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奥数天天练周练习一(中难度)姓名:成绩:

'答:

—答:答:

17

89

++

⨯⨯

第二题:水和牛奶

一个卖牛奶的人告诉两个小学生:这儿的一个钢桶里盛着水,另一个钢桶里盛着

牛奶,由于牛奶乳脂含量过高,必须用水稀释才能饮用.现在我把A桶里的液体倒入B桶,使其中液体的体积翻了一番,然后我又把B桶里的液体倒进A桶,使A桶内的液体体积翻番.最后,我又将A桶中的液体倒进B桶中,使B桶中液体的体积翻番.此时我发现两个桶里盛有同量的液体,而在B桶中,水比牛奶多出1升.现在要问你们,开始时有多少水和牛奶,而在结束时,每个桶里又有多少水和牛奶

\

第三题:浓度问题

瓶中装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现在又分别倒入100克和400克的A、B 两种酒精溶液,瓶中的浓度变成了14%.已知A种酒精溶液浓度是B种酒精溶液浓度的2倍,那么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百分之几

第四题:灌水问题

·

公园水池每周需换一次水.水池有甲、乙、丙三根进水管.第一周小李按甲、乙、丙、甲、乙、丙……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恰好在打开某根进水管1小时后灌满空水池.第二周他按乙、丙、甲、乙、丙、甲……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灌满一池水比第一周少用了15分钟;第三周他按丙、乙、甲、丙、乙、甲……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比第一周多用了15分钟.第四周他三个管同时打开,灌满一池水用了2小时20分,第五周他只打开甲管,那么灌满一池水需用________小时.

|

答: @

答:

天天练周练习(六年级)答案

第一题答案:

解答:本题的重点在于计算括号内的算式:

571719234345891091011

++++⨯⨯⨯⨯⨯⨯⨯⨯.这个算式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分数裂项的地

方在于每一项的分子依次成等差数列,而非

常见的分子相同、或分子是分母的差或和的

情况.所以应当对分子进行适当的变形,使

之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式.

法一:

观察可知523=+,734=+,……即每一

项的分子都等于分母中前两个乘数的和,所

以 (法二) 上面的方法是最直观的转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转化方法.由于分子成等差数列,而等

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d +,其中d 为公

差.如果能把分子变成这样的形式,再将a

与nd 分开,每一项都变成两个分数,接下

来就可以裂项了.

第五题:填数字

请在下图的每个空格内填入1至8中的一个数字,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8个数字都互不相同.

(法三) 本题不对分子进行转化也是可以进行计算的: (法四)对于这类变化较多的式子,最基本

的方法就是通项归纳.先找每一项的通项公

式:

21(1)(2)

n n a n n n +=++(2n =,3,……,9) 如果将分子21n +分成2n 和1,就是上面的

法二;如果将分子分成n 和1n +,就是上面

的法一.

第二题答案:

解答:假设一开始A 桶中有液体x 升,B 桶

中有y 升.第一次将A 桶的液体倒入B 桶

后,B 桶有液体2y 升,A 桶剩()x y -升;

第二次将B 桶的液体倒入A 桶后,A 桶有液

体2()x y -升,B 桶剩(3)y x -升;第三次将A 桶的液体倒入B 桶后,B 桶有液体

(62)y x -升,A 桶剩(35)x y -升.由此时两

桶的液体体积相等,得3562x y y x -=-,

511x y =,:11:5x y =.

现在还不知道A 桶中装的是牛奶还是水,可

以将稀释牛奶的过程列成下表:

A 桶

B 桶

原A 桶液体:原B 桶液体 原A 桶液体:原B 桶液体 初始状态

11:0 0:5 第一次A 桶

倒入B 桶

6:0 5:5 第二次B 桶

倒入A 桶

9:3 2:2 第三次A 桶

倒入B 桶 6:2 5:3

由上表看出,最后B 桶中的液体,原A 桶液

体与原B 桶液体的比是5:3,而题目中说“水比牛奶多1 升”,所以原A 桶中是水,原B 桶中是牛奶.

因为在5:3中,“53-”相当于1升,所以

2个单位相当于1升.由此得到,开始时,

A 桶中有

112

升水,B 桶中有52升牛奶;结束时,A 桶中有3升水和1升牛奶,B 桶中有

52升水和32升牛奶. 第三题答案: 解答:(法1)方程法.新倒入纯酒精:()100010040014%100015%60++⨯-⨯=(克). 设A 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x ,则B 种为2x .根据新倒入的纯酒精量,可列方程: 100400602x x +⨯

=,解得20%x =,即A 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20%. (法2)浓度三角法.设A 种酒精溶液的浓度为x ,则B 种为2x . 根据题意,假设先把100克A 种酒精和400克B 种酒精混合,得到500克的酒精溶液,再与1000克15%的酒精溶液混合,所以A 、B 两种酒精混合得到的酒精溶液的浓度为()100014%15%14%12%500--⨯=. 根据浓度三角,有

()12%:12%400:1002x x ⎛⎫--= ⎪⎝

,解得20%x =.

故A 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20%.

第四题答案:

解答:如第一周小李按甲、乙、丙、甲、乙、丙……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恰好在打开

丙管1小时后灌满空水池,则第二周他按乙、

丙、甲、乙、丙、甲……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

时,应在打开甲管1小时后灌满一池水.不

合题意.

如第一周小李按甲、乙、丙、甲、乙、丙……

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恰好在打开乙管1

小时后灌满空水池,则第二周他按乙、丙、

甲、乙、丙、甲……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

应在打开丙管45分钟后灌满一池水;第三

周他按丙、乙、甲、丙、乙、甲……的顺序

轮流打开1小时,应在打开甲管后15分钟灌

满一池水.比较第二周和第三周,发现开乙

管1小时和丙管45分钟的进水量与开丙管、

乙管各1小时加开甲管15分钟的进水量相

同,矛盾.

所以第一周是在开甲管1小时后灌满水池

的.比较三周发现,甲管1小时的进水量与

乙管45分钟的进水量相同,乙管30分钟的

进水量与丙管1小时的进水量相同.三管单

位时间内的进水量之比为3:4:2.

第五题答案:

解答:解此类数独题的关键在于观察那些位

置较特殊的方格(对角线上的或者所在行、

列空格比较少的),选作突破口.本题可以

选择两条对角线上的方格为突破口,因为它

们同时涉及三条线,所受的限制最严,所能

填的数的空间也就最小.

副对角线上面已经填了2,3,8,6四个数,剩下1,4,5和7,这是突破口.观察这四个格,发现左下角的格所在的行已经有5,所在的列已经有1和4,所以只能填7.然后,第六行第三列的格所在的行已经有5,所在的列已经有4,所以只能填1.第四行第五列的格所在的行和列都已经有5,所以只能填4,剩下右上角填5. 再看主对角线,已经填了1和2,依次观察剩余的6个方格,发现第四行第四列的方格只能填7,因为第四行和第四列已经有了5,4,6,8,3.再看第五行第五列,已经有了4,8,3,5,所以只能填6. 此时似乎无法继续填主对角线的格子,但是,可观察空格较少的行列,例如第四列已经填了5个数,只剩下1,2,5,则很明显第六格填2,第八格填1,第三格填5.此时可以填主对角线的格子了,第三行第三列填8,第二行第二列填3,第六行第六列填4,第七行第七列填5. 继续依次分析空格较少的行和列(例如依次第五列、第三行、第八行、第二列……),可得出结果如下图. 1346724578148627321567137865728635471288754321642431564835631852

奥数天天练周练习二

练习三

六.抽屉原理、奇偶性问题

1.一只布袋中装有大小相同但颜色不同的手套,颜色有黑、红、蓝、黄四种,问最少要摸出几只手套才能保证有3副同色的?

解:可以把四种不同的颜色看成是4个抽屉,把手套看成是元素,要保证有一副同色的,就是1个抽屉里至少有2只手套,根据抽屉原理,最少要摸出5只手套。这时拿出1副同色的后4个抽屉中还剩3只手套。再根据抽屉原理,只要再摸出2只手套,又能保证有一副手套是同色的,以此类推。

把四种颜色看做4个抽屉,要保证有3副同色的,先考虑保证有1副就要摸出5只手套。这时拿出1副同色的后,4个抽屉中还剩下3只手套。根据抽屉原理,只要再摸出2只手套,又能保证有1副是同色的。以此类推,要保证有3副同色的,共摸出的手套有:5+2+2=9(只)

答:最少要摸出9只手套,才能保证有3副同色的。

2.有四种颜色的积木若干,每人可任取1-2件,至少有几个人去取,才能保证有3人能取得完全一样?

答案为21

解:

每人取1件时有4种不同的取法,每人取2件时,有6种不同的取法.

当有11人时,能保证至少有2人取得完全一样:

当有21人时,才能保证到少有3人取得完全一样.

3.某盒子内装50只球,其中10只是红色,10只是绿色,10只是黄色,10只是蓝色,其余是白球和黑球,为了确保取出的球中至少包含有7只同色的球,问:最少必须从袋中取出多少只球?

解:需要分情况讨论,因为无法确定其中黑球与白球的个数。

当黑球或白球其中没有大于或等于7个的,那么就是:

6*4+10+1=35(个)

如果黑球或白球其中有等于7个的,那么就是:

6*5+3+1=34(个)

如果黑球或白球其中有等于8个的,那么就是:

6*5+2+1=33

如果黑球或白球其中有等于9个的,那么就是:

6*5+1+1=32

4.地上有四堆石子,石子数分别是1、9、15、31如果每次从其中的三堆同时各取出1个,然后都放入第四堆中,那么,能否经过若干次操作,使得这四堆石子的个数都相同(如果能请说明具体操作,不能则要说明理由)

不可能。

因为总数为1+9+15+31=56

56/4=14

14是一个偶数

而原来1、9、15、31都是奇数,取出1个和放入3个也都是奇数,奇数加减若干次奇数后,结果一定还是奇数,不可能得到偶数(14个)。

七.路程问题

1.狗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马跑4步的距离狗跑7步,现在狗已跑出30米,马开始追它。问:狗再跑多远,马可以追上它?

解:

根据“马跑4步的距离狗跑7步”,可以设马每步长为7x米,则狗每步长为4x米。

根据“狗跑5步的时间马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马跑3*7x米=21x米,则狗跑5*4x=20米。

可以得出马与狗的速度比是21x:20x=21:20

根据“现在狗已跑出30米”,可以知道狗与马相差的路程是30米,他们相差的份数是21-20=1,现在求马的21份是多少路程,就是30÷(21-20)×21=630米

2.甲乙辆车同时从a b两地相对开出,几小时后再距中点4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求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720千米。

由“甲车行完全程要8小时,乙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可知,相遇时甲行了10份,乙行了8份(总路程为18份),两车相差2份。又因为两车在中点40千米处相遇,说明两车的路程差是(40+40)千米。所以算式是(40+40)÷(10-8)×(10+8)=720千米。

3.在一个600米的环形跑道上,兄两人同时从同一个起点按顺时针方向跑步,两人每隔12分钟相遇一次,若两个人速度不变,还是在原来出发点同时出发,哥哥改为按逆时针方向跑,则两人每隔4分钟相遇

一次,两人跑一圈各要多少分钟?

答案为两人跑一圈各要6分钟和12分钟。

解:

600÷12=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差

600÷4=150,表示哥哥、弟弟的速度和

(50+150)÷2=100,表示较快的速度,方法是求和差问题中的较大数

(150-50)/2=50,表示较慢的速度,方法是求和差问题中的较小数

600÷100=6分钟,表示跑的快者用的时间

600/50=12分钟,表示跑得慢者用的时间

4.慢车车长125米,车速每秒行17米,快车车长140米,车速每秒行22米,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来,那么,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需要多少时间?

答案为53秒

算式是(140+125)÷(22-17)=53秒

可以这样理解:“快车从追上慢车的车尾到完全超过慢车”就是快车车尾上的点追及慢车车头的点,因此追及的路程应该为两个车长的和。

5.在3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个人同时同向并排起跑,甲平均速度是每秒5米,乙平均速度是每秒米,两人起跑后的第一次相遇在起跑线前几米?

答案为100米

300÷()=500秒,表示追及时间

5×500=2500米,表示甲追到乙时所行的路程

2500÷300=8圈……100米,表示甲追及总路程为8圈还多100米,就是在原来起跑线的前方100米处相遇。

6.一个人在铁道边,听见远处传来的火车汽笛声后,在经过57秒火车经过她前面,已知火车鸣笛时离他1360米,(轨道是直的),声音每秒传340米,求火车的速度(得出保留整数)

答案为22米/秒

算式:1360÷(1360÷340+57)≈22米/秒

关键理解:人在听到声音后57秒才车到,说明人听到声音时车已经从发声音的地方行出1360÷340=4秒的路程。也就是1360米一共用了4+57=61秒。

7.猎犬发现在离它10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野兔,马上紧追上去,猎犬的步子大,它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但是兔子的动作快,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问猎犬至少跑多少米才能追上兔子。

正确的答案是猎犬至少跑60米才能追上。

解:

由“猎犬跑5步的路程,兔子要跑9步”可知当猎犬每步a米,则兔子每步5/9米。由“猎犬跑2步的时间,兔子却能跑3步”可知同一时间,猎犬跑2a米,兔子可跑5/9a*3=5/3a米。从而可知猎犬与兔子的速度比是2a:5/3a=6:5,也就是说当猎犬跑60米时候,兔子跑50米,本来相差的10米刚好追完

8.AB两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的比是4:5,如果甲乙二人分别同时从AB两地相对行使,40分钟后两人相遇,相遇后各自继续前行,这样,乙到达A地比甲到达B地要晚多少分钟?

答案:18分钟

解:设全程为1,甲的速度为x乙的速度为y

列式40x+40y=1

x:y=5:4

得x=1/72 y=1/90

走完全程甲需72分钟,乙需90分钟

故得解

9.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后两车继续行驶,各自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B地的距离是AB全程的1/5。已知甲车在第一次相遇时行了12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是300千米。

解:通过画线段图可知,两个人第一次相遇时一共行了1个AB的路程,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一共又行了3个AB的路程,可以推算出甲、乙各自共所行的路程分别是第一次相遇前各自所走的路程的3倍。即甲共走的路程是120*3=360千米,从线段图可以看出,甲一共走了全程的(1+1/5)。

因此360÷(1+1/5)=300千米

从A地到B地,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分别需要4小时、6小时,现在甲乙分别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B两地中点2千米。如果二人分别至B地,A地后都立即折回。第二次相遇点第一次相遇点之间有()千米

10.一船以同样速度往返于两地之间,它顺流需要6小时;逆流8小时。如果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求两地间的距离?

解:(1/6-1/8)÷2=1/48表示水速的分率

2÷1/48=96千米表示总路程

11.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33千米,相遇是已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已知慢车行完全程需要8小时,求甲乙两地的路程。

解:

相遇是已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表示甲乙的速度比

是4:3

时间比为3:4

所以快车行全程的时间为8/4*3=6小时

6*33=198千米

12.小华从甲地到乙地,3分之1骑车,3分之2乘车;从乙地返回甲地,5分之3骑车,5分之2乘车,结果慢了半小时.已知,骑车每小时12千米,乘车每小时30千米,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

把路程看成1,得到时间系数

去时时间系数:1/3÷12+2/3÷30

返回时间系数:3/5÷12+2/5÷30

两者之差:(3/5÷12+2/5÷30)-(1/3÷12+2/3÷30)=1/75相当于1/2小时

去时时间:1/2×(1/3÷12)÷1/75和1/2×(2/3÷30)1/75

路程:12×〔1/2×(1/3÷12)÷1/75〕+30×〔1/2×(2/3÷30)1/75〕=(千米)

·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Part 1 warm up 1.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人同时出发,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多少米 解:那2分钟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离是(60+75)×2=270米,这距离是乙丙相遇时间里甲乙的路程差 所以乙丙相遇时间=270÷()=36分钟,所以路程=36×(60+75)=4860米。 2. 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如果小明明天早晨还是6: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问:小明家到学校多远(第六届《小数报》数学竞赛初赛题第1题)解:原来花时间是30分钟,后来提前6分钟,就是路上要花时间为24分钟。这时每分钟必须多走25米,所以总共多走了24×25=600米,而这和30分钟时间里,后6分钟走的路程是一样的,所以原来每分钟走600÷6=100米。总路程就是=100×30=3000米。 3. 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 解:画示意图如下. 第二次相遇两人已共同走了甲、乙两村距离的3倍,因此张走了 ×3=(千米). 从图上可看出,第二次相遇处离乙村2千米.因此,甲、乙两村距离是 =(千米). 每次要再相遇,两人就要共同再走甲、乙两村距离2倍的路程.第四次相遇时,两人已共同走了两村距离(3+2+2)倍的行程.其中张走了 ×7=(千米),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奥数天天练周练习一(中难度)姓名:成绩: '答: —答:答: 17 89 ++ ⨯⨯ 第二题:水和牛奶 一个卖牛奶的人告诉两个小学生:这儿的一个钢桶里盛着水,另一个钢桶里盛着 牛奶,由于牛奶乳脂含量过高,必须用水稀释才能饮用.现在我把A桶里的液体倒入B桶,使其中液体的体积翻了一番,然后我又把B桶里的液体倒进A桶,使A桶内的液体体积翻番.最后,我又将A桶中的液体倒进B桶中,使B桶中液体的体积翻番.此时我发现两个桶里盛有同量的液体,而在B桶中,水比牛奶多出1升.现在要问你们,开始时有多少水和牛奶,而在结束时,每个桶里又有多少水和牛奶 \ 第三题:浓度问题 瓶中装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现在又分别倒入100克和400克的A、B 两种酒精溶液,瓶中的浓度变成了14%.已知A种酒精溶液浓度是B种酒精溶液浓度的2倍,那么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百分之几 第四题:灌水问题 · 公园水池每周需换一次水.水池有甲、乙、丙三根进水管.第一周小李按甲、乙、丙、甲、乙、丙……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恰好在打开某根进水管1小时后灌满空水池.第二周他按乙、丙、甲、乙、丙、甲……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灌满一池水比第一周少用了15分钟;第三周他按丙、乙、甲、丙、乙、甲……的顺序轮流打开1小时,比第一周多用了15分钟.第四周他三个管同时打开,灌满一池水用了2小时20分,第五周他只打开甲管,那么灌满一池水需用________小时.

| 答: @ ) 答: 天天练周练习(六年级)答案 第一题答案: 解答:本题的重点在于计算括号内的算式: 571719234345891091011 ++++⨯⨯⨯⨯⨯⨯⨯⨯.这个算式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分数裂项的地 方在于每一项的分子依次成等差数列,而非 常见的分子相同、或分子是分母的差或和的 情况.所以应当对分子进行适当的变形,使 之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式. 法一: 观察可知523=+,734=+,……即每一 项的分子都等于分母中前两个乘数的和,所 以 (法二) 上面的方法是最直观的转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转化方法.由于分子成等差数列,而等 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 nd +,其中d 为公 差.如果能把分子变成这样的形式,再将a 与nd 分开,每一项都变成两个分数,接下 来就可以裂项了. 第五题:填数字 请在下图的每个空格内填入1至8中的一个数字,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8个数字都互不相同.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_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五篇】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_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答案 【五篇】 【第一篇:桥长】 一列长200米的火车以每秒8米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用了2分5秒钟时间,求大桥 的长度是多少米? 求解:火车过桥所用的时间就是2分后5秒=125秒,共行的路程就是(8×125)米,这段路程就是(200米+桥长), 所以,桥长为8×125-200=800(米) 请问:大桥的长度就是800米。 【第二篇:列车长】 一座大桥长2400米,一列火车以每分钟900米的速度通过大桥,从车头开到桥至车 尾返回桥共须要3分钟。这列于火车短多少米? 解:火车3分钟所行的路程,就是桥长与火车车身长度的和。 (1)火车3分钟行多少米?900×3=2700(米) (2)这列火车长多少米?2700-2400=300(米) highcut综合算式900×3-2400=300(米) 答:这列火车长300米。 【第三篇:街道长度】 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甲走90米,乙走75米,丙走60米。甲、丙从某长街的西头、乙从该长街的东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乙相遇后恰好4分钟乙、 丙相遇,那麽这条长街的长度是多少米? 答案与解析:甲、乙碰面后4分钟乙、丙碰面,表明甲、乙碰面时乙、丙还差4分钟 的路程,即为还差4×(75+60)=540米;而这540米也就是甲、乙碰面时间里甲、丙的路程高,所以甲、乙碰面=540÷(90-60)=18分钟,所以长街短=18×(90+75)=2970米。 【第四篇:相遇次数】 甲,乙两人在一条长100米的直路上往复跑步,甲的速度3米/秒,乙的速度2米/秒。如果他们同时分别从直路的两端启程,当他们走了10分钟后,共碰面多少次?

六年级奥数题100道

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1、题目:商店进了一批商品,按40%加价出售。在售出八 成后,为了尽快销完,决定五折处理剩余商品,而且商品全部出售后,突然被征 收了150元的附加税,这使得商店的实际利润率只是预期利润率的一半,那么这 批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 (注:附加税算作成本) 答案与解析:理解利润率的含义, 是利润在成本上的百分比。 设进价某元,则预期利润率是40% 所以收入为(1+40%)某某0.8+0.5某(1+40%)某某0.2=1.26某实际利润率为40%某0.5=20% 2、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解答案与解析:是[10某(22-6)]千米,甲乙 两地相距60千米。由此推知追及时间=[10某(22-6)+60]÷(30-10)=220÷20=11(小时) 答:解放军在11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 3、分.最后发现各队得分都不相同,第三名得了7分,并且和第一名打平,那么 这五支球队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多少答案与解析:每个队各赛4场,共赛5某 4÷2=10场.第三名得7分,与第一名打平,那么剩下的3场,得6分,只能是 3+3+0,即和第二名的比赛输了,所以只能是 1+0+/+3+3. 那么,第一名为 /+3+1+3+3,第二名为0+/+3+3+3,第三名为1+0+/+3+3,第四名为0+0+0+/+3,第五名为0+0+0+0+/. 所以,这五支球队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10、9、7、3、0. 4、学校组织军训,甲、乙、丙三人步行从学校到军训驻地.甲、乙两人早晨7点 一起从学校出发,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5千米,丙上午9点才从学校 出发,下午5点甲、丙同时到达军训驻地。问:丙在何时追上乙答案与解析:先 看丙和甲的追及问题,追及路程为甲走9-7=2(小时)的路程,为: 6某2=12(千米),追及时间为上午9点到下午5点,共17-9=8(小时),所以丙的速度为: 128+6=7.5(千米/时).再看丙和乙的追及问题.丙追及乙的追及路程为乙先走 9- 7=2(小时)的路程,为5某2=10(千米),两人的速度差为:7.5-5=2.5(千米/时), 追及时间为:102.5=4(小时),此时为下午1点。 5、一次数学竞赛出了10道选择题,评分标准为:基础分10分,每道题答对得 3分,答错扣1分,不答不得分.问:要保证至少有4人得分相同,至少需要多少 人参加竞赛【答案】由题目条件这次数学竞赛的得分可以从10-10=0 分到 10+3 某10=40 分,但注意到39、38、35这3个分数是不可能得到的,要保证至少有 4人得分相同,至少需要3某(41-3)+1=115 人.推荐访问: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附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 1。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 2.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4.由奶糖和巧克力糖混合成一堆糖,如果增加10颗奶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60%.再增加30颗巧克力糖后,巧克力糖占总数的75%,那么原混合糖中有奶糖多少颗?巧克力糖多少颗? 5。小明和小亮各有一些玻璃球,小明说:“你有球的个数比我少1/4!"小亮说:“你要是能给我你的1/6,我就比你多2个了。"小明原有玻璃球多少个? 6.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要10小时,乙需要12小时,丙需要15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和B,甲在A仓库、乙在B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助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助乙搬运.最后两个仓库货物同时搬完.问丙帮助甲、乙各多少时间? 7。一件工作,若由甲单独做72天完成,现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过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单独完成,还需要几天? 8.股票交易中,每买进或卖出一种股票都必须按成交易额的1%和2%分别交纳印花税和佣金(通常所说的手续费)。老王10月8日以股票10.65元的价格买进一种科技股票3000股,6月26日以每月13.86元的价格将这些股票全部卖出,老王卖出这种股票一共赚了多少钱? 9.某书店老板去图书批发市场购买某种图书,第一次购书用100元,按该书定价2。8元出售,很快售完。第二次购书时,每本的批发价比第一次增多了0.5元,用去150元,所购数量比第一次多10本,当这批书售出4/5时出现滞销,便以定价的5折售完剩余图书。试问该老板第二次售书是赔钱还是赚钱,若赔,赔多少,若赚,赚多少 10.仓库有一批货物,运走的货物与剩下的货物的质量比为2:7。如果又运走64吨,那么剩下的货物只有仓库原有货物的五分之三。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11.育才小学原来体育达标人数与未达标人数比是3:5,后来又有60名同学达标,这时达标人数是未达标人数的9/11,育才小学共有学生多少人? 12。小王,小李,小张三人做数学练习题,小王做的题数的一半等于小李的1/3,等于小张的1/8,而且小张比小王多做了72道,小王,小张,小李各做多少道? 13.甲乙二人共同完成242个机器零件。甲做一个零件要6分钟,乙做一个零件要5分钟。完成这批零件时,两人各做了多少个零件? 14.某工会男女会员的人数之比是3:2,分为甲乙丙三组,已知甲乙丙三组人数之比是10:8:7,甲组中男女

小学六年级 奥数题及答案100道

小学六年级奥数竞赛100道测试题! 附答案解析 1、有28位小朋友排成一行.从左边开始数第10位是学豆,从右边开始数他是第几位? 2、纽约时间是香港时间减13小时.你与一位在纽约的朋友约定,纽约时间4月1日晚上8时与他通电话,那么在香港你应几月几日几时给他打电话? 3、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腿数比兔的腿数少28条,问鸡与兔各有几只? 4、请找出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一样. 5、四个房间,每个房间里不少于2人,任何三个房间里的人数不少8人,这四个房间至少有多少人? 6、在1998的约数(或因数)中有两位数,其中最大的是哪个数? 7、英文测验,小明前三次平均分是88分,要想平均分达到90分,他第四次最少要得几分? 8、相传古时候一位老人留在人间很多宝盒,里面装着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但是并不是拥有宝盒都可以得到这笔财富,在宝盒的上面设置了密码,只有写出密码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笔财富,聪明的你你能找出密码吗?

9、将0, 1, 2, 3, 4, 5, 6, 7, 8, 9这十个数字中,选出六个填在下面方框中,使算式成立,一个方框填一个数字,各个方框数字不相同. □+□□=□□□问算式中的三位数最大是什么数? 10、有一个号码是六位数,前四位是2857,后两位记不清,即2857□□ 但是我记得,它能被11和13整除,请你算出后两位数. 11、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12、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7.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198,求原数. 13、一个两位数,在它的前面写上3,所组成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的7倍多24,求原来的两位数. 14、幼儿园的老师把一些画片分给A, B, C三个班,每人都能分到6张.如果只分给B班,每人能得15张,如果只分给C班,每人能得14张,问只分给A班,每人能得几张? 15、两人做一种游戏:轮流报数,报出的数只能是1, 2, 3, 4, 5, 6, 7, 8.把两人报出的数连加起来,谁报数后,加起来的数是123,谁就获胜,让你先报,就一定会赢,那么你第一个数报几?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二.鸡兔同笼问题 1.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腿数比兔的腿数少28条,问鸡与兔各有几只? 解: 4*100=400,400-0=400 假设都是兔子,一共有400只兔子的脚,那么鸡的脚为0只,鸡的脚比兔子的脚少400只。 400-28=372 实际鸡的脚数比兔子的脚数只少28只,相差372只,这是为什么? 4+2=6 这是因为只要将一只兔子换成一只鸡,兔子的总脚数就会减少4只(从400只变为396只),鸡的总脚数就会增加2只(从0只到2只),它们的相差数就会少4+2=6只(也就是原来的相差数是400-0=400,现在的相差数为396-2=394,相差数少了400-394=6) 372÷6=62 表示鸡的只数,也就是说因为假设中的100只兔子中有62只改为了鸡,所以脚的相差数从400改为28,一共改了372只 100-62=38表示兔的只数 三.数字数位问题 1.把1至2005这2005个自然数依次写下来得到一个多位数123456789.....2005,这个多位数除以9余数是多少? 解: 首先研究能被9整除的数的特点:如果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9整除,那么这个数也能被9整除;如果各个位数字之和不能被9整除,那么得的余数就是这个数除以9得的余数。

解题:1+2+3+4+5+6+7+8+9=45;45能被9整除 依次类推:1~1999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可以被9整除 10~19,20~29……90~99这些数中十位上的数字都出现了10次,那么十位上的数字之和就是 10+20+30+……+90=450 它有能被9整除 同样的道理,100~900 百位上的数字之和为4500 同样被9整除 也就是说1~999这些连续的自然数的各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可以被9整除; 同样的道理:1000~1999这些连续的自然数中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字之和可以被9整除(这里千位上的“1”还没考虑,同时这里我们少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从1000~1999千位上一共999个“1”的和是999,也能整除;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的各位数字之和是27,也刚好整除。 最后答案为余数为0。 2.A和B是小于100的两个非零的不同自然数。求A+B分之A-B的最小值... 解: (A-B)/(A+B) = (A+B - 2B)/(A+B) = 1 - 2 * B/(A+B) 前面的1 不会变了,只需求后面的最小值,此时(A-B)/(A+B) 最大。 对于B / (A+B) 取最小时,(A+B)/B 取最大, 问题转化为求(A+B)/B 的最大值。 (A+B)/B = 1 + A/B ,最大的可能性是A/B = 99/1 (A+B)/B = 100 (A-B)/(A+B) 的最大值是:98 / 100 3.已知A.B.C都是非0自然数,A/2 + B/4 + C/16的近似值市6.4,那么它的准确值是多少? 答案为6.375或6.4375 因为A/2 + B/4 + C/16=8A+4B+C/16≈6.4, 所以8A+4B+C≈102.4,由于A、B、C为非0自然数,因此8A+4B+C为一个整数,可能是102,也有可能是103。 当是102时,102/16=6.375 当是103时,103/16=6.4375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参考 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 2、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 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3、一批树苗,如果让给男女生柏树,平均值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柏树,平 均值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柏树,平均值每人柏树几棵? 4、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 水放完? 5、某工程队须要在规定日期内顺利完成,若由甲队回去搞,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 回去搞,必须少于规定日期三天顺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搞,恰好 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参考答案:1、求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 (1/4+1/5)×2=9/10则表示甲搞了2小时、乙搞了4小时、丙搞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 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则表示乙搞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则表示乙单独顺利完成须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2、求解:由题意所述 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 二种做法就不比第一种多0.5天)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集锦及答案 六年级奥数 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 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解: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某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 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 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 作几天? 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 效为1/20某4/5+1/30某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 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 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 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某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某)天 1/20某(16-某)+7/100某某=1 某=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 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 小时的工作量 (1/4+1/5)某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 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 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小学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六年级

小学奥数题100道及答案六年级 小学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六年级奥数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就有了更多的要求,下面为大家准备了100道不同题型的奥数题,来帮助大家提升奥数成绩。 1、某市举行小学数学竞赛,结果不低于80分的人数比80分以下的人数的4倍还多2人,及格的人数比不低于80分的人数多22人,恰是不及格人数的6倍,求参赛的总人数? 解: 设不低于80分的为A人,则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及格的就是A+22,不及格的就是A+(A-2)/4-(A+22)=(A-90)/4,而6*(A-90)/4=A+22,则A=314,80分以下的人数是(A-2)/4,也即是78,参赛的总人数314+78=392 2、电影票原价每张若干元,现在每张降低3元出售,观众增加一半,收入增加五分之一,一张电影票原价多少元? 解:设一张电影票价x元 (x-3)×(1+1/2)=(1+1/5)x (1+1/5)x这一步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么做

(x-3){现在电影票的单价}×(1+1/2){假如原来观众总数为整体1,则现在的观众人数为(1+2/1)} 左边算式求出了总收入 (1+1/5)x{其实这个算式应该是:1x*(1+5/1)把原观众人数看成整体1,则原来应收入1x元,而现在增加了原来的五分之一,就应该再*(1+5/1),减缩后得到(1+1/5x)} 如此计算后得到总收入,使方程左右相等 3、甲乙在银行存款共9600元,如果两人分别取出自己存款的40%,再从甲存款中提120元给乙。这时两人钱相等,求乙的存款 答案 取40%后,存款有 9600×(1-40%)=5760(元) 这时,乙有:5760÷2+120=3000(元) 乙原来有:3000÷(1-40%)=5000(元)

六年级奥数简便运算100道带答案

六年级奥数简便运算100道带答案 一、三位数的加减法(30道) 1. 186+75=261 2. 349-153=196 3. 578+123=701 4. 964-358=606 5. 268+436=704 6. 745-256=489 7. 524+387=911 8. 897-194=703 9. 326+468=794 10. 673-328=345 11. 798+345=1143 12. 926-375=551 13. 357+458=815 14. 589-297=292 15. 426+375=801 16. 836-245=591 17. 592+348=940 18. 926-284=642 19. 427+659=1086 20. 927-578=349 21. 246+347=593

22. 753-379=374 23. 468+235=703 24. 589-247=342 25. 678+123=801 26. 825-473=352 27. 357+268=625 28. 746-369=377 29. 579+364=943 30. 948-346=602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20道) 1. 286 x 41 = 11726 2. 379 x 28 = 10612 3. 652 x 39 = 25428 4. 472 x 32 = 15104 5. 241 x 47 = 11327 6. 863 x 21 = 18123 7. 745 x 28 = 20860 8. 523 x 35 = 18305 9. 341 x 49 = 16709 10. 932 x 24 = 22368 11. 538 x 26 = 14028 12. 754 x 37 = 27898 13. 693 x 28 = 19404 14. 846 x 31 = 26226 15. 427 x 38 = 16286

小学奥数题及答案六年级奥数题100道

小学奥数题及答案_六年级奥数题100道 小学奥数题及答案工程问题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解:由题意得,甲的工效为1/20,乙的工效为1/30,甲乙的合作工效为 1/20_4/5+1/30_9/10=7/100,可知甲乙合作工效>甲的工效>乙的工效。 又因为,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所以应该让做的快的甲多做,16天内实在来不及的才应该让甲乙合作完成。只有这样才能“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

设合作时间为_天,则甲独做时间为(16-_)天 1/20_(16-_)+7/100__=1 _=10 答:甲乙最短合作10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解: 由题意知,1/4表示甲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5表示乙丙合作1小时的工作量(1/4+1/5)×2=9/10表示甲做了2小时、乙做了4小时、丙做了2小时的工作量。 根据“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可知甲做2小时、乙做6小时、丙做2小时一共的工作量为1。 所以1-9/10=1/10表示乙做6-4=2小时的工作量。 1/10÷2=1/20表示乙的工作效率。 1÷1/20=20小时表示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答:乙单独完成需要20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解:由题意可知1/甲+1/乙+1/甲+1/乙+……+1/甲=1 1/乙+1/甲+1/乙+1/甲+……+1/乙+1/甲×0.5=1 (1/甲表示甲的工作效率、1/乙表示乙的工作效率,最后结束必须如上所示,否则第二种做法就不比

最新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精品资料 小学六年级奥数题100道及答案 ........................................

奥数天天练周练习一(中难度) 姓名: 成绩: 答:答:答: 第一题:巧算 计算:571719 1155 234345891091011 ⨯++++= ⨯⨯⨯⨯⨯⨯⨯⨯ () 第二题:水和牛奶 一个卖牛奶的人告诉两个小学生:这儿的一个钢桶里盛着水,另一个 钢桶里盛着牛奶,由于牛奶乳脂含量过高,必须用水稀释才能饮用.现在我把A桶里的液体倒入B桶,使其中液体的体积翻了一番,然后我又把B 桶里的液体倒进A桶,使A桶内的液体体积翻番.最后,我又将A桶中的 第三题:浓度问题 瓶中装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现在又分别倒入100克和400克的A、B两种酒精溶液,瓶中的浓度变成了14%.已知A种酒精溶液浓度

答: 答: 天天练周练习(六年级)答案 第一题答案: 解答:本题的重点在于计算括号内的 算式: 57 1719234345 891091011 ++ ++ ⨯⨯⨯⨯⨯⨯⨯⨯.这个算式不同于我们常见的分数裂项的地方在于每一项的分子依次成等差数列,而非常见的分子相同、或分子是分母的差或和的情况.所以应当 对分子进行适当的变形,使之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形式. 法一: 观察可知523=+,734=+,……即每一项的分子都等于分母中前两个乘数 第五题:填数字 请在下图的每个空格内填入1至8中的一个数字,使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8个数字都互不相同.

的和,所以 (法二) 上面的方法是最直观的转化方法,但不是唯一的转化方法.由于分子成等差数列,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 nd +,其中d为公差.如果能把分子变成这样的形式,再将a与nd分开,每一项都变成两个分数,接下来就可以裂项了. (法三) 本题不对分子进行转化也是可以进行计算的:(法四)对于这类变化较多的式子,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通项归纳.先找每一项的通项公式: 21 (1)(2) n n a n n n + = ++ (2 n=,3, (9) 如果将分子21 n+分成2n和1,就是上面的法二;如果将分子分成n和1 n+,就是上面的法一. 第二题答案: 解答:假设一开始A桶中有液体x 升,B桶中有y升.第一次将A桶的液体倒入B桶后,B桶有液体2y升,A桶剩() x y -升;第二次将B桶的液体倒入A桶后,A桶有液体2() x y - 升,B桶剩(3) y x -升;第三次将A桶的液体倒入B桶后,B桶有液体(62) y x -升,A桶剩(35) x y -升.由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