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_效应与展望_陈建军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_效应与展望_陈建军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_效应与展望_陈建军

收稿日期:2009-07-24

作者简介:陈建军(1955-),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亮(1983-),男,

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95)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5期

双月刊2009年9月出版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经济领域又包括制度和文化方面,甚至包括城乡一体化,如姚士谋等人(2004)曾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对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而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的出于研究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长三角范围内要素自由流动,各次区域本着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实现有效的产业分工,从而形成分工明确、机制灵活的有机的经济体。长三角一体化中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并不是同步进行的,而是经济一体化先行,而其他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更多的还是体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学者(陈建军,2008)将其归纳为三个阶

段:先是上海经济区时期,宏观特征是“区域经济合作”,微观特征是上海国有企业和江浙的乡镇企业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第二阶段则是浦东开发开放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上海新的资源优势的形成;第三阶段则是21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时期,更多的表现为制度层面上的竞争与合作。

从这三个阶段来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表现出的一个特点便是,计划色彩逐渐淡化,市场元素更加浓郁,同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也经历了从早期的自上而下转变至后期的自下而上,而且经济一体化的内容和层次也不断提升。那么,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现阶段又有哪些新的特点,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陈建军1,陈国亮2

(1.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

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效应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09)05-0026-05

上,本文还将展望长三角一体化的未来走向。随着科学发展观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区域一体化正在成为国内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珠江三角洲一体化、京津唐一体化以及较小氛围的长株潭一体化、成渝经济一体化、中原城市群等都已经成为相关区域和部门所关切的重要问题。作为国内较早开始的长三角一体化,在借鉴发达地区一体化经验的同时,总结自身的发展经验,这对国内其他地区的一体化的研究和实践也具会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方兴未艾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经济区,进入到21世纪,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第三阶段(陈建军,2005),一体化和市场化的程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了。直到2008年,国务院发表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下同)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对于这样一个一体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学者各个层次上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长三角内在机制的研究;第二则是关于产业同构与一体化的关系;最后是从产业分工与一体化的研究。

(一)一体化内在机制研究

关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很多学者都承认规模经济在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如史晋川、谢瑞平(2003)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经济三个角度研究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动因问题,陈建军(2008)则指出长三角区域内部存在着内生性的一体化动力因素,而且可以通过产业集聚和外部经济性、产业转移和产业水平分工、要素流动网络以及空间距离等变量加以解释。吴柏均(2008)则借鉴了诸如丁伯根、巴拉萨和詹姆斯·米德等人的关于一体化的理论解释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的动力,并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消极一体化”政策而不是“积极一体化”的策略。

张旺军(2008)则从社会经济网络角度研究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他认为通过产业集群,强化社会经济网络建设可以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有学者(陈建军,2008)则认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通过“动力-行为-结构-模式”的分析框架来加以统一,而且在此框架下,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分解为四对主要矛盾:内部动力与外部动力关系、主导地区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以及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二)产业同构与一体化

产业同构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还是有弊的,从学术界来看,主要存在“产业同构有害论”和“产业同构无害论”两种观点,但从长三角地区来看,基本上还是认为产业同构与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是不矛盾的。夏永祥和卢晓(2006)认为产业同构对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积极意义,长三角的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并未对长三角经济造成明显的不利。胡彬和应巧剑(2008)认为苏南地区和浙江地区的“模式趋同”都是在内因驱动和外因影响下步入过渡与转型期的一种表现,而这种“模式趋同”则是区域合作的需要,而合作的内容则包括市场一体化、模式一体化和功能一体化。而陈建军(2004)则指出长三角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但不应夸大其负面效应,他甚至认为长三角的“产业同构”是长三角实现“广域产业集聚”的表象。同时,他认为在长三角次区域应该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进而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三)产业分工与一体化

与产业同构相对应的概念便是产业分工,产业分工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逻辑关系可解释为各个次区域通过发展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在产业链上实现有效的分工,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正如吴柏均(2008)认为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才是决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和基础条件。周国红和楼锡锦(2007)通过对宁波532家企业调查访谈,得出了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态势和特征,并且他们认为在战略上要把握住四个方面,其中之一便是产业的分工和协作。产业分工必然涉及产业转移,换句话说,产业分工是产业转移的结果,因此,研究产业分工与经济一体化与研究产业转移与经济一体化是等价的。如范剑勇(2004)通过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认为,一体化必然带来制造业的空间转移和地区结构差异性增强。李廉水和周彩红(2007)运用相似系数等方法从三个维度分别对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层次、行业层次和产品层次的区际分工状况进行测度,他们认为江苏、浙江和上海在制造业领域的地区专业化分工已逐步形成,而且这种区域分工已经成为推动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驱动力。李廉水和袁克珠(2007)通过对长三角两省一市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资源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保护能力的比较后认为三地有必要发挥比较优势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江浙企业纷纷向上海扩展其价值链,形成生产和销售的分离,从而在空间上形成产业集聚间的分工,陈建军等人(2009)曾基于长三角地级市企业数据在产业和空间两个层面上对产业集聚间的分工进行了研究。

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效应初露端倪

(一)劳动生产率与一体化

由于经济一体化是要素流动的结果,而作为生产的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等自由流动势必会引起劳动生产率的一定变化。陈雷和李坤望(2005)曾以欧盟、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来分别检验“北-北”型、“南-南”型和“南-北”型一体化组织成员国经济增长的收敛状况,他们发现“北-北”型的成员国人均收入呈收敛趋势,“南-南”型则呈发散趋势,而“南-北”型一体化对经济增长的收敛性有待进一步考察。

范金和严斌剑(2008)对1991-2005年间长三角都市圈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进行了检验,得出了四个结论,其中一个结论就是长三角都市圈劳动生产率存在收敛的特征,虽然他们并没有将经济一体化作为变量加以控制,但同时考虑到1991年-2005年正好处于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因此,这也从侧面反映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一体化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否一定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学术界是存在一定的争论的,如安虎森和蒋涛(2006)则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实行差别化政策而不应实行一体化政策,但是,也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两者是正相关的。

如徐现祥和李郇(2005)曾针对消除地方市场分割、建立完善全国统一开放市场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理论上他们提供了一个从行政性边界视角度量地方市场分割的方法,并把其引入Barro回归方程,并以长三角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的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是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其中的内在机制就是通过对次区域的引导来实现的。如石忆邵(2002)首先从市场发育模式、产品结构、制度变迁轨迹、经济发展阶段、城市化动力机制和模式等方面揭示了江浙沪三地的经济发展的趋异性特征,并据此提出了推进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建议。另外,张二震和方勇(2005)研究了长三角一体化和苏南竞争力的关系,他们认为提升苏南竞争力的基本路径在于在苏南内部率先实现一体化,而这实际上就是长三角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关系的缩影。洪银兴(2007)则认为长三角的目标不仅是一体化,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体化中获取范围经济,而且他还认为长三角制造业的生产基地向区域外转移,在区域内发展总部经济、品牌经济是获取范围经济的重要途径。借鉴国际一体化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之间具有交集,但不是等价的概念的,从长三角的经验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成功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即:经济发展的连续性、社会文化的连续性、空间的连续性和制度的连续性(陈建军、2007)。当然可能其中的一些条件可以放松,但是从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在发展差距很大,制度差异和社会文化认同度很低的区域之间,依靠外力推进一体化,可能会对区域协调发展带来负面效应。

三、长三角一体化的展望:

从经济一体化到多维一体化

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和上海的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两个中心”和江苏的“沿海开发战略”纳入国家战略范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同时,这也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长三角一体化在不同阶段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甚至表现出不同的一体化内容,长三角一体化在过去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区域经济层面上的一体化,可以预见的是未来长三角的一体化势必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一体化转变,而且,这种转变的迹象已经开始显现。

(一)从经济一体化到体制一体化:竞合博弈

实际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体制一体化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相互间呈螺旋式上升的。长三角由于涉及三个行政区域,行政壁垒成为一体化进程的主要障碍,因此,一体化的推进势必是伴随着行政壁垒的破解和区域间制度的对接,曹宏苓(2008)指出借鉴欧盟经验构筑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机制。而由于地区之间存在竞合博弈的过程,因此,制度创新显

陈建军,陈国亮

得尤为重要,正如吕建锁(2006)通过对制约长三角一体化的财政制度因素分析,提出了变革税制、优化财政体制和税收支出政策来推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此外,刘志彪(2004)反对用行政机制来整合长三角,他指出应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通过实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来推进长三角发展一体化。

体制一体化只是制度层面上的一体化,它最终还是要通过促进要素流动来体现到促进经济一体化上和社会一体化上,比如,长三角的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为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根据比较优势在中心区域和次区域间的转移,但由于区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制度壁垒,使得这种一体化进程受到一定影响。虽然长三角一体化在过去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还远不能说已经完全实现了一体化,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体制一体化成为继续推进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二)从经济一体化到社会一体化:最终归宿

根据世界其他地区如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的研究表明,区域一体化的前提是经济一体化,但经济一体化不是区域一体化的全部内容,相对于长三角市民(包括城市和农村)而言,社会一体化对于经济一体化更加重要,换句话说,社会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在一体化内涵上的提升,社会一体化主要包括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共享、精神文化产品的空间无差异化供给等,如果说,经济一体化主要体现为产业的一体化,那么,社会一体化更多的将体现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上的一体化,包括各种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标准的一体化以及公共服务及其设施的无区域差别的供给等方面。

陈建军是较早提出如何加快长三角社会一体化设想的(陈建军,2003),包括在长三角城市群之间推进“同城效应”,推行教育和医疗、就职和就学方面的一体化等,也包括利用“世博会”契机,教育和培育长三角地区的市民形成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长三角一体化的市民观等,(陈建军,2003B)。王志凯(2006)从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提出整合社会保障经济包括深化城乡社区建设和服务在内促进长三角可持续一体化。社会一体化最关注的还是人的流动和交流。在这个领域,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长三角旅游一体化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葛立成等人(2006)通过对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研究后认为完善主体及多元主体联动是推进长三角旅游一体化的关键。冯学钢(2004)通过对欧盟旅游一体化的进程和模式的研究,得出了长三角旅游业联动发展的思路。比较经济一体化,社会一体化进程还刚刚开始,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入人心,居民对于民生改善的诉求将不断提升,这也是长三角从经济一体化向社会一体化转变的契机。

(三)从经济一体化到空间一体化:长三角的未来经济一体化属于产业维度范畴,而空间一体化则属于空间维度范围,所以说,经济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空间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在空间上的表征,长三角空间一体化并不意味着长三角各个城市间是匀质的、无差别的,事实上,空间一体化主要表现为各个城市功能的有效分工,而城市功能往往由城市产业结构所决定,因此,空间一体化可以归结为城市间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产业分工,这又受城市间的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以及各个区域间的体制壁垒等因素影响,所以说,长三角空间一体化是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体制一体化和社会一体化的综合反映,也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成熟的表现。

长三角的空间一体化和经济一体化是同步进行的,如陈建军(2007)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长三角内部出现了从上海向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现象,这种现象的结果就是导致了长三角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化。长三角空间一体化实际上就是在长三角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城市群。徐康宁等人(2005)指出城市群的演变是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因素。朱英明(2007)则从城际战略产业链的视角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体化问题,他认为城市间基于城际产业链尤其是城际战略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关系加快了城市群产业一体化的进程。易开刚(2005)则研究了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问题,在分析了其成因和机制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

长三角空间一体化是从局部一体化到整体一体化的渐进过程,长三角空间一体化将形成的是以上海为中心城市,杭州和南京为次级中心城市,其它城市为辅的大城市群,而在此区域内下又可以形成若干个规模较小的小城市群,因此,未来长三角空间一体化实际上是整体空间一体化与局部空间一体化的互动过程。

参考文献:

[1]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与动力结构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J].学术月刊,2008(8).

[2]史晋川,谢瑞平.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市场基础[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7).

[3]吴柏均.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动力:理论解释和

政策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张旺军.基于社会经济网络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J].经

济地理,2008(4).

[5]陈建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问题与分析框架

的构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5).

[6]夏永祥,卢晓.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同构与区域经

济一体化[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7]胡彬,应巧剑.长三角区域发展中的“模式趋同”现象及

一体化合作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8(9).

[8]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J].中国

工业经济,2004(2).

[9]周国红,楼锡锦.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态势与

战略思考——

—基于宁波市53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经济地理,2007(1).

[10]范剑勇.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

[J].管理世界,2004(11).

[11]李廉水,周彩红.区域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基于长三角协整检验与脉冲响应函数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10).

[12]陈建军,黄洁,陈国亮.产业集聚间分工和地区竞争优

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9(3).

[13]徐现祥,李郇.市场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研

究,2005(12).

[14]安虎森,蒋涛.一体化还是差别化——

—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解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4).

[15]石忆邵.沪苏浙经济发展的趋异性特征及区域经济一

体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2(9).

[16]李廉水,袁克珠.长三角制造业区域一体化研究——

—基于制造业强省的比较分析[J].江海学刊,2007(1). [17]张二震,方勇.长三角一体化与苏南竞争力[J].江海学

刊,2005(5).[18]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

[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19]徐康宁,赵波,王绮.长三角城市群:形成、竞争与合作

[J].南京社会科学,2005(5).

[20]朱英明.长三角城市群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

—城际战略产业链的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07(6).

[21]易开刚.长三角城市群商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成因、机

制与战略[J].经济地理,2005(6).

[22]曹宏苓.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困惑与制度机制的

创新——

—对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经验的借鉴[J].南京社会科学,2008(5).

[23]葛立成,聂献忠,李文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研究

[J].浙江社会科学,2006(2).

[24]冯学钢.欧盟一体化及其对中国“长三角”地区旅游业

联动发展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4(4).

[25]王志凯.整合社会保障经济促进长三角可持续一体化

[J].浙江社会科学,2006(2).

[26]刘志彪.以市场化、国际化推进“长三角”发展一体化[J].

南京社会科学,2004(7).

[27]吕建锁.论长三角一体化与财政制度创新[J].财贸经济,

2006(3).

[28]范金,严斌剑.长三角都市圈劳动生产率的收敛性检

验:1991-2005[J].世界经济文汇,2008(3).

[29]洪银兴.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和范围经济[J].学术月

刊,2007(9).

[30]陈雷,李坤望.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实

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05(2).

[31]姚士谋,房国坤,J.Nipper.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

化模式比较——

—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J].人文地理,2004(2).

[32]陈建军.杭州与上海、宁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R].2003.

[33]陈建军.上海世博会: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J].上

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责任编校钱荣贵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n Yangtze River Delta:Formation,Effect and Prospect

CHEN Jian-jun1,CHEN Guo-liang2

(1.Center for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Research,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7,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310027,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economic,cultural and regional similarities in Yangtze River Delta,which make the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be possible.Actually,the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is mainly featured by economic integration.So far the study on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has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namely,the mechanism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same structure of industry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industrial division.In addition,the effec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focuses on two aspects:promoting the convergence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metropolitan areas in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improving re-gional coordination.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the integration of Yangtze River Delta will be transformed from economic integration into system integration,social integration and space integration in the future.

Key words:Yangtze River Delta;economic integration;effect

陈建军,陈国亮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优势与限制因素 地理062 06980130 王一龙 长三角指中国长江和钱塘江在入海处冲积成的三角洲。包括江苏省东南部和上海 市,浙江省东北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三角洲顶点在镇江市、扬州市一线,北至小洋口。南临杭州湾。 长江三角洲位于北纬30°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传统意义的长江三角洲北起通杨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南京,东到海滨,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邻近海域。面积约为九万九千六百平方公里,人口约7500万,是一片坦荡的大平原。这里岸线平直,海水黄浑,有一条宽约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潮间带浅滩。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上意义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泛指镇江、扬州以东长江泥沙积成的冲积平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长江三角洲顶点在仪征市真州镇附近,以扬州、江都、泰州、海安一线为其北界,镇江、宁镇山脉、 茅山东麓、天目山北麓至杭州湾北岸一线为西界和南界,东止黄海和东海。 按照国务院2008年关于进一步发展长三角的指导意见,正式确定将长三角扩大 到两省一市,即江苏浙江全省,上海市。这个战略性规划兼顾了区域平衡和互补,将 苏北和浙西南纳入长三角范围,在土地、资源、人才等层次上明显提升了长三角的实 力和发展潜力,长三角占中国经济总量也由不足1/5提升到接近1/4,尤其是苏北和 浙西南将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地区,对拉动整个地区经济增长、促进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配置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这里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 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2008年的GDP为53952.91亿人民币。 合7877.1249亿美元。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 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长三角的比较优势有: 产业园区与产业集群产业园区适应了当代工业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需求,适应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大趋势,特别是园区又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品牌效益,也利于对产品和行业进行整合,已经成为发展工业与高科技产业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前沿和制造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必须把园区作为今后制造业发展的中心支撑。产业园区的推进有两点应引起注意,一是由于乡镇工业早期发展的分散性,使得原有乡镇企业延续不下来的多数企业缺少集聚效应,应当用工业园区加以整合。二是农业产业化是今后的方向,而在农业产业化中,必须以工业化思路和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因此,农业产业化也应注重规划和培植农业园区。与产业园区紧密相关的是产业集群战略。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word版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以下是本站分享的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三角发展现状论文 【摘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三十多年的发展,使得长三角区域从一个不起眼的区域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区域之一。但是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如今的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中一些问题以及矛盾也逐渐显露出来,发展遇到了瓶颈。只有深刻剖析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的动力,才能真正提出相应的解决当前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结构;问题;对策 一、长三角区域的基本概况 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长三角区域是指我国长江入海之前形成的一片平原区域,北起通扬运河、南抵杭州湾、西至镇江、东到海滨,是我国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之一。2008年后,为了适应国家区域发

展的需要,再考虑到行政区划整体性的内在要求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态势,广义的长江三角洲进一步扩大到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的全部,简称“江浙沪二省一市”或“大长三角区域”,其地域面积将超过20万平方公里。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以及后期2014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则更加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发展,使之制度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区域规划出现端倪,经济实力稳步增强 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无论是从经济的整体规模、人口数量和质量、城市化发展水平、还是市场化和国际化等等方面来分析,长三角区域已经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模范带头的作用。 30年来,在上海的带动下,长江三角洲各城市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大中小城市体系齐全,城乡比较协调发展,经济实力强,社会、文化发展水平高的城市群。城市群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力。 (二)科教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简析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关系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文章首先简述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其次,分析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从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市场一体化四个方面试图解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生产要素流动性较弱、城市发展缺乏精准定位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末,市场化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高潮,区域经济成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器。区域经济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和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缩影,笔者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历程可归为三次发展浪潮。 1.1 第一次发展浪潮 上海经济区在20世纪八十年代初成立。最初,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南通与浙江的杭州、绍兴和宁波等十个城市包含其中。经过试验性的改革,上海经济区最终覆盖了江苏和浙江全省以及上海市。随后,安徽省、江西省、福建省分别在1984年、1985年、1987年加入上海经济区。这一时期,由于地方竞争激烈加之上海经济区的范围逐渐扩大,没有区域性协调机构的统筹,上海经济区的发展并不成功,八十年代上海经济区的每年的年增长率均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 第二次发展浪潮 20世纪九十年代,中央在撤销“上海经济区”并提出了“开放浦东”的发展战略,从此浦东新区成为上海以及整个长三角经济圈的新高地。但从总体上来讲,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发展在九十年代有了质的跨越,在第一次发展浪潮中,苏浙区域合作的形式主要是国有大型企业与浙北的乡镇企业之间的进行挂钩,进行横向的配套合作,在合作范围上主要是工业加工上进行对接。而在第二次发展浪潮中苏浙沪区域合作模式转变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利用浦东的优惠政策以及上海的国际影响力大力吸引外资以及技术引进,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被挖掘。 1.3 第三次浪潮 21世纪,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已经突破了“长三角”的地域概念,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经济圈。其原因有二: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的经济与国际接轨,在经济全球化的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发展平台,外商把大上海区域视为投资的首选区域;第二,随着市场化趋势逐渐明朗,在南通、杭州等与上海联系紧密的地区的民营企业开始大规模地进军上海,此外,上海也积极进行与省外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对接。 2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内产业结构同质化,缺乏有效分工与整合 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问题成为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绊脚石。一方面,由于缺乏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制约、区域合作制度化水平较低以及各区域的信息不对称长期无法解决,另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原材料和资源匮乏,主要依赖进口和远距离运输,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各地区产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细化和分工,不能在区域内进行有效的优势互补和差异化竞争。 2.2 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较弱 长江三角洲地区内各个行政区政府比拼业绩使得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和经济壁垒加强,加之缺少高层决策部门的统一调度,造成大量经济资源浪费。区域内的资本、信息、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存在分割和封锁,使得区域内的生产要素无法自由流动。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素材 湘教版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分析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泰州、南通、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宁波、舟山,共15个城市及其所辖的74个县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近年来,长三角以其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科技教育和日趋完善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外投资者关注的“热土”。2020年上半年,这一地区以占全国2%的陆地面积和约占10%的人口数量,创造了全国26%的GDP,完成了全国37%的外贸出口额,吸引了全国52%的实收外资,其经济总量领先于我国另外两大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有可能突破1亿。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构造世界级城市群条件已基本具备。率先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能为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示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近1/4。改革开放后,长江三角洲多次出现大规模工业化浪潮。首先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浦东开发后外向型经济又迅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电子信息制造业大批转向长江三角洲,上海、苏州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在中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对内、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便利。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有如此优越的条件,因此能够成为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枢纽,从而加速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中国的经济国际化进程。 城市群的发展应该遵循一定的城市发展规律,在城市群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其发展的重点区域。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根据城市发展理论和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趋势与走向的分析,目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城市带发展规律的第二阶段。即着重发展中心城市城郊地区,加强城市功能定位,加快整个城市带城市网络高级化。目前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重点发展区域应该有以下五类: 1.区域内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核心城,上海。 2.区域内新兴的中心城市,如苏州、无锡。 3.区域内重要功能型城市,如旅游与加工产业中心苏州、无锡,行政文化和商业中心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2011-2015年长三角经济区产业投资环境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 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 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 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 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 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 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c7844558.html,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研究 作者:汪飞何海军 来源:《北方经济》2010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回顾了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过程,结合前人对长三角产业同构和行政区经济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形势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遇到的阻碍分析得出了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政府引导下以市场为主体进行的一体化过程:而产业同构现象随着长三角产业的细化分工,将会逐渐缩小;在此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同构行政区经济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与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地区优势,通过合理的地域分工,在全区域内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提高区域经济总体效益的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产业发展一体化、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城市发展一体化三个方面。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实质上就是区域制度不断创新的过程,制度创新的目的就是加速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即从宏观(地区)层面要建立有权威的组织保障体系;中观(行业)层面要建立跨行政区的行业协会;微观(企业)层面要加快不同地区间企业的制度整合。 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综述 (一)长三角产业同构现象 原长三角各地争相把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15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产业同构现象较为明显。许多学者从产业分工,主导产业选择等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现象进行了分析。陈建军(2004)通过计算得出2002年上海与浙江、上海与江苏、浙江与江苏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7、0.84、0.91,因而明确指出长三角地区在产业经济层面上的一个鲜明特征是产业同构。靖学青(2004)也发现了类似现象,但他认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同构主要存在于三次产业这样的宏观结构,并未发生在制造业这样的中观结构,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相似程度明显小于三次产业结构。尽管从相似系数来看存在相当程度的产业同构现象,但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现如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在转变,所以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个区域的经济进行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平衡。一方面要强化各个区域经济,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字:区域经济;现状;发展分析; 国务院在2005年,将我国的经济划分为“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按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东部是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中部是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这些省份共同组成;西部是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东北是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这些省份共同组成。在这样一种划分的前提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就很自然的凸显出来了。本文就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番分析。 一、我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东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部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6%,为全国创造了56%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8元,这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平均水平的1.6倍,在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排名第一。 东部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带动了东部沿海的整体经济发展,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比例的1/5;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珠三角地区,其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的1.6倍; 众所周之,上海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它也是东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一。今年,我们国家在上海举办了万人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更加是快速的带动了上海地区以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加的超过其它各个地区,成为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 2.中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很明显,我们国家中部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东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2%,为全国创造了23%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223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78倍。 3.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中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3%,为全国创造了21%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65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61倍。贵州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100元,在全国最低。只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其大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要高于大西南经济区,也就是说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大西南地区要稍高。 4.东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北是我国的老的革命根据地,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4%,为全国创造了9%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200元,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稍高一些,在四大板块中排名第二。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 文/陆平贵 长江三角洲城市体系现状 城市群等级规模结构。“长三角”是我国现代城市发育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大中小城市齐全、城市体系最完备的地区之一。“长三角”区域内有6个特大城市,5个大城市,22个中等城市,19个小城市,以及1396个小城镇。平均每 180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市,不足 70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建制镇。特别是在总长不超过 660公里的沪宁、沪杭、杭甬 3条铁路线上,密集分布着 20座城市,占区内城市总数的 37%,平均每 30公里一座城市,许多城市的郊区事实上已经连成一片。本区城市化水平在 45%以上,但是本区城市的集中度还不高,城市间的协同发展程度较低。 城市群职能结构。“长三角”区域内城市职能多样齐全,具有从国际到全国、区域、地方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各类综合性、专业性、历史性(五个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性的城市,加上坚实的经济文化基础,具备了强劲的发展潜质。如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龙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将逐步建成国际化大都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南京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科教与研发基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杭州是著名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宁波为“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港口与陆路物流的枢纽,东南沿海重要工业基地;南通是“长三角”北翼的江海门户,是以能源、原材料及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基地;舟山是港口旅游城市等等。 城市群空间结构。“长三角”地区已基本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格局,形成了以沪、宁、杭等特大城市为核心的若干都市区。“长三角”各城市与上海的联系强弱从中心区向四周降低,大致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但是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层次分布则并非完全是由中心向四周降低。因为上海外围地区还分布着一系列历史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二级城市如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它们在经济发展水平、吸引投资能力、产业结构高度化等方面,超过了上海辖区内的一些卫星城镇,成为都市圈内颇有活力的经济增长极。 城市群经济规模结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基础良好,科技和文化教育事业发达。根据城市规模、经济总量及综合实力,"长三角"地区各城市大致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其人口不足"长三角"地区的20%,而经济总量、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等却占30%左右,财政收入更是超过50%,处于龙头地位;第二层次包括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和宁波,2002年,这5 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财政收入均已超过200亿元;第三层次包括常州、南通、绍兴和嘉兴,这4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均在7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均在70亿元以上;第四层次包括镇江、扬州、泰州、湖州和舟山,这5个城市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在700亿元以下、财政收入在70亿元。“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规模结构与城市群的等级规模结构大致相当。 经济一体化与城市建设的互动关系 经济一体化是城市群崛起的条件,是加快城市建设的物质基础。经济一体化发展,简单地说就是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以各种要素与资源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实现联动互利、共同发展。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城市发展模式日益面临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验表明,大都市在区际乃至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群或都市圈在区域、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区,而且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也可在国际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大城市群的内在本质特征就是区域内众多城市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发展。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就没有城市群的崛起,从而就没有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综合竞争力,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加快城市建设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根本要求,又是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器。脱离经济发展,就无法谈城市建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城市建设更应突破自身地域的局限,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加以审视,必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相匹配。中国已加入WTO,“长三角”城市群既面临全球化竞争,也面临国内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的挑战。这一态势,决定了“长三角”区域必须加快城市建设。加快城市建设,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客观的需要,同时又将对经济一体化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不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重要的支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无疑是决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因素。从“长三角”现状看,沪宁、沪杭“两条边”较强,两条城镇发展轴相对发达,就得益于沪宁、沪杭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发达:而宁杭“一条边”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论文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1(1) 论文 【论文摘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的、产业的和制度的一体化,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创新一体化机制的政策建议。【论文关键词】经济一体化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它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但是同西方发达国家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实力还有较大的差距,经济一体化程度低,区域城市间经济联系不紧密,还没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合理布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直接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能得到多大程度的释放。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区域市场、产业和制度的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产业一体化是核心,制度一体化是保障。三个一体化必须同时推进才能切实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有序、高效地发展。没有区域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没有区域城市间合理的产业链条,没有区域经济一体化运行的制度保障,区域城市就只能是群而散布,无法发挥集聚性的经济能量。二、现阶段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挑战1、地方本位主义和不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经济体制转轨以来,对地方干部的政绩考核,经历了一个由“政治挂帅”到“经济增长”为中心的转变过程,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成了政府绩效、官员政绩评价和奖惩的直接依据,这导致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只顾辖区利益,对经济的运行进行不正当的行政干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设置区域贸易壁垒,不允许其他区域的同类产品进入本地市场或提高其进入成本,并限制本地企业把资金、技术等要素资源向外转移,造成区域市场的行政分割。二是在经济管理和执法方面,地方政府在发生跨区域纠纷时偏袒本区域的企业。三是为招商引资而恶性竞争,最突出地表现在对土地进行甩卖式“杀价竞争”,“以土地换GDP、以优惠换外资”,各地区不仅用足国家允许的政策,还不断创新各种优惠政策,大打“政策倾销”战。2、基础设施重复低效建设机场、港口、轨道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提升城市竞争力有着直接、重大的影响。正由于此,在长三角都市圈范围内,各城市往往只着眼于本地行政区域,重大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严重。区域内高等级基础设施尚未形成网络;港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港群内部竞争十分激烈;航空运输市场空间不平衡,缺乏高质量的国际空港和机场群;各级物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明确,这些中心大多自成体系,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方封锁。例如,嘉湖高速公路全长102公里,宽阔的6车道横贯湖州、嘉兴两市,是浙北地区连接上海的主要高速通道,然而,由于交通发展布局等方面的客观原因,申嘉湖高速在沪浙交界的上海市枫泾镇停止延伸,“断头”处距离上海高速公路网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3、各城市产业结构趋同许多地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有活力、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极。“十一五”期间长三角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特点:区域一体化进程进一步深化;区域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内的分工更加完善合理;苏浙两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仍快于上海,上海在长三角的经济比重会进一步弱化;世博会对长三角的经济产生明显的拉动效应等。 关键词:“十一五”时期;长三角;区域经济;趋势 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及其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长三角 1.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全球化作为生产社会化和分工高度发达的产物,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并最终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优配置。长三角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较为雄厚的综合科技实力、较好的投资环境,成为近年来中国吸引跨国公司投资的战略区域。根据这一总体趋势,未来长三角将继续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并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 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指按照自然地域经济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经济联合体。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接轨全球化的必由之路。从自身发展需求看,以构筑现代化大城市群实现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各方的客观选择。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上海构筑国际大都市的必由之路,是江浙融入全球化的不二选择。 (二)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战略意义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一区域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定会对国内其它地区产生示范作用,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第二,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过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长三角区域经济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所承认的全球第六大都市圈。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长三角之所以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以全国1/50的土地、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4的财政收入和进出口额,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底蕴是造就长三角辉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长三角是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而形成的低平的大致成三角形的陆地。万里长江由西向东奔向大海,江水滔滔直下,所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不断淤积,沧海桑田,历经千万年,终于形成坦荡、宽阔的三角形的陆地。长江三角洲由位于我国东部,面积占全国1%、人口占全国5.8%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入海口的周边地区,其家族成员: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泰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 同时,在过去47年和25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年均气温、年均最高和最低气温都显著增加,增温率都是冬季和春季较高,夏季最低。大城市站增温率明显高于小城镇和中等城市站,城市化效应对大城市气温基本上都是增温作用,其中对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温率及贡献率最大,对平均最高气温都最小。长江三角洲气温变化趋势和增温率、城市化效应的增温率及增温贡献率与其他地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该区域的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产床。长三角区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长江三角洲形成初期,人类就在这里从事渔猎和农耕。经公元4~6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1 引言 1.1长三角概况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泰州、扬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等共计16个城市。长三角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和经济地区,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该区域内,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总体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是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根据中科院发布的《200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综合排名评价显示,位于长三角的上海、浙江、江苏分别名列一、五、六位;从GDP总量来看,长三角地区以仅占全国2%的土地面积、10%的人口,产生了全国GDP总量的近30%;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长三角占了一半;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多家在此落户。 1.2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199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以浦东开发开放带动上海、带动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构想,从此拉开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序幕。 然而长三角区域江、浙、沪三部分分属三个独立的省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下,该地区分别形成了“苏南模式”、“温州模式”、“上海模式”等不同的经济格局,其中上海是当之无愧的“国营龙头老大”。在新的形势背景下,各地各级政府确立新的发展模式,谋求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这必将促进苏浙沪三地范围内资源要素得到充分和合理配置,同时充分利用外部及国际资源要素、市场,进一步拓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国际空间,形成长三角地区新的竞争优势,提高长三角乃至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看到,政府经济行政行为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的背后,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改革开放使得江、浙、沪根据自己的特色,各自在不同的经济领域取得了重大发展。正是由于此,三省市政府对各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偏爱有加,对自己区域形成的产业结构也是衷心耿耿、不愿释怀。到目前为止,江、浙、沪三地的分工与合作仍然相对封闭,甚至有所排斥。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概要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困境与路径选择 [摘要]长三角区域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进行得如火如荼,这是我国地方政府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的举措与行为。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政府合作机制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开始逐步生成。文章以长三角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行为为研究对象,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区域政府合作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制度困境,提出构建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措施。[关键词]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路径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长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问题凸显出来。各地方政府深刻意识到只有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长三角区域合作,消除行政壁垒,充分发挥区域整体优势,才能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从而形成整体竞争力达到共赢的局面。正是在这种潜在利益的刺激下,一种由地方政府自发倡导的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正在逐步形成。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形成是区域内各政府在长期的经济交往中所达成的一种共识,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来看,这种合作的生成是典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即各地方政府在长期的经济来往中逐渐意识到,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已无法实现区域利益的帕累托改进,而区域合作的潜在预期收益大于成本,因此彼此都意识到必须打破现有的制度均衡,进行制度创新以获得潜在的制度收益。在这种条件下,区域政府合作机制无疑是一种适应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而生成的新的制度安排。 一、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现状长三角由于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均质化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达的产业集群等众多因素,近年来经济增长迅猛,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经济区。无论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发展速度上,长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甚至被认为是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已从经济领域拓展到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从企业层面发展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部门及个人等各个层面;从单向往来提升到双向、多向的互动合作,初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局面,并确立了高层领导的会晤机制,就一些政府间的合作进行磋商。目前,长三角各城市已基本完成各自的市场体系建设,并且在交通连接、旅游联动、生态环境治理协调、信息资源共享、人力资源流动等领域的合作正在逐步深入。长三角各城市在区域政府合作背景下进行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化区域经济协作,将为长三角未来的长期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一个新的、更为坚实的基础。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市场化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地方政府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地方政府应基于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开展区域政府合作,长三角地区则顺应了这一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各城市间,虽然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但由于地域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经济相融,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各城市通过紧密合作,整合区域优势,互利共赢,加快经济互动发展,特别是政府间合作的内容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种种迹象表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步伐明显提速,政府间的合作更加密切。期望通过行政区划的政府合作、经济协作和互动关系,来共同分享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促进长三角地区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二、长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困境 长三角各地方政府在新的发展环境下,所推行的一系列政府合作行为,实质性地推动了区域政府合作机制的建立,从而加速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必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_效应与展望_陈建军

收稿日期:2009-07-24 作者简介:陈建军(1955-),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国亮(1983-),男, 浙江台州人,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73095)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5期 双月刊2009年9月出版 长三角一体化是一个综合概念,既包括经济领域又包括制度和文化方面,甚至包括城乡一体化,如姚士谋等人(2004)曾以长江三角洲与莱茵河下游地区为例对中德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而经济一体化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不同的学者的出于研究的需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我们认为所谓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指的是长三角范围内要素自由流动,各次区域本着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实现有效的产业分工,从而形成分工明确、机制灵活的有机的经济体。长三角一体化中各个领域的一体化并不是同步进行的,而是经济一体化先行,而其他领域的一体化进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国际经济一体化及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也恰好印证了这一观点。从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来看,更多的还是体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学者(陈建军,2008)将其归纳为三个阶 段:先是上海经济区时期,宏观特征是“区域经济合作”,微观特征是上海国有企业和江浙的乡镇企业的技术转移和产业转移;第二阶段则是浦东开发开放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上海新的资源优势的形成;第三阶段则是21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时期,更多的表现为制度层面上的竞争与合作。 从这三个阶段来看,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表现出的一个特点便是,计划色彩逐渐淡化,市场元素更加浓郁,同时,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力模式也经历了从早期的自上而下转变至后期的自下而上,而且经济一体化的内容和层次也不断提升。那么,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在现阶段又有哪些新的特点,通过推进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对区域协调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本文力图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长三角一体化研究文献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尝试着解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效应与展望 陈建军1,陈国亮2 (1.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27;2.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310027) 摘要:经济、文化和区位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可能。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主要 表现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关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经济一体化的内在机制、产业同构和产业分工。经济一体化效应已初露端倪,表现在促进长三角都市圈内劳动生产率的趋同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力的增强等。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未来的一体化将是从经济一体化向体制一体化、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体化等多维度的一体化转变。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一体化;效应中图分类号:F127.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359(2009)05-0026-05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长江三角洲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的上海发展战略 2007-04-02 企业管理论文 本文在理论上充分阐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和现实表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上海与长三角的关系状态,以及长三角其他城市对上海发展的制约及上海的优势,并且提出了在推进长三角经济实现全面一体化的同时,尽早将上海建成世界级城市的思路与对策,以为上海新一轮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意见。关键词:长三角;有限一体化;上海发展战略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要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功能,逐步跻身于世界级城市的行列,就必须加强同长江三角洲(下文简称“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的经济与技术合作,并且在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条件下探索出一条同长三角联动发展的新路子。一、区域经济有限一体化的内涵与现实表现“经济一体化”一词源于世界经济的范畴,以后被用于解释各不同地域的经济联合。一个国家内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省市按共同的目标协调其经济活动、促进其经济联合的过程。按协调与联合的程度,一体化可分为以下两类:1.全面一体化。它是指区域内各省市经济达到了相互渗透、相互交织的充分融合。从区内看表现为经济融合程度更高;从区外看则表现为区内福利的增加高于区外福利的增加。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在于经济主体在市场自发力量的驱动下追求特定区域内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区域经济全面一体化的实现主要靠功能性一体化和制度性一体化的互动。功能性一体化是由经济活动本身高度密切关系为基础而保证区域内省市经济整体性增加的过程。制度性一体化则是以一定的区域协定和组织形式为框架的一体化。两者相辅相成,即以市场经济自发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的功能性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制度性一体化给予保障和促进。制度性一体化会加深功能性一体化的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