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原则

简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原则
简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原则

河北联合大学

科目:西方哲学史班级:08社会工作学号:200811030112 姓名:张东浩

简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原则

【摘要】康德三大批判中都有二律背反这一项内容,指的是具有同等理由而能成立的相互对立的命题,揭示了可以同时成立的两个相反命题之间的矛盾。二律背反思想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判断力批判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康德三大批判是一

个体系,所以二律背反思想在这一批判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从超验的方法、调节性原则两方面得到解决,这有助于了解连接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桥梁,即真与善的纽带——美。

【关键词】三大批判二律背反调节性

康德三大批判中都有二律背反这一项内容,是因为有三种认识能力:知性、判断力、理性,相应三种内心能力: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能力、欲求能力。如果分不清什么能认识、什么只能思维,那么,以有限的条件追求无限的条件就不可能实现。于是出现了下列情况:对于认识能力来说,产生了把知性推向无条件的理论理性的二律背反;对于愉快和不愉快情感来说,形成了审美判断的二律背反;对于欲求能力来说,产生了自身为自身立法的实践理性二律背反。

《判断力批判》分为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都有二律背反思想。鉴赏原则方面的二律背反表现在:“正题:鉴赏判断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为否则对它就可以进行争辩了(即可以通过证明来决断)。反题:鉴赏判断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为否则尽管这种判断有差异,也就连对此进行争执都不可能了(即不可能要求他人必然赞同这一判断)。”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主要体现在反思判断力二律背反思想中。

“这个反思的第一个准则就是命题:物质的东西及其形式的一切产生都必须被评判未按照单纯机械规律才可能的。

第二个准则就是反命题:物质自然的有些产物不能被评判为按照

单纯机械规律才能的(它们的评判要求一条完全不同的原因性规律,也就是目的因的规律)。”

如果我们现在把对于研究的这些调节型的原理转变为客体本身的可能性的构成性的原理,那么它们就会被说成是:

“命题:物质的东西的一切产生都是按照单纯机械规律而可能的。

反命题:它们的有些产生按照单纯机械的规律是不可能的。”

康德更关注二律背反的解决。这里,我们从两方面:超验的方法、调节性原则了解康德如何解决判断力二律背反的。

一超验的方法

对二律背反的解决,康德用的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方法。他通过反证法论证正反命题都是能够成立的,所以双方是能够并存的,但是双方又是矛盾的,必须着手解决。康德把眼光放在经验之外。

鉴赏判断是评价某物是美还是不美的能力,与主体及其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相联,有两个特性:第一,“鉴赏判断就愉悦而言是带着要每个人都同意这样的要求来规定自己的对象(规定为美)的,好像这是客观的一样。”例如,“这朵花是美的”不仅对讲这句话的人来说,花是美的能带来愉悦的心情,而且包含着要每个人都同意因花的美而感到愉悦;第二,“鉴赏判断根本不能通过论证根据来规定,就好像它只是主观的一样。”这犹如一道菜,不可能通过报出菜的成分来推断菜的味道,而是用舌头和味蕾亲自尝尝,根据感受去判断是否适合自己的胃口,一个人对审美对象的判断不会根据别人的喜好与否或先天的规则来推论,因为“事实上,鉴赏判断绝对是总要作为对客体的

一个单一性判断来作出的”,每个主体对客体的鉴赏判断都是单一的,各有不同。这两个特性表明鉴赏判断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似乎是矛盾的;康德加以发挥构成了鉴赏判断力的二律背反。正题认为鉴赏判断不能建立在概念上,因为鉴赏判断不是认识判断,只是一种心理功能,面对的是感官现象,以现象给人的愉快和不愉快为根据,所以是私人的判断,没有要别人也赞同的要求,即没有普遍性的要求。但是,鉴赏判断的要点表明其确实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求,这就需要以概念为依据。所以,反题认为鉴赏判断建立在概念之上。概念是鉴赏判断力二律背反的焦点,也是矛盾解决的关键:正题中的概念是“确定的概念”,反题中的概念是“不确定的概念”。“确定的概念”指有一定内涵和外延,在经验中有相应的直观对象,也就是知性概念。如果鉴赏判断建立在知性概念上,那么鉴赏判断的要素和条件就能作明确的定义,就能在直观中给出,鉴赏判断就能通过例如“和谐”、“比例”、“对称”“完满”等概念证明某物美与不美,这就是一种认识判断了,而不是审美判断。

正题说鉴赏判断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是正确的,只要明白这里的“概念”是“确定的概念”(知性概念)。“不确定的概念”作为概念能满足鉴赏判断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求,“不确定”即没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就不会让鉴赏判断成为认识判断。康德把“不确定的概念”解释为“关于现象的超感官基底的概念”,即超感性的先验的理性概念,没有直观对象与之相对应,不能为认识服务,也无法认识它,它先天的存在于每个人的头脑中。以超感性的理性概念为基础的鉴赏判断要求每个

人都同意判断的结论。因此,反题的结论也是正确的。这样,康德把经验派美学强调的审美判断是趣味判断与唯理派强调的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协调一致。概念的双重性解决了鉴赏判断力的二律背反。所以对二律背反的解决,康德用的是一种相对温和的方法。正反命题是能够并存的,但是双方又是矛盾的,必须着手解决。康德把眼光放在经验之外:在于区分了现象与“自在之物”,只要正反题放于各自适合的世界,就能并行不悖。

二调节性原则

康德的哲学是一种先验哲学,为人的认识、实践、审美等思维和行为寻找先天原则,也可以说先验哲学是一种方法论。这一部分就从方法论的角度了解目的论判断力二律背反是如何解决的。

康德把认识事物的原则分为构成性原则和调节性原则(或统制性原理)。构成性原则能扩大人的知识,主要体现在《纯粹理性批判》的先验感性论、先验逻辑论的先验分析论部分。调节性原则“一方面抑制知性的这种令人担忧的僭妄,好像它(由于它能够先天地定出它所能认识的一切事物的可能性条件)由此就把任何一般物的可能性也包括在这个界限内似的;另一方面在考察自然界时按照一条知性永远也达不到的完整性原则来引导知性本身,并由此来促进一切知识的最终意图。”它不能对客体规定什么,只是防止知性超出自己运用的范围,为人的行为提供参考性的概念,从而引导人努力达到它所设定的目的,不断追求完满。调节性原则运用于自然和道德两大领域。在自

然领域,主要有两类对象:一是知性针对的一切经验活动及经验知识。起到调节性作用的是对经验知识的“可能完善性”感兴趣的理论理性的概念,即理念;二是针对自然界的有机体,包括人,起到调节性作用的是“目的”概念。这一部分主要是《判断力批判》的“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内容。关于事物的形成遵循的是机械规律还是目的因规律构成了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二律背反。机械因果规律是认识现象世界的客观规律,它能让我们了解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扩大知识范围。但是,机械规律对于有机体却不能给出精确的解释。康德曾说有了物质就能说出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一只小小的毛毛虫的结构、功能及其联系比宇宙还复杂得多。康德于是引入目的论。历史上的目的论思想,认为这些思想要么带来宿命论,要么带来物活论、有神论,机械论与目的论不能并存,只能一真一假。这是因为它们把目的论当成了构成性原则。在康德眼中,目的只不过是一种主观假设的概念,为的是把自然界杂多现象归于自然的整体,从而把握自然统一。只要区分规定性的判断(普遍性给予了,把特殊归属其下的判断)与反思性的判断(特殊属性给予了,寻求普遍性的判断)。正题:物质的形成依据机械规律,这是一个规定性的判断,遵循的是知性给予的规律,是构成性的原则。反题:有些物质的形成依据的是目的因规律,则是反思性的判断,由特殊到普遍,趋向自然的统一,此规律没有实在性,是调节性的原则。探究自然主要依据机械规律,“任何时候应当按照自然的单纯机械作用的原则来对它们进行反思,因而根据这一原则来尽我所能的进行研究,因为,没有这条原则作为研究的基础,就根本不可

能有任何真正的自然知识”;遵从机械规律才能形成对自然的认识,这并不是说能从自然界找到什么目的。目的论规律只是把目的概念作为理念引导人类深入地探究自然,并不能构成自然科学知识。目的论只是增加了解自然的切入点,让人类可以多角度地思考自然,不断达到完善。所以,机械规律与目的因规律能够相容,对任何一方的偏执都不能形成对自然的完整理解。目的论判断力批判的二律背反也就解决了。康德引入“目的”概念说明自然是合目的的,重点并不在有机体,而在于寻找整个自然存在的目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人类不仅是像一切有机物那样作为自然目的,而且在这个地球上也作为一切其他自然物都与之相关地构成一个目的系统的那个自然最后目的”,由此得出: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可见,“人”才是康德关注的核心。当然,这里的“人”指的是在自然的人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化——道德的人”,真与善统一于美,这是康德力求达到的完美。

从以上两种解决判断力二律背反的方法中可以看出康德力求找出实践理性和纯粹理性沟通的桥梁,最后引出他真正的意他所致力于研究的所谓科学就是指人在世界中所占的位置,要想成为一个人,我们该做些什么。所以康德这一思想对我们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新形势下,思考人的发展、和谐社会构建中人焦点性作用也许有新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5~186、240、132、125、126、188、240~241、287

[2]〔德〕康德.判断力批判·序言(邓晓芒译)[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

[3]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评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29

论康德的“自我意识”

论康德的“自我意识” 高省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 [摘要]“自我意识”概念萌发于普罗泰戈拉经笛卡尔至康德手中形成一个本体论概念。这个思想和理论至今仍然影响并规定着当代主体哲学的发展。本文回顾了康德“自我意识”的理论渊源,介绍了笛卡儿、莱布尼茨和休谟在为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寻找基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康德对笛卡尔的“我思”和莱布尼兹的“统觉”的批判、继承,阐述了康德“自我意识”的含义,并且分析了这一概念在康德认识论中的功能,最后分析了这一思想对近代西方哲学的影响及其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自我意识;统觉;我思 我们知道,形而上学在近代受到了休谟怀疑论的严重挑战,特别是他对因果关系的怀疑,动摇了经验科学的基础,在知识界产生了振聋发聩的效果。康德则坚信我们的确拥有普遍必然的科学知识,然而,他面临的难题是要说明:我们为什么会有普遍必然的知识。为了理解康德对这一问题所做的分析,我们必须把握其《纯粹理性批判》中的“自我意识”概念。这一概念说明了直观所予的感性杂多如何被知性的统觉本源综合统一性统摄于“我思”的表象之下而形成客观有效的知识的过程。因此,只有真正领会这一概念的内涵,才能更好的理解康德的“知性纯粹概念的先验演绎”乃至康德之后西方哲学的发展。 一、康德“自我意识”的理论渊源 黑格尔曾说:“今生,现世,科学与艺术,凡是满足我们精神生活,使精神生活有价值、有光辉的东西,我们知道都是从希腊直接或间接传来的”1作为“自我意识”的发端,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57页。

首先应当追溯到古希腊早期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2这句话虽包含有相对主义倾向,然而人的问题首先被凸显出来,他认为知识在于人的感觉,于是他把感觉看成知识的来源和判断事物的标准。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的出现,表明了古希腊哲学对象的转移,从研究本原,探索自然,转向探索社会和研究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标志着“自我意识”的萌芽,然而“自我意识”学说的提出应当主要归功于苏格拉底。 据古人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人。他根据德尔菲神庙的铭句“认识你自己”,要求首先研究人自身,通过审视人自身的心灵的途径研究自然。“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与世界本原相符合的原则,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找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依照这些原则规定外部世界。”3在这里心灵中的原则虽然只是“神谕”,还不具有近代认识论的含义,但这一立场实为康德的“自我意识”开启了先声。 西方哲学发展到中世纪,基督教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人类的“自我”之光在上帝中黯然失色了。直至近代,弗兰西斯.培根在批判经院哲学和发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时为新时期的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问题,近代欧洲开启了一场唯理论和经验论的论争。康德“自我意识”是在以上两派的争论陷入困境的条件下形成的,并且继承了笛卡尔、莱布尼茨关于“自我”的学说。 二、康德对笛卡尔、莱布尼茨的批判及其“自我意识”的含义 我们知道,尽管“自我意识”是康德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石,甚至康德自认为“统觉原理是人类知识整个范围的最高原理”,但是“我思”和“统觉”这两个如此重要的概念却并不是由康德首先提出。 首先是康德对笛卡尔“我思”的批判和继承。笛卡尔生活在新旧知识交替的时代,他为了证明新兴的自然科学的合法合理性,对现有的一切知识采取了普遍怀疑的策略。这些知识包括周围世界、我的身体和数学观念。笛卡尔认为,思想可以怀疑思想之外的对象,也可以怀疑思想之内的对象,但却不能怀疑自身,因为思想自身是思想的活动,当思想在怀疑时,思想可以怀疑思想的一切对象和内容,但却不能怀疑“我在怀疑”,否则的话怀 2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M],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页。 3 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2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摘要: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概念不仅是理解康德哲学的钥匙而且是理解其全部哲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由的提出、先验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关键字:自由;康德;自由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求自由,享受自由,自由究竟是什么,很难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从意识形态来讲,自由分为感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选择往往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可以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康德的自由观是伦理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他律伦理学的种种包围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首次将自由意志的规律确立为人自身的规律。 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之所以居于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它是“开启崇高的实践原理的钥匙”它是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 一、自由观的提出: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天生的, 德行不能传授, 只能教一些关于善的知识, 教会人们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辨善恶。智者派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尊敬和正义这些美德。苏格拉底和智者派都想给自由意志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 自由意志要么自发地行善, 要么自发地作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之初, 性本善”和“人之初, 性本恶”的争论。他们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 近代以来, 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又进行了规定: 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问题。经验论者认为自由就是对自由意志的自然欲望的满足, 而唯理论者则认为自由就是一直遵从理性的指导而行动。这一切都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康德设立

浅谈康德二律背反命题的证明与分析

浅谈康德“二律背反”命题的证明 11级中国哲学,彭文桂,学号:201101020015 摘要: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四组二律背反,这四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立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康德通过“先验辨证论”为我们揭示了这四组“二律背反”命题背后的本质即它们为一种幻相。同时,康德还认为二律背反的揭露,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自己哲学的正确性,证明人决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体。 关键词:二律背反康德证明 在康德的系统里,知性的范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类别,分别是:量、质、关系和模态。前两类范畴对应的是“数学的原理”.后两类范畴对应的是“力学的原理”,而四组“二律背反”的命题,一一对应了这四大类范畴,关于时空是否有限的矛盾对应量的范畴,物质的可分矛盾对应质的范畴,是否存在自由因的矛盾对应关系的范畴,以及是否存在世界的绝对必然原因的矛盾对应模态的范畴,因而由此也

可以把前两组“二律背反”命题归为“数学性”的;后两组则是“力学性”的。由于同一种性质的两组“二律背反”命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以及本质的同一性,因而在此就仅对第一和第三组“二律背反”命题进行证明。对于第一组背反命题的证明: (1)正题的证明:假如世界的时间是无限的,没有开端的,那么在每一个时刻之前都存在有无限的时间已经流逝了,但是知性对于时间的综合活动,是不可能对于一个无限的相续序列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确定一个无限的时间已经流逝过了,此外,倘若是无限的时间,既然是无限,那么又怎么能已经流逝掉而达到当前的某一个时刻呢?因而一个无限的流逝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一个开端。同样,人们对于空间整体的把握是部分的完整综合而成的,而不是作为一个无限的集合整体而同时给予的,那么对于一个无限的空间的各个部分的相续序列的综合,就必然是在无限的时间中进行的,但是之前已经证明过无限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因而无限的空间广延也是不可能的,而只能是有一个开端的。 (2)反题的证明:假若世界没有开端,时间是有限的,那么也就是说在世界的开端之前,存在一段空的时间,而空的时间里并不能存在有任何的东西,是一种绝对空无的状态,那么也就是说世界的开端是无,实际上也就代表着世界没有开端。若世界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

康德崇高理论分析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四、崇高的分析 (一)理论渊源 1、“崇高”这一美学范畴,在西方最早由古罗马时代的朗加纳斯在题为《论崇高》的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这篇文章主要是从文章的风格角度谈起的,但它不只是谈风格,它涉及到崇高这一美学范畴的特征与本质问题。认为崇高的对象是那些伟大、恢宏的事物,崇高的本质在于主体——崇高来源于庄严伟大的思想和强烈激动的情感,崇高是伟大心灵的回声。朗加纳斯虽然承认大自然的伟大,但更强调人类的尊严,他所说得“不平凡的、伟大的”,实际上是两种,一种是大江水河海洋那样数量无限的自然,一种是力量无边无际的人的思想和精神。这里看作是康德的崇高学说的萌芽。 2、17世纪布瓦洛把它译成法文,与古典主义美学要求不符,没有受到重视。18世纪启蒙主义时代,新兴资产阶级在艺术上反对古典主义的虚弱纤巧,崇高美学风格被重新发现。法国的卢梭要求艺术要表达那种雄浑豪壮的美,要表现庄严崇高的事物。狄德罗更是明确的表达“诗需要的是一种巨大的粗犷的野蛮的气魄”,康德对启蒙主义思想非常重视,因此也影响到他的思想。英国启蒙主义思想家对崇高的提倡也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康德。 3、对康德的崇高理论发生直接影响的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柏克的崇高理论。以感性经验为基础,分析了崇高感和美感的主观客观条件,把崇高、美和人的主体情欲联系起来,从对象的客观性质和主体的生理心理要求两个方面说明崇高和美的不同。对崇高对象客观特点和产生崇高感的主观心理条件的分析,把对崇高的研究向前推了一步,为康德崇高理论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二)现实原因 崇高这个美学范畴在柏克、康德时特别受到重视,有它的阶级根源于社会根源。十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他们在工商业上竞相角逐,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主义,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主义,在思想上提倡启蒙运动,在学术上则掀起了反对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运动。在欣赏上强调崇高,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共同主张。 (三)崇高的三个问题 1、崇高与美的比较 (1)、相同点 第一、它们都以快与不快的感情最为判断的宾语,都能引起快感;

康德的认识论康德哲学三题之二

东方论坛2007年第6期 康德的认识论* ——康德哲学三题之二 单 纯 (中国政法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2249) 摘 要:康德的哲学体系与当时流行的经验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最大不同是:既承认外在经验对于人的认识的刺激作用又强调人的心灵具有认知的主体性意义。他以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层次和功能观综合统一了经验主义怀疑论和经院哲学的独断论,肯定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同时也说明了传统哲学本体论在认识上的虚幻性。以辩证的认识论的新方法取消了传统哲学的独断论。 关键词:感性;知性;理性;哥白尼式的革命;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B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2007)06-0001-11 独断论是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留下的形而上学的精神遗产,它坚信只有超越经验事实之上的结论才能构成真正的知识或者真理。像作为整个宇宙万物对立面的上帝,千变万化的物质运动背后不动的规律,哲学所探讨的形象世界背后的实在,支配无限繁复的语言和思维的逻辑(逻格斯),都是独断论意义上的确定性知识。可是,休谟对此十分怀疑。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不具备确定性,因为它们都只不过是局限于我们经验的感官印象而已。这就意味着,构成我们所谓确定性知识的那些命题都只具备或然性:要么是真,要么是假,其依据是我们所体会、观察或实验到的数据,即各种性质的经验,与经验吻合的为真,否则为假。 正是休谟对于独断论的经验主义的怀疑引起了康德的反思。当然,康德并不否认知识起源于经验,但他同时认为,起源于经验的知识并不是知识的全部,还有经验之外的知识或先验的甚至是超越经验的知识。这些传统的知识论问题必须从人的认识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一、人的认识过程 无论是人的认识能力还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中理性都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那么,什么是理性呢?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放在认识过程中加以界定,即人的内在心灵固有三种递进的认识能力:首先是感性,即人在空间和时间形式(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不过层次较低)中感觉事物的能力;其次是知性,即将感觉数据通过概念和综合加工生成的有关外在客体的知识的能力,此综合乃是依据先验的范畴(由概念化的规则指导)来进行加工的;最后是理性,即将客体知识综合成系统的能力(如将整个现象世界理解为有系统规律的“自然王国”)。这说明在建构人类知识的过程中,人的主体认知能力是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 “我们的知识起源于感性,然后上升到知性,最后终于理性,在它之后我们便没有能力通 过直觉的事物来理解理性之后的事了。”[1](P300) 由此可见,理性是处于最高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从综合和终极——广度和深度方面——意义上指导认识者主体去寻找各种经验的偶然性条件背后的绝对条件,以便确保整个人类知识大厦的安全性。因此,理性既是人类认识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认识的目标,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终极性。 但是,恰好是在认识的终极性这里,理性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独断论相遇了。在这里它们两者都会产生“哲学上的虚幻”(philosophical 收稿日期:2007-09-10 作者简介:单纯(1956-),男,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中国社科院宗教所研究员。*本文系200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宗教哲学传统的反思与展望”(批准号:05BJ00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收稿日期] 2003 12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4页。康德这里所说的“第四个二律背反”,按《纯粹理性批判》 中的排列应为“第三个二律背反”。 ②这种证明实际上与牛顿对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的假设十分相似,但康德却把它放在代表理性派哲学的“正题”中提出来。 他考虑的只是莱布尼茨关于上帝存在的充足理由律证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 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No.2 2004 ·康德逝世二百周年纪念·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系,武汉430072) [摘要] 文章把康德的自由观划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1)“先 验的自由”在理论理性中为实践的自由预留了一个可能的自由的“理念”;(2)“实践的自由”,分为“一般实 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的任意”(der freie Willkür)和“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意志”(der freie Wille), 两者都具有自由本体的意义(不纯粹的或纯粹的);(3)“自由感”,分为审美鉴赏的自由感和社会历史中的 “自由权”(言论自由、立法自由、财产权等),这两者都被划归“反思的判断力”的范围,并非人的自由本体, 但却都是人的自由本体的“象征”或“类比”。 [关键词] 康德先验自由实践自由自由感自由权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0289(2004)02 0024 007 康德在其晚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曾说:“我的出发点不是对上帝存在、灵魂不朽等等的研究,而 是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世界有一个开端,世界没有一个开端’,等等。直到第四个二律背反:‘人 有自由;以及相反地:没有任何自由,在人那里,一切都是自然必然性。’正是这个二律背反,把我从 独断的迷梦中唤醒,使我转到对理性本身的批判上来,以便消除理性似乎与它自身矛盾这种怪事。”①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考虑一切哲学问题所围绕的核心。然而,到底什么是自由,它 和必然具有什么意义上的相关性,这却是长期以来康德研究者们聚讼纷纭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 给康德所使用的自由概念作一个层次上的基本划分,以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到解决这一难题 的关键。总体上看,康德的自由概念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 一、先验的自由(die transzendentale Freiheit)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及其注释中,从理论理性的角度提出了设定一种“自由的先验理念”的必要性,这就是:机械因果律永远需要追溯更早的原因,因此其序列

《教授》中的二律背反及其道德内涵

第30卷 第3期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0 No.3 2010年6月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Jun.2010 《教授》中的二律背反及其道德内涵3 宋艳芳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摘 要】当代作家邱华栋的小说《教授》以夹叙夹议的拼贴方式评判当代社会的种种伦理失常现象,以反思型叙述揭示知识分子的伦理困境,以观看—被观看、封闭—开放的二元对立和背反探索隐私的危机、信 仰的危机等关涉道德、伦理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从而实际上借后现代的叙事技巧实现了 小说传统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教授》;道德;反思型叙事;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10)03-0036-05 一 小说的道德功能和价值 《教授》是当代作家邱华栋2008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借助一位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教授的视角,来打量其好友,经济学家赵亮的生活,并进而对当代人生活中的各种斑斓无序和腐化堕落现象进行评判。小说的题目、封面上的兽面人以及三个人的倒影形成的动物形状的阴影足以引起人们的遐想,更能激发高校知识分子的阅读兴趣。实际上,很快读者就会发现,这部小说里的“教授”有一个谐音绰号:“叫兽”,由此也可以判断,像很多当代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一样,这部小说意在揭露以“教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道德的堕落和沦丧。 然而,读完全书我们就会发现,教授仅是小说批判锋芒指向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靶子,正因为教授曾高高在上,他的堕落才显得尤其沉重。而《教授》只是借这样一个群体的负面形象揭开更多人的面纱,引发我们对于道德伦理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文学的道德揭示功能和道德价值一直是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关注的主题。英国当代作家默多克就对文学的道德功能情有独钟,她认为:“如果你写的是小说,那么你就无法避免道德判断。”[1]112默多克倾其才能致力于以文学创作展示人的“善”,并呼唤人们向善。而当问及她心目中的“善”究竟是什么样子时,她却犹豫了。经过认真的思考,她终于对提问者做出了自己的回复:“复善之界定:善的一个基本的要素是勇气。我此处想到的是那些在暴政压力下仍坚持呐喊出真理的持不同政见者。我知道的一个例子:弗拉蒂米尔?布考夫斯基,他被捕入狱,被释放,继续呐喊,明明知道他可能被投入精神病院———在那里他可能会被逼疯。这是有关纯粹的勇气和善的一个多么好的例子!”[1]242而中国学者高楠在其《文学的道德价值》一文中,对文学的道德价值进行了肯定并做了系统的论证,他认为:“文学的道德价值是文学随时实现着的价值,它是文学的普遍价值,又是文学作品分有的具体价值。”[2]55 邱华栋在其小说《教授》中,根本无意避免道德判断,而是高举道德批判的旗帜,秉持一个作家的勇气,对当代社会上发生的种种现象,特别是一些道德沦丧,伤风败俗的事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对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五花八门、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充满了忧虑,并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把它们记录和展现出来以警示世人。这一点是让人敬佩的。而且,邱华栋的小说充满了时代感,正如刘震云在小说的序中所说,“别的作家写的是‘故’事,邱华栋写的是‘新’事”。很多刚刚 3[收稿日期]2010-03-30 [作者简介]宋艳芳,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

浅析康德哲学中的物自体概念(最新)

摘要:物自体是康德哲学中最为基础以及最为重要的概念。康德认为由人的主体所建造出来的科学仅仅存在于现象界,而不能深入到对象自身的本体。对象自身的本体被康德称之为“自在之物”,即物自体。这一概念的提出调和了独断论和怀疑论,是康德所有概念的基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独断论怀疑论物自体 一、物自体概念提出的背景 《纯粹理性批判》的问世,调和了当时两大哲学流派大陆唯理论和英国经验论的对立,是康德进行创作的首要原因。何为唯理论,就是注重理性思维去思考,那么经验论就是注重实践经验到的事物。但是当时的唯理论和经验论走向了两个极端,唯理论表现为以斯宾诺莎、莱布尼茨为首的独断论,经验论表现为以休谟为首的怀疑论。独断论就是在没有任何经验作为根据的条件下,单凭逻辑思维的推论断言在我们的主体之外存在着某些终极客体的知识。而康德在早期主张唯理论,大量吸收了莱布尼茨思想中的能动性因素。 提到了休谟就不得不提到笛卡尔。笛卡尔被认为是近代哲学真正的鼻祖,因为近代哲学从笛卡尔那里由先前的本体论研究转移到认识论,人们能否由表象通达到实在。笛卡尔要寻求的是整个哲学的根基,他发现那些本体论哲学家所认识到的本体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他要寻找作为哲学根基的“不可怀疑性”,答案就是“我思”。笛卡尔将“自我”确立为哲学的主题,确立了近代哲学的基点。当我在思考的时候只有一件事是不用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思考。一旦我们意识到了,就已经处在意识当中了。 在欧洲中世纪的自然科学领域《纯粹理性批判》中的理性充当了上帝的位置,理性是用机械论的方式解释世界,这种理性主要体现为数理的因果模式。休谟建立在习惯联想基础上的怀疑论引起的恐慌可想而知。康德的形而上学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人为自然立法”,另一个是“人为自己立法”。因为要为“自然立法”,这是关于现象界的机械的存在论,是经验范围内的形而上学。因为要为“自己立法”,所以建构了物自体概念,是作为自由意志的物自体的存在论,是超验的形而上学。因此康德发言:“我们要悬置这些知识,以便给信仰留下地盘”。 二、哥白尼式革命 牛顿物理学对康德的影响是很大的,这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的序言中就能看出来。康德列举伽利略、托里拆利、施塔尔等人的例子,着重讨论了在经验性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科学,用来说明科学、哲學、形而上学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依照理性自己放进自然中去的东西,到自然中去寻找(而不是替自然虚构出)它单由自己本来会一无所知、而是必须从自然中学到的东西”。 ①14,BXIV由此得知,自然科学是依照主体的理性运用经验在自然中不断总结和寻找,这就是科学所走的道路。

简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原则

河北联合大学 科目:西方哲学史班级:08社会工作学号:200811030112 姓名:张东浩

简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原则 【摘要】康德三大批判中都有二律背反这一项内容,指的是具有同等理由而能成立的相互对立的命题,揭示了可以同时成立的两个相反命题之间的矛盾。二律背反思想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判断力批判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康德三大批判是一

个体系,所以二律背反思想在这一批判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从超验的方法、调节性原则两方面得到解决,这有助于了解连接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桥梁,即真与善的纽带——美。 【关键词】三大批判二律背反调节性 康德三大批判中都有二律背反这一项内容,是因为有三种认识能力:知性、判断力、理性,相应三种内心能力: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能力、欲求能力。如果分不清什么能认识、什么只能思维,那么,以有限的条件追求无限的条件就不可能实现。于是出现了下列情况:对于认识能力来说,产生了把知性推向无条件的理论理性的二律背反;对于愉快和不愉快情感来说,形成了审美判断的二律背反;对于欲求能力来说,产生了自身为自身立法的实践理性二律背反。 《判断力批判》分为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都有二律背反思想。鉴赏原则方面的二律背反表现在:“正题:鉴赏判断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为否则对它就可以进行争辩了(即可以通过证明来决断)。反题:鉴赏判断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为否则尽管这种判断有差异,也就连对此进行争执都不可能了(即不可能要求他人必然赞同这一判断)。”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主要体现在反思判断力二律背反思想中。 “这个反思的第一个准则就是命题:物质的东西及其形式的一切产生都必须被评判未按照单纯机械规律才可能的。 第二个准则就是反命题:物质自然的有些产物不能被评判为按照

康德哲学的理论概述

康德哲学的理论概述 (西方哲学概览之一)① 一、康德的生平著述 (2) 二、前批判时期 (3) 三、哲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 (4) 四、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 (6) 五、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 (7) ①提到的章节号码和页码是赵敦华的书中的章节号码和页码

一、康德的生平著述 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格尼斯堡(1945年后成为前苏联,现在的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市)地处波罗地海之滨,普瑞格河流经市区入海,它是海岸贸易和手工业发达的城市。父亲是一位马鞍匠。母亲受过一定的教育,心地善良,信虔诚派基督教,她对康德影响很大。八岁至十六岁在教会办的九年制学校上学,成绩优异。1740年进入格尼斯堡大学神学院学习,1745年毕业。这时因为母亲和父亲先后去世,家境困难,他当了九年的家庭教师。他在给学生上课之余,还抓紧时间进行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希望获得担任大学教师的资格。在1755年以前匿名发表了《一般自然史和天体理论》的著作和几篇论文。1755年开始在格尼斯堡大学任教,担任了多年的编外讲师。有时每周上课多达二十课时,他曾讲过自然观、人类学、自然地理、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自然神学、教育学、哲学大全等课程,据说还讲过建筑学和火药制造技术等课程。1770年晋升为教授。在康德的一生中,除了有一次暂短的外出旅行以外,他从来也没有离开过格尼斯堡。他没有结婚成家,生活极其有规律。早五点准时起床,上午上课,下午上课或搞研究和会见朋友等,下午五点准时散步,晚上读书或写作,晚十点准时就寝。只有一次例外,是因为读卢梭的著作着迷而没有去散步。正如教材第259页的引文中说的那样,是卢梭告诉了他,凡是人都是自由平等的,不能因为自己有知识有才能,而蔑视无知的普通民众。是卢梭教给了他要学会尊重人,特别要尊重普通的劳动者。因此他与卢梭一样,可以说都是平民哲学家。他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迷信,但是他的性格外圆内方,有调和折中的特点。他的宗教观是理性的宗教观,因此受到政府和宗教界的批判和限制,不让他发表有关宗教方面的言论和著作,他不得不违心的服从。但是等到他退休,前德国国王死了以后,他照样坚持发表自己的见解。1804年病故。 康德熟知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典籍和哲学,也非常了解英法的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但是对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除了卢梭以外,就是牛顿和休谟了。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用在进行教学和哲学与科学的研究上。因此有人说,康德没有生平,他的工作和著作就是他的生平,他是典型的学院派的书斋哲学家,这种评价是世界公认的。他的著作以1770年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和批判时期。批判时期的著作又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理论哲学的著作有《纯粹理性批判》(第一版

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认识论

哥白尼式的革命”:康德的认识论 “康德哲学三题”之二 摘要:康德的哲学体系与当时流行的经验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最大不同是:既承认外在经验对于人的认识的刺激作用又强调人的心灵具有认知的主体性意义。他以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层次和功能观综合统一了经验主义怀疑论和经院哲学(唯理主义)的独断论,肯定了人类知识的界限同时也说明了传统哲学本体论在认识上的虚幻性。以辩证的认识论的新方法取消了传统哲学的独断论。 关键词:感性;知性;理性;哥白尼革命;二律背反 独断论是西方自柏拉图以来留下的形而上学的精神遗产,它坚信只有超越经验事实之上的结论才能构成真正的知识或者真理。像作为整个宇宙万物对立面的上帝,千变万化的物质运动背后不动的规律,哲学所探讨的形象世界背后的实在,支配无限繁复的语言和思维的逻辑(逻格斯),都是独断论意义上的确定性知识。可是,休谟对此十分怀疑。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不具备确定性,因为它们都只不过是局限于我们经验的感官印象而已。这就意味着,构成我们所谓确定性知识的那些命题都只具备或然性:要么是真,要么是假,其依据是我们所体会、观察或实验到的数据,即各种性质的经验,与经验吻合的为真,否则为假。 正是休谟对于独断论的经验主义的怀疑引起了康德的反思。当然,康德并不否认知识起源于经验,但他同时认为,起源于经验的知识并不是知识的全部,还有经验之外的知识或先验的甚至是超越经验的知识。这些传统的知识论问题必须从人的认识过程中去寻找答案。 一、人的认识过程 无论是人的认识能力还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其中理性都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那么,什么是理性呢?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将人的认识能力放在认识过程中加以界定,即人的内在心灵固有三种递进的认识能力:首先是感性,即人在空间和时间形式(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不过层次较低)中感觉事物的能力;其次是知性,即将感觉数据通过概念和综合加工生成的有关外在客体的知识的能力,此综合乃是依据先验的范畴(由概念化的规则指导)来进行加工的;最后是理性,即将客体知识综合成系统的能力(如将整个现象世界理解为有系统规律的“自然王国”)。这说明在建构人类知识的过程中,人的主体认知能力是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即 “我们的知识起源于感性,然后上升到知性,最后终于理性,在它之后我们便没有能力通过直觉的事物来理解理性之后的事了。” 由此可见,理性是处于最高的决定性阶段,它是从综合和终极——广度和深度方面——意义上指导认识者主体去寻找各种经验的偶然性条件背后的绝对条件,以便确保整个人类知识大厦的安全性。因此,理性既是人类认识的最高阶段,也是人类认识的目标,具有认识论意义上的终极性。 但是,恰好是在认识的终极性这里,理性与传统的形而上学的独断论相遇了。在这里它们两者都会产生“哲学上的虚幻”(philosophical illusions)。相对于认识过程中的客体或者整个经验现象世界,形而上学的实在和理性的结论都是“虚幻不实”的,它们的短处是我们在认识过程中不能直观,不能被描写成某种具体的经验实物;它们的长处是可以为普遍的经验实物建构起必然的规定性,即规律。这也就是中国哲学传统中的认识论所说的“经虚涉旷”和“超以象外”的统一,它们没有物象,因此是“虚幻不实”的,但却可以超越物象的局限而揭示整体物象或经验世界的必然性和普遍性。理性在人类认识中的本质就是要建构“整体性的知识大厦”(entire edifice of knowledge),所以它需要经验论的一砖一瓦,但不是乱堆乱放,而是要放在大厦中的某些确定位置;它也需要独断论的建筑蓝图,但要严

二律背反2

【什么是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列举了4组二律背反: 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限。 ②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③正题: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一切都是依自然法则。 ④正题:在世界原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反题:里边没有必然的东西,在这个系列里,一切都是偶然的。 康德强调,这4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为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康德还认为二律背反的揭露,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自己哲学的正确性,证明人决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自体。康德还认为,在实践理性和判断力中同样存在二律背反。在道德领域里,康德认为道德的普遍法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感性经验,否则就没有客观有效性,于是在人的身上必然发生幸福和德行的二律背反,二者只有在“至善”中得到解决。在美学领域里,康德提出兴趣和概念的二律背反,目的在于揭露经验派和唯理派的观点在美学上的片面性。 二律就是两种被认同的规律。 【二律背反的应用范围】 二律背反,原出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例如,在同一个星球上,地面物体推动和地心引力的作用成反比,物体的推动力越大,地心引力对物体的作用越小,航空航天科学家据此计算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用的火箭必须具备多大的推力等等。 二律背反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意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发现在康德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对理性的批判,不仅发现了以往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

康德的哲学史上的地位

康德的哲学史上的地位 康德和他的哲学,无疑是在哲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这么说,康德在哲学史上恰似一个贮水池,康德以前的哲学概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或者其他科目,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他的哲学的贡献至少有三点: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先验论的哲学思维和观念;以及他的辩证法的思维。 说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就不得不说到他的“三大批判”的哲学体系,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个重要思想的提出,给哲学带来了哥白尼式的转变。 “三大批判”分别教给人们如何判断“真”、“善”、“美”。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意在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即求真。而他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都在补充和提出更多的强调人的能动作用。 “三大批判”哲学体系的形成,给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在此之后,无数的伟大的哲学家都从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得到领悟,并如同师出康德般,发展出更多的哲学思想。 康德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先验论的哲学思维和观念。在康德时代,所谓的认识不过就是通过对现象的认识达到对本质的认识因此,在认识关系上,就是要求主体认识必须符合客体对象。因而人自身的认识能力,特别是人类的理性能力只能在认识中起到消极的、被动的作用。然而,康德敏锐地发现,这一认识论的原

则最终会导致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从而完全否定认识的可能性。 康德认为,如果将认识论的方向转向到对象符合认识这一崭新的原则上来,也许我们就可以给出认识可能性更为充分而雄辩的说明。这就预示了人的认识能力在认识中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但是,这种作用又是同经验紧密相联系的,康德称之为“先验的”。所谓经验的,就是人的直接感知。由于任何人的经验都是有限的,因此,经验的往往是不确定的,有局限的,有限的;而先验的则是经过人的理性对于经验的知觉的整理,它是确定的,普遍的,必然的。 康德的先验哲学强调了人的认识能力,使人们可以从认识能力上去解决如何认识可能的这一重大问题。 康德的重大影响还有他的辩证法思维。康德在认识论的思想上认为,一方面,人的本体并不是亚里士多德意义的本体,本体并不是万物由它构成,最终又归于它的那种世界的“始基”或“本原”。康德认为,这种本体仅仅是经验的本体,是人们在自己经验里的感知,没有普遍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所有客观有效的问题在认识论中不过是知性的统觉所综合统一的判断。 这种二元论的思想模式即发展成为了辩证法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也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并是辩证法的思想发扬光大。 康德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无论是他的“三大批判”、“不可知论”、“唯心主义观点”等等,都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毋庸置疑的贡献。正是有了康德的哲学体系,哲学的魅力才更有光彩,也使后人前仆后继的在康德的影响之下在哲学的领域上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

公开课康德的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笔记

康德在人类文明史及哲学史取得崇高地位的原因:不是来自于其异乎寻常的思维能力,而是来自其身后拨打的人性;康德把至善看做是纯粹理性的最终目的。康德哲学的分类:世界哲学和学院哲学。人类普遍问题和专业问题。哲学的问题: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对自己人生的承诺和定位)?即“人是什么?”关心人的问题,而不是哲学的技术智力问题。康德一生:亚里士多德:他出生,他工作,他死了。康德《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本科毕业凭《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直接进大学教书,德国哲学史上两个:康德,尼采。死于老年痴呆症。知识来源:知性和感性。感性给我们的是直观的杂多,一个不确定的经验的领域,除了具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式外,实际上缺乏进一步的规定,本身不能构成知识,而只能成为知识的材料,人类只有通过理性的范畴把感性杂多的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则综合在一起形成判断,那才叫知识。连接直观杂多的规则,就是范畴,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来自于知性。主体或者我思把知性的先验范畴应用于感性的材料,按规则综合成为知识。旧的知识论:知识是我们主观与客观的事物符合。康德认识论:真理不是主观符合客观,而是我们的知识和判断必须符合我们的认识条件,而认识条件必须符合感性的先天形式,时间和空间以及知性的先验范畴及其运用规则。知识的两面:感性杂多与先验知性范畴。问题:不同质的先验范畴如何运用于感性直观。想象力:感性与知性之间的一种中介性的能力,沟通感性与知性,同时具有感性与知性的特性。想象力是如何使先验范畴运用于感性杂多的?用它所产生的图式。想象力是图式的承载者。图式:产生图像的规则或者程序,图像把一个范畴图示化,使其可运用于现象之上。“想象力为一个概念取得它的形象的某种普遍的处理方式的表象,我把它叫做这个概念的图式。”一方面具有普遍性,类似概念,另一方面,又是特殊的,类似图形。想象力根据图式自动产生图像,而中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主义者认为图像是感官层面各种过程的结果,又是人理智抽象的基础。客体必须符合心灵,而不是相反,亚里士多德主义则相反。用图式的方法,根据某个概念,把各个表象综合在一个图像当中,图式使我们把现象的杂多带到了一起,散殊的杂多结合成一个图像,可以把概念用于现象。想象力,把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的事物连接在一起。知性,感性,想象力——人的先天能力。黑格尔:我们对一个人的质疑和反驳,必须从接受它的前提开始,提出的质疑和反驳才是有效的。十二范畴:量(单一性,多数性,全体性),质(实在性,否定性,限制性),关系((依存性与自存性(实体与偶然),原因性与从属性(原因和结果),协同性(主动与受动之间的交互作用)),模态类(可能性-不可能性,存在-非有,必然性-偶然性)。时间是范畴运用于现象的必要条件,我们所有的外感官和内感官的现象都在时间之中,时间是一切现象的共同特征。“图式无非是按照规则的先天时间规定而已”。时间是一切表象联结的形式条件。表象只有联结在一起才能形成判断,而时间就是联结表象的形式条件。时间的先验规定是想象力的产物,在感性和执行两边都有根基,与范畴是同质的,因为是普遍的先天的;与表象同质,因为时间包含在一切经验杂多的形式中。范畴在现象上的应用,借助于现象的时间规定而成为可能,后

物流效益背反

“效益背反”又称为“二律背反”,这一术语表明着两个相互排斥而又被认为是同样正确的命题之间的矛盾。“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普遍的现象,是物流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 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包括的内容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和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 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 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可用下图表示(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关系): 1) 一般说来,提高物流服务,物流成本即上升,它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 2) 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并非呈现线性的关系,也就是说,投入相同的成本并非可以得到相同的物流服务的增长。一般而言,当物流服务处于低水平阶段追加成本的效果较佳。 3) 对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做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尽量降低物流成本 不改变物流服务水平,通过改进物流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这种尽量降低成本来维持一定服务水平的方法称为追求效益法。 ②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这是许多企业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做法,是企业面对特定顾客或其特定商品面临竞争时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做法。 ③保持成本不变,提高服务水平 这是一种积极的物流成本对策,是一种追求效益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利用物流成本性能的方法。 ④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这是一种增加销售、增加效益、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法。只有要求企业合理运用自身的资源,才能获得这样的成果。企业采取哪种物流成本策略,往往不是凭感觉而定的,而是通盘考虑各方面因素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商品战略和地区销售战略、流通战略和竞争对手、物流成本、物流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物流系统负责人所采用的方针等。 2、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 物流的各项活动处于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系统中,想要较多地达到某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会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一定的损失,这便是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例如:1)减少物流网络中仓库的数目并减少库存,必然会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而增加运输的次数; 2)简化包装,虽可降低包装成本,但却由于包装强度的降低,在运输和装卸的破损率会增加,且在仓库中摆放时亦不可堆放过高,降低了保管效率; 3)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增加了运费,却提高了运输速度,不但可以减少库存,还降低了库存费用。 所有这些都表明,在设计物流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整个物流系统达到最优,任何片面强调某种物流功能的企业都将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见,物流系统就是以成本为核心,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个物流系统化。它强调的是调整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成本变为最小,以追求和实现部门的最佳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