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培训情态补语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培训情态补语对外汉语教师培训

情态/程度补语

The complement of state

描述、评价动作或行为所达到的状态。一般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充当,和动词之间要用结构助词“得”来连接。

【情态补语在过去的很多教材中叫程度补语,根据新的语法大纲,现在把这类补语分出来,列为情态补语,因为它所补充说明的是动作或施动者的情态。而真正说明动作所达到程度的,仍称为程度补语,如“极了”、“多了”。——《新实汉2》教参P8】需确认!

1.一般形式

(v.)XXX.

来得很早。(肯定)

住得不好。(否定)

玩儿得好不好?(正反疑问句)

发展得快不快?很快。/不快。

他们(说)普通话说得怎么样?

老师(教)语法教得不快。

“得”是结构助词;

否定形式用“不”,否定在补语处;

正反疑问形式将一定和否定形式并列便可;

含有神态补语句子的焦点集中在补语上。因此,它的正反疑问形式、相关回答和否定形式都体目前补语的变化上,而不是动词上,以是不能说“他不来得早。”【“别”和“甭”用在祈使句里表示劝阻或禁止,“别”是“不要”的合音,“甭”是“不用”的合音,但是“甭”、“不用”意义有区别。我刚整理好,你别搞得乱七八糟的;你不要说得太过分了,他照旧个孩子。这不是神态补语的否定形式。】

一般要用程度副词(很、非常、比较、特别、十分)来修饰adj.(类似于形容词谓语句),否则有表示比较的意义,如:他说得好(别人说得不好);现在雨下得急(以前不急)。

【有没有程度副词润饰的区别:断言、静态、不包含量的观点;描写、静态、包含量的观点。更完整的总结见《语法讲义》P134.飞得高、飞得很高/飞得高高的;走得远、走得老远/走得远远的。】

根据句型调查统计,以汉语为母语者平时讲话中用到情态补语时,说两个动词的情况并不多,更多的是省掉前一个动词。因此在本课教学和练中,可以有所侧重。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

1)语法引入(展现):以旧带新法

他每天七点来学院——他来得很早。

他昨天写了一百个汉字——他写的很多。

他们说普通话——他们(说)普通话说得很好。

2)情态补语和状语的区别

带神态补语的句子,普通包含两层意义,如“他来得很早”表示:①他来了,②来得早。又如“他语法教得很好”表示:①他教语法,②他教得很好。这种句子所表达的动作或状况,普通都是已经发生的,或经常发生的。对还没有发生的动作或状况,普通不能用神态补语,不能说“※明天我要来得很早”(而是说“明天我要早点儿来”)。这也是神态补语与状语的分歧之处。

A.神态补语多用来申明已经发生的事情或经常发生的事情;状语则可以申明

还没有发生的事情。

※他每天都来得很晚,老师让他明天来得早。(早点儿来)※我以前学过中国画,但是画得不好;今年夏天我要学得很好。(好好地学一学)

B.情态补语多用来说明事实,即动作的实际情况;状语则常常强调施动者主

观上加以什么体式格局或态度行动。

※他汉字写得不多,他应该写汉字写得多。(多写汉字)※他学太极拳学得很当真,我也要学得很当真。(当真地学)3)神态补语和大概补语

以“写得好”为例:

例句

写得好(情态补语)写得好(可能补语)

他书法写得好吗?

写得不错

没带自己的毛笔,你写得好吗?

能写好意义

正反疑问式

肯定式

否定式写得不好。

写得好不好?

写不好。

写得好写不好?

写得好、写得很好、写得非常好、

不能扩展

写得确实好、写得好极了!

可否扩展?

飞得高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

没有动力,飞得高吗?

飞机比鸟飞得高。

洗得干净

这么黑,洗得干净吗?

这个保姆饭做得好,衣服洗得干净。

2.高级形式(“得”后跟下列四种形式)

1)动词、动词性结构

聊天聊得忘了时间。

疼(adj.)得直叫唤。(v.)

饿(adj.)得直哭。

平静(adj.)得没有一点儿声音。(动词短语)忙(adj.)得没有时间吃饭。

高兴(adj.)得跳起来。(趋向补语)

累(adj.)得躺在床上。(成效补语)

亮(adj.)得睁不开眼睛。(大概补语)

2)主谓短语

跑得全身出汗。

气(adj.)得手股栗。

饿(adj.)得两眼冒金星。

伤心(adj.)得眼泪围着眼圈儿转。

3)述补结构内部带宾语

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忙得他团团转。

乐得他跳了起来。

A.紧跟“得”字的体词性成分后可以有停顿,停顿时可以插入语气词:逗得我们呐,哈哈大笑。

忙得他啊,团团转。

乐得他呀,跳了起来。

B.体词性身分可以提到动词前去,使原先的述补结构转换为主谓结构: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对外汉语教师培训

他忙得团团转。

他乐得跳了起来。

C.因为体词性成分是宾语,所以可以转换为“把”字句:

把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把他忙得团团转。

把他乐得跳了起来。

【体词性成分N不是动词v.的宾语,而是“v.得”的宾语,N和v.之间意义上的联系是相当松散的。对v.来说,N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走得我累死了(施事);打得孩子直哭(受事)。有时候,N既不是v.的施事,也不是v.的受事。隔壁那帮人不停地唱,唱得我一宿睡不着觉;他老是讲他自己的事儿,讲得我都不耐烦了。】

4)四字成语

说得头头是道;搞得乱七八糟;讨论得兴高采烈;高兴(adj.)得手舞足蹈。3.其他形式

1)adj.得很

春天风大得很;他考了第一名,高兴得很;今天冷得很。

2)v./adj.得不得了

他们俩关系好得不得了;爷爷喘得不得了,再也走不动了。

v./adj.得不行(程度很深,让人受不了)

这种点心甜得不行;现在我困得不行;通过了考试,我高兴得不行。v./adj.得要死/要命(多用于口语)

听了他的话,我气得要命;去年夏天热得要死。

3)adj.得多(表示比较)

这次考试难得多;那间教室比这间大得多。

4)(单音节)v./adj.得慌(多用于口语,只用于不好的情况)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 语法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汉语语法规则的基础,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提升其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的重要性、策略和挑战。 首先,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语法是语言的骨架,学习语法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语言的结构和运用规则。通过语法教学,学习者可以掌握汉语的基本句型、词序和语法规则,并能够在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这对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使其能够流利地进行表达和交流至关重要。 其次,语法教学需要针对学习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策略。不同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语言背景、学习目标和特点,因此,在语法教学中需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应该从简单的语法规则入手,逐步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而对于高级学习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复杂的语法现象进行讲解,以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汉语的语法体系。 此外,在语法教学中还会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语法知识的灵活运用问题。学习者往往在语法知识掌握之后难以将其灵活应用于实际交流中。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法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写作练习,帮助学习者将语法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其次是学习者对语法规则的记忆问题。语法规则较多,有时容易混淆,学习者往往难以记住。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启发性的活动和实践中的情境模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语法规则。

针对以上挑战,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语法教学的效果。例如,可以使用比较法来帮助学习者对比母语与汉语的语法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并避免错误。此外,可以利用语法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活动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增强对语法知识的记忆和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习者进行大量的实践,例如让学习者写作、口语练习等,帮助他们将语法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一环。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语法规则,提高其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语法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习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应对挑战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的引导,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对汉语语法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能力运用 总的来说,语法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活动的引导,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汉语的语法知识。教师应注重实际应用,通过口语和写作练习帮助学习者将语法知识转化为实际交流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比较法、语法游戏等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语法规则。在语法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应对记忆和应用的挑战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汉语语法知识于实际交流中

对外汉语情态补语教案

对外汉语情态补语教案 一、教学对象/班级 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教学重点、难点:例如“了”、“把”、同义词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自学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到、念、谈、可以话、猜谜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谈练习:释义、形式、练 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记/思索/评估:顺利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控出来较困难等。 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 学生:并无汉语基础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自学完了声韵母及其女团) 课型:综合型

教学内容: 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 教学目标:通过这文言的自学,学生能 1)知识目标:掌握汉语声调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能辨识四个声调,恰当标调及念出四个声调 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 难点:音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 时间:上午8:00—8:45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5分钟) 1)备考声韵母(学生每天以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做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斥责,点至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说道。) 2)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 m, h, a, ei, ing, ba, ma, hei, bing ) 2、讲授新课(15分钟) 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ā á ǎ à ),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2)引入本堂课所学内容——声调。 3)讲解声调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声调的含义,调值,调类,调号)。 4)利用五线谱鼓励学生找出四个声调的音位。 5)对着五线谱逐一地教学生四个声调的读法(注重半上的教学)。 6)握相同阳入相同义的汉字展开对照教学,特别强调声调在汉语中的促进作用。例如:

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

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 对外汉语补语是汉语语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习者而言,掌握补语的使用对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有重要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补语的教学顺序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给大家介绍10条关于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的建议。 1.从单一的补语讲起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过程中,建议从单一的补语开始讲起,例如时间补语、地点补语等,这些补语较为简单,对于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理解。 2.引导学生熟悉补语的语法形式 引导学生在掌握单一补语的语法形式后,应逐渐熟悉其他补语的语法形式,包括宾语补足语、主语补足语等,同时要教授不同语法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分步骤讲解常用补语 对于常用的补语,应分步骤讲解,例如对于“把”和“给”这两个常用的动词补语,可以先讲解其基本语法形式,再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其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4.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例如对于英语母语的学生,可以对比英汉语言差异,说明在补语的应用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5.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 在补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口语模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和语感。 6.注重课堂实践 补语教学中,应注重课堂实践,设计有趣的语言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补语的应用能力,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7.分析补语语义 在补语教学中,也需要关注补语的语义,例如宾语补足语可以表示描述事物的状态、程度、结果等,主语补足语可以表示事物的特征、身份等,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补语的语义含义。 8.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补语

在补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下使用合适的补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 补语的使用场景和搭配,避免在语言交流中出现不适当的补语使用。 9.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补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提供相关语料库、语言软件等 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0.与其他语言知识结合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还应与其他语言知识结合起来,例如汉字教学、语音教学等,通过多种语言知识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背景和语言学习兴趣,采用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补语的语法形式和应用技巧,提高对汉语语言的理解 和应用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课程目录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 第二章语素与词 第三章词类 第四章短语 第五章句法分析 第六章句型、句式、句类概说 第七章复句 第八章汉语语法偏误分析 第九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 第一节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一、对汉语的认识(宏观、历史、语言内部) 九大语系中之五大语系: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 汉藏语系: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 汉语历史悠久,使用人口最多 (现代)汉语的语言特点:语音、词汇、语法 ●汉语普通话的形成 汉语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汉民族共同语古已有之:雅言、通语、官话 2、古代书面语:主要以文言为主流,中古以后,白话开始发展 3、官话的产生与发展:元明清、公用口语、外国人学习北京话 4、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 5、政府的推动 ●影响汉语形成、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文化因素) (参考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P7-1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

1、多元性的汉文化 民族融合:蛮夷戎狄、百越 人口迁徙:西晋永嘉之乱,赣方言、吴方言初步形成 唐代安史之乱,赣方言基本形成,吴语和湘语分离 南宋移民南迁,客家话最终形成 2、汉字对汉语、文化的统一和维系 汉字王国、书面语(文言、白话) 3、佛教文化的影响 (1)四声理论的建立:梵语、反切 (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的产生 (3)对汉语词汇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大量音译词进入汉语:禅、塔、佛、佛陀、菩萨、般若、琉璃、和尚、涅盘 4、近代开始的西方文化 二、什么是语法? (一)语法:(1)指语法本身,词的构造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客观存在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说话的规则。(2)指语法学或语法著作。 ●语法和语音 * 进行了认真的学 ——韵律影响语法(韵律构词法、韵律句法) ●语法和词汇 例如:I’ll tell you why this is wrong. * I’ll explain you why this is wrong ——词义影响句法 (二)狭义语法和广义语法 1.狭义的语法:同上“(1)” 2.广义的语法:指语言知识、语言能力 维多利亚·弗罗姆金&罗伯特·罗德曼《语言导论》:语法就是我们的语言知识,它代表我们的语言能力。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 The resultative complement 说明动作结果,常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1.一般形式 听懂 写上 包好 拿好 记错 坐错 我一下飞机就看见他了。(肯定) 我没听懂你的话。(否定) 我不做完作业就不出去玩。(否定式“不”,表假设) 你做错了没有?/你做没做错?(正反疑问句)做错了/没做错。 我读错过这个字。 ✓动词带结果补语,这个动作一般总是完成了的,所以否定式一般用“没有”。 如果用“不”,则表示假设。正反疑问式用“...了没有?” ✓结果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助词“了”、“过”、宾语都必须放在结果补语后边。 ✓“着”表示动作的进行,结果补语表示动作的完成情况,所以二者不能一起用。 【结果补语有一类(占大多数)是表示通过某一动作,使句中提到的人或事物产生某种结果。这种结果有的发生在施事方面(通常谓语动词是不及物动词),如“我听懂了”(结果是“我懂了”);有的发生在受事方面(常常是句中有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如“他洗干净衣服了”(结果是“衣服干净了”);也有的结果既发生在受事方面,也发生在施事方面,如“她写错我的名字了”(结果是“名字错了,她也错了”)。 另一类则是只说动作本身的结果,并不表示动作对人或事物产生了什么结果,如“他看完这本小说了”(只是“看”的动作完结,并非“小说”完结,也非“他”完结)。】 【述补结构和述补式复合词的区别: 述补结构可以用“得”和“不”扩展,例如“长大”可以扩展成“长得大”、“长不大”,“看

见”可以扩展成“看得见”、“看不见”;述补式复合词不能扩展,例如“改良”不能扩展成“改得良”、“改不良”,“扩大”不能扩展成“扩得大”、“扩不大”。】 2.特殊形式 1)v. + 好 表示动作达到完善的地步。 我们一定要学好汉语。 请大家坐好,现在上课。 还可以表示完成的意思。 画好画儿、做好练习、写好信、填好表、办好借书证、换好人民币。 2)v. + 到 常表示动作达到了目的。 小偷被抓到了,我丢的车也找到了。 你去买那本词典了没有?我去买了,可是我没有买到。 表示动作达到某处(宾语为地点词语)或持续到某一时间(宾语为时间词语)。 她撞到了车上;他走到我面前;这些产品都出口到了外国。 我们学到第二十五课了。 他晚上写汉字常常写到十点;他每天忙到半夜;你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3)v. + 在 表示人或事物通过动作而存在于某处(宾语为地点词语)。 他让我躺在床上休息休息。 那位司机的车停在路边。 花儿放在桌子上。 他住在二楼。 表示动作发生或事物存在的处所时,放在动词前边。 我在北京工作;我在教室学习。 表示出生、产生、居留的处所时,放在动词前、后都可以。 他在北京出生。/ 他出生在北京。 “在”后边的宾语表示处所时,必须很明确,如果不能明确表示处所,要用方位词“上/里/外/下/中”等。 他晕倒在路上;挂在腰带上。

现代汉语中可能补语和情态补语的辨析

现代汉语中可能补语和情态补语的辨析 摘要:在现代汉语的学习中,可能补语和情态补语有时容易混淆,给学习者带来了学习难度。针对此问题,首先要对两种补语进行介绍,随后分析出造成混淆的原因是二者肯定式相同和语境的不完整。最后 提出了三种辨别可能补语和情态补语的方法。 关键词:现代汉语可能补语情态补语辨析 一、可能补语和情态补语的特点及作用 辨析可能补语和情态补语的第一步就是要先了解什么是可能补语 和情态补语。只有详细的了解了二者的特点、作用、语义指向,才能 有助于对二者进行对比辨析。 (一)可能补语特点及作用 本文先对可能补语进行介绍,我们将会从特点、作用、语义指向 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1.可能补语的特点 可能补语的特点有四点,接下来我们将对其进行介绍。 (1)有一些语言单位不是短语,是补充式合成词,如“说明”、“改进”等,所以不能加“得”(不)变为可能补语;“巴不得”是词,不是可能式的短语。 (2)可能补语有“~得了”、“~不了”(受得了/受不了)和“~得”、“~不得”(干得/干不得)的形式。

(3)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变为可能补语时如果要带宾语的话,宾 语只能放在可能补语后面。如: 听得懂话赶得上飞机瞒不住大家 (4)由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变成的可能补语一般不能用在“把” 字句和“被”字句中。如: 我写得好这字 *[1]我把这字写得好 我把他的外号想出来了 *我把他的外号想得出来了 她听不懂这句话 *这句话被她听不懂 1.可能补语的作用 可能补语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可能补语由两种。 (1)第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有无可能进行。例如: 这被子晒(得)晒(不得)?(相当于“能晒不能晒”|“能不能晒”) 这饭吃(不得)了,得赶紧扔掉。(“不能吃”) 学习上的事情你要多上点心,马虎(不得)。(“不能马虎”) (2)第二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插进“得/不”(轻声),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不可能实现。例如:在结果补语 和中心语中加入“得/不”,能解决好变为了解决得好,不能解决好 就变为了解决不好。在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加入“得/不”,能拿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情态补语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培训情态补语 情态补语是描述动作或行为所达到的状态,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充当,和动词之间用结构助词“得”来连接。而状语则是描述动作或行为的情况,由副词或副词性短语充当,通常放在动词后面。例如:“他跑得很快”中,“很快”是状语,“跑得快”中,“快”是情态补语。 3)练:补全句子 请根据情境和提示,补全下列句子。 1.你会说汉语吗?——我(说)汉语(说)得很好。 2.他唱歌(唱)得不好,但是(跳)舞(跳)得很好。 3.今天的考试(考)得怎么样?——我(考)得不太好。

4.这个小孩(画)画(画)得很漂亮。 5.他们(玩)得(玩)得很高兴。 改写: 情态/程度补语 情态补语是用来描述动作或行为所达到的状态的,通常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充当,和动词之间需要使用结构助词“得”来连接。例如:“来得很早”、“住得不好”、“玩儿得好不好?”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否定形式使用“不”在补语处,正反疑问形式将肯定和否定形式并列即可。此外,含有情态补语的句子的焦点集中在补语上,因此,其正反疑问形式、相关回答和否定形式都体现在补语的变化上,而不是动词上。 在使用情态补语时,一般需要使用程度副词(如“很”、“非常”、“比较”、“特别”、“十分”)来修饰形容词,否则会有表示比较的意义。例如:“他说得好”、“现在雨下得急”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无程度副词修饰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断言、静态、不包含量的概念,后者则是描写、动态、包含量的概念。 在实际使用中,情态补语往往可以省略前一个动词,例如,“他们(说)普通话说得怎么样?”中,“说”可以省略。需要注 意的是,“别”和“甭”用在祈使句里表示劝阻或禁止,但是它们 的意义有所区别。 情态补语和状语是语法中的两个不同概念。情态补语常用来描述已经或经常发生的事情,而状语则可以描述尚未发生的事情。例如,不能说“明天我要来得很早”,而应该说“明天我 要早点儿来”。 情态补语主要描述动作的实际情况,而状语则经常强调施动者的主观态度或方式。例如,“他汉字写得不多,他应该多 写汉字”就是情态补语,而“他学太极拳学得很认真,我也要认真地学”则是状语。 写得好”可以用情态补语和可能补语来表达。情态补语的 例句是“他书法写得好吗?写得不错”,而可能补语的例句是“没带自己的毛笔,你能写好意义吗?能写得好”。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法 第一章理论语法与教学语法 一、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包括对外和对内的汉语教学),不管主张哪种教学法(听说法、直接法或者交际法),都离不开语法"语法对于第二语言(或称外语教学)的教和学都是至关重要。 在第二语言教学中,特别是有了一定的语音基础后,通常即进入语法为主,句子层面的语言教学阶段,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界往往称这个阶段为“语法阶段”,这个阶段大约在半年左右,接下去是所谓的“短文阶段”,这个阶段语法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二语言教学的对象一般都是已经掌握了母语的人,即便是青少年,母语也已基本获得。在此基础上学习第二语言,在途径、规律、特点和效率等方面就和幼儿时期的母语获得必然有很大的不同。要完全获得第二语言的能力,尤其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第二语言能力,就必须借助有效的辅助手段,这个手段就应当是语法。 二、语法的分类 传统上是把“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作为一对相对的术语提出来的,然而,语法研究发展到今天,我们认识到,和理论语法相对的不再只是教学语法,而应是应用或实用语法,实用语法中可以按不同的实用目的进行再分类,例如可以分为供计算机处理使用的语法和供教学使用的语法,供教学使用的语法可以再分为第一语言教学使用的语法和第二语言教学使用的语法,而在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中又有供教师使用的教学语法和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语法,在供学生使用的教学语法中,又可以分出不同阶段的教学语法等等"上面的这段叙述,(南京大学的郭

熙)用下图表示或许更为清楚: 语法—理论语法 实用语法—计算机使用的语法 教学使用的语法—第一语言教学语法 第二语言教学语法—教师用的语法(参考语法) 学生用的语法—阶段一语法 阶段二语法 阶段三语法 其它语法(如大学里的混合型教学语法等等)按照这一框图,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尤其是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已经隔了很大的距离,具体说来,第二语言教学所使用的语法只是实用语法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处理,看来是把问题复杂化了,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要方便得多。 三、基本概念 关于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学术界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但下面的解释一般都是认可的: 1、理论语法 理论语法:语法学家按照自己的语言观和方法论对某种语言的语法所作的分析和描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各自不同的语法学说,形成不同的体系,因此可分为不同的流派"如《语法讲义》(朱德熙)、《中国话的文法》(赵元任)等著作所描述的语法就是汉语的理论语法。(陈海洋,1991) 2、教学语法 教学语法:根据语法教学的要求所制定的语法系统,具有规范性和稳定性,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 ●主语—谓语—宾语 我学习汉语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 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区别:A还是B ? // A或者B 4.定语:1.的 +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 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5.状语: 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

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11.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1.现在,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还要继续) 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 12.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状态的持续)

对外汉语语法讲义

第一篇 主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辅导一 第一章为《序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概说》,一共五节。 一、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区别 二、母语教学语法与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区别 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1、语法的实用性 2、语法的规范性 3、语法的稳定性 4、语法的可接受性 5、语法规范的细化 6、注重习得研究 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 五、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阶段 1.初级阶段语法教学:形式语法模式 2.中级阶段语法教学:语义语法模式 3.高级阶段语法教学:语用功能语法模式 我们本门课程既有知识的介绍,又有能力的培养。但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讲语法知识时不是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不是讲纯本体意义上的语法,而是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而选择我们的语法项目,同时还要讲该语法项目的教学方法。讲教学方法时也不是单纯讲教学方法,而是把语法知识融入其中。一.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区别 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无论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关于二者的不同,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专家许国璋先生曾就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作过很好的论述:教学语法是教学用的语法,目的是致语法的用;分类不要求严格,以说明用途为主;例子力求翔实,本身就是学习的材料;对象是语法学习者,学习条件不尽相同。理论语法是供语言学研究的语法,目的是明语法的理;分类要有概括性和排他性;以最少而足够的例子说明类别;对象是语言研究者,学习兴趣比较一致。 教学语法又叫“学校语法”,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法规则,并将所学到的语法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语言交际中去,重点在于语法功能的描述,应具有实用性、可读性和易学性,为了适应教学需求,教学语法有时应该是规定性的。而理论语法又叫“专家语法”,其目的是要建构一个完美的语法体系,自然要注重理论的概括和概念的准确。作为研究性的语法,理论语法要确保理论性和系统性;二者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但总体上具有指导和促进的关系。理论语法是教学语法的基础,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语法的研究和发展水平;教学语法是对理论语法的普及、推广和应用,也是对理论语法的检验。简言之,就是教学语法不能照搬理论语法,但理论语法是教学语法的来源和依据,同时也推动着理论语法的发展。陆俭明先生曾说:对外汉语教学是理论语法研究的“试金石”,同时也为理论语法的研究和发展提出新的课题。 教学语法可表现为教材语法、教学参考语法(如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学生用语法(如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课堂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理论等。我们这门课的主要目的是如何把理论语法、教材语法转化为课堂教学语法。显然,教师不能把理论语法和教材语法中的语法解释原封不动地搬进教室。如何使学生又快又准确地掌握语法规则,如何使学生把语法规则自然地运用到交际中去,就是我们这门课要解决的问题。二.母语教学语法与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区别 同样是教学语法,母语教学语法与第二语言教学语法也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母语教学语法的教学对象一般是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已经习得了汉语,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习得了汉语语法,可以用汉语进行自由的交际。他们学习语法只是为了提高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因此,他们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系统而简明的语法知识。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学习语法知识可以完全脱离具体的交际语境,学习的是一种抽象的语法理论。 而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教学对象一般是成年人(儿童也是一样)。他们根本不会用汉语进行交际。他们学习语法的目的是用汉语进行交际。因此学习的内容是一条条具体的语法规则。从学习方式上看,这些具体的语法规则是跟词汇学习同步进行的,是融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学习的。 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语法现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4.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语法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方法的讲解; 难点:语法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 三、教学策略 本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语法知识与现实习惯的结合。教学过程要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语法概述 1、语言和语法的概念和关系; 2、语法分类和基本术语; 3、语法标记和语法符号。 第二章词汇和词类 1、词汇定义和分类; 2、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定义和用法。 第三章句子成分 1、主语和谓语; 2、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3、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1、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概念; 2、并列句、从句、独立主格结构和不定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第五章句子的语态和语气 3、句子的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规律和运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 1、期中和期末考试; 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3、作业和课外阅读。 六、教学资源 1、教材:《汉语语法教程》; 2、课件:PPT、Word文档; 3、其他教具:黑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音箱、视频播放器等。 七、教学计划 本课程为60学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1.1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 第四周:句子结构 第六周:句子的语调和停顿 6.2 停顿的定义和分类; 第七周 ~ 第十周:综合讲解和分组讨论 1. 分组讨论和展示; 2. 整合和运用前六周所学的语法知识; 3. 实践性学习和反馈。 第十一周 ~ 第十五周:期中考试和复习 1. 组件期中考试;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 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 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 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 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 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 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 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 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 还是)听音乐。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 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 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 (1)副词作状语: 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 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 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 你快走! (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 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 形式:动词+ 动词/ 形容词 (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车停在门口。(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 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 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 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的情况: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汉语句法分析

汉语句法分析 所谓句法分析,是指从句法的角度来解释和说明种种语言现象。 1、外面摆着花。 2、外面演着戏。 词类序列相同,都是“处所短语+动词+着+名词”,但是人们明显感到二者不同。 谦虚点儿! 高点儿! 骄傲点儿! 伟人点儿! 团长了!博士了!老夫老妻了! 士兵了!实习生了!孩子了! 开车的司机 开车的工具 从句法角度来解释和说明种种语言现象,这就是句法分析。 一、中心词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原则: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定一个句子有六大句子成分。 3、作句子成分的原则上都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主语和述语(即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这些工人立刻修好了一座桥。 工人修。 (二)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优点:

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尤其是用它来分析一个长单句,更能显示出它这方面的优越性。 我国首次升空的“神州一一3号”模拟载人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先预订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三)中心词分析法的局限性 1、不能显示句子结构的层次性。 他昨天从北京来。 2、破坏了句子成分的整体性。 3、分化歧义的能力差 我们五个人一组。 人 我们 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中心词分析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局限性呢?原因是中心词分析法在分析过程中不人关注语法结构的层次性。 二、层次分析法 在分析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析性考虑进来,并按照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一)层次分析法的合理性 从表面上看,一个句子或者句法结构是词的线性序列,其实句子或句法结构里词与词之间 结合的松紧度是不一样的,词和词的组合有着层次的透景。 他刚来。 他刚来 他刚来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语法的分析方法

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语法的分析方法对外汉语教学汉语语法的分析方法 1中心词分析法 分析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 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 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 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标注状语,用<>标注补语。 作用: 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 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 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 如:我们不走。≠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思想清除。 3.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 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咬死了猎人的狗。 2层次分析 含义: 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可以说说为什么) 层次分析实际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切分,一是定性。切分,是解决一个结构的直接组成成分到底是哪些;而定性,是解决切分所得的直接组成成分之间在句法上是什么关系。 基本精神: 1.承认句子或句法结构在构造上有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上严格按照内部的构造层次进行分析; 2.进行分析时,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 3.分析时只管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不管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或句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优越性: 1.注意到了句子构造的层次性; 如:他刚来我们便宜他了

补语的认识与分析——现代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义的多指向性

补语的认识与分析——现代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义的多指向 性 在本体研究中,补语历来因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受到语法学界的关注,对补语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由于近年来汉语热的兴起,补语的教学更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再次得到关注和阐释。现采用赵清永对现代汉语补语的定义,并尝试结合文学刊物《西部》中的例子解释现代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义的多指向性。 标签:补语的定义汉语特色意义类别语义的多指向性 一、补语的定义 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前辈对补语论述颇多。我们认为,补语的定义采用赵清永在其论文《对汉语补语几个重要问题的再认识》中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出发所认定的定义较为妥帖,即补语是位于谓语动词形容词(短语)之后,对谓语或与谓语有一定语义关系的句中某个名词性词语进行补充说明的句子成分。 二、动补结构和它的汉语特色 作为现代汉语中常见结构的动补结构,普遍存在于词、短语和句子三个基本语法单位层面。动补结构是具有汉语语法特色的句法结构,其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一)动补结构为汉语独有而外语所无 最能表现动补结构的特点的是简单的动补短语。从结构形式上说汉语常见的简单的动补结构短语有两种:动结式和动趋式。其中动结式指的是由动词加上一个表示结果的谓词构成,如“推翻、赶走”等。动趋式由动词加上一个表趋向的词语构成,如“交出、爬上、传来”等。两者的特点在于,从结构上看,它们是短语;从功能上说,它们的作用又与动词相当。与之相比,印欧语系中谓语动词有且只有一个,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补语便成了重点和难点。 (二)动补结构具有很强的陈述功能 1.动补结构是一种双重陈述结构 一般来说,动补结构的补语由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充当,语义上是对动作行为及其造成结果的补充说明。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它在陈述功能上的双重性:动补结构的中心语陈述的是主体发出的行为动作或呈现出的状态,动补结构的补语则是对主体的动作行为呈现出的状态的补充。这种双重陈述结构使汉语句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教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和掌握对外汉语的基本语法知识。 2. 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正确语法表达意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中文语法的基本概念和句子结构。 2. 中文语法中的词法规则和句法规则。 教学难点: 1. 中文语法中的语序和语法功能。 2. 中文动词的词汇辨析和用法。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中文语法教材、课件、活动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即对外汉语的语法教学。 2. 引发学生对语法的兴趣,例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语法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部分。 二、学习基础语法知识(15分钟) 1. 讲解中文语法中的基本概念,例如词汇、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 介绍中文句子结构,例如主语、谓语、宾语和定语等。 三、讲解词法规则(20分钟) 1. 以动词为例,讲解动词的词义、时态和语气等概念。 2. 引导学生掌握动词的正确用法,例如动词的时态变化、动词短语和动词搭配的使用方法。 四、讲解句法规则(20分钟)

1. 以中文语序为例,讲解中文句子的基本语序和其他常见语序的情况。 2. 引导学生了解中文语序的特点和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 五、练习活动(30分钟) 1. 分组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使用正确的语法表达简单的句子。 2.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题,加深对语法规 则的理解和应用。 六、总结与展望(10分钟) 1. 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学习的中文语法知识,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 1. 鼓励学生参加语法比赛或语法知识竞赛,提高对中文语法的兴趣和 应用能力。 2. 建议学生多阅读中文语法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拓宽语法知识面。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中文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规则,培养学生对语法的认识 和理解,并通过练习活动巩固学生的语法运用能力。教学时可以使用 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和讨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 极性。同时,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纠正错误,以帮助 学生确保语法掌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对外汉语补语体系教学

简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体系及补语与宾语的相关 问题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是一大重点兼难点,补语系统大而繁杂,补语系 统在逻辑上缺乏基本的自洽性,小类之间存在交叉。本文通过语法结构简要分析了在教学中补语与宾语的的相关问题。 关键字:补语体系宾语相关问题 一定义补语 补语是放在述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作补充说明的句法成分,一般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其基本的表达格式“述语动词(形容词)+ 得+ 补语”。例如: 1,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谓词性词语作补语) 2,他住在山脚下。(介词短语做补语) 3,我跑了好几圈。(数量短语作补语) 补语在现代汉语中很常用,因而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他语言中很少有类似汉语补语的这种语言现象,汉语中一个包含补语的句子,其他语言会用其他方式,比如,用两个句子来表达,因而补语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二简述补语体系 柯彼德对补语系统做过如下评论:补语是传统语法体系范围最广、最不科学、在教学中最不好运用的概念。”补语系统因其类别多,范围大,形异,用法复杂,已成为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

(一)补语的意义类别与结构类别 1,补语的意义类别 (1)结果补语。如:长大洗净听懂 (2)趋向补语。如:上来送回去 (3)程度补语。如:冷死了热的慌 (4)情态补语。如:讲得很透彻跑的满头大汗 (5)数量补语。如:看一眼住了两年 2,补语的结构类别 (1) 粘合式动补结构,指动词带表结果的动词、形容词,带表趋向的动词和介 宾短语直接粘附在动词后面,如:写完、洗干净、起来、坐在地上。 (2) 组合式动补结构,指用动词和形容词带“得”连接的补语,如:说得很流利,热得不得了。 (3) 谓语后带数量词,如:去一次、看半个小时、少三个。 三补语与宾语相关的问题 (一)辨析“宾语”与“补语” 宾语和补语都位于述语之后,有相似之处,例如“读一遍课文”和“读一篇课文”。其实,“读一遍”是个述宾短语,而“读一篇”则是述补短语。宾语和补语的辨别可以考虑以下三点:

对外汉语教学法 语法部分

对外汉语教学之语法教学 20126120 文传01班潘力军 【课文原文】我的眼镜摔坏了 【教学目的】学生课后能够基本理解并简单运用“……了”、“一…… 就……”、“差点儿……”这三个语法点。 【语法点详细教案】 “V+adj+了” 引入:小明同学今天买了一件新衣服,可是一不小心,摔了一 跤,原来的新衣服上沾上了一些泥。这个时候小红来了,她看 到小明身上的泥巴,感到很奇怪,于是就问他(引导状):“你 的衣服怎么弄脏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种动词加补 语的结构。 意义解释: 表示某种事情已经发生,有了某种结果。它的一般形式是:“V+adj.+了”。 课文原文举例和详细分析 ○1我的眼镜摔坏了 这里的“摔了”表示我的眼镜摔了这件事情已经发生过了“坏了” 则是表示这件事情的结果。还有例如:打晕了,走丢了,吃完了,都是 表示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产生了相应的结果。 拓展延伸 动补结构除了表示结果,还可以表示程度。此时的adj 一般表示的是你做这件事的结果超过了你预期所能接 受的范围。例如:

装多了,喝多了,写少了 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句子中的动补结构是表结果还是程度 车里挤满了人。(牙膏挤多了) 他喝完了。(他喝多了了) 他的作业写完了。(你的答案写少了) 这匹布弄脏了。(这件衣服做大了。) 2.完成下面的句子 他今天喝酒喝()了,回到宿舍就吐了。 小明今天骑车不小心把一个小朋友撞()了。 小王今天裁纸时不小心()破了手指。 我今天特别饿,回家后把菜都()完了。 2.根据情境用选择“V+adj+了”的两种意思的其中一种造句 ○1今天你妈妈给你做了一桌子你特别喜欢吃的菜,你吃了两碗饭之后还想吃,妈妈觉得你不能再吃了,她该怎么对你说。 ○2你今天完成了暑假作业,于是想出门和同学玩,你该怎么对妈妈说。 “……了” 引入:如果别人问你吃饭了吗?或者洗过澡了吗?你会怎么回 答?(学生回答后“吃过了”或“洗过了”)所以我们今天要 学的就是“……了”这个语法点。 意义解释: 1、动态助词: (1)一般用在V.和adj.的后面,表示动作或者状态的实现, 即已经成为了事实 (2)表示将要出现某种情况。 2、语气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