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整合

谈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整合
谈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整合

信息资源的类型(按载体划分)

记录型信息资源实物型信息资源智力型信息资源零次信息资源

3、信息资源的类型

记录型信息资源要紧包括由传统介质和各种现代介质记录和存储的知识信息。是信息资源存在的差不多形式,也是信息资源的主体。

实物型信息资源指由实物

本身来存储和表现的知识

信息。例如通过对实物的

材质、造型、规格、色彩

等的分析研究,利用反求

工程,测度出研制、加工

者的构思和加工制作方

法。

学位论文是指高等院校和

科研单位中的本科生、研

究生为获得学士、硕士和

博士学位,在导师指导下

完成的科学研究、科学试

验成果的书面报告。

①、零次文献* 未经出版

发行或未进入社会交流的

最原始的文献;还未形成

一次文献的非出版物;如

论文草稿、谈话记录、实

验记录、书信……

②、一次文献也称原始文

献,是作者在科学研究、

科学和生产实践中以自己

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创作或

撰写的文献;对知识的第

一次加工;具有制造性;

如大多数期刊论文、科技

报告、学术论文……

③、二次文献也称检索性

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

加工整理而成的具有报道

和检索作用的文献;对知

识的第二次加工;有序化;

提供一次文献线索;如目

录、题录、文摘等检索工

具。

④、三次文献又称参考性

文献,是指利用二次文献的线索,系统地检索出一批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比较分析,综合述评而编撰的文献。对知识的再加工;提供文献检索;如综述、学科总结;字词典、百科全书、手册等。

第二章

2. 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使之形成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

3、从信息资源类型的角度来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文献资源建设:

包括藏书进展规划、藏书

补充、藏书组织、藏书治

理和文献资源的整体化建

设。(2)数据库建设:建

设模式大体有三种——自

建;购买标准书目数据库

套录;套录与自建结合;

(3)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

与组织:三种模式——热

门站点或相关站点推举;

因特网专业信息指南系统

建设;专业信息资源指引

库的开发与建设。

(2)文献老化理论的指导

意义

●文献老化的两种含义:

内容的老化与载体的老

化。●文献老化理论对信

息资源建设的意义:为评

价和选择文献信息资源提

供了理论依据;为优化馆

藏文献资源的结构提供了

理论依据;为制定科学合

理的文献工作原则提供了

理论依据。

5、信息资源建设的差不

多模式:存取和拥有

1.存取模式:适应于为科

学研究服务的研究型图书

馆和大型专业图书馆,特

不是需要及时猎取国内外

最新最前沿的科技信息。

2.拥有模式:适合于公共

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型公

共图书馆,满足读者各种

类型文献的需要。

3.关于高校图书馆,应采

纳存取与拥有相结合的模式。

第三章馆藏建设的原则

与规划

1.实体馆藏的构成:

①纸质信息资源;如:图书、报纸、期刊、特种文献等印刷型文献

②非纸质非网络型信息资源;如:声像制品、录像制品、缩微制品等

3.虚拟馆藏狭义:指通过网络存取的信息资源,即在网络上可供图书馆利用的电子信息资源,包括图书馆自行购买的网络版信息资源和网上免费的信息资源。

广义:除上述狭义外,还包括能够通过馆际互借猎

取的其他馆的实体馆藏信

息资源。

(1)虚拟馆藏的构成①

网络信息资源:②网上信

息资源:③其他图书馆的

馆藏信息资源:

5.馆藏建设的原则

图书馆藏书建设总的原则

和指导思想:“以用为主,

以藏为辅”。

一、我国个体图书馆信息

资源建设的差不多原则要

紧有:有用性;系统性;

分工协调性;进展与剔除

原则;经济性;思想性;

(四)进展与剔除原则要

紧指图书馆对馆藏信息资

源的剔旧和更新。

文献信息资源有生命周

期,通常图书的半衰期为

5-10年;科技期刊的半衰

期为3-5年;专利、标准

按照法定年限。

7、“信息资源结构”的理

论研究

1.藏书比例论:指就某一

个体馆藏而言,各种类不

图书所占百分比。20世纪

70年代往常对藏书结构

的早期研究。该理论以藏

书总量为参照,考虑的是

藏书的种数、册数,要求

的是数量。

2.藏书结构论(20C70年

代后期)

藏书结构指图书馆藏书体

系中,不同藏书成分不同

学科内容、不同收藏水平的藏书之间互相依靠、互相制约、互相结合的方式。藏书结构理论的意义在于它通过对藏书各部分知识载体的有机结合,共同实现藏书的整体功能。注重知识内容的有机结合。3.系统论(20C90年代以后)

传统的藏书建设、藏书结构概念被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结构概念所取代,因此提出从系统论的角度去考察信息资源结构。信息资源结构确实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从整体角度认识信息资源体系内部——各门学科、各种主题、各种文种

等之间的组织与搭配,查

找他们在内容、形式等方

面的关联。

4.空间结构论馆藏结构

空间论认为:馆藏结构是

指图书馆满足读者信息需

求的信息资源的空间构

成。

8、馆藏信息资源的等级

结构(馆藏级不)

美国伯克利数字图书馆提

出了数字图书馆馆藏划分

的四个级不(P27)

①永久保存级馆藏;②服

务级馆藏;

③镜像级馆藏:其他数字

图书馆馆藏的拷贝。④链

接级馆藏;它反映了对知

识记录学术水平的划分。

9、(理解)馆藏信息资源

的结构

建设合理馆藏信息资源结

构的最终目的是满足读者

对信息资源的需要。

因此,检验馆藏信息资源

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的最

差不多的标准确实是读者

服务的质量,即图书馆满

足读者需要的比率。

第三章信息资源建设

的阻碍因素

1.、(理解)新的信息环

境对信息资源建设的阻

碍:

(1).对图书馆信息资源

结构的阻碍实体馆藏

→实体馆藏+虚拟馆藏

即: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不仅仅是指具有现实馆藏意义的文献,同时还应该包括通过网络检索到的“虚拟馆藏”。

2、知识产权制度及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积极意义

◆首先,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刺激知识生产的积极性,促使人们制造日益增多的精神财宝,从而为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丰富的文献源。

◆其次,知识产权制度有利于促进知识成果的传播和利用,促进科技、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信息资源共享,从而使信息资源的来源更加广

泛,更加丰富。

◆再次,知识产权制度保

证了知识成果的新颖性、

制造性,从而有利于提高

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质

量。

3、(重点)信息资源建设

必须遵守知识产权制度

(1).翻印或影印外国出

版物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假如未经著作权人许

可,大量影印在版权爱护

期内的作品,不是因为保

存版本的需要,而是用以

提供借阅,则构成侵权。

因此,图书馆在采集国外

出版物时,必须考虑影印

可能造成的侵犯著作权的

问题。

(2.)文献复制中涉及的

知识产权问题

那个地点讨论的复

制,是指作为图书馆藏书

补充方式的复制。图书馆

在使用复制手段收集文献

时,假如并非为陈列或保

存版本的需要而复制,或

者复制他馆的各类文献以

增加馆藏,就会构成侵权。

(3).采购非法出版物涉

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图书馆假如不通过

正当途径购买,且明知是

非法出版物(如盗版图书、

盗版光盘等)而采购入藏,

应视为一种间接的侵犯知

识产权的行为。

(4)、数字化馆藏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文献数字化实质是一种复制行为。数字化权实质上确实是“复制权”,而复制权是著作权中最重要的经济权利。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假如未得到著作权人同意,而将其作品复制(包括数字化),并将数字化产品用于商业性或大众性的经销、传播,则侵犯了该作品的著作权。

(5).数据库建设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就数据库收集、使用而言,许多发达国家对数据库提供著作权爱护。著作权爱护方面要紧是复制

问题。各国法律都禁止第

三方临时或永久性复制数

据库全部或一部分。对个

人目的的使用,尽管各国

法律给予承认,但随着复

制设备的家庭化,为个人

使用而广泛复制行为冲击

着数据库市场,因而特不

要强调不能损害版权人的

合法权益。因此,在信息

资源建设中,未经著作权

人同意而复制数据库产品

来充实馆藏属侵权行为。

就数据库建设而言,图

书馆作为数据库的生产

者,也有如何合理使用他

人享有的著作权作品的问

题。假如要建立的是非商

业性数据库,如为教学科

研目的而建的数据库,能

够将作品全部输入该数据

库,但假如要建立的是商

业性数据库,那么只能将

作品的一部分输入数据

库.

(6)、下载网络资源涉及

的知识产权问题

在网络上传输的作

品大致有两类,一是社会

公有信息,二是受版权法

爱护的作品。一般讲来,

这些差不多上差不多发表

过的作品,他人是能够使

用的,但下载时应考虑其

知识产权问题:

(1)版权人明确宣布不

同意下载的作品及其片

段,他人不可下载;(2)下载的目的、数量与对版权作品销售市场的阻碍。依照版权原则,下载他人作品一般只能供本人学习、研究之用,不可有商业上的目的,也不可对版权作品的潜在销售市场产生专门大阻碍。假如是商业上的使用必须向版权人支付许可使用费。

第四章信息资源建设政

4、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的规划(重点)

信息资源建设中,一个专门重要的考察因素确实是信息资源结构的合理程度;信息资源结构要紧包括学科结构、等级结构、

文种结构、时刻结构和资

源类型结构五个方面;

图书馆信息资源结构

的规划,确实是要通过学

科、收藏程度、语种、时

刻、文献类型这五个“面”

形成一个多维立体结构,

以此规划以后信息资源的

建设。

◆学科构成是信息资

源结构最差不多的要素。

◆等级构成图书馆依

照文献内容的水平程度及

读者需求的不同层次,相

应地划分出若干层次的收

藏级不,并规定各级不所

应达到的收藏目标。

◆时刻结构是信息资

源新颖程度的标志。◆文

种结构是信息资源满足需

求能力的标志。

◆文献类型结构信息

资源多样化、复合化的标

志。

关于信息资源等级结构的

进一步探讨:

?“五级藏书结构”:

完整级(完整齐全搜集某

专题资源)、研究级(满足

独立研究需要)、大学级

(满足大学课程的需要)、

基础级(介绍不同专业领

域知识)、最低级(藏书范

围以外)。

?数字图书馆馆藏的

四个级不:永久保存级、

服务级、镜像级、链接级。

第六章实体馆藏建设二、当代中国文献采访理论(重点)

以人为本,满足需求,是指导当今文献采访最重要的理念,当代图书馆馆藏资源的好坏,关键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和阅读需要。(1)关于藏书数量与质量20世纪80年代的一段时刻里,我国的许多图书馆,特不是大中型图书馆藏书数量迅速增长,给图书馆带来了诸如空间紧张、设备短缺、人力不足、藏书利用率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如何操纵图书馆藏书数量的过快增长,成为80年代

文献采访理论中的热点问

题;因此,引入了英国的

“藏书稳定状态理论”,

即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图书

馆,在藏书进展到一定规

模和水平常,应该操纵藏

书增长的速度,使藏书整

体在一定时限内处于相对

稳定的状态。——“零增

长理论”给我们的启发:

图书馆藏书在达到一定数

量规模以后,应该保持低

速增长的状态。

如何保证藏书数量的增

长?

不仅取决于文献本身的科

学文化价值,而且取决于

藏书是否较强的使用性和

较高的使用效益。现代图

书馆的藏书质量应该是藏

书的内容质量、构成质量

和使用质量的综合体。

(2).关于重点藏书与一

般藏书

图书馆对文献的采访要既

有重点,也有一般。

重点藏书是指依照图

书馆的性质、任务和要紧

读者对象的需要所选配的

某些学科、专业或专题范

围内系统完整的文献资

料。它反映了馆藏文献的

个性,代表了馆藏文献的

进展方向,并成为馆藏的

核心。

一般藏书是指馆藏范

围中重点藏书以外的所有

藏书。其特点是学科、类型比较多,读者覆盖面大,藏书数量和流通率比较高,是宽敞读者不可缺少的学习阅读资料。

二者的关系:

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是提高和基础的关系

重点藏书与一般藏书在特定情况和特定时刻里,可互相交叉转化。

三、决定IR是否入藏图书馆,一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推断:(重点)1.该IR是否符合本馆的实体馆藏资源收藏级不要求。

从三个方面推断:学科性质、学术价值、利用率如:我国国家图书馆制定

的外文图书馆收藏级不

是:全面采选、着重采选、

一般采选和不宜采选4个

级不。

2.所选IR在本馆是否差

不多入藏;

查重:注意待选资源与已

选资源在学科性质、学术

价值上的相关程度;注意

纸本图书与电子图书之间

的查重;合理选择同种IR

的不同载体形式。

3.所选IR在本馆所在地

区的其他图书馆是否入

藏;对参与馆际联合采购

或地区联合采购的图书馆

的馆藏IR进行“查重”工

作。

五、文献采集的方式(重

点)

(一)目录订购指通过纸

本目录、Excel格式目录

或光盘目录等各种形式的

IR目录,选择所需要的信

息资源购买方式。

流程:通过征订目录对

IR进行选择填写预订

单送交出版机构验收

文献

目录订购是图书馆采

集纸本IR,尤其是图书、

期刊的最要紧方式。

目录订购可分为:期货

目录订购和现货目录订

购。

(二)直接选购

直接到各个书店、出版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对目前我国三大系统图书馆资源共享现状和文献信息共建概况的阐述,分析讨论了影响实现资源共建共享的因素,强调只有实现网络互联和资源互联,才是当今时代文献资源社会共享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 21 世纪,人类社会已逐渐步入信息化时代。一方面,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以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得到长足的发展,它们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诸如文献信息资源量的激增与奖金匮乏的矛盾,用户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层次性与信息服务机构个体能力有限,开发不足的矛盾,以及不同地域间信息资源发展的不平衡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矛盾等等问题的激化,迫使我们不得不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信息社会化大环境下所有信息选择,更是现代图书馆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现状。长期以来,中国的文献服务机构由三大服务群体组成:科技系统(主要是中科院图书馆系统和情报所系统)、高校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系统。各群体在各自系统内,资源共享工作虽然开展得很有声色,但系统之间互联由于受隶属关系、群体服务等影响一直难有较大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献保障率低下,重复建设严重。据调查证实:在266 个学科和主题领域里只有27. 4%达到文献完备水平,基本完备的占47.4%,尚有25.2%的学科或文献类型实际处于空白或极其薄弱的状态;另据资料表明,目前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期刊约96 万种,其中可引进的约25 万种。而我国引进的约占13.5%。存在巨大空隙的同时,重复建设严重,总的重复订购率高达60%,专业覆盖面不到38%,急需的外文文献严重短缺,通过国际联机检索到的文献线索很多在国内找不到原始文献。 2.地区间文献信息资源发展不平衡。有资料表明,我国的文献资源总体布局不均衡,表现为:东———中———西,大城市———小城镇———乡村,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地区呈逐级递减的阶梯分布,北京和上海是两个文献信息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文献信息

信息资源建设_肖希明_第九章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第九章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 【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 学习本章的目的是理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时代背景与意义,认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目标,理解并掌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内容及具体含义,了解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形式——图书馆联盟的概念、功能、模式、运行机制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背景 1.信息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信息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活动广泛开展的根本原因。 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在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各国经济带了挑战。 (2)经济全球化使得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相互依赖、相互补充,以合作、协同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将逐渐形成。 (3)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并不排除国与国之间经济的差异性和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特殊性。 (二)科学技术背景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科学知识的门类不断增加,各门类的信息资源数量也在急剧增长,每个图书馆难以收齐所有的信息资源。各文献信息机构必须协调合作,实行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专业的细化和综合化趋势,使各学科的界限逐渐模糊,联系逐渐加强。用户的信息需求已经突破了本专业的限制,越来越多样化。显然,任何单个的图书馆不可能有如此大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建设飞速发展,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成为可能。

(三)文化背景 ?当代文化的性质从工业文化转向信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文化的重要特征和必然要求。 ?当代文化主体从区域文化走向全球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意识将普遍加强。 ?当代文化发展由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具有更加广泛的用户基础。 ?当代文化由注重纵向传递转向加强横向交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将在文化横向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政治背景 ?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 ?政治民主化成为时代潮流; ?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都在进行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在内的广泛的信息交流活动。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实原因 (一)文献信息数量的激剧增长与图书馆有限收藏能力的矛盾加剧 (二)信息需求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与图书馆满足需求的能力形成强烈的反 (三)网络环境使信息资源建设的整体协调变得更为必要和迫切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合作藏书与资源共享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 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助于减少信息资源建设的重复和遗漏,形成各具特色的图书馆信息资源体系,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系统的保障能力; h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馆藏建设模式,加强特色馆藏建设 h各馆资源优势互补,国家信息资源宏观体系整体功能增强 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利于国家对信息资源建设的投入能够得到最优化使用; h经费能集中购买本馆分工采集的那些能够体现本馆重点与特色的学科与类型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

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 1.1 平台功能结构 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 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太极全新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技术解决方案V4.0

***市信息资源共享与数据交换平台 建设方案 深圳太极软件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十月

目录 第一篇对本项目系统总体要求的理解 (1) 1项目概述 (1) 1.1建设背景 (1) 1.2项目名称 (2) 1.3总体目标 (2) 1.4建设内容 (3) 2深圳太极承担本期工程优势 (4) 2.1深圳太极软件有限公司简介 (4) 2.2案例介绍 (4) 2.2.1在全国开发最早、最大规模和最大数量的数据交换系统 (4) 2.2.2数据交换平台软件不断升级,接近国家标准要求 (5) 2.3深圳太极承担二期工程优势 (5) 第二篇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 (7) 1项目建设意义 (7) 1.1平台是面向全市政务的信息交换枢纽 (7) 1.2平台是全市数据资源建设的基础性支撑平台 (7) 1.3平台的建设为决策科学化架起了一座桥梁 (7) 1.4平台的建设为行政执行高效化提供了一把钥匙 (8) 1.5平台的建设为***市政府提供探索“大数据”时代下职能转变之路 (8) 2需求分析 (9) 2.1现状分析 (9) 2.1.1我国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存在问题 (9) 2.1.2***市信息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12) 2.2总体目标规划分析 (13) 2.3平台远景规划 (15) 2.4需求调研分析 (16) 2.4.1项目名称 (16) 2.4.2调研范围 (16) 2.4.3调研的方式 (17) 2.4.4调研的阶段 (17) 序号 (17) 调研任务 (17) 工作成果 (17) 准备调研提纲 (17)

调研提纲提交客户 (17) 调研提纲 (17) 总体调研 (17) 客户基本情况、主要业务、相关部门及岗位设置等。 (17) 部门业务调研 (17) 部门业务流程、管理重点、存在问题与期望等。 (17) 基础数据调研整理 (17) 基础数据调研报告 (17) 分析、整理调研结果、形成业务分析报告 (17) 业务分析报告 (17) 2.5业务量估算 (17) 2.5.1业务需求 (17) 2.5.2对资源管理的需求 (19) 2.5.3对跨部门应用系统支撑的需求 (19) 2.5.4对政府信息公开支撑的需求 (20) 2.6业务逻辑分析 (20) 2.6.1数据收集整合阶段 (21) 2.6.2综合分析阶段 (21) 2.6.3数据服务阶段 (22) 2.7项目总体架构需求 (22) 2.8总体网络架构需求 (23) 2.9项目技术要求 (24) 2.10平台功能需求 (25) 2.10.1云数据交换与服务调度建设需求 (25) 2.10.2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平台建设需求 (25) 2.10.3信息资源主题分析及大数据处理服务平台建设需求 (25) 2.10.4内外网数据传导平台需求 (26) 2.10.5信息资源中心及应用系统需求 (26) 2.10.6系统安全设计需求 (26) 2.11平台性能需求 (27) 3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8) 3.1总体建设思路 (28) 3.1.1统一规划,重点先行 (28) 3.1.2统一标准,统一应用 (28) 3.1.3整合资源,节省投资 (28) 3.1.4强化服务,讲求实效 (29) 3.1.5注重兼容,强调扩展 (29) 3.1.6注重应用,保障安全 (29) 3.2项目总体框架 (29)

数据共享平台开发技术需求

数据共享平台开发技术需求 项目名称: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数据共享平台 1项目背景介绍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在一张图工程中,实现了以现有GIS平台为基础,建设了从房屋拆迁系统、保障房建设销售系统、房地权属管理系统、商品房管理系统、房屋资金监管系统、建设用地预审审批系统,电子档案系统等几十个业务系统,以保证日常的工作需要。 随着政务公开的程度提高,政府各个职能部门信息沟通共享要求的提高,开发本系统,以提高数据的共享利用和各个系统的数据支撑,减轻各应用系统压力。 2 项目建设目标和原则 2.1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建立一套符合统一数据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平台,能实现将局内现有各应用系统和即将开发的新应用系统中所需共享的异构和非异构的数据信息,使用通用的数据抽取(采集、清洗、转换)或同步方法,自动地推送至平台中进行共享、发布、应用;除此之外,还要能

实现利用平台发布的数据接口,即将开发的新应用能方便的实现共享数据的订阅和读取。 2.2项目建设原则 依据国土房管局信息化现状分析和工程建设的要求,提出如下建设原则: (1)符合标准 系统建设必须符合我国相关部门制订的标准,对安全策略、密码与安全设备选用、网络互联、安全管理等必须符合我国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2)数据的采集交换。所有数据来源于各个业务系统,不管是异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还是非异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都能通过通用的数据抽取(采集、清洗、转换)或同步方法自动地将数据推送至共享数据中心,并做出数据更新报告。另外,在操作上,对于任何业务应用系统(包括现有的或新开发的),能以便捷的方式,制定业务数据交换策略,最好不需要写代码即可实现业务数据的采集交换;同时,考虑到未来数据标准的变化情况,可以便捷地进行主题数据库配置、数据交换策略配置,以此达到对未来增加的任何业务应用都能方便地将数据采集交换到共享数据中心平台。 (3)数据的共享发布。能以可视化界面或拖拉等方式,实现对数据共享接口的发布。通过授权,利用提供的通用数据共享接口,可以将共享数据中心的部分或全部数据进行共享和利用,并实时做出数据使用情况报告。另外,针对每一个数据共享接口,还需开发数据信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举措

加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的举措 摘要:新世纪的图书馆,面临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改革,要实现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必须更新观念勇于创新,建立新的信息资源建设模式与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网络化浪潮的高速兴起,使一个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信息环境悄然来临,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文献建设和实现资源共享,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1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及现状:众所周知,数据资源的采购与购买是近几年才在基层公共图书馆中广泛开展的一项工作,采购的价格,数据资源的使用权限等,各项问题正在涌现出来,在不断摸索中,基层图书馆走出了一条总发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的创新突破之路,但这条道路并不坦荡还存在沟渠和陷阱。 计算机,高密度存储和数据库通讯等技术的发展,电子资源的规模和品种不断增加,且网络版的光盘数据库价格又较高,这对于经费本来紧张的图书馆无疑是雪上加霜,任何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对产业已产生的知识信息尽包尽容,孤立为用户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因此,统一筹划,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合理共建共享信息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 2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精神文明的建设 图书馆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精神文明和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妈工是物质文明的重要条件,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渠道。图书馆不仅是收集,存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的文化科学和教育机构,同时也是传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场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类型图书馆逐步摆脱地域和文献载体的束缚从传统馆际互借过渡到网上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信息资源建设已成为图书馆的业务核心,在做好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要加快馆藏数字化的步伐,并密切关注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这些都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条件,同时还要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能够有机结合。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详细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2012年XX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原则 (3) 三、建设目标 (4) 四、建设内容 (5) 4.1总体架构 (5) 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6) 4.2.1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6) 4.2.2目录体系标准建设 (6) 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 (7) 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 (9) 4.2.4目录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0) 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11) 4.3.1交换体系建设目标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 (13) 4.3.3交换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4) 4.4政务信息资源库 (15) 4.4.1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 (15) 4.4.2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 (15) 4.4.3资源库建设范例 (18) 五.扩展主题应用 (24) 六.建设步骤 (24) 6.1准备阶段 (24) 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 (25) 6.3系统软件建设阶段 (25) 6.4内容建设阶段 (25) 6.5培训阶段 (25) 6.6验收阶段 (25) 6.7服务阶段 (25)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XXX县根据中办发[2002]17号、[2004]34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设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2、需求主导,讲求实效 从应用需求出发,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突出重点,强化应用。以应用带动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的推进 3、统一平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标准先行,用标准规范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应用系统整合;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与健全管理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县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理解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关系

地方对共享交换平台的客观需求 建设地方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是解决上述共享与交换问题的关键措施,共享交换平台是推动和实现资源整合和应用整合的必要基础设施。 1、对数据交换的要求 对于地方电子政务,需要解决上下级的交换——例如一个区县政府,对上与市委、市政府、市级各部门之间,对下与街道、社区之间,横向区属部门之间,应用系统之间,都需要规范、方便的数据交换服务。数据交换应当独立于具体应用,与具体应用耦合关系松而清楚,不随应用的变化而变化;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和安全传输;提供统一接口规范,实现异构系统之间、不同格式数据的交换。 2、对数据共享的要求 区属部门可以共享的信息资源按资源所处位置可以分为两级:市级信息资源、区级信息资源。按照《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规划》的设计,区属部门对市级信息资源的共享,需要经由区级平台才能实现。口基础库、法人基础库等基础数据资源部署在市级数据中心,由市共享交换平台管理。业务信息资源,则分为共享信息和专业信息,可分别部署在市数据中心和有关部门。按照北京市共享交换体系的规划,区级部门、街道、社区对于由市共享交换平台管理的信息资源的共享,需要经由区级共享交换平台连接市级平台方能实现。数据共享体系应当是一个包括数据资源、相关应用系统在内的数据生态体系。这个生态体系应该能够保持数据资源成为常变常新的活水资源。这个生态体系的建立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行的。可以通过数据供应链机制实现(这是作者提出的一种大规模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思想和方法论,旨在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建设的有序性,将另文介绍——作者)。 3、对资源管理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电子政务认识的不断深入,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共享,将自然成为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而信息资源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是利用共享的前提。对共享资源可以采取目录管理模式,有利于领导和各个部门全面了解和利用全局信息资源。目录主要用来管理两类资源: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其中服务是指可以重用的能完成某种功能的应用程序模块。众多的分布在已知位置的这类功能模块被打包成服务,通过目录实现有序化整理和管理,

飞搏-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方案

飞搏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服 务平台

江苏飞搏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二○一四年二月

目录 1 产品简介 (2) 2 重点解决的问题 (3) 3 产品功能 (4) 4 产品架构 (6) 4.1 基础平台 (6) 4.2 支撑平台 (6) 4.3 应用平台 (7) 4.3.1 应用服务系统 (7) 4.3.2 数据采集系统 (7) 4.3.3 数据集成系统 (9) 4.3.4 门户网站 (10) 4.3.5 平台管理监控系统 (11) 5 产品特点 (13) 5.1 安全性和规范性 (13) 5.2 合理性和实用性 (13) 5.3 可扩展性 (14) 5.4 高性能、低成本 (14) 5.5 易配置、易操作、易管理维护 (14) 5.6 基于元数据的数据管理 (15) 5.7 细粒度的数据权限控制 (15) 6 成功案例 (16)

1产品简介 本产品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以下一代通信信息技术为纽带,以云计算/云服务技术为载体,建设形成以产、学、研、用为完整链条的产业模式,重点进行以实现数据信息共享、避免信息孤岛为目的的拥有一体化共享服务体系的共享服务,形成在各级别行政机关应用的集汇聚、整合、清洗、分析、共享、管理于一体的部门间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提高数据共享应用水平和质量,并形成包括数据整合、数据清洗、数据汇聚子系统在内的系列服务应用体系、技术体系以及为数据共享推广服务的应用支撑体系和标准体系,创新现代数据管理应用生产模式和经营模式并最终示范推广。 部门间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一方面能使党政军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外分享及时、准确、权威的数据,实现如银行开户人员、民航乘客、参保人员的身份核查和保险车辆的信息核查等功能。另一方面也使党政军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能借助共享平台及时、准确、安全的获得其他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信息的数据,实现对掌握的各类外部数据资源的汇集整理工作,为综合查询和情报分析提供更丰富的数据支持。 此外,党政军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利用对方单位部分敏感数据,但出于数据传输安全考虑,这部分数据不适合直接进行数据传输,只能以服务接口方式或应用web方式进行数据交换。而传统服务和应用所实现的数据交换不能满足安全网域对数据共享服务的要求,因此,共享平台的建设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要求,采用基于边界接入数据交换平台的安全通信架构,在保证数据共享得到有效监控管理下,实现为党政机关、社会企事业单位提供双向的应用级的共享服务。

信息资源建设要求与技术规范

信息资源建设要求与技术规范 1.1.1. 数据资源体系 按照XX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要求,信息资源应按照“统一标准、一数一源、共建共享、逻辑集中、职属管理、授权使用”的原则统筹设计、应建立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省、市两级政务资源目录中心,县级为政务信息采集点,各职能部门通过目录中心共享和发布政务资源,省、市提供各自信息;分别建立维护、管理、信息采集和更新制度,明确信息共享的内容、方式和责任,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一) 省级基础数据库建设 基础数据库来源于相关部门的业务信息,具有基础性、基准性、标识性、稳定性等特征,支持各级政府部门的各类应用系统,为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目前省级已经建设包括人口、法人、宏观经济、地理信息和政策法规基础数据库,基础各级各部门按照要求共享,不得重复建设。基础数据库管理和应用规范参见《XX省电子政务公共基础信息库管理与应用规范》。 (二) 数据资源建设要求 基础数据库由全省统一建设,统一为市区和各区县、各部门提供相关基础信息的共享、比对、决策支撑等服务。与各个基础数据库有关的数据要避免重复采集、重复建库,在各部门要共享,充分使用基础数据库提供的服务。对各部门有以下几点要求:

(1) 部门业务库数据的变更应及时更新基础数据库相应数据。 (2) 各部门在建设基础库时要充分利用示范区统筹建设的信息资源及相关服务。 (3) 各部门应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共享数据的安全。 (4) 基础数据库相关数据信息不能重复采集。 (三) 专业数据库建设 示范区各部围绕本部门核心业务需求建设核心业务数据库,部门业务数据库是各政府部门在开展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既为本部门开展业务和决策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也是基础信息、共享主题信息的基础和来源,对于本部门业务应用中需要使用的、产生于其它部门的业务数据,或可从其他部门共享获取的数据,通过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明确共享需求,并依托示范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从其它部门获取,是原则上不再重复采集,可对其它部门共享的数据资源,也应通过注册共享提供目录供其它部门检索。 (四) 主题数据库 共享主题信息资源围绕跨部门综合应用而形成的、为业务协同提供支持,是在一个较高层次对数据进行综合、归类所生成主题对象信息的过程,侧重于面向行业应用主题、趋势分析主题、综合应用主题等的应用,比如证照信息资源、居民健康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等。能够依申请和授权为各级政务部门及社会提供相应政务信息资源服务。 1.1. 2. 数据资源共享要求

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指南(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对接指南 (征求意见稿)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2006年8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1目的 (1) 2内容概要 (1) 3适用范围 (1) 第二章市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内容 (2) 1市共享交换平台定义 (2) 2市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内容 (2) 第三章对接总体流程 (4) 1准备阶段 (4) 2登记阶段 (5) 3对接阶段 (5) 3.1目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6) 3.2应用系统节点对接模式 (6) 3.3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6) 3.4部门平台节点对接模式 (6) 3.5不同对接模式对比说明 (6) 4运维阶段 (9) 第四章目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10) 第一步:注册目录管理节点,实现与市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 (10) 第二步:获取目录服务或注册核心元数据 (12) 第五章应用系统节点对接模式 (13) 第一步:注册应用系统,获取平台服务 (13) 第二步:利用平台服务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15) 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15) 2)信息交换 (16)

3)为其他部门用户提供应用系统访问服务 (18) 第六章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21) 第一步:建设本部门前置交换节点,获取平台服务 (21) 第二步:利用平台服务进行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23) 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23) 2)信息交换 (25) 第七章部门平台节点对接模式 (28) 第一步:注册部门平台节点 (28) 第二步:通过接口方式获取服务 (29) 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29) 2)信息交换 (30) 附件 (32) 附件一:市共享交换平台业务流程图 (32) 附件二:部门所需填写的申请表格 (38) 附件三:实施建议方案及工作单 (39) 附件四:前置交换节点服务器参考配置 (39) 附件五:名词解释 (39)

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吕元智 2012-11-21 15:21:28 来源:《档案学研究》(京)2011年4期【英文标题】On the Mode of National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Service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作者简介】吕元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档案学系,上海200234 【内容提要】云计算是当前信息领域的一个热点。自问世以来,它以超强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高安全性等特性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阶段,将其应用于档案信息资源服务领域,构建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从本质上来讲,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社会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档案信息资源服务模式,它的实现需要从观念、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用户管理等层面采取措施。 Cloud Computing is currently a hot spot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With super strong calculation ability and low cost, the high safety etc., cloud computing has bring out some profound influence in the society. In the present stage, setting up the national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service mode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has very important value. In essence, the mode is a kind of social, central and professional of archives information resources service mode. In order to actualize the mode, we need to take some measures from the ides, the technology, the standard, the managing of user, and so on.

浙教版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 第二课 共享网络资源教 案

第二课共享网络资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类型 2、学会设置局域网的网络基本属性,实现资源共享 二.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在win7环境下设置局域网资源共享,并掌握从局域网中访问其他机子。 难点:如何访问局域网中其他机子并从中获取文件,复制文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电子教室播放我校今年元旦游园活动抓拍的各班同学活动的图片。 让学生白欣赏然后问他们要不要把照片存到自己的电脑。 问:这些照片都是在老师的电脑上的,你们怎么拿到呢? 引出新课:实现内部资源共享 教学策略: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引人入胜的场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给思维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二)新课教学 课件演示“实现内部资源共享” 1、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分别用图示展示各种网络类型的特点,结合生活中各种组网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图片,实例,直观地认识各种网络,特别是计算机教室这个局域网。 活动一:观察计算机教室的电脑之间由什么连接起来,他们之间有关系吗?能像高速公路一样互通吗? (小组讨论汇报观察结果:由用一个交换机通过网线把所有的电脑连起来,从老师的电脑上可以看到所有同学的电脑,是互通的) 问:老师可以看到你们,在那么多的计算机中,你知道哪一台是你的吗? 2、局域网的计算机设置 (1)如何查看和修改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 教师进行操作演示,网络——网络共享中心——本地连接——属性——Internet协议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项目技术要求

目录 1项目需求描述 (2) 1.1项目背景 (2) 1.2建设内容 (4) 1.3建设目标 (6) 1.4共享平台功能需求 (7) 1.5信息资源库建设要求 (29) 1.6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功能需求 (31) 1.7支持综合治税应用 (33) 1.8其他专项应用及相关系统的对接 (33) 1.9系统运行环境 (34) 1.10技术路线要求 (35) 1.11性能指标要求 (37) 1.12安全保密要求 (37) 1.13项目工期要求 (44) 1.14质保期及售后服务要求 (45) 1.15信息共享实施运维要求 (45) 1.16培训要求 (58) 1.17演示要求 (59)

1 项目需求描述 ★项目工期要求:第一阶段:在合同签订之日起45个自然日内,完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定制开发、测试和部署,完成人口基础信息库和法人基础信息库所有数据表的建立,实现两套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间的数据交换共享,实现系统的所有功能。第二阶段:在合同签订之日起135个自然日内,完成项目涉及单位的前置机部署,实现项目涉及单位的系统接入共享平台,完成实有人口(自然人)、法人基础信息库的建设(包括数据初次共享、比对、入库等)。第三阶段:在合同签订之日起136个自然日内,进入上线试运行和应用扩展阶段,上线试运行阶段为期150个自然日。第四阶段:在上线试运行和应用扩展阶段完成后,系统无重大技术故障并且系统运行稳定,经第三方软件测试后,组织项目验收。自项目通过验收之日起,对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提供一年(12个月)的免费运维升级服务。 1.1项目背景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2006]2号文《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指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线,是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取得实效的关键。目前珠海市将开展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形成全市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统一的数据共享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基础信息库,为全市各政府部门实现业务协同提供统一平台。 200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试行办法》(粤府办〔2008〕64号),用以“规范和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支持业务协同,避免重复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明确要求“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初步确定了信息化主管部门及其他成员单位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活动中的职责。 2009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导意见》(粤府办(2009)38号),提出“实施电子政务畅通工程,制定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建设全省及各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中心和协同办公平台,率先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府网上协同办公”的目标。 2010年,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制定并发布了《广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地市建设指导方案》(征求意见稿)(粤经信电政函[2010]2111号),以指导各地级市的政务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2012年XX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原则 (3) 三、建设目标 (4) 四、建设内容 (5) 4.1总体架构 (5) 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6) 4.2.1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6) 4.2.2目录体系标准建设 (7) 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 (8) 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 (9) 4.2.4目录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0) 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12)

4.3.1交换体系建设目标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 (13)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 (14) 4.3.3交换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5) 4.4政务信息资源库 (16) 4.4.1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 (16) 4.4.2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 (16) 4.4.3资源库建设范例 (19) 五.扩展主题应用 (25) 六.建设步骤 (25) 6.1准备阶段 (25) 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 (26) 6.3系统软件建设阶段 (26) 6.4内容建设阶段 (26) 6.5培训阶段 (26) 6.6验收阶段 (26)

6.7服务阶段 (27)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XXX县根据中办发[2002]17号、[2004]34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设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2、需求主导,讲求实效 从应用需求出发,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突出重点,强化应用。以应用带动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的推进 3、统一平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的价值传递分析_赵伟

0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各国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竞争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科技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程度。作为科技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信息资源是国家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条件,是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 价值提供了实践的目的[1] ,价值问题是科技资源建设、共享和管理的本源问题。正是基于科技资源拥有的价值属性以及在传递过程中的价值实现,才使得科技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服务成为可能[2]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展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支撑系统的建设与服务,深入分析科技信息资源在共享与服务各环节间的价值传递过程,找寻价值传递的特征和基本规律,对于进一步探索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动力要素和模式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科技信息资源与价值 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不同理解,对信息资源大致可分 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狭义的解释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经过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的集合;广义的解释为:信息资源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这里采用狭义的概念界定,且限定在科学技术领域。对于科技信息资源的定义也存在多种理解,如有专家认为:“科技信息资源是人类从其活动中所获得的一切与科技有关的信息的总称”。而在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则定义为“人类社会科技活动所产生的基本科学技术数据、资料,以及面向不同需求加工整理形成的各种科学数据产品和各种载体的科技图书、期刊、报告、论文、专利等科技文献”[3]。本文认为,科技信息资源通常是指在基础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资源,以及科技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科技信息资源主要包括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资源、网络资源等。 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1]。由于科技信息资源的产生是经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劳动而创造出来的,说明科技信息资源是有价值的。科技信息资源的价值,实际上是指科技信息资源满足于科学研究、创新和社会发展等客体活动需求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以及具备的潜力,它反映了价值主客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并具有稀缺性、商品属性和资本属性等经济学特征。 2国内外科技信息资源价值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外关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价值的相关研究 还相对有限,主要侧重于信息资源的价值理论与方法研究。对于信息资源价值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在西方经济学框架下的效用价值论。人们从哲学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的价值传递分析 赵 伟1,赵奎涛2,王运红1,彭 洁1 (1.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资源共享促进中心,北京100038;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北京100083)摘 要:科技信息资源是国家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条件,深入分析其在共享与服务 各环节间的价值传递特征和基本规律,对于推动资源共享与服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剖析了科技信息资源及其价值的内涵,以及目前科技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科技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的流动过程分析,重点开展了科技信息资源价值传递的基本形式研究,对部门内与部门间科技信息资源价值传递的元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资源流动;价值传递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9)15-0008-04 收稿日期:2009-03-25 作者简介:赵伟(1975-),女,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资源管理;赵奎涛(1979-), 男,山东临朐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学;王运红(1971-),女,河北邯郸人,硕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资源共享;彭洁(1965-),女,湖南宁乡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科技资源管理。 第26卷%第15期 2009年8月科技进步与对策 Science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 Vol.26No.15%Aug.2009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

基于云技术条件下的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提高获取、利用知识信息的能力产生了越来越高的追求,本文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信息资源共享和服务方面进行研究,提出知识服务、科技文献挖掘、竞争情报和云图书馆建设是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及服务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知识服务科技文献竞争情报云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2)08(b)-0040-02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knowledge economy,the pursuit for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accessing and utilizing the knowledge information was more and more intense.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at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and service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and pointed out that knowledge service,scientific literature mining,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loud library were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key words:knowledge service,scientific literature,competitive intelligence,cloud library 资源共享理论经历了从“文献资源共享”到“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过程。但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提高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 与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解决方案 1.1总体结构 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共享平台主要起到一个基础支撑作用,使XX地理信息可以统一管理和对外发布服务,集约化资源,减少重复投入建设,各委办局可以基于此平台搭建自己的专业应用系统。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管理与共享支撑平台包括地理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和地理信息资源共享交换服务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主要对XX地理空间信息进行更新、管理;共享交换服务平台主要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和对外发布服务。 1.1.1数据中心功能仓库 数据中心提供多源异构数据的统一管理,提供功能的管理设计工具、支持数据操作的功能插件和设计应用系统工具——数据中心资源设计器,并在框架方面提供给用户多种常用数据管理的功能和扩

展接口。 1.1.2数据中心数据仓库 为了实现用户更好地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分类、集中地管理,数据中心引入“数据仓库”的理念和数据组织管理方式。它由数据中心数据仓库、数据中心工作空间、视图界面和系统菜单四大部分组成,系统菜单主要是实现对数据中心工作空间中的图层进行相关的编辑操作,视图界面是在对应的视窗中显示、查看数据内容和属性。 1.1.3数据中心设计器 数据中心设计器把数据资源和功能资源有效的进行管理,按需定制用户关心的目录系统;工作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编辑、维护和修改。 1.1.4工作流编辑器 业务工作流设计器主要完成业务流程的定义、流程活动的权限配置、活动功能配置;工作流监视器主要负责监视各个流程的状态;工作流引擎是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核心,负责解释业务过程的过程定义,驱动过程和活动的执行,维护工作流控制数据和工作流相关数据,并提供支持用户操作的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