本保持在 e2 与 b2 之间,近似呼喊。
只有用这种方法演唱,才能更准确地表现其音乐的内容。
创作和演唱这首民歌的老船工李思敏在演唱这首民歌时,不仅让人领略到了黄河船工坚毅、粗犷、奋力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歌声中也透出一股宣泻、悲凉、凄苦的滋味。
陕北民歌的调式特点及演唱方法

陕北民歌的调式特点及演唱方法关键词:陕北民歌;自然因素;人文因素;调式特点;演唱方法陕北东临黄河,北沿长城,西接子午岭,南界黄龙山。
面对着这片广袤无垠、苍凉荒漠的古原,人们用心血与智慧谱写着自己心灵的歌声—陕北民歌。
生长在这片凄苦贫穷却无处不歌、无事不歌、无人不歌的歌的海洋里,倾听着那响彻行云、千回百转的绝唱,体会着人们争取自由与追求幸福的心灵呐喊。
陕北民歌的奥妙与神奇永远令人牵魂动魄。
一、陕北民歌形成的主要因素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人文环境,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陕北民歌形成了具有丰富的生活基础,旋律奔放、抒情自然等独特的艺术风格。
1、自然因素提起陕北民歌总会想到电视剧《血色浪漫》中放羊老爷穿着羊皮袄,甩着羊鞭对着一望无边的塬峁沟梁,用那苍凉的声音随性地诉说着他心灵深处的期盼。
黄土高原沟梁峁壑凹凸不平的地貌特征决定了陕北民歌中起伏跌宕的旋律特征。
生活在那里的人们,在广袤无垠的空间中,他的身体显得那么渺小,他的外部动作显得那样的微不足道。
人们与自然相对协和平衡,则是为了强调其自我存在,人们仰天长啸般的歌唱,则是表现与外界奋争精神。
(1)悲凉的呐喊(对恶劣环境凄苦的咏叹)恶劣的自然环境、贫困的生活现实是陕北人民创造民歌的重要土壤。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东临黄河,北接内蒙。
山秃沟深,千百年来由于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既穷又苦,所以绝大多数陕北民歌反映了劳动人民受苦受难的生活场景。
比如:《揽工调》反映了剥削阶级对农民的压迫,而《走西口》《賣娃娃》则十分形象地刻画出一幅天灾人祸造成的悲惨景象。
陕北人民生活再苦,生存条件再艰难,也有心灵的自由和梦幻般的想象。
只要心灵获得自由,他就是愉快的。
人性不灭就会有创造,创造着大都市永远创造不出来的艺术产品,既哀伤又欢乐,既抒情又豪放,既自然质朴又感天动地的民歌艺术。
(2)异彩纷呈的绝唱(人种血缘的不断融合重组)陕北人是汉族人,但与居于国之中央的其它汉族人比较,陕北人已不是纯粹的汉族人。
陕北民歌

------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 黄土文化的特色和
陕北民歌是陕北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 情的结晶。陕北民歌分为劳动号子、信天游、 小调三类。劳动号子包括打夯歌、打硪歌、 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信天游分为高腔 和平腔。这些自成体裁又各具特点的民歌, 都从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 民的苦乐和爱憎,并且当社会制度根本改变 的时候,民歌的内容和形式也随着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在内容上表现了新的社会生 活和新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各种体裁具有 了新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诗经》有风、雅、颂、赋、比、兴的说法,唐 中国古代的《诗经》有风、 兴的说法, 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 颂者, 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风、雅、颂者,《诗》 篇之异体; 兴者, 文之异辞耳” 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今人普遍 认为“ 是关于《诗经》内容的分类; 认为“风、雅、颂”是关于《诗经》内容的分类;“赋、比、 则是指它的表现方法。 兴”则是指它的表现方法。 何谓“赋、比、兴”?下面我将用些陕北民歌的例子做详细 何谓“ 解释。 解释。 乃赋陈也,平铺直叙,开门见山。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 赋,乃赋陈也,平铺直叙,开门见山。在篇幅较长的诗作中, 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 铺陈与排比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用的。铺排系将一连串内容紧 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 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 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 比如《走西口》 比如《走西口》:
谢谢观赏!
在陕北,人们的喜、 在陕北,人们的喜、怒、哀、乐哪一种情感,都可 乐哪一种情感, 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 以用民歌的形式来表达。无论是站在崇山峻岭之巅, 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 还是走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或者行进在一马平川 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 的大路上,到处都可以听到顺风飘来的悠扬歌声。 这就是陕北民歌。 女人们忧愁哭鼻子, 这就是陕北民歌。“女人们忧愁哭鼻子,男人们忧 愁唱曲子。 实际上, 愁唱曲子。”实际上,陕北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民 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 歌。黄土高原上,既有婆姨们如泣如诉的低婉吟唱, 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 又有后生们的“拦羊嗓子回牛声”的高歌回荡。陕 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北,是民歌的世界,民歌的海洋。
陕北民歌 文化

陕北民歌文化热身子扑上冰窗台(陕北民歌)夜夜听见马蹄子响扫炕铺毡换衣裳听见哥哥唱着来热身子扑上冰窗台听见哥哥脚步响一舌头舔烂两块窗陕北民歌《公公烧媳妇》【演唱】刘彦军正月里来个呦是新年,我给你公公来拜年。
手提银壶四两酒,我给你公公磕上一头。
二月里来个呦龙抬头,儿媳妇妹子个上高楼。
搬住那姐姐亲了个口,人家娃娃的好绵手手。
三月里来个呦桃花花开,儿媳妇穿一对红缨缎鞋。
红缎鞋的个绿飘带,看的个公公口张开。
四月四来个呦四月八,娘娘庙上就把香插。
人家那插香为儿女,公公媳妇是为探花堂五月里来个呦五端阳,软米粽子的包砂糖。
黑糖那白糖雪花糖,总不如那儿媳妇的唾沫香。
六月里来个呦热难当,葡萄树底下歇阴凉。
葡萄甜的个酸溜溜,公公揣起个奶头头。
七月里来个呦秋风凉,我给你公公是换衣裳。
踏面子皮袄舞龙带,是儿媳妇毡帽头上戴。
八月里来个呦月儿圆,西瓜月饼献老天。
西瓜甜那个月饼园,公公媳妇得团圆。
八月里来个呦月儿圆,我和我公公割燕麦燕麦个割下两捆捆半,转不过弯弯就把活干。
九月里来个呦九月九,我家公公走碛口。
碛口的干炉油水大,吃得儿媳妇活不下。
十月里来个呦十月一,家家户户送寒衣。
出了大门朝南跪,我问公公对不对。
十一月里来个呦里下大雪,我妈捎话叫我坐娘家。
这回娘家我不坐,我离公公不能活。
十二月里来个呦快过年,公公和媳妇有了娃。
你说咱娃叫你啥,明叫爷爷暗叫爸。
你说咱娃叫你啥,明叫爷爷暗叫爸。
《叫大娘》(一)和《摘豆荚》一个调叫大娘,你坐下,咱和大娘拉上两句知心话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唉~灰女子你和大娘有甚知心话要说?)一出大门口,两眼儿么了西,朝南上来个一个日本兵(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嗤怎么一个日本兵你还异奇他了)日本兵,不说理,搬住奴家就吃了一个嘴(我是一个大娘唉呀)(快叫吃个吧,不吃还饿死呀?)吃了一个嘴,还是不依,一把把拉在高粱地(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噢,你该吼了么)高粱高,奴家低,高吼了十来声没人理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你该跑了么)高粱高,奴家脚步小,紧跑了几步又拨揽倒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拨揽倒你该往起扒了么)人家力气大,奴家力气小,没等你那格扒起来又按倒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叫大娘》(二)一半儿那个铺,二半儿那个盖,日本鬼子脱下他那大氅来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唉~看那个没头鬼铺半截该半截,那真是当兵的好办法)头呀么东,脚呀么西,绿色裤裤脱到底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看那个没头鬼把我的裤也给我脱下了)当兵的,不说理,腰里头掏出来一个灰东西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那是个甚东西?日本炮高弹德国606?)红头头,紫杆杆,头头上那还有一个半眼眼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大娘问你说长短了?你个大娘说给一下)一把把,一匝匝,底里那还有一个黑吭吭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那该是个萝卜吧?)看着是个萝卜叶叶朝下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那该是个黄瓜?)看着是个黄瓜没有上过架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那么是个蛤蟆?)看着是个蛤蟆没有爪爪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那么是个老鼠?)看着是个老鼠没有尾巴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不是你那鸡爸那便是什么呀(大娘呀)(白:大娘问你疼来了没?)头一阵阵呢疼,二一阵阵呢麻,三一阵阵好比那蜜蜂扎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就是疼来再没好活?)当兵的,用劲顶,奴家(你那)好活了那一阵阵呀(我是一个大娘唉呀)(白:你好活上一辈子的话就好活死了!!!)《摘豆荚》七月里来七八月里来八提着篮儿摘豆荚(我的大娘呀)从南过来个人他不是个东西他把俺拉进了高粱地(我的大娘呀)………………陕北民歌——掐蒜薹家住在陕西兴县城离城十里有家门出了一个好女人清早早起来无有有事干梳头洗脸又打扮院子里头转一转手提上竹篮篮掐蒜薹蒜薹掐不过两三斤掐得奴家指头蛋蛋痛我在南学观书文照见那二妹子好人才专门瞧你来大门关来二门闩三门又套九连环两个铨铨把狗栓墙又高来狗又咬墙上又把那圪针子栽哥哥你难进来你要来就从后花园里来架墙撂回了红丝带吊进哥哥来双扇扇门单扇扇地开身子一扭头一歪放进哥哥来先抽烟来后喝茶再吃上冰糖嘴对嘴美上又加美妹妹我穿的花衫衫双手那又把那怀解开哥哥你嘬奶奶花花的枕头细被被的盖哥哥搂上妹妹睡咱两一对对你要玩耍肚子上来玩得累了你下来猪肉炒蒜薹玩得累了你下来猪肉炒蒜薹《光棍苦》二月里龙抬头,你看人家有老婆的牛不牛,吃吃喝喝人伺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歌中的陕北
陕北是黄土地上的陕北,民歌是黄土地上的民歌。
劳动号子、小调、信天游,这些传唱在陕北人民中间的民歌,都从各方面反映了陕北人民的社会生活,唱出了陕北人民的苦乐和爱憎。
从《走西口》《赶牲灵》《兰花花》,到《黄土高坡》《东方红》。
陕北民歌就像一部绘声绘色的历史教科书,记载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各阶层发生的种种变化,特别是陕北这块大地。
没来陕北之前,民歌是我对陕北唯一的了解。
来陕北之后,感受最多的就是陕北人的淳朴,听到最多的就是陕北人民口口相传的各种民歌。
民歌是陕北人民的精神食粮,信念源泉。
它不仅具有汉族音乐的特征,还有着西北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
在历史进程中,陕北地区一直是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区,陕北民歌是几千年来刃口流动与民族的融合,及文化交流的产物,有着鲜明的地域特征,既土气又大气,正所谓“大俗即大雅”,土的掉渣却个性十足,既通俗又亮丽。
所以说民歌就是陕北文化的一张明信片,没有民歌的陕北是不完全的。
要研究陕北文化,就必须翻陕北民歌的这一块牌子,可能有些人想避开它绕道行,因为它的内容不仅庞大而且涉及了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
同时,陕北民歌没有固定的曲调。
完全是凭歌者自由发挥,曲调随心情定,歌词信手拈来。
这样一个没有规矩而言的巨大艺术宝库,使很多人敬而远之。
劳动号子是陕北民歌中一个规模庞大,内容繁多的部分。
主要包括了打夯歌、打硪歌、采石歌、吆牛歌、打场歌,主要表现各种体力劳动的劳动场面,还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是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口头即兴创作,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
内容根据劳动特点随意发挥,子真切的反映了陕北人民在劳动过程中的场面。
信天游在陕北民歌中传送最为广泛的一部分,也是最受人们欢迎的一部分。
它是即兴创作的产物,两句一段,段与段之间可分可合,也可独立为一首,可以根据不同情景自由吟唱,语言质朴,节奏明显,韵脚多变,荡气回肠,被誉为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
小调又称为“小曲”、“俚曲”、“时调”等,以叙事为主,一般都有场景,有人物,有故事情节,还有细节描写,使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
陕北民歌的演唱运用本底方言,咬字清晰准确,极大的反映了陕北的民俗民情,带有强烈的地域性。
在世代传唱的过程中慢慢的和普通话进行了结合,但是有些部分却被保留了下来。
陕北民歌在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后现在已经站在了新的舞台之上,面对时代的变化不断发展,包容兼并,已在我国的艺术宝库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