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

第一节品德的概述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1)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2)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3)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区别:(1)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别人的存在、个别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品德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

(2)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而品德内容往往往仅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3)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结构

(一)品德的因素构成观点(名词解释、论述)

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连,彼此依存。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它是品德的基础。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险。它是品德的动力。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目的、动机的手段,也是品德的外部标志。

(二)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

林崇德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

(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所

谓动机系统就是与道德有关的需要的具体表现,其核心因素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

(3)品德的心理活动和外部活动的关系及其组织形式系统,即品德的定向、操作和反馈系统。

(三)章志光的功能结构理论

章志光依据自己的实验研究。提出一一个“功能结构理论”的设想。章志光认为品德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去进行探讨,这些结构和宏观的社会环境及微观的群体环境(包括人际关系、教育方式等)发生关联或相互制约,就构成了一个包括品德机制在内的大的社会动力系统。

第二节品德发展理论

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

(一)划分阶段的标准与对偶故事法(单选)

皮亚杰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即一个有道德的人应该是能按社会规定的准则公平地、公道地对待别人的人。这就是皮亚杰划分阶段的标准。

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的主要方法。即向儿童提出各种成对的故事,在每对故事中都有因某种故意的或无意的行为造成的不良结果,然后问儿童引起这两种不良结果的哪一种行为是“更坏的”。

(二)皮亚杰的“四阶段”学说(论述)

皮亚杰根据对儿童游戏的观察和儿童对“对偶故事”的判断,将儿童品德的发展划分为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和公正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自我中心阶段是从儿童能够接受外界的准则开始的。这时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分开来,而是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规则对他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6-7、8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绝对地尊敬和顺从外在权威。认为服从有权威地位的人就是好人;不服从,不听话就是坏的。他们把现存的一切规则都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3)可逆性阶段(8~10 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儿童一般都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如果所有的人都同意的话,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儿童已经意识到同伴间的社会关系,且应相互尊重。准则对他们来说已具有一种保证他们相互行动、互惠的可逆特征。同伴间的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

(4)公正阶段(11~12岁)

这一阶段儿童的公正观念是从可逆的道德认识脱胎而来的。他们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公正的奖惩不能是千篇一律的,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

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遵循以下规律:

(1)从把规则单纯当作外在的东西去遵守,到真正理解规则的意义。

(2)在对周围人的关系上从单方面的尊重到相互尊重和多方面的尊重。

(3)从被动地、受约束地遵守准则到自觉主动地遵守共同约定的准则。

(4)从他律(根据别人的价值标准做出道德判断)到自律(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做出道德判断)。

二、柯尔伯格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论述)

柯尔伯格在皮亚杰的儿童品德发展“四阶段”学说的基础上,利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根据儿童的各种回答,对儿童的品德发展水平进行了划分,提出了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学说。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柯尔伯格研究儿童品德发展阶段的主要方法,即编制一些在道德上难以判断是非的故事,让儿童听后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对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议论,根据儿童回答内容来判断他们品德发展的水平。

(1)前世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被试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利害的关系。它包括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的定向。处于此阶段的儿童害怕受惩罚,对成人或准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认为避免受惩罚的行为都是好的,遭到批评指责的事都是坏的。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的定向。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开始从不同角度将行为与需要联系起来,但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即认为符合自己需要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

(2)世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认为道德的价值在于为他人和社会尽义务,以维护社会的传统秩序,包括第三、四两个阶段。

第三阶段:社会习俗的定向。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为,一个人的行为正确与否,要看其是否受到别人赞扬,是否对别人有帮助。因此,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于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展开思路。

第四阶段:秩序和法规定向。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维护普遍的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开始强调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当遵守全社会共同约定的某些行为准则,即强调对法律和权威的服从。

(3)后世俗水平

这个水平的主要特点是个体不仅自觉地遵守某些行为准则,还认识到法律的人为性,并在考虑全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的基础上形成某些超越法律的普遍原则。能够根据自己选择的道德标准判断是非。包括第五、六两个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的定向。进入这个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法律或习俗的道德准则仅仅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是由大家商定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个体一般不违反大多数人的意愿和幸福。但不同意用单一的法规去衡量人的行为。道德判断灵活了。

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处于道德推理最高阶段的人,基于他自己的良心所选择的普遍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对错。他们在判断道德行为时,不仅考虑到适合法律的道德原则,同时考虑到不成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

第三节品德的形成过程和品德不良的转化

一、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认识的形成主要包括道德观念的形成、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方面。其中,以道德观念的形成为先决条件,以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为主要标志,而道德信念的确立则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

1.道德观念的形成

道德观念是对社会道德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对具体的道德现象的抽象概括,即对道德知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认识。

学生形成道德观念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过程,要经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研究表明,儿童最初形成的道德观念依赖于感性经验,并同具体的、个别的事物联系在一起。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道德表象逐渐丰富和完善起来。在丰富的道德表象的基础上,逐渐达到对社会道德现象及道德规范的本质特征的理解,从而形成一些抽象的道德观念。一些更抽象更概括的道德观念,直到青年后期才逐步形成。

2.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信念是个人认为自己一定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它是在道德观念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它既是对道德规范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又能激发道德情感,增强道德意志,推动道德行为的发生,并表现出坚定性和一惯性。

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要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学龄初期儿童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到11岁左右,道德信念开始萌发,但它是不自觉、不坚定的。从初中开始,比较自觉的、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确立道德信念的有利条件是: (1)学生确立道德信念不仅有赖于道德认识的深刻程度,更主要的是通过自己和集体的道德实践,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和富有情感色彩的体验。

(2)教育者言行一致,在学生道德信念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3.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评价是运用已掌握的道德标准对别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道德分析判断的过程。一个人经常运用道德评价,不但可以巩固和加深道德认识,而且会增强自己的道德体验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发展的一般顺序是:

(1)从“他律”到“自律”

(2)从“效果”到“动机”

(3)从“别人”到“自己”

(4)从“片面”到“全面”

(5)从“情境”到“原则”

(二)道德情感的发展

道德情感的发展一般经历着三种水平: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

直觉的道德情感是由于对某些具体的道德情境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态度体验,是一种简单的初级的道德情感。

想象的道德情感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态度体验,是比较复杂、高级的道德情感,它持续时间比较长、外部表现不一定明显,而内部作用却比较深刻。

伦理的道德情感是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道德理论为中介的更高、更复杂的态度体验;它具有较大的自觉性和概括性,在人的道德情感中起主导作用。

(三)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形成与训练

1.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形成

道德意志的形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道德动机经常战胜不道德动机;第二,排除内外干扰,实现其道德行为。学生在形成道德意志过程中,其特点是从抗诱感能力较弱逐渐发展到抗诱惑能力较强。

道德行为的形成包括:第一,道德行为方式与技能的掌握;第二,形成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是使学生把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品德的重要因素,它不仅能使某些行为方式得到巩固,而且会在新的情境中发生迁移。

2.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训练(多选、简答、论述)

道德行为的训练的关键是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训练的具体方法包括:

(1)正确使用奖励与惩罚。奖励的运用,首先要正确选择道德行为。其次,要正确选择奖励,应以不引起迅速的满足为原则,不必时时运用物质奖励。再次,在教师期望已久的良好行为出现后,就要立即给予奖励,不要延搁太长的时间。最后,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应

引导学生更多地利用内部奖励,以增强其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一般说来,教师可以运用两类惩罚。第一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以减少该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第二类惩罚是在不良行为发生后,取消学生喜爱的某种刺澈,以减少该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2)榜样示范。在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训练中,榜样示范给学生提供了观察学习、受到替代性强化的机会,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习得大量的社会性行为模式。所以,观察学习、替代性强化是塑造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一种经济、实用和有效的方法。

(3)给予实践的机会。品德培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通过实践形成道德行为习惯。抗诱惑力是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基础,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表现。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除模仿榜样后的实践以外,更主要的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亲自实践。

二、品德不良的转化

(一)品德不良的成因(多选、论述)

品德不良指个体具有不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品德。它是在环境、教育影响下,经过青少年长期的错误认识、体验、实践而形成的。造成品德不良主要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

1.学生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

①父母的溺爱、迁就。

②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措施。

③家长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一致,或单凭个人情绪来处理和教育子女的行为问题。

④家长缺乏表率作用,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

⑤家庭成员本身的恶习或家庭结构的剧变,易导致儿童品德不良。

(2)学校方面

学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上的不当,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地造成或助长学生的不良品德。

(3)社会方面

从总体看,社会主义的社会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品德健康成长的。但是,对于那些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可能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也不能低估。对此,教育者应该注意防范和引导。

2.学生品德不良的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2)道德意志薄弱

(3)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持

(4)性格上的某些缺陷

(5)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二)品德不良的转化过程与方法

许多调查表明,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转化过程大体上要经历醒悟、转变和自新三个阶段。

1.醒悟阶段。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醒悟,即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产生改过自新的意向。引起醒悟的方法:(1)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引发归属的社会性需要。

2.转变阶段。在转变阶段要注意避免反复,避免反复的方法:(1)暂时离开旧环境,避免旧有刺散;(2)积板引导他们在旧有刺激条件下进行锻炼,接受考验。

3.自新阶段。对自新阶段的青少年,教育方法是:(1)不要歧视和翻旧账,要特别关心他们的成长。(2)要积极地使他们形成完整的自我概念。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 第一节品德的概述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1)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2)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3)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区别:(1)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别人的存在、个别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品德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 (2)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而品德内容往往往仅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3)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结构 (一)品德的因素构成观点(名词解释、论述) 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连,彼此依存。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它是品德的基础。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险。它是品德的动力。 3.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它是实现道德目的、动机的手段,也是品德的外部标志。 (二)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 林崇德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 (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所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要点第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 [日期:2008-12-25]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 [字体:大中小] 一、选择题 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2.(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15863c.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 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儿童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8-12章习题与答案

习题八——习题十二 习题八 一、名词解释 1. 道德感 关于人的言论、行动、思想或意图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验。 2. 理智感 人对认知活动产生的情感体验。 3. 繁殖感 指中年人在完成对下一代的引导与奠基、承诺与关怀,在工作和家庭中 自我实现的基础上所产生的成就感或生命延续感。 4. 停滞感 中年人因不能完成“繁殖感任务”而产生的自私自利、在工作中无所作 为而感到生活缺乏活力的感受。 5. 中年期危机 个体进入中年期后,随着身体机能的衰退而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层面的适应危机。 1

6.依恋 依恋是一种主体对另一个特定个体产生了持久情感联系的社会关系。 7. 陌生情境测验 由安斯沃斯提出的一种评价儿童依恋的方法。考察儿童在以下三种情境下 的依恋表现:①自然情景②暂时与看护者分离③与看护者重聚。 8. 安全型依恋 约有70%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婴儿在母亲在场时独自探索,母亲离开 会产生明显焦虑和不安;母亲回来时表现高兴,与母亲有身体接触。 9. 反抗型依恋 约有10%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婴儿会紧紧靠在母亲身边,少有探索行为,母亲离开事变表现出焦虑和痛苦;母亲回来时,表现出既想靠近又抗拒母亲的的矛盾行为。 10.回避型依恋 约有20%婴儿属于这种依恋类型。与母亲分离是很少表现出焦虑和紧张;母亲回来时也不予理睬,回避与母亲的接触。 11.内部工作模型 由鲍尔贝提出的概念。指一个人在早年与其照看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认知或心理表征,其中包括了对自身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认知、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反应及情绪调节的认知。 12.成人依恋 2

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会议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 13.社会参照 指通过观察或参照别人的情绪反应,推断一种意义模糊的情境的过程或能力。 二、简答题 1.婴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微笑的?婴儿的微笑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 微笑出现的很早,在新生儿时期甚至就已出现,。最早的微笑是“自发性的”或“反射性的”,到3-8周时,出现社会性微笑,即对于特定的面孔和社会刺激才做出微笑反应。 2.高级情感分为哪几种类型?儿童高级情感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儿童高级情绪的发展主要是指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展。在儿童1岁时已经能表现出简单的同情感,2、3岁时就产生简单的道德感,小学阶段的儿童已经具有荣誉感、集体感、自尊感和责任感,并能区分真假善恶,即儿童道德感的发展经历了从外部被动无意识到内部主动自觉的发展。小学生的理智感多与具体直观事物联系,随后发展到产生稳定深刻认识兴趣是否满足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儿童常以道德感代替美感,只有后天教育熏陶才能发展出良好的美感。 3.依恋有很多的外在表现和特定的行为,那么,如何判断儿童的依恋是否发生?依恋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分离焦虑和陌生人焦虑是依恋形成的两个重要标志。在依恋建立的早期,婴儿 3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1、识记关键概念: 教育行动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以直接改进教育工作、提高教育效果的研究。 专家型教师:指能够运用广泛的结构良好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各种教学问题的教师。 2、理解知识点: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师如何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征,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和规律,促进儿童学习和发展的一门课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1882年,德国生理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了《儿童心理》,这标志者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用准确的、数量化的方法研究和解决有关学习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他在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后来到1913年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学》:《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和《工作疲劳,个性差异及其原因》。这是世界上公认的系统而又科学的教育心理学著作,成为教育心理学独立的标志。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基本方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仪器设备,在一定时间,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并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是对某些变量进行操纵和控制,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探求心理现象的原因、发展规律的方法。 访谈法:史研究者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口头交谈的方式来收集对方有关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数据资料的一种方法。测验法:是运用一套标准化题目,按照规定的程序,通过心理测量的手段来搜集数据资料的方法。 3、原理的掌握与应用: 教师行动研究的特点和过程: 教育行动研究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在行动中研究;(2)对行动的研究;(3)为行动而研究。 行动研究的过程:(1)计划;(2)行动的实施;(3)总结与反思。 结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思考如何学会学习: (1)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 (2)具备学习新知识的已有经验、技能和能力,能运用多种学习策略进行学习; (3)具有坚持学习的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专家型教师的特点和成长过程: 专家型教师有三个特点:第一,专家水平的知识特点;第二,高效;第三,创造性的洞察力。 成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新手阶段——高级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专家阶段。 第二章 1、识记关键概念: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而是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因此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动物某些行为的形成有一个关键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有关行为就不能形成。这种现象叫做印刻现象,印刻发生的时期就叫做关键期。 图式: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 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 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2.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 示正面肯定属于( )。 A.接受 B.价值体系个性化 C.反应 D.形成价值观念 3.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中,(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超越原先 的学习内容。 A.知识 B.应用 C.评价目标 D.综合目标 4.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 A.二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5.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 )。 A.心理变化 B.信息加工 C.智力活动 D.信息输入 6.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1

D.有实质性影响 7.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称之为( )。 A.个别化教学 B.指导性教学 C.合作教学 D.情境教学 8.( )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于此。 A.教学目标 B.教学目的 C.测评 D.教学策略 9.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称之为( )。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10.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的教学策略被称为( )。 A.发现教学 B.掌握学习 C.情境教学 D.合作学习 11.( )是对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是对材料领会的一种形式。 A.转换 B.解释 C.推断 D.记忆 12.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系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称之为( )。 A.目标分类 B.目标表述 C.任务分析 D.任务执行 13.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 B.教学过程 C.教学事项 D.教学方法 14.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2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研究对象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包括: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心理学的分支。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儿童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及其教学应用的科学 1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规律的研究是基础 2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条件的揭示是重点 3将发展特点与学习规律应用于教学实践是目的 二、研究内容 五个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三、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 (一)教师的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新手教师走向专家型教师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有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分析、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创造性研究 四、新手教师易存在的三类错误: (1)认为教学就是传递知识 (2)认为具有某种学科的知识就能教授这门学科 (3)认为学会教学仅仅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 教师从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和专家水平 专家型教师:学科知识专长、课堂管理专长、教授专长、诊断专长 课堂讨论:新老师与老教师有哪些不一样? 五、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作品分析法 第二章 心理学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广义) 心理发展(狭义)一般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二)发展的方向性与顺序性 (三)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三、发展的关键期: 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第十二章 幼儿活动心理(作者:曹慧)

第十二章幼儿活动心理 第一节幼儿游戏活动心理 一、名词解释 1、练习性游戏—— 二、填空 1、著名的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 2、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幼儿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在(游戏活动)中完成的。 3、从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发展来看,可将幼儿游戏分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 合游戏)、(合作游戏)。 (建构游戏)、(规则游戏)。 游戏形式。 6、象征性游戏中替代物的变化,体现了幼儿游戏中(抽象性与概括性的)发展。 7、从游戏行为的内在关系来看,幼儿游戏可以分为(未分化型)、(累积型)、(连续型)、(分节型)和(统一型)。

而解决这种矛盾的最好形式是(游戏)。 9、幼儿的社会性行为包括(自我认识)、(认识别人)、(与人建立关系)等。 三、判断 1、幼儿由个人独自游戏发展至合作游戏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不一;后一阶段的游戏水平中包 含着前一阶段的游戏水平,并在某一个时间仍然表现出前一个阶段的游戏水平,这是正常现象。 2、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独自象征性游戏的发展趋势为“U”形(5岁处于低谷,4岁 和6岁高于5岁);儿童集体象征性游戏的发展呈“n”形(5岁高峰,6岁次高,4、7岁较低)3、儿童游戏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演化,先前的游戏形式不是被抛弃而是被包含了。前 一阶段孕育、准备了后一阶段,而后一阶段中又有前一阶段的成分。 4、儿童游戏的发展与儿童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是同步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四、问答 1、简述幼儿象征性游戏中“替代物”的变化特点。 象征性游戏中替代物的变化,体现了幼儿游戏中抽象性与概括性的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1)最初,幼儿使用与实务相似的替代物; (2)中班时,幼儿使用与实物相似性较低的替代物; (3)幼儿晚期,开始脱离实物,完全凭借想象以语言或动作来代替物品。 2、简述幼儿游戏的性别差异。 (1)从玩具上看,男孩偏好交通工具、积木、建构性玩具;女孩偏好人物或动物模型、家具。 (2)在游戏类型方面,男孩喜欢激烈的游戏,多玩与他人(或玩具)身体接触的游戏,较 少语言交流;女孩喜欢比较安静的游戏,倾向于用口语而非身体去与别人接触。 (3)在想象游戏方面,男孩喜欢扮演虚构的英雄人物,女孩喜欢扮演家庭成员的角色。 3、幼儿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价值有哪些? 游戏不但给幼儿带来乐趣,而且也是培育幼儿走向健康人格发展的一种方法。 (1)适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3)平衡幼儿的情绪; (2)发展幼儿的智能;(4)发展幼儿的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练习册》主题1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参考答案)

主题12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 探寻1 学前儿童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名词解释 1.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 2.一般意义上,依恋指的是个体对生活中特定的人的强烈的情绪关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指的是婴儿与其主要抚养人(主要是父母)之间的强烈的情绪联结。 3.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4.师幼关系指的是在班级及日常交往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形成的心理上的关系,即心理距离。 二、单项选择题 1.A 2.A 3.D 4.B 5.A 三、填空题 1.入园分离焦虑 2.回避型 3.被拒绝型 4.同伴关系 5.客体中心阶段 6.同伴群体关系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简答题 1.①无分化阶段(0—3个月)。鲍尔比称之为“不分依恋对象的导向和信息”的阶段;②低分化阶段(3—6个月)。即鲍尔比称之为的“指向一个对象已分化的导向和信息”的阶段; ③依恋形成阶段(6个月—2.5岁),即鲍尔比称之为的“运用运动和信号同已识别的对象保持亲近”的阶段;④修正目标的合作阶段(2岁半之后)。

2.儿童的同伴交往类型主要有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和一般型。四种类型的基本特征如下:①受欢迎型。受欢迎型幼儿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接纳、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②被拒绝型。被拒绝型幼儿和受欢迎型幼儿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如强行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活动、抢夺玩具、大声叫喊、推打小朋友等等,攻击性行为较多,友好行为较少,因而常常被多数幼儿所排斥、拒绝,在同伴中地位低,关系紧张。 ③被忽视型。与前两类儿童不同的是,这类儿童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他们既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的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与其交往,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他们在同伴心目中似乎是不存在的,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和冷落。 ④一般型。这类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行为表现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他们既非为同伴所特别的喜爱、接纳,也非特别的忽视、拒绝,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 3. 【参考答案】 3岁后,幼儿同伴交往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主要是非社会性的,儿童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并逐渐成为主要游戏形式(真正的社会性交往),在游戏中,幼儿彼此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说笑,互借玩具,但这种联系是偶然的,没有组织得,彼此间的交往也不密切,这是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发展的初级阶段。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 ①家长的教养方式;②家庭结构以及父母的婚姻状况;③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 ④儿童自身的个性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 案例中琳琳属于同伴交往类型中的被忽略型,影响同伴交往的因素有:教养方式;身体吸引力;行为特征;认知能力;教师的影响等。同伴关系的功能: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帮

【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 第十二章 知识与练习

教育心理学第十二章知识与练习 教师心理 第一节、教师职业特点和心理素质 一、教师的职业特点 (一)、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二)、劳动的内容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多面性 (三)、劳动的方式决定了教师工具有个体性和集体性相结合的特点 (四)、劳动的质量决定了教师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五)、劳动的效果决定了教师工作的掩延时性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1、教师的情感特征 2、教师的意志品质 3、教师的职业兴趣 4、教师的智力 5、教师的人格特征 第二节、教师的威信 1、教师威信:人格威信、学识威信、情感威信。 2、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意良好的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留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3、维护和发展教师的威信:(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身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楷模。 第三节、教师的效能感与教学监控力 第四节、师生互动过程中良好的教师行为 (一)、不同的学生观:评价性学生观和移情性学生观 (二)、老师对学生的偏见:第一印象、晕轮效应、刻板印象 (三)、正确理解学生的途径 二、教师对学生的期待 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期待效应)。 三、教师对学生的指导 1、极端权威型 2、温和权威型 3、放任型 4、民主型 (注:也有将极端权威性和温和权威性进行合并的) 第五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教师成长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非常关注自身的适应性,最担心学生、同事、领导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可能把很多时间花在搞好和学生的关系或者对学生进行控制,而不是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案)

(4)经验系统就是传递的对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等。 这三个系统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这个系统的核心是教与学及其相互关系。教育心理学正是研究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3.反映了心理现象研究的独特领域。 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1. 基本理论 2. 学习心理学 3. 教学心理 4. 群体心理 5. 个体差异 6. 学生心理健康 7. 教育、教学的测量与评定 8. 教师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 开创阶段 2. 发展阶段 3. 成熟与完善阶段 (一)开创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1.丰富的教育心理学思想 孔子的智商四分法;启发式教学思想 ,学记:喻的原则 2.两大支柱学科的推动 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879年,自然科学引入心理学研究。 3.教育理论们卓有成效的工作 (1)瑞士教育学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 (2)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 (3)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认为生理学、心理学和逻辑学是教育学的三个重要基础,而且心理学应放在首位

(4)卡普切列夫1877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5)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20年代后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华生、赫尔、斯金纳 苏联教育心理学界:以维果斯基和鲁宾斯坦等为代表 我国教育心理学界 1. 房东岳于1908年翻译了日本小原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2.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 在本世纪50年代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在儿童发展和学科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成熟与完善时期(60年代到现在)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94年在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近十几年来教育心理研究的成果 (1)主动性 :强调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从个体内部强调知识的获得和建构,研究元认知和自我调节学习 (3)合作性强调共享教学中的人类资源,重视在一定背景下组织起来学习,如合作学习,把个人的思维与群体工作相结合,交互式学习和同伴辅导等 (4)社会文化性强调社会文化对学习的影响,任何学习的发生不是在白板上进行的,而是在一定文化背景下建构产生的。 第二节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完整版)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答案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第一章) 14.C (第十一章) 2.C (第一章) 15.D (第八章) 3.A (第二章)16.D (第十二章) 4.B (第五章)17.B (第四章) 5.C (第十三章)18.A (第四章) 6.A (第八章)19.C (第二章) 7.D (第十章)20.D (第四章) 8.B (第十四章)21.B (第七章) 9.C (第十一章)22.B (第十三章) 10.B (第七章)23.B (第二章) 11.B (第十二章)24.A (第一章) 12.A (第五章)25.D (第十一章) 13.B (第十章) 二、简答题 1.(第九章) 答:含义: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规则。 特点:1)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个体的认知经验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习惯动作。 2.(第七章) 答案:(1)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恰当进行奖惩 (2)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维持学习兴趣 (3)指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增强对成功的期望 (4)合理设置课堂情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5)培养自我效能感,增强学生成功的自信心 (6)维护学生的自我价值,警惕自我妨碍策略 (7)维护内在需要,促进外部动机内化 3.(第十章) 答案:(1)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轻松、愉快、自信的学习氛围(2)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合理的求助策略,使学生具有积极而合理的求助意识与求助方式 (3)要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合理的学习目标 (4)培养学生对于所学科目的兴趣,为学生提供难度适当的任务 4.(第十四章) 答案:(一)学生学习的协助者 (二)学生个性的引导者 (三)班级活动的管理者 (四)学生家长的代言人 (五)学生心理的调节者 (六)教育实践的研究者 三、实例分析题

【精品】XX大学《心理学》第十二章 品德心理习题附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 一、名词解释 1.态度: 2.品德: 3.道德: 二、判断 ()1.平日里说的“人格有问题”是指品德败坏。 ()2.态度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学习无关。 ()3.一定的态度总是与一定的行为一一对应的。 ()4.品德是对整个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5.品德形成总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的。 三、填空题 1.态度通常包括三种成分:、和。其中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品德包括、、和四种成分。 2.皮亚杰首创_ 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科尔伯格采用的是。 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是水平、水平和水平。 三、选择题 1.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B观察学习; C害怕老师的批评;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 2.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 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 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3.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 A品德;B不良品德;D不能确定;D嫁祸于人 4.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B.态度的评价C.态度的情感D.态度的意向 5.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B.费斯廷格C.班杜拉D.皮亚杰 6.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 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不稳定的 8.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9.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A.权威阶段 B.可逆性阶段 C.公正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10.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1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

当代教育心理学:第10-12章课后答案(第3版陈琦)

第十章 技能的学习 10.2课后思老题详解 一、选处聽 1.卜死对技能描述止硝的是()° A.技能就是活动程存 B・找能就是潜能 C・技能是通过练习能提岛的 D・技施一、•子就能学公 [??«] C 【解方订技能固R经过练习而获彻的合乎池則的认知涵动或射休活动的动仆方式-它足在片尺的学习过耳中.

2.慄作技能按照慄作的违续性的不同分为(>. A.時细技能和大肌肉技能 B.连贲技能和不连贡技能 C.封丙技能和开放件技能 D.器城世技能用开成羽技能 【拎知» tm】连赏技能是描以止续.不何断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动作.不逐穴技能是指对特定的忙帑刺激做出的将定的运动’这是粮据慄作的连续性的不同而划分的。 3.卜死風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A.驾枝汽车 B.洗衣眼 C.解两步应用功 D・听鹑声咅 【轩案】C 【昭】心钞技施忌一件凋节和左別心智沼功先形成的舍?法则的心削沾功方式.阅汝技能、写作技能、运□技施、解理技能咎那足常见的心咎技能, 4・下列不屈「右特技能的待点的是()• A.内潜性 B.客观性 C.倚堀性 D.观念性 【林】B 【解折】心出技能与樣作技黴HI匕具有以个特点:①动作対皱的卫念性;②动作执行的内濟性;③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5.卜列"关动作技能学习中络习说法不正備的是<>. A.练习包拈有意义的虫寂和&锻 B.练习緩足不断的皿奴 C.练刃中存在禹贩底乂 I).练习有先快后慢.先慢右快.快慢变化不犬二种形式 【答知B tm】体刃是描以电成某种技能为p的的学刃加J・杲以京押一宜的幼作方式为u标血进行的反7槪作过理・练另包拈虫父和反35・不足单•纯的反取操作或机城虫口・而足以滋提・定的活动力式为II标的反父.学生的动件技能的练习戌绩谨步捉為上婴R现E动什速喪机快和砒规性捉尚i..其&现形弍冇•种:①练习进步先快片慢.②练习遊少先慢月快・③纵习迓少先圻比较徴.庄学生动作技能的形成中・练习到淀阶段往IE出现进步曾呵停顿境娥・称之为BilSfM・ 一、处存題 1 •番込技能和习旳的区别和联系. 存:煦缄的技確和习愷两丹之间是3K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具体O护如2 (1>联系 习悄和熟练的技能都差门动化r的动件系统.任何习惯我开了门动化的汕幼动忙系统恋无法龙瓦 (2>区别 ①习很足实现导町功的需蚊已成为一种实现英种IT动化动仆系绞的心埋倾向.当人适时地将於种另燈实现时.该人號获紂了满足.产生裔快的心佈:反Z,就却;I起不愉快的俗绪.血魁练技曉则仅仅足•种白动化的动作方式.不•定与人的需要联纟在•起.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书目: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填空题 1.达尔文根据长期观察自己孩子的心理发展的记录而写的 一书是儿童心理学早期专题研究成果之一,它对推动儿童心理的传记法(或日记法)研究有重要影响。 2.科学的儿童心理学产生于 . 3.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是儿童心理学的真正创始人。 4. 是美国心理研究运动的创始人,享有“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的称号. 5。心理学家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的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选择题 1。( )的《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一书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专著. A 黄翼 B 孙国华 C陆志伟 D陈鹤琴 2。通过书面形式,以严格设计的问题和表格,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回答,从而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叫( ). A 问卷法 B 观察法 C 个案法 D 书面调查法 3.在一特定时间同时观测不同年龄的不同个体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研究方法称为( )。 A纵向研究 B追踪研究 C横向研究 D横断研究 4.我国第一份公开发表的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术杂志( )在1985年创刊。 A 《心理发展与教育》 B《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C 《心理发展》 D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 5。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可以把观察法分为()。 A全面观察 B集中观察 C 重点观察 D分散观察 三、判断题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儿童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 2.普莱尔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 ) 3.美国的格塞尔把实验法引入儿童心理学领域,进行了有名的儿童情绪条件反射实验研究。() 4。自然实验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控制比较严格,所获得的数据的可重复性高,数据比较可靠,结论经得起考验。 ( ) 5。以赞科夫为代表进行了“教育与发展"的实验研究,使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日益相结合。( ) 四、思考题 1。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 2.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答案一、填空题 1。《一个婴儿的传略》2.19世纪后半期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笔记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发展与教育学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研究对象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他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主要回答人类个体是如何从生物的人转变为社会的人的这个问题。它即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即是社会学科又是自然学科 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广义上说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狭义上的指个体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是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的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廖世承编写的.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早期的发展心理学是受达尔文的影响侧重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心理学家提出了要以人的整个一生为研究对象的,即出现了所谓的“生命全程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为标志,他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它的诞生有两个观点,其一为1903年美国教育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其二为1877年俄罗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该时期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试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内容.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心理理论派别的分歧越来越小。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原则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或它所要探索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哪些:1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医疗、文艺以及社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2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3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伦理性原则。5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如何贯彻客观性原则:研究人员必须实事求是的反应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达到对其真理性的认识。要贯彻这一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规律为研究目的。(2)要确立客观的指标。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检验理论的适当性和可应用性水平。2克服实验室研究过程中的精确性、严密性与自燃性、应用性之间的矛盾。3让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直接为社会发展服务。 发展心理学横断研究设计与纵断研究设计的特点: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纵断研究设计是对同一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内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发展变化的依据。他们各自有其特点:横断研究设计具有研究时间短、获得成果快、节省人力财力、以及在同一时间对被试心理进行测量减少社会文化变化带来的影响,但它是对不同年龄的不同学生在同一时间所表现出来的年龄差异,而不是对同一组学生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包括年龄差异也受到各年龄组因成长的社会历史不同造成的差异。纵断研究设计的特点:它可以比较系统详细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质变的规律、揭示学生心理变化过程中与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关系、对于一些短期内不能很好的看出学生发展的结果的问题只能通过该方式,而它也有其不足之处,研究时间长、反复对被试者进行测试和追踪可能会影响被试者也会影响数据. 请比较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和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的特点:1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是首先将学生样本随机分为两组,然后随机指定其中一组为实验组并进行实验处理,另一组定为控制组不进行实验处理,控制其他可能干扰的因素,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比较他们的学习成绩.特点有:又是控制组和实验组是随机分配的,所以在统计学的观念上可视为等组,其后测结果的差异,可以归因于有无实验处理。最后测量结果如果实验组的学习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侧可以得出结论认为新的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2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是将学生分为两个组,在实验前对学生进行测量,然后对实验组进行处理,对控制组学生不进行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对两组学生进行测量,这种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前侧内容可能影响后测结果.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根据观察的结果来推断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种类包括长期观察与定期观察、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实施要求:必须要按照步骤进行(先采取自由地观察、在假设指导下进行有系统地有组织地观察、控制某些量变进行观察)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观察者应受到专门的训练②每次只应观察一种特殊行为,而不应同时观察多个行为③对所要观察的行为现有一定的了解④观察目的明确⑤使观察者处于不受干扰的自然状态⑥观察记录精确客观,最好量化处理分析⑦最好几个人同时进行观察并比较观察结果⑧借助现代仪器如录音员录像机⑨观察前做出观察记录表格⑩注意观察同一被试者不同背景下的行为表现。 2实验法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种类包括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实施要求:①理论支持②制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设计,包括说明实验目的、被试选择、变量操作、变量的测试方式以及实验步骤③实验器材的准备调试,是否可靠性能正常④训练被试者,熟悉被试环境⑤整理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结果做出解释和评价. 3调查法:根据某一特定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有关条件.包括直接调查法、间接调查法实施要求:①使被调查者对调查者产生信任感②调查环境和谐无压力③确定调查的主要问题④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⑤认真记录回答内容和被调查者的行为表现 4问卷法: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学生心理活动的数据资料的方法.包括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个别问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卷。实施要求:①题目不宜过多②题目叙述简明易理解无歧义③设计内容是学生所熟悉的④低年级主要采取封闭式,高年级可封闭式开放式相结合⑤回答问卷方式简便⑥问卷结果统计前先判定是否有效。 5测验法: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学生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包括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成就测验、性向测验、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也称形成性测验,预测个体在某项特定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成就水平的测验。性向测验也成为能力倾向性测验,预测个体在某项特定活动中期望达到的成就水平。实施要求:①测验之前,研究人员要熟悉测验手册②研究人员应准确无误的背诵测验指导语③测验环境符合标准化要求④整个测验的实施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进行⑤控制好测验的纪律⑥测验结果评分严格按照标准进行⑦测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材word版

书名《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 主编阴国恩 版次2015年11月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系 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因此,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多面性:既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既是自然学科又是 社会学科。但是,它偏向于应用学科和社会学科。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陈鹤琴。1925年他在对自己 的孩子进行了808天追踪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著名的《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该书是我 国儿童心理学的一本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著作。同年,在此基础上,他又写出了《家庭教育》一书,该书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典范。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主要受近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进化论思想和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在对自己孩子3年的追踪研究的基础上, 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因此,普莱尔被尊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提出要研究人的一生心理发展。1930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 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第二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 二、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 三、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达到对其真理性的认识。 (二)发展性原则:是指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 (三)教育性原则:是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身心 的正常发展。 (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将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