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验三 (COD)学生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三  (COD)学生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三  (COD)学生实验报告

综合实践实验报告范本大全

综合实践实验报告范本大全 综合实践实验报告范文1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校教学计划中一相非常重要的活动课题,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已经开展了三个学期,并切已经纳入我校的教学计划,按照每周3课时、每学期48课时的课时量,将其分为期准备16课时、中期活动16课时、期末总结16课时三个阶段。 本学期我们学校又有新的学年加入此项活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是一次社会活动,全体实验年级利用假期时间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进了社会这个大课堂的不同角落,他们积极热情地对待自己的这项活动。 在本次活动的初期准备阶段,各个班级的班长和其他的班级干部协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周密的安排,保证了这相活动的有序进行。活动期间,同学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用我们中学的独特视角和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在活动中同学们的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实践能力、劳动能力、对事物的辨认能力、交往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活动中,学生们学到了校园里、课堂上无法获取的知识和能力。

这次活动的末期是整理材料,书写实践报告,这一阶段小组同学撰写实验报告,首先在班级交流,然后各班选出三个优秀小组,每个小组又在学校的交流中经过评选,最后42组仅选出24组参加汇报。 活动中我们又聘请了孙茂霞、丁庆波、马玉平、刘敏、孙宗渊、李鹏、贾清松、范雪、尚云芳、孟小微、10位教师做初评评委,此后,黄校长和教务处主任对这次活动进行了三次检查。最后学校的成果汇报交流又聘请了范雪、王静、孟晓薇、丁庆波、马玉萍、贾青松为评委,李鹏、孙宗渊为记分员,同时还请到了宋玉洪、仁莹为这次活动全程照相。 本次活动在上次活动的基础上有了明显的进步。上学期一个学年就选出了29组参加汇报,本次我们学校两个学年选出24组进行汇报,很显然,我们对这次活动的要求提高了,汇报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汇报的能力也比以前更进步了。他们的成绩证明了“没有辛勤的一天,就没有最后的收获。 尽管本次活动是很成功一次活动,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小组活动中没有注意采集相关的事物材料和相关的影象材料,这是同学们缺少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造成的;课题数量少,存在很多小组重复同一个课题,所以,证明了同学们选题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资料、实践报告、信

实验报告_COD

重铬酸钾法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COD 测定的意义与方法。 (2)掌握重铬酸钾法测定COD 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熟悉密封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COD 的原理及操作流程。 二、基本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用K 2Cr 2O 7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K 2Cr 2O 7以试亚铁灵做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其用量计算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反应式如下: Cr 2O 72- + 14H + + 6e = 2Cr 3+ + 7H 2O (橙红色) (蓝绿色) Cr 2O 7 2- + 14H + + 6Fe 2+ = 6Fe 3+ + 2Cr 3+ + 7H 2O 三、实验仪器 1、500mL 全玻璃回流装置。 2、电炉 3、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 四、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500.0(7 226/1L mol c O Cr K =: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 的基 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0g 溶于水中,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线,摇匀。 (2)亚铁灵指示液:称取 1.485g 邻啡啰啉(C12H8N2·H2O)、0.695g 硫酸亚铁(FeSO4·7H2O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贮存于棕色瓶中。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约0.1mol/L ):称取39.5g 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近缓慢加入20mL 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标定方法如下: 准确吸取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缓慢加入30mL 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约0.15mL ),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按照下式计算硫酸亚铁铵的浓度: 式中:c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 —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 表1-3 硫酸亚铁铵的标定结果 要求: 平行测定3份。 V c 00 .102500.0?=

科学学生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1、唾液能消化淀粉的验证实验: 实验仪器:碘酒,滴管,试管,淀粉液、馒头等。 实验过程: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在其中一个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晃,使其均匀混合。将两个试管放入温度为40摄氏度左右的温水中。过一会儿,分别往两个试管中放入一滴碘酒,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淀粉液没有变化,没有加入唾液的淀粉变蓝了。 实验结论: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 2、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的实验 实验仪器:水槽、玻璃吸管、集气瓶、烧杯、蜡烛、澄清的石灰水、火柴等。 实验一步骤: 1、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然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 2 把瓶盖声上的玻璃片打开一个小口,将燃烧着的火柴慢慢放入瓶,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 实验一现象: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实验一结论:呼出的气体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 实验二步骤: 1、按课本中的装置,经过弯玻璃管吸气,让瓶外空气经石灰水进入人体,石灰水有变化吗?(没有变化) 2经过直玻璃管向石灰水吹气,石灰水有变化吗?(有变化)这说明什么? 实验二结论: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概括出呼出的气体中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推想出人体需要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凸透镜成像 实验仪器:凸透镜、纸屏、蜡烛、火柴等。 实验步骤: 1、将点燃的蜡烛放于凸透镜和纸屏中间,立在桌上,使它们在一条直线上,并使火焰、镜面、纸屏的中心高度大体相同。 2、适当调整凸透镜与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可以看到蜡烛的像吗?像是什么样的? 3、研究像的大小与成像的规律是怎样的? 实验结论: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1、当凸透镜距纸屏近,距蜡烛远时,形成的是缩小的像。 2、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形成的是放大的像。 3、当凸透镜距纸屏和距蜡烛相等时,形成的是相等的像。

人工智能实验报告-产生式系统推理-动物识别

人工智能第二次实验报告 产生式系统推理 班级:姓名:学号: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并掌握产生式系统的基本原理; 2. 掌握产生式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正向推理和逆向推理过程。 二、实验要求 1. 结合课本内容, 以动物识别系统为例,实现小型产生式系统; 2. 要求: 正向推理中能根据输入的初始事实,正确地识别所能识别的动物;逆向推理中 能根据所给的动物给出动物的特征。 三、实验算法 1. 如何表示事实和特征的知识; 在本程序中,我将动物的特征写入data.txt,将规则记入rules.txt,将动物种类记为goal.txt。

通过函数void readFiles() { readGoal(); readCod(); readRule(); }读入所有数据分别存放于goal[],rule[],cod[]自定义数组中。 2. 指出综合数据库和规则库分别使用哪些函数实现的? 综合数据库(包括特征和目标) typedef struct { int xuh;//存放编号 char valu[50];//存放具体内容 }Node; Node goal[20]; Node cod[50];

规则库 typedef struct { int rslt; int codNum;//记载前提的个数 int cod[10];//记载前提的序号 int used;//记载是否已匹配成功 }Nrule; Nrule rule[50]; void readRule() { FILE *fp; int i; int tempxuh,tempcodn; char ch; if((fp=fopen("rules.txt","r"))==NULL) { printf("cannot open data\n"); exit(0); } i=0; rule[i].codNum=0; while((ch=fgetc(fp))!=EOF) { if(i==14) i=i; tempcodn=0; while(ch!='\n'&&ch!=EOF) //每一条规则 { tempxuh=0; while(ch<='9'&&ch>='0') { tempxuh=tempxuh*10+ch-'0';

废水中COD的测定微波消解法实验报告

篇一:废水中cod的测定实验报告 废水中cod的测试实验报告 一、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重铬酸钾作氧化剂,在专用复合催化剂存在下,于165℃恒温加热消解水样10min,重铬酸钾被水中有机物质还原为三价铬,在波长610nm处,测定三价铬离子。 a=?lgt 水中的化学需氧量同消解后样品吸光度存在一定线性关系,y=b*x+a 。 二、实验步骤: 1.标准曲线的绘制 (1)取专用反应管6只做好标记,分别加入0,0.1,0.5,1.0,2.0,3.0ml邻苯二甲酸氢钾标液,相应cod理论值为0,40,200,400,800,1200mg/l (2)用纯水将各反应管依次补足至3ml;(3)每支反应管加氧化剂1ml; 充分; (6)取出水样,置于试管架上1-2min后放入冷水盆中冷却至室温; (7)每支反应管加入纯水3.0ml盖塞摇匀,操作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准备进行光度测定; 2.待测样 注意: 1、浓硫酸使用仔细 2、氧化剂是上次配制的,不能用试剂瓶中原液。 表1.标准参考值 图1.标准曲线 表2.污水测定值 四、思考题 (1) 为什么需要做空白实验? 答:实验试剂可能存在一定的杂质且蒸馏水不可能完全为纯水, (2) 化学需氧量测定时,有哪些影响因素?

4.水中还原性物质氯离子、亚硝酸离子、铁离子、硫离子等的存在会影响到cod的测定。 篇二:工业废水cod测定微波消解滴定法 工业废水codcr测定方法 (重铬酸钾微波消解法) 一、试剂 3、0.1n(mol/l)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称取39.5g分析纯硫酸亚铁铵【feso4·(nh4)2so4·6h2o】溶于蒸馏水中,边搅拌边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使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定。标定方法:吸取5.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置于150ml锥形瓶中,稀释至30ml左右,缓缓加入5ml硫酸,混匀。 c [(nh4)2fe(so4)2 式中: 0.2000—重铬酸钾溶液(消解液)浓度(mol/l)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4、浓硫酸 5、硫酸—硫酸银溶液(催化剂):于2500ml浓硫酸中加入25g硫酸银。 二、测定方法 微波消解法: 三、待冷却后,将样液转移到150ml锥形瓶中,用20ml水分三次冲洗消解罐及盖的内壁,冲洗液并入锥形瓶中,加2~3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注)至溶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红兰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ml数(v1)。同时作空白实验(步骤同样品操作)。 【计算】: codcr(mg/l)

小学1-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全精编版

会“爬”的水 实验课题:会“爬”的水 实验目的:初步掌握毛细现象 实验器材:烧杯(100ML)、红墨水、薄纸巾 实验原理: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 实验步骤: 1.往烧杯中倒入少量的水,再往水中滴入适量的红墨水。 2.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烧杯中。 实验现象:发现红色的水会慢慢的爬上薄纸巾。 实验结果: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或向四周扩散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会“托举”的水 实验课题:会“托举”的水 实验目的:感受水是有浮力的。 实验器材:烧杯(100ML、500ML)各一个、橡皮泥、砝码(50克、200克) 实验原理:水的浮力将烧杯托举起来。 实验步骤: 1.在一只小烧杯的底部粘一块橡皮泥。 2.将小烧杯放进装有半杯水的大烧杯中,同时几下大烧 杯中的水位刻度。 3.将一个50克的砝码轻轻地放入小烧杯中。 4.观察大烧杯中的水位的变化。 5.如果再加入一个50克重的砝码,水位有何变化。 实验现象:第一次放入小砝码的时候,水位上升到450ML.第二次放入小砝码时候,水位上升到500ML. 实验结果:当重物越重的时候,水位上升越多。

水的溶解性 实验课题:水的溶解性 实验目的:了解水可以将某些物质溶解。 实验器材:烧杯(100ML)、高锰酸钾、镊子、玻璃棒 实验原理:水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少量的水。 2.用镊子夹一小块高锰酸钾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轻轻 的搅拌,直至高锰酸钾溶化位置。 实验现象:高锰酸钾刚刚放入烧杯的时候,水开始变成水红色,经过搅拌后,高锰酸钾溶解,水变成水红色。实验结果:水具有一定的溶解性。

COD实验报告

内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实验报告 分析人员:熊杰 质量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报告日期:二00九年四月九日报告单位:内江市环境保护监测站

1.1题目:重铬酸钾法测定考核样品中化学需氧量的实验报告 1.2样品名称:化学需氧量 编号:化学需氧量考核 任务来源:四川省环保局资质考核组 实验目的:四川省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 实验日期:2009年4月 6 日 报告日期:2009年4月 9 日 1.3实验方法原理: 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可由于加入氧化剂的种类和浓度,反应溶液的酸度、温度和时间以及催化剂的有无而获得不同的结果。对于污水,我国规定用重铬酸钾法,其测得的值称为化学需氧量。 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氧化水样中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回滴。根据硫酸亚铁铵的用量算出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消耗氧的量。 1.4实验仪器、试剂: 1.4.1仪器: 1.4.1.1回流装置:全玻璃磨口回流装置 1.4.1.2加热装置:COD恒温加热器 1.4.1.3 25ml酸式滴定管 1.4.1.4250ml容量瓶 1.4.2实验试剂 1.4. 2.1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 =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 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1.4. 2.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 =0.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烘干2h 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1.4. 2.3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邻菲啰啉,0.695g硫酸亚铁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南邮信息综合实验报告-实验三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信息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班级 B130114 学生学号 B13011413 学生超

实验一电视节目制作 一、实验目的 学习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使用,掌握非线性系统节目编辑流程,熟悉编辑软件的功能及应用。了解大洋资源管理器主要功能,掌握故事板文件和项目文件的创建,掌握素材的选中,素材的排序、复制、粘贴、删除、移动、导入、导出,以及素材创建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容 1、素材的导入和管理及采集 (1)练习在项目窗口中导入素材文件; (2)熟悉素材的管理; (3)熟悉素材的采集方法。 2、编辑影片 (1)练习在“时间线”窗口中添加、删除素材的方法; (2)练习在“时间线”窗口中处理素材的方法。 三、实验步骤 打开premiere软件,新建项目“1316”。 1、制作倒计时片头 新建一个序列,在视频轨道添加五个数字的字幕,将每个数字时间设置为1秒,从5到1倒序排放。 新建字幕,设计背景。新添时钟式擦除的效果,设置时间为5秒。

2、插入图片或视频作为容 点击“文件”、“导入”,将节目素材导入Premiere软件,从项目面板中拉出节目素材,使用对齐功能紧贴在倒计时之后。 3、制作字幕

新建一个字幕。设置为滚动播放,选择开始于屏幕外,结束于屏幕外。新添文本框,输入标题“28-304”与正文部分“B130111413”、“B13011416”的文字。效果如下图。 四、实验小结 通过此次实验,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Premeire软件制作视频,重点掌握了包括开头倒计时、视频图像等素材插入以及结尾字幕等基本操作;在动手制作简短视频的同时,也极激发起对于对非线性系统节目编辑的兴趣与实践能力。 实验二 TS码流离线分析 一、实验目的 在了解MPEG-2 TS码流复用原理之后,利用码流分析软件观察实际MPEG-2码流结构。 二、实验容 利用码流分析软件观察实际MPEG-2码流结构,查看码流的SI信息、PID分配使用情况、带宽使用情况及特定PID包数据。

COD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COD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组别:第一组 组员:学号 王悦:2012200855 宋丹:2012200850 杨荣:2012200841 杨安琪:2012200851 姜梦楠:2012200845 闫心瞳:2012200847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根据COD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利用COD标准浓度溶液,绘制出吸光度与COD值之间的标准曲线。 2.学习COD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的原理,掌握其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已知浓度的COD标准溶液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在强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经过高温消解后,用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COD值。 1.1mol邻苯二甲酸氢钾可以被30mol重铬酸钾完全氧化,其化学需氧量相当于30mol 的氧(1/2O)。因此,可以利用邻苯二甲酸氢钾配置已知浓度的COD标准溶液。 2.重铬酸钾能够氧化邻苯二甲酸氢钾,当试样中COD值为100~1000mg/L时,其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Cr3+)可以在600nm±2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则试样中的COD值与三价铬(Cr3+)的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例关系。 3.当试样中COD值为15~250mg/L时,重铬酸钾未被还原的六价铬(Cr6+)和被还原的三价铬(Cr3+)可以在440nm±20nm波长处测定总吸光度,则试样中COD值与总吸光度的减少值成正比例关系。 三、实验药品与仪器 (一)实验药品 1.蒸馏水、去离子水等,浓硫酸,硫酸(1+9)溶液,10g/L硫酸银-硫酸溶液,0.24g/L 硫酸汞溶液 2.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 (二)实验仪器 1.烧杯、移液管、容量瓶、玻璃棒、滴管等 2.消解管、消解仪、分光光度计 四、实验条件 1.本实验选取高量程(测定上限1000mg/L)COD标准系列溶液: COD值分别为100mg/L、200mg/L、400mg/L、600mg/L、800mg/L和1000mg/L。 2.根据高量程COD标准系列溶液,确定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为c(1/6K2Cr2O7)=0.500mol/L。

绘图综合技能实验报告答案9166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名称 实验日期 学生专业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室名称 教师姓名 成绩 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绘图综合技能实验 一、实验目的 为了加强学生绘图能力,提高绘图效率,本实验室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计算机辅助绘图实验。配合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利用计算机绘图软件AutoCAD,绘制二维零件图和正等轴测图。通过实验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习制图标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实验要求 1、学习AutoCAD软件的功能; 2、学习AutoCAD软件的基本参数和绘图环境的配置; 3、学习AutoCAD软件的绘图和编辑命令; 4、学习AutoCAD软件的尺寸标注方法; 5、学习AutoCAD软件的正等轴测图绘制方法; 6、学习AutoCAD软件的打印输出方法。 三、实验内容 1、回答下列问题: 1)完整叙述什么叫CAD? 答: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指导和利用计算机高效处理图形的能力,协助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产品设计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包括对产品进行辅助设计、分析、修改和优化。 2) 在AutoCAD中,AutoCAD中标注主要有哪些元素组成 答:尺寸界线、尺寸线、标注文字、箭头、中心标记 3) 在创建图案填充时,边界的确定有两种方式,分别是什么以及两者的区别是? 答:两种方式为:拾取点和选择对象; 区别:拾取点方式,是在绘图区以拾取点方式指定填充区域, 选择对象方式为在绘图区中以选择对象方式指定填充区域。 4)简述BLOCK与WBLOCK二个命令的区别? 答:使用BLOCK命令创建的图块被称为内部图块,只能在定义它的图形文件中调用,随定义它的图形一起保存,存储在图形文件内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试验 试验器材:橡皮、萝卜、木块、水等。 实验过程:1、将橡皮放入水中,观察它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再将它切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大小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3、用同样的方法将萝卜、木块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实验结论: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 实验二:研究影响物体的沉浮因素(用小瓶子研究影响物体的沉浮因素) 实验器材:一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球、一组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立方体、小瓶子、红色水等实验过程:1、将这些球按轻重顺序编号,依次由轻到重放入水中,观察沉浮情况 2、将这些立方体按体积大小顺序编号,依次由大到小放入水中,观察它们的沉浮情况 3、把空瓶子盖上盖放入水中,漂浮2、往空瓶中加红色水,观察记录直至小瓶子能沉入水中。实验结论: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五:研究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器材:橡皮泥、量杯、水等 实验过程:1、在一个量杯中倒入200ml水,把橡皮泥做成实心团,放入量杯,记录它的排水量2、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种形状,观察记录它每次的排水量。

实验结论: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取决于它排开的水量,排水量越大越容易上浮。 实验六: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器材:泡沫塑料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小滑轮、橡皮泥、水槽等 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的重力,记录2、用橡皮泥将小滑轮固定在水箱底部,用细线拴住泡沫塑料块,从滑轮中穿过,另一头连接弹簧测力计3、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记录三次的拉力大小及排水量。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实验七: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器材:泡沫塑料块、弹簧测力计、细线、小滑轮、橡皮泥、水槽等 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泡沫塑料块的重力,记录2、用橡皮泥将小滑轮固定在水箱底部,用细线拴住泡沫塑料块,从滑轮中穿过,另一头连接弹簧测力计3、拉动弹簧测力计,分别使小块泡沫塑料块、中块泡沫塑料块、大块塑料块完全浸入水中,记录三次的拉力大小及排水量。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实验八 :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 实验器材:石块、细线、弹簧测力计等 实验过程:1、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石块的重力并记录2、将石块沉入水中,记录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示数变小 实验结论:下沉的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它排开的水量有关,排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活性炭去除COD实验报告

活性炭去除COD实验报告 取水样100ml进行活性炭吸附实验,吸附时间为30分钟。把经过吸附后的废水进行过滤,然后取10ml的清液进行微波消解,测量其CODcr值。 实验步骤如下: 一、测量原水pH值(原水PH=2~4) 二、活性炭吸附实验 1)分别用电子天平衡量活性炭5mg 、10mg 、25mg 、40mg 、50mg 、 75mg 、100mg、 300mg。 2)量取100ml废水,投加步骤1)活性炭。 3)搅拌30min后,进行过滤。 三、微波消解测定COD实验 本实验采用MS-3型微波消解COD测定仪测量废水COD。本实验采用密封消解法。 1)用吹式移液管吸取10.00毫升水样加入消解罐中,分别加入5.00毫升重铬酸钾消解液和10毫升Ag2SO4-H2SO4催化剂,旋紧密封盖,使消解罐密封良好,摇匀,将罐均匀放入炉腔内。 2)消解结束后的消解罐,冷却后打开密封消解罐时,将反应液转移到200mL锥形瓶中,用蒸馏水冲洗消解罐帽2-3次,冲洗液并入锥形瓶中,控制体积约60ml。最后,加入2滴试亚铁灵指示剂,用盛有硫酸亚铁铵的滴定管来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实验部分图片: 分别称取50mg和75mg的活性炭 加入活性炭粉后搅拌30min

过滤 取水样10ml加入消解罐内

加入5ml重铬酸消解液 加入10ml硫酸银-硫酸催化剂

消解后,将反应液移动200ml锥形瓶内 测定后

实验数据: 曲线图 结论: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原废水COD约为600mg/l。经活性炭吸附后,COD最多可以降到460mg/l左右。去除率约为(600-460)/600=23%。从曲线图还可以看出,100ml废水加入活性炭为25mg后,再增加活性炭的量,对废水中的COD的去除效果不再明显。

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书示例

学生学号实验课成绩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验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指导教师姓名伍新华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15-- 2016学年第 2 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 二叉树与赫夫曼图片压缩 报告成绩 实验者 专业班级 组别 同组者 完成日期 年 月 日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目的 z掌握树的存储结构 z掌握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法 z掌握Huffman树、Huffman编码等知识和应用 z使用C++、文件操作和Huffman算法实现“图片压缩程序”专题编程。 2.要求 z针对一幅BMP格式的图片文件,统计256种不同字节的重复次数,以每种字节重复次数作为权值,构造一颗有256个叶子节点的哈夫曼二叉树。 z利用上述哈夫曼树产生的哈夫曼编码对图片文件进行压缩。 z压缩后的文件与原图片文件同名,加上后缀.huf(保留原后缀),如pic.bmp 压缩后pic.bmp.huf 二、 分析与设计 依据上述的实验目的与要求,可导出实现的二叉树与赫夫曼图片压缩软件的流程为: ①读取图片文件、统计权值 ②生成Huffman树 ③生成Huffman编码 ④压缩图片文件 ⑤保存压缩的图片文件 1.数据结构的设计 z记录统计256种不同字节的重复次数使用整型数组。 Unsigned int weight[256]; z二叉树的存储结构。使用结构体存储节点,使用数组存储树的节点,使用静态二叉链表方式存储二叉树。 Struct HTNode{ Unsigned int weight; Int parent; Int lchild; Int rchild; }; Typedef HTNode *HuffmanTree;

COD的测定报告

一、实验简介 1、实验方法: 采用密封管作为消解管,取小计量的水样和试剂于密封管中,放入小型恒温加热皿中,恒温加热消解,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 值;密封管规格为φ16mm 长度100mm~150 mm壁厚度为1.0mm~1.2 mm 的开口为螺旋口,并加有螺旋密封盖。盛有消解反应液的密封管一部分插入加热器加热孔中,密封管底部恒定165℃温度加热;密封管上部高出加热孔而暴露在空间,在空气自然冷却下使管口顶部降到85℃左右;温度的差异确保了小型密封管中反应液在该恒温下处于微沸腾回流状态。采用密封管消解反应后,消解液转入比色皿可在一般光度计上测定。在600nm 波长可测定COD 值为100mg/L~1000mg/L 的试样,在440nm 波长处可测定COD 值为15mg/L~250mg/L 的试样。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 本标准对未经稀释的水样,其COD测定下限为15mg/L,测定上限为1000 mg/L,其氯离子质量浓度不应大于1000 mg/L。 本标准对于化学需氧量(COD)大于1000 mg/L或氯离子含量大于1000 mg/L的水样,可经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3、实验原理:试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在强硫酸介质中,以硫酸银作为催化剂,经高温消解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COD值。

当试样中COD值为100~1000mg/L,在600nm±20nm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Cr3+)的吸光度,试样中COD值与三价铬(Cr3+)的吸光度的增加值成正比例关系,将三价铬(Cr3+)的吸光度换算成试样的COD值。 当试样中COD值为15~250mg/L,在440nm±20nm波长处测定重铬酸钾未被还原的六价铬(Cr6+)和被还原产生的三价铬(Cr3+)的两种铬离子的总吸光度;试样中COD值与六价铬(Cr6+)的吸光度减少值成正比例,与三价铬(Cr3+)的吸光度增加值成正比例,与总吸光度减少值成正比例,将总吸光度值换算成试样的COD值。 4、实验仪器: 消解管、加热器、光度计、消解管支架、离心机、手动移液器(枪)、A级吸量管、容量瓶和量筒、搅拌器(机)。 实验试剂: (1)水(2)硫酸(3)硫酸溶液(4)硫酸银-硫酸溶液(5)硫酸汞溶液(6)重铬酸钾(K2Cr2O7):优级纯。 (7)重铬酸钾标准溶液:a.重铬酸标准钾溶液 b.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c.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8)预装混合试剂 (9)邻苯二甲酸氢钾[C6H4(COOH)(COOK)(10)邻苯二甲酸氢钾COD标准贮备液: a. COD标准贮备液

小学生科学实验报告

筷子的神力 思考:把一根筷子插入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上提,筷子会把米和杯子提 起吗? 材料:塑料杯一个、米一杯、竹筷子一根 操作: 1、将米倒满塑料杯。 2、用手将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从手指缝间插入筷子。 4、用手轻轻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来了。 讲解: 由于杯内米粒之间的挤压,使杯内的空气被挤出来,杯子外面的压力大于杯内的 压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间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将成米的杯子提起来。

瓶子赛跑 思考:装有沙子和装有水的两个同等重量的瓶子从一个高度滚下来,谁先到达终 点? 材料:同等大小、重量相等的瓶子两个、沙子、水、长方形木板一块、两本厚书 操作: 1、用长方形木板和两本书达成一个斜坡 2、将水倒入另一个瓶子中,将沙子倒入瓶子中 3、把两只瓶子放在木板上,在同一起始高 4、装水的瓶子比装沙子的瓶子提前到达终点 讲解: 沙子对瓶子内壁的摩擦比水对瓶子内壁的摩擦要大得多,而且沙子之间还会有摩 擦,因此它的下滑速度比装水的瓶子要慢。 创造:将瓶子里的物质换一换,再让它们比比赛吧!

带电的报纸 思考:不用胶水、胶布等粘合的东西,报纸就能贴在墙上掉不下来。你知道这是 为什么吗? 材料:1支铅笔;1张报纸。 步骤: 1. 展开报纸,把报纸平铺在墙上。 2. 用铅笔的侧面迅速地在报纸上摩擦几下后,报纸就像粘在墙上一样掉不下来 了。 3. 掀起报纸的一角,然后松手,被掀起的角会被墙壁吸回去。 4. 把报纸慢慢地从墙上揭下来,注意倾听静电的声音。 说明: 1. 摩擦铅笔,使报纸带电。 2. 带电的报纸被吸到了墙。 3. 当屋子里的空气干燥(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把报纸从墙上揭下来,就会 听到静电的劈啪声。 创造:请试一试,还有什么物品能不用粘和剂,而用静电粘在墙上

重铬酸钾法测cod实验报告范文.doc

重铬酸钾法测cod实验报告范文 篇一:重铬酸钾法COD测定及颜色变化原理 一、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Cr2O7+14H+6e 2Cr+7H2O (水样的氧化) Cr2O7+14H+6Fe 2Cr+6Fe+7H2O (滴定) Fe+ 试亚铁灵(指示剂)→ 红褐色(终点) 二、器材 1.250mL全玻璃回流装置; 2.四联可调电炉; 3.25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三、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0.2500mo1/L):称取预先在0℃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铅酸钾.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 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2.试亚铁灵指示剂:称取1.485g邻菲啰啉(CH8N2.H2O)、0.695g硫酸亚铁FeSO4.7H2O)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贮于棕色瓶内。

3.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0.1mol/L):称取39.5g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标定方法: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加入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 滴试亚铁灵指试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一一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4.硫酸一硫酸银溶液:于500mL浓硫酸中加入5g硫酸银。放置l-2d,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5.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6.待测样品 四、测定步骤 1.取20.00 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颗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一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摇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对于化学需氧量高的废水样,可先取上述操作所需体积1/10的废水样和试剂于15×150mm硬质玻璃试管中,摇匀,加热后观察是

双波长等吸收测定水样COD

双波长等吸收测定水样COD (该实验为综合性实验,根据文献GB/T 29599-2013《纺织染整助剂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GB11914-89《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32(10)p177-180《双波长等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COD》预习、完成预习报告和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掌握双波长等吸收的分析原理; 4、掌握COD测定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自己拟定)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简称COD)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 L水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 mg/L 表示,国标法以K2Cr2O7作氧化剂。COD的测定分为2步,第1步是水样的消解,第2步是剩余重铬酸钾的测定。剩余K2Cr2O7的测定有三种方法,Fe2+标准溶液滴定,库仑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方便快捷,K2Cr2O7和还原产物Cr3+在可见光区均有颜色,且在K2Cr2O7的最大吸收波长处Cr3+也有吸收,干扰测定。可以采用双波长等吸收的原理消除Cr3+的干扰。 三实验试剂和仪器 实验试剂:C(1/6K2Cr2O7)=0.250 mol/L;Ag2SO4-H2SO4(1:100);Cr3+溶液0.02 mol/L (含H2SO4 1mol/L),1000 mg/L COD标准溶液(在105 ℃下干燥2 h邻苯

二甲酸氢钾,称取0.8504 g 溶解于超纯水,定容至1000 mL ,得到COD 含量为1000 mg/L 的标准溶液。 实验仪器:连华科技5B-3(C)型COD 快速消解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0 mL 比色管40支 四 实验步骤 步骤简要 1 配制系列COD 标准溶液 分别准确吸取COD 1000 mg/L 的标准溶液于比色管或容量瓶中配制成COD 50 mg/L 、100mg/L 、200mg/L 、400mg/L 、600mg/L 、800mg/L 、1000mg/L 标准溶液。 2水样消解(小样) 准确量取c(1/6K 2Cr 2O 7) 0.2500mol/L 1.00 mL ;水样2.00 mL 或蒸馏水2.00 mL (空白)或COD 标准溶液 2.00 mL ;Ag 2SO 4-H 2SO 4(1:100) 3.00 mL 于干燥的消解管中,混匀,空白和水样分别平行3支;在165-1700C 消解15-20 min ,冷去后加蒸馏水4 mL ,混匀,待测。 3 扫描K 2Cr 2O 7和Cr 3+ 吸收曲线 用蒸馏水作参比溶液,在380 nm ~ 650 nm 之间先扫基线,扫描K 2Cr 2O 7标准溶液(取0.5 mL K 2Cr 2O 7定容至10 mL )和Cr 3+溶液的吸收曲线。找出K 2Cr 2O 7在该区域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测定波长λ1,同时找出Cr 3+溶液与测定波长吸光度相等的另一波长作为参比波长λ2。 4 固定波长测定吸光度(在固定波长栏目下进行) 波长1设定为测定波长λ1,波长2设定为参比波长λ2,测定消解水样液、空白和COD 标准溶液在λ1和λ2的吸光度21A A A -=,空白液的吸光度 210A A A -=。A A A 0-=?。COD 溶液相对于空白液吸光度下降,COD 浓度越大, A ?下降越多。 以A ?为横坐标,COD 浓度为纵坐标绘制COD 标准曲线,并得回归方程。根据水样?A ,在标准曲线上标出水样COD ;并用回归方程求出水样COD 。 五 数据记录和数据处理 六 思考题

实验报告_COD快速法

密封消解-分光光度法(快速法) 一、实验原理 在强酸溶液中,加入定量重铬酸钾作氧化剂,在专用催化剂作用下,重铬酸钾被水样中的有机物还原成三价铬离子。在波长610nm进行比色,测定三价铬离子的含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即化学需氧量。采用密封消解水样时,既可缩短水解时间,又可提高分析的准确度。 二、实验仪器 (1)量筒:100mL,2个 (2)移液管:5 mL1个,2 mL2个,1 mL1个 (3)烧杯:250 mL3个 (4)洗瓶:500 mL1个。 三、测定步骤 1、水样保存 水样采集后,应加入硫酸,调节pH值小于2,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水样采集后应尽快分析,必要时应在0~5冷藏下保存,并在48小时内测定。 2、标准曲线绘制 (1)COD值10~200mg/L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COD值为200mg/L的标准溶液:0、0.15、0.3、0.6、1.2、1.5 mL置于专用比色管中,以重蒸馏水补足各专用比色管的溶液均为1.5 mL,相对应的COD值分别为0、20、40、80、160、200。然后加入0.5mL100g/L掩蔽剂,摇匀。加入1.5 mL0.1mol/L消化液和2.5mL催化剂,旋紧密封盖,摇匀后准备加热消解。 加热器加热升温分析前,将加热器接通电源,选择时间及温度。设定反应温度165℃及反应时间10分钟。按下“开始”键,开始升温,当温度升到165℃时,蜂鸣提示并显示“OK”,在165℃恒温,等待使用。将待测专用比色管放入加热器的加热孔中,按下开始键,此时加热器的程序按设定的反应时间10分钟,自动进行倒计时,当到达10分钟时,蜂鸣提示,将专用比色管取出,冷却后,等待比色。 用柔软纸擦净每个专用比色管。先以0mL标准样作为空白,放入仪器中进行比色,其吸光度作为此时COD测定仪的零点。然后依次放入0、0.15、0.3、0.6、1.2、1.5 mL标准样的专用比色管。依次测得吸光度,并输入相应的20、40、80、160、200的COD的值,按“.”结束输入,COD测定仪自动计算出10~200mg/L的标准曲线的B、α、r值。将测得的曲线保存,以备用于未知浓度的水样的测量。 (2)COD值为50~2000mg/L标准曲线的绘制

学生综合实验报告3

本科学生综合性实验报告 (封面) 项目组长_王海森学号_0112759_ 成员胡剑锋、葛付建、黄晰睿 专业_统计学班级_11级__ 实验项目名称企业竞争者信息 指导教师及职称_傅岚副教授____ 开课学期2012 至_2013 学年_二学期 上课时间2013 年04 月01 日

学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目的 理解竞争者信息的概念;能应用竞争者的信息;掌握在互联网上在线收集竞争者信息的方法。 2、内容及要求 选择一家公司,用所介绍的13步骤在互联网上实施竞争者信息收集工作。 1、选择关键词和搜索引擎 2、搜索竞争者的网站 3、检查主要的竞争者信息搜索资源 4、搜索贸易协会 5、搜索个人页面上的信息 6、在线调查竞争者的顾客 7、搜索新闻组并阅读邮件名录 8、搜索企业信息 9、搜索新闻 10、进行个性化的信息搜索 11、外购竞争者信息 12、终身学习在线调查技术 13、参加讨论组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1.确定竞争对手为戴尔 2. 查找戴尔有关资料 3.对戴尔集团进行分析 4.相对戴尔集团的优势与弱项,联想应该采取的措施 5.得出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戴尔的简介: 戴尔计算机公司由是1984年由年仅19岁的迈克.戴尔创立的,当时注册资金为1000美元。目前,戴尔公司已成为全球领先的计算机系统直销商,挤身业内主要制造商之列。截止2000年1月28日的过去四个会计季度中,戴尔公司的收益达到27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增长最快的计算机公司,在全球有35800名雇员 戴尔公司在全球34个国家设有销售办事处,其产品和服务遍及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戴尔公司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还在以下地方设立地区总部:香港,负责亚太地区;日本川崎,负责日本市场业务;英国布莱克内尔,负责欧洲、中东和非洲的业务。另外,戴尔在中国厦门(中国市场)设有生产全线计算机系统的企业 戴尔的发展: 随着1993年首次在日本和澳大利亚开始运营,戴尔公司进入亚太区的目标市场,开始在区域性设施、管理、服务和技术人员等方面进行投资。 中国大陆、香港、印度、日本、韩国、澳门、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台湾和泰国。除此之外,还有38个合作伙伴为其他31个市场提供服务。 戴尔公司在亚太地区提供的系列产品和专业经验,能够帮助跨国企业、政府、大企业以及富有经验的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在区域内进行技术创新。 戴尔通过其“全球客户计划”,向拥有全球业务的亚洲用户提供订制的成套服务和支持。它为全球客户提供统一订货、结账、订制产品(包括安装专有软件),以及本地供货和现场服务等好处,目前戴尔公司在亚太区13个市场开展直线订购业务:澳大利亚、文莱、。 戴尔的质量管理: 戴尔公司亚太业务的核心是设在马来西亚槟城的“亚太客户中心"(APCC)。这间占地23.8万平方英尺的生产厂房于1995年10月投产。2001年2月,占地37万平方英尺的戴尔“亚太客户中心"二期(APCC2)落成。"亚太客户中心"为亚太地区的客户(中国和日本除外)按定单生产台式机、工作站、笔记本电脑、服务器和存储产品。APCC和APCC2都通过了ISO9001:2000 (质量管理),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 以及OHSAS18001:1999 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的认证。 戴尔公司参考"亚太客户中心"的生产与专业功能,于1998年8月建设了位于福建厦门的“中国客户中心"(CCC)。为了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2000年11月"中国客户中心"拓展为35万平方英尺的设施。它继续在生产、管理、营销、财务等各个方面都按照戴尔模式运作。CCC于2001年3月获得ISO9001(2000版)和ISO14001认证。2002年9月,它成为了戴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