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02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第一节心理的起源

一、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

心理现象没有自己独立的发展历史。它是物质长期进化的结果。列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81页。)反映,即对影响作出回答的能力,是任何物质形态所具有的特性。例如,风力推动物体,物体发生位移;海浪冲击礁石,发出轰隆的声响;氢氧化合生成水;金属氧化生成锈等等,都是无生命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反映形式。物质的进化不会停止,当有生命物质出现时,其反映形式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产生了生物的反映形式。在生命物质进化的一定阶段上才产生心理这种新质的反映形式。

随着物质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物质的反映形式也相应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高级的反映形式以低级的反映形式为发生的前提,包含着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又具有自己的本质特点而不同于低级的反映形式。

现在大多数科学家相信,我们的地球大约在46亿年以前形成。开始形成的地球,温度极高。那时地球上既没有山,也没有水,只有光辐射和质子、中子、电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后来随着原子的产生,地球上开始了化学反映的进化。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表明,早期地球上化学反映的进化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1)由某些元素化合成简单的化合物,主要是无机物,如氢和氧化合成水,碳和氢化合成甲烷;(2)由无机物化合而产生出早期的简单有机物,如葡萄糖、甘油、氨基酸、核甘酸、嘌吟、嘧啶等;(3)大分子有机物的出现,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等;(4)生命物质的产生--由于膜结构的形成把原始蛋白和核酸等组成的多分子体系从环境中隔离开来,生成具有一定形态的原始细胞结构。这种原始细胞结构既是独立的同时又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它对外界影响的反映不仅取决于这些影响的强度和性质,而且也取决于它自身的内部状态。任何生命有机体都是有选择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回答反应的,从而,表现出生命物质具有自我保存、自我调节的新特性。

二、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

据估计,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现在35亿年前,也有人认为可能出现在38亿年前。在生物进化的各个阶段上,所有生物都具有感应性这种基本特性。所谓感应性,是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例如单细胞原生物变形虫遇到细菌、藻类等营养物质,就伸出伪足将其裹入体内,经过一定的生化过程,同化为自己的组成部分;如果遇到有刺激,就缩回伪足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变形虫对不同刺激表现出不同的反应活动,这样它才能同周围环境保持平衡,以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生物对刺激的感应性虽然包含有无生命物质的反映特性,但它与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却有本质的区别:(1)感应性是生物对外界刺激所表现出来的独立的积极的反映能力。例如,变形虫不仅对食物和有害物质具有不同的反应,而且对不同的食物也有不同的反应方式,甚至同一食物,其内部机能状态不同(饱食和饥饿)时,反应也不一样。这种积极的主动的反应是所有无生命物质反映形式所没有的。(2)感应性是在生物新陈代谢继续户上实现的。生物与外界环境的联系是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物一方面把外界物质同化为自身的组成部分,同时又把自身的组成部分异化为外界物质。这种物质交换的过程叫新陈代谢。生物就是借助于新陈代谢才获得感应性的。一旦新陈代谢停止,生物的感应性也随之消失。无生命物质的反映是一种直接的相互作用。通过反应,参加反映的物体就转变为他物,不再是该物体了。例如,岩石经过风化变成了沙粒,金属氧化变成了锈。因此,感应性是一种崭新的生物反映形式,与无生命物质的反映形式有本质的区别。

植物的感应性明显地表现在对单向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定向运动上,这种反应方式称为向性。向日葵向着太阳旋转其花冠;绿色植物的枝叶趋向于阳光充裕的方向(向光性);根部趋向于地心引力的方向(向地性),都是向性运动。向性有正负之分,凡反应方向朝着刺激来源的为正向性,离开刺激来源的为负向性。例如,植物的根有正向地性,向下生长;茎有负向地性,朝上生长。向性是植物自我保存、自我调节的生物反映形式。

三、感受性--心理的反映形式

在动物种系的演化进程中,由单细胞动物发展到多细胞动物。多细胞动物的机体结构逐步分化形成特殊的感受器、神经系统和效应器。这时,动物不仅对具有直接生物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而且还能对原先是中性的、且具有信号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这是一种比感应性更为高级的反映能力。例如,许多动物对声音具有反应能力。声音本身对动物的基本生活过程不会有任何直接的影响,但它却预示着对动物有重要影响的刺激物如食物、配偶、敌害等即将来临。对信号刺激发生反映的能力,标志着动物心理反映形式的发生。

在地球发展史上,水生无脊椎动物在6亿年前的寒武纪比较繁盛。神经细胞首先在无脊椎动物的腔肠动物(如水

熄、水母、海葵等)身上出现。但腔肠动物的神经细胞呈散漫分布结成网状,没有一个占优势的神经中枢,故称为网状神经系统(图2-IA)。腔肠动物生活于水中,多数过着"定居"的生活,靠摄取周围的小生物为食,生活条件比较单纯。它对外界的影响以能以泛化的方式进行反应只要一处受刺激就全身收缩。腔肠动物还不能形成对信号刺激的稳定的反应。例如,用一张小纸片放到海葵身旁,它就会抓住纸片吞食下去;经过多次重复,海葵就不再会吞食纸片。但这种反应是短暂的,通常经过3一4个小时就消失了。

一般认为,心理的起源要从环节动物算起,因为它们能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条件反射。环节动物(如角蜗虫、沙蚕、蚯蚓、蚂蝗等)的神经系统已发展出梯形神经系统。以蚯蚓为例,它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其活动范围比水生的腔肠动物要广泛、复杂。蚯蚓的梯形中枢神经系统的头部几节神经节集中为一个脑神经节(图2-lB)。蚯蚓已能对信号刺激形成稳定的反应。用蚯蚓作爬T形迷津实验,若蚯蚓爬向右边便是出口,爬向左边就要遇到电击,经过120-180次实验,蚯蚓学会了爬向右边不再爬向左边。在形成这种反应之后,把迷津的左右方向对调,即爬向右边就要遇到电击只用65次实验,蚯蚓就学会了对新的信号刺激形成反应。

心理反映形式产生以后,就构成动物种系演化水平的一个新标志和影响演化过程的一个新因素。随着动物演化阶梯的发展,动物心理也经历着从量变到质变的不同阶段。

第二节动物心理的发展

动物心理的发展主要决定于神经系统的演化水平和其生活环境。动物适应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过程,推动了神经系统及其机能的发展,神经系统的发展又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这样动物心理也就发展起来了。动物心理的发展使动物愈益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影响其身体结构的演变。这就是动物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动物心理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通常把动物心理的发展区分为三个基本阶段。

一、感觉阶段--无脊椎动物的心理发展

节肢动物(如蜈蚣、蜘蛛、蜜蜂等)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的一门。其活动范围比任何其他无脊椎动物都要广泛、复杂。它们的神经系统是索状神经系统,不过其脑神经节比环节动物更趋集中(图2-1C)。节肢动物已经有了相当发达和专门化的感觉器官。例如,昆虫的头部有接受光刺激的单眼和复眼,能获得物体的复杂的镶嵌形象;其嗅觉器官生在触角上;味觉器官在口腔部分;触觉器官在触角、刚毛、触须、足上都有;在触角的基部、前腿的腹部或腹部有听觉器官。它们有相当发达的感觉机能.例如,蜜蜂能辨别光谱中的四种颜色,即黄色、蓝绿色、蓝色和人看不见的紫外线;它具有对偏振光的感受性,并以此作为定向的工具。蚂蚁也能看见紫外线。蝴蝶是唯一能辨别红色的昆虫。昆虫能区别甜、咸、酸、苦、苍蝇的甜味感受性比人高20倍。蜜蜂对咸味和酸味比人更敏感,而对苦味感觉较差。在昆虫中有用声音来作为种内通讯手段的,例中,蟋蟀在交尾时期就是用声音来寻找配偶的。

昆虫的行为以本能行为为主。它有许多复杂的本能行为。所谓本能行为,是指物种典型的、遗传的、刻板定型行为。昆虫有繁殖照料后代复杂本能行为。有一种细腰蜂产卵前要筑巢,先做一个泥洞,此后它便为将来的幼虫准备食物,捕获一种青虫的幼虫。它在捕获青虫时用尾刺在其腹部刺几下,使青虫麻痹不能活动(但井没有死)。细腰蜂把这种猎物带回洞中,把卵产在它身上,然后飞出洞外用泥将洞口封住,自己就飞走了。幼虫从卵孵化出来之后,便蚕食母蜂为其留下的既不腐烂又不能反抗的活食。吃完之后就长大了,经过蛹变化为成虫,咬开洞口,新生一代的细腰蜂就诞生了。到了一定的时候,新生一代的细腰蜂又会按照这种遗传巩固下来的,已编好程序的行为模式来繁殖它的下一代。

蜜蜂、蚂蚁等是一些过着复杂"社会性生活"的动物。据雅各布森(Jacobson,1972)和肖里(Shorey,1976)等人的研究表明,这些动物群体内个体间的通讯是借助外激素进行相互联系,并按各自的地位和职责进行组织,分工协作的。外激素是指生物体向外界释放,并引起同种受体产生一至多种特殊行为反应的化学物质(或多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大量的研究表明,昆虫的获取食物和贮存食物、求爱和交配、清扫巢穴和照料后代行为、同群个体间生理状态及群居社会地位的辨认、群体间的辨认、巢穴的辨认和攻击行为前的聚集、群体的维持等复杂本能行为都是以外激素进行通讯的。

人们对蚁类觅食时运用地面臭迹外激素的行为已作过广泛的研究。根据蚁种的不同,这类外激素可从蚂蚁腹部或足部的不同腺体结构中产生,并沿着蚂蚁走过的路沉积于地面。威尔逊(Wilson,1963)把蚂蚁从食物源返回蚁巢时沉积于地面的臭迹称为"招募臭迹"(recruitment trails)。当招募蚁到达蚁巢时,它可能以某些特殊的举止,刺激其他蚂蚁离开蚁巢井与"招募臭迹"相遇;在某些情况下,臭迹外激素本身的气味也可能引蚁出巢。然后,"应召"参加运粮蚁就沿着地面臭迹到达食源和参加搬运食物。当它们沿着原来臭迹返回蚁巢时,常常又将自己的臭迹外激素分泌和沉积于地面。这样只要还有食物,臭迹就会不断增强;但一旦食物搬运完毕,返回的蚂蚁就不再在地面沉积外激素,臭迹也随之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