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举例说明韩国语教育

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举例说明韩国语教育

语言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特征之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文化”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语言作为人类所特有的传递文化的方式,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本身所具有的诸如语音系统,文字系统和特殊的语法结构等特征,即可被看成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特征,包括其历史和文化背景,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和社会方式。同时,语言又受制与文化,反映文化。

例如,韩国语中有句俗话“?????????”,译成中文为“金刚山也是饭后看的风景”,如果不借助于文化,单从字面的翻译上来看,我们很难理解它的含义。事实上金刚山位于朝鲜东南部,拥有“朝鲜半岛第一名山”的美誉。自古以来,生活在半岛上的人们就把能登上此山作为人生的一大愿望。由此也就表达了“金刚山不论怎么好看也是要在饭后去看的风景”。即,“吃饭才是首先该做的事”这一层意思。

又如,“?????”,字面意思为请吃面条。但是它在韩国语中还有一个常用的引申意义,就是指询问对方的结婚计划。这是源于韩国人在结婚时要招待客人吃面条的习俗。

所以,在教授韩国语的时候,尤其是这类由于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句子的时候,如果对韩国文化没有一定的理解,就不能理解它的深层含义,从而产生误解。将韩国的文化导入韩国语的教育中,将会更加有利于日常的交流理解。

韩国语词汇特点及其学习策略

韩国语汉字词研究 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始终贯串于语言学习全过程的重要的语言要素。在语言学习中语音和语法具有阶段性,但是词语学习没有阶段性,需要始终学习的要素。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词语不断地产生,旧的词语不断地消失,这一变化要求人们不断地学习新词。 每种语言的词汇结构都有自己的特点,一般由民族语(本民族语)和外来语构成,但是属于汉字圈的韩国语、日本语、越南语由固有词、汉字词、外来词构成,这里的固有词就是民族语,汉字词是从汉语中借用的词。 一、汉字词 汉字词,又叫汉源词,是在汉字文化圈内的韩国/朝鲜、日本、越南等语言中存在的,从古汉语中派生出的词语。但是这几个国家的名称不一样,韩国/朝鲜称为汉字词,日本称为汉语,越南称为汉越词。 与当地的固有词相反,汉字词都可以用汉字表记,而固有词只能用本民族文字表记。 汉字词虽然源自古代中国,但由于传入时间很久,已经充分融入当地语言中,所以在日本语、韩国/朝鲜语和越南语中一般不将汉字词看作外来语。 二、汉字词的形成 1.汉字 汉字是目前在世界上使用的文字中唯一的最古老的自源文字,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几千年汉字的字形没有变,但是它的读音,随着语言的变化产生变化,有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现代音。 汉字的优缺点: 优点:信息量大、构词能力强、超越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右脑的开发 缺点:字数多、结构复杂、字音难读、字义复杂 2. 汉字的传播 朝鲜半岛从公元前开始受中国文化影响,长期借用汉字,韩国语/朝鲜语中存在大量的汉字词,汉字词占60%以上。 日本的汉字是经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据资料公元285年,朝鲜半岛百济的王仁把汉字传给日本, 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的语言受印度文化影响较大,而越南语却与朝鲜语、日语一样自古受到汉字文化的深远影响。在中国自公元一世纪至十世纪的统治下,越南语引入庞大的汉字词汇,其发音(汉越音)类似古汉语中古音。越南语中的汉字词占60%以上。 3. 用汉字记录语言的方法 1)用汉文记录 用汉语的词和语法进行记录 2)利用汉字的音或义记录本民族语言

韩国语学院学习计划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韩国语学院学习计划书 篇一:韩国语版自我介绍以及学习计划1 ???? ????????????????????.?????????????????????????? ??????.??????(什么部门)?(职务)?????????????????????.????????????????????????? ????????????,?????????????????????.???????????????? ????.父母还非常重视培养的我性格和兴趣爱好。所以我的性格开朗,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特别是喜欢运动。在大学1年级和2年级,期间参加过跆拳道社团和舞蹈社团。另外我还喜欢收集,在父母的支持下,收集了许多邮票,钱币,字画等。 我上学比较早,6岁就上了小学,在上小学这6年期间,因为父母总是调工作,转了很多次学校,因此我学会了如何更快的熟悉新环境,更好的融入到一个新的团体,同时也交到了许多朋友。2000?9???????????3??????????.20XX年,以优异成绩考进吉林松花江中学,松花江中学的校规非常严

格,除了周末,学生不能离开学校,晚上9点半之前不能进入学校宿舍。如此严格的校规,为我营造了更好的学习环境。毕业后,来到韩国留学。因为韩国的教育体系在亚洲最为完善,名列前茅。首先,韩国有发达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保持与欧美同步的教育水准,其特色是兼收并蓄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教育的优势。其二是,韩国拥有众多国际名校,师资雄厚、设施一流、科目完善、高薪专业集中、课程设置注重实践,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毕业的学生以高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强而著称。其三是,由于网络化教育应用非常普遍,大学内电脑随处可见,学生可随时免费上网,许多大学甚至以电子书代替书本授课。其四是,在韩国读世界名校不是梦想。韩国的众多院校都与欧美国家(特别是美国)保持有紧密的学术联系和业务联系,并结成姐妹院校,开展共同运营,取得双学位。另外,家乡是朝鲜族自治州,所以从小就对韩国产生了兴趣,对韩国的文化习俗也相对有些了解。因此高中毕业后放弃了(某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选择了来韩国留学。因为没有语言基础,所以20XX年中旬,来到韩国高丽大学语学院,开始学习的韩国语。韩国语5级后,申请了庆熙大学的社会学专业,并在20XX年9月入学。 在韩国留学的这段期间,最为担心的就是父母的健康,所以每周都会通过网络,与父母沟通,报平安。每次我提到庆熙大学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式时,父母都非常认可,并感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很难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自本世纪以来,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都在努力地想从各自学科的角度,给文化下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然而,迄今为止仍没获得一个公认的定义。据克罗门(Kroeber)和克勒克洪(Kluckhohn)在1963年出版的《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Concepts and Definitions)一书中的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就有150个之多。可见人们对“文化”一词的理解所存在的差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普遍都依照奥斯华尔特(Oswalt,1970)的“大写字母的文化”和“小写字母的文化”这一区分来理解“文化”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人们一般都将“文化”的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服饰、日用器具等。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属于不可见的隐性文化。前者指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如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等;后者则指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价值观念等。狭义的文化指的是人们的社会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相互关系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独特性,是民族差异的标志。各个民族由于地域、生态环境、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的不同,其文化也具有各自的特点。例如,在受到别人的赞扬时,根据操英语民族的文化,被赞扬的人应表示接受,以表明自己认为对方的赞扬是诚心诚意的或所赞扬的事是值得赞扬的。然而,对中国人来说,受到别人赞扬时,通常要表示受之有愧,做得很不够等等,而一般不能直接地接受赞扬,否则就意味着有骄傲自满情绪或缺乏教养。

浅谈韩国语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浅谈韩国语翻译的方法与技巧 【摘要】翻译是信息交流过程中极其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语言知识是翻译的基础。此外,翻译还涉及到推理、判断、分析和综合等复杂的心理认识过程。翻译方法和技巧是翻译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根据两种语言的特点总结归纳出来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使我们能更自觉、更灵活地处理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语言现象。 【关键词】韩国语;翻译方法;翻译技巧 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间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发展,韩中翻译也起到了越来越重的作用。许多人认为,只要学好了外语,就可以成为一名称职的翻译。这似乎有一定道理。因为翻译的基础是精通外语,才能够熟练地进行语言的转换。但是,实际上,只精通外语未必能够得心应手地从事语言转换活动。因为翻译学是一门学问,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所以有必要学习翻译的方法与技巧,这有利于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使我们受到启发,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翻译工作者。 一、韩国语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 目前被广泛应用的韩国语翻译方法主要有直译、意译、音译三种。直译与意译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学术界曾经争论不休。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直译、意译和音译这三种翻译方法,在韩国语翻译实践活动中也被广泛地运用。 1. 直译:直译指在翻译过程中按原文逐字逐句一对一的翻译,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它有不少优点,例如能传达原文意义,体现原文风格等。据估算,大约70%的句子要用直译方法来处理,所以直译广为翻译工作者采用。例如:“家庭—??” “交流—??” “太平洋战争—?????”等。韩国语中有许多的这样的汉字词,这些词大多都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但是,直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译文有时冗长啰嗦,晦涩难懂,有时不能正确传达原文意义。 2.意译:意译指在忠实原文内容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规范。由于韩国语与汉语两种语言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习惯造成了两个民族独特的语言与独特的表达方式,因此翻译时必须对两种语言文化基础有基本的认识,不能逐字翻译。凡是语言都有习惯表达、言外之意,只有在正确理解原文基础上,运用相应翻译方法以调整原文结构,用规范汉语加以表达,这才真正做到“意译”。例如:身份证”可以翻译成“???”或“???? ?”,但是根据韩国人的语言使用习惯,我们应该选择后者。“自主招生”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产物,但在韩国教育中也有类似的大学自主招生类型,称为“??”,这种情况下可以把两者对等起来进行翻译。“高考”也可以译成“????”,但是“??”更贴近韩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生活。再如一些新词,例如“???”很难用相应的汉语词汇翻译,这类词汇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doc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三篇 《语言与文化》是一位开拓型的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 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小书,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 作。 语言与文化的读后感在下编这部分,一开头就开始讲明了字与文化的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没有文化就没有文字,没有了文字文化也会慢慢失去传承。 从词语的语源和变迁看过去文化的遗迹 在各国语言里有许多现在通行的涵义和它们最初的语源迥不相同。 如果不明了它们的过去文化背景,我们简直推究不出彼此有什么关系来。可是,你若知道它们的历史,那就不单可以发现很有趣的语义演变,而且对于文化进展的阶段也可以反映出一个很清晰的片影来。例如,对中国古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我们便不能撇开文字。现在和钱 币相关的字,像财、货、贡、赈、贷、赊、买(買)、卖(賣)之类都属贝部。贝不过是一种介壳,何以用它来表示钱币的含义呢?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曾经用贝壳当做交易的媒介物。秦以后废贝行钱,但是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文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行。又如当初造字时“纸”字何以从纟(糸)呢?那是因为在蔡伦没 有发明造纸的新方法和新材料以前中国曾经用丝絮造过纸。还有“笔(筆)”字,从“竹”从“聿”,《说文解字》解释说:“聿,所以书也。”就是说,聿是用来写字的工具。秦汉时期,笔杆大多是用竹子做的, 所以又加了竹字头。

从造词心理看民族的文化程度 从许多语言的习用语或俚语里,我们往往可以窥探造词的心理过程和那个民族的文化程度。现在姑且舍去几个文化较高的族语不谈,单从中国西南边境的一些少数部族的语言里找几个例子。例如,云南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妻子做“穿针婆”,云南的少数民族叫“结婚”做“买女人”。从这两个语词我们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社会对于妻子的看法和 买卖婚姻的遗迹。当我们调查文化较低的族语时,遇到抽象一点的语词,像代表动作或状态一类的词,往往比调查看得见指得着的东西困难得多。可是一旦明白他们的造词心理以后也可以引起不少的趣味。 比方说,昆明近郊的彝族叫“发怒”做“血滚” ,“欺负”叫“看傻”,“伤心”叫“心冷” ,这几个词的构成,多少都和这些动作或状态的 心理情景有关。在初民社会里对于自然界的现象,因为超过他们知识所能解答的范围以外,往往也容易发生许多神意的揣测。例如,福贡的傈傈族把“彩虹”叫做“黄马吃水” ,路南的撒尼(彝族的支族)把 日食叫太阳被虎吃,月食叫做月亮被狗吃。 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 语言的本身固然可以映射出历史的文化色彩,但遇到和外来文化接触时,它也可以吸收新的成分和旧有的糅合在一块。所谓“借字”就 是一国语言里所糅杂的外来语成分。它可以表现两种文化接触后在语 言上所发生的影响;反过来说,从语言的糅合也可以窥察文化的交流。例如把外国语词的声音转写下来,或混合外国语言和本地的意义造成 新词。就像纯音译的:软椅叫沙发(sofa ), 咖啡 coffee 、可可 cococa、

基础韩国语课程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基础韩语》课程体系规划及实施方案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应用韩国语专业的主干课,又是一门必修课,是全面、系统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综合性应用能力的基础课。本课程需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正确的理解和使用语法现象,使学生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并能应用到实践当中,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分为两个学期。本课程对于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会直接影响到听力、会话、翻译、写作等课程,又是为其它课程夯实基础的重要阶段。所以建设该课程为精品课是对其他课程的建设有重要意义,也是韩国语专业建设基础,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二、课程建设规划 (一)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两年内争取建设成为我校的精品课程,六年内建设为省级精品课,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韩国语综合应用能力。 (二)教师队伍建设 本课程教学成员是韩国语系实力较强的教学团队,既有从教多年积累了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有年富力强,善于实践的年轻教师。在今后三年内,要通过自我培养和引进的措施,具体上以调入、内请、脱产、外聘等形式,充实并优化教师队伍,使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得到改善,尽快形成一支合理的实用英语课程教师梯队。

(三)教材建设 目前,本专业采用的是北大和韩国汉城大学合编的“标准韩国语”,语法讲解详细清楚,词汇量大,课文分为会话部分和课文部分。这对学生掌握口语体和书面语提供了很大方便。采用的内容新颖,大多和现实的学习生活有关。但是,难度略高,不太适合专科学生。鉴于这种情况,两年内组织师资力量,开发考虑到知识结构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有趣性,同时考虑内容的丰富多彩的教材,并编写与该教材相配套的习题集。 (四)教学内容建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三个部分. 1、语音 (1)元音,辅音,辅音韵尾的发音. (2)各种一般音变 (3)各种特殊音变 (4)单词的语调 (5)各类句子的语调 2、词汇 (1)课文里出现的单词,重点是固有动词,形容词,副词. (2)韩国语构词法的基本知识,如:前缀,后缀,词根,词干,单纯词,合成词(复合式,复加式)等. 3、语法 语法包括基础语法中最基本的词法知识和句法知识,其具体内容如下: (1)词的分类:名词,代词,数词,动词,形容词,副词,冠形词,感叹词.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史培芹文秘112 010811224 语言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并不是独立的存在的,它不仅是人类社会一种普遍具有的现象,还与文化是一个整体。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当我们学习一门语言的时候,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语言。所以,认清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关于“文化”的定义 从前人的研究来看,“文化”并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最早见于《易经》: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其意思是根据人文来进行教化。近、现代关于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文化的经典定义, 是1871 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Edward T ylor ) 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的: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只注重在精神方面, 并不完整。现代文化人类学家认为, 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活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1)人类创造的物质。大自然本身所具有的都不是文化,包括山川、湖泊,我们创造的物质才算是物质文化,例如各项发明、人文景观等等;(2)法规、制度。这些都是人们制定的内容,完全属于文化层面。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法律法规,都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拟定的,一方面用来约束社会人,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社会的规律和行为习惯;(3)精神、宗教。人类的信仰是后天形成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同种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宗教文化。“ 从语言的结构特征来看,语言是个符号系统。它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特征来看,语言是个工具,是个思维的工具、交流的工具”(束定芳,1996)。季羡林先生(1995)曾指出文化的定义“最好还是不下”,同时他认为:“文化就是非常广义的,就是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做文化。”文化具有如下本质特征: ( 1) 文化是经由社会习得的, 而非遗传获得的; ( 2) 文化是一个社团成员所共有的, 而非某一个人所独有的; ( 3) 文化具有象征性, 语言是文化中最重要的象征系统; ( 4) 文化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文化中的每一方面都和其他方面相互关联。由此可见,文化辐射的范围包罗万象,渗透进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存,无处不在。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我国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研究成果已颇丰,进入新世纪也出现了一些较为新颖的理论。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出现的研究成果数不胜数,

浅谈韩国语和汉语过去时制表达方式及其特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016957143.html, 浅谈韩国语和汉语过去时制表达方式及其特点 作者:徐春兰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12期 [摘要] 时制是指句子表达的事件所发生的时间,表现为该时间同一个参照时间点在时轴 上的相对位置。韩国语是形态发达的语言,是由动词变化来体现时,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都有其标记项,而属于孤立语的汉语的“时”系统属于“词汇·语法范畴”,既包括词汇因素,也包括语法因素。在韩国语与汉语第二语言教学上时制教学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而不同系统的韩汉两个语言在时表达上对学习者产生混乱现象。本文从韩国语的过去时制反观汉语的过去时,考察韩汉过去时的异同点,以助于韩汉第二语言教学和翻译领域。 [关键词] 韩国语;汉语;时制;过去时 “时”是用动词的语法形式表现动作的发生或状态的存在与说话时间或其他标准时间之间的关系的语法范畴。韩国语是形态发达的语言,由动词的变化来体现“时”范畴,而汉语中的时问题,国内语言学家争论很大,分为汉语有时和汉语中无时两大派别。由此可见,汉语的时制表达不像韩国语明显。本文结合翻译材料,从标记项最明显的韩国语典型过去时制反观汉语的过去时,归纳韩国语与汉语过去时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考察韩汉时制表达特点。 一、韩国语的时制分类及其表达法 《标准国语语法论》将韩国语的“时”分为绝对时和相对时,再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时间由位于一条想象的时间抽上的一系列点组成,其中某一点位置是通过它与标准时点的关系确定的,即时间的先后关系以标准时间为中心,有的在标准时间前,有的与标准时间重合,有的在标准时间后。这个标准时间既可以是说话时间,也可以是当时事件发生时间,这三种时间关系如果以说话时间为标准,就是绝对时,如果以当时事件发生的时间为标准,就是相对时。韩国语的绝对时中的现在时由动词词干加终结语素“”构成,过去时由动词词干加终结语素””构成,将来时由动词词干加终结语素““构成:相对时中的现在时由“”表示、过去时由“”、“”表示、将来时由“”表示。 二、韩国语的过去时制及其汉语中的对应形式 1、绝对时中的过去时 韩国语绝对时中的过去时主要用非语末词尾“”表示。在阳性元音词干后用“”,在阴性元音词干后用“”,在“”结尾的谓词后用“”,这些非语末词尾除了表示过去时间外,还可以表示现在和将来时间。

语言与文化—许嘉璐文

语言与文化——许嘉璐/文 本文是北京师大汉语文化学院院长许嘉璐教授在汉语文化学院成立大会上所作学术讲演的提纲。 语言与文化 一关于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有多种。据国内学者说有500多种。我没有看到关于500多种的资料和论述,大概这是基于任何一个人说了文化是什么就算是一种定义所得出的数字。据国外哲学家说,现在已有20多种定义;大概这是就比较权威的著作而言,我认为后一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由于文化的定义五花八门,又由于有人不研究文化本身,而热衷于在定义中折腾,所以有的学者主张“最好不下定义”。我想这是希望人们把精力集中于实实在在的基础研究,不要在定义问题上争论不休,而不是“定义不可知论”。定义是研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尽管出发时的认识和到达既定目标时的认识会有差别,甚至可能是较大的差别。对于研究工作来说,定义还是需要的。 我比较同意如下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这个定义里有几个要点。1.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2.即使是人类在蒙昧时期所创造的,也是文化。3.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猴子所画的画,蚂蚁所堆积的蚁山,蜜蜂所造的巢。4.文化是人类有意创造的,无意识形成的东西不是文化,例如婴儿涂抹的东西。 当然,任何定义都不能把定义对象囊括无余,对象的边缘也常常是模糊的。例如对于弱智者的艺术作品应该怎样界定?这是值得研究的。 二文化的分类 关于文化的分类,说法很多,角度也多种多样。有的学者还从教学或学习的角度又重新分类。我认为,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进行分类,然后在这一前提下再参考教学或学习的特点和需要进行再分类,否则类是分了,条分缕析,但是在进行具体操作时却难以遵循或自乱其例。 我把文化分为三类: 1.物质文化:衣食住行 这是以物质形式显现的文化,是物质层面文化的主要部分,是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直接反映。 2.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 这是上层建筑中的主体。 艺术虽然主要也是凭借物质显现,但是物质不是其本身。例如雕塑、绘画。 民俗无所不在。它实际是民族哲学观念在人民生活中的外现。但是民俗的来源(或者说对它的决定性因素)则是多元的:自然规律、生活规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政治制度、学术流派、文学艺术、宗教信仰等等。但是民俗的整体却不是这些来源、决定性因素的拼合,而是经过了民族的选择、加工,集中反映了民族的哲学观念。 宗教是超国界、超民族的。即使是外来宗教也是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任何宗教当它要在一个国家或民族落脚生根,就必须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即吸收本土文化的营养,以适应当地人民的心理、习惯。这样,所有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也就成了本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对于中国都是外来的,但是它适应了中国社会,因而在中国生根了,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而袄教、景教、摩尼教、犹太教等就被排淘汰了。即使是佛教,其

应用韩语说专业文稿

应用韩语专业说专业 (WORD版文稿)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应用韩语专业成立于2003年,2004年9月开始招生,是较早开设此专业的国内同类院校之一,共计毕业1000余名学生,目前在校生156名。每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为了更好地总结办学经验,找差距,定目标以及加强专业建设,现从以下八个方面对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状况进行专业剖析。 一、社会需求与定位 本专业的设置和定位主要有三个支撑平台,充分适应了市场发展的需求。 平台一:中韩贸易1992年至2010年的贸易总量除2009年受到经济危机影响外,一直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002-2010年进入中国投资的韩国企业已经从2,3000家增长到4,9000家,到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5,0000余家。中国和韩国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是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中韩经济互补性强是专业设置的有力平台。 平台二:山东半岛同韩国隔海相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地缘优势显著。从中国吸收韩资的地区分布情况看,山东半岛以青岛、烟台、日照、威海为中心形成了对韩经贸前沿阵地。在韩国排名前20位大企业集团中,包括韩国电力、三星、LG、现代、SK、乐天、锦湖在内的15家企业在山东都有投资,是韩国企业海外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也是韩国人居住最多的中国地区。日照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城市之一,将积极争取成为日韩经济次区域合作现行先地区、滨海休闲度假的领军城市、与韩国经贸合作的前沿城市。 平台三: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山东半岛同韩国隔海相望,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日照是新欧亚大陆的桥头堡,同韩国经贸往来密切,开通了至韩国釜山的集装箱航线,并与平泽通航,建有日照韩国工业园。 根据对专业设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应用韩语专业主要面对的岗位可以定位为三类:一类是进入外贸进出口公司从事国际贸易业务;一类是进入中小韩资企业从事企业管理;另一类是进入涉外服务行业从事各类服务工作。这三类岗位工作全部建立在以韩国语为工作语言的基础上,即以韩国语为交流沟通工具从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1、试举出现代汉语普通话(或某方言)实例,从语音、词语和语法方面分析有关语言实例中所表现的文化影响,讨论文化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并提出相关的语文教学建议 语言是我们的祖先世代积累起来的极宝贵的财富。语言与文化可以说是共生的。语言是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文化的发展也使语言更加丰富和细密。语言是文化发展的工具,同时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由于有了语言,人类才创造出如此灿烂辉煌的文化。文化是人类在进化的长河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的创造与发展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的变化与发展也脱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 所谓“普通话”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型的现代白语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马显彬《中国没有“国语”——重谈“普通话”名称的规范》P61。汉语方言俗称地方话,“只通行于一定的区域,为某一地区的人民大众所掌握、使用”(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P4。) 语言对文化的影响从语音、词语和语法方面都有体现。首先从语音方面:我国是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各个区域有这自己

特有的方言,这些特有的方言都是个区域的人长期生活长期在特定环境下所特有的语言,在语音方面,现代汉语普通话中“n”和“l”的区分很明显,但是在陕西话中这两个拼音所发出的语音是相同的。“奶奶”被称之为“濑濑”,原因在于陕西方言中没有“奶奶”这个称呼,当地,父亲的母亲被称之为“婆”,并不是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奶奶的发音,因此,当地的文化影响到了语音的形成,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很小的实例,陕西话中“qian”和”tian”的发音也是相同的,就是因为长时间的语言习惯致使操着当地方言的人们无法区分这些语音,拼音文字受语音的制约极大,一个词的发音稍有变化拼写方式也就会随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就促使其他词语的生成,例如陕西话中为了避免“qian”与“tian”的区分,“田”称之为“地”,宁夏人一般说:“在田里干活呢!”,而陕西人说:“在地里干活呢!”。任何语言的发音、言语都是先于它的文字的发明而被长期使用,在正常生活中语音比书面文字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语言又是人类特有的,语汇的丰富直接反映了人们对关于事物之间关系的知识的掌握。因此语音对文化的影响可见一斑。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词语方面也表现密切。由于中国的历史漫长悠久,汉语词语的文化沉积尤为显得浓厚,大量词语本身就直接反应了多姿多彩的中国文化,许多词语意义烙上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的印记;词语的形式结构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在词语的产生,形成和消亡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要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外来词语融入汉语词汇时,往往受到中国文化的制约。总之,中国文化对汉语词语的影响,或者说汉语词

韩国语的特点

韩国语的特点 1.形态特点(?????) 从形态方面来看,首先韩国语的助词、词尾非常发达(??????????????)。韩国语属于胶着语,胶着语是指在词干后添加助词或词尾等语法形态素来表现语法关系或形成单词的语言。 例如: (1) ?????????. 他吃得很多 (2) ??????????. 哲洙夸奖你了 (3) ????????????. 1加2即是3 (4) ??????????????. 饿了很长时间,多吃点吧 (5) ????????????. 天气好的时候去旅行吧 在这些例句中‘?、?、?、?’等是助词和‘?、?、?’等是词尾。假如把这些助词和词尾删去,就不能表达句子本来的意思。韩国语中,词干后所附着的助词和词尾的数目和种类非常多,大部分重要的语法关系,都是靠这些助词和词尾来表现的,这种黏着性特点可以说是韩国语最明显的特点。其次韩国语中的接头词和接尾词发达。‘???(宗子)、???(老师)、???(不规矩)’等单词中的‘?、?、?’等都是接头词或接尾词。韩国语中此类接头词或接尾词非常多,其中汉字接头词或接尾词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2.句法特点(?????) 从句法上看,世界上的语言按照“S”(主语)、“V”(谓语,韩国语称为叙述语)、“O”(宾语,韩国语称为目标语)的排列次序的不同大致有六种语序,其中常见的是:SOV、 SVO、V SO。韩国语的语序是SOV, 即“主+宾+谓”。此外,韩国语的语序比较自由。 (1)??????????. 昨天哲洙往了学校 (2)??????????. 昨天哲洙往了学校 (3)??????????. 昨天哲洙往了学校 (4)????????????. 我在图书馆借书了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汉语国际教育杨亚丽201322050762 摘要: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又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活动来实现的。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它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 关键词:语言;文化;汉语教学 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一体化,世界各国交流日益密切,各个国家文化相互影响,而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途径就是通过语言。文化传播离不开语言的传播。人们的交际背景、社会制度、思想方法、观念、生活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在交际过程中,常常存在信任和理解的障碍。只有了解隐含在语言系统中的一个民族价值观、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社会习俗、是非标准等文化因素,才能提高我们有意识的和有志向的交际技能。 一、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语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语言由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组成。负载文化的任务主要是由词汇,特别是实词词汇承担。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们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文化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每一代人都继承原有的文化,同时又在不断扬弃和更新原有的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了语言,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文化社会学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而语言只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语言是音义结合词汇和语法的体系。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词汇的核心是语义,而语义又是文化的一种体现。语义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独特的认识和态度,记载了该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传统习惯、思维方法。不同的语言社团各有独特看待世界的方式,形成了各自个性化的语言。同时,他们的语言为我们提供了理解他们文化系统的线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化包括语言。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1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2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也明确地指出了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关系,他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对应性和非对应性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的。特定的语言并非总是和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而是呈现出种种复杂的情况。比如同样是使用英语或西班 1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文化概说; 2欧阳祯人.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透视

韩语学习的调查方案 一

关于韩语学习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分析 进入大学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下,怎样利用课外时间,过充实的大学生活,是目前大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今日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大家将会有各种各样的选择去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目前,对于小语种的学习,我们大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而小语种机构之间的竞争也让每个大学生在选择时出现各种各样的疑问。那么我们怎样在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小语种的同时,还能选择一个好的学习机构,让自己真正的学有所获呢。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一个对小语种学习的认识及其学习情况的调查,以便更好的解决在小语种选择和学习上的困惑。 自90年代末开始,来势汹涌的“韩流”席卷亚洲大陆,至今已有十余载。很多人认为,“韩流”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经济现象。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韩国的传统产业受到严重的冲击,韩国人开始思考如何通过提升自身文化的价值来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历史证明了他们是正确的,曾经的“隐士之国”一瞬间开始频繁的出现在世界舞台上,不断吸引着各国人的眼球。从此“韩流”便一发而不可收拾,直至今日始终保持着充沛的活力,为这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东北亚小国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从一个旁观者,渐渐的被卷入了这股潮流之中,韩国的音乐、影视、媒体、网络等文化产业率先登陆中国并刮起了“哈韩”旋风。紧接着由韩流明星代言的韩国的一系列工业产品,如电子产品、食品、服装甚至汽车也成为了中国人追捧的对象,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文化产业拉动了传统工业的增长,不能不说韩国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不少年轻人开始热衷学习韩语,虽然很多人都是从兴趣开始的,比如想学习一首韩文歌曲,想看懂一部韩国电影,甚至是为了某个心爱的韩国明星而义无反顾的学习韩语,但是时间久了,这些都不能成为持续支撑我们关注韩语,热爱韩语的动力。说到底,我们应该为韩语学习之路提供一个出口。让我们不仅学有所成,还要学有所用,不只将知识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转变为机遇和财富,吸引我们继续将对韩语的喜爱进行到底,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也是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负责的态度。 从大局来讲,现在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就业难的问题。相对于其他专业或者语种来说,韩语学习者的就业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 首先,工作条件优越。急需韩语人才的岗位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以及河北、江浙、山东等一线城市。这里的办公环境舒适,医疗教育条件优越,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同时孕育着无限的发展机遇。走进这些城市工作几乎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的梦想,但有限的资源,较高的门槛,让这些城市需要的不再是只有“一技之长”的人,而是“多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 其次,薪金待遇丰厚。据不完全统计,在各大企事业单位中,具备韩语能力的人在同等职位上,月薪一般可以上浮500元左右。本科生的年收入一般不低于40000元,大专生不低于35000元,中专生不低于30000元。这对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或者渴望跳槽的白领阶层都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再次,中韩两国之间关系密切,已经在各行各业开始非常深度的合作。由于这种合作的范围极其广泛,所以精通韩语的人才在就业时也基本不受任何行业的限制。这其中,就业机会较多的行业有:网络游戏、通信、文化传播、快速消费品(主要是食品和日化)、娱乐运动休闲、美容美发、教育培训科研、贸易进出口、耐用消费品(主要是服饰和纺织品)、旅游餐饮服务。所以,鉴于各行各业对韩语人才的需求量实在太大,韩语学习者不论是否“科班出身”,都可以在各行业领域较为容易的找到自己的位置。 最后,存在着很多出国考察、深造的机会。韩国公司比较重视对人才的培养,不少公司都会奖励优秀员工去韩国旅行、考察或者学习。以韩国衣恋集团为例,每年都会将业绩突出的销售人员派往韩国总部进行为期数月的培训,让员工了解韩国。所以说,韩语学习者可能通过工作途径圆了自己的出国梦想。如果说仅从全局角度就认定学习韩语必然能够

期末论文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演变怎样产生影响的一个语言学分支学科。它是语言学众多学科中与人和社会紧密联系、最富人文内涵的一个分支学科。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逐渐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作为期末论文,我将结合书本知识和课外参考文献,同时联系自身专业,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一、“文化”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首先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化。人们关于“文化”的讨论延续了很长时间,至今仍未得出一个统一的看法。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曾给文化下过一个着名定义:“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个人所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和习惯。”这个定义强调的精神方面的文化,是一般文化人类学家所持的观点。我国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对文化下的定义是:“文化就是生活,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从一直以来人们对“文化”讨论的发展来看,文化的内涵越来越宽广。文化不仅包括了人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观念等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括人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种种产品、结果或遗迹,也包括人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甚至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等。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它作为人们认识、思维、交际、表达的符号,参与到

文化形成的具体过程中。每一种语言都是在具体、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语言中的形象意义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历史、社会条件和民族风俗语境下形成的。与语言的发展相似,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民族文化所具有鲜明的个性,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因此,我们的教材中说“文化和语言之间起码有了两种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文化样式”。 第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 各民族的文化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民族区域生态环境不同,文化积累和传播方式的不同,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不同等等,从而产生了文化的不尽相同和各个民族文化的鲜明个性。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利用语言,是语言记录了民族文化并保存了民族文化。语言单位,特别是词语,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烙上了某一民族的历史、社会生活的印记。 比如,在表达赞美时,美国人通常会说“You look good in this shirt.”或者是“I really like your scarf.”。在汉语中,用的最普遍的是“你的…+增强语气的词(真,特别)+形容词”,如:你的围巾真漂亮。很少有人会使用美国人常说的“我真喜欢你的围巾”这样的句子。在英语中人们说“I like/love…”的频率要大大高于汉语,而绝大多数中国人在赞美对方的时候会选择使用第二人称“你”、“你的”。这就需要通过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解释,在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传统中,人们非常强调集体主义,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考虑的更多的是集体而不是个人的利益,所以会注意避免强调“个体”。而美国人素来崇尚个人主义,主张个性的发展,他们会随时愿意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憎恶。这一文化上的差异也会反映在他们各自的语言中。在汉语中,过多的使用第一人称“我”会被认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所不齿的,所以一定要尽量避免。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当中国

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浅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教案: 中西方文化不同背景下地语言不同 因为文化上地不同,当我们议论一个严肃地问题时,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有时会使听者发笑,甚至捧腹大笑;一句毫无恶意地话有时会使对方不快或气愤;因为文化上地不同,在国外演讲地人常常发现听众对他讲地某个笑话毫无反应,面无表情,鸦雀无声;但是,在国内,同样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前仰后合。诸如这样地例子数不胜数,下面,我将就英语国家地人(或以英语为本族语地人,以美国人为代表)与中国人之间地文化不同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一下不同地文化下催生出怎样不同地语言不同。 1、语言不同与文化不同 (1)在某一个特定的语言里有些词在另一语言里不存在一个合适的对应词语。在中文中有一谚语;“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意思是鼓舞人们要持续锻炼身体。“三伏”和“三九”在国外语言中是什么意思呢?一个年轻翻译对几个加拿大人说three fu和three nine。听的人当然听后觉得莫名其妙。如果他说In summer keep exercising during the hottest days;In winter do the same thing during the coldest weather就有时会了。中文中“干部”这个词翻译为英语时常常用cadre。但是英语中的cadre与中文中的“干部”有差别。况且cadre非常用词,一些讲英语的人都不清楚它是什么意思。即便认识它的人,在说到它时,发音也不一样——有三四种读法。所以有人建议用official(官员;行政人员;高级职员人functionary (机关工作人员;官员),administrator(行政官员)等代替cadre,但这些词不存在一个与中文中地“干部”完全相同。同样,中文中不存在表达cowboy 和hippie(或hippy)地意思地对应词。这两个词是美国社会特有的产物。cowboy 与美国早期开发西部地区有关,有关于他们的传说总是带有浓厚地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在中文中译为“牧童”或“牛仔”,是表达不出这些意义。中文中把hippie 音译成“希比士”或“希比派” 也没表达出60年代那些中国人觉得行为古怪地美国青年地特征。译成“嬉皮士”可能稍好一些,但是这个词也会造成误解,因为那批青年并不都是“嬉皮笑脸”地人,之中有不少人对待社会问题很严肃,对社会怀有某种不满情绪,尽管他们的生活方式会和别人不同:他们常常留长发,身穿奇装

韩国语的语言特征

韩国语的语言特征 韩国语作为语言的一种,除了具有语言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1. 音韵特点(?????) 韩国语是一种字母文字,共有40个字母,其中元音21个,辅音19个。由单个元音或者辅音和元音构成音节,再由音节构成单词。说话时,语音并不是一个一个孤立的发出,而是连续的发出的。这样的韩国语语流中一个语音往往受临近语音的影响,发生一些变化,主要有连音化、辅音同化、腭化、送气化紧音化、中间音等音变现象。 2.形态特点(?????) 从形态方面来看,首先韩国语的助词、词尾非常发达(??????????????)。韩国语属于胶着语,胶着语是指在词干后添加助词或词尾等语法形态素来表示语法关系或形成单词的语言。例如: (1) ?????????. (他吃得很多) (2) ??????????. (哲洙称赞你了) (3) ????????????. (1加2等于3) (4) ??????????????. (饿了很长时间,多吃点吧) (5) ????????????. (天气好的时候去旅行吧) 在这些例句中…?、?、?、??等是助词和…?、?、??等是词尾。如果把 这些助词和词尾删去,就不能表达句子原来的意思。韩国语中,词干后所附着的助词和词尾的数量和种类非常多,大部分重要的语法关系,都是靠这些助词和词尾来表示的,这种黏着性特征可以说是韩国语最显著的特点。

其次韩国语中的接头词和接尾词发达。…???(长子)、???(老师)、???(不规则)?等单词中的…?、?、??等都是接头词或接尾词。韩国语中此类接头词或接尾词非常多,其中汉字接头词或接尾词也占相当大的比例。 3.句法特点(?????) 从句法上看,世界上的语言按照“S”(主语)、“V”(谓语,韩国语称为叙述语)、“O”(宾语,韩国语称为目的语)的排列顺序的不同大致有六种语序,其中常见的是:SOV、SVO、VSO。韩国语的语序是SOV, 即“主+宾+谓”。此外,韩国语的语序比较自由。 (1)??????????.(昨天哲洙去了学校) (2)??????????.(昨天哲洙去了学校) (3)??????????.(昨天哲洙去了学校) (4)????????????.(我在图书馆借书了) (5)????????????.(我在图书馆借书了) (6)????????????.(我在图书馆借书了) 这三个句子的意义是一样的。但是,语序的自由只是相对的,不能随意调换句子成分的位置。某种句子成分的位置是相对固定的,例如谓语通常出现在句末,修饰词必须在被修饰词的前面出现等。 另外,韩国语的疑问词可以不出现在句首。例如: (1)??????????? (为什么昨天没来学校?) (2)??????????? (为什么昨天没来学校?) (3)?????????????? (什么时候开始上课?) (4)??????????????(什么时候开始上课?). 以上的例句都是正确的句子。韩国语一个句子中主格助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