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依据

合集下载

主动脉夹层诊断标准依据

主动脉夹层诊断标准依据

主动脉夹层诊断标准依据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血管疾病,其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
临床症状,主动脉夹层患者常出现剧烈的胸痛,这种疼痛通常被描述为“撕裂样”或“刀割样”,可以向背部或腹部放射。

患者还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主动脉夹层的诊断通常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血管造影、MRI血管造影或超声心动图等。

这些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主动脉内的夹层情况,包括夹层的位置、范围、形态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血管内检查,有时候需要进行血管内检查,如主动脉造影,以获取更为详细的血管内部信息,帮助确认夹层的位置和范围。

临床评估,医生还会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以确定诊断。

综上所述,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
检查、血管内检查和临床评估。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面的信息,医生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诊断依据

诊断依据

实性的刺激2、 分析求助者的自知力、是否有求治的愿望,内心冲突是否具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

3、 分析求助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各方面是否受到影响。

4、 分析求助者的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基础。

5、 综合以上分析、排查,诊断为精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体验到不良情绪②持续时间未超过两个月③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理智控制下,基本维持正常生活,但效率有所下降④思维合乎逻辑,反应尚未泛化⑤人格无明显异常。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程序(或如何进行初步诊断):1、 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2、 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和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 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 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5、 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 6、 形成初步诊断。

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1、 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

2、 根据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好,没有幻觉、妄想等待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

3、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性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局限在找工作上,没有泛化,且公持续一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5、 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一个多月,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微轻,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

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鉴别诊断:1、与躯体疾病相鉴别:该求助者有睡眠问题和食欲下降等躯体症状,但历年体检正常,可以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

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程序

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程序

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程序1.引言1.1 概述概述植物病害诊断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旨在准确地确定植物受到的病害,以便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遭受到病原微生物、虫害或其他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导致生长异常、死亡甚至减产的现象。

植物病害不仅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环境造成威胁。

植物病害诊断的目标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植物的症状、病原、环境因素等,确定病害的类型和原因。

这对于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通过准确的诊断,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病害防治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物病害诊断的过程需要依靠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通常包括观察植物的症状、收集样本、实验室分析、病原鉴定等步骤。

植物病害的诊断还需要考虑到病害的发生规律、病原的传播途径、病害的发生环境等因素。

只有全面、准确地了解这些因素,才能正确地诊断植物病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程序。

在概述部分,我们已经明确了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过程。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框架,让读者对后续内容有一个清晰的预期。

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用来引入植物病害诊断的主题,并对本文的内容进行概述。

将介绍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以及本文的目的。

通过引言,读者可以对植物病害诊断的意义和本文的主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讨论植物病害诊断的依据和程序。

在植物病害诊断的重要性方面,将会详细介绍植物病害对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以及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防控病害和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而在植物病害诊断的基本原则方面,将会介绍如何从病害症状、病原体鉴定、病害发生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植物病害的产生原因。

鉴别诊断依据

鉴别诊断依据

肠梗阻1.急性自限性结肠炎各种细菌感染,如痢疾杆菌、沙门菌、耶尔森菌、空肠弯曲菌等。

急性发作时发热、腹痛较明显,粪便检查可分离出致病菌,抗生素治疗有良好效果,通常在4周内痊愈。

2.阿米巴肠炎病变主要侵犯右侧结肠,也可累及左侧结肠,结肠溃疡较深,边缘潜行,溃疡间的黏膜多属正常。

粪便或结肠镜取溃疡渗出物检查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

血清抗阿米巴抗体阳性。

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抽搐原因待查1)癫痫:癫痫发作时多有突然昏扑,不省人事,四肢抽搐,须臾自止等特点,与急惊风相似,但癫痫多有反复发作史,家族史,多不伴发热,脑电图有一定鉴别价值。

临床注意某些癫痫可能发作有外感发热引起,容易误诊。

2)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炎的病变部位和轻重程度差别很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重不一。

大多先有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等前驱症状,出现颅内高压、意识障碍、惊厥、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阳性、局灶性症状体征等,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有助诊断。

川崎病1.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型:无眼结合膜充血,无口唇发红、皲裂,无手足硬肿及指趾端膜状脱皮,无冠状动脉损害。

2.猩红热:好发于婴幼儿,皮疹多在发病后第3天始见,皮疹形态多接近麻疹和多形性红斑,青霉素治疗无效。

肺炎1)急性支气管炎:症状亦以咳嗽,气喘气促,发热为主,与本病无明显区别,肺部听诊以固定干性啰音为特征,有时两者难以截然区分。

2)婴幼儿哮喘:有喘息反复发作史,发作时肺部哮鸣音,支气管解痉剂有效,多有家族史,过敏史。

第一次喘息发作不能肯定是否为哮喘。

3)肺结核:典型表现有咳嗽,痰中带血,午后发热,盗汗,乏力等症状。

婴幼儿大多症状无特异性,仅以咳嗽,发热为主要表现,以漏诊误诊。

根据传染病接触史,临床表现,一般抗炎治疗无效果,结合PPD试验、血沉、结核抗体及X线检查多可确诊。

胆囊炎1.急性胰腺炎,两者均有胃脘疼痛,但是急性胰腺炎多因暴饮暴食诱发,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多提示升高,此患者经实验室检查血尿淀粉酶正常,故不考虑。

中医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评定标准档

中医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评定标准档

中医科57个病证的病证名、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临床医疗质量评定,中医科研、教学亦可参照使用。

2感冒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感冒病系外感风邪,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咳嗽、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1诊断依据2.1.1 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1.2 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2.1.3 四时皆有,以冬春季节为多见。

2.1.4 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

2.2 证候分类2.2.1 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鼻寒流清涕,喷嚏。

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2.2.2 风热犯表:发热、恶风、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

舌边尖红,苔白或微黄,脉浮数。

2.2.3 暑湿袭表:见于夏季,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或热势不扬,无汗或少汗,胸闷泛恶。

舌苔黄腻,脉濡数。

临床尚有体虚感冒,以及挟湿、挟滞等兼证。

2.3 疗效评定2.3.1 治愈:症状消失。

2.3.2 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

2.3.3 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3 咳嗽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以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的病症。

多见于急、慢性支气管炎。

3.1 诊断依据3. 1. 1 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

3. 1. 2 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

3. 1. 3 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

3.1.4 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

3.1.5 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

3.1.6 肺部X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3.2证候分类3.2.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恶寒,或有发热,无汗。

舌苔薄白,脉浮紧。

3.2.2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粘白或黄,咽痛或咳声嘶哑,或有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舌尖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依据:在糖尿病肾病变早期,24h尿蛋白一般<150mg,且呈间歇性,严格控制血糖可使尿蛋白消失,运动后尿蛋白可明显增加
1.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正常<20μg/min,<30mg/24h)。

诊断要求6个月内连续尿检查有2次量白蛋白排泄率>20μg/min,但<200μ
g/min(即在30~300mg/24h之间),同时应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其增加的原因,如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衰及水负荷增加等。

糖尿病控制很差时也可引起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的排出可以>20μg/min,这样的尿白蛋白排出量不能诊为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但若糖尿病得到有效控制时,尿白蛋白排出量仍是20~200μg/min,则可以认为有早期糖尿病性肾病。

2.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依据有:①有糖尿病病史;②除外其他原因的间歇性或持续性临床蛋白尿(尿蛋白阳性),此为临床DN诊断的关键;③可伴有肾功能不全;④伴发视网膜病变,此为一有力佐证;⑤肾活检证实,一般只有当诊断确有疑问时方宜进行。

必须排除其它可能引起尿蛋白的原因,当血尿明显时,必须仔细除外肾乳头坏死,肾肿瘤,结石,肾盂肾炎,膀胱炎或肾炎等,必要时应考虑肾活检明确诊断。

饮食:
用小麦淀粉(或玉米粉代替),配合土豆泥、甘薯面、淮山粉等,蒸馒头、花卷、包子等,既可补充热量,又不增加植物蛋白质摄入,不会加重肾脏负担,最适合于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食用。

应适当多吃粗粮(如玉米面、荞麦面等)、芋头、某些水果、蔬菜等。

但应该指出的是:肾衰竭患者常见电解质紊乱,可表现为高钾血症等。

进食水果、蔬菜应注意避开含钾高的品种,比如桔子、香蕉等。

糖尿病肾病辣不得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饮食与糖尿病又有区别,因为糖尿病肾病饮食原则要求优质低蛋白质饮食。

所谓优质,牛奶蛋白是最好的,其次是鸡蛋、禽蛋蛋白,再其次是鱼类蛋白、瘦肉蛋白,而植物蛋白为劣质蛋白,比如豆制品、日常的馒头、米饭所含的蛋白,应该限制,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特别注意不要吃对肾脏有刺激作用的食物,如芥末、辣椒等,否则会加重肾脏的病情。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需将每日的主食总量保持在250~300克,蔬菜可以多吃。

虽有蛋白尿,但肾功能正常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最好适当放宽,以80~100克为宜。

此外,饮食还应注意高钙低磷,通常高钙的东西往往也高磷,像动物内脏、排骨、虾皮、壮骨粉之类,肯定是高磷的,不宜多吃。

当糖尿病肾病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时,蛋白质限制应更加严格。

临床采用部分小麦淀粉饮食作为主要热能来源,代替大米和面粉。

因为大米和面粉等主食中含有较多量的非优质植物蛋白(每50克约含4克),而麦淀粉中植物蛋白含量甚微。

但因麦淀粉制作不易,所以也可用目前市场销售的玉米粉来代替。

这样可以节约植物蛋白量,用动物蛋白加以补充,从而更利于满足体内的生理需要。

氨基酸的供给:尽可能多摄入必要氨基酸,也可以口服α酮酸来代替部分必要氨基酸;或用肾用氨基酸补充。

热量:在低蛋白膳食时,热量供给必须充足,以维持正常生理需要。

每天摄入30-35千卡/千克体重的热能。

可以选择一些含热量高而蛋白质含量低的主食类食物,像土豆、藕粉、
粉丝、芋头、白薯、山药、南瓜、菱角粉、荸荠粉等,膳食总热量达到标准范围。

保证供需平衡。

脂肪:终末期肾病常合并脂代谢障碍,仍要坚持低脂肪的摄入。

橄榄油、花生油中含有较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也可以作为能量的来源。

限盐:终末期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常可出现高血压,表现为浮肿或尿量减少,限制食盐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进展。

但是如果同时伴有呕吐、腹泻时,不应再过分限制钠盐,必要时还需适当补充。

水:掌握患者液体出入平衡也很重要。

终末期肾病的尿毒症期可能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这时水的摄入量就非常重要了,太多地摄入水,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因此一般每日入液量为前一日的排尿量加上500毫升;但当患者合并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就应再多补充液体。

因此患者还需了解食物的含水量,量出为入。

钾:若每日尿量大于1000毫升和血钾量正常时,不必限制钟的摄入,一般可以随意选食蔬菜和水果。

由于肾脏对钾的排泄功能降低,若出现高血钾时,常对机体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适当限制含钾高的食物,每日应低于1500-2000毫克。

一般像瓜果类蔬菜(南瓜,冬瓜,葫芦)、苹果、梨、菠萝、西瓜、葡萄,含钾量都比较低可以食用,而含钾高的食品像油菜、菠菜、韭菜、番茄、海带、香蕉、桃子等,应适当限制;但是并不意味着绝对不能吃,而是应该在总量范围内有选择地吃,同时避免食用浓缩果汁、肉汁;当出现低血钾时,则应多食含钾高的食品。

钙、磷:肾脏损害时,磷的排泄会减少,导致血磷升高。

而且对维生素D3的合成能力减退,影响钙的吸收。

血中钙的浓度降低,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因此理想的治疗膳食应该提高钙含量,尽量降低磷含量。

而低蛋白饮食本身就降低了磷的摄入,有利于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