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补语教案

对外汉语补语教案

教案标题:对外汉语补语教案

教案目标:

1. 学习并理解什么是补语,以及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

2. 掌握不同类型的补语使用方法;

3. 能够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语义来构建句子。

教学重点:

1. 补语的定义和分类;

2. 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补语的语法和语义特点。

教学难点:

1. 如何正确使用各类型的补语;

2. 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教学准备:

1. 教材:提供有关补语的文本或例句;

2. 教具:投影仪、电脑或黑板,以便展示例句和相关语法知识;

3. 练习题:用于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1. 向学生解释补语的概念,简要说明补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功能。

2. 展示一些例句,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句子中的补语。

讲解(15分钟)

3. 介绍和讲解各类型的补语,包括宾语补足语、定语补足语、状语补足语等。解释每个类型的定义、语法特点和常见用法,并提供相应的例句进行说明。

4. 强调不同类型补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练习(20分钟)

5.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尝试完成填空练习,使用正确的补语填入相应的句子中。

6. 回顾和讨论学生的答案,解释正确答案的语法和语义解释。

拓展(10分钟)

7. 给学生更多的例句,让他们自己判断补语的类型,并解释原因。

8. 鼓励学生在口语和写作中尝试使用不同类型的补语,以加深对补语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5分钟)

9.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补语的重要性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10. 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常见的补语用法,以增加语言

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作业:

布置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巩固补语的知识。并要求学生

使用补语来完成一篇短文,以展现他们对补语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案评估:

1. 对学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批改,评估他们对补语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对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进行评估,看是否能够恰当地使用不同类型

的补语来构建句子;

3. 随堂检查,通过提问学生关于补语的问题,看是否能够准确回答。

谈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谈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提要:汉语趋向补语是对外汉语教材各类补语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类,也是学生产生偏误较多的一个语法项目,所以其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效果,首先必须从汉语本体方面明确趋向补语的范围,弄清动趋结构中宾语的归属问题,而后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以服务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趋向补语;范围;宾语 一、趋向补语范围的界定 学者们大多将趋向补语分为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比如,吕叔湘先生认为可以充当简单趋向补语的有:来、去、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可以充当复合趋向补语的有:上来/去、下来/去、进来/去、出来/去、过来/去、起来。[1]这种分类方法在汉语本体的语法研究方面显得详细明了,但为方便教学起见,我们发现以此来编排教材或进行教学难免有些繁冗。事实上,只将“来/去”看作趋向补语更好。 “来/去”与“上/下/进/出/回/过/起/开/到”等(下文简称“上”类动词)都可以直接跟在动词后作补语,且动补结构中可插入表可能的肯定、否定形式“得/不”。但二者却差别很大,首先,在意义上,“来/去”作趋向补语时,表示动作朝着或背着说话人或正在叙述的人物、处所进行;[2]而“上”类动词则表示主语或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因动作而发生的位移。如:“他跑来了。”中“他”一定是向着说话人跑的,可见“来”的作用是表示趋向;而“他跑上讲台。”则是“他”位置发生了变化,即从某个地方通过“跑”这个动作到了讲台。又如:“他跑进教室来。”中的“进”只表示位移,即从教室外面到教室里面,而“来”才表示动作的趋向,即动作向着在教室里的说话人进行。其次,在用法上,“来/去”与主要动词之间结构比较松散,可插入宾语或词尾“了”,而“上”类动词与主要动词之间结构却很紧凑,宾语必须放在“上”类动词之后,词尾“了”也只有在有“来/去”的情况下才能直接放在动词后面。既然“来/去”与“上”类动词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存在着差别,那么把它们都看作趋向补语未免有些牵强。然而,“上”类动词又该隶属于哪一类补语呢?实际上,“上”类动词在动词后作补语,无论是结构特点还是语义特征上都更接近于结果补语。“爬上”、“记下”、“走进”等与结果补语“看完”、“写下”、“擦干”等的构成、带宾语情况、否定或疑问方式等都是一致的。又如“考上大学”、“关上门”、“贴上邮票”等结构中动词后的“上”都是表示结果义。 综上所述,把“上”类动词看作结果补语更合理。而复合趋向补语则可以理解为结果补语加上“来/去”组合而成的。这样,不仅减少了趋向补语的数量,而且也不存在“简单趋向补语”与“复合趋向补语”的区别了。 二、动趋结构中宾语的归属问题

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案

北京师范大学 教学法课 综合课教案 学生姓名:黎锦平国籍:越南 院系:汉语文化学院专业: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号:200929090004 2011年8月

综合课教案 课型:综合课 语料字数:130字左右 教学时间:四课时 学生人数:12到20个人 学生汉语水平:已经学了差不多40课时。 所用教材:《汉语教程》(一年级教材,第一册(下)第十九课,p159)(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9年)。 教学目的与重点:通过此课让学生掌握汉语的状态补语。 课文:她学的很好 (一)她学的很好 老师:罗兰,电视台详情留学生表演一个汉语节目。你愿意去吗? 罗兰:老师,我不想去。 老师:为什么? 罗兰:我汉语说得不好,也不会表演。 老师:你学的不错,有很大进步,汉语水平提高的很快。 罗兰:哪里。我发音发的不准,说的不流利。让马里去吧。她汉语学得很好,说得很流利。玛丽还会唱京剧。 老师:是吗?她京剧唱得怎么样? 罗兰:王老师说,她唱的很不错。 老师:她怎么学的这么好? 罗兰:他非常努力,也很认真。 (二)她每天都起得很早 (早晨,学校的操场上,玛丽在打太极拳。) 麦克:老师,你看她太极拳打得怎么样? 老师:打得不错。 麦克:为学太极拳,她每天都起得很早。 老师:麦克,你喜欢什么运动? 麦克:我喜欢跑步、打篮球。 老师:刚才我看你跑得很快。你篮球打得怎么样? 麦克:打得还可以。老师,您每天都来锻炼吗? 老师:对,我每天都坚持锻炼。你呢? 麦克:我不常锻炼,因为我晚上常常睡得很晚,早上起得也很晚。 生词

1.得 2.电视台 3.表演 4.节目 5.愿意 6.为什么 7.进步 8.水平 9.提高 10.哪里 11.准 12.流利 13.错 14.这么认真 15.早 16.为 17.运动 18.刚才 19.跑步 20.篮球 21.快 22.坚持 23.因为 24.晚 补充生词 1.熟 2.文章 3.慢 4.算 5.考 教学步骤: 第一、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15分钟):上上次学的课文是:《我想学太极拳》和《你能不能再说 一遍》。 (一)简单复习上次课的内容(10分钟):以加强学生对上次课内容的印象以及句型。 老师:你们好!还记得上次我们学的课文吗? 全班:记得。(不记得) (可以让学上看书) 老师:玛丽会打太极拳吗?(学过的句型) 全班:不会。 (要求学生用长句回答。) 全班:玛丽不会打太极拳。 老师:麦克会不会打太极拳?(上次课的句型) 全班:麦克不会打太极拳。 老师:他们想不想学?(上次课的句型) 全班:他们想学。 老师:他们想学太极拳吗? 全班:他们想学太极拳。 (老师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老实说一句让学生重复一句) 老师:玛丽不会打太极拳。麦克也不会打太极拳。他们想报名学太极拳。 (全班复述课文后,挑选两三个学生来说)。 老师(指学生1):你能不能再说一遍?(上次课的句型) 学生1:玛丽不会…… 老师(指学生2):你能不能再说一遍? 学生2:玛丽不会…… (在全部过程老师要注意听哪个词语学生说的不好或者那个学生发音不好,要纠正改错。) 老师:好。现在要听写上次课的生词。 (二)听写生词(5分钟):以加强学生对生词的记忆。不需要把上次课的全部生词

对外汉语情态补语教案

对外汉语情态补语教案 一、教学对象/班级 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教学重点、难点:例如“了”、“把”、同义词 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分钟 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自学新课: (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讲练课文:听到、念、谈、可以话、猜谜 (3)重点词语讲练: (4)语法点谈练习:释义、形式、练 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课后记/思索/评估:顺利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控出来较困难等。 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 学生:并无汉语基础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自学完了声韵母及其女团) 课型:综合型

教学内容: 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 教学目标:通过这文言的自学,学生能 1)知识目标:掌握汉语声调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能辨识四个声调,恰当标调及念出四个声调 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 难点:音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 时间:上午8:00—8:45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5分钟) 1)备考声韵母(学生每天以相同的声母或韵母做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斥责,点至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说道。) 2)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 m, h, a, ei, ing, ba, ma, hei, bing ) 2、讲授新课(15分钟) 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ā á ǎ à ),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2)引入本堂课所学内容——声调。 3)讲解声调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声调的含义,调值,调类,调号)。 4)利用五线谱鼓励学生找出四个声调的音位。 5)对着五线谱逐一地教学生四个声调的读法(注重半上的教学)。 6)握相同阳入相同义的汉字展开对照教学,特别强调声调在汉语中的促进作用。例如:

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

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 对外汉语补语是汉语语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学习者而言,掌握补语的使用对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有重要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学中对补语的教学顺序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给大家介绍10条关于对外汉语补语教学顺序的建议。 1.从单一的补语讲起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过程中,建议从单一的补语开始讲起,例如时间补语、地点补语等,这些补语较为简单,对于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容易理解。 2.引导学生熟悉补语的语法形式 引导学生在掌握单一补语的语法形式后,应逐渐熟悉其他补语的语法形式,包括宾语补足语、主语补足语等,同时要教授不同语法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分步骤讲解常用补语 对于常用的补语,应分步骤讲解,例如对于“把”和“给”这两个常用的动词补语,可以先讲解其基本语法形式,再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其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4.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例如对于英语母语的学生,可以对比英汉语言差异,说明在补语的应用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5.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 在补语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模仿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口语模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和语感。 6.注重课堂实践 补语教学中,应注重课堂实践,设计有趣的语言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补语的应用能力,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实践教学。 7.分析补语语义 在补语教学中,也需要关注补语的语义,例如宾语补足语可以表示描述事物的状态、程度、结果等,主语补足语可以表示事物的特征、身份等,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补语的语义含义。 8.引导学生使用合适的补语

在补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在不同语境下使用合适的补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 补语的使用场景和搭配,避免在语言交流中出现不适当的补语使用。 9.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补语教学过程中,还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提供相关语料库、语言软件等 学习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10.与其他语言知识结合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还应与其他语言知识结合起来,例如汉字教学、语音教学等,通过多种语言知识结合,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对外汉语补语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背景和语言学习兴趣,采用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补语的语法形式和应用技巧,提高对汉语语言的理解 和应用能力。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 The Simple directional Complement 难点:一、多数趋向补语意义十分复杂;二、一个动词可以和哪个趋向补语的哪一个意义结合是固定的、有限制的,特别是结果意义,学习者几乎需要逐个记忆。 1.简单趋向补语 “来”或“去”放在特定动词后充当补语,表示动作趋向。 1)v.是上、下、进、出、回、过、起 咱们过去看看。(肯定) 他在河那边等我们,咱们过桥去吧。 他们上楼去了吗?(一般疑问句) 我没有回家去。(否定) 你回不回公司来?(正反疑问句) ✓可以不带宾语;带宾语时,必定是处所宾语,放在中间; ✓否定形式用“没有”; ✓正反疑问句是并列动词的肯定和否定形式。 2)v.是一般动词 你带照片来了吗? 2.复合趋向补语 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等后边加上简单趋向补语“来”、“去”以后,可以作别的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构成复合趋向补语,对动作进行具体的描述。 1)v.是一般动词 他很快地跑上去了。 老师走进教室去了。 我又买回来一些书和磁带。/我又买回一些书和磁带来。 小雨从书包里拿出来一盘磁带。/小雨从书包里拿出一盘磁带来。

可以不带宾语;带处所宾语时,放在中间;带一般名词宾语时,中间和后边都可以。 2)v.是一些本身暗含方向的动词,如:安排、发,报告、交、反映 老师:下课后,我会把成绩发下去。(从上到下) 学生:现在就发下来吧。 老师:下课后,请同学们把作业交上来。(从下到上) 学生:我的作业已经交上去了。 上级:我安排下去的事你做好了吗?(从上到下) 下级:您安排下来的事我当然做好了。 上级:那么问题报告上来了吗?(从下到上) 下级:我们会把问题报告上去的。 3.其他特殊情况 一般名词宾语 我买来了两斤水果。/ 我买了两斤水果来。(简单趋向补语) 他们搬进来一张桌子。/ 他们搬进一张桌子来。(复合趋向补语)? 动作还没有发生 晚上朋友聚会,我想带一些巧克力去。 周末妈妈会打电话来。 表示命令或要求 我渴死了,快倒水来。 你们搬一张桌子进来。 抽象宾语 语言不通,会带来很多困难。 希望这封信能给你送去一些温暖。 4.趋向补语的引申义 1)v./adj. + 下去 一个人跑5000米,跑到中途跑不动了,我们鼓励他:“你一定要坚持下去”。 经过我们的鼓励,他跑到了终点,我们称赞他:“你真棒,坚持下来了。” 表示动作、状态已经存在并继续发展 我去年来的中国,真想一直在中国住下去。

程度补语初级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程度补语初级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程度补语的概念和作用; 2.学生能够运用程度补语描述物品、人物、情感等程度; 3.学生能够在口语和写作中灵活使用程度补语。 教学内容: 1.程度补语的概念和作用; 2.常见的程度补语形式; 3.程度补语在口语和写作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Step1. 导入 1.激发学生对于程度补语的兴趣,例如:“你们是否听过这些表达:非常、好、不错、超、非常棒、非常难、特别、最、极其、怎么样等等这些词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 就是它们都是程度补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程度补语,以及如何使用它们。” 2.向学生介绍程度补语的作用,例如:“程度补语是用来加强或者减弱词语的程度或 者意义的词语,它可以让我们更加准确地描述一个物品、人物或者情感的程度。” Step2. 语法讲解 1.讲解常见的程度补语形式,例如:“非常、很、特别、极其、最、超、少、多、稍微、大大地、非常好、有点儿、相当、不够、一点儿等。” 2.提供中英文对照的句子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 中文:我非常喜欢中国菜。英文:I like Chinese food very much. 中文:我们的汉语老师非常有耐心。英文:Our Chinese teacher is very patient. 中文:昨天的考试很难。英文:Yesterday's exam was very difficult. 中文:那个学生很聪明,她的成绩最好。英文:That student is very smart and has the best grades.

中文:这个城市非常繁华。英文:This city is very busy. 中文:我稍微有点累。英文:I'm a bit tired. Step3. 课堂练习 1.通过给出中文句子,让学生翻译成英文,并且使用程度补语加强或者减弱程度。 例如: 中文:这个苹果不够甜。英文:This apple is not sweet enough. 中文:这个电影非常好看。英文:This movie is very good. 中文:这个冰激凌真是太好吃了。英文:This ice cream is really delicious. 中文:她有点儿累了。英文:She's a little bit tired. 中文:这个男孩很聪明。英文:This boy is very smart. 2.通过给出英文句子,让学生翻译成中文,并且使用程度补语加强或者减弱程度。 例如: 英文:He speaks Chinese very well. 中文:他中文说得非常好。 英文:The weather is extremely cold today. 中文:今天天气非常冷。 英文:She is a little bit shy. 中文:她有点儿害羞。 英文:The food in this restaurant is not very good. 中文:这个餐厅的食物不太好。 英文:I'm feeling quite sick. 中文:我感觉有点儿不舒服。 Step4. 课堂讨论 1.让学生讨论在哪些情景下需要使用程度补语,例如:“在描述物品、人物、情感、天气等方面,程度补语非常有用。” 2.让学生举例说明在口语和写作中如何使用程度补语。 例如:“在谈论食物时,我们可以说这个食物非常好吃,或者只是说它还可以。在谈论他人时,我们可以说她非常聪明,或者只是说她有点聪明。” Step5. 作业 1.让学生写一篇文章,描述他们喜欢的食物的程度,并且在文章中使用程度补语。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 The resultative complement 说明动作结果,常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 1.一般形式 听懂 写上 包好 拿好 记错 坐错 我一下飞机就看见他了。(肯定) 我没听懂你的话。(否定) 我不做完作业就不出去玩。(否定式“不”,表假设) 你做错了没有?/你做没做错?(正反疑问句)做错了/没做错。 我读错过这个字。 ✓动词带结果补语,这个动作一般总是完成了的,所以否定式一般用“没有”。 如果用“不”,则表示假设。正反疑问式用“...了没有?” ✓结果补语和动词结合得很紧,中间不能插入其他成分,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助词“了”、“过”、宾语都必须放在结果补语后边。 ✓“着”表示动作的进行,结果补语表示动作的完成情况,所以二者不能一起用。 【结果补语有一类(占大多数)是表示通过某一动作,使句中提到的人或事物产生某种结果。这种结果有的发生在施事方面(通常谓语动词是不及物动词),如“我听懂了”(结果是“我懂了”);有的发生在受事方面(常常是句中有动作所涉及的对象),如“他洗干净衣服了”(结果是“衣服干净了”);也有的结果既发生在受事方面,也发生在施事方面,如“她写错我的名字了”(结果是“名字错了,她也错了”)。 另一类则是只说动作本身的结果,并不表示动作对人或事物产生了什么结果,如“他看完这本小说了”(只是“看”的动作完结,并非“小说”完结,也非“他”完结)。】 【述补结构和述补式复合词的区别: 述补结构可以用“得”和“不”扩展,例如“长大”可以扩展成“长得大”、“长不大”,“看

见”可以扩展成“看得见”、“看不见”;述补式复合词不能扩展,例如“改良”不能扩展成“改得良”、“改不良”,“扩大”不能扩展成“扩得大”、“扩不大”。】 2.特殊形式 1)v. + 好 表示动作达到完善的地步。 我们一定要学好汉语。 请大家坐好,现在上课。 还可以表示完成的意思。 画好画儿、做好练习、写好信、填好表、办好借书证、换好人民币。 2)v. + 到 常表示动作达到了目的。 小偷被抓到了,我丢的车也找到了。 你去买那本词典了没有?我去买了,可是我没有买到。 表示动作达到某处(宾语为地点词语)或持续到某一时间(宾语为时间词语)。 她撞到了车上;他走到我面前;这些产品都出口到了外国。 我们学到第二十五课了。 他晚上写汉字常常写到十点;他每天忙到半夜;你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3)v. + 在 表示人或事物通过动作而存在于某处(宾语为地点词语)。 他让我躺在床上休息休息。 那位司机的车停在路边。 花儿放在桌子上。 他住在二楼。 表示动作发生或事物存在的处所时,放在动词前边。 我在北京工作;我在教室学习。 表示出生、产生、居留的处所时,放在动词前、后都可以。 他在北京出生。/ 他出生在北京。 “在”后边的宾语表示处所时,必须很明确,如果不能明确表示处所,要用方位词“上/里/外/下/中”等。 他晕倒在路上;挂在腰带上。

趋向补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趋向补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杨静 摘要: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留学生都不能很好地运用趋向动词,这与趋向动词用法比较灵活,语义比较复杂且常需搭配虚词有很大关系,在教学上也因此存在很多阻碍。目前汉语界对趋向动词的研究取得很大成果,但是多是属于语法研究,对留学生而言过于抽象。本文将对趋向动词进行归纳,并列举趋向补语的几种基本用法及部分辨析,以期有所益。关键词:趋向动词趋向补语对外汉语教学 一趋向动词 一般语法著作里所谓趋向动词,指表示趋向的动词。但若是光凭“趋向”这一语义特征来确定趋向动词,比较容易引起争论。语义本身是个抽象的概念,难以琢磨。实际上根据这条定义归纳出来的结果,各家不大一致。各家所列的趋向动词的范围可以分三类。第一类是张志公、胡裕树、邢福义、高更生等先生归纳的“来、去、上、下、进、出、回、过、开、起”。第二类是李临定先生所列出的“来、去、上、下、进、出、回、过”。第三类是以吕叔湘及刘月华先生等举出的“来、去、上、下、进、出、回、过、开、起、到”。其中,第二类不包括“开、起”,第三类在包含“开、起”之外,又将“到”归入趋向动词系统。在这里采用张志公、胡裕树、邢福义、高更生等先生所列的范围,现列出如下: (一)语义特征 虽然就语义特征来认定趋向动词不太可靠,但在语义上动词是否具有位移趋向性特征仍然是辨别趋向动词的基础性条件。一个动词,如果它具有位移趋向性,它就有可能是趋向动词;相反,如果它根本没有位移趋向性,它就不可能是趋向动词。比如“笑”,比如“骂”,比如“想”,它们都跟趋向动词无关。 所谓位移趋向,可以分成两类: (1)向背位移趋向

这是以说话人为参照点的向背趋向。典型的例子是“来”和“去”两个。“来”是朝向说话人的位置位移的动作趋向;“去”是背离说话人位移的动作趋向。以下我们把趋向动词标记为q,其中“向背趋向动词”标记为q1。 (2)非向背位移趋向 这是以甲乙两位置为参照点的位移趋向。典型的是“上”和“下”。就基本语义而言,“上”是由低处到高处的动作趋向;“下”是由高处到低处的动作趋向。此外还有“进、出、回、过、开、起”等等,构成可讨论的相对封闭的类。以下我们把这类趋向动词标为q2。 有的趋向动词,单纯表示向背位移趋向,或者单纯表示非向背位移趋向,它们是单纯趋向动词,如q1和q2。有的趋向动词,同时表示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的复合趋向,它们是复合趋向动词。比方,“你进来”的“进来”,既表示由外面向里面的趋向,又表示向着说话人的位置位移的运动趋向。这类趋向动词可记作q2q1。 趋向的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有客观事实上的可验证性,即以“说话人”为参照点。然而,从语法上说,不能按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的语义理解来确认趋向动词的范围。因为,所谓向背位移和非向背位移,特别是非向背位移,理解上存在开放性,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仅凭语义,很难框定。比方,“拉”和“推”,“吞”和“吐”,“吸”和“呼”,“放”和“收”,不能说根本不存在向背位移或非向背位移的语义,那么,它们是否也是趋向动词?如果不是,为什么?这就需要用语法特征来控制,或者说,需要依据语法条件来判别。 (二)语法特征 从语法角度来考察,可以看到趋向动词显示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V与q:凡是q,都能用在V的后边。 V指一般动词。q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以用在V的后边,作趋向补语。凡是不能用在V后边,作表示趋向的补语的,不是趋向动词。 V与q的组合,可以分成三类: ①Vq1:V后用q1“来”“去”作补语。“来”“去”不仅可以充任V的表示趋向的补语,如“爬来”和“爬去”,还可以用在其他趋向动词后边,形成复合趋向动词,如“上来”、“上去”。这点与q2不同。 ②Vq2:V后用q2“上、下、进、出”等作补语。要用典型的“上”和“下”来举例的话,有“爬上”、“爬下”,这里的“上”“下”表示“爬”这个动作的运动趋向。虽然用在V的后面,但不是表示明显趋向的补语,就不是典型趋向动词,只能算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例如“窗

对外汉语 语法 教学培训 情态补语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培训情态补语 情态补语是描述动作或行为所达到的状态,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充当,和动词之间用结构助词“得”来连接。而状语则是描述动作或行为的情况,由副词或副词性短语充当,通常放在动词后面。例如:“他跑得很快”中,“很快”是状语,“跑得快”中,“快”是情态补语。 3)练:补全句子 请根据情境和提示,补全下列句子。 1.你会说汉语吗?——我(说)汉语(说)得很好。 2.他唱歌(唱)得不好,但是(跳)舞(跳)得很好。 3.今天的考试(考)得怎么样?——我(考)得不太好。

4.这个小孩(画)画(画)得很漂亮。 5.他们(玩)得(玩)得很高兴。 改写: 情态/程度补语 情态补语是用来描述动作或行为所达到的状态的,通常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语充当,和动词之间需要使用结构助词“得”来连接。例如:“来得很早”、“住得不好”、“玩儿得好不好?”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否定形式使用“不”在补语处,正反疑问形式将肯定和否定形式并列即可。此外,含有情态补语的句子的焦点集中在补语上,因此,其正反疑问形式、相关回答和否定形式都体现在补语的变化上,而不是动词上。 在使用情态补语时,一般需要使用程度副词(如“很”、“非常”、“比较”、“特别”、“十分”)来修饰形容词,否则会有表示比较的意义。例如:“他说得好”、“现在雨下得急”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无程度副词修饰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断言、静态、不包含量的概念,后者则是描写、动态、包含量的概念。 在实际使用中,情态补语往往可以省略前一个动词,例如,“他们(说)普通话说得怎么样?”中,“说”可以省略。需要注 意的是,“别”和“甭”用在祈使句里表示劝阻或禁止,但是它们 的意义有所区别。 情态补语和状语是语法中的两个不同概念。情态补语常用来描述已经或经常发生的事情,而状语则可以描述尚未发生的事情。例如,不能说“明天我要来得很早”,而应该说“明天我 要早点儿来”。 情态补语主要描述动作的实际情况,而状语则经常强调施动者的主观态度或方式。例如,“他汉字写得不多,他应该多 写汉字”就是情态补语,而“他学太极拳学得很认真,我也要认真地学”则是状语。 写得好”可以用情态补语和可能补语来表达。情态补语的 例句是“他书法写得好吗?写得不错”,而可能补语的例句是“没带自己的毛笔,你能写好意义吗?能写得好”。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 ●主语—谓语—宾语 我学习汉语 ●定语、状语、补语 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 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 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 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 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 注意区别:A还是B ? // A或者B 4.定语:1.的 +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领属关系) 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他是汉语老师。(说明性质) 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亲属或单位) 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看电影的人很多 5.状语: 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

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 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 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过去:动作已经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 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 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 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10.表示很快会发生:“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1.要下雨了。/ 新年快到了。/ 汽车快要开了。 2.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 11.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1.现在,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一年。(还要继续) 2.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不再继续) 12.动态助词“着”:动词+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1.外边下着雨,刮着风。(动作的持续) 2.教室里的窗开着,门关着。(状态的持续)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设计 篇一: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教案设计 基本原则 课型分明(综合、口语、听力、阅读)学生为主精讲多练随讲随练反复重现直观形象多向互动轻松活泼 主要内容 ?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 ?中级综合课课堂教案设计 ?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 ?口语课(高级)课堂教案设计 ?听力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 ?听力课(中级)课堂教案设计 ?汉字课课堂教案设计 ?初级综合课(语音阶段)课堂教案的设计与编写 ?初级综合课(字词阶段)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口语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听力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阅读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才艺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汉字课(初级)课堂教案设计与编写 教案主要项目 ?教学对象所用教材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辅助教学手段教学时数 容与步骤教学反思 第一章初级综合课( 语音阶段)课堂教案设计《汉语不太难》一、教学对象 ?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长期班留学生(不区分母语混合编班),汉语水平为零起点 二、所用教材 ?《汉语教程(第一册)》(杨寄洲主编,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本课教案是为语音阶段教学设计的 三、教学目的 教学内 ?完成本课所有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有关鼻韵母的发音要领 ?能够准确听辨、认读所学词汇 ?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运用带“吗”的问句进行问候与询问四、教学重点 ?语音:an / en, ang / eng / ong、轻声、全三声 ?词汇:忙、吗、很、汉语、难、太、爸爸、妈妈、哥哥、弟弟、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语法现象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和语感; 4.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语法基本概念的解释和运用方法的讲解; 难点:语法知识的整合和系统化; 三、教学策略 本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实践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突出语法知识与现实习惯的结合。教学过程要以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语法概述 1、语言和语法的概念和关系; 2、语法分类和基本术语; 3、语法标记和语法符号。 第二章词汇和词类 1、词汇定义和分类; 2、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定义和用法。 第三章句子成分 1、主语和谓语; 2、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3、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1、简单句和复合句的基本概念; 2、并列句、从句、独立主格结构和不定式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第五章句子的语态和语气 3、句子的语态和语气的变化规律和运用方法。 五、教学评价 1、期中和期末考试; 2、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 3、作业和课外阅读。 六、教学资源 1、教材:《汉语语法教程》; 2、课件:PPT、Word文档; 3、其他教具:黑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音箱、视频播放器等。 七、教学计划 本课程为60学时,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1.1 语法的定义和作用; 第四周:句子结构 第六周:句子的语调和停顿 6.2 停顿的定义和分类; 第七周 ~ 第十周:综合讲解和分组讨论 1. 分组讨论和展示; 2. 整合和运用前六周所学的语法知识; 3. 实践性学习和反馈。 第十一周 ~ 第十五周:期中考试和复习 1. 组件期中考试;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模板(多篇)

对外汉语语法教案模板(多篇) 第1篇:对外汉语语法教案 初级汉语综合课教案 ——《成功需要多长时间》 一、教学对象 本教案的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汉语,掌握的汉语词汇在400个左右。 二、教学内容 “汉语综合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语言技能课中的主干课,也叫核心课、精读课。“汉语综合课”以讲解教授汉语语言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 1.由“V了”句型,引申讲解“了”的两个用法。 2.掌握“V去”表示的语法意义并能熟练运用。 3.归纳结果补语 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如果······就······”句型。 三、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V了”、“V去”的用法,并能造句。 2.能够根据模拟的语境,使用不同的结果补语。 四、教学方法 1.复习旧课时采用“听写生词—听课文录音—提问课文内容—学生复述课文”等步骤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一步巩固。 2.语法讲解根据语法点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领悟其内涵。可以利用、创造情景,行为动作演示,使用图片和多种教具等方式,并让学生

大量模仿练习熟悉语法点的使用,最后需要对语法点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让学生加深印象。 五、教学过程(2课时)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课文中及课后练习中涉及的相对重要的语言点,并使之能根据不同语境熟练应用。 (一)“得了”→“V了” 引入:根据课堂情境,有些同学正在吃早饭,有些同学已经吃过早饭了,给出两个句子让学生进行对比。“着”的用法以前已经学过。 “我吃着早饭。” ——“我吃了早饭。” 解释:第一个句子中“着”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正在吃早饭,不是吃过了,也不是没吃;第二个句子中的“了”放在动词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吃”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 造句:(提供情境,让学生造句)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昨天学(习)了生词。 昨天晚上我们学校有人开演唱会,你们去了吗?——我们昨天看了演唱会。引申:“了”的另一种用法,放在句末表示变化,变化是指这个句子表达的事情希望对方当做个新情况,得到足够重视。 例1 A今天他自己做作业了。——他以前都是抄别人的,现在自己做,(是否该奖励他?) B今天他自己做了作业。——他天天都自己做作业,今天做作业这件事他已经完成。 例2 A 我看了晚会。

对外汉语补语体系教学

简析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体系及补语与宾语的相关 问题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是一大重点兼难点,补语系统大而繁杂,补语系 统在逻辑上缺乏基本的自洽性,小类之间存在交叉。本文通过语法结构简要分析了在教学中补语与宾语的的相关问题。 关键字:补语体系宾语相关问题 一定义补语 补语是放在述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作补充说明的句法成分,一般由谓词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其基本的表达格式“述语动词(形容词)+ 得+ 补语”。例如: 1,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谓词性词语作补语) 2,他住在山脚下。(介词短语做补语) 3,我跑了好几圈。(数量短语作补语) 补语在现代汉语中很常用,因而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他语言中很少有类似汉语补语的这种语言现象,汉语中一个包含补语的句子,其他语言会用其他方式,比如,用两个句子来表达,因而补语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二简述补语体系 柯彼德对补语系统做过如下评论:补语是传统语法体系范围最广、最不科学、在教学中最不好运用的概念。”补语系统因其类别多,范围大,形异,用法复杂,已成为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

(一)补语的意义类别与结构类别 1,补语的意义类别 (1)结果补语。如:长大洗净听懂 (2)趋向补语。如:上来送回去 (3)程度补语。如:冷死了热的慌 (4)情态补语。如:讲得很透彻跑的满头大汗 (5)数量补语。如:看一眼住了两年 2,补语的结构类别 (1) 粘合式动补结构,指动词带表结果的动词、形容词,带表趋向的动词和介 宾短语直接粘附在动词后面,如:写完、洗干净、起来、坐在地上。 (2) 组合式动补结构,指用动词和形容词带“得”连接的补语,如:说得很流利,热得不得了。 (3) 谓语后带数量词,如:去一次、看半个小时、少三个。 三补语与宾语相关的问题 (一)辨析“宾语”与“补语” 宾语和补语都位于述语之后,有相似之处,例如“读一遍课文”和“读一篇课文”。其实,“读一遍”是个述宾短语,而“读一篇”则是述补短语。宾语和补语的辨别可以考虑以下三点:

《汉语教程》趋向补语的教学设计

《汉语教程》趋向补语的教学设计 在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现象,对于学习者来说,也是较为难以掌握的一部分。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趋向补语,本文将介绍趋向补语的基本概念、运用方式以及教学设计,以期为汉语教师提供有益的教学策略。 我们来探讨一下趋向补语的基本概念。趋向补语是表示动作方向、方式、程度的补语,通常由趋向动词“起来”、“下去”、“进去”等担任。趋向动词在与其他词语组合使用时,可以表达出动作的进行、完成、结果等状态。例如,“走过来”、“跑进去”、“唱起来”等短语中的“来”、“去”、“起来”都是趋向补语。 在汉语句子中,趋向补语有着广泛的运用。趋向补语可以用来表示动作的方向。例如,“他走向教室”这个句子中,“走向”是趋向补语,表示“他”行动的方向是教室。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的方式。如“他笑着走过来”这个句子中,“笑着”是趋向补语,表示“他”是笑着走过来的。趋向补语还可以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例如,“他唱完了这首歌”这个句子中,“完了”是趋向补语,表示歌曲已经演唱完成。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趋向补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

策略: 引入趋向补语的概念:在开始教授趋向补语之前,教师需要向学习者介绍趋向补语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趋向补语以及它在汉语句子中的作用。 讲解趋向补语的运用: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让学习者了解趋向补语在表示方向、方式、完成等方面的运用,并引导学习者观察和发现趋向补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趋向补语的用法:通过大量的口语和书面练习,让学习者熟练掌握趋向补语的用法,包括搭配、词序等细节问题。教师可以设计情境练习、角色扮演、写作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习者在实际运用中更好地掌握趋向补语。 比较趋向补语与其它语法现象的异同:教师可以将趋向补语与相近的语法现象进行比较,如动词后缀、介词短语等,帮助学习者明确区分和掌握不同语法现象的异同点。 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习者发现并纠正使用趋向补语时出现的错误,培养学习者自主纠错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汉语语法书籍和在线资源,让学习者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

对外汉语教学中简单的趋向补语

对外汉语教学中简单的趋向补语 作者:王杰 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9期 摘要:众所周知,趋向补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留学生在趋向补语学习方面错误百出。因此,教师在趋向补语教学中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去积极地应引导学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来”和“去”这组词出现的情况以及对“来”和“去”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归纳出留学生可能产生的偏误。希望本文可以为对外汉语趋向补语教学方面带来新的启发。 关键词:趋向补语;“来”和“去”;对外汉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240-01 所谓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之间的关系。补语的构成通常可分为7类,所谓趋向补语是指事物随动作而移动的方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是一个众所周知的的重点和难点。因为趋向补语在形式上十分复杂,有简单趋向补语和复合趋向补语之分,单纯的趋向补语由一个趋向动词表示,共有9个;复合的趋向补语由两个趋向动词表示,共有13个。因此,要学好趋向补语,要从简单的“来”和“去”入手,“来”和“去”是一组比较特殊的词,是留学生学习趋向补语的基础。 一、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由趋向动词充当。例如:走过来跑进(教室)爬上去送回家爱上(他)想起来 趋向动词是表示趋向(方向性)的一种动词。分为单纯和合成两类。单纯的由一个趋向动词表示,合成的由两个趋向动词合成。趋向动词也可以直接作谓语。例如:我家来了一位客人。他们都进去了,你快进去吧。趋向动词更常见的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趋向补语。 二、留学生接触“来”和“去”这组词 动词“来”或“去”放在其他动词后面做补语,表示动作使人或事物移动的方向,这种补语就叫做简单趋向补语。 (一)“来”和“去”作为单纯的动词 例:(1)他来中国。

对外汉语教案

对外汉语教案 第一篇:对外汉语教案的写法对外汉语教案的写法 这个应该是某学生为了应付《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或者《对外汉语教学法》课期末考试总结的~~ 1.教学目标与要求: l“目标”是笼统的,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l“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 *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掌握、了解、理解、区别、分辨、拼读、使用、运用、表达----- 2 .教学重点: 抓语言项目: l语音:声调、轻声、儿化、语流变调; l词汇:近义词、同音词、多义词、联绵词、成语、惯用语 l语法:量词、语气词、助词、“把”字句、各类补语、特殊句式、语序 l功能——意念(介绍、请求、同意、反对、感谢、道歉、看法、意愿---) 3 .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

l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 l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l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l其他: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4.教学环节(教学步骤、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步骤: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 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方式(以100分钟为例)(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 * 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内容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 方法:提问、回忆、讲述、对比、游戏…… (2)复习检查:10分钟~15分钟 检查与巩固:听写、快速问答、复述、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3)讲练新课:70分钟~80分钟(讲:三分之一,练:三分之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