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管子禁藏》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管子七臣七主》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管子《管子任法》

●立法而行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邓析《邓析子转辟》

●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慎到《慎子佚文》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到《慎子君臣》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释义: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如果没有法,国家就将混乱不堪,人们的行为将没有规矩约束,法

之所以这么重要其根据在于法本身是公平正义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

释义:这是对周朝“刑不上大夫”、“刑有等级”制度的巨大挑战,他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适用法律上要“不知

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因为法律是公平的,法在根本意义是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是统

一天下的最高标准。管仲将法律称为“公法”,认为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功能,任何社会成

员都不能置于法外,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于意欲,君主也应带头遵守法律,君主不得

随意更改法律,也应有悟守法律的义务,并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样遵守法律。

3、法律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法禁》

释义:君主大臣和百姓平民同样应当遵从法律。

4、“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管子?任法》

释义: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5、“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管子?明法解》

释义:作为法家先驱的管仲以尚法、重法而著称,他反对西周把“礼治”作为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主张治理

国家应当以法为依据,任法而国治,舍法而国乱。

6、人主之所以令行禁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

故上令于生利人,则令行;禁于杀害人,则禁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乐其政也”《管子.形势解》

释义:要立治民之刑、法,必先符合民情,为民所乐,才能“令行禁止”,可谓从心理上把握住了“治民”的要

害。

7、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管子.版法解》

释义:在国家的管理过程中,法是一种十分具体的工具。如何正确地使用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

安危。要执法必严,执法公正。

8、法者,定分止争也。

释义:典出《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定分:

确定名分。止争:止息纷争。法律中常用这个词语表示确定物的权属。

二、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

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

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

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

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

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

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1、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离楼上》!

释义:只有善德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只有法令不能够使之自己发生效力。意谓治理国家必须把行善政与行法

令结合起来。

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释义: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

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三、韩非子是法家创始人,主张依法治国人人平等的原则。后来法家发展成霸道思想,与孔孟之道儒家思想演

变出的王道思想,共同用于社会治理之道。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

言辞却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

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

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

、《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他的这些论文

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

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

,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80句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80句 1. 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 2. 知法者明,行法者智。-《墨子》 3. 民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诗经》 4. 守法如守山,守法如守宝。-《荀子》 5. 百姓若守约,祸乱自消除。-《山海经》 6. 法者,尚德之门也。-《战国策》 7. 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礼记》 8. 赏善罚恶,使民安宁。-《红楼梦》 9. 泽被于下,则民安宁矣。-《左传》 10. 法者弃,而刑者止。-《司马法》 11. 法者,治国之大宝也。-《汉书》 12. 规矩是民生之本,法律是社会之基。-《庄子》 13. 善善者,虽无魁梧之力,必有过人之智。-《孟子》 14. 不法者,疾之也。-《史记》 15. 君子以法制民,小人以民制法。-《韩非子》 16. 法者,安民之器也。-《大学》 17. 无规矩,不成方圆。-《管子》 18. 天下艰难必以法律为上。-《庄子》 19. 法者,立国之本也。-《孟轲》 20. 法制之法,莫为众恶所轻。-《鬼谷子》 21. 严刑峻法,以防止悖乱。-《孔子家语》 22. 人欲行善,法者助之。-《荀子》 23. 法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论衡》 24. 法若明镜,治若细绳。-《荀子》 25. 法令者,安定之主也。-《汉书》

26. 举法乃治国之根本。-《三国志》 27. 法者,国之巨器也。-《刑法通义》 28. 德法相辅,共同维护社会的正义。-《孟轲》 29. 法者,人心之河山也。-《汉书》 30. 法本正直,不偏不倚。-《管子》 31. 笔者以德行为准则,法律为框框。-《梁启超文集》 32. 不守法律者,必将自食其果。-《左传》 33. 法者,维护公平正义之利剑。-《晏子春秋》 34. 其道虽远,其法必行。-《韩非子》 35. 法者,至治之纲。-《左传》 36. 法者,身之衣冠也。-《管子》 37. 法者,国之垣墙也。-《礼记》 38. 官恩,法正。-《孟轲》 39. 殷法不替,无以得治。-《荀子》 40. 法者,国之福祸。-《荀子》 41. 法无定法,治无常治。-《孔子》 42. 法者,社稷之本也。-《公美》 43. 凡人有法度,国有宪章仪则。-《论衡》 44. 浩荡大泽,必以法为注。-《管子》 45. 法者,如风雷之横行,肃颂而行之。-《汉书》 46. 法无容情,真假万里俱宜。-《庄子》 47. 民亲君则君亲民,法亲民则民亲君。-《春秋左传》 48. 法者,民之命也。-《在原赋》 49. 有子曰:有法不仁者,毒必伤人。-《礼记》 50. 法者,守望社稷之大宝也。-《礼记》 51. 不可一日无法令。-《庄子》 52. 法者,治国之纲纪。-《法经》

法制格言,关于法制的格言警句大全

法制格言,关于法制的格言警句大全 篇一:法治名言 法治名言 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2、民无信不立。——《论语》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5、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 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 7、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 8、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子 9、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2、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弟子规》 13、白日所为,夜来省己,是恶当惊,是善当喜。——《养正遗规》 14、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陆机 15、壮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6、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晋书》 17、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8、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孙中山 19、万国之上还有人类在。——胡适 20、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 21、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林肯 22、我们成为法律的奴隶,是为了能够保有自由。——西塞罗 23、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24、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25、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法学格言 1、人无信不立国无法不安 2、普法是国家安康的基石守法是为人处事的根本 3、诚信塑造美丽人生法治铸就平安中国 4、法律的保护比个人的保护更有力 5、好的习惯比好的法律更有价值 6、任何权力都不得位于法律之上 7、保护恶就是侵害善 8、法律不会强迫一个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古代关于法律重要性的名言 1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2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3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4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5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6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7 法小弛则是非驳。――刘禹锡唐《天论上》 8 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平,无平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9 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崔敦礼宋《刍言》 10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1 五权宪法。——孙中山 12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3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14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15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16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17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18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19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20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2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3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4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5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6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7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8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9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0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1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2 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13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14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5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6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7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8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9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20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1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2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3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关于法律的古人的名言

关于法律的古人的名言 1、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2、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3、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6、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 7、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孟子》 8、法者,定分止争也。 9、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10、禁奸止过,莫如重刑,刑重而必得,则民不敢试,故国无刑民,国无刑民,故曰明刑不戮。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生,则重者无所至矣,此谓治之于其治也;行刑重其重者,轻其轻者,轻者不止,则重者无从止矣,此谓治之其乱也——《商君书·赏刑篇》 11、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12、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

13、法能刑人而不能使人廉,能杀人而不能使人仁……所贵良吏者,贵其绝恶于未萌,使之不为非,非贵其拘之囹圄而刑杀之也——《盐铁论》 14、惩其未犯,防其未然——长孙无忌《唐律疏议》 15、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司马光 16、大臣为小臣之表率,京官为外吏之观型。大法则小廉,源清则流洁,此从来不易之理。大臣果能精白乃心,恪遵法纪,勤修职业,公而忘私,小臣自有顾畏,不敢妄行——康熙《清圣祖实录》 17、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 18、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19、昔之欲抑民权,必以塞民智为第一义;今日欲伸民权,必以广民智为第一义——梁启超 20、立国于大地,不可无法也。立国于20世纪文明竞进之秋,尤不可以无法,所以障人权,亦所以过邪僻,法治国之善者,可以绝寇贼、息讼争——孙中山 21、法是关于人世和神世的学问,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法学阶梯》 22、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中】《四库全书·政法类·法令之属按语》 23、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陈弘毅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中国古代法制名人名言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管子禁藏》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管子七臣七主》 ●立法以典民则祥,离法而治则不祥。——管子《管子任法》 ●立法而行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邓析《邓析子转辟》 ●法者,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慎到《慎子佚文》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到《慎子君臣》 1、“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释义:法是治国的标尺,是社会的客观准则,如果没有法,国家就将混乱不堪,人们的行为将没有规矩约束,法 之所以这么重要其根据在于法本身是公平正义的。 2、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者,民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任法》 释义:这是对周朝“刑不上大夫”、“刑有等级”制度的巨大挑战,他要求君主和官吏在适用法律上要“不知 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因为法律是公平的,法在根本意义是代表国家的整体利益的,是统 一天下的最高标准。管仲将法律称为“公法”,认为法具有最高权威,具有普遍适用的价值功能,任何社会成 员都不能置于法外,凌驾于法律之上。即使法自君出,但是法律高于意欲,君主也应带头遵守法律,君主不得 随意更改法律,也应有悟守法律的义务,并要求官吏和百姓同样遵守法律。 3、法律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管子?法禁》 释义:君主大臣和百姓平民同样应当遵从法律。

4、“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管子?任法》 释义: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5、“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管子?明法解》 释义:作为法家先驱的管仲以尚法、重法而著称,他反对西周把“礼治”作为政治生活的最高准则,主张治理 国家应当以法为依据,任法而国治,舍法而国乱。 6、人主之所以令行禁止者,必令于民之所好,而禁于民之所恶也。民之情莫不欲生而恶死,莫不欲利而恶害, 故上令于生利人,则令行;禁于杀害人,则禁止,令之所以行者,必民乐其政也”《管子.形势解》 释义:要立治民之刑、法,必先符合民情,为民所乐,才能“令行禁止”,可谓从心理上把握住了“治民”的要 害。 7、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管子.版法解》 释义:在国家的管理过程中,法是一种十分具体的工具。如何正确地使用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 安危。要执法必严,执法公正。 8、法者,定分止争也。 释义:典出《管子?七臣七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定分: 确定名分。止争:止息纷争。法律中常用这个词语表示确定物的权属。 二、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 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_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_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中国古人说过很多关于法治的话语,对现代建设法治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代法治名人名言,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经典篇】 1. 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2. 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3. 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4.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5.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6.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7. 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8.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9.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0. 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精选篇】 1.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2. 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3. 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4.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5. 法出于仪威于义。 6.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7.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8.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9.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10.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11.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2. 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13.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4.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5.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16. 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7.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18.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19.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20.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古代法治名人名言【热门篇】 1.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2. 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3.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 4.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5.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6. 法者,编著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韩非子、难之》 7.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黄帝经、经法、君正》 8. 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唐、马总《意林》) 9. 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10. 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新唐书、魏徵传》 11.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2.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中国法律的名言警句大全

中国法律的名言警句大全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对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提出了更为突出、更加紧迫的要求。下面是店铺为你分享的中国法律的名言警句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中国法律的名言警句摘录 1)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2) 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3)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4)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法法》 5) 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6)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7)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8)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9) 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10)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1) 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2)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13)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14)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5)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16)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17)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18) 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劝其德而乐其政,邪人痛其祸而悔其行。(汉王符《潜夫论、断讼》) 19) 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汉、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20) 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中国法律的名言警句推荐 1)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2)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3) 宪律制度必法道。 4)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5) 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 6)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7) 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8)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9)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0) 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1)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12)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13)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14)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15)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16)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17) 如平直必以准绳。 18)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19)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20)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关于中国法律的名言警句大全 1) 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2)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中国关于法律的名言谚语

中国关于法律的名言谚语 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中国关于法律的名言谚语有哪些,你知道吗?以下是店铺带来的中国关于法律的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中国关于法律的名言语录 1)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2)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4) 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5)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6)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7) 大海和陆地服从宇宙,而人类生活是受最高法律的命令的管辖。――西塞罗(古希腊)《法律篇》 8)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9)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10)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11)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2)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13)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4)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15) 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阿奎那(意)《神学大全》 16) 法者,治之端也。――荀况(战国)《荀子·君道》 17) 法分明,则贤不得夺不肖,强不得侵弱,众不得暴寡。――韩非(战国)《韩非子·守道》

18) 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桓宽(汉)《盐铁论·申韩》 19) 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20)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中国关于法律的名言摘抄 1) 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2)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3) 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4) 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5)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6) 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7) 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8) 守法为官,一生平安;守法做人,清白本分;守法处事,达理明志;守法致富,根基稳固。——田桑 9)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10) 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11) 事断于法。——邓析 12)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13)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14)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15)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16)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7)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8)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9)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20)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中国关于法律的名言大全 1)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

关于法律的古文名言 1 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2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 刑一而正百,杀一而慎万。――桓宽汉《盐铁论·疾贪》 4 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便宜十六策·赏罚》 5 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6 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7 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8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9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10 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11 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12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13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4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15 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6 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17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唐《砥石赋》 18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苏轼宋《策别安万民六》 19 五权宪法。——孙中山 20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 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2 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3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4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5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6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7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8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9 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10 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1 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战国《管子·禁藏》 12 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 13 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 14 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 15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 16 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 17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 18 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 19 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政治学》 20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1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2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3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4 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从古至今名人论述法律重要的名句六十句

从古至今名人阐述法律重要的名句六十句 从古至今名人阐述法律重要的名句六十句。 从古至今名人阐述法律重要的名句(篇一) 1.水者火之备,法者止奸之禁也。——恒宽 2.我们作为人而有权拥有的平等是环境平等,而不是个人平等。 3.自然法即神灵法,只是用来约束每一个个体的法律,咱们务必坚决地回绝遵守。咱们就应坚决地遵守无视神灵法的规章制度,正因规章制度赋予咱们和平比拟好的政府和稳定,因此对咱们来说,规章制度比神灵法更好,正因假如咱们采用神灵法的话,他会将咱们陷入迷惑无序和无政府状态。——马克·吐温 4.无论何人,如为别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我身上。——阿奎那 5.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霍布斯〔英〕《利维坦》 6.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是我愿意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7.疏法胜于密心,宽令胜于严主。——吕坤

8.法谚云,法律是最低的道德要求。 9.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地断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承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10.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波洛克 11.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利制定的。——柏拉图 12.人与人是不一样的,人们不能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视同仁、人人相等。 13.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诱导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们自己的德行。——托马斯阿奎那 14.刑罚知其所加,那么邪恶知其所畏。 15.刑罚知其所加,那么邪恶知其所畏。――诸葛亮〔三国·蜀〕《廉价十六策·赏罚》 16.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17.法律吸吮穷人的膏血,而富人却掌握着权柄。——哥尔德斯密斯

中国古代法律名言

中国古代法律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古代法律名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 欢迎点评和分享! 1、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2、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3、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4、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5、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 6、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 爵禄分威权。 7、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8、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9、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0、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11、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2、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13、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14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

皆于此焉。 15 、夫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帝王所与天下划一,不以亲疏贵贱,而轻重者也 16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7、法出于仪、威于义。 18、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19、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20、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2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22、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23 、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24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25、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26、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7、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 28、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29、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30、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 31、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张明楷关于法学的名言

张明楷关于法学的名言 1.有关法律的古代名言 1、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2、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尚书》 3、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4、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5、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6、有法而行私,谓之不法。——慎到 7、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8、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9、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10、37、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1、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1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13、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14、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15、设而不犯,犯而必诛。——曹操 16、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2.关于法律的古人的名言 原发布者:miaoyang369566 关于法律的名言2.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4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9.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管子

(战国)《管子·禁藏》10.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管子(战国)《管子·七臣七主》11.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鹖冠子(战国·楚)《鹖冠子·度一》1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司马迁(汉)《史记·循吏列传》13.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班固(汉)《汉书·刑法志》14.立善防恶谓之礼,禁非立是谓之法。——傅玄(晋)《傅子·法刑》15.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吴兢(唐)《贞观政要·公平》16.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欧阳修(宋)《剑州司理参军董寿可大理寺丞制》20.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贝卡利亚(意)《论犯罪和刑罚》23.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24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25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歌德(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26.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日莲(日)《立正安国论》 3.法律格言 一、管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制、国家转型的关键时期,诸侯各国的思想家进行着激烈的思想大论战。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在治国方略的选择和运用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核心的是法家的“德治”与“法治”之争,而最早提出“法治”主张的思想家是时任齐国国相的管仲。 管仲推行了一系列社会变革措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治国理论,即以法治国的主张。作为法家的重要代表之一,管子的思想丰富而有影响力。 《管子》主张以法治国,执法公正,同时,也非常重视“德”对民众的教化功能,充分认识到人民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管子》治国理民的思想方略。

中国法制名言警句

中国法制名言警句 1 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2 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3 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4 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5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6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7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 8 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9 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 10 法者,编着之国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11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12 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13 赏不避仇仇,诛不择骨肉。 14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15 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16 设而不犯,犯而必诛。 17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 18 民不举官不究。 19 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20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1 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2 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 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3 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管子、 法法》 4 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5 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6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7 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8 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9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10 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1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12 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 君臣》 13 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4 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15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16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17 法立于上则欲成于下。苏辙 18 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19 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宋、陈亮 20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1 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2 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3 省刑之要在禁文巧。 4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古代法治名言40句

古代法治名言40句 1、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2、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强制,一部分靠榜样的效力。——格老秀斯(荷) 3、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那么法律作为一件无用之物自己就会消灭。――洛克(英)《*论》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 5、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6、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7、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全上古之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8、有法度之制者,不可巧以作伪,有权衡之称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寻丈之数者,不可差以长短。——《管子·明法》 9、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0、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布鲁纳 11、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12、立法而行私,与法争,其乱甚于无法。——邓析《邓析子转辟》

13、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4、有治人,无治法。——荀子 15、民不举官不究。 16、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17、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18、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19、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20、规外求圆,无圆矣;法外求*,无*矣。――宋祁(宋)《宋景文笔记》 21、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 22、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23、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24、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到《慎子君臣》 25、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鲁赫 26、法律地在暴力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西塞罗 27、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论语、为政》 28、先王以明罚敕法。

文言文的法律名言

文言文的法律名言 文言文,有着独特的语言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文言文的法律名言你看过哪些呢?下面店铺为你分享的是文言文的法律名言,希望你喜欢! 文言文的法律名言(经典篇) 1) 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2) 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 3)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4)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 5) 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6) 言出为箭,执法如山。 7) 宪律制度必法道。 8)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 9) 慎到: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作伪。 10) 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 11) 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 12)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13)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14) 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5) 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 16) 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 17) 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18) 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 19) 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 20) 法不阿贵,绳不绕曲。 文言文的法律名言(精选篇) 1) 法者,定分止争也。

2) 法者,下之仪也。 3)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4) 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5) 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6)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 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 8) 当公法则不阿亲戚。 9) 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 10) 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 11) 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 12) 可行必守,有弊必除。 13) 按善恶见闻之实,断是非去取之疑。 14) 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15)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6) 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17)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18) 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 19) 法出于仪、威于义。 20) 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文言文的法律名言(热门篇) 1) 如平直必以准绳。 2)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3) 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 4) 不可假公法以报私仇,不可假公法以报私德。 5) 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无君也,故明君慎令。 6)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 7)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8) 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 9)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10) 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古代关于法律的名言(精选100句)

古代关于法律的名言(精选100句) 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这是关于法律的名言,除以以外,大家还了解哪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古代关于法律的名言(精选100句),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1、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4、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5、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6、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7、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韩非《韩非子》 8、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9、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10、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1、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2、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13、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14、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5、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6、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7、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18、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9、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20、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21、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韩非子》 2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23、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24、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25、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2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2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28、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29、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30、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3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32、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33、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34、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35、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36、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37、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38、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9、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40、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