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

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

治疗各种疾病。中药的名称繁多,根据其来源、性质和功效等不同特点,可以进行分类。下面是一份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供大家参考。

一、根据来源分类

1. 动物类中药:麝香、牛黄、熊胆、蜂蜜等。

2. 植物类中药:人参、黄芪、当归、枸杞等。

3. 矿物类中药:雄黄、朱砂、硫磺、石膏等。

4. 矿物植物类中药:珍珠、龙骨、牡蛎、海螺等。

二、根据性质分类

1. 寒性中药:生地黄、菊花、薄荷、竹叶等。

2. 凉性中药:石决明、薏苡仁、藕节、莲子心等。

3. 温性中药:附子、肉桂、干姜、大枣等。

4. 热性中药:大黄、黄连、川芎、白芍等。

5. 平性中药:白术、茯苓、山药、白芷等。

三、根据功效分类

1. 补益类中药:人参、黄精、枸杞子、党参等。

2. 清热类中药:金银花、连翘、薄荷、板蓝根等。

3. 祛湿类中药:独活、藁本、白术、茯苓等。

4. 止血类中药:血余炭、蒲黄、三七、地榆等。

5. 安神类中药:黄连、黄柏、酸枣仁、远志等。

6. 止咳类中药:川贝母、杏仁、百部、桔梗等。

7. 活血化瘀类中药:红花、桃仁、赤芍、当归等。

8. 利水消肿类中药:车前子、茯苓、猪苓、泽泻等。

四、根据用途分类

1. 药食同源类中药:枸杞、山药、莲子、黑木耳等。

2. 药食分离类中药:人参、黄芪、当归、党参等。

3. 外用类中药:黄连、黄柏、白芷、薄荷等。

4. 内服类中药:人参、黄精、枸杞子、党参等。

以上仅是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的一部分,中药的种类繁多,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范围。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指导。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不仅在中国广泛应用,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研究。希望通过这份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能够增加大家对中药的了解,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180味常用中药功效归类表

180味常用中药功效归类表 1.行气: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沉香、腹皮、香附、乌药、降香、佛手。 2.补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大枣、甘草、黄精。 3.温阳: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鹿角霜。 4.补血:当归、白芍、阿胶、熟地、首乌、鸡血藤。 5.清热:二花、连翘、公英、鱼腥草、重楼、白花、蛇舌草。 6.散寒:麻黄、桂枝、羌活、生姜、苏子、防风、辛夷、白芷。 7.泻火:石膏、黄芩、粉、知母、栀子、夏枯草。 8.凉血:生地、丹皮、地骨皮、赤芍。 9.散热:柴胡、薄荷、蝉蜕、葛根、菊花、升麻。 10.澡湿:黄连、黄柏、龙胆草、胡黄连、苦参。 11.化湿:荤香、佩兰、厚朴、砂仁、白豆蔻。 12.渗湿:茯苓、蕈仁、猪苓、泽泻、车前子、葶苈、茵陈、赤小豆。 13.寒痰:半夏、南星、白芥子、白附子。 14.热痰:川贝、瓜蔓、双皮、浙贝、天竺、海蛤。 15.瘀症:三七.血竭、川芎、丹参、红花、桃仁、元胡,坤草,水蛭、牛滕。 16.燥症:麦冬、天冬、沙参、玄参玉竹、百合、龟板、篮甲、枸杞。 17.安神:柏子、远志、合欢、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琥珀、朱砂。 18.咳喘:杏仁、紫菀、冬花、百部、前胡、桔梗、苏子、旋复、枇杷。 19.助阳:巴戟天、补骨脂、杜仲、锁阳、肉从蓉、菟丝子、狗脊、鹿茸、骨碎补,仙茅、续断、益 智仁、淫羊藿, 20.平肝:钩藤、僵蚕、全蝎、天麻、蜈蚣、石决明、羚羊角。 21.止血:白芨、乌贼骨、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皮、地榆、槐花、蒲黄、茜草根。 22.收涩:赤石脂、芡实、石榴皮、乌梅、五倍子、五味子。 23.攻下:大黄、芒硝。 24.润下:火麻仁、郁李仁。 25.祛暑:青蒿、香幕。

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

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 中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 治疗各种疾病。中药的名称繁多,根据其来源、性质和功效等不同特点,可以进行分类。下面是一份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供大家参考。 一、根据来源分类 1. 动物类中药:麝香、牛黄、熊胆、蜂蜜等。 2. 植物类中药:人参、黄芪、当归、枸杞等。 3. 矿物类中药:雄黄、朱砂、硫磺、石膏等。 4. 矿物植物类中药:珍珠、龙骨、牡蛎、海螺等。 二、根据性质分类 1. 寒性中药:生地黄、菊花、薄荷、竹叶等。 2. 凉性中药:石决明、薏苡仁、藕节、莲子心等。 3. 温性中药:附子、肉桂、干姜、大枣等。 4. 热性中药:大黄、黄连、川芎、白芍等。 5. 平性中药:白术、茯苓、山药、白芷等。 三、根据功效分类 1. 补益类中药:人参、黄精、枸杞子、党参等。 2. 清热类中药:金银花、连翘、薄荷、板蓝根等。

3. 祛湿类中药:独活、藁本、白术、茯苓等。 4. 止血类中药:血余炭、蒲黄、三七、地榆等。 5. 安神类中药:黄连、黄柏、酸枣仁、远志等。 6. 止咳类中药:川贝母、杏仁、百部、桔梗等。 7. 活血化瘀类中药:红花、桃仁、赤芍、当归等。 8. 利水消肿类中药:车前子、茯苓、猪苓、泽泻等。 四、根据用途分类 1. 药食同源类中药:枸杞、山药、莲子、黑木耳等。 2. 药食分离类中药:人参、黄芪、当归、党参等。 3. 外用类中药:黄连、黄柏、白芷、薄荷等。 4. 内服类中药:人参、黄精、枸杞子、党参等。 以上仅是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的一部分,中药的种类繁多,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范围。在使用中药时,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药,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指导。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不仅在中国广泛应用,也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和研究。希望通过这份中药名称大全及归类表,能够增加大家对中药的了解,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常用中药分类

常用中药分类 .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 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 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13.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药:狗脊.仙茅.杜仲.牛膝.续断.桑寄生.五加皮.巴戟天.淫羊藿.骨碎补.鹿衔草.千年健。(益精补髓药):熟地.锁阳.蛤蚧.狗肾.海狗肾.肉苁蓉.紫河车.何首乌。 14.化湿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砂仁.草果.扁豆.白豆蔻.草豆蔻.。 15.利水消肿药:茯苓.猪苓.泽泻.葫芦.泽膝.蝼蛄.荠菜.麻黄.香薷.防己.黄芪.海藻.昆布.槟榔.泽兰.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冬瓜皮.

中药种类及名称大全

中药种类及名称大全 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其中包括了大量的中药种类及名称。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种类及其名称。 一、根茎类 1. 人参:东北人参、延胡索、党参、五味子等。 2. 黄芪:西洋参、半夏、桑白皮、黄连等。 3. 茯苓:茯苓、梨、白术、炒白芍等。 4. 当归:川芎、川芎、赤芍、黄芩等。 5. 防风:青蒿、山柰、大黄、车前草等。 二、叶类 1. 菊花:菊花、铁光莲、枸杞、风信子等。 2. 荷叶:荷叶、玫瑰花、姜黄、薄荷等。 3. 茶叶:绿茶、普洱茶、红茶、铁观音等。 4. 薄荷:薄荷、香茶菜、香蕉、白茅根等。 5. 桑叶:桑叶、红苋菜、槐花、桑寄生等。 三、花类 1. 金银花:金银花、薰衣草、玫瑰花、连翘等。

2. 丹参花:丹参花、紫苏、菊花、薤白等。 3. 玫瑰花:玫瑰花、菊花、迎春花、红花等。 4. 橙花:橙花、香豌豆、玫瑰花、芦荟等。 5. 紫苏花:紫苏花、黄芩、茺蔚子、六一茶等。 四、果实类 1. 枸杞子:枸杞子、红枣、龙眼、山楂等。 2. 菠萝蜜:菠萝蜜、猕猴桃、火龙果、草莓等。 3. 枇杷:枇杷、柿子、蔓荆子、木香等。 4. 苹果:苹果、柚子、柠檬、葱头等。 5. 丝瓜蒌蒂:丝瓜蒌蒂、番石榴、藕片、山楂等。 五、树皮类 1. 桃仁:桃仁、三七、南糖、山楂等。 2. 榆皮:榆皮、当归、槐花、乌梢蛇等。 3. 白杨皮:白杨皮、鳖甲、断片、地肤子等。 4. 楸树皮:楸树皮、乌梅、甘草、红豆杉等。 5. 银杏皮:银杏皮、千年健、黄莲等。 六、动物类

1. 鹿茸:鹿茸、鹿角胶、鹿角片、鹿管等。 2. 珍珠:珍珠、蛤蚧、海马、翅膀等。 3. 虫草花:虫草花、虫草虫草虫草、虫草草虫等。 4. 麝香:麝香、龟板、猪肝、犬肾等。 5. 龟板:龟板、虫豸、鱼尾、蛤壳等。 七、其他类 1. 人工合成:复方七叶皂苷、西药、中药牙膏、白芷等。 2. 宝石药石:翡翠、琉璃、金矿、珍珠母等。 3. 合成植物:复方总黄酮、山甲、人参片、灵芝等。 4. 食品药食同源:鸡肉、鱼肉、鸭肉、猪肝等。 5. 针刺用品:针刺、针刺、针刺、针刺等。 这只是其中一部分中药种类及名称的介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医学的日益重视,中药研究也在不断推进。希望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更多珍贵的中药资源可以被发掘和利用,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健康福祉。

中药科属种归类总结

执业中药师-中药科属种归类总结 1.蕨科:狗脊,绵马贯众 2.豆科:苦参、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沙菀子、苏木、降香、鸡血藤、合欢皮、 番泻叶、槐花、决明子、补骨脂、广金钱草、儿茶。 3.百合科:川贝母、浙贝母、黄精、玉竹、重楼、天冬、麦冬、山麦冬、知母、土茯苓。 4.毛莨科: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芍、赤芍、黄连、升麻、丹皮、川木通。 5.伞形科:当归、白芷、羌活、前胡、川芎、藳本、防风、柴胡、北沙参、小茴香、蛇 床子、阿魏。 6.菊科:木香、川木香、白术、苍术、紫菀、艾叶、款冬花、红花、牛蒡子、鹤虱、 茵陈、青蒿、大蓟、蒲公英、菊花。 7.芸香科:黄柏、关黄柏、白鲜皮、吴茱萸、枳壳。 8.唇形科:丹参、黄芩、苏叶、荆芥、广藿香、薄荷、香薷、益母草、半枝莲。 9.蔷薇科:地榆、枇杷叶、苦杏仁、桃仁、乌梅、金樱子、山楂、木瓜。 10.蓼科:大黄、虎杖、何首乌、蓼大青叶。 11.十字花科:板蓝根、大青叶、葶苈子。 12.爵床科:南板蓝根、青黛、穿心莲。 13.五加科:人参、红参、洋参、三七、通草。记:红洋人通五加七 14.藦科:徐长卿、白前、白薇、香加皮。 15.茜草科:茜草、巴戟天、钩藤、栀子、白花蛇舌草。 16.姜科:莪术、姜黄、郁金、砂仁、草果、草豆蔻、豆蔻、益智。 17.兰科:天麻、白及、石斛、铁皮石斛。记:兰天白石 18.木兰科:厚朴、五味子、南五味子、辛夷。记:木兰厚五夷

19.软体动物门:石决明、珍珠、牡蛎、海螵蛸。 20.节肢动物门:全蝎、蜈蚣、土鳖虫、桑螵蛸、斑蝥(芫青科)、僵蚕、蜂蜜。 21.脊索动物门:海马、蟾酥、龟甲、鳖甲、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鸡内金、 麝香、鹿茸、牛黄、羚羊角。 22.防己科:防己、北豆根 23.木通科:木通、大血藤。 24.罂粟科:元胡、苦地丁。 25.马兜铃科:细辛、关木通 26.苋科:牛膝、川牛膝。 27.石竹科:银柴胡、太子参。 28.葫芦科:天花粉、瓜蒌。 29.桔梗科:党参、南沙参、桔梗。 30.龙胆科:龙胆、秦艽。 31.玄参科:玄参、地黄、胡黄连。 32.茄科:地骨皮、枸杞子、洋金花。 33.禾本科:薏苡仁、淡竹叶。 34.旋花科:菟丝子、牵牛子。 35.棕榈科:槟榔、血竭。 36.鸢尾科:射干、西红花。 37.木犀科:秦皮、连翘、女贞子。 38.天南星科:天南星、半夏、石菖蒲。 39.桃金娘科:丁香。40.小檗科:淫羊藿。 41.大戟科:巴豆。 42.夹竹桃科:罗布麻叶。 43.鼠李科:酸枣仁。 44.列当科:肉苁蓉。 45.白磨科:雷丸 46.莎草科:香附。 47.香蒲科:蒲黄。 48.柏科:侧柏叶。 49.忍冬科:金银花,山银花 50.葡萄科:白蔹。 51.藜科:地肤子。 52.薯蓣科:山药。 53.桑科:桑白皮。 54.瑞香科:沉香。 55.樟科:肉桂、天然冰片。 56.楝科:苦楝皮 57.三白草科:鱼腥草

中药分类大全

中药分类大全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2、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夜明砂、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乌蛇胆、猪胆汁 2、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颗针、马尾连、椿皮 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红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蚤休、马鞭草、

雪胆、三丫苦、木芙蓉叶、半枝莲、铁苋、橄榄、余甘子、朱砂根、土牛膝、肿节风 4、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附药:紫草茸)、水牛角、溪黄草 5、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 1、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2、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乌柏根皮 3、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四、祛风湿药 1、祛风湿散寒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枫香脂、雪莲花、雷公藤、徐长卿、独一味、闹羊花、两面针、八角枫 2、祛风湿清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3、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石楠叶、虎骨 五、芳香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

中药材分类

中药材的分类 按功效分类 一、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皮、生姜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三、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 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 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药:关木通、川木通)、通草、瞿麦、扁蓄、地肤子、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三)利湿退黄药 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 七、温里药 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附药:八角茴香)、丁香(附药:母丁香)、高良姜(红豆蔻)、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 八、理气药

175种常用中药的大全(有彩图1)1-34

实用文档 1.杜仲: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是中国名贵滋补药材。 功效分类:补益药。 科属分类:杜仲科。 别名:思仙、思仲、木绵、檰、石思 仙、扯丝皮、丝连皮、玉丝皮、丝棉 皮。 性味:甘;微辛;性温 归经:肝经;肾经。 功能: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主治:腰脊酸疼;阳痿;尿频;小便 余沥;风湿痹痛;胎动不安;习惯性 流产。 用药禁忌:阴虚火旺者慎服。2.桑白皮:桑科植物桑的根皮。 功效分类:清热药;利水药。 科属分类:桑科。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皮、双皮、桑白皮、双白皮、炙桑皮等。 性味:甘;辛;性寒。 归经:肺经;脾经。 功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肺热喘痰;水饮停肺;胀满喘急;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药禁忌:肺虚无火力、便多及风寒咳嗽忌服。 常用中药大全

3. 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 小叶白蜡树或秦岭白蜡树的树皮。 功效分类:。清热解毒药。 科属分类:木犀科。 别名:岑皮,梣皮,秦白皮,蜡树皮,苦榴皮。 性味: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胆经、大肠经。 功能: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涩止痢,止带。 主治:用于热毒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用药禁忌:脾胃虚寒者忌服。《本经逢原》:胃虚少食者禁用。 药材基源:秦皮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腊树、小叶白腊树或秦岭白腊树的树皮。 4.津柴胡:是多年生草本。 科属分类:伞形科。 别名:茈胡、北柴胡、硬柴胡。 性味:微有香气,味淡。性微寒,昧苦。 归经:归肝经、胆经。 功能: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主治: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少阳证,肝郁气滞,气虚下陷,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用药禁忌: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药材基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或狭叶柴胡的干燥根。

100味常用中药功效归类表,珍贵全集,建议收藏

100味常用中药功效归类表,珍贵全集,建议收藏 经验告诉我们,前人对于药物的配合十分细致,因为配合适当,能取得更高的疗效。 1. 柴胡得黄芩则寒,附子得干姜则热。 2. 干姜得天花粉则治消渴。 3. 羌活得川芎则止头痛,川芎得天麻则止头眩。 4. 香薷得白扁豆则消暑。 5. 桑白皮得苏子则止喘,杏仁得五味子则止嗽。 6. 防风得羌活则治诸风,苍术得羌活则止诸痛。 7. 黄芩得连翘则解毒。 8. 半夏得姜汁则回痰,贝母得瓜蒌则开结痰。 9. 丁香得柿蒂、干姜则止呃,干姜得半夏则止呕。 10. 枳实得黄连则能消心下痞,枳壳得桔梗则能使胸中宽。 11. 白术得黄芩则安胎。 12. 知母、黄柏得山栀子则降火,豆鼓得山栀则懊浓。 13. 陈皮得白术则补脾。 14. 附得苍术则开郁结。 15. 人参得五味、麦冬则生肾水。 16. 乌梅得干葛则消酒。 17. 草果得山楂则消肉食,神曲得麦芽则能消食。 18. 木香得姜汁则散气,乌梅得香附则顺气。 19. 桔梗得升麻则开提血气。 20. 乳香得没药则止诸痛,芥子得青皮则治胁痛。 21. 砂仁得枳壳则宽中。 22. 芍药得甘草则治腹痛,吴茱萸得良姜则亦止腹痛。 23. 当归得生地则生血,姜汁得京墨则止血,红花得当归则治血,归尾得桃仁则破血。 24. 黄芪得附子则补阳,知母、黄柏得当归则补阴。 25. 泽泻得猪苓则能利水渗泻,得白术则能收湿。

26. 大黄得芒硝则润下。 27. 木香得槟榔则治后重。 28. 紫苏配黄连得竹茹则能止呕吐。 29. 蒲黄合五灵脂,名失笑散,能祛瘀止痛。 30. 当归合川芎,名佛手散,能行血活血。 31. 高良姜合香附,名良附丸,能止胃痛。 32. 玄胡合金铃子,名金铃子散,能治腹痛。 33. 吴茱萸合黄连,名左金丸,能平肝制酸。 34. 肉桂合黄连,名交泰丸,治心肾不交。 35. 女贞子合旱莲草,名二至丸,能补肾阴。 36. 半夏合硫黄,名半硫丸,治虚冷便秘。 37. 知母合贝母,名二母散,能清肺热。 38. 破故纸合肉蔻,名二神丸,止脾肾寒泻。 39. 木香名黄连,名香连丸,治红白痢疾。 40. 枳实合白术,名枳术丸,能健脾消痞。 41. 芡实合金樱子,名水陆二仙丹,止遗精。 42. 黄柏合苍术,名二妙散,治湿热成痿。 43. 枸杞合菊花,能明目。 44. 生姜合红枣,能调和营卫〈气血〉。 45. 赤石脂合禹余粮,能涩大肠。 46. 半夏合黄连,能宽胸止呕,化痰浊郁结。 47. 柴胡和黄芩,能清肝胆热。 48. 桑叶合菊花,能清头风热。 49. 柴胡合白芍,能疏肝和肝。 50. 附子合肉桂,能温下元。 51. 黄柏合知母,能清下焦湿热。 52. 桑白皮合地骨皮,能清泻肺热。 53. 丁香合柿蒂,能止呃逆。 54. 鳖甲合青蒿,能滋阴退骨蒸潮热。 55. 杏仁合贝母,能化痰止咳。

45类中药分类大全,500种中药,齐了,收藏一下吧

45类中药分类大全,500种中药,齐了,收藏一下吧 1、敛肺涩肠药1、(敛肺止咳药)乌梅、诃子、白果、五味子、五倍子、罂粟壳、石榴皮、胡桃仁。 2、(涩肠止泻药):乌梅、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五倍子。 2、消斑药(凉血消斑药):青黛、生地、赤芍、丹皮、紫草、芦荟、大青叶。 3、排脓药(解毒排脓药):桔梗、大黄、鱼腥草、金银花、赤小豆、白花蛇舌草。 4、止呕药:(化湿止呕):半夏、藿香。(清热止呕):竹茹、芦根。(温中止呕):生姜、干姜、花椒、丁香、檀香、沉香、高良姜、白豆蔻、草豆蔻、吴茱萸、灶心土。(行气止呕):沉香、柿蒂、(降逆止呕药):半夏、枇杷叶、旋复花。 5、截疟药:常山、槟榔、青蒿、草果、鸦胆子、鹤草芽、仙鹤草、何首乌、龙胆草(抑杀疟原虫)、豨莶草。 6、补阴药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鳖甲、龟板、阿胶、牛奶、知母、生地、玄参、桑葚子、南沙参、北沙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黑芝麻。 7、除烦药:(泻火除烦)石膏、知母、竹茹、黄柏、黄连、山栀子、淡竹叶、山栀子。 8、解暑药:藿香、佩兰、扁豆、蔻仁、滑石、香薷、苍术、绿豆、荷叶、青蒿。 9、解郁药:(疏肝解郁药):香附、佛手、乌药、薄荷、柴胡、八月札、玫瑰花、月季花。 10、健胃药:(促消化液分泌及胃肠蠕动):生姜、肉桂、桂枝、香薷、紫苏、藿香、砂仁、蔻仁、山药、葱白、黄连、大黄、麦芽、谷芽、青皮、沉香、乌药、莪术、三棱、大腹皮、蒲公英、五味子、益智仁、肉豆蔻、龙胆草、鸡内金、鸡矢藤。(止呃):刀豆、柿蒂、蔓荆子。(抑制胃肠蠕动):黄芩、(抑制胃酸药):党参、甘草、山豆根、牡丹皮、海螵蛸、煅牡蛎、浙贝母、瓦楞子、延胡索、石决

常用中药的分类

常用中药的分类 第一节解表药 一、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防风、荆芥、紫苏、细辛、白芷、辛夷、苍耳子、生姜。 二、辛凉解表药 薄荷、柴胡、升麻、蝉蜕、葛根、桑叶、桑白皮、菊花、牛蒡子、第二节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淡竹叶、芦根、胆汁、生地、丹皮、地骨皮、白头翁、玄参、水牛角、紫草、白茅根。 二、清热凉血药 生地、丹皮、地骨皮、白头翁、玄参、水牛角、紫草、白茅根。三、清热燥湿药 黄连、黄芩、黄柏、龙胆草、苦参、胡黄连、秦皮。四、清热解毒药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板蓝根、射干、山豆根、黄药子、白药子、穿心莲。 五、清热解暑药: 香薷、荷叶、青蒿。 第三节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芒硝、番泻叶、巴豆。

大黄、芒硝、番泻叶、巴豆。 三、峻下逐水药: 牵牛子、续随子、大戟、甘遂、芫花、商陆。: 第四节消导药 神曲、山楂、麦芽、鸡内金、莱菔子。 第五节止咳化痰平喘药 一、温化寒痰药 半夏、天南星、旋覆花、白前。 二、清化热痰药 贝母、瓜蒌、天花粉、桔梗、前胡。桔梗、桔梗前胡。 三、止咳平喘药 杏仁、紫菀、冬花、百部、马兜铃、葶苈子、紫苏子、枇杷叶、白果、洋金花。第六节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艾叶、花椒、白扁豆。 第七节祛湿药 一、祛风湿药 羌活、独活、威灵仙、木瓜、桑寄生、秦艽、五加皮、乌蛇、防己、藁本、马钱子、豨莶草。 二、利湿药 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木通、通草、瞿麦、茵陈、薏苡仁、桑白皮、金钱草、海金沙、地肤子、石韦、扁蓄、萆薢。

藿香、佩兰、苍术、白豆蔻、草豆蔻。第八节理气药陈皮、青皮、香附、木香、厚朴、砂仁、乌药、枳实、丁香、草果、槟榔、代赭石。第九节理血药 一、活血祛瘀药 川芎、丹参、益母草、三七、桃仁、红花、牛膝、王不留行、赤芍、乳香、没药、延胡索、五灵脂、三棱、莪术、郁金、穿山甲、自然铜、土鳖虫。 二、止血药 白及、仙鹤草、棕榈、蒲黄、血余炭、大蓟、小蓟、侧柏叶、地榆、槐花、茜草、血竭、藕节。 第十节收涩药 一、涩肠止泻药 乌梅、诃子、肉豆蔻、石榴皮、五倍子、罂粟壳。 二、敛汗涩精药 五味子、牡蛎、麻黄根、浮小麦、金樱子、桑螵蛸、芡实。 第十一节补虚药 一、补气药 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甘草、大枣。 二、补血药 当归、白芍、阿胶、熟地黄、何首乌。 三、助阳药

中药分类一览表

中药分类一览表 1.解表药 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 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 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 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2.泻下药 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 寒下:如大黄、玄明粉。 热下:如巴豆。 润下:如麻仁、瓜蒌仁、郁李仁。 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 3.理湿药 具有除湿渗利作用。 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 淡渗:如茯苓、通草、苡仁。 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萆薢、萹蓄等。 4.祛寒药 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 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 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5.清热药 具有清解内热作用(包括解毒)。 ⑴苦寒清热: ①黄连(心-疮痈初起,泻心除痞,清热明眸,厚肠止痢。) ②黄芩(肺-大肠-胆) ③黄柏(下身庸疮)

④知母(滋阴牙痛) 山栀、龙胆草、连翘、青蒿、夏枯草、丹皮、银花。 甘寒清热:如鲜生地、石膏、竹叶、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芦根、茅根。 清热解毒:如玄参、犀角、青黛、大青叶、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蓝根等。 6.涌吐药 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芦、胆矾等。 7.消化药 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蔻仁、莱菔子、鸡内金等。 8.止咳药 具有肃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 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百合、百部、胖大海。 温肺止咳:如白前、旋覆花、紫菀、款冬花。 消痰平喘:如胆星、半夏、白芥子、苏子、天竺黄、海浮石、鹅管石、竹沥、海藻、昆布、海蜇等。 9.理气药 具有舒畅气机作用。 行气:如陈皮、乌药、木香、香附、郁金、金铃子、香橼 破气:如枳实、青皮、沉香、厚朴等。 10.理血药 具有和血作用,包括破瘀、止血。 活血:如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五灵脂、延胡、乳香、没药。 破瘀:如桃仁、败酱草、益母草、姜黄、刘寄奴、地鳖虫、水蛭、虻虫。 止血:如仙鹤草、参三七、蒲黄、白及、槐花、地榆、侧柏叶、茜草、血余炭、大小蓟、棕榈、藕节等。

中药分类一览表

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必须收藏 中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若是不加以分类,笼统而学,怕是难以厘清各药之间 的关系,也不易掌握各药的效用,影响临床的发挥;如何快速掌握中药的作用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将中药分门别类,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具体怎么 分呢 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 1、解表药 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2、泻下药 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寒下,如大黄、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如麻仁、 瓜蒌仁、郁李仁;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 3、理湿药 具有除湿渗利作用;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 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萆薢、萹蓄等; 4、祛寒药 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5、清热药

具有清解内热作用包括解毒;苦寒清热,如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山栀、龙胆草、连翘、青蒿、夏枯草、丹皮、银花;甘寒清热,如鲜生地、石膏、竹叶、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芦根、茅根;清热解毒,如玄参、犀角、青黛、大青叶、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蓝根等; 6、涌吐药 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芦、胆矾等; 7、消化药 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蔻仁、莱菔子、鸡内金等; 8、止咳药 具有肃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百合、百部、胖大海;温肺止咳,如白前、旋覆花、紫菀、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胆星、半夏、白芥子、苏子、天竺黄、海浮石、鹅管石、竹沥、海藻、昆布、海蜇等; 9、理气药 具有舒畅气机作用;行气,如陈皮、乌药、木香、香附、郁金、金铃子、香橼;破气,如枳实、青皮、沉香、厚朴等; 10、理血药 具有和血作用,包括破瘀、止血;活血,如当归、川芎、红花、鸡血藤、五灵脂、 延胡、乳香、没药;破瘀,如桃仁、败酱草、益母草、姜黄、刘寄奴、地鳖虫、水蛭、虻虫;止血,如仙鹤草、参三七、蒲黄、白及、槐花、地榆、侧柏叶、茜草、血余炭、大小蓟、棕榈、藕节等; 11、滋补药

最新中药分类一览表

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必须收藏) 中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若是不加以分类,笼统而学,怕是难以厘活各药之间的关系,也不易掌握各药的效用,影响临床的发挥。如何快速掌握中药的作用?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将中药分门别类,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具体怎么分呢? 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 1、解表药 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辛温解表,如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U、白芷、秦充;辛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2、泻下药 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寒下,如大黄、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 如麻仁、瓜萎仁、郁李仁;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草苗等。 3、理湿药 具有除湿渗利作用。芳香化湿,如蕾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如茯苓、通草、苴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革薜、篇蓄等。 4、祛寒药 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5、活热药

具有活解内热作用(包括解蠹)。苦寒活热,如黄连、黄苓、黄柏、知母、山桁、龙胆草、连翘、宵蒿、夏枯草、丹皮、银花;甘寒活热,如鲜生地、石膏、竹叶、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芦根、茅根;活热解蠹,如玄参、犀角、宵黛、大宵叶、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蓝根等。 6、涌吐药 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芦、胆帆等。 7、消化药 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蔻仁、莱菠子、鸡内金等。 8、止咳药 具有肃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活肺止咳,如前胡、牛莠、杏仁、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白合、白部、胖大海;温肺止咳,如白前、旋覆花、紫苑、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胆星、半U、白芥子、苏子、天竺黄、海浮石、鹅管石、竹沥、海藻、昆布、海螯等。 9、理气药 具有舒畅气机作用。行气,如陈皮、乌药、木香、香附、郁金、金铃子、香椽; 破气,如枳实、宵皮、沉香、厚朴等。 10、理血药 具有和血作用,包括破瘀、止血。活血,如当归、川写、红花、鸡血藤、五灵脂、延胡、乳香、没药;破瘀,如桃仁、败酱草、益母草、姜黄、刘寄奴、地鳖虫、水蛭、虻虫;止血,如仙鹤草、参三七、蒲黄、白及、槐花、地榆、侧柏叶、茜草、血余炭、大小蓟、棕为闾、耦节等。 11、滋补药 具有营养强壮作用(包括补气、补血、温补、活补)。补气,如人参、党参、黄茂、

中药属性一目了然归类表

中药属性一目了然归类表 发散风寒药 香薷化湿和中(善治阴暑)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助阳化气、温通经脉、散寒止痛 紫苏发散风寒力缓行气宽中安胎(气滞之胎动不安) 生姜解鱼蟹毒温胃止呕(呕家圣药)解药毒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以祛风见长胜湿止痛(风药润剂)、止痉 羌活发散风寒性升散善治太阳经后头痛、上半身痹痛解表胜湿止痛祛风湿 藁本(风寒夹湿之表证)善治巅顶头痛 白芷发散风寒善治眉棱骨头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宣通鼻窍 细辛祛风止痛善治少阴头痛连齿、温肺化饮(解表寒,散里寒)散风寒 通鼻窍 苍耳子散风寒兼胜湿止痛(善治鼻渊)辛夷通鼻窍 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辛散力强、清利头目、疏肝解郁 蝉蜕利咽、透疹发散力弱、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既祛外风,又息内风) 牛蒡子清热解毒、润肠通便 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主入肺经、偏于清肺润燥 菊花平抑肝阳主入肝经、偏于清肝平肝解表热,清里热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润肠通便 升麻清热解毒升阳举陷升阳举陷 柴胡——和解退热、升阳举陷、疏肝解郁 长于退热 葛根——解肌退热(善治项背部疼痛)、升阳止泻、生津止渴、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善祛头面诸邪) 淡豆豉——宣散解表、除烦

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味辛长于透热为清解之品又(煅用)收湿敛疮 除烦止渴 知母药力强味甘养阴生津为清润之品又清相火、退虚热清肺胃热 芦根清热泻火清胃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生津止渴兼养肺胃之阴,生津止渴力强又消肿排脓 竹叶清心除烦长于清心又生津上清心火 淡竹叶清热利尿长于利尿下利小便 夏枯草清肝明目清肝火力强,又散郁结 草决明明目效佳虚实皆宜又润肠通便 栀子——清热泻火(清泻三焦,尤善清心火而除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气血双清)、清利湿热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主上焦、清肺与胸膈之热、善清中上二焦湿热、清热安胎、凉血止血黄连泻火解毒主中焦、善清心胃之热、善清胃肠湿热(湿热泻痢要药) 黄柏主下焦、善清下焦湿热清相火、退虚热 龙胆草善清下焦湿热、泻肝胆实火 苦参善清下焦及肌肤湿热、又杀虫利尿 清热燥湿 白鲜皮祛风解毒(止痒) 秦皮收涩止痢、止带、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清热解毒力强、又凉血止痢、清解暑热 (为阳痈要药) 连翘疏散风热又散结消肿,散结力强,善清心火,尤为疮痈要药、 蒲公英善治乳痈(清肝胃之热、兼能通乳)又利湿通淋

中草药分类

中草药分类 按分类查药 一、解表药 解表药(drugs for relieving Exterior Disorder),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又称发表药。 1、功用: 此类药物质轻升浮,辛散轻扬,能促进人体发汗或微发汗,使表邪透散于外,达到治疗表证,防止表邪内传,控制疾病传变的目的。部分解表药还有宣毒透疹、宣肺化痰、止咳平喘、利尿消肿、祛风除湿、通痹止痛、透散毒邪、解表消疮、清利头目、利咽消肿等作用。 2、分类和适应证 根据药性及适应证的不同,解表药可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两类。①辛温解表药。辛以散风,温可祛寒,故有发散风寒的作用。又称发散风寒药。主要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涕清、喉痒咳嗽、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的风寒表证。常用药有麻黄、桂枝、细辛、紫苏叶、荆芥、防风、羌活、藁本、白芷、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生姜、葱白、香薷、胡荽、柽柳等。②辛凉解表药。辛以散风,凉可祛热,故有发散风热的作用。又称发散风热药。主要用于发热恶寒、头痛目赤、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的风热表证,及温病初起、邪在卫分者。常用药有薄荷、牛蒡子、蝉蜕、菊花、桑叶、蔓荆子、淡豆豉、葛根、升麻、柴胡、浮萍、木贼等。此外,某些解表药还可用治表邪外束,麻疹不透;肌肤有湿,复感表邪,风疹瘙痒;肺失宣降,咳嗽气喘;风邪袭表,肺失宣降,风水水肿;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痈疽初起,兼有表证;风热上攻,眩晕目赤,咽喉肿痛等证。 3、配伍 使用解表药时,由于四时气候的差异,冬季多风寒,春季多风热,夏季夹暑湿,秋季兼燥邪,故除针对风寒、风热,选择相应的辛温解表药和辛凉解表药外,还须根据兼邪的不同,分别与祛暑药、化湿药、润燥药等配伍应用。若虚人外感,正虚邪实,难以祛散表邪者,又应根据体质不同,分别与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补虚药同用。小儿外感,因年龄体质与成年人不同,又有夹痰、滞、惊的不同兼证,亦当兼顾,如感冒夹痰、咳嗽气喘者,须配化痰止咳药;感冒夹食、腹胀纳差者,当配消导药;感冒夹惊、惊痫夜啼者,当配熄风止痉药。4、用药注意 解表药的用药剂量应随季节的变化增减。春夏腠理疏松、容易出汗,用量宜轻;秋冬腠理致密、不易出汗,用量宜重,但均要中病即止,不可过量。表虚自汗、阴虚盗汗,以及久患疮疡、淋证、尿血的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须慎用。解表药多为辛散轻扬之品,不能久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