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县杨梅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1

合集下载

推动杨梅种植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产业链互动发展

推动杨梅种植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产业链互动发展

推动杨梅种植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产业链互动发展杨梅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水果,其生长适应性强,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然而,由于受到资源约束、市场渠道不畅等问题的制约,杨梅种植业发展缓慢,没有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潜力。

为了推动杨梅种植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互动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大对杨梅种植技术的推广力度。

通过组织杨梅种植专家,走进农村,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帮助农民了解杨梅的种植技术要点,提供科学的种植方案,提高杨梅种植的效益和品质。

同时,应该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种植杨梅的技术水平,提高其收入水平。

其次,构建完善的市场销售渠道。

为了提高杨梅的市场竞争力,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销售渠道。

可以通过与果蔬批发市场合作,推出“杨梅品牌”,打造“杨梅特色街”,建立杨梅产品展示和销售中心,提高杨梅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和销售量。

同时,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开展电商销售,打破地域限制,将杨梅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市场。

再次,推动杨梅种植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我们可以通过开发杨梅深加工产品,推动杨梅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

比如,可以开发杨梅酱、杨梅蜜饯、杨梅干等深加工产品,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发展农村特色产业链,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

最后,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杨梅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还应该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健全的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杨梅产品的质量把关,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总之,推动杨梅种植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产业链互动发展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加大对杨梅种植技术的推广,构建完善的市场销售渠道,推动杨梅种植与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我们相信杨梅种植业一定会实现长足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云南杨梅产业考察报告

云南杨梅产业考察报告

为主。随着产量的增加和知名度的提高,今年有大批从事杨梅贩销的浙江客商到石屏、富民进
行杨梅贩销,收购的主要是等级较好的优质杨梅,果品销往浙沪一带。浙江客商的进入提高了 云南杨梅的产地价格。目前云南杨梅均为鲜食销售,杨梅加工业在云南 尚未起步。 浙江客商赴云南进行杨梅贩销促进了当地杨梅的销售,也提高了当地的杨梅生产和销售理
荸荠种,其中东魁占了 8%左右。当地虽有火杨梅等四、五个野生杨梅品种,但由于品质差, 0
经济价值低,未作为栽培品种开发种植。
云南杨梅最早的在 4 月中旬就可开采,直至 5 月底,采收期长达 5d 天)左右 荸荠种开 0(
采期在 4 月中旬,东魁在 4 月底,比浙江提早 1 个半月以上。而且云南海拔差异大,同一品种
收 稿 日期 : o 60 一4 2 o — 7l
参加考察的人 员有: 叶明儿 ( 浙江 大学果树科 学研 究所) 龚洁强( , 黄岩区林业特产局) 吴相祝 ( 、 仙居 县林 业特 产局)何 、 桂娥 ( 台州市 农业局经作总站)钱 皆兵 ( 、 宁波市林业局林特 技术 中心)汪 国云( 、 余姚 市农林局 林技 总站)杨荣曦 ( 山县农 、 象 林局林特 中心)
果、香蕉、柑橘 、葡萄的生产优势区,在条件适宜地区适度开发樱桃 、李、龙眼、芒果、荔 枝、石榴等名特优稀温带、热带、亚热带水果 ,全省水果生产格局丰富多彩。 杨梅是云南的新兴水果,云南红河州石屏县 18 年从浙江台州、宁波等地引进东魁、 95 荸荠种、
丁岙梅等品种,在 1 0 9 年代中期开始结果投产后,表现出了良 9 好的品质特『 生 和经济} 生 状。 云南省现有杨梅面积约 80 h , 0O m 产量 1x 14多,杨梅园多为近年发展,因此投产面积不 0t

推动杨梅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杨梅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推动杨梅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而杨梅作为一种独特的乡村资源,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可以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首先,杨梅的生态特点使其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

杨梅是一种生长在山地丘陵的水果树种,具有很强的适应力和生命力。

它不仅能够抵御干旱、寒冷等恶劣环境,还能够提供大量的氧气。

杨梅的种植不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就可以在山间小坡地上进行,可以有效地利用山地资源,发挥乡村的优势。

其次,杨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可以为乡村振兴事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杨梅不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维生素E等营养物质,还具有降低血脂、降压、抗氧化等多种保健功效。

目前,杨梅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时令鲜果,并通过加工制作成了各种产品,如杨梅酒、杨梅干等,深受消费者喜爱。

杨梅作为具有地域特色和品牌价值的农产品,可以通过品牌推广和市场开拓,增加乡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此外,杨梅还可以促进乡村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传统农业主要以粮食、果树为主,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农民的收益逐渐下降。

而杨梅的种植和加工需要专业技术和经验,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吸引年轻劳动力回归农村。

同时,杨梅的种植与加工也需要与农户达成长期合作关系,推动农民专业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为了推动杨梅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对杨梅技术研发的投入。

通过培训农民和杨梅种植大户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杨梅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加强对杨梅新品种的培育研究,增加杨梅的种类,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优化杨梅的营销渠道。

可以通过建立合作社、合作社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加强农民之间和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高杨梅的整体产量和销售能力。

同时,通过网络销售、线下超市等多种方式,扩大杨梅的市场份额,提高杨梅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最后,加大政府对杨梅产业的扶持力度。

石屏县杨梅栽培技术

石屏县杨梅栽培技术
气调贮藏
将杨梅果实放入气调库中,通过调节气体比例(如氮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来延 长保鲜期。一般气调库中的氧气含量控制在2%-5%,二氧化碳控制在2%-3%。 气调贮藏可以保持杨梅果实的颜色和口感,延长保鲜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栽植方法
选择壮苗进行栽植,确保根系舒展 ,分层填土压实,浇水定根。
抚育管理
及时除草、修剪、施肥、防治病虫 害等,促进杨梅的生长和发育。
杨梅的移植技术
移植时间
选择春季或秋季进行移植,避 免高温干旱季节。
移植方法
根据杨梅的大小和根系情况,采 用带土移植或裸根移植。
移植管理
及时浇定根水,做好支架和防护措 施,防止风吹倒或损伤根系。
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治
定期检查
加强栽培管理
定期检查杨梅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 害并进行防治。
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如合理施肥、浇 水、修剪等,增强树势,提高杨梅树的抗病 能力。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防治方法,控 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在必要时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要注意 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按照规定的使用 方法和浓度进行使用。
嫁接繁殖
选择优良品种的杨梅枝条,采用嫁接技术将其 嫁接到适宜的砧木上,培育出优质杨梅苗。
3
扦插繁殖
选择健壮的杨梅枝条,经过处理后进行扦插, 培育出杨梅小苗。
杨梅的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适宜的地块,进行深耕细作, 施足基肥,做好排水设施。
栽植密度
根据地势和土壤肥力确定栽植密度 ,一般采用2米×3米的株行距。
05
杨梅采收与加工
杨梅的采收
采收时间
杨梅成熟期因品种和地区而异,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 旬,当果实成熟、果色转深、果肉富有弹性时进行采收 。

石屏建冷库促进杨梅销售

石屏建冷库促进杨梅销售
标 准化生 产要求 。 好枣 园 “ 搞 大改 造 ” 尽快 制订 冬 枣 ,
病 虫 害问题得 到有 效解决 。 0 9年 , 20 平和瑁 溪蜜柚 生 产 实现桔 小实 蝇等病 虫害 国外零通 报 。 至 1 截 2月 2 1 日, 蜜柚 出 口量 已达 84万 t与上 产季 同期相 比增 长 - ,
来 了丰厚 的收 益 。
石屏建冷库促进杨梅销售
本 刊讯 ( 约通 讯 员柏 斌 ) 笔 者从 云南 省石 特
防控 , 即在整个 出 口蜜柚 产 区实施 统一 投 入 品管理 、 统一 配备 技术 人员 、 统一 对果 农进 行专 业 培训 、 统一 药肥 水使 用及统 一 防治病 虫害 的 “ 五统 一 ” 管理 。 区 域化 联 动 管理 , 即检 验 检疫 部 门 、 方政 府 、 业 部 地 农 门 、 会 、 民 、 业 、 研 机构 与大 专 院校等 8个 主 协 农 企 科 体 联 动 , 工进 行 质量 指 导 、 划 宣传 、 资市 场 整 分 规 农 顿 、 虫害预 测预报 、 术培 训 、 病 技 种植 管理 、 工质 量 加
双方 以平 和瑁 溪 蜜柚 为试 点 ,率先 在 全 国探 索 出 口
水果 “ 大基地 ” 管理 模式 。其核 心是 以地 方政 府为 质
量责任 主体 , “ 以 区域 化 连片种 植 +区域化 综合 防控 十区域化 联 动管理 ” 主要 内容 , 根本 上 解决 病虫 为 从 害防控 和农 残超标等 问题 区域化 连 片种植 ,即检验 检 疫部 门将 出 口蜜柚 产 区视 为 一个 “ 大果 园” 质 量 责 任 主体 为 所 在地 区 ,
覆盖 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土 流失严 重 。近 几年 , 宁 县将 果 园水 土 水 建

调研杨梅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调研杨梅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调研杨梅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杨梅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杨
梅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更好地了解杨梅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对杨梅产业进行了调研并进行了汇报。

首先,我们对杨梅的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

目前,我国的杨梅种植面积主要集
中在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其中福建省的杨梅种植面积最大。

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杨梅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

同时,一些地方还在积极引进优质杨梅品种,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其次,我们调研了杨梅的加工和销售情况。

目前,杨梅加工主要以鲜食、蜜饯、果酒等形式为主,产品远销国内外。

在国内市场,杨梅制品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尤其是一些高端杨梅制品,如杨梅酒、杨梅果酱等,市场需求量较大。

同时,一些地方还通过举办杨梅节等活动,吸引游客,提升杨梅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此外,我们还对杨梅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杨梅作为一种天然的绿色食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杨梅产业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拓展产品种类,开发更多的深加工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同时,杨梅产业还将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拓展国际市场,提升杨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杨梅产业的发展情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梅产业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杨梅产业的发展动态,为推动杨梅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梅产业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杨梅产业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一、前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杨梅产业作为特色水果产业之一,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为了更好地总结杨梅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为今后的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现将本年度杨梅产业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回顾1. 杨梅种植面积稳步增长本年度,我县杨梅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较上年增长10%。

通过实施“杨梅产业提质增效”工程,优化品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了杨梅产量和品质。

2. 杨梅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提高杨梅产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县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建了5个杨梅生产基地,完成了100公里杨梅产业道路建设,改善了杨梅运输条件。

3. 科技创新助力产业发展本年度,我县引进了国内外先进杨梅种植技术,推广了“杨梅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杨梅标准化栽培技术”等,提高了杨梅产量和品质。

同时,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杨梅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研究。

4. 杨梅产品品牌建设取得成效我县积极打造“杨梅之乡”品牌,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拓宽杨梅销售渠道。

目前,我县杨梅产品已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等地区。

5. 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为促进杨梅产业与旅游业、休闲农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我县举办了杨梅采摘节、杨梅文化旅游节等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提高了杨梅产业的附加值。

三、存在问题1. 杨梅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杨梅品种占比偏低。

2. 杨梅种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杨梅基地存在病虫害防治不到位、水肥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3. 杨梅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

4. 市场竞争激烈,杨梅价格波动较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快杨梅品种结构调整,引进和推广优质杨梅品种。

2. 加强杨梅种植技术培训,提高杨梅产量和品质。

3. 拓展杨梅产业链条,发展杨梅加工、休闲农业等产业。

4. 加强市场调研,提高杨梅产品市场竞争力。

5. 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杨梅之乡”品牌影响力。

总之,本年度我县杨梅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杨梅发展可行措施

杨梅发展可行措施

杨梅发展可行措施引言杨梅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的水果,在许多地方都有着广泛的种植和消费。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模式的变革和市场需求的改变,杨梅的种植和销售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杨梅发展的可行措施,旨在促进其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提升品质和品种改良杨梅的品质对于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市场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提高杨梅的品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引进高品质的杨梅品种:通过引进高产量和高抗病虫害的优良杨梅品种,提高杨梅的产量和品质。

2.推广优质种植技术:培训种植户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包括适宜的施肥、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摘等,从而提高杨梅的品质和产量。

3.注重环境保护:通过合理管理土壤和水源,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杨梅的品质和安全性。

加强品牌推广和营销品牌推广和营销是提升杨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建立杨梅品牌形象:通过设计专属的品牌标识和包装设计,树立杨梅的品牌形象和标识,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参加农产品展销会: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展示杨梅的独特特点和品质优势,开拓新的市场渠道。

3.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方便消费者直接购买杨梅,提高销售额。

4.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进行杨梅的宣传推广,提升消费者对杨梅的认知度和购买意愿。

支持农户发展为了促进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支持农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1.提供农业补贴和贷款:给予杨梅种植农户一定的农业补贴和贷款支持,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激励他们扩大种植规模。

2.建立农业合作社: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之间可以共享资源和信息,提高种植效益,增加产量和收入。

3.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加杨梅的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杨梅产业作为石屏县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是石屏县农村经济结构的重点所在,产业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但是石屏杨梅产业尚在发展初期,产业形式过于单调,产业深度不够,弹性不足,缺少活力。本文经过实地调查,试图找出石屏杨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建议,分析石屏杨梅产业的发展潜力。 1石屏发展杨梅产业的优势 1.1杨梅生长条件分析 杨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乔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原产于浙江余姚境内,在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均有分布。杨梅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有机酸、糖和矿物元素,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长期以来一直被作为保健水果食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杨梅除了鲜果食用外,还可以加工制作成杨梅酒、杨梅汁、杨梅罐头和蜜饯等。杨梅树因为栽培方法相对容易,并且经济寿命长达100年左右,被很多地方广泛种植,作为经济作物和退耕还林生态树种。另外,杨梅树皮富含单宁酸,可以制成鞣料,又可以作药用,因此杨梅树在综合开发利用上,前景十分广阔。 杨梅喜酸性土壤,生长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海拔125-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林中,即北纬20°N~31°N之间。一般最适宜的坡度为4.5°~ 5.5°,山地坡度为25°,多生长在丘陵地区和坡度较缓的山地地区。山地土地物理性质对杨梅的生长结果影响较大,其中沙砾土质最有利于杨梅生长,即以杜鹃类与蕨类植物生长占优势的土地土壤,一般呈沙砾土质,这类土地土壤杨梅开花结果早,产量高。人工栽培的杨梅根系较浅,主根不明显,侧根与须根发达,根系与好气性放线菌共生形成根瘤,杨梅供给放线菌碳水化合物,同时从菌类中吸收利用氮素营养,耐旱耐瘠,省工省肥,是一种非常适合山地退耕还林、保持生态的理想树种。陈志银等研究表明[1],杨梅性喜温暖湿润,在年平均温度15~21℃,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9℃地区均能良好生长。一般以1月平均温度大于3℃,7月平均温度大于29℃,花芽分化期以20~25℃为宜。高温影响杨梅生长,特别是强光照射,易引起枝干焦灼枯死。杨梅喜湿,水分是影响杨梅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地区适宜杨梅生长。2~4月降雨量要求260mm 以上,在杨梅果实肥大转色期(5~6月)要求天晴日暖,更需要适当的水分,尤其是6月份降雨量要达到16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 以上。2

杨梅生长对日照要求不严,畏寒冷和干旱。 1.2石屏杨梅产业发展优势 1.2.1自然条件优越,杨梅优质早熟 石屏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西部,地跨东经102°08~102°43′,北纬23°19~24°06′之间,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具有云贵高原上典型的地貌特征,海拔在259 ~2551.3m之间,全年日照时数 2 300小时,相对湿度年均达75%,无霜期达324天,光热资源丰富,日温差大,全县山地、坝子、小丘陵交错分布,立体气候特点显著及小气候发展,适合种植多种杨梅品种。 表1 石屏县多年月平均降水量(mm)、温度(℃)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 降水 17.0 23.7 26.2 58.4 97.2 129.2 179.2 158.6 100.8 69.1 47.6 16.5 923.5 气温 11.8 13.9 17.2 20.1 21.7 22.7 22.4 22.1 20.8 18.5 14.7 11.7 18.1 资料来源:石屏气象局 从表中可以看出,石屏县年平均气温18.1℃,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11.8℃,适合杨梅生长,1月份的最低气温不至于冻死杨梅树,杨梅处在一个非常好的生存环境。石屏县年降水786 ~ 1116mm,能充分满足杨梅在生长过程中的水量需求。4、5月份降水量在100mm左右,气温在接近20℃,这个时候正是杨梅挂果和成熟的阶段,由于杨梅成熟期正值石屏县少雨期,光照条件好,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有利于杨梅糖量的积累,所以石屏生产的杨梅含糖量高,口感好,硬度大,适合远距离运输和长时间贮藏,据石屏县园艺技术推广站技术人员介绍,石屏的东魁杨梅在常温下可以保存3天左右。成熟期的少雨和相对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杨梅的成熟和减少病虫害影响,石屏的杨梅比浙江等地的杨梅成熟早一个月左右,上市时间更早,就能卖出好价格和占领市场。(表2) 表2 石屏杨梅与浙江杨梅对比 地名 品种 种植(年) 结果(年) 成熟期 可溶性固形物(%) 总糖(%) 浙江慈溪 东魁 1987 1993 6月中下旬 10~12.5 8.25

云南石屏 东魁 1987 1991 5月上旬 12~13.5 9.06

资料来源:红河农业信息网 1.2.2土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3

石屏县位于云贵高原南部地区,海拔259 ~2551.3m,县内山区占95%以上,坝子及平缓地区人类聚居,低山丘陵围绕坝子,山地坡度多在20°~ 40°之间,适合杨梅树的生长。石屏县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县,全县总人口30.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48万人,占90%。其中以彝族、傣族、哈尼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57%,耕地面积26万亩,人均耕地0.93亩。杨梅生产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杨梅的种植、管理、采摘、包装及销售全过程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目前石屏县劳动力成本为60-70元/劳动日, 杨梅生产跟其他产业相比劳动量小,吸引很多劳动者,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具有更好的市场竞争力。且石屏县是一个“九分山有余,一分坝不足”的典型山区农业县,山地面积占95%以上。耕地多为坡度较大的山地,开发及利用难度大,耕地质量低下,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剩余大量劳动力。杨梅树的耐旱耐瘠,省时省工,容易存活的特点,适合作为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的树种,种植杨梅树既可以保持水土,又有颇丰的经济收益。石屏县大量剩余土地和劳动力,为杨梅的种植提供了有力支持。 表3 全县25°以上耕地面积 乡镇 面积(hm²) 占全县比重(%) 龙武镇 211.44 13.25 哨冲镇 126.12 7.84 龙朋镇 178.14 11.16 新城乡 515.71 32.31 大桥乡 157.63 9.88 宝秀镇 108.38 6.97 异龙镇 127.12 7.97 坝心镇 44.93 2.81 牛街镇 127.51 7.99 合计 1595.98 100 资料来源:石屏国土资源局 1.2.3区位优势明显 石屏县位于云南东南部,东面与建水县接壤,南与红河县隔江相望,西与元江县、新平县毗邻,北接通海县、峨山两县。随着鸡石高速公路、石红高速公路的建成,石屏与周边县城及昆明、玉溪等市的连接在不断加大,南部直通国家级口岸河口连接东南亚各国,连接缅甸、老挝,国际大通道逐步完善,为石屏杨梅的销售提供更多更快4

的方式,出口创汇极为有利。同时也吸引更多的人到石屏考察杨梅基地及旅游。 1.2.4政策优越,领导重视 杨梅作为石屏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特色水果,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十二·五”期间把建设10万亩杨梅作为今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心,制定完成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项目申报、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科技合作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计划利用5年时间积极开发利用境内低产耕地、林地、荒山资源,科学规划种植杨梅5万亩以上,全县累计杨梅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不断引进优良品种,大力发展杨梅深加工,提高杨梅附加值,同时作好杨梅保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形成了领导重视、部门协作、群众参与的发展氛围。 2石屏杨梅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石屏杨梅种植历史及发展现状 石屏县于1985年从浙江引进杨梅苗木并开始规模种植杨梅(是云南省最早从浙江引入杨梅种植的县),至今已有30多年的种植历史,全县9个乡镇中有6个乡镇种植杨梅,主要集中在宝秀镇、异龙镇、坝心镇、大桥乡等,种植品种包括东魁、荸荠梅、丁岙梅、水梅、大炭梅等。1993年通过省、州有关专家鉴定,得到了“品质佳、口感好、果肉多、核小、色泽艳丽、酸甜适中”的好评,并于同年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多点推广引种。1996年,石屏县成立县杨梅发展领导小组,并组织相关人员到浙江黄岩、慈溪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制定了一系列适合石屏当地杨梅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促进杨梅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确定了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协调农村产业结构实施旅游强县战略培养杨梅产业,把杨梅作为一项发展石屏及农民致富的重要项目重点推广扶持,此后杨梅产业在石屏县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石屏在1988年被农业部评为南亚热带优质杨梅生产基地县,“石屏杨梅”于2011年2月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发展至今,杨梅已经发展成为继烤烟之后石屏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石屏各乡镇累计种植杨梅达76320亩,挂果面积51432亩,总产量突破5万吨,产值达38385万元,成立了湖东、兴农等8个专业合作社及杨梅协会。天健公司“云健”牌杨梅2009年通过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石屏杨梅产业发展尚在发展初期,发展空间及前景广阔。 5

表4 石屏各乡镇杨梅种植现状(2014年) 乡镇 面积 占全县 株数 挂果 产量 产值 (hm²) (%) (万株) (hm²) (t) (万元) 异龙镇 1338.14 26.3 80.30 968.76 14012 9121 宝秀镇 1456.34 28.8 87.38 912.15 16761 10385 坝心镇 1251.65 24.6 75.10 898.34 11984 8762 龙朋镇 223.87 4.4 13.43 143.72 2278 2138 新城乡 315.46 6.2 18.93 208.88 2667 3744 大桥乡 493.54 9.7 29.61 296.95 3312 4235 合计 5080 100 304.8 3428.8 51014 38385 2.2杨梅基地规划 石屏杨梅尚在发展初期,发展空间和前景广阔。在对石屏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杨梅生长条件的分析,目前石屏可以扩大杨梅种植面积,拟规划杨梅种植基地3333.33hm²,分布在6个乡镇。(表5) 表5 石屏县各乡镇适合种植杨梅面积(hm²) 乡镇 宜林荒山荒地 低产林地 退耕林 合计 异龙镇 385.44 254.28 70.08 700.80 坝心镇 594.82 274.54 45.76 915.12 宝秀镇 917.34 126.13 103.20 1146.67 大桥乡 204.06 28.06 22.95 255.07 新城乡 119.20 19.37 10.43 149.00 龙朋镇 133.34 21.67 11.66 166.67 合计 2354.4 715.05 264.08 3333.33 资料来源:石屏县统计局 2.3存在的问题 2.3.1果农对杨梅生产认识有差距,重栽轻管 杨梅产业的发展涉及面广,群众的文化层次、科技素质差异较大,部分果农接受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