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程度补语的教学对象

对外汉语程度补语的教学对象

针对外汉语程度补语的教学对象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学习汉语来接触外文,相应的,针对外汉

语程度补语的教学也逐步受到了重视。针对外汉语程度补语的教学对象,一般都是同行业的业务人员、研究生、职业院校的学生以及有一定学习外文的能力的青少年学生。

汉语的学习基础是阅读理解,以及听说能力,教师要制定相应的针对性训练课程,帮助学生克服基础弱的不足,同时要注意把握教学进程,分步推进。在针对外汉语程度补语的教学中,在上课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就读水平进行区分,对外汉语拼写、语法、文言文特色等层面细致地进行辅导;除此之外,老师还要督促学生按要求多听多看、多练多记,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同时,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汉语文本资料,结合实际,介绍中国文化,帮助学生

更全面深刻的了解汉语的学习。让学生积极思考,使学习具有丰富的内涵,使汉语学习更有趣、更有深度、更有效,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了解汉语的学习更为他人的有用。

总的来说,要针对外汉语程度补语的教学对象进行系统化的教学,需要老师依

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层次,结合实际,重点强化基本技能、提高语言本质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完善教学系统。只有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提供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教材支持,才能让教学更好、更深入,真正改变语言学习乏味、单调的性质,收获学生时代,让学生逐渐拥有汉语这种独一无二的语言文化能力。

谈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谈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提要:汉语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材各类补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也是学生产生偏误较多的一个语法项目,所以其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从汉语本体方面明确趋向补语的范围,弄清动趋结构中宾语的归属问题,而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服务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范围;宾语 一、趋向补语范围的界定 学者们大多将趋向补语分为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比如,吕叔湘先生认为可以充当简单趋向补语的有: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可以充当复合趋向补语的有:上来/去、下来/去、进来/去、出来/去、过来/去、起来。[1]这种分类方法在汉语本体的语法研究方面显得详细明了,但为方便教学起见,我们发现以此来编排教材或进行教学难免有些繁冗。事实上,只将“来/去”看作趋向补语更好。 “来/去”与“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等(下文简称“上”类动词)都可以直接跟在动词后作补语,且动补结构中可插入表可能的肯定、否定形式“得/不”。但二者却差别很大,首先,在意义上,“来/去”作趋向补语时,表示动作朝着或背着说话人或正在叙述的人物、处所进行;[2]而“上”类动词则表示主语或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因动作而发生的位移。如:“他跑来了。”中“他”一定是向着说话人跑的,可见“来”的作用是表示趋向;而“他跑上讲台。”则是“他”位置发生了变化,即从某个地方通过“跑”这个动作到了讲台。又如:“他跑进教室来。”中的“进”只表示位移,即从教室外面到教室里面,而“来”才表示动作的趋向,即动作向着在教室里的说话人进行。其次,在用法上,“来/去”与主要动词之间结构比较松散,可插入宾语或词尾“了”,而“上”类动词与主要动词之间结构却很紧凑,宾语必须放在“上”类动词之后,词尾“了”也只有在有“来/去”的情况下才能直接放在动词后面。既然“来/去”与“上”类动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存在着差别,那么把它们都看作趋向补语未免有些牵强。然而,“上”类动词又该隶属于哪一类补语呢?实际上,“上”类动词在动词后作补语,无论是结构特点还是语义特征上都更接近于结果补语。“爬上”、“记下”、“走进”等与结果补语“看完”、“写下”、“擦干”等的构成、带宾语情况、否定或疑问方式等都是一致的。又如“考上大学”、“关上门”、“贴上邮票”等结构中动词后的“上”都是表示结果义。 综上所述,把“上”类动词看作结果补语更合理。而复合趋向补语则可以理解为结果补语加上“来/去”组合而成的。这样,不仅减少了趋向补语的数量,而且也不存在“简单趋向补语”与“复合趋向补语”的区别了。 二、动趋结构中宾语的归属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详案 课堂实录

课文 王芳:玛丽,昨天考试考得怎么样? 玛丽:怎么说呢?有好有坏,我自己觉得语法考得挺好的。王芳:口语呢? 玛丽:口语考得也不错,我说得很流利。 王芳:你发音怎么样? 玛丽:老师说我发音发得不太准。 王芳:汉字写得快不快? 玛丽:我写汉字写得很慢。我听力考得也不好。 王芳:你试试听汉语歌,可以帮助你练习听力。 玛丽:是吗?好,我试试。 生词: 1.得 2.挺, 3.流利 4.发音 5.准 6.快 7.慢 8.听力 9.歌 10.帮助 11.练习

第二部分:教案设计 教学对象:接受正规学校就教育的长期班留学生,来自泰国,印尼,韩国,澳大利亚等四国的16位学生。已经学习六个星期的汉语,共计60个课时。 课程类型:汉语精读课 教学设计原则: 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2、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原则。 3、强化学习环境的原则,在课前预先设计考试对成绩进行评价,给学习者创造一种整体记忆的氛围。 教学目标: 3、知识目标 ?会读、会背、会写本课所有单词,并可以用之组词造句。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下课文对话,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通过归纳法引导学生说出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并能造出正确的句子。 ?通过演绎法使学生了解状态补语的语法意义,肯定形式,否定形式及疑问形式,并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变换,利用所给单词造出正确的句子。 2、交际目标 以小组方式对话,主要任务是学会怎样对动作的结果、状态、程度等进行判断和评价。 3、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汉语学习中听说读写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平常心态对待这些问题,减少学习焦虑,并介绍一些比较有利于学生提高汉语水平的方法,比如听歌,看电影等。 教学重点:(1)状态补语及其一般形式 (2)动词重叠 教学难点:“的”“得”二者比较 多媒体运用:1、生词、例句和语法点部分用PPT课件 2、相关图片用PPT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每课时50分钟 第1~2课时:学习生词,分析易写错、读错的字词、朗读背诵课文。 第3~4课时:讲解语法点:程度补语、动词重叠。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1、学习本课生词,熟读,理解基础上会用。 2、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分组背诵课文。 3、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安排一次小默写测试,这节课出示成绩。找一个成绩比较高的同学起来问他:“你考了多少分?”然后问大家:“分数高吗?”然后说:“所以我们可以说他考得好。”那么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新课文,看看玛丽考的怎么样。 二、学习生词 1、教师领读单词,领读两遍。 2、学生齐读单词,一个单词读两遍。

对外汉语情态补语教案

对外汉语情态补语教案 一、教学对象/班级 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教学重点、难点:例如“了”、“把”、同义词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自学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到、念、谈、可以话、猜谜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谈练习:释义、形式、练 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记/思索/评估:顺利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控出来较困难等。 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 学生:并无汉语基础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自学完了声韵母及其女团) 课型:综合型

教学内容: 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 教学目标:通过这文言的自学,学生能 1)知识目标:掌握汉语声调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能辨识四个声调,恰当标调及念出四个声调 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 难点:音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 时间:上午8:00—8:45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5分钟) 1)备考声韵母(学生每天以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做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斥责,点至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说道。) 2)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 m, h, a, ei, ing, ba, ma, hei, bing ) 2、讲授新课(15分钟) 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ā á ǎ à ),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2)引入本堂课所学内容——声调。 3)讲解声调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声调的含义,调值,调类,调号)。 4)利用五线谱鼓励学生找出四个声调的音位。 5)对着五线谱逐一地教学生四个声调的读法(注重半上的教学)。 6)握相同阳入相同义的汉字展开对照教学,特别强调声调在汉语中的促进作用。例如:

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

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 对外汉语补语是汉语语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习者而言,掌握补语的使用对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有重要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补语的教学顺序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给大家介绍10条关于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的建议。 1.从单一的补语讲起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过程中,建议从单一的补语开始讲起,例如时间补语、地点补语等,这些补语较为简单,对于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理解。 2.引导学生熟悉补语的语法形式 引导学生在掌握单一补语的语法形式后,应逐渐熟悉其他补语的语法形式,包括宾语补足语、主语补足语等,同时要教授不同语法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分步骤讲解常用补语 对于常用的补语,应分步骤讲解,例如对于“把”和“给”这两个常用的动词补语,可以先讲解其基本语法形式,再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其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4.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例如对于英语母语的学生,可以对比英汉语言差异,说明在补语的应用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5.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 在补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口语模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和语感。 6.注重课堂实践 补语教学中,应注重课堂实践,设计有趣的语言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补语的应用能力,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7.分析补语语义 在补语教学中,也需要关注补语的语义,例如宾语补足语可以表示描述事物的状态、程度、结果等,主语补足语可以表示事物的特征、身份等,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补语的语义含义。 8.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补语

在补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下使用合适的补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 补语的使用场景和搭配,避免在语言交流中出现不适当的补语使用。 9.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补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提供相关语料库、语言软件等 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0.与其他语言知识结合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还应与其他语言知识结合起来,例如汉字教学、语音教学等,通过多种语言知识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背景和语言学习兴趣,采用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补语的语法形式和应用技巧,提高对汉语语言的理解 和应用能力。

程度补语初级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程度补语初级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程度补语的概念和作用; 2.学生能够运用程度补语描述物品、人物、情感等程度; 3.学生能够在口语和写作中灵活使用程度补语。 教学内容: 1.程度补语的概念和作用; 2.常见的程度补语形式; 3.程度补语在口语和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Step1. 导入 1.激发学生对于程度补语的兴趣,例如:“你们是否听过这些表达:非常、好、不错、超、非常棒、非常难、特别、最、极其、怎么样等等这些词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 就是它们都是程度补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程度补语,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2.向学生介绍程度补语的作用,例如:“程度补语是用来加强或者减弱词语的程度或 者意义的词语,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地描述一个物品、人物或者情感的程度。” Step2. 语法讲解 1.讲解常见的程度补语形式,例如:“非常、很、特别、极其、最、超、少、多、稍微、大大地、非常好、有点儿、相当、不够、一点儿等。” 2.提供中英文对照的句子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 中文:我非常喜欢中国菜。英文:I like Chinese food very much. 中文:我们的汉语老师非常有耐心。英文:Our Chinese teacher is very patient. 中文:昨天的考试很难。英文:Yesterday's exam was very difficult. 中文:那个学生很聪明,她的成绩最好。英文:That student is very smart and has the best grades.

中文:这个城市非常繁华。英文:This city is very busy. 中文:我稍微有点累。英文:I'm a bit tired. Step3. 课堂练习 1.通过给出中文句子,让学生翻译成英文,并且使用程度补语加强或者减弱程度。 例如: 中文:这个苹果不够甜。英文:This apple is not sweet enough. 中文:这个电影非常好看。英文:This movie is very good. 中文:这个冰激凌真是太好吃了。英文:This ice cream is really delicious. 中文:她有点儿累了。英文:She's a little bit tired. 中文:这个男孩很聪明。英文:This boy is very smart. 2.通过给出英文句子,让学生翻译成中文,并且使用程度补语加强或者减弱程度。 例如: 英文:He speaks Chinese very well. 中文:他中文说得非常好。 英文:The weather is extremely cold today. 中文:今天天气非常冷。 英文:She is a little bit shy. 中文:她有点儿害羞。 英文:The food in this restaurant is not very good. 中文:这个餐厅的食物不太好。 英文:I'm feeling quite sick. 中文:我感觉有点儿不舒服。 Step4. 课堂讨论 1.让学生讨论在哪些情景下需要使用程度补语,例如:“在描述物品、人物、情感、天气等方面,程度补语非常有用。” 2.让学生举例说明在口语和写作中如何使用程度补语。 例如:“在谈论食物时,我们可以说这个食物非常好吃,或者只是说它还可以。在谈论他人时,我们可以说她非常聪明,或者只是说她有点聪明。” Step5. 作业 1.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他们喜欢的食物的程度,并且在文章中使用程度补语。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语法现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4.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语法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方法的讲解; 难点:语法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 三、教学策略 本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语法知识与现实习惯的结合。教学过程要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语法概述 1、语言和语法的概念和关系; 2、语法分类和基本术语; 3、语法标记和语法符号。 第二章词汇和词类 1、词汇定义和分类; 2、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定义和用法。 第三章句子成分 1、主语和谓语; 2、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3、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1、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概念; 2、并列句、从句、独立主格结构和不定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第五章句子的语态和语气 3、句子的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规律和运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 1、期中和期末考试; 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3、作业和课外阅读。 六、教学资源 1、教材:《汉语语法教程》; 2、课件:PPT、Word文档; 3、其他教具:黑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音箱、视频播放器等。 七、教学计划 本课程为60学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1.1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 第四周:句子结构 第六周:句子的语调和停顿 6.2 停顿的定义和分类; 第七周 ~ 第十周:综合讲解和分组讨论 1. 分组讨论和展示; 2. 整合和运用前六周所学的语法知识; 3. 实践性学习和反馈。 第十一周 ~ 第十五周:期中考试和复习 1. 组件期中考试;

汉语趋向补语的研究现状

汉语趋向补语的研究现状 趋向补语类型多样、语义丰富,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各界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本文将从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汉外对比研究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三方面来对前人的成果进行综述。 一、关于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 最早提到汉语趋向补语的著作是1924年黎锦熙的《新著国文语法》。此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陆续有一些语言学家如吕叔湘、丁声树、赵元任等对趋向补语进行论述,但这些研究大都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专论。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研究趋向补语的专著、论文等不断增多,极大地拓展了汉语趋向补语的研究深度与广度。 1、陈昌来在1996年发表了《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一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趋向补语的性质做了详尽的分析。他提出在研究关于趋向动词的性质时,必须坚持形式与意义相结合的原则。 2、刘月华1998年出版了《趋向补语通释》一书。此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把趋向补语作为一个整体,从意义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主要描写其共性;第二部分是“分述”,逐个描写每个趋向动词的意义及可以与其结合的动词、形容词,并且从语法和语义两方面对动趋结构进行了分类;第三部分是“动词与趋向补语搭配总表”,其中收录了比较完整的趋向补语动词搭配。这本著作在趋向补语的研究方面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3、近些年“语法化”的兴起,让学者们开始试着用语法化来解释趋向补语的相关问题。2005年,王国栓和梁银峰分别出版了专著《趋向问题研究》和《汉语趋向动词的语法化》,解释了汉语趋向补语的产生与发展规律。其中《趋向问题研究》还探讨了一部分趋向动词在某些固定格式中的语法化过程。 除上述专著外,对趋向补语进行探讨的其他学术成果还有:刘月华《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1988)、周永惠《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1991)、高顺全《复合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语义解释》(2005)等,以上皆是从趋向补语的意义方面进行研究的论文。此外,在研究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方面,有陆俭明的《动词后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问题》(2002)、杨凯荣《轮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2006)等。这些成果都对汉语趋向补语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语法的分析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语法的分析方法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语法的分析方法 1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标注状语,用<>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咬死了猎人的狗。 2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基本精神: 1.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上严格按照内部的构造层次进行分析; 2.进行分析时,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 3.分析时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或句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优越性: 1.注意到了句子构造的层次性; 如:他刚来我们便宜他了

“形+得+很”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分析

“形+得+很”结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分析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语法教学。在教学中,我们会遇到许多语法点,这些语法点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人来说很好理解,但是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要把握这些并不容易。特别是有些语法现象是汉语所特有的,对这些语法现象作语法分析是很有必要的。 我在教学中就曾碰到这样一个句子:“头疼得很。”这在我们日常用语中是经常说的,但在教材中却把这一句型当作一个重要的语法点列举出来。将它分析为:“很”用在“得”的后面,表示程度高。例如: ⑴今天热得很。 ⑵这件衣服便宜得很。 ⑶饺子好吃得很。 书上的分析很简单,一般的学习者都能理解这一用法。但是这种分析对这一结构(“形+得+很”)所表示的意义及用法没有具体分析和解释。本文即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从“得”字结构角度分析“形+得+很”结构 按照《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解释,得de:助词,分为得①得②,得①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基本形式是“动/形+得+补”,动词不能重叠,不能带“了、着、过”。得②用于表示可能、可以和允许。“形+得+很”结构中的“得”显然是属于得①,该结构语义作用为表示程度。 表示程度的“得”字结构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类,分别为“狭义程度‘得’”和“广义程度‘得’”。汉语里带狭义程度“得”的说法实际数量并不多,可以出现在“得”之后的词除了“很”以外,还有“慌、厉害”等。方言里的说法有所不同,不过数目仍然有限。 带有狭义程度“得”的说法多用于口语,这一类说法都是对已经实现了的事件做出描写,使其所具有的语义色彩因表程度的“得”而得到加强。 关于广义程度的“得”,有些语法著作明确承认其特殊性,有些未加描述。把表示程度的“得”和表示结果的“得”区分开来是有道理的,因为两者在不同方言中有十分明确的形态区分,表程度用“到”字,表结果用“得”字。 粤语和闽语用“到”表程度,用“得”表结果。如: 俾渠激到又喊又笑。(粤语)

极性程度补语“死”、“极”、“透”、“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极性程度补语“死”、“极”、“透”、“坏”的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 摘要:极性程度补语是汉语中十分特别的一类,在很多语言的语言体系中不 存在程度补语。因此,很多学习者学习极性程度补语比较困难,同时极性程度补 语也是教师教学的一大难点。本文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2.0中的程度补语“死、极、透、坏”的句法进行筛选,并结合相关语言理论进行分析总结,并提 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在对外汉语极限程度补语的实际教学中有一些思 考和启示。 关键词:极性程度补语、偏误分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一、引言 现代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其他国家的语言区别很大,所以对外汉语教学比 较困难。汉语程度补语是汉语语法中比较复杂的一类,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难度 也比较大。由于汉语的补语种类繁多,因此本文选择汉语补语系统中的极性程度 补语“死、极、透、坏”这个小分支进行分析。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2.0》,归纳总结不同国家学生的偏误类型及其偏误产生的原因,并立足于实践 提出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有效减少偏误现象的发生。 二、“死、极、透”、坏” 已有研究 罗宁《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程度补语偏误分析》中,通过定量分析,对 程度补语“死、极、透、“坏”的相关语料从形式到语用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粘合式程度补语用在比较句中的偏误率比较高。此外,程度补语的语 义偏误更多分布在粘合式程度补语中,分别体现在语体色彩偏误和感情色彩偏误 两类。孙书亮在《韩国终极水平学生习得程度补语偏误分析》中认为,程度补语 应该用在形容词和表示心理、生理或实义动词之后,用来说明状态或动作达到一 定的程度。农朗诗在《程度补语“极、透、死、坏”个体研究》中对“死、极、

补语的认识与分析——现代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义的多指向性

补语的认识与分析——现代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义的多指向 性 在本体研究中,补语历来因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受到语法学界的关注,对补语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由于近年来汉语热的兴起,补语的教学更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再次得到关注和阐释。现采用赵清永对现代汉语补语的定义,并尝试结合文学刊物《西部》中的例子解释现代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义的多指向性。 标签:补语的定义汉语特色意义类别语义的多指向性 一、补语的定义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前辈对补语论述颇多。我们认为,补语的定义采用赵清永在其论文《对汉语补语几个重要问题的再认识》中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出发所认定的定义较为妥帖,即补语是位于谓语动词形容词(短语)之后,对谓语或与谓语有一定语义关系的句中某个名词性词语进行补充说明的句子成分。 二、动补结构和它的汉语特色 作为现代汉语中常见结构的动补结构,普遍存在于词、短语和句子三个基本语法单位层面。动补结构是具有汉语语法特色的句法结构,其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动补结构为汉语独有而外语所无 最能表现动补结构的特点的是简单的动补短语。从结构形式上说汉语常见的简单的动补结构短语有两种:动结式和动趋式。其中动结式指的是由动词加上一个表示结果的谓词构成,如“推翻、赶走”等。动趋式由动词加上一个表趋向的词语构成,如“交出、爬上、传来”等。两者的特点在于,从结构上看,它们是短语;从功能上说,它们的作用又与动词相当。与之相比,印欧语系中谓语动词有且只有一个,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补语便成了重点和难点。 (二)动补结构具有很强的陈述功能 1.动补结构是一种双重陈述结构 一般来说,动补结构的补语由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充当,语义上是对动作行为及其造成结果的补充说明。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它在陈述功能上的双重性:动补结构的中心语陈述的是主体发出的行为动作或呈现出的状态,动补结构的补语则是对主体的动作行为呈现出的状态的补充。这种双重陈述结构使汉语句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中结果补语的教学分析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中结果补语的教学分析 摘要:对外汉语教材中结果补语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文 章研究对外汉语补语的教学,以初级教材《发展汉语》结果补语为研究对象,系 统考察了结果补语的意义、用法与功能,意在对对外汉语补语的教学起到积极的 促进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结果补语;《发展汉语》 第1章引言 1.1 选题意义 近些年,汉语语法相关研究已有重要的成就,对汉语语法教学有重要的促进意义。然而,严格来说,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实践意义上的学科,也就是为了不断增强留学生的日常 语言交际能力,对此,我们需要探索对学生语法学习有积极作用的体系,从而为学生的汉语 语言学习提供指导。 2.1 《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中结果补语的教学分析 根据《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教材中结果补语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如下: 一、动作结果的形成 张斌在《新编现代汉语》(2014年)中提到,可以作为汉语结果补语的成分几乎都是 形容词或者是动词,而相比之下,形容词数量较多,动词数量较少。具体来说,作为汉语结 果补语的动词经常出现的如,“跑”、“跳”、“见”、“完”、“懂”等等。而依据述补组合来说,表 达汉语结果补语的述补组合有以下几种: 1.V+(V+O),即动词+动宾结构。 ①警察打死了罪犯。 ②那位外国人居然听懂了我的话。 ③刚才在万达,我看见她了。 2.V+Adj,即动词+形容词。如: ①直到上午九点,她才睡醒。 ②他的零食买多了。 ③如果走累了,我们就坐下来歇息一下。 3.Adj+(V+O),即形容词+动词(动词结构),如: ①这个夏季,因为没装空调,所以半夜经常热醒。 ②工作后,他很努力,经常加班到很晚,结果还是累病了。 ③事情来得太突然了,她急哭了。 4.Adj+Adj,即形容词+形容词结构。如: ①跑了三小时的步,估计累坏了吧,快过来休息一下。 ②刚开学,事情真的很多,忙坏了。 上面所列举的这些关于汉语结果补语的典型例子,通过动词或形容词结构来表达行为 所产生的结果、状态或者是一种变化。归纳起来概括为:汉语结果补语的构成是由动词或者 形容词前后位的相应组合、构成产生的一种行为、状态或结果的变化。因此,汉语结果补语 常见结构可以概括为动词与动词,动词与形容词,形容词与动词,形容词与形容词四种结构。而从例子中可以看出,形容词差不多都可以充当结果补语成分,但是只有少量的动词才能作 结果补语。同时,语言学家张斌在著作《新编现代汉语》(2014年)中对汉语结果补语是这 样简述的: 汉语结果补语常用动词如:“跑”、“跳”、“见”、“完”、“懂”、“掉”、“动”、“到”、“给”等等。而汉语结果补语常用形容词如:“多”、“少”、“大”、“小”、“好”、“坏”、“错”、“对”等等,这类形容词比较多。具体类型如下: (1)V+好 肯定式:修好/做好/准备好/休息好 否定式:没修好/没做好/没准备好/没休息好

现代汉语程度补语研究述评

现代汉语程度补语研究述评 摘要:文章从范围及分类、语法化、“V/A+得+程度补语”构造以及对外汉语教学四个方面对现代汉语程度补语研究予以述评。 关键词:补语程度补语研究述评 补语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类句法成分,反映了现代汉语的灵活性和简约性,程度补语是补语的一种,前人时贤从不同角度对其进展了研究,既有个案研究也有整体分析。这些研究多集中在:程度补语的范围及分类,程度补语与其它补语的区分,程度补语的语法化以及“V/A+得+程度补语”构造等。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深入,程度补语教学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 一、关于程度补语范围及分类的研究 关于“程度补语”,个别研究者理解不同。王还(1979)认为,“所谓结果补语就是补语前有‘得’而不表示可能的。一般语法书称之为程度补语。其实结果补语这名称更为确切,因为它确实是说明动词所代表的动作的结果的。”刘月华、潘文娱、故|(1983)认为,由“极、透、死、坏”等充任的表示程度意义的补语,也属于情态补语。但大局部研究者肯定了程度补语的独立性,并在论著中使用“程度补语”这个概念。 丁声树(1961)在“补语”一章中指出“表示程度的叫程度补语”;熙(1982)在“述补构造”一章中专列“程度补语”一节;此外,季永兴(1990)、缪锦安(1990)、李子云(1991)、邢福义(1997)、马真(1997)、石毓智(2001)等著述都单列“程度补语”并予以列

举。 吕叔湘(1944)把“程度”作为“数量”这个范畴中的次范畴,列出“很、极、慌、利害”4个程度补语。 李临定(1963)把表达程度语气的“得”字句的补语划分为以下几类:1.直接表示程度高的字眼,单音的有“多、慌”,多音的有“厉害、要命、要死、不行、不成、不得了、了不得、可以”等;2.有一些词语如“可怜、难受、出奇”,虽然本身没有程度意义,出现在形容词加“得”字句中作补语的时候“也起着表示强烈程度的作用”; 3.指示词“这样”“像……”“……一样”“……似的”“比……还……”等比状成分,都可以用作表程度的补语。 赵元任(1979)指出了用“到”或“得”表幅度(extent)的一类“黏着的短语补语”。“到”或“得”后边可以有各种构造,也可以是一种特殊形式:“得慌”,书中推测“得慌”来源于一种主谓形式。列出“表示高度的补语”5个:“极了、透了、很、多、死”。 熙(1982)列出“极、多、透、死、很、慌”6个程度补语。 黄伯荣、廖序东(1991)认为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到达极点或很高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并认为:“程度补语本身没有否认形式”。 吴竞存、梁伯枢(1992)分析了后头带“了”的三类述补构造“VC 了”:一、表程度比较,补语由“多、远”等构成;二、表对程度感慨,补语由“极、透、坏”等构成;三、表程度强化,补语由“死、

对外汉语补语体系教学

简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体系及补语与宾语的相关 问题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是一大重点兼难点,补语系统大而繁杂,补语系 统在逻辑上缺乏基本的自洽性,小类之间存在交叉。本文通过语法结构简要分析了在教学中补语与宾语的的相关问题。 关键字:补语体系宾语相关问题 一定义补语 补语是放在述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作补充说明的句法成分,一般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其基本的表达格式“述语动词(形容词)+ 得+ 补语”。例如: 1,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谓词性词语作补语) 2,他住在山脚下。(介词短语做补语) 3,我跑了好几圈。(数量短语作补语) 补语在现代汉语中很常用,因而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他语言中很少有类似汉语补语的这种语言现象,汉语中一个包含补语的句子,其他语言会用其他方式,比如,用两个句子来表达,因而补语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二简述补语体系 柯彼德对补语系统做过如下评论:补语是传统语法体系范围最广、最不科学、在教学中最不好运用的概念。”补语系统因其类别多,范围大,形异,用法复杂,已成为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

(一)补语的意义类别与结构类别 1,补语的意义类别 (1)结果补语。如:长大洗净听懂 (2)趋向补语。如:上来送回去 (3)程度补语。如:冷死了热的慌 (4)情态补语。如:讲得很透彻跑的满头大汗 (5)数量补语。如:看一眼住了两年 2,补语的结构类别 (1) 粘合式动补结构,指动词带表结果的动词、形容词,带表趋向的动词和介 宾短语直接粘附在动词后面,如:写完、洗干净、起来、坐在地上。 (2) 组合式动补结构,指用动词和形容词带“得”连接的补语,如:说得很流利,热得不得了。 (3) 谓语后带数量词,如:去一次、看半个小时、少三个。 三补语与宾语相关的问题 (一)辨析“宾语”与“补语” 宾语和补语都位于述语之后,有相似之处,例如“读一遍课文”和“读一篇课文”。其实,“读一遍”是个述宾短语,而“读一篇”则是述补短语。宾语和补语的辨别可以考虑以下三点: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结业考试应用理论

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结业考试试卷应用理论 (时间:120分钟) 考试说明 1.对外汉语教师培训结业考试分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两部分,此试题为应用理论测试,内容 包括语音及语音教学、词汇及词汇教学、语法及语法教学、汉字及汉字教学。 2.试题分填空、选择、注音、笔顺、偏误分析、简答和设计教案七部分,满分为100分。 3.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4.全部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试卷上,并保持字迹清晰。 5.严格遵守考场规则,听从主考的指挥。 一.填空(15分,每空0.5分。) 1.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而具有___区别意义______功能的一种语音现象。2.辅音的发音特点取决于气流在口腔或鼻腔内的______发音部位___和发音方法。 3.单元音韵母由舌位最高点的高低、前后和_____唇形圆展____来决定韵母的音色。 6.现代汉语普通话共有22 个辅音,其中n 既能做声母又能做韵尾,ng 只能做韵尾。21声母39韵母 7.我们可以把听感相似、___无辨意作用______的一组音素归纳成一个音位。

8.现代汉字的形体是古代汉字经过隶变、楷变、简化发展演变的结果。9.古代所谓的“六书”是指象形、指示、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 10.“臣”的第五笔是竖;“轮”的第三笔是提。 11.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12.按照词的构造类型,“姥姥”是单纯词叠音、“爸爸”是合成词重叠。 13.“巧克力”包含 3 个音节、 1 个语素、 1 个词。 14.词义的感情色彩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15.“我邀请他去我家”中“他”是兼语________,既做,又 做。 二.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15分,每题1分。) 1.“牛羊成群”这组音节的调位是()。 A阴平55B阳平35C上声214D去声51 2.声母是擦音的一组词语是()。 A爆破灯塔甘苦B秘密男女料理 C自从支持坚强D愤恨相思生日 3.声母z和zh的不同是()。 A发音部位B发音方法C气流强弱D阻碍方式 4.声母r的名称是()。 A舌根浊鼻音B舌尖后浊擦音C舌尖中浊鼻音D舌尖中浊边音 5.只具有舌位前后不同的一组单韵母是()。 Aa—êBi—üCo—eDu—ü 6.有前响复韵母的一组词语是()。 A海带配备口头B加压结业雀跃 C摔坏水位优秀D展览源泉状况

《汉语教程》趋向补语的教学设计

《汉语教程》趋向补语的教学设计 在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较为难以掌握的一部分。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趋向补语,本文将介绍趋向补语的基本概念、运用方式以及教学设计,以期为汉语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策略。 我们来探讨一下趋向补语的基本概念。趋向补语是表示动作方向、方式、程度的补语,通常由趋向动词“起来”、“下去”、“进去”等担任。趋向动词在与其他词语组合使用时,可以表达出动作的进行、完成、结果等状态。例如,“走过来”、“跑进去”、“唱起来”等短语中的“来”、“去”、“起来”都是趋向补语。 在汉语句子中,趋向补语有着广泛的运用。趋向补语可以用来表示动作的方向。例如,“他走向教室”这个句子中,“走向”是趋向补语,表示“他”行动的方向是教室。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的方式。如“他笑着走过来”这个句子中,“笑着”是趋向补语,表示“他”是笑着走过来的。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例如,“他唱完了这首歌”这个句子中,“完了”是趋向补语,表示歌曲已经演唱完成。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趋向补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

策略: 引入趋向补语的概念:在开始教授趋向补语之前,教师需要向学习者介绍趋向补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趋向补语以及它在汉语句子中的作用。 讲解趋向补语的运用: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习者了解趋向补语在表示方向、方式、完成等方面的运用,并引导学习者观察和发现趋向补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趋向补语的用法:通过大量的口语和书面练习,让学习者熟练掌握趋向补语的用法,包括搭配、词序等细节问题。教师可以设计情境练习、角色扮演、写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习者在实际运用中更好地掌握趋向补语。 比较趋向补语与其它语法现象的异同:教师可以将趋向补语与相近的语法现象进行比较,如动词后缀、介词短语等,帮助学习者明确区分和掌握不同语法现象的异同点。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习者发现并纠正使用趋向补语时出现的错误,培养学习者自主纠错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汉语语法书籍和在线资源,让学习者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对外汉语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1 对外汉语教案的写法 这个应当是某学生为了应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或者《对外汉语教学法》课期末考试总结的~~ 1.教学目标与要求: l“目标”是笼统的,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驾驭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l“要求”是详细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驾驭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 x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驾驭、了解、理解、区分、辨别、拼读、运用、运用、表达----- 2.教学重点: 抓语言项目: l语音:声调、轻声、儿化、语流变调; l词汇:近义词、同音词、多义词、联绵词、成语、惯用语 l语法:量词、语气词、助词、“把”字句、各类补语、特别句式、语序 l功能——意念(介绍、恳求、同意、反对、感谢、致歉、看法、意

愿---)3.教学方法(包括协助教学手段) l干脆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说明…… l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l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l其他:仿照、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4.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安排)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x步骤: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x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方式(以101分钟为例)(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 x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x内容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x方法:提问、回忆、讲解并描述、对比、嬉戏…… (2)复习检查:10分钟~15分钟 检查与巩固:听写、快速问答、复述、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3)讲练新课:70分钟~80分钟(讲:三分之一,练:三分之二)强调精讲多练,注意运用,师生互动,细心设计板书,进行情景操练 l一般依次:朗读——词语讲解——分段——提问和回答——归纳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