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_效应与展望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5 卷第5 期

双月刊2009 年9 月出版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陈建军1,陈国亮2

(1.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

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

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

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

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效应

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09)05-0026-05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经济领

域又包括制度和文化方面,甚至包括城乡一体化,如

姚士谋等人(2004)曾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

区为例对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进行了

比较研究,而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的出

于研究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的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长三角范围内要素自

由流动,各次区域本着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实现有

效的产业分工,从而形成分工明确、机制灵活的有机

的经济体。长三角一体化中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并不

是同步进行的,而是经济一体化先行,而其他领域的

一体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及

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从长三

角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更多的还是体现为区域经济

一体化,有学者(陈建军,2008)将其归纳为三个阶段:先是上海经济区时期,宏观特征是“区域经济合作”,微观特征是上海国有企业和江浙的乡镇企业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第二阶段则是浦东开发开放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上海新的资源优势的形成;第三阶段则是21 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时期,更多的表现为制度层面上的竞争与合作。

从这三个阶段来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表现出的一个特点便是,计划色彩逐渐淡化,市场元素更加浓郁,同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也经历了从早期的自上而下转变至后期的自下而上,而

且经济一体化的内容和层次也不断提升。那么,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

体化在现阶段又有哪些新的特点,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本文力图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文献

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

收稿日期:2009-07-24

作者简介:陈建军(1955-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亮(1983- ),男,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70773095)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上,本文还将展望长三角一体化的未来走向。随着科

学发展观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区域一体化

正在成为国内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珠江三角

洲一体化、京津唐一体化以及较小氛围的长株潭一

体化、成渝经济一体化、中原城市群等都已经成为相

关区域和部门所关切的重要问题。作为国内较早开

始的长三角一体化,在借鉴发达地区一体化经验的

同时,总结自身的发展经验,这对国内其他地区的一

体化的研究和实践也具会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方兴未艾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端于20 世纪80 年代的上

海经济区,进入到21 世纪,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第三阶段(陈建军,2005),一体化和市场化的程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了。直到2008 年,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下同)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对于这样一个一体化不断

深化的过程,不同学者各个层次上进行了研究,归纳

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长三角内在机

制的研究;第二则是关于产业同构与一体化的关系;最

后是从产业分工与一体化的研究。

(一)一体化内在机制研究

关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很多学者都

承认规模经济在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如史晋川、谢

瑞平(2003)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三个角度研究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动因问题,陈建军(2008)则指出长三角区域内部存在着内生性的一体

化动力因素,而且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和外部经济性、

产业转移和产业水平分工、要素流动网络以及空间距

离等变量加以解释。吴柏均(2008)则借鉴了诸如丁伯根、巴拉萨和詹姆斯·米德等人的关于一体化的理论

解释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并认为政府应该采

取“消极一体化”政策而不是“积极一体化”的策略。

张旺军(2008)则从社会经济网络角度研究了长

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他认为通过产业集群,强化社会经济网络建设可以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

体化。也有学者(陈建军,2008)则认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动力-行

为-结构-模式”的分析框架来加以统一,而且在此框

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解为四对主要矛盾: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关系、主导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二)产业同构与一体化

产业同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还是有弊的,从

学术界来看,主要存在“产业同构有害论”和“产业同

构无害论”两种观点,但从长三角地区来看,基本上

还是认为产业同构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不矛盾

的。夏永祥和卢晓(2006)认为产业同构对长三角地

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积极意义,长三角的产业同

构和重复建设并未对长三角经济造成明显的不利。

胡彬和应巧剑(2008)认为苏南地区和浙江地区的“模式趋同”都是在内因驱动和外因影响下步入过渡

与转型期的一种表现,而这种“模式趋同”则是区域

合作的需要,而合作的内容则包括市场一体化、模式

一体化和功能一体化。而陈建军(2004)则指出长三

角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但不应夸大其负面效应,他

甚至认为长三角的“产业同构”是长三角实现“广域

产业集聚”的表象。同时,他认为在长三角次区域应

该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进而和长三角区域

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三)产业分工与一体化

与产业同构相对应的概念便是产业分工,产业

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逻辑关系可解释为各个次

区域通过发展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在产业

链上实现有效的分工,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

展,正如吴柏均(2008)认为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才是

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周国

红和楼锡锦(2007)通过对宁波532 家企业调查访谈,得出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态势和特征,并

且他们认为在战略上要把握住四个方面,其中之一

便是产业的分工和协作。产业分工必然涉及产业转

移,换句话说,产业分工是产业转移的结果,因此,研

究产业分工与经济一体化与研究产业转移与经济一

体化是等价的。如范剑勇(2004)通过新经济地理学

分析框架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

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李廉水和周彩红(2007)运

用相似系数等方法从三个维度分别对长三角制造业

产业层次、行业层次和产品层次的区际分工状况进

行测度,他们认为江苏、浙江和上海在制造业领域的

地区专业化分工已逐步形成,而且这种区域分工已

经成为推动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驱动

力。李廉水和袁克珠(2007)通过对长三角两省一市

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资源

陈建军,陈国亮

保护能力的比较后认为三地有必要发挥比较优势推

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江浙企业

纷纷向上海扩展其价值链,形成生产和销售的分离,

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产业集聚间的分工,陈建军等人(2009)曾基于长三角地级市企业数据在产业和空间

两个层面上对产业集聚间的分工进行了研究。

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效应初露端倪

(一)劳动生产率与一体化

由于经济一体化是要素流动的结果,而作为生产

的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等自由流动势必会引起劳动

生产率的一定变化。陈雷和李坤望(2005)曾以欧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来分别检验“北-

北”型、“南-南”型和“南-北”型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经

济增长的收敛状况,他们发现“北-北”型的成员国人

均收入呈收敛趋势,“南-南”型则呈发散趋势,而“南- 北”型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有待进一步考察。

范金和严斌剑(2008)对1991-2005 年间长三角

都市圈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得出了四

个结论,其中一个结论就是长三角都市圈劳动生产

率存在收敛的特征,虽然他们并没有将经济一体化

作为变量加以控制,但同时考虑到1991 年-2005 年

正好处于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

段,因此,这也从侧面反映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劳动

生产率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一体化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否一定能促进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在学术界是存在一定的争论的,如安虎森

和蒋涛(2006)则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要实现区

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实行差别化政策而不应实行一

体化政策,但是,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两

者是正相关的。

如徐现祥和李郇(2005)曾针对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

的协调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上他们提供

了一个从行政性边界视角度量地方市场分割的方法,

并把其引入Barro 回归方程,并以长三角为例进行了

实证分析,他们的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是有利于区域

协调发展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

响其中的内在机制就是通过对次区域的引导来实现

的。如石忆邵(2002)首先从市场发育模式、产品结构、制度变迁轨迹、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模

式等方面揭示了江浙沪三地的经济发展的趋异性特

征,并据此提出了推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

重点和主要对策建议。另外,张二震和方勇(2005)研究了长三角一体化和苏南竞争力的关系,他们认为提

升苏南竞争力的基本路径在于在苏南内部率先实现

一体化,而这实际上就是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

展关系的缩影。洪银兴(2007)则认为长三角的目标不仅是一体化,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体化中获取范围经济,而且他还认为长三角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向区域外

转移,在区域内发展总部经济、品牌经济是获取范围

经济的重要途径。借鉴国际一体化和长三角区域经济

一体化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协

调发展之间具有交集,但不是等价的概念的,从长三

角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即:经济发展的连续性、社会文化的连续性、空间的连续性和制度的连续性(陈建军、2007)。当然可能其中的一些条件可以放松,但是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在发展差距很大,制度差异和社会文化认同度很低的

区域之间,依靠外力推进一体化,可能会对区域协调

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三、长三角一体化的展望:

从经济一体化到多维一体化

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和上海的建设国际金融

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两个中心”和江苏的“沿海开发

战略”纳入国家战略范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

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同时,这也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

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在不同阶段往往

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甚至表现出不同的一体化内容,长三角一体化在过去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区域经济层

面上的一体化,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长三角的一体化势

必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一

体化转变,而且,这种转变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

(一)从经济一体化到体制一体化:竞合博弈

实际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体制一体化不

是独立进行的,而是相互间呈螺旋式上升的。长三角由于涉及三个行政区域,行政壁垒成为一体化进程的

主要障碍,因此,一体化的推进势必是伴随着行政壁

垒的破解和区域间制度的对接,曹宏苓(2008)指出借

鉴欧盟经验构筑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机制。而由

于地区之间存在竞合博弈的过程,因此,制度创新显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得尤为重要,正如吕建锁(2006)通过对制约长三角一体化的财政制度因素分析,提出了变革税制、优化财政体制和税收支出政策来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此外,刘志彪(2004)反对用行政机制来整合长三角,他指出应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实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来推进长三角发展一体化。

体制一体化只是制度层面上的一体化,它最终还是要通过促进要素流动来体现到促进经济一体化上

和社会一体化上,比如,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根据比较优势在中心区域

和次区域间的转移,但由于区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制度壁垒,使得这种一体化进程受到一定影响。虽然长三角一体化在过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远不能说已经完全实现了一体化,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体制一体化成为继续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二)从经济一体化到社会一体化:最终归宿

根据世界其他地区如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的研究

表明,区域一体化的前提是经济一体化,但经济一体化不是区域一体化的全部内容,相对于长三角市民(包括城市和农村)而言,社会一体化对于经济一体化更加重要,换句话说,社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在一体化内涵上的提升,社会一体化主要包括社会基

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享、精神文化产品的空间无

差异化供给等,如果说,经济一体化主要体现为产业的一体化,那么,社会一体化更多的将体现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上的一体化,包括各种公共服

务水平、公共服务标准的一体化以及公共服务及其

设施的无区域差别的供给等方面。

陈建军是较早提出如何加快长三角社会一体化

设想的(陈建军,2003),包括在长三角城市群之间推进“同城效应”,推行教育和医疗、就职和就学方面的一体化等,也包括利用“世博会”契机,教育和培育长三角地区的市民形成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长三角一体

化的市民观等,(陈建军,2003B)。王志凯(2006)从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提出整合社会保障经济包括深化

城乡社区建设和服务在内促进长三角可持续一体化。社会一体化最关注的还是人的流动和交流。在这个领域,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葛立成等人(2006)通过对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研究后认为完善主体及多元

主体联动是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关键。冯学钢(2004)通过对欧盟旅游一体化的进程和模式的研究,得出了长三角旅游业联动发展的思路。比较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进程还刚刚开始,随着长三角经济一

体化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

心,居民对于民生改善的诉求将不断提升,这也是长

三角从经济一体化向社会一体化转变的契机。

(三)从经济一体化到空间一体化:长三角的未来

经济一体化属于产业维度范畴,而空间一体化

则属于空间维度范围,所以说,经济一体化和空间一

体化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空间一体化是

经济一体化在空间上的表征,长三角空间一体化并

不意味着长三角各个城市间是匀质的、无差别的,事

实上,空间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各个城市功能的有效

分工,而城市功能往往由城市产业结构所决定,因

此,空间一体化可以归结为城市间根据各自的比较

优势所形成的产业分工,这又受城市间的交通运输

等基础设施以及各个区域间的体制壁垒等因素影

响,所以说,长三角空间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体制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的综合反映,也是长三

角区域一体化成熟的表现。

长三角的空间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同步进行

的,如陈建军(2007)认为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长三角内部出现了从上海向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这

种现象的结果就是导致了长三角内部产业结构和空

间结构的变化。长三角空间一体化实际上就是在长三

角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城市群。徐康宁等

人(2005)指出城市群的演变是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

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

在因素。朱英明(2007)则从城际战略产业链的视角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体化问题,他认为城市间基

于城际产业链尤其是城际战略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

系加快了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进程。易开刚(2005)则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问题,在分析了

其成因和机制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长三角空间一体化是从局部一体化到整体一体

化的渐进过程,长三角空间一体化将形成的是以上海

为中心城市,杭州和南京为次级中心城市,其它城市为辅的大城市群,而在此区域内下又可以形成若干个规

模较小的小城市群,因此,未来长三角空间一体化实际上是整体空间一体化与局部空间一体化的互动过程。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与动力结构

陈建军,陈国亮

[J].学术月刊,2008(8).

[2] 史晋川,谢瑞平.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市场基础[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7).

[3] 吴柏均.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动力:理论解释和

政策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 张旺军.基于社会经济网络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J].经

济地理,2008(4).

[5] 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5).

[6] 夏永祥,卢晓.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同构与区域经

济一体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 胡彬,应巧剑.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模式趋同”现象及

一体化合作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8(9).

[8]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

工业经济,2004(2).

[9] 周国红,楼锡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态势与

战略思考—基于宁波市532 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分

析[J].经济地理,2007(1).

[10] 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

[J].管理世界,2004(11).

[11] 李廉水,周彩红.区域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基于

长三角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J].管理

世界,2007(10).

[12] 陈建军,黄洁,陈国亮.产业集聚间分工和地区竞争优

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9(3).

[13] 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研

究,2005(12).

[14] 安虎森,蒋涛.一体化还是差别化—有关区域协调发

展的理论解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4).

[15] 石忆邵.沪苏浙经济发展的趋异性特征及区域经济一

体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2(9).

[16] 李廉水,袁克珠.长三角制造业区域一体化研究—基

于制造业强省的比较分析[J].江海学刊,2007(1).

[17] 张二震,方勇.长三角一体化与苏南竞争力[J].江海学

刊,2005(5). [18] 陈建军.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

[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19] 徐康宁,赵波,王绮.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

[J].南京社会科学,2005(5).

[20] 朱英明.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城际

战略产业链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07(6).

[21] 易开刚.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成因、机

制与战略[J].经济地理,2005(6).

[22] 曹宏苓.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困惑与制度机制的

创新—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经验的借鉴[J].南京社会科学,2008(5).

[23] 葛立成,聂献忠,李文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

[J].浙江社会科学,2006(2).

[24] 冯学钢.欧盟一体化及其对中国“长三角”地区旅游业

联动发展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4(4).

[25] 王志凯.整合社会保障经济促进长三角可持续一体化

[J].浙江社会科学,2006(2).

[26] 刘志彪.以市场化、国际化推进“长三角”发展一体化[J].

南京社会科学,2004(7).

[27] 吕建锁.论长三角一体化与财政制度创新[J].财贸经济,

2006(3).

[28] 范金,严斌剑. 长三角都市圈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检

验:1991-2005[J].世界经济文汇,2008(3).

[29] 洪银兴.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和范围经济[J].学术月

刊,2007(9).

[30] 陈雷,李坤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实

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2).

[31] 姚士谋,房国坤,J.Nipper.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

化模式比较—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

[J].人文地理,2004(2).

[32] 陈建军.杭州与上海、宁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R].2003.

[33] 陈建军.上海世博会: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J].上

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责任编校钱荣贵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Formation, Effect and Prospect

CHEN Jian-jun1,CHEN Guo-liang2

(1.C enter for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Research,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 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7, C 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economic, cultural and regional similar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Which make the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be possible. Actually, the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is mainly featured by economic integration. So far the study 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 namely, 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same structure of industry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industrial division. In addition, the effec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focuses on tWo aspects: promoting the convergence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metropolitan area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mproving re- gional coord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Will be transformed from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