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清洁制浆+嘉华长如制浆技术优势

合集下载

一种适合秸秆制浆的蒸煮设备——立式连蒸器

一种适合秸秆制浆的蒸煮设备——立式连蒸器
蒸 煮 时K 不宜过低 。 值 草浆 中残 余木 素主要 是 降解 了的分 子量 较小 的木素 , 易于 氧脱 。因此 , 禾 草纤 维更适合 于快 速 置换蒸 煮 。
4 泉林 自主创 新 的立 式连 蒸 器
在 综合 分析 了当前 非 木纤 维蒸 煮 设备 的优 缺点 和禾 草类 原料 特点 的基础上 , 们开发 出 我
圈 A R 2 E FT S 0U E 1 0


种适合 秸秆 制浆 的蒸煮 设备
式连 蒸器
。 山东泉 林纸业 有限责 任公 司董事长兼 总经理 李 洪法
1 国内制浆 业及制 浆装 备存 在的突 出问题
1 木浆 的进 口依存度过 高 . 1 19年 :2 0 年 , 9 5 f 0 9 我国纸 浆年总消耗 量 从2 5 万 吨上升到 1 ] 29 7 8 万吨 , 增 幅为9 4 %。 0 8 , 国进 口木浆 9 2 90 年 .3 2 0 年 我 5 万吨 , 2 0 年增至 16 万 吨 ; 0 8 09 38 2 0 年进 口废纸 1 3 万吨 , 0 9 96 2 0 年增至 2 5 万吨 , 口增幅高达4 %; 70 进 3 我国木浆 的进 口依存度 在不断提
优 点 是 投 资 省 、 艺 灵 活 、 应 性 强 ; 点 是 占地 面 积 大 、 动 力 需 求 大 、 耗 高 单 台 产 工 适 缺 劳 能

能太 低。目前 , 项 目已不 再选用 , 项 目也 在逐 渐被淘 汰 。 新 老
22 横 管连蒸 .
优 点是 占地 小 、自控 程 度高 、 产连 续 性 强 、 定性 好, 生 稳 被大 家广泛 认可 。 缺点 是产 能适 合5 吨/ 的项 目; 耗依然 比较高 ; 万 条 汽 设备 维修量 比较大 。 它是 目前 比较 流行 的草浆蒸 煮设备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秸秆厌氧发酵的技术经济分析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秸秆厌氧发酵的技术经济分析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秸秆厌氧发酵的技术经济分析随着全球对可持续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秸秆厌氧发酵作为一种绿色能源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发展。

然而,秸秆作为一种难以降解的生物质,其直接利用效率较低,需要进行预处理以增加厌氧发酵的产气率和稳定性。

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质处理的方法,具有高效性、环保性等优势。

本文将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对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秸秆厌氧发酵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的原理和优势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是利用高温高压蒸汽对生物质进行处理,使得其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产生出易于厌氧发酵的可溶性有机物。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性。

蒸汽处理能够在短时间内使得秸秆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产生大量的可溶性有机物,提高了发酵的产气率和稳定性。

2、环保性。

该技术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不会产生污染物,对环境无害。

3、适用性强。

蒸汽处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生物质,同时可以对不同种类的生物质进行不同的处理方案,以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二、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在秸秆厌氧发酵中的应用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秸秆厌氧发酵中。

其处理流程主要包括将秸秆经过机械粉碎后加入蒸汽处理器中,在高温高压的蒸汽环境下进行处理,处理后得到的秸秆被送入厌氧反应器进行发酵。

该处理流程具有高效性、环保性、稳定性等优势,可以大幅度提高秸秆的发酵效率和产气率。

另外,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还可以与其他预处理技术如碱处理、酸处理等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

比如,在秸秆厌氧发酵中,将蒸汽处理和酸处理结合使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发酵的产气率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加该技术在生物质处理中的应用范围。

三、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在秸秆厌氧发酵中的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方面考虑,秸秆厌氧发酵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碳排放量,提高发酵产物的附加值。

同时,将蒸汽爆破预处理技术应用于秸秆厌氧发酵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发酵产气率和稳定性,降低发酵成本,进一步增加产生的经济效益。

麦草制浆清洁生产新方向

麦草制浆清洁生产新方向

麦草制浆清洁生产新方向作者: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第15期北京捷水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两年时间,自主研发完成了高效黑液提取机工业化样机研制与调试,其研发的高效黑液提取机技术全自动控制,效果显著。

2008年6月11日,技术通过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委员会专家评审。

专家认为:“利用气囊充入压缩空气挤压浆料提取黑液采用了先进技术,设备结构简单,能耗低,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为麦草制浆清洁生产指明了方向。

”行业背景麦草是粮食的副产品。

合理利用麦草是最大的循环经济。

麦草制浆面临两大致命问题:污染和用水量大,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是黑液提取。

黑液提取分析用碱液蒸煮麦草,麦草中的木素与其它有机成份溶解在碱液中,呈酱黑色,俗称“黑液”。

黑液提取是将黑液与造纸原料纸浆进行分离。

黑液是液态高浓污染源,浆原料是固态,黑液提取实质是固液分离。

造纸漂白需要洁白的浆原料,如果固液分离效率低,需要大量水清洗浆原料。

产生大量中段洗浆水。

不仅用水量大,而且难于处理,成为外排污水,污染环境。

黑液提取率分析根据环境保护部日前颁布的造纸行业排放标准《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麦草制浆企业COD在200毫克/升以下,用水量在80立方米以下。

吨浆排放量要低于16千克COD。

黑液提取率达到90%,麦草制浆中段水才可能达标。

黑液提取机优势固液分离效果取决于固液分离作用力的大小与时间。

设备采用机械式原理,连续运行方式,压缩空气作为固液分离的动力。

这样,固液分离作用力很小,限制了作用时间。

专利设备采用间歇式操作,中空囊的保压时间可随意调节,作用时间也可大大超过现有设备的作用时间。

黑液提取机集多种型式挤浆机挤压过滤和鼓式真空洗浆机良好的扩散洗涤功能,是制浆企业节水减排首选利器。

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碱法麦草化学浆进浆浓度2%—3%,压力0.7Mpa—0.8Mpa时,单机设备黑液固形物提取率为56%—71%,比真空转鼓三段串联黑液提取率高。

秸秆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秸秆综合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秸秆综合利用概述 • 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与方法 • 秸秆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 秸秆综合利用的挑战与对策 • 秸秆综合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 秸秆综合利用的案例分析
01
秸秆是指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留下的茎叶部分,包括稻草、 麦秸、玉米秸等。
秸秆的其他综合利用方法
秸秆饲料加工
将秸秆进行氨化、碱化或微贮 处理后用作饲料。
秸秆能源利用
将秸秆燃烧后发电或供热,或 用于生物质发电和热电联产。
秸秆基质利用
将秸秆用作无土栽培基质,可 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作物产量

03
秸秆综合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分析
秸秆成分分析
01
秸秆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质,可加工成各
案例二:秸秆制浆造纸的可行性研究与实践
总结词
秸秆制浆造纸技术成熟且具有市场竞争力,为秸秆综合利用 提供了新的途径。
详细描述
秸秆作为一种纤维资源,具有较高的制浆造纸价值。在制浆 造纸过程中,秸秆纤维经过处理可生产出高质量的纸张和纸 制品。目前,国内外许多造纸企业已经开始利用秸秆作为造 纸原料,并逐步实现了产业化运作。
秸秆综合利用的国内外现状
国内现状
我国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秸秆还田、秸秆发电 、秸秆制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国外现状
国外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秸秆发电、秸秆制取生物燃 气等领域都有成功案例。
02
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与方法
秸秆的物理利用技术
秸秆制浆
将秸秆粉碎后制成纸浆,可用于制造纸张、纤维 板等。
04
秸秆综合利用的挑战与对策

生物质(农作物秸秆)致密成型技术概述

生物质(农作物秸秆)致密成型技术概述
CFS SCF
2 成型原料问题 生物质原料的特点是具有季节性、分散性,因此严
重的影响了生物质致密成型燃料的工业化生产,根据 中国特色,必须考虑生物质的收集半径。建议采取分 散设点加工及就地使用和集中调配使用的方法。解决 上述问题。考虑到收集范围问题,生物质致密成型设 备的生产率不宜过大。 3 配套设备问题
结渣:是由于秸秆相对于煤和其它的燃料中的碱金属和氯的含量较 高(钾1%左右,氯0.8%左右,是突出特点)加之秸秆收集过程中 带入较多的的SiO2,就使其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含有较多碱金属的 飞灰颗粒。这些颗粒易凝结在锅炉部分受热面上,一定程度下形 成玻璃状的结渣,是一种复杂混合物。严重的结渣会使锅炉停止 运转。
农林废弃物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木质素为 光合作用形成的天然聚合体,具有复杂的三维结构,是高分子物 质,在植物中含量约为15%~30%。当温度达到70~100℃,木 质素开始软化,并有一定的黏度。当达到200~300℃时,呈熔融 状,黏度变高。此时若施加一定的外力,可使它与纤维素紧密粘 结,使植物体积大量减少,密度显著增加,取消外力后,由于非 弹性的纤维分子间的相互缠绕,其仍能保持给定形状,冷却后强 度进一步增加,成为成型燃料。
CF型后,体积缩小,密度可达 1t/m3左右, 含水率在20%以下,便于贮存和运输。 成型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热值可达16000kJ/kg左右, 燃烧过程相对干净,热性能优于木材,体积发热量 与中质煤相当,可广泛用于民用炊事炉、取暖炉、 生物质气化炉、高效燃烧炉和小型锅炉,是易于进 行商品化生产和销售的可再生能源。
腐蚀:FeCL3 、碱金属 其它:我国化肥使用多,秸秆中N含量较高,据研究,N2O的温室
效应威力是CO2的296倍。还有一些燃烧微量元素的幅射都远远 大于其他燃料。

清洁制浆(麦草浆)新工艺中洗草水的混凝处理

清洁制浆(麦草浆)新工艺中洗草水的混凝处理

清洁制浆(麦草浆)新工艺中洗草水的混凝处理张克贤;魏秀珍【摘要】混凝法处理清洁制浆(麦草浆)新工艺中能有效地降低洗草水的色度,处理后的洗草水能循环使用。

采用有机和无机混凝剂分段处理新工艺效果良好,各项指标满足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工艺投资少,操作简便,原料成本低,易于推广。

【期刊名称】《天津造纸》【年(卷),期】2011(000)004【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混凝法;麦草浆;洗草水;色度;混凝剂【作者】张克贤;魏秀珍【作者单位】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慧珍科技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93.03混凝法处理清洁制浆(麦草浆)新工艺中能有效地降低洗草水的色度,处理后的洗草水能循环使用。

采用有机和无机混凝剂分段处理新工艺效果良好,各项指标满足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工艺投资少,操作简便,原料成本低,易于推广。

植物纤维(麦草或稻草)投入疏解反应罐进行制浆之前,必须先进行清洗除尘和除砂等。

清洗过程中会产生30 t/h的废水。

为保护环境,节约用水,本项目洗草工艺中设计将洗草水循环利用5次。

但多次利用之后的洗草废水,化学需氧量(COD)为1500 mg/l,pH在7左右,颜色呈棕黄色,色度极高,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或回用,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放或回用。

根据项目要求,循环利用或回用洗草水,重点是解决色度过高的问题,即分离去除洗草水中的富集发色物质或破坏发色基团。

目前,废水脱色领域,主要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法、物理法以及化学法三类。

生物法的典型代表为膜生物反应器(MBR)。

采用此项技术可以脱除废水的色度,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但生物法受废水的水质水量变化影响很大,处理效果不稳定,大多情况需要为微生物补充营养物质,前期设备投资比较大,所以,此项目不宜选用生物法。

物理法的典型代表为反渗透。

采用反渗透技术,脱色效果明显,出水能够达到国家标准,并且能连续化操作,机械化程度高,易于管理。

但采用反渗透技术之前,需要大量的预处理,污染物容易造成膜污染,使膜失效,反渗透操作压力高、能耗高、成本高,反渗透浓缩液的处理是最大的困难,浓缩液的污染物浓度很高,是更危险的废物。

生物质能源传统制浆技术与LCF技术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生物质能源传统制浆技术与LCF技术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生物质能源传统制浆技术与LCF技术经济效益比较研究生物质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其利用对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过程中,制浆技术和LCF技术是两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制浆技术和LCF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制浆技术是通过将生物质原料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来分离出纤维素,并将其转化为纸浆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生产纸张和纸制品。

而LCF技术是利用热力学和化学反应将生物质原料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的过程。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热解、气化、液化等方式实现。

在经济效益方面,制浆技术和LCF技术都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首先,制浆技术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纸浆产量和产品质量上。

通过不同的物理和化学处理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从而生产出优质的纸张和纸制品。

这些产品在市场上有稳定的需求,能够获得较高的销售价格。

此外,制浆技术可以实现废物利用,对环境友好,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

然而,制浆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技术需要大量的能源和水资源,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其次,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气需要进行处理和排放,增加了环境保护的成本。

此外,纸浆产品的市场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和可替代的电子产品,这可能对制浆技术的经济效益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比之下,LCF技术在经济效益方面有一些特点。

首先,LCF技术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化工产品,满足能源需求的多样化。

液体燃料在交通、农业和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具有较高的市场需求。

其次,LCF技术可以通过生产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提高产品的利润空间。

此外,LCF技术可以实现生物质的全面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有助于环境保护。

然而,LCF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该技术需要复杂的反应装置和工艺流程,投资成本较高。

其次,生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会对反应过程和产物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对不同的生物质原料进行适应性改进。

刘洁麦草制浆技术新突破

刘洁麦草制浆技术新突破

刘洁麦草制浆技术新突破在2009年于昆明举行的第十八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河南省滑县十项专利获奖,由滑县华森纸业有限责任公司刘洁发明的“制浆原料超声波清洗装置”及“制浆超声反应釜”名列其中。

日前,刘洁接受本刊专访,介绍了他有关制桨技术方面的发明及专利产品“制浆原料超声波清洗装置”与“制浆超声反应釜”的相关情况。

刘洁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开发超声波在麦秸等草类为原料制浆领域的全面应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研究在无氯条件下,超声脱木素和超声漂白技术的机理及其应用,包括超声波对纤维素的作用,超声波对非纤维素杂质的作用,超声波对浆料的清洗作用,超声波与蒸煮协同作用等;二是开发超声波全套工艺技术及相关的设备。

包括超声清洗破碎装置、超声反应釜、超声筛选机、超声废水处理装置等;三是完成超声无氯麦草同步蒸煮漂白技术的能耗评价和环保评价。

包括超声波对废水的处理作用,以及废水回收再利用等。

从1996年10月起,刘洁担任滑县华森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在技术创新、科技兴企方面贡献突出,先后有“制浆超声反应釜”(zL200820069396.5)、“超声滤水装置”(zL200820069394.6)、“制浆原料超声波清洗装置”(ZL200720092086,0)、“制浆原料轧碾脱除杂质装置”(ZL200720092085.6)、“制浆原料脱水输送机”(zL200820069399.9)、“超声清洗机”(zL200820069397.X)、“超声废水处理装置”(zL200820069398.4)、“超声筛浆机”(zL200820069395.0)等8项发明获实用新型专利。

以超声反应釜为核心装置的“超声无氯麦草制浆漂白一体化新技术”,还一举获得2009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刘洁介绍,“制浆超声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支架,釜体经转轴转载支架上,釜体一段转轴上装有涡轮,蜗轮同减速机的蜗杆相啮合,减速机经皮带同电动机相连,釜体另一端为空心转轴,靠空心转轴一侧的釜体内壁上装有超声波反应器,釜体内下部有同空心转轴连通的出料管,釜体上部有装料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秸秆清洁制浆+嘉华长如制浆技术优势
在造纸术发明的初期,造纸原料主要是树皮和破布。当时的破布主要是麻纤维,品种
主要是苎麻和大麻。据称,我国的棉是在东汉初叶,与佛教同时由印度传入,后期用
于纺织。当时所用的树皮主要是檀木和构皮(即楮皮)。最迟在公元前2世纪时的西
汉初年,纸已在中国问世。最初的纸是用麻皮纤维或麻类织物制造成的,由于造纸术
尚处于初期阶段,工艺简陋,所造出的纸张质地粗糙,夹带着较多未松散开的纤维束,
表面不平滑,还不适宜于书写,一般只用于包装。只到东汉和帝时期,经过了蔡伦的
改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四个步骤:第一是
原料的分离,就是用沤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并分散成纤维状;第二
是打浆,就是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并使纤维帚化,而成为纸浆;第三是抄
造,即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然后用捞纸器(篾席)捞浆,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
薄片状的湿纸;第四是干燥,即把湿纸晒赶或晾干,揭下就成为纸张。汉以后,虽然
工艺不断完善和成熟,但这四个步骤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使在现代,在湿法造纸生产
中,其生产工艺与中国古代造纸法仍没有根本区别。造纸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在原料方面,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开始利用桑皮、藤皮造纸。到了隋朝、五代时
期,竹、檀皮、麦杆、稻杆等也都已作为造纸原料,先后被利用,从而为造纸页的发
展提供了丰富而充足的原料来源。其中,唐朝利用竹子为原料制成的竹纸,标志着造
纸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竹子的纤维硬、脆、易断,技术处理比较困难,用竹子造
纸的成功,表明中国古代的造纸技术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唐时,在造纸过程中
加矾、加胶、涂粉、洒金、染色等加工技术相继问世,为生产各种各样的工艺用纸奠
定了技术基础。生产出来的纸张质量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多,从唐代到清代,中国
生产的用纸,除了一般的纸张外,还有各种彩色的腊笺、冷金、错金、罗纹、泥金银
加绘、砑纸等名贵纸张,以及各种宣纸、壁纸、花纸等。使纸张成为人们文化生活和
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造纸术
纸的发明、发展也是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公元105年发明造纸后,造纸术就从
河南向经济文化发达
的其它地区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为龙亭侯,造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
四川。据蔡伦家乡湖南耒阳的民间传说,蔡伦生前也向家乡传授过造纸术。东汉末年
山东造纸也比较发达,出过东莱县(今掖县)的造纸能手左伯。公元二世纪造纸术在
我国各地推广以后,纸就成了和缣帛、简 牍的有力的竞争者。公元三到四世纪,纸
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
播和发展。公元三到六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在原料方面,
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的抄纸技
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覆捞出成千
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
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嘉华长如制浆 http://www.jhcrzj.com
最新造纸技术,最新造纸工艺!颠覆造纸行业传统工艺!
从敦煌石室和新疆沙碛出土的这一时期所造出的古纸来看,纸质纤维交结匀细,外观
洁白,表面平滑,可谓“妍妙辉光”。公元六世纪的贾思勰还在《齐民要术》中,专
门有两篇记载了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

汉朝造纸术流程图
黄纸的技术。同时,造纸术传到我国近邻朝鲜和越南,这是造纸术外传的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