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特征如下

商业银行的特征如下
商业银行的特征如下

商业银行的特征如下

(1)商业银行与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也具有从事业务经营所需要的自有资本,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它与其他企业一样,以利润为目标。

(2)商业银行又是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企业。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于经营对象的差异。工商企业经营的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从事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商业银行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特殊商品…一货币和货币资本。经营内容包括货币收付、借贷以及各种与货币运动有关的或者与之相联系的金融服务。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是工商企业经营的条件。同一般工商企业的区别,使商业银行成为一种特殊的企业——金融企业。

(3)商业银行与专业银行相比又有所不同。商业银行的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面,经营一切金融“零售”业务(门市服务)和“批发业务”(大额信贷业务),为客户提供所有的金融服务。而专业银行只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和提供专门服务。随着西方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专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与商业银行相比,仍差距甚远;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上具有优势。

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

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这一职能的实质,是通

盈余和短缺之间的融通,并不改变货币资本的所有权,改变的只是货币资本的使用权。

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形成经济过程中无始无终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

2.信用创造功能

础上,贷款又派生为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现金或不完全提现的基础上,就增加了商业银

贷款需求,存款贷不出去,就谈不上创造,因为有贷款才派生存款;相反,如果归还贷款,

就会相应地收缩派生存款。收缩程度与派生程度相一致。因此,对商业银行来说,吸收。存款在其经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3.金融服务职能

业生产和流通专业化的发展,又要求把许多原来的属于企业自身的货币业务转交给银行代为办理,如发放工资,代理支付其他费用等。个人消费也由原来的单纯钱物交易,发展为转帐结算。现代化的社会生活,

从多方面给商业银行提出了金融服务的要求。在强烈的业务竞争权力下,各商业银行也不断开拓服务领域,通过金融服务业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资产负债业务的扩大,并把资产负债业务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己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4.调节经济职能

调节经济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信用中介活动,调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短缺,同时在央行货币政策和其他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实现经济结构,消费比例投资,产业结构等方面的调整。此外,商业银行通过其在国际市场上的融资活动还可以调节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商业银行因其广泛的职能,使得它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在整个金融体系乃至国民经济中位居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现在的商业银行已经凸现了职能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基本类型

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

职能分工型商业银行又称分离型商业银行,主要存在于实行分业经营体制的国家。其基本特点是:法律规定银行业务与证券、信托业务分离,商业银行不得兼营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不能直接参与工商企业的投资

全能型商业银行

全能型商业银行又称综合性商业银行。其基本特点是法律允许商业银行可以混业经营,即可以经营一切金融业务,没有职能分工的限制。这种类型的商业银行,不仅可以经营工商业存款、短期抵押放款、贴现、办理转账结算、汇兑、现金出纳等传统业务,而且可以涉及多种金融业务领域,如信托、租赁、代客买卖有价证券、代收账款、代客保管财产、咨询、现金管理、自动化服务等,因此被称为“金融百货公司”或“金融超级市场”。

地方性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地方性商业银行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近几年,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银行业积极发挥银行在社会筹融资体系中的主渠道作用,对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政府理财、金融市场发展产生了诸多影响。如何激励商业银行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进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形成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有序发展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市商业银行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剖析了商业银行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的遇到的主要问题,并从深化预算管理领域改革,开展制度创新、推进财政存款分类管理,利用财政存款激励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发展现状及对地方经济的关系 目前,我市的银行机构数不断增加,组织体系趋于完善,总体上已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为主体,以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齐头并地、功能齐备、分工合理的银行组织体系。其中:国有商业银行四家,分别是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地方性银行1家;政策性银行1家;邮政储蓄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五家,分别是中信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温州银行。 (一)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1.存贷款余额不断壮大。我市金融系统存款余额2000年突破100亿元、2004年突破200亿元、2006年突破300亿元、ⅩⅩ年高达473.88亿元,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453.68亿元,平均存款余额45.37亿元,其中:农行存款余额超百亿元,实现146亿元。贷款余款2000年为62.5亿元、2003年为151.1亿元、2005年为209.8亿元、ⅩⅩ年达398.5亿元,其中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396.9亿元。

商业银行有哪些业务

商业银行有哪些业务 商业银行的业务,按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将其业务划分为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三类。 1. 什么是负债业务? 银行的负债业务是形成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银行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存款、借入款和银行资本等。 2. 什么是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吸收的资金,从事各种信用活动,以获取利润的行为。主要包括放款业务和投资业务两大类。 3. 什么是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同时,还利用其在机构、技术、资金、信誉和住处等方面的优势,提供一些服务性的业务与之配合。如: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等。 (一)保险的基本职能 保险的基本职能是保险原始与固有的职能。关于保险基本职能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摊损失和补偿损失或给付保险金;另一种观点认为保险的基本职能是经济补偿和保险金给付职能。 经济补偿职能是在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后根据保险合同按所保标的的实际损失数额给予赔偿,这是财产保险的基本职能; 保险金给付职能是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双方当事人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金额进行给付,这是人身保险的职能。 (二)保险的派生职能 保险的派生职能是在基本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职能。保险的派生职能是融资职能、防灾防损职能。 防灾防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保险防灾防损工作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其他防灾防损主管部门扩展防灾防损工作。保险防灾防损工作体现于:从承保到理赔履行社会责任;增加保险经营的收益;促进投保人的风险管理意识,从而促使其加强防灾防损工作。 保险的融资职能是保险人参与社会资金融通的职能。其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具有筹资职能;另一方面通过购买有价证券、购买不动产等投资方式体现投资职能。 (三)保险的宏观作用 保险的宏观作用是保险对全社会和国民经济总体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浅议国内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转型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等电子渠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非传统金融机构竞争的加入、监管政策的取向和客户金融行为与意识的深刻变化等等诸多因素,都促使银行竞争从市场份额的竞争逐步转向客户基础的竞争。同时,银行智能化发展趋势以及业务复杂程度的增加,也加快各银行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银行的运营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职能、运营职能、营销职能三大职能之一,在企业竞争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不出错,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营管理理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未来,宏观环境的变化正在挑战关于“运营”的传统理念,运营的目标将是“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可控”,卓越运营将会成为优秀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一、运营管理转型的宏观环境 (一)金融市场与客户意识行为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连年增长,银行在新技术手段的支持下,逐步实现电子化、无纸化。尤其是ATM、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等渠道的广泛应用,服务交付也从传统物理网点扩展到互联网,用户数量和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客户的金融行为也从最基本的流动性,安全性不断转变为信息化、便利化和快捷化,对银行运营服务能力、服务渠道的支持保障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 (二)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加剧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和国家对民营银行试点的扶持鼓励,带来了金融市场新的参与者,客户有了更多的金融服务选择。互联网金融新创公司、移动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电商第三方等,他们利用平台、基础设施和积累的客户行为数据,不断实现向支付、理财、融资等的全方位渗透,削弱银行对客户信息的垄断地位,倒逼银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转变。 (三)日趋复杂的银行产品和业务的快速发展 为了顺应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银行借助大数据应用和先进技术,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新功能、新产品、新业务层出不穷,交易数量和交易方式也随之大幅攀升。而每一项新业务和新产品的推出,都相应增加了银行运营管理的复杂程度,在业务流程、工作效率、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变化。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方法大全

常考知识点: 商业银行的概念 1 狭义-短期信贷银行 2 广义-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和经营其他货币信用业务和金融服务的公司企业。 3商业银行分类(性质与商业银行名称无关) 储蓄银行、投资银行、清算银行、外贸、住房开发银行; ?商业银行的性质-金融中介服务机构 ?商业银行的功能 ?一.商业银行的设立(市场准入监管理由:金融货币信用企业专营、主权原则、有序竞 争) 法定条件:最低资本、合法章程、高管、设施、规章制度; 法定程序-股东会决议、两次银监会行政许可、工商设立登记核准注册、公告营业; ?二.商业银行的变更(包括业务经营范围,收购、兼并、股权投资,许可监管理由: 保护存款人权益、谨慎原则、关联关系避免、反垄断、有序竞争) ?三.商业银行的终止(市场退出许可监管理由:保护存款人、债权人利益、维护金融 体系稳定 营业和法人终止:自然到期终止、自行解散、行政许可破产、合并和分立、行政吊销、依法破产 商业银行企业最终目标就是盈利;经营目标有:营业收入、贷款余额、利差、税前利润等;管理目标有:人均创收、人均费用、市场占有率、创新金融产品开发等。但银行最终目标完成取决于: 流动性概念: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 流动不足与流动过剩 安全性目标:不良资产比例、坏账率、资本充足率等 商业银行“三性”目标的协调和统一 流动性、安全性是前提,否则就谈不上盈利,只有盈利银行才有基础更恰当安排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概念 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法制、金融体系 自然环境-地理、气候、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外部宏观政治、经济、人文大环境;内部经营人和小环境 ;硬环境—;软环境—可持续循环生态环境; ? 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环境影响 制度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法律环境:国际法制-WTO、巴塞尔协议、国际反洗钱;国内法制-商业银行法、银监法、央行法、公司法、证券法; 经济环境: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或紧缩、银根松紧、汇率、利率变动、贸易出入超、财政赤字或盈余、就业状况等; 金融环境:资金供求关系、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

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的性质性质:1 商业银行具有一般企业的特征2. 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 3.经营对象、经营方式、资产结构、经营风险4. 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的金融机构 商业银行的功能及基本业务商业银行的功能: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用创造金融服务货币政策传导者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安全性原则流动性原则盈利性原则三性的关系 单元银行制优点:公平竞争、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管理成本低缺点: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竞争力不强 总分行制——总行制优点: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竞争力强可降低银行风险银行数量少,便于国家控制和管理。缺点:易形成金融垄断;银行内部管理难度大;各分支行对所在地经济的关注程度不够,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资本的功能营业功能:商业银行存在和发展业务的先决条件,是商业银行维持正常经营的必要保证。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对商业银行的最低注册资本作出了规定: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十亿人民币,城市合作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一亿元人民币,农村合作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五千万元人民币。保护功能:当商业银行发生亏损甚至破产倒闭时,资本金可以保护存款人和一般债权人免遭损失,并维护公众对某家银行或银行体系,甚至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信心。A:100(资产)=92(资本)+8(负债)B: 100(资产)=92(负债)+8(资本)管理功能:金融监管当局对银行资本金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以保证银行的安全。 银行资本的构成一般企业资本的构成:股本、盈余银行的双重资本:核心资本:股本(1)普通股(2)优先股;盈余(1)资本盈余(2)留存盈余 附属资本:(1)债务资本---次级长期债务:商业银行次级债券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2004年2月,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发行的普通的、无担保的、不以银行资产为抵押或质押的长期次级债务工具可列入附属资本,在距到期日前最后五年,其可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每年累计折扣20%。如一笔十年期的次级债券,第六年计入附属资本的数量为100%,第七年为80%,第八年为60%,第九年为40%,第十年为20%。(2 储备金:为了防止意外损失而从收益中提留的资金,包括资本准备金和放款与证券损失准备金。 巴赛尔协议88年:提出双重资本(核心和附属)含义加权风险资产计算充足率一级4%,资本8%03年:三个支柱(最低资本要求8%,风险范畴扩大,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市场约束)10年:一级资本8.5%,(6%核心资本加2.5%防护缓冲资本)我国11.5%,10% 分子对策含义:尽量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总量,改善和优化资本结构银行内源资本管理是通过增加留存收益来充实银行资本金的方法内源资本支持资产增加的限制因素:1银行及金融管理当局所决定的适度资本金数额 2 银行的获利能力 3 银行的股利政策外源资本管理:通过发行普通股、优先股或者是次级长期债券来增加资本金。分母对策含义:压缩资产规模、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资产额,从而提高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重。压缩银行资产规模调整银行资产结构:减少搞风险资产的比重,增加低风险资产的比重。 存款的种类交易类存款交易类存款---私人或企业为了交易目的而开立的支票账户。(活期存款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NOW帐户)货币市场存款帐户自动转账制度协定帐户)非交易类存款非交易类存款:以生息为主要目的的存款,可为商业银行提供了稳定的资金(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存单)零续定期存款与物价指数挂钩的指数存款证)非存款的种类短期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转贴现回购协议欧洲货币市场借款长期借款——发行金融债券积极经营与提高存款稳定性的策略银行主动负债的积极经营策略: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提高存款稳定性的策略:提高银行存款稳定性主要体现在提高活期存款的稳定率和延长存款的平均占用天数。(存款客户的多少存款服务质量高低存款利率水平存款的安全性) 存款成本的构成及相关概念存款成本的构成:利息成本:是银行按约定的存款利率,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存款人的报酬。营业成本:除利息之外,银行其他的所有开支,包括工资、折旧、办公费用、广告宣传费用等。和转向存款等。存款成本的相关概念及分析1、资金成本:服务客户存款支付的一切费用,包括利息成本和营业成本之和。 2、可用资金成本:银行可用资金负担的全部成本存款成本的控制存款结构与成本选择: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款总量与成本控制:1 逆向组合模式:存款总量增加,成本下降2 同向组合模式:存款总量增加,成本增加 3. 总量单向变化模式:存款总量增加,成本不变 4. 成本单向变化模式:存款总量不变,成本增加5。银行应尽量实现1和3这两种模式这不仅需要考虑存款的总量,还要考虑存款的结构、利息成本与营业成本的占总成本的比重等问题。 商业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种类:1 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2. 同业借款:同业拆借、同业抵押借款、转帖现。3.其他短期借款途径:回购协议、欧洲货币市场借款(特点:1. 期限短 2. 与存款相比、银行主动性强,具有时间和金额上比较集中,但成本高。)管理要点:1. 短期借款可用于解决银行短期资金周转困难和临时性的资金不足:1 确定合适的借款时机,考虑银行自身的短期资金需求、市场利率及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等。2 根据成

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有哪些

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区别有哪些? 政策性银行不同于政府的中央银行,也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它的重要作用在于弥补商业银行在资金配置上的缺陷,从而健全与优化一国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与其他银行相比,政策性银行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从资本金性质看,政策性银行一般由政府财政拨款出资或政府参股设立,由政府控股,与政府保持着密切关系。如德国(复兴开发银行法)规定:复兴开发银行为政府所有,其中联邦政府占80%的股份,各州政府占20%的股份。法国的对外贸易银行,是由法国的中央银行持股24.5%,信托储蓄银行持股24.5%,以及其他大商业银行投资组成。 第二,从经营宗旨上看,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标,而以贯彻执行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为己任。其主要功能是为国家重点建设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及区域的发展提供资金融通。一般包括支持农业开发贷款,农副产品收购贷款,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贷款,进出口贸易贷款等。但是不以营利为目标并不意味着政策性银行都不盈利,或是都无视效益性,而仅仅是以经营的目标角度来讲,不追求盈利或利润最大化。 第三,从业务范围上看,政策性银行不能吸收活期存款和公众存款,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提供的资本金、各种借入资金和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筹措的资金,其资金运用多为长期贷款和资本贷款。政策性银行收入的存款也不作转账使用,贷款一般为专款专用,不会直接转化为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所以,不会像商业银行那样具备存款和信用创造职能。政策性银行有自己特定的服务领域,不与商业银行产生竞争。它一般服务于那些对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且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资金回收慢的项目领域,如农业开发、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经济技术开发等领域。 第四,从融资原则上看,政策性银行有其特殊的融资原则。在融资条件或资格上,要求其融资对象必须是从其他金融机构不易得到所需的融通资金的条件下,才有从政策性银行获得资金的资格,且提供的全部是中长期信贷资金,贷款利率明显低于商业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有的甚至低于筹资成本,但要求按期还本付息。 第五,从信用创造能力看,政策性银行一般不参与信用的创造过程,资金的派生能力较弱。因为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不是吸收存款,而往往是由政府提供,而且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主要是专款专用,正常情况下不会增加货币供给。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第三版)课后计算题

第二章 资本充足率的计算 资产持续增长模型,外援资本增加额?P55 选择何种方式筹措外部资本P58 假定某银行需要筹措5000万元的外部资本。该银行目前已经发行的普通股为2000万股,总资产将近15亿元,权益资本8000万元。如果该银行能够产生3亿元的总收入,而经营费用不超过总收入的85%。 现在该银行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筹措所需要的资本: 第一种,以每股本25元的价格发行200万股新股; 第二种,以12%的股息率和每股10元的价格发行优先股500万股; 第三种,以票面利率为10%出售5000万元的次级债务资本票据。 如果银行的目标是使每股收益最大化,那么应选择何种方式来筹措所需的资本? 第三章 2、B银行发现其基本活期账户(最低余额要求为400美元)的月平均服务成本(包括人工和计算机)是3.13美元,管理费用每月是1.18美元。银行试图从这些账户获取每月0.50美元的利润率。银行应该每月向每个客户收取多少费用?

3.13+1.18+0.05= 4.81 第四章 1、A银行上报存款数为7500万元,(最近两周储备计算的日平均额)。在最近的储备计算期,其非个人定期存款日平均为3700万元,库存现金计算期的现金平均余额为98.7万元。假设交易存款的储备要求是:未清偿总额在4680万元以下的储备率为3%,未清偿总额在4680万元以上的部分按12%计算,定期存款要求的储备为3%。计算该银行在中央银行应存的日平均法定储备。 3700*3%+(7500-3700)*3%-98.7=126.3万元 第五章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现状——处理不良资产的配套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才能保证贷款行为是建立在商业基础之上的。 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国有企业对银行过份依赖的重要途径之一,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可以减轻银行的借贷压力,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发挥对企业的监督功能。 改革银行体系,加强竞争,消除垄断是提高银行体系经营效率的关键。 此外,加强中央银行监管,提高监管水平,完善政府财政职能,才能最终解决银行体系不良资产的产生机制。 第六章 成本收益定价法例题P152 第七章 1、假设刘辉从银行获得一笔汽车贷款,贷款金额为50 000元,贷款期限为1年,按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建议 叶松盛 摘要: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如何创新盈利模式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盈利模式单一、业务品种较少、资金运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市场化、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金融托媒现象加剧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盈利模式利率市场化金融托媒中间业务 2011 年,我国商业银行全年累计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比2010年增加2775亿元,同比增长36.3%。在实现利润高速增长的同时,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如何解决商业银行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盈利模式构建问题,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探索和实践的重要工作。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以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财务收支结构。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利差主导型和非利差主导型两种模式,前者是以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为基础,而后者则与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及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相关。目前我国还处在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阶段,从实际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 (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传统业务占主导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现状体现为两个主体:一是收入总额中以利差收入为主体;二是利差收入中批发业务占主体。这是由于各家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渠道极为有限,主要通过发放贷款、上存存款金融机构往来等渠道来运用资金,由此决定了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单一。根据实际情况,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比重在50%左右,与之相比,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较小,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小额信贷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影响

财税统计 2004.8:15-62. [2]冯莉.我国商业银行创新管理[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大学学报. 2004.4:25-26. [3]张际萍.人力资源的会计思考与实证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系.2003. [4]陈云娟,包洪信.国有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策略[J].上海金融. 2003.5:63. [5]邬锦文.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龙玉国,男,(1970-),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金融副教授,金融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金融风险控制与研究。 摘要: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时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方的压力。地方性商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和壮大,必须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市场定位战略。对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来说,其市场定位应是突出灵活机制、体现专业优势、明确服务对象、紧随市场需求、拓展中间业务。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小额信贷服务。 关键词:小额信贷地方性商业银行明确服务对象 小额信贷的英文是Micro Credit,一般是指专向中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小额信贷的宗旨是通过金融服务为贫困农户或微观企业获得自我就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其走向自我生存和发展。 小额信贷起源于孟加拉乡村银行在中国的引进和延伸,并非是本土生长起来的。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首先将与国际规范接轨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引入了中国,成立了“扶贫经济合作社”,首先在河北省的易县,河南省的虞城县和南召县和陕西省的丹凤县建立了以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为贷款模式的小额信贷扶贫社。1995年开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在全国17个省的48个县(市)推行以扶贫等为目标的小额信贷项目。开发计划署后来在天津和河南的部分城市开展了针对下岗职工的城市小额信贷项目。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2000年开始,农信社根据央行信贷扶持“三农”的要求,以农信社存款和央行再贷款为资金来源,在地方政府的配合下开展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据统计,截至2006年12月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户贷款余额9197亿元,比年初增加1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82亿元。农户贷款中无需抵押担保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余额1710亿元,比年初增加116亿元;农户联保贷款余额1001亿元,比年初增加140亿元,是小额信贷的主体。 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后,我国农村金融面临难得的发展良机。 地方性商业银行是指业务范围受地域限制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主要是指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 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虽然近年发展迅速,但时刻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多方的压力。地方性商业银行要生存、发展和壮大,必须有符合自身实际的市场定位战略。对我国地方性商业银行来说,其市场定位应是突出灵活机制、体现专业优势、明确服务对象、紧随市场需求、拓展中间业务。要在同国内大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中,推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成为金融创新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和工农中建4大银行到10多家全国性业务银行相比,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从百余年到十多年的都有,从国有的到合资的也都有,但是他们强大吗?不可竞争吗?不是,他们也有很多压力和问题,而这些压力和问题的存在恰好也给了地方性商行一次更快发展的机会。全国性银行在从业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大集中,当然就信贷和管理来说大集中是一个规避风险的好办法,但是就市场而言大集中就是一个致命的缺陷,主要的原因产生于总行掌握着很多决策权和指导权,而他们真正的了解地域性市场吗?他们知道在一个地区内百姓的需求吗?不尽然,所以从调研到决策到执行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地方性商行恰恰占据了地域性的优势可以迅速的调研、决策和执行。在其次就是目前外资银行的进入,进入的主要市场就是全国性银行的主要市场或高盈利市场,那么他们既要对应外资银行调整自身策略也要稳固现有市场份额,几乎没有时间和经历再去考虑一个省或一个市的事情了。 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中国目前不缺大银行,不缺中型银行,也不缺小银行。同时,也不缺为大型客户服务的银行,也不缺为中型客户服务的银行,就是缺少真正为小企业、小客户服务的银行。这是中国的特点和国情决定的。 所以,在防范风险前提下,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小额信贷服务。实际上,发放小额信贷的银行是可以发的,比如印尼的人民银行、孟加拉、菲律宾的一些银行都有一些好的例子。在我国发放小额信贷主要是地方性商业银行应该在小额信贷方面有所作为。 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有学者认为,地方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贴近企业的信息优势。地方商业银行在信息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获得那些通常很难量化、检验和进行组织的职级传递的“软信息”,这些软信息是在银行与企业、所有者和地方社团多维度密切联系中累积起来的。地方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评估贷款风险和收益的平衡关系,并对之施以有效的管理。其二,与小企业的密切联系。由其信息优势所决定,地方商业银行与地方小企业是天然的密切伙伴。其三,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由于贴近客户、贴近市场,地方商业银行可以在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多样化金融服务。其四,治理结构的优势。地方银行由于受到较少的限制,与大银行相比,它们可以比较充分地实现产权的多样化和民营化,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 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金融资金注入贫困地区或者弱势群体。结合我国新出台的《农民专业合作法》完善农村的保险市场、期货市场,引导更多的金融资金进来。按照审慎适度监管的原则,鼓励金融组织和产品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 专家们指出,最近银监会在2006年底对农村进行的体制改革中,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放开、搞活农村金融市场,既要鼓励形式多样的金融组织,还要结合农民、农业、农村以及保证城镇低收入这方面下岗职工这样一些情况来创新出更多的产品,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在于“做强”。现在几乎所有的城市商业银行都把进一步发展的希望寄托在突破“城市壁垒”、实现跨区域经营上。尽管由于存在地域上的限制,城市商业银行的许多业务开展受到局限,但这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其现有的实力,实现跨区域扩张并非易事。为此,城市商业银行当前应把注意力、着眼点放在“做强”上,其中的关键:一是要下大力气消化、处置不量资产;二是要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素质;三是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做”出特色,没有特色的城市商业银行将失去生存基础;四是要注重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应该充分认识到,第一,弱势群体虽然没有足够的抵押品,但他们也拥有与富人同样的遵守信用和创造财富的能力;第二,弱势群体应该得到支持,但也必须结合实际,建立合理有效的治理制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机制,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地方性商业银行应认真借鉴尤努斯教授的成功经验,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先导的发展理念,不断推出各种灵活高效个人小额融资服务,积极帮助更多的老百姓实现投资创业的梦想。与此同时,小额信贷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影响不只是开发出一种金融发展的新思路,更是一个改造和在发展的最佳时机,能够冷静清醒的看透市场,寻找到市场突破口,从最基础的业务出发,占据小额信贷垄断行业,日后才有更为良性的发展。 小额信贷对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影响 李丹娜凌峰(哈尔滨银行) (上接第79页) 80

高三政治常识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知识点

高三政治常识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知 识点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三政治常识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知识点》的内容,具体内容:在政治的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点可能并不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考试试卷中,但作为我们高三同学应该掌握的常识性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所了解,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商业银行与政... 在政治的学习中,有很多知识点可能并不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的考试试卷中,但作为我们高三同学应该掌握的常识性问题,我们一定要有所了解,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概念 政策性银行( policy bank / non-commercial bank )系指那些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工具的金融机构。具有政策性的银行是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目前,银监会统计口径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列入政策性银行,将国家开发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并列统计。 "商业银行"是英文Commercial Bank的意译。综合来说,对商业银行这一概念可理解为: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货币经营企业。

在给这个概念下定义问题上,中西方提法不尽相同。我们认为商业银行的定义应包括以下要点,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信用授受的中介机构;第二,商业银行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企业;第三,商业银行是唯一能提供"银行货币"(活期存款)的金融组织。 商业银行与政策性银行区别 (1)任务不同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贷款为主要业务。政策性银行着重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规划,支持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它投资的对象必须是国家支持或扶持的行业和项目。 (2)经营目标不同 商业银行是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政策性银行不以盈利为目标,它实行自主经营、保本微利、不与商业银行竞争等经营原则。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评价或选择项目。 (3)融资原则不间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是向中央银行借入的存款准备金和单位、个人的储蓄存款;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国家划拨的资金和其他财政性资金。由于它主要是对国家负政策性责任,自身经济效益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无法承担银行正常贷款利息项目。 商业银行在我国的分支机构,构成了我国的银行体系。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养老基金组织,各种投资基金组织等。 (4)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性工具进行资金融通的场所。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编号: 英文名称:Business and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课程属性:必修课 学时:48学分:2 先修课程:货币银行学、银行会计、金融市场学适用专业:金融学 一、课程简介 1.知识掌握:商业银行经营学是研究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营运机制及业务发展规律的科学。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臻完善,货币信用经济也日益发展。由于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主体地位,商业银行经营学作为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要求学生学生掌握货币信用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营运机制及业务发展规律,并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商业银行经营中的相关问题,评价银行经营效果,达到金融学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为我国迎接国际金融业挑战、培养适应 21 世纪金融业发展所需要的专门人才具有主要意义。 2.能力培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理论、管理理论和主要业务的实际操作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从而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从事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基本需要。为了更好的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将讨论、答疑、等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联系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实际进行比较研究,以使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教学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单元:导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职能、经营特点和经营原则,把握商业银行的设立与机构设置,了解商业银行的发展与改革,从而为学好以后各章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把握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经营特征、基本作用以及商业银行发展的趋势。 3.教学方法:在本章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

浅议国内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转型发展精编

浅议国内商业银行运营管理的转型发展精编 High quality manuscripts are welcome to download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等电子渠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非传统金融机构竞争的加入、监管政策的取向和客户金融行为与意识的深刻变化等等诸多因素,都促使银行竞争从市场份额的竞争逐步转向客户基础的竞争。同时,银行智能化发展趋势以及业务复杂程度的增加,也加快各银行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银行的运营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职能、运营职能、营销职能三大职能之一,在企业竞争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不出错,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营管理理念,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在未来,宏观环境的变化正在挑战关于“运营”的传统理念,运营的目标将是“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可控”,卓越运营将会成为优秀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一、运营管理转型的宏观环境 (一)金融市场与客户意识行为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用户的连年增长,银行在新技术手段的支持下,逐步实现电子化、无纸化。尤其是ATM、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等渠道的广泛应用,服务交付也从传统物理网点扩展到互联网,用户数量和交易规模迅速扩大。客户的金融行为也从最基本的流动性,安全性不断转变为信息化、

便利化和快捷化,对银行运营服务能力、服务渠道的支持保障等方面都提出更高要求。 (二)金融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加剧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和国家对民营银行试点的扶持鼓励,带来了金融市场新的参与者,客户有了更多的金融服务选择。互联网金融新创公司、移动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电商第三方等,他们利用平台、基础设施和积累的客户行为数据,不断实现向支付、理财、融资等的全方位渗透,削弱银行对客户信息的垄断地位,倒逼银行业传统发展模式的转变。 (三)日趋复杂的银行产品和业务的快速发展 为了顺应市场变化和竞争加剧,银行借助大数据应用和先进技术,不断丰富金融产品,新功能、新产品、新业务层出不穷,交易数量和交易方式也随之大幅攀升。而每一项新业务和新产品的推出,都相应增加了银行运营管理的复杂程度,在业务流程、工作效率、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和变化。 (四)操作风险的变化

商业银行的功能与地位

商业银行的功能与地位 1、商业银行的功能 (1)信用中介: 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实现资金的融通:具体作用有: ?把暂时从再生产过程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转化为可用资金; ?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为能带来货币收入的投资,扩大社会资 本总量,加速经济增长; ?将短期货币资本转化为长期货币资本 (2)支付中介 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代理人 支付中介职能的发挥,大大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周转,促进了经济发展。 (3)信用创造: 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功能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指能够通过利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而衍生出更多存款,从而扩大社会货币供应量。(创造派生存款) (4)金融服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经济单位之间的联系更加复杂,各金融中介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人们对财富的管理要求也相应提高,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不断拓展自己的金融服务领域,如信托、租赁、咨询、经纪人业务及国际业务等,并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商业银行也就有了“金融百货公司”的称呼。(5)调节经济: 调节社会各部门的资金余缺,实现调节经济结构、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引导资金流向,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并可调整国际收支状况。 2、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商业银行已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中枢 ?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对全社会的货币供给具有重要影响 ?商业银行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信息中心 ?商业银行已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商业银行成了社会资本运动的中心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论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论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可分为两种,即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混业经营是指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 混业经营制度的特征是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如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业务、短期信贷与长期信贷业务、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之间不作或很少作法律方面的限制。 而分业经营是一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分别设立机构独立经营业务的经营方式。 这两种经营模式各有利弊:分业经营模式以英、美、日等国为代表,综合分析英、美、日等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和地区,发现其在理论和实践上具有积极作用,能有效地降低整个金融系统运行的风险,它通过限制商业银行经营证券业务,划清证券业与银行业的资金来源,有效地控制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风险和投资风险,从而使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得到控制;能够集中力量,进行专业化服务;分业经营可使监管部门实行分业管理,促进金融监管的专业化分工,明确监管职责,提高监管效能。 混业经营模式以德国为代表,混业经营模式本身具有分业经营模 式所缺乏的某些优势。第一,混业经营模式增强了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一方面从市场营销优势看,它可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从而迅速满足客户需求,使客户享受到整体服务和综合定价的优惠,同时可根据不同客户的要求量体裁衣地满足其定制的金融产品。有利于与客户建立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从市场收益优势看。混业经营能使商业银行根据不同金融业务的市场增长潜力和赢利水平,集中向优势业务倾斜,提高收入来源,保证整体赢利能力。第二,由于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广,因此有利于实现其经营规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第三,降低银行风险。混业经营的银行能比较全面了解、掌握客户的财务、经营状况,从而

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关系

论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关系 从定义上说,政策性银行与商业银行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 政策银行是指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专门为贯彻、配合政府社会经济政策或产业政策,在特定的业务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充当政府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专门金融机构。简而言之,政策性银行是专门经营政策性货币信用业务的银行机构,是非营利性的专业银行。根据其业务性质可分为五大类:①开发银行②农业信贷银行③进出口银行④住宅信贷银行⑤中小企业银行。 而商业银行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以收受存款、提供资金信贷为主要业务的银行。根据性质分,可分为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②股份制商业银行③合作制商业银行④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和外国银行分行。 其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本来源不同。政策性银行多由政府出资建立,业务上由政府相应部门领导。商业银行多采取股份制的形式,业务上自主经营、独立核算。 2.资金来源不同。政策性银行一般不接受存款,也不从民间借款。而商业银行以存款作为其主要的资金来源。 3.经营目的不同。政策性银行是为了支持某些部门的发展而专门成立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与相应的产业部门关系密切。而商业银行则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业务范围广泛。 将第三点具体化后,我们可以发现,政策性银行的业务范围,包括①国家开发银行的业务范围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③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范围。政策性银行的业务主要是负责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负债业务主要是发行金融债券和借款,包括向财政借款,向中央银行借款、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等。资产业务则是贷款和投资。中间业务主要是围绕借款项目和借款单位的专项资金划转及其他金融业务。 而商业银行的业务范围可以概括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三大类。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以形成其经营资产的业务,主要包括筹集自有资本金,吸收存款,承兑票据,发行债券,向中央银行、政府以及金融市场借款、对外担保等。调查显示,存款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负债业务,一般占其负债业务量的75%-80%。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其积聚的货币资金从事各种信用活动获得利润的业务,是商业银行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而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不动用自己的资产,而是凭借自己的业务条件经营金融服务,收取服务费的业务,主要包括支付结算、银行卡、代理、担保、承诺、基金托管、咨询顾问等。近年来。多数国家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已超过资产业务收入而成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和增长点。 2006年9月,银监会同意国家开发银行在不与商业银行竞争和填补空白的前提下,应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要求,对商业银行不愿介入或中途退出、出现流标、工作开展出现严重失效、助学贷款业务存在空白的高校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国家开发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同样存在着竞争关系。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政策性银行,无论从贷款余额还是营利能力,甚至从投资银行业务看,国家开发银行都在迅速成长。目前,中国开发银行近90%的贷款投向了能源、交通、公共设施管理等“瓶颈”领域。而这些做法招致一些商业银行的不满,因为类似的优质客户也是商业银行想得到的。中国银行曾指出,在公路、桥梁、通讯等许多竞争十分激烈的优质大型项目方面,中国开发银行往往能以较长的期限、较低的成本取得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获取靠的是国家政策给予的“偏爱”。这种竞争关系是不平等的,因为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根本不同,前者来自居民和企事业单位存款,筹资成本很大,后者来自财政拨款和发型金融债券等,成本很小,还享受着很多国家优惠政策,亮着根本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

银行如何做好运营管理

银行如何做好运营管理 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衍生出对金融服务的多元化、差异化需求。尽管中国银行业的同质竞争一直广受诟病,但事实上,银行业在差异化经营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也从未停歇。 银行如何做好运营管理 一是深耕细作交易银行业务。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立足商业银行支付结算、现金管理、贸易金融等核心基础功能的交易银行业务,成为各家银行的战略核心业务和新业务增长点。各家银行均加大资源投入,通过夯实基础系统和平台建设,深耕细作,精细管理,以发展交易银行业务为契机,回归服务客户本源,重塑银客关系,增强客户粘性和体验,并为银行带来低成本稳定负债和风险可控的稳定收益。 二是创新发展大投行、大资管和大财富业务。 新常态下,以大投行、大资管和大财富业务等为代表的新兴业务契合了社会融资结构和居民财富配置的变化趋势,并且天然具有轻资本的业务属性,是商业银行服务直接融资市场的有力抓手。大投行业务以大企业、金融机构和公共服务部门的直接融资需求为服务对象,积极介入企业兼并重组、并购金融、股权投资、结构化融资、另类投资、资产证券化等领域;大资 管和大财富以企业和居民多元化的投资理财需求为服务对象,加快向净值型产品转型。二者紧密相连、相互推动,分别从资产端和资金端发力,共同构成直接融资市场的“双轮趋动”。 三是强化资本约束。 当前,各家银行普遍面临利润增速放缓、资产质量承压、

资本消耗加快、补充渠道受限等问题,资本的稀缺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对资本管理和补充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一是要不断强化资本约束理念,加大资本的精细化和集约化管理,优化业务结构,积极发展轻资本、轻资产业务,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二是要坚持以资本内生积累为主、外源补充为辅,努力提升资本内生能力,并积极创新资本补充方式,拓宽资本筹集渠道。三是严格管控资产质量,加大不良资产的重组、清收、转让、核销、化解等,降低资本的额外消耗。 银行如何做好运营管理 一是线上线下融合。 通过有形渠道和无形渠道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强化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通过线上获客、线下深耕,打造“天地对接”模式,形成客户交易服务环境的闭环管理,确保客户在不同的渠道获得一致的服务体验。 二是开放平台搭建。 积极探索在融资、投资、理财、交易银行、同业业务等方面搭建开放式平台,加强场景建设,改善客户体验,抢占业务入口。 三是生态圈链对接。 通过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强化跨界的互联网金融生态整合,凭借海量服务场景、完善的网络生态、良好的客户体验,构建起客户、银行、第三方共赢共生的新型产业生态圈。 四是智能集成应用。 把信息科技的角色从“支持保障”向“引领发展”转变,将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新技术全面深入应用于客户服务、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各方面,提升经营管理的智慧集成与应用、智能推动与替代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