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文化

合集下载

韩国语文法起源研究

韩国语文法起源研究

韩国语文法起源研究摘要:朝鲜半岛与我国接壤,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被中国控制,而后就一直是中国的属国,其经济文化以及政治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韩国语文法的起源是韩国语言学者研究的热点,国内研究的虽然不多,但也有些成就。

从韩国语文法出现的时间来看,应该是受到了我国文化的影响,以及为了满足两国交往而逐渐形成的。

本文介绍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国内对于韩国语文法起源的观点,其二是分析了韩国语文法起源的复杂性。

关键词:韩国语文法吏读体音训音借一、韩国语文法起源的观点韩国文法的研究早在大韩帝国的后期就开始了,当时的代表人物是韩国的周时经,但是韩国的文化当时并不是很繁荣,其研究成果也很少,但这毕竟开创了韩国对自己语言文法的研究。

在近代,一些西方的传教士也曾经对韩国语言进行研究,但是这些研究更多是在语法的框架建构上,更多是为了了解韩国文化和历史,以及韩国语言的使用,并没有对韩国语文法进行研究。

此后,随着韩国经济建设得以发展,其文化建设和研究也逐渐兴盛。

由于国内对于韩国语文法的研究很少,这里主要是选择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进行阐述。

我国的语言学者姜信沆提出韩语文法与吏读体有密切联系,虽然他并没有直接表达韩语文法起源于吏读体,或者吏读体就是韩语文法载体的结论。

但是,从其的研究作品就会发现,即使姜信沆只是说明韩语文法与吏读体的发达有密切联系,但这种观点实际上已经表露无疑。

什么是吏读体呢?我们知道,我们的汉语是独立的语言,周边很多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和文字都是从汉语演变而来的,由于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朝鲜半岛都是中国的属国,其文化必将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作为韩国文化的主要载体,韩语实际上也是汉语的粘着语,也就是从汉语演化而来。

在长期的使用中,为了更为方便,人们总是想法尽量减少两者的差异,方便交流使用,于是朝鲜半岛的居民想到用汉式语言来表达韩语的语义,这主要是基于历史上中国的经济比较发达,朝鲜半岛的居民有与中国交流的需要。

经过长期的演化,人们习惯了用汉字的音训来表达韩文的形态变化,这种方法形成的文体就是吏读体。

韩国高语境文化特性及相关文化现象研究

韩国高语境文化特性及相关文化现象研究

韩国高语境文化特性及相关文化现象研究摘要韩国作为东亚国家的代表,在文化中显现出亚洲文化所具有的共性,同时在价值文化中也表现出韩国独有的特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韩国人价值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我们理解韩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些文化现象,消除不必要的误会。

关键词:高语境文化文化现象跨文化交际1.绪论金淑贤(2001)指出价值观的差异使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感受到误会、挫折、紧张、混乱、拒绝感、困惑等,对比各国跨文化交际的特性非常有必要,强调了对于分析了解各国价值观的重要性。

价值观作为文化比较的基准,该如何进行分类呢?E. T. Hall(1959)与爱尔兰经营学家Hofstede(1991)从文化层面对世界价值体系进行了分类,这一分类基准,作为判断跨文化交际能力,解释社会价值,规范体系等方面的理论框架,成为了东西方文化比较中最常使用的标准,具体分类如下:1)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2)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3)权位主义与平等主义4)对于不确定性的回避与接受文化5)男性为主的文化与女性为主的文化2.高语境文化的概念1976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在《跨越文化》一书当中,将交际文化划分为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两大类,第一次提及了在交际过程中,环境与背景等语境所占的重要性。

高语境文化是指,话语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性较高,话语的真正含义需要交际的参与者通过语境、语气、语调、表情等推测出来;而低语境文化是指,话语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性相对较低,话语的真正含义主要由话语本身来传达,不太需要依靠语境去推测。

爱德华▪T▪霍尔从高语境-低语境的层面对各国文化进行了排列,韩国与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一样,同属于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圈,而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同属于低语境文化圈。

<表1>根据高语境-低语境进行排列的各文化[1]3.韩国高语境文化现象<表2>高语境文化的交际特征[2]1)沉默、迂回、眼色在韩国,人们经常会说“이심전심(以心传心)”这样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心灵相通,即使不说话也可以理解对方的心意。

中韩语言表达异同的文化分析

中韩语言表达异同的文化分析
固有词 , 汉字词, 英语外来词。其中的汉字词是由韩 语发音而演变而来 , 两国语言在具体表 述上还是存 在着共同表现方式。本文所研究的俗语 即为来 自两 国人民生活的最常用的语言 , 民族不同, 文化背景的 不同造就了哪怕是最为常用的俗语表达方式上的差 异 。本 文则通 过狭 义俗语 的角 度来 界定 中韩 两 国俗
了解 中韩 两 国俗语 表达 不 同的原 因大部分是 因为 民 族 风俗 习惯 以及历史文 化背景 不 同而引起 的 。随着 中韩两 国不断 地社交 往 来 , 语 言 的应 用 范 围也 会越 来越广 泛 , 这就需 要我们 更 为深刻 的进行探 索研究 。
[ 参考文献 ]
[ 1 ] [ 韩] 韩 载 荚, 等.韩 国语 教 学 法 [ M] .韩 国: 韩 国太 学
时, 主要存 在 以下 3个 方面 的主要 文化差异 :
( 一) 语 用 意义不 同引起 的文化 差异
鹭” 来表达。俗语起源于民间典故 , 但是要不事先
了解 它 的背景意 义 , 大 家 就 无法 理 解 分析 它潜 在 的
寓意 。以上所述的俗语文化差异 , 只是中韩俗语文 化中较为代表性的举例。通过这些举例分析让我们
与汉语 同语 源或相似 的俗语 。但 由于 两国历 史、 环境、 风俗 习惯的 差异 ,中韩俗语在其 形象意义、 语言 色彩等方面存在许 多差
异 。从社会语 言学的角度对这些现 象进行对 比分析 可以看 出中韩俗语蕴含 着鲜 明的民族 文化 色彩 。
关键 词 :中韩俗语 ; 形象意义; 文化差异 中图分 类号: H1 3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1 5 8 0 ( 2 0 1 3 ) 0 3 删 1 2

在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

在韩国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问题

2012.02学教育79情况逐一指导。

面向留学生的书法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应注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观察、临摹和创造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原则。

书法有一定的“法度”,教师应在学生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后,适时、适量地讲解一些书法的章法,如一幅作品的三个有机构成部分,即“正文、题款、印章”。

教师在教不同字体的时候,不同的字体有不同的运笔方式,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讲解,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和文化知识。

三、书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书法的字体问题本人认为,在对外汉语的书法教学中,教授楷书最为合适。

我们在教之前要了解教学对象是谁,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他们学习的汉字是简体字,如果教授他们行书、篆书或草书,会形成先入为主的效果,产生负迁移,误导学生写错字或错误地记忆汉字;关于隶书,可能很多学过书法的人大概都有这种体会:隶书于其他字体而言相对简单些,但是隶书对于刚学汉字的留学生不太适合,因为隶书中的很多笔画在行笔过程会发生一些变形,如学习《石门颂》中的字,有些偏旁会发生变形,如“走之旁”,这与学生的课本或考试中的楷体或宋体的写法是不一致的。

对于有一定汉字书法基础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学习其他字体,如篆书,有的学生对篆书的线条特别感兴趣,在教学中可以个别指导。

2、古今字的问题在教留学生学习书法的时候,所学汉字应来自《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或留学生正在学习的汉语课本,不能教留学生一些字帖中生僻的汉字、繁体字和因书写需要而变形的错字。

汉字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汉字难学、难写、难认,《大纲》中要求的汉字对于留学生来说已经是非常难学的难点,如果在书法教学中教授繁体字或生僻字,势必会增加留学生的学习负担,更甚者会对汉字产生厌烦情绪,改变学习策略,产生汉字学习的负迁移,这样反而会阻碍汉语的学习,适得其反。

所以在书法教学中,临摹字帖的时候应尽量避开这些不符合《大纲》的字。

通过韩国文化教育进行的韩语教育研究

通过韩国文化教育进行的韩语教育研究

通过韩国文化教育进行的韩语教育研究作者:毕亚杰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5期[摘要]韩语学习已经成为当今小语种的主流日程,更是众多学子的热衷语言。

本文先介绍韩国文化的基本认知,以及韩国文化对韩语教育的重要性,指出现阶段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合理结合韩国文化,从而提升韩语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韩国文化韩语教育策略研究[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5-0224-01一、韩国文化的基本认知韩国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朝鲜半岛就有学者到中国来学习文化方面的知识,经过了长久的发展,形成了如今的韩国文化。

其蕴涵着很多内容,包括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使得韩国文化成为学习韩语的首要学习内容。

但是,仅仅了解韩国文化不足以满足学习韩语的要求,需要深入透彻的从韩国文化的根源开始学习,了解韩国语言的成型基础,熟知韩国文化历经的沧桑。

通过这些方面,可以有效促进韩语教育的进行。

二、韩国文化对韩语教育的重要性韩国文化对韩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其重要程度不亚于韩语本身的学习难度,这也是为什么韩国文化成为学习韩语时首要熟识的知识。

首先,要想学好韩语,必须先从这个国家的文化开始了解,也就是必须先认知韩国文化,从而帮助学者更好的理解韩国语言的含义;其次,韩国文化可以提高学者的韩语能力,经常阅读韩国文化,可以带动学习者的热情,帮助韩语能力提升;最后,韩国文化是韩语教育的源动力,每一名学习韩语的人员都应该先对韩语产生兴趣,之后通过对韩国文化的深入了解,加深对韩语的关注度,从而促进韩语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现阶段韩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韩语教育普及度较低韩语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年限虽然比较久,但是其发展规模却扩展的比较慢,很多地区对于韩语教育相对较少,很多学校都没有相关的课程,社会中的培训学校也不多,使得韩语在我国大多数地区普及度较低,以致很多有兴趣学习韩语的人员找不到专业的机构,或者寻求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这是导致我国韩语教育普及度低的原因之一。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

中韩文化差异对比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中韩文化差异对比摘要:大韩民国历史上受我国唐代文化影响很大,受我国佛学、儒学影响很深。

韩国文化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体。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饮食、服饰、礼仪等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对两国传统文化的保留程度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语言文字,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一、中韩语言文字的差异对比(一)语言属系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的诸语言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西起克什米尔,东至我国东部边界。

主要包括汉语、侗台、苗摇和藏缅三个语族。

汉藏语系的特点:一般都有声调而没有词的重音;多用词序、虚词表示语法关系;虚词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别词——量词。

2.韩语的系属问题学术界至今无定论韩国语的系属问题:历史上主要有过四种不同的主张,即所谓的北方系统说,所谓的南方系统论,韩日语同系论;所谓的印欧同系论;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韩国语应归属为包括蒙古语、满语在内的“东北亚语系”这样一个新的语系;目前多数学者倾向于韩国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二)在语言方面差异1.元音(1)国际音标相同的元音,读音有细微差别,且发音方法略有差异。

(2)韩国语分为阳性元音和阴性元音,汉语无此分类。

但日语和韩国语的元音性质不完全对立。

2.辅音(1)韩国语中的清辅音与浊辅音无对立。

(2)韩国语的辅音是由松音、送气音、紧音形成对立。

(3)韩国语“r”和“l”不分,而汉语中区别明显。

3.音节(1)都可以由一个元音单独构成。

(2)都有“辅音+元音”的组合形式。

(3)汉语无复辅音;韩国语有,以复韵尾的形式出现。

(4)韩国语无复合元音;汉语有。

如“买”4.音节构造(1)韩国语属闭音节语言,汉语属于居于开音节语言和与音节语言之间的语言,二者既有开音节,又有闭音节,音节构造闭日语复杂。

(2)汉语和韩语音节可由4个音素组成6.声调(1)汉语高低声调发生在音节内,即所谓四声。

谈韩国酒文化及与“酒”有关的韩国俗语

谈韩国酒文化及与“酒”有关的韩国俗语

谈韩国酒文化及与“酒”有关的韩国俗语作者:周玮超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4年第05期在韩国的文明发展史中,酒作为一种古老的饮品,与文化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

本文通过对有关“酒”的韩国俗语进行分类归纳,来探究韩国的酒文化。

韩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早在朝鲜三国时期,朝鲜半岛就已经开始酿酒。

在《三国志东夷传》中有如下记载,“常以五月下种讫,祭鬼神,群聚歌舞,饮酒昼夜无休。

……十月农工毕,亦复如此”。

朝鲜三国中的百济还将酿酒技术传播到了日本。

韩国的酿酒技术在高丽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酒的品种也得到增加。

在这一时期蒸馏酒从阿拉伯地区经中国元朝传入韩半岛。

朝鲜王朝是韩国酒文化最为发展的时期,酿酒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标准。

这一时期,韩国酒的品种已经超过300多种。

韩国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都对酒情有独钟。

朝鲜王朝的第4位国王世宗大王提倡在酒席之间喝酒要有节制,“适可而止”;与之相反,朝鲜第22代国王正祖则提倡“不醉不归”,喝酒一定要尽兴。

高丽时期的大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李奎报,一生喜诗、酒、琴,晚年自称“三嗜好先生”。

一、俗语与文化的关系俗语,顾名思义就是日常生活里熟知的一种通俗的表达,直率地凝结了我们民族在悠久历史中的生活模样和只会的话句话语,是口口相传的珍贵语言遗产。

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

俗语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语、历史典故等有关连。

有的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了解一个文化的钥匙。

没有语言,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另一方面,语言又被文化影响塑造。

作为语言表现形式之一的俗语,更是体现一个民族长久以来思考方式、生活状态及文化内涵的生动符号。

二、韩国酒的分类韩国的酒按照制作方式、制作原料、状态等可分为以下几种:1.烧酒。

是在韩国最受欢迎的一种酒。

韩国烧酒颜色透明,酒精度数一般在18°~22°之间不等。

现今已知的最早酿造时间是在约公元1300年前后。

韩国文化

韩国文化

韩国文化——1104060147 李飞2011级药学3班关键词:韩国,文化,语音,服饰,礼仪,饮食,旅游。

韩国是中国的邻国,是一个以美食与服饰文明于世的国家。

让我们从语言语音,饮食传统,礼仪,服饰,旅游等方面去进一步了解它。

韩语的语音韩语是不同于英语和汉语发音结构的一种独立语言,是表音文字,字母本身就是实际发音,不需要借助音标来表示。

我们耳朵听到的音(实际上是没听准),和我们习惯的辅音发音有所不同。

规律一:韩语中辅音发音没有卷舌音,舌头都是放平的,鼻音比汉语中的多。

规律二:单独一个辅音不能完整发音,而与不同元音结合和位置不同发音又不同。

在韩语里辅音不能单独发音的成字,必须与元音结合才能发出正确的发音,韩语中辅音也叫子音。

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组成。

其中,语音是根本的、首要的,词汇和语法通过语音得到实现的。

语音的最小单位是音素。

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

1.韩国语的一个单词是由一个或几个音节构成的,一个音节可以看成是一个字(注意不是一个字母),从头到尾的各个音节分别称为:首音节(首字)、词中音节(中字)、尾音节(尾字)2.韩国语中一个音节(一个字)的构成形式有以下几种:(1)ㅇ + 单元音或双元音构成开音节(2)首辅音+ 单元音或双元音构成开音节(3)ㅇ + 单元音或双元音+ 辅音韵尾(单双韵尾)构成闭音节(4)首辅音+ 单元音或双元音+ 辅音韵尾(单双韵尾)构成闭音节辅音的特点之一是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时受到阻碍,发音短促,而元音则可以一直延续下去。

所以按照辅音的实际发音来指称某个辅音的话,那么在短短的一瞬间,可能会在几个比较相近的辅音间产生混淆,即可能会听不清楚。

所以我们经常在辅音后加上一个元音来作为一个辅音的名称,这样比较容易让人听清楚。

韩语也是一样,需要在实际的发音后加一个元音来作为辅音的名称。

与汉语不同的是,韩国语的辅音经常在收音位置出现,发音与在首音时有所不同,所以韩语辅音的名称需要能够表明某个辅音在首音和收音两个位置上的发音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