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补益药有四类,分别为:补气药、补阳...

中药的补益药有四类,分别为:补气药、补阳...

中药的补益药有四类,分别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

1. 补气药: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

代表药有: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甘草、大枣等。

2.补阳药:性味多甘温、咸温或辛热,能温补人体阳气。

代表药有: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杜仲、仙茅、锁阳、补骨脂、菟丝子、益智仁、沙苑子等。

3.补血药:性味多甘温或甘平,质地滋润,能补肝养心或益脾。

代表药有: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龙眼肉等。

4.补阴药:性味多甘寒,或偏凉,质润,能补阴、滋液、润燥。

代表药有:沙参、麦冬、百合、石斛、玉竹、黄精、枸杞子、女贞子、黑芝麻等。#药事健康超能团##健康大V创造营##中药科普#

第十七章补虚药

第十七章补虚药 一、概念:凡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证的药物,称为补益药,亦称补虚药或补养药。 二、作用及适应证 一是补虚扶弱:补虚扶弱,主要用治久病大病之后,正气虚弱的病证,以之辅助正气,改善虚弱的症状,促进机体恢复健康。 二是扶正祛邪:扶正祛邪,主要用于正虚邪实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未尽的病证,以之配合祛邪药,通过扶正祛邪而达到去除病邪,促进疾病痊愈的目的。 虚证: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种。 三、分类: 1.补气药:气虚证 2.补阳药:阳虚证 3.补血药:血虚证 4.补阴药:阴虚证 四、配伍规律: 气血阴阳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在病理状态下也常常是相互影响的。 阳虚多兼气虚,而气虚常导致阳虚。补气药、补阳药:相须为用。 阴虚多兼血虚,而血虚常导致阴虚。补血药、补阴药:相须为用。 五、使用注意 1.实证病人忌用 2.配健胃开胃药物,以免妨碍消化吸收。 六、现代研究: 现代研究表明:补益药对人体有多方面的功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能增强机体各种免疫功能: (1)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人参、黄芪、阿胶等均有一定程度

升高白细胞作用;党参、白术、枸杞、熟地等能对抗环磷酰胺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人参、淫羊藿等有增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吞噬作用;黄芪可促进白细胞的干扰素诱生能力,抑制细胞核糖核酸代谢。 (2)影响特异性免疫功能:人参、黄芪、五味子可提高健康人淋巴细胞转化率;以补益药为主的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及参附汤对细胞免疫和抗体形成功能均有促进作用。 (3)增强体液免疫功能:人参能改善机体免疫状况,提高Y:球蛋白、IgM含量。 2.提高机体的适应性:补益药能增强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的抵抗力,调节病理过程,使紊乱的机能恢复正常,即被称为“适应原”样作用。 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补益药对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有显著的影响。如人参能通过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增加肾上腺皮质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通过促肾上腺激素刺激皮质类固醇激素在肾上腺内的合成与分泌,并能兴奋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淫羊藿、冬虫夏草等有雄性激素样作用。 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补益药能调节和促进糖、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5.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某些补益药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降压、抗心肌缺血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6.强壮作用:补益药对机体有滋补强壮作用,能提高工作能力。如人参能提高机体的脑力和体力劳动能力,减轻疲劳,提高思维活动和体力劳动效率;鹿茸能提高机体的工作能力,改善睡眠和食欲,降低肌肉疲劳;大枣、白术、肉苁蓉等均能增加实验动物体重和增强肌力 7.改善造血系统:人参、党参、黄芪、当归、阿胶、鹿茸等有促进造血功能的作用。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学21

第十七章补虚药 概述 概念:凡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补虚药,又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药性大都味甘,补气、补阳药性偏温,补阴药性偏寒凉。补血药药性不一。 作用、分类及适应证 补益药大多味甘,故有滋补之功。 虚弱证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因此补益药亦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药之别: 1.补气药----性味多甘温,但一般温性不强,也有平性者----能补脏腑及一身之气,增强机体活动能力。因为“肺主气”,“诸气者,皆属于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原”。故补气药重在补脾、肺之气----用于脾气虚弱证或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脏器下垂及肺气虚弱等证。 2.补血药----性味甘平,或甘温,质多滋腻----补血,大多还兼有养阴作用。因为“心主血”,“肝藏血”,故补血药重在补心血,补肝血。----用于心肝血虚证;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经产诸症。因大多兼有养阴作用,所以亦常治疗肝肾阴虚证。 3.补阴药----性味多甘寒,少数咸寒----滋养脏腑之阴液,生津润燥,重在补肺胃、肝肾之阴。----用于肺阴虚证、脾胃阴虚证、肝阴虚证及肾阴虚证等。 4.补阳药----性味多甘温、咸温或辛温,少数苦温----温补人体阳气。因肾阳为诸阳之本,阳虚诸证往往与肾阳虚有着密切关系。所以补阳药主要是补肾阳的药物。----用于肾阳虚证,或肾不纳气之咳喘与脾肾阳虚之泄泻等。 配伍: 1.气血阴阳是生理上相互滋生,病理上也是相互关联的,所补益药中某些药物药性粘腻,特别是补血药中的熟地、阿胶等,有碍胃助湿副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其补益之效,而又能减轻其副作用,故常于滋补药中配伍行气健脾和胃之品。 2.血虚证常因肺胃健运失司而引起,盖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故脾气虚弱易致血虚,因此补脾气可以改善其消化吸收功能,能化其津微,使血有生源,即所谓补气可以生血。另血虚病人,又常兼有不同程度的气虚证,故补血药,常配补气药同用。 3.阴虚兼气虚者,若阴虚日久,亦可致气虚,而气虚亦易致阴虚,以人体精津阴液,全赖气化而成,故补阴药也常与补气药同用。 4.补虚药常配伍解表、攻下药等祛邪药以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应用注意事项: ①身体健康,无虚弱表现者,不可滥用,以免“误补益疾”; ②实邪方盛,正气未虚者,外有表邪,内有实积或实邪未尽,气壮体实者,均当忌用。以防“闭门留蔻”; ③补血与补阴药,药性滋腻,能助湿满中,湿阻中焦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④补气药多甘味明显,甘可壅中,湿盛中满者忌用; ⑤补阳药,性多温燥,能助火助阳,故阴虚火旺者忌用。 第一节补气药 【偏于补全身气虚的药物】 一、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 药性味甘,人参味苦微苦,性微温;党参性平;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太子参味甘、微苦,

补益中药

大体来讲,中老年人的虚证可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阳虚证及阴虚证四大类,其临床表现如下。 气虚证 是指机体脏腑功能衰退,元气不足而出现的全身性虚弱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气虚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大病久病或衰老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疲乏力,少气颐言,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自汗,纳差等。适合于应用补气中药进行滋补,如人参、西洋参、黄芪、灵芝等。 血虚证 是指机体内血液不足,肢体脏腑百脉失于濡养而出现的全身性虚弱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血虚证多劳倦内伤,思虑过度,脾胃虚弱,失血过多等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舌淡等。适合于府用补咖中药讲行滋补。如当归、阿胶、何首乌等。 阳虚证 是指机体阳气不足,机能衰退而出现机体反应性低下,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等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阳虚证多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久病虚损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小便清长等。适合于应用补阳中药,如鹿茸、冬虫夏草、淫羊藿、肉苁蓉等。 阴虚证 是指机体内精血津液亏损而出现阴液不足,阴不制阳而出现机体功能虚性亢奋,热量偏多等症状的总称。中老年人阴虚证多因先天虚损,久病耗伤阴液,或热病伤阴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潮热盗汗,舌红少苔等。适合于应用补阴中药,如女贞子、麦冬、沙参、百合等。 中药学将能够能补益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或补益中药。补益中药分为四大类,即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及补阳药。 补气药 包括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灵芝、黄芪、白术、山药、扁豆、甘草、大枣、蜂蜜等。补气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增强人体的功能,特别对脾肺两脏的生理功能有显著的滋补强壮作用,主要适用于治疗脾气虚弱或肺气虚弱等证。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全身的气血有赖于脾气运化而产生,所以中医学非常重视对脾胃的保养。脾气不足,则运化无力,生化无源,身体就会出现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甚则脏器下垂等。肺气不足,就会出现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等症状。有如上症状者可选用补气药进行滋补。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气药之人参

《中药学》学习笔记:补气药之人参 凡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以治疗虚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补虚药。虚证是临床上出现的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证候,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实质上包括了机体的精、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不足及其功能的减退,同时也包括了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的减退和失调。概括起来,虚证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四种类型。相应的,补虚药亦可根据其作用和应用范围的不同而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四类。 在运用补虚药时,首先当分清虚证的类型而予以相应的药物。如气虚证用补气药,血虚证用补血药,阳虚证用补阳药,阴虚证用补阴药。其次当重视人体气血阴阳相互依存的关系。气能生血,血能载气,阴阳互根互用,临床上气血两亏、阴阳俱虚的病证也较常见。此时当气血并补、阴阳兼顾。而阳虚多兼气虚,气虚也易导致阳虚;阴虚多兼血虚,血虚也易导致阴虚。因此,补气药和补阳药,补血药和补阴药,往往相须为用。另外,当照顾脾胃,适当配伍健脾胃助运化的药物同用。 补虚药不能用于纯实无虚的病证。但在实邪未除,正气已虚的情况下,于祛邪之中,可适当选用补虚药,以“扶正祛邪”。而体质强健者又不可滥用补益,否则反致气血阴阳失调,产生不良后果。凡具有补气作用,以治疗气虚证为主的药物,称补气药。

气虚证是脏腑组织机能减退所表现的证候。常由久病体虚,劳累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补气药性多甘温或甘平,能补益脏腑之气,特别是肺、脾之气,故多归脾、肺二经。 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则食少纳呆,脘腹虚胀,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甚则浮肿、脱肛、脏器下垂。肺主一身之气,肺气虚则少气懒言,语音低微,动作喘乏,易出虚汗等。临床当根据辨证,选取有针对性的药物。兼阴虚或阳虚者,当与补阴药或补阳药同用。因气能生血、摄血,故补气药还可用于血虚证或出血证。 使用补气药时,可适当配伍理气药同用,因补气药性多壅滞,易致中满。而对脾胃虚弱,虚不受补者,常配伍健脾和胃药同用。 人参 《本经》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C.A.Mey.的根。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野生者名“野山参”,简称“山参”;栽培者称“园参”。一般栽培6—7年后,于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鲜参洗净后干燥者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者称“红参”;焯烫浸糖后干燥者称“糖参”或者“白参”;加工断下的细根称“参须”。以吉林抚松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切片或研粉用。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肺、脾经。 【功效与应用】

中药药理学――补虚药

中药药理学――补虚药 凡能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以增强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称为补虚药,或称补益药。补益即扶正培本。使用补益方药治疗虚证的方法,称为补益法;亦称扶正培本法或扶正培本治则。 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补虚药亦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阳药四类。补气药(益气药)主要是补益脾气、肺气和心气,用于气虚证;补血药(养血药)能补心、肝血虚、用于血虚证;补阴药(滋阴药)能养阴、滋液、润燥,用于肺、肝、肾、脾、胃阴虚证;补阳药(助阳药)能补助肾阳,用于肾阳虚证。 补虚药适用于各种病因引起的虚证。不仅用于气血阴阳不足的病证,以增强体质、消除衰弱症状,促进机体早日恢复健康,也可用于病邪未尽,正气已衰的病证,可在法邪的药物中适当配伍补虚药,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达到“扶正法邪”,从而战胜疾病。 补虚药的药理作用可归纳如下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补虚药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特异性免疫功能或体液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这是补虚药扶正培本的药理作用的基础之一。 ①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升高外周白细胞。小鼠接受大剂量抗癌药环磷酞胺所致白细胞减少,党参、白术、熟地、白芍、枸杞子、鹿茸、补骨脂、天冬、女贞子等对此有一定保护作用。此外人参、黄芪、阿胶等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白细胞作用。灵芝亦能明显增加正常人及自细胞减少患者的白细胞。 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人参、刺五加、党参、黄芪、白术、当归、淫羊藿、枸杞子等许多药物有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的作用,尤其是补气药,有较明显的效应。131I化血浆蛋白胶体颗粒注入小鼠后,测定其在血液中的廓清速度,来了解巨噬细胞活力,发现党参、黄芪、白术和灵芝等均有增强巨噬细胞活力的作用。党参并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黄芪多糖对巨噬细胞功能有促进作用。当归或阿魏酸能显著地促进小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对刚果红的廓清率和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体内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受cAMP及cGMP比例变化的影响,cAMP降低,cGMP升高则巨噬细胞功能降低。黄芪煎剂可使小鼠血浆内cAMP升高,cGMP降低、党参和甘草煎剂可使血浆内cAMP含量升高。说明黄芪,党参及甘草的作用可能与影响体内环核苷酸代谢有关。 此外,黄芪可增加病毒性诱生干扰素的能力,促进志愿者白细胞的干扰素诱生能力,抑制细胞RNA代谢。考试大网站整理

六类补益类中成药区分(上):补气、血、阴、阳各有讲究

六类补益类中成药区分(上):补气、血、阴、阳各有讲究 现在药店里补益类中成药品种繁多,如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复方阿胶浆、归脾丸、六味地黄丸、人参健脾丸等,分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如果不懂药理的话,就很容易用错,本文小玲药师带大家区分这些常见的补益类中成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常见的补气非处方中成药 常用补气非处方中成药有四君子丸、六君丸、香砂六君丸、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人参健脾丸等,具有补气功效,适用于治疗气虚证。 气虚分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不纳气证,可供选用的中成药有不同,见下图: 补脾类非处方中成药多见,重点说下,用药各不同: 1.四君子丸脾气虚证出现食少、便溏、体倦无力等症状,可用四君子丸; 2.补中益气丸脾气虚而升清功能减退,可见中气下陷、内脏下垂等症状,可用补中益气丸; 3.参苓白术散脾气虚以大便溏泄为主要症状表现,可用参苓白术散;

4.六君子丸脾气虚,兼有痰湿症状,可用六君子丸; 5.香砂六君子丸脾气虚,兼有痰湿、气滞症状,可用香砂六君子丸; 还有一类人群,体虚容易感冒,兼见自汗恶风、面色无华等症状,玉屏风比较适合这类症状。 常见的补血类中成药 常用补血非处方中成药有四物合剂、加味益母草膏、鸡血藤片等。主要由补血中药制成,均具有补血之功,用于治疗血虚证。 常用气血双补非处方中成药 常用气血双补非处方中成药有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片、十全大补膏、人参养荣丸、薯蓣丸、复方阿胶浆、归脾丸、人参归脾丸、参芪五味子片、养心定悸颗粒、养血饮口服液等。主要由补气、补血中药为主制成,均具有补气、补血的双重作用,故称为气血双补之剂。

常用补阴非处方中成药 分滋补肾阴、滋阴降火、补肾乌发、补肝肾明目、补肺肾止咳、养胃阴止痛,可用的中成药也不同: •以滋补肾阴为主的中成药为六味地黄丸、左归丸,主要用于肾阴虚、腰酸膝软,盗汗,神疲口燥。 •以滋阴降火为主的中成药为知柏地黄丸、大补阴丸,主要用于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的患者,症状表现见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等。 •以补肝肾、乌须发为主的成药为二至丸、精乌胶囊。主要有具有补肝肾、乌发双重功效的药物制成,适用于治疗肝肾亏虚、头发脱落、须发早白,其中二至丸还具有清热止血的作用,精乌胶囊是二至丸加味制成,补益力较强。 •以补肝肾、明目为主的成药为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石斛夜光丸,如果肝中有热,可用石斛夜光丸。

中药补虚药补气药

中药17-1补虚药-补气药.txt 补虚药 凡能补充人体物质亏损、增强人体机能活动,以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习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本类药能补充人体气血阴阳的亏损而治各种虚证;补气和补阳类药大多药性甘温,能振奋衰弱的机能,改善或消除机体衰弱之形衰乏力、畏寒肢冷等症;补血和补阴类药药性甘温或甘寒不一,能补充人体阴血之不足及体内被耗损的物质,改善和消除精血津液不足的证候;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各种虚证: 1、气虚证:脾气虚之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脱肛,以及肺气虚之少言懒语、久咳虚喘、易出虚汗等; 2、阳虚证:肾阳不足之畏寒肢冷、阳痿遗精、宫冷不孕、夜尿频多,以及脾肾阳虚之泄泻、肺肾两虚之喘嗽等; 3、血虚证:心血虚或肝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慌心悸,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 4、阴虚证:肺阴虚之干咳少痰、咽干喉燥,胃阴虚之口干舌燥、胃中嘈杂、大便秘结、舌红少苔,心阴虚之心烦不眠,以及肝肾阴虚之腰膝酸痛、遗精滑精、手足心热、潮热盗汗、眼目干涩等; 分类: 1、补气药:功主补气以增强脏腑机能活动,主治气虚诸证; 2、补阳药:功主温补人体之阳气,主治虚诸证; 3、补血药:功主养血,兼能滋阴,主治血虚、阴血亏虚等证; 4、补阴药:功主滋阴补液,兼能润燥,主治阴虚亏虚诸证; 气虚常致阳虚,而阳虚多兼气虚;血虚易致阴虚,阴虚多兼血虚; 本类药为虚证而设,凡身体健康而无虚证者,不宜应用;邪实而正气不虚者,不宜乱用补虚药,以防“闭门留寇”;补气药多甘壅滞气,湿盛中满者忌用;补阳药温燥而能伤阴助火,阴虚火旺者不宜应用;补血与补阴药,大多药性滋腻,易伤脾胃,湿阻中焦及脾虚便溏者慎用; 人参 五加科人参的干燥根; 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 本品甘而微苦,微温而不甚燥热,药力强大,为补气强身之要药;既善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又善补脾肺之气,治脾肺气虚诸证;还能补气而生津、安神、益智心、治津伤口渴、消渴、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1、气虚欲脱,脉微欲绝; 2、脾气虚弱的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3、肺气虚弱的气短喘促、脉虚自汗;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刺五加 2022-04-27 11:34·中医造梦者 补虚药:凡以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也称补益药或补养药。根据补虚药在性能、功效及主治方面的不同,一般又分为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补阴药四类。 补气药:本类药物性味多属甘温或甘平,主归脾、肺经,部分药物又归心、肾经,以补气为主要功效,能补益脏气以纠正脏气的虚衰。补气又包括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补元气等具体功效。 “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这是中国古代民间称誉“五加”补益功效的歌谣。 刺五加,自古即被视为具有精补髓及抗衰老作用的良药。商品名为五加参,原主产于黑龙江省山区,地方土名习称“老虎潦”,在日本则称为虾夷五加,而在前苏联又称为西伯利亚人参。 来源:刺五加,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根和根茎或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干燥,切厚片。本品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以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相关名字:刺拐棒、老虎镣子、刺木棒、坎拐棒子。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 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脾、肺、肾、心经。 功效:益气健脾,补肾安神。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 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不规则圆柱形,直径1.4~4.2cm。根呈圆柱形,多扭曲,长3.5~12cm,直径0.3~1.5cm;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粗糙,有细纵沟和皱纹,皮较薄,有的剥落,剥落处呈灰黄色。质硬,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特异香气,味微辛、稍苦、涩。 主治病证:

1.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 本品甘温,归脾、肺经,功能补脾气,益肺气,治脾肺气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短气懒言,可与黄芪、太子参、白术等同用。 2.肺肾两虚,久咳虚喘 本品能益肺补肾,并略有祛痰平喘之力。治疗肺肾两虚,久咳虚喘,可与人参、蛤蚧、五味子等药配伍。 3.肾虚腰膝酸痛 本品归肾经,有温肾助阳,强健筋骨之功。治肾阳不足,筋骨失于温养而见腰膝酸痛者,可单用,或与杜仲、桑寄生等药同用。亦可用于阳痿、小儿行迟及风湿痹证而兼肝肾不足者。 4.心脾不足,失眠多梦 本品归心、脾经,能补益心脾之气,并安神益志。治心脾两虚,心神失养的失眠、多梦、健忘,可与酸枣仁、远志、石菖蒲等养心安神之品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9~ 27g。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多种苷类成分:刺五加苷,紫丁香苷,鹅掌楸苷等;香豆素类成分:异秦皮啶等;木脂素类成分:芝麻脂素等。还含糖类、脂肪酸及醌类等。《中国药典》规定本品含紫丁香苷不得少于0.050%。 2.药理作用:刺五加水提物和总苷具有抗疲劳作用。刺五加粉、刺五加注射液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改善大脑供血量,促进脑细胞代谢和修复,改善睡眠。刺五加醇和水提物、芝麻素、苷类、多糖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此外,刺五加有抗肿瘤、抗辐射、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并能提高机体缺氧耐受力和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 刺五加对人体有众多的功效,而且刺五加无毒副作用的报道,也就是说刺五加是一种安全、健康的药物。

以人参为例论述补虚药扶正的中药药理学基础

以人参为例论述补虚药扶正的中药药理学基础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补虚药的定义与作用 2.人参的药理作用 3.人参如何扶正 4.结论 正文 一、补虚药的定义与作用 补虚药是指能够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以增强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又称为补益药。补益即扶正培本,使用补益方药治疗虚证的方法称为补益法,亦称扶正培本法或扶正培本治则。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补虚药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阳药四类。 二、人参的药理作用 人参,被誉为“国宝”,是补虚药中的佼佼者。人参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补气:人参能有效补益脾气、肺气和心气,用于气虚证。 2.补血:人参能补心、肝血虚,用于血虚证。 3.补阴:人参能养阴、滋液、润燥,用于肺、肝、肾、脾、胃阴虚证。 4.补阳:人参能补助肾阳,用于阳虚证。 5.增强免疫力:人参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6.抗疲劳:人参具有抗疲劳作用,能够增加人体的耐力。 三、人参如何扶正

人参作为补虚药,能够通过以下途径扶正: 1.增强免疫系统:人参对免疫系统具有刺激作用,能够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2.促进新陈代谢:人参能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体内物质的合成与分解,有助于恢复身体的正常功能。 3.调整神经系统:人参对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缓解疲劳,提高精神状态。 4.增强心血管功能:人参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改善作用,能够增强心脏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血压。 5.提高内分泌功能:人参对内分泌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提高体内激素水平,改善内分泌功能。 四、结论 人参作为补虚药,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能够扶正培本,增强抗病能力。通过人参的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作用,以及增强免疫力、抗疲劳等作用,能够全面提升人体的健康水平,治疗虚证。

常用补益药(四)——补血药

常用补益药(四)——补血药 在中医学里,补益药是对人体正气有补益和扶助作用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种虚损的病证,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亏损、增强人体活动机能、提高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中药,又称补虚药、补养药。 此类药物的作用可概括为补虚扶弱。 根据药性和主治病证的不同,补益药一般分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和补阳药4类。 相关文章: 1、补气药 2、补阳药 3、补阴药 补血药 用于治疗血虚证。 血虚证主要见于心血虚和肝血虚。 心血虚常见面色不华、唇舌色淡、心悸怔忡、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或出现结、代脉。 肝血虚常见面色萎黄、指甲苍白、眩晕耳鸣、视物昏花、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甚则经闭等。 上述证候均可选用补血药治疗。 因肝肾同源,精血同源,对一些肾精不足者,也常配用补血药。 常用药有当归、熟地黄、何首乌、白芍、阿胶、龙眼肉等。 当归

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煎服,5~15克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主治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 熟地黄 味甘,性温。归肝,肾经。煎服,10~30克 用于补血滋阴(尤其是肾阴)、益精填髓。主治肾虚阴亏、头晕目眩、腰酸、遗精、崩漏等症 何首乌

苦甘涩,微温。归肝、肾经。煎服,10~30克 生首乌解毒,消痈,润肠通便。主治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 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用于血虚萎黄、眩晕耳鸣、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疟体虚等。白芍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煎服,5~10克 养血调经,柔肝止痛,敛阴平肝。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崩漏,胁痛,腹痛 阿胶

中国传统养生法――药物养生

中国传统养生法――药物养生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药学将能够补益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治疗虚证的药物称为补虚药或补益药。药物养生法,正是指应用补益中药的调养,来保养生命的方法,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那些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需要的补益品也不相同。从中医药学理论讲,人的体质分为虚证和实证两大类,实证体质的人就不宜服用补益品,也就是说补益品主要是用于体质较虚弱的人。而不同的虚证又要选择不同的补益品,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辨证施治”。在中医中,虚证分为气虚、血虚、阳虚、阴虚四大类,而补益中药的分类也与此相承。 补益中药的分类与虚证的分类相对应,补益中药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及补阳药四大类。 补气药 包括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灵芝、黄芪、白术、山药、扁豆、甘草、大枣、蜂蜜等。 补气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增强人体的功能活动

能力,特别对脾肺两脏的生理功能有显著的滋补作用,主要适用于治疗脾气虚弱或肺气虚弱等证。中医认为:脾气不足,身体就会出现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稀烂),甚至脏器下垂等症状;肺气不足,就会出现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等症状。有如上症状者可选用补气药进行滋补。 补血药 包括当归、熟地、何首乌、阿胶、龙眼肉、三七(熟)等。 补血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滋补阴血,促进心、肝、脾、肾诸脏功能。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及“肾藏精”,“精血同源”,所以心肝脾肾诸脏均与血液的生成有关。血虚证者除表现出面色、唇色、指甲等颜色变化外,还常有失眠健忘,多梦易惊等病症。宜用补血药进行滋补。 补阴药 包括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子、桑葚、墨旱莲、女贞子、龟板、鳖甲、黑芝麻等。补阴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特别对肝、肾两脏有较强滋阴作用。阴虚者主要是机体内的阴液不足,有虚火妄动、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等症状。可选用补阴药进行滋养。

药材好,药才好演讲稿

药材好,药才好演讲稿 “药材好,药才好。”这句广告词流传甚广,已经妇孺皆知。 什么样的药材是好药材?“道地药材”才是好药材。名老中医在用药时十分注重使用道地药材,因为应用道地药材是治疗疾病的首选,也是治疗疾病的根本,只有好的药材才有好的疗效。 中药材多为植物性药物,它的分布和生长,与其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所谓道地药材,是指通过长期的使用、观察、比较,确定某地区所产的特定药材,质量与疗效优于其他产区,即对名产地出产的特定药材的一种称谓。如东北产的人参、五味子;河南的四大怀药(怀地黄、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山东的阿胶;宁夏的枸杞子等均被称为道地药材。 补益中药的分类及治疗特点 中药学将能够补益正气,改善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以提高抗病能力的药物,称为补益中药。 补益类中药分为四大类,即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及补阳药。 补气药:包括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灵芝、黄芪、白术、山药、扁豆、甘草、大枣、蜂蜜等。 补气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增强人体的功能,特别是对肺脾两脏的生理功能有显著的滋补强壮作用,主要适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或脾气虚弱等症。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中医学非常重视对脾胃的保养。脾气不足,则运化无力,生化无源,身体就会出现精神疲倦,四肢无力,食欲不振等。肺气不足,就会出现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等症状。有如上症状者可选用补气药进行滋补。

补血药:包括当归、熟地黄、何首乌、阿胶、龙眼肉等。 补血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滋补阴血,主要促进心、肝、脾、肾诸脏功能以生血液。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及肾藏精,精血同源,所以心、肝、脾、肾诸脏均与血液的生成有关。血虚症者除表现出面色、唇色、指甲等颜色变化外,还常有失眠健忘、多梦易惊等病症,宜用补血药进行滋补。 补阴药:包括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百合、枸杞千、桑葚、墨旱莲、女贞子、龟板、鳖甲、黑芝麻等。 补阴类中药的特点是能够滋养阴液,生津润燥,特别是对肝肾两脏有较强滋阴作用。阴虚者主要是机体内的阴液不足,虚火妄动,出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大便干燥等症状,可选用补阴药进行滋养。 补阳药:包括鹿茸、黄狗肾、紫河车、蛤蚧、冬虫夏草、胡桃仁、肉苁蓉、锁阳、巴戟天、淫羊藿、仙茅、杜仲、续断、狗脊、骨碎补、补骨脂、益智仁、沙苑子、菟丝子、韭菜子、阳起石等。 补阳药又称助阳药或壮阳药,其特点是能够扶助人体的阳气,促进机体的汽化功能,特别对肾阳不足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本,全身各脏腑器官的阳气均有赖于肾阳的温煦和鼓舞作用。肾阳虚,则全身温煦的功能下降,出现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及性功能减退的病症,宜选用补阳药进行补养。

补益药

补益药:(P182) 概念:凡具有补益功效,以补气血阴阳为主要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称补益药。 分类: 补气药 补血药 补阴药 补阳药 一、补气药 概念:凡具有补气作用,治疗气虚证的药物,称为补气药。性味:味甘,性微温。 应用:适用于治疗肺脾气虚所致的病证。 常用药物: 人参西洋参 党参太子参 黄芪山药 刺五加大枣 白术 甘草 人参 *( 补药之王 ) 品种: 按产地分:吉林参、辽参、高丽参、西洋参、东洋参 按出产分:野山参、圆参、移山参 按加工方法分:生晒参、红参、参须、糖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温,归心脾肺肾经。 功效主治: 1.益气固脱 气虚欲脱——独参汤 阳虚欲脱(亡阳)——参附汤 气阴两虚之虚脱——生脉散 2.大补元气——元气不足 3.益气活血——血行无力、瘀血阻络 4.益气摄血——气虚失摄、血不归经

5.益气健脾——脾气虚、中气下陷此作用可用党参替代。 6.益气补肺——肺气虚、肺虚久咳 7.益气生津——热病气阴两伤、消渴证此作用可用西洋参替代。 8.益气安神——心气不足之心悸、怔忡、心神不安、失眠多梦 用量用法: 煎服,3~10g。抢救15~30g。 使用注意: 1、人参滥用综合征 2、不宜喝茶、吃萝卜,以免影响药力。 3、实证、热证、正气不虚者忌用。 西洋参(花旗参) 苦、微甘、寒 补气功能与人参似,但其性偏凉,生津之力强于人参。 太子参 甘,平,归肺、脾经 功用同党参,主为补气健脾,润肺生津。 用于肺脾气虚及肺气阴两虚证。 黄芪* 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主治: 1.补气升阳 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脾肺气虚——与四君子汤合用 2.益气固表 气虚自汗——玉屏风散 3.益气利水 气虚水肿——黄芪防己汤 二、补血药 P183 概念:指具有补血功效,以补益血液为主要作用,治疗血虚证的药物。常用药物: 熟地黄阿胶

补虚药

补虚药 凡能补充物质,增强机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消除虚弱证候的药物,称为补虚药,亦称补益药或补养药。 分为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四类。 药理作用: 1.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补虚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防治肿瘤、感染性疾病。 (1)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①能刺激动物免疫器官:胸腺、脾脏,使其重量增加。 ②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尤以补气

药的作用为明显。 ③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补气药、补血药等。 (2)特异性免疫功能: 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①促进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人参等提高淋巴细胞的数量,山药、淫羊藿等提高外周血中T细胞的比例。 ②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人参、黄芪、当归等。 ③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黄芪、枸杞子增高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形成。 增强体液免疫功能: ①促进抗体生成:补阳药提高血清IgG、IgA、IgM等抗体水平,滋阴药有延长抗体活

性时间的作用。 ②增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数量:淫羊藿。 某些补虚药:具有免疫增强、抑制的双向作用,甘草、冬虫夏草等。 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①补虚药、人参等→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能提高脑力工作效率; ②补虚药→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具有益智作用。 3.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补虚药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等)→补充营养,纠正缺失。 补虚药→影响物质代谢过程:

①促进核酸代谢、蛋白质合成。 ②对脂肪、糖代谢的影响:人参等降血脂,人参、地黄降血糖作用。 ③调节微量元素代谢:使Zn含量增高。 ④调节环核苷酸水平:补虚药→提高组织中的cAMP浓度→增强细胞活力。 4.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补虚药→具有改善内分泌功能的作用: ①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补虚药均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的作用。 ②增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补肾阳药。 ③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紫河车、人参具有增强甲状腺轴功能的作用。

补益类中成药

补益类中成药 补益类中成药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六种。 (一)补气剂 适用于脾肺气虚证。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甚或虚热自汗,或脱肛、子宫脱垂等。 气虚:指脾气虚和肺气虚而言。脾气虚则症见:气短懒言,倦怠无力,饮食不振,腹胀便溏;如果气虚下陷,则见脱肛,妇女子宫下垂等症。肺气虚症则见:少气,气息不能续接,说话声音低弱,易出虚汗,劳动则喘促等症。气虚虽有脾气虚与肺气虚之分,但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肺主一身之气”。而肺气的来源,则又赖于脾胃运化水谷之精华以润养,故补气以补脾为主。脾气旺,则肺气自充。健脾则可以补气,常用的补气的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丸、四君子丸(或颗粒、)等。 补中益气丸(片)为水丸或洁剂,主要功用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适用于由脾胃气虚引起的气短懒言,身体倦怠,肌热有汗,头痛怕风,渴喜热饮,食欲不振,以及气陷脱肛,子官脱垂等。另外,此药对于固气虚下陷所致的胃下垂、肾下垂等均有较好效果。凡一般慢性病,症见脾胃虚弱,气短懒言,身体乏力,自汗,动则气促,食欲不振等症均可应用。用法为水丸每服6克,片剂每服6片,均日服两次,温开水送下。 黄芪颗粒【性状】棕黄色颗粒 【功能主治】补气固表。用于气短心悸,自汗。 【适应症】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用于气短心悸,虚脱,自汗,体虚浮肿,慢性肾炎,久泻,脱肛,疮口久不愈合。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5克,一日2次。 参苓白术丸(散)为水丸或散剂,主要功用为补气健脾,调中止泻。适用于由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振,腔腹胀满,大便溏泻,身体消瘦,四肢无力,精神被倦等证。可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肾炎尿蛋白日久不消而属脾虚者,小儿消化不良脾虚腹泻者。用法为水丸,散剂均每服6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或冲服。选用四君合剂、生脉胶囊。若脾虚湿阻气滞,出现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嗳气等者,选用陈夏六君丸、香砂六君丸;脾虚泄泻选用参苓白术丸;脾虚下陷,脏器下坠,脱垂者选用补中益气丸。 气阴两虚: 生脉饮本品为黄棕色至淡红棕色的澄清液体,久置可有微量混浊;气香,味酸甜、微苦。人参甘平,益气复脉,生津止渴,振兴元气,为主药。麦冬甘寒,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肺养阴,为辅药。五味子酸温,敛肺益气,生津止渴,固表止汗,宁心安神。三药合用,一补一清一敛,共奏益气复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之功。【用法用量】口服,1次10毫升,1日3次。 贞芪扶正【成份】黄芪,女贞子。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颗粒,味甜。 【适应症】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护骨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虚损;配合手术、放射线、化学治疗,促进正常功能的恢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二)补血剂 适用于血虚病证。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唇甲色淡、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脉细数或细涩、舌质淡红、苔滑少津等。 代表药:归脾丸(合剂)、四物合剂。

补益药和方剂(1)

补益药和方剂(1) 补益药和方剂(1) 正常字体放大字体 "凡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作用,能治疗各种虚证,增强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的药物,称为补益药。 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立法,用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以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做补益方剂。 适应症: 本类方药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用于病邪已尽,因久病体质虚弱的病证,以增强体质,促进机体恢复健康;二是用于邪盛正衰,正气不能抵抗邪气的病证,常与祛邪药同用,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分类:补益方药可分为,补气方药、补血方药、补阴方药和补阳方药四类。 注意事项: 1.补益药不适用于有实邪的病证,因能“闭门留寇”加重病情。 2.补血滋阴药性多滋腻,因滋腻碍胃、导致气滞、宜与理气健脾药同用。 3.补气助阳药多甘温辛燥,易耗阴液,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4.脾胃虚弱者、应加健脾益胃药同用、增进脾胃功能,使虚者受

补。 补益药——方剂 一、补益药 一)补气药 凡用以补益脾气,肺气为主要作用,具有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增进脏腑功能的作用,能消除或改善气虚证的药物,称为补气药。 补气药适用于治疗食欲不振,神疲倦怠、胸腹胀满、便溏或泄泻、脱肛、子宫脱垂和气短声低,动则喘咳乏力,头晕自汗,舌胖嫩色淡,脉弱等证。 临床上应用补气药,应根据不同证状及兼证,选用适当的补气药,进行随证配伍,以达到扶正驱邪的临床效果。 (一)人参《本经》 五加科多年生草村植物人参的根,野生者称山参;栽培者称园参。主产于东北,秋季挖其根。因加工方法不同而有生晒参、糖参、红参、参须之别。产于朝鲜者,称为朝鲜参或高丽参。 别名:白参、红参、糖参、参须、地精。 处方名:吉林参、野山参、红参、生晒参、高丽参、别直参、石柱参。 性味:甘、微苦、微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